关于淞沪一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25:31
]]
更要重视日方的资料? 日本到现在对南京大屠杀还不肯正视,还能指望什么啊,倒退四十年,说你右侵还算轻的.
历史已经很清楚了!不用再为老蒋辩驳什么,即使其他偶然事件没发生,也不可能主动进攻日本在上海占领的地方,因为在政治上和战略战术上都是不可行的。
没头没脑的,文章贴出来再说嘛。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1-5 14:18 发表
历史已经很清楚了!不用再为老蒋辩驳什么,即使其他偶然事件没发生,也不可能主动进攻日本在上海占领的地方,因为在政治上和战略战术上都是不可行的。

战术上确实是不可行的,但不代表战略上也不可行。问题是最初的构想是什么,后来怎么演变的,还是看了下文再喊不迟。
支持楼主,但是后面的文章什么时候在那里刊登啊:(
原帖由 环绿国际 于 2008-1-5 13:59 发表
更要重视日方的资料? 日本到现在对南京大屠杀还不肯正视,还能指望什么啊,倒退四十年,说你右侵还算轻的.

不禁哑然失笑
原帖由 环绿国际 于 2008-1-5 13:59 发表
更要重视日方的资料? 日本到现在对南京大屠杀还不肯正视,还能指望什么啊,倒退四十年,说你右侵还算轻的.

ORZ一下,照你这逻辑,我们还搞那些日方战史资料干吗?一把火烧了算了!
原帖由 蒙城漆园守 于 2008-1-5 15:36 发表

战术上确实是不可行的,但不代表战略上也不可行。问题是最初的构想是什么,后来怎么演变的,还是看了下文再喊不迟。


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想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倒也无妨。而且必定蒋介石当初的想法也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在不停地变化的,不过从综合实力上来说,上海保卫战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这一点蒋介石还是非常清楚的(此人好歹在日军混过几年)因此处理此问题的方式还是比较理智的。当然了,还是要打,只是一边打一边寻找合适的时机谈判。。。。。
说个题外话,既然作者收集的日文资料很多,估计也是懂日语的人。倒是可以考虑是不是能写写类似我原来发的关于野战口粮的文章发表发表,相信还是很有市场的。毕竟描写抗日战争的书籍和杂志已经很多了,再写深了也是比较有难度。我个人就是看了《突击》里面的中日战争以后就懒得在看《战场文集》里面的了。。。。。
原帖由 装甲师 于 2008-1-5 16:50 发表

ORZ一下,照你这逻辑,我们还搞那些日方战史资料干吗?一把火烧了算了!

同感:handshake
原帖由 mop1818 于 2008-1-5 17:11 发表


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想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倒也无妨。而且必定蒋介石当初的想法也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在不停地变化的,不过从综合实力上来说,上海保卫战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这一点蒋介石还是 ...

日军从杭州湾的登陆一下子把这个体系打炸锅了,后期的撤退几乎成了溃散。
原帖由 胡萝卜大棒 于 2008-1-5 15:56 发表
支持楼主,但是后面的文章什么时候在那里刊登啊:(

多谢支持。后续文章将在航档B刊相继刊行。
感觉此文还是很不错的
原帖由 mop1818 于 2008-1-5 17:15 发表
毕竟描写抗日战争的书籍和杂志已经很多了,再写深了也是比 ...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别看历史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还这么多人在写。但是,恕在下见识孤陋,其实关于淞沪一战,还有很多关键问题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没有说清楚,比如:国军作战指导与战略指导的变迁,日军作战指导与战略指导的变迁,从罗店到大场的作战重心转移的背后是什么?桂军反击战失利的影响是什么?杭州湾计划的背后,松井石根和武藤章,参谋本部与政府各发挥了什么作用?淞沪会战究竟是怎么溃败的?日军何以不能实现歼灭性作战?……如此等等,都不是冷嘲热讽或单方面臆测史料所能解决的。笔者的写作选题一向是“详人之所略而略人之所详”,从不炒冷饭。这次也不例外。
楼主,有事找你,我级别低,无法给你留言。请把你的电话告诉我。
]]
16楼的是在突击和战争艺术上写抗战文章的那位逢凡同好吗?
这期HKDA的B刊就是冲着这篇淞沪才买的。
原帖由 ssvcrtfi 于 2008-1-7 17:05 发表
这期HKDA的B刊就是冲着这篇淞沪才买的。

