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造“20分钟就医圈” 破解看病难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9:58:18
看病难,到底难到何种程度?患者最有发言权。记者日前前往市区多家大医院对患者“看病难”进行一次随机采访:瓯海梧田的周女士因胃痛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发现前面还排着20多人,足足等了近2个小时;瑞安塘下一妇女抱着女儿早上7时35分排队就诊,轮到时已是上午9时10分;市区刘先生到医院体检,早上6时45分到医院,待体检完成时已是晌午时分,特别是B超、CT等检查排队都得大半天……大多数患者对此颇有怨言。

  彻底破解看病难打造“20分钟就医圈”

  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收费排队耗时长,而看病时间短。这已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一大民生问题。

  事实上,看病难并非各大医院自身消极处置,应对不力所致,而是事关医疗资源配置的社会性问题。

  对此,我市参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正在着力打造“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下称“20分钟就医圈”),原则上在各个乡镇(街道)建起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若干个卫生服务站,逐步建立“首诊在社区”和“双向转诊”两大制度,以此分流各大医院的患者。

  目前,鹿城区的洪殿街道、莲池街道,瓯海区的南白象街道、新桥街道,龙湾区的状元街道等已初步建起“20分钟就医圈”。

  从今年7月开始,市政协组成民生问题调研组,联合各县(市、区)政协对看病难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20分钟就医圈”的做法。

  社区医院随到随看治小病不必舍近求远

  鹿城区洪殿街道是实施“20分钟就医圈”的一个典型,现已建起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服务站,负责辖区内近2万常住人口和2.8万新温州人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虽然租用仅60多平方米的洪殿老人公寓而设,目前也仅配备6名卫技人员,人手稍嫌紧张,但几乎天天门庭若市,基本做到患者随到随看。

  记者前去采访时是上午9时许,服务中心各诊室均在接诊患者,多则七八人,少则两三人,这其中不仅有社区居民,也有辖区内单位和企业的职工。67岁的周大伯因患过轻度中风,双腿行走不便,拄着拐杖来看病。他说自己每天需测一次血压,两个星期需买一次降压片,还要在医生的诊断后视病情配药,如果到外面的大医院,不知有多少麻烦,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方便多了。程锡法是来自贵州的新温州人,他说以前上大医院看病,没耗上两三个小时别想见着医生,还得来回乘车赶路,费时又费钱,而在这里看一次病,几乎是随到随看。来这里看病的人,都说这里“看病不难”。

  中心负责人包爱娥说,这里的医生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一线药”及最基本的药品,而且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可及时调整用药,避免了药物浪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仅仅是接诊看病,还对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由社区责任医生专门负责,保持一年4次的上门回访。同时,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随访和督导,并成立高血压俱乐部,对成员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开通网络直报系统,一旦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立即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这样的医疗服务就在居民身边,谁还会舍近求远?

  虽困难但是硬任务全面建成尚需三五年

  优质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致使百姓纷纷涌向大医院,是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附一医、附二医为例,去年两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为171万人次和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和10.25%,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附一医日门急诊量最多的一天达8700多人次,创全省门急诊量之最。两大医院目前的门急诊量已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设计标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除这两大省级医院外,市级医院以及部分县级医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而缓解看病难,主要在于减轻大医院的诊疗压力;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关键在于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依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卫生服务的意见》,我市的“20分钟就医圈”正在完善和建设中,原则上按乡镇(街道)所辖范围或3万至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视人口情况分设若干个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下设的每个服务站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由各级财政解决,按辖区常住人口数拨付。省政府规定,城镇每人一年20元以上、农村每人一年15元以上,我市可能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其中城镇每人一年不会少于20元,具体按照即将出台的方案为准。往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卫技人员,将真正吃上“皇粮”,政府将加大投入,采取“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方式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并逐渐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再依靠看病卖药等途径来维持现状。

  目前,打造“20分钟就医圈”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建成区遇到的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各个街道普遍没有足够的用房,已建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街道大多是租用老人活动场所和企业厂房等,尚未建起的街道有的根本无法解决用房问题;二是现有医技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中、高级职称的医师不多,短时间内又难以招到适用的人才;三是财政投入还不够,致使服务中心还得依靠医疗收入来弥补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公共卫生服务。

  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朱国晓介绍,“20分钟就医圈”尚需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施,不过这是一项硬任务,待市里的相关方案正式出台后,将在全市范围内铺开。

  建立双向转诊模式让患者首诊在社区进行

  打造“20分钟就医圈”的目的在于让绝大多数患者首诊在社区,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医疗格局。

  市政协这次调研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卫生部门的情况介绍,召开了政协委员、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和社区干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市政协提出建议,推行“首诊在社区”的机制,引导和组织城市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资源共享的双向转诊模式,明确城市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打破横亘在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利益壁垒,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而城市医院则主要承担疑、难、重症的诊疗。

  “20分钟就医圈”建成后,在任何社区,患者20分钟内来到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就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患者在社区就诊后,发现疑、难、重症时转到城市医院,仍需重新挂号、等待看诊和开具病历等,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对此,我市卫生部门拟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患者在社区首诊,而城市医院则在基层卫生机构遇到诊疗困难时提供会诊,开设“绿色通道”,及时接受疑难杂症的转诊,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对口的基层卫生机构,并提供跟踪服务。