多谢支持。也感谢搂主对被遗忘的抗战往事的关注。我会继续努力,在大家的关心和不断鞭策中,进一步拓展背景知识,写出更精进的文章。:victory:
原帖由 蒙城漆园守 于 2008-1-5 15:36 发表

战术上确实是不可行的,但不代表战略上也不可行。问题是最初的构想是什么,后来怎么演变的,还是看了下文再喊不迟。


没看文章,谈到凇沪会战时如果吹捧蒋战略的话,属于没有军事常识。
原帖由 农业银行 于 2008-1-7 20:42 发表


没看文章,谈到凇沪会战时如果吹捧蒋战略的话,属于没有军事常识。

那就看了文章再说吧。
原帖由 蒙城漆园守 于 2008-1-7 20:50 发表

那就看了文章再说吧。


翻案史学没有意义,毕竟凇沪会战的失败结果不能改写。
原帖由 农业银行 于 2008-1-7 20:42 发表


没看文章,谈到凇沪会战时如果吹捧蒋战略的话,属于没有军事常识。



的确,的确!
原帖由 农业银行 于 2008-1-7 20:58 发表

翻案史学没有意义,毕竟凇沪会战的失败结果不能改写。

有什么史学能够改写结果?
]]
能有一篇以不同角度来回顾我们民族历史的文章,我很喜欢,长年的单一视角的宣传让人厌倦,能有更多人关心、回顾这段历史总是好事。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1-7 21:16 发表

有什么史学能够改写结果?

某些果酱和大能的日本军国主义余孽就可以,当然还有无所不能的棒子国.
原帖由 shshsh 于 2008-2-3 12:55 发表
支持王先生的大作。
77事变后,中日开始都不想扩大,就地解决。对于双方来说,这是一种双赢(当然老蒋的代价是承认满洲之存在,如果张学良还在,可能又是一个兵谏),双方都能获得时间,但最后战争扩大,双方成了双 ...

什么叫日本天皇是名义上的总司令,典型的倭粉,当时的天皇和现在的不一样,是军部的最大后台和幕后主谋.由于甲级战犯在站后把所有责任挑起来给人天皇没有什么权利的印象,其实没有天皇的支持军部是不敢如此妄为的
有人说淞沪老蒋把精锐部队放在日军飞机和舰炮轰击之下,伤亡惨重。这些人好像忘了,由于中国两国在海空军上的巨大差距,只要是在沿海城市,就必然遭到舰炮的轰击。只要是在陆地,必然遭到飞机的狂轰滥炸。在中日两军的体系对抗中,中国一直处于下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海空军的装备水平,这恰恰是一个落后又充满腐败的农业国所无力办到的。相反,随着时间的持续,两国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如果两国进行一场持久战,最后失败的必定是中国。对于中国,唯一的办法是以拖待变,等到美国参战。
战争后期,国军东守西攻,把希望寄托在美援身上,打通中印公路,获得60个美械师,准备46年对日大反攻。没想到豫湘桂战役惨败,雅尔塔会议中国的利益再次被牺牲。也没想到小日本这么快投降,等老蒋反应过来,地盘都让共军占了,最后不得不虚情假意地请老毛到重庆谈判,可惜两个权力欲很强的领导人都不会实质让步,最后要靠拳头说话(如果是王明和汪精卫也许会不一样:P )
楼主,后续内容呢,我记得好象只有一半啊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P 支持楼主:victory:
原帖由 shshsh 于 2008-2-4 13:11 发表
有人说淞沪老蒋把精锐部队放在日军飞机和舰炮轰击之下,伤亡惨重。这些人好像忘了,由于中国两国在海空军上的巨大差距,只要是在沿海城市,就必然遭到舰炮的轰击。只要是在陆地,必然遭到飞机的狂轰滥炸。在中日两军 ...

这么说shshsh兄否定了老毛的《论持久战》?:( 日本陆军之所以无法实行既定的“北进”战略,就是因为他们的军费全砸在“治安战”上了!其实国共双方军民以莫大的牺牲,将日本打成“内出血”,而美苏则是对日本做了个“外科手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牺牲一直以来未获得东西方世界的尊重。以上仅是我个人浅见。总而言之,生活在和平阳光之下的我们更应深深缅怀那些为自由与光明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