  若想形成“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格局,必须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卫生部门将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技术培训,扩充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诊疗力量,增强对大病临床症状的鉴别和报告能力。市政协还建议,在打造“20分钟就医圈”的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首诊在社区”和“双向转诊”的试点,为今后全面推广这一模式积累有益的经验

  
稿源: 浙江都市网   编辑: 李娜看病难,到底难到何种程度?患者最有发言权。记者日前前往市区多家大医院对患者“看病难”进行一次随机采访:瓯海梧田的周女士因胃痛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发现前面还排着20多人,足足等了近2个小时;瑞安塘下一妇女抱着女儿早上7时35分排队就诊,轮到时已是上午9时10分;市区刘先生到医院体检,早上6时45分到医院,待体检完成时已是晌午时分,特别是B超、CT等检查排队都得大半天……大多数患者对此颇有怨言。

  彻底破解看病难打造“20分钟就医圈”

  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收费排队耗时长,而看病时间短。这已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一大民生问题。

  事实上,看病难并非各大医院自身消极处置,应对不力所致,而是事关医疗资源配置的社会性问题。

  对此,我市参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正在着力打造“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下称“20分钟就医圈”),原则上在各个乡镇(街道)建起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若干个卫生服务站,逐步建立“首诊在社区”和“双向转诊”两大制度,以此分流各大医院的患者。

  目前,鹿城区的洪殿街道、莲池街道,瓯海区的南白象街道、新桥街道,龙湾区的状元街道等已初步建起“20分钟就医圈”。

  从今年7月开始,市政协组成民生问题调研组,联合各县(市、区)政协对看病难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20分钟就医圈”的做法。

  社区医院随到随看治小病不必舍近求远

  鹿城区洪殿街道是实施“20分钟就医圈”的一个典型,现已建起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服务站,负责辖区内近2万常住人口和2.8万新温州人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虽然租用仅60多平方米的洪殿老人公寓而设,目前也仅配备6名卫技人员,人手稍嫌紧张,但几乎天天门庭若市,基本做到患者随到随看。

  记者前去采访时是上午9时许,服务中心各诊室均在接诊患者,多则七八人,少则两三人,这其中不仅有社区居民,也有辖区内单位和企业的职工。67岁的周大伯因患过轻度中风,双腿行走不便,拄着拐杖来看病。他说自己每天需测一次血压,两个星期需买一次降压片,还要在医生的诊断后视病情配药,如果到外面的大医院,不知有多少麻烦,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方便多了。程锡法是来自贵州的新温州人,他说以前上大医院看病,没耗上两三个小时别想见着医生,还得来回乘车赶路,费时又费钱,而在这里看一次病,几乎是随到随看。来这里看病的人,都说这里“看病不难”。

  中心负责人包爱娥说,这里的医生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一线药”及最基本的药品,而且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可及时调整用药,避免了药物浪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仅仅是接诊看病,还对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由社区责任医生专门负责,保持一年4次的上门回访。同时,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随访和督导,并成立高血压俱乐部,对成员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开通网络直报系统,一旦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立即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这样的医疗服务就在居民身边,谁还会舍近求远?

  虽困难但是硬任务全面建成尚需三五年

  优质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医院,致使百姓纷纷涌向大医院,是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附一医、附二医为例,去年两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为171万人次和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和10.25%,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附一医日门急诊量最多的一天达8700多人次,创全省门急诊量之最。两大医院目前的门急诊量已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设计标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除这两大省级医院外,市级医院以及部分县级医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而缓解看病难,主要在于减轻大医院的诊疗压力;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关键在于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依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卫生服务的意见》,我市的“20分钟就医圈”正在完善和建设中,原则上按乡镇(街道)所辖范围或3万至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视人口情况分设若干个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下设的每个服务站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由各级财政解决,按辖区常住人口数拨付。省政府规定,城镇每人一年20元以上、农村每人一年15元以上,我市可能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其中城镇每人一年不会少于20元,具体按照即将出台的方案为准。往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卫技人员,将真正吃上“皇粮”,政府将加大投入,采取“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方式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并逐渐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再依靠看病卖药等途径来维持现状。

  目前,打造“20分钟就医圈”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建成区遇到的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各个街道普遍没有足够的用房,已建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街道大多是租用老人活动场所和企业厂房等,尚未建起的街道有的根本无法解决用房问题;二是现有医技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中、高级职称的医师不多,短时间内又难以招到适用的人才;三是财政投入还不够,致使服务中心还得依靠医疗收入来弥补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公共卫生服务。

  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朱国晓介绍,“20分钟就医圈”尚需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施,不过这是一项硬任务,待市里的相关方案正式出台后,将在全市范围内铺开。

  建立双向转诊模式让患者首诊在社区进行

  打造“20分钟就医圈”的目的在于让绝大多数患者首诊在社区,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医疗格局。

  市政协这次调研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卫生部门的情况介绍,召开了政协委员、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和社区干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市政协提出建议,推行“首诊在社区”的机制,引导和组织城市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资源共享的双向转诊模式,明确城市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打破横亘在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利益壁垒,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而城市医院则主要承担疑、难、重症的诊疗。

  “20分钟就医圈”建成后,在任何社区,患者20分钟内来到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就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患者在社区就诊后,发现疑、难、重症时转到城市医院,仍需重新挂号、等待看诊和开具病历等,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对此,我市卫生部门拟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患者在社区首诊,而城市医院则在基层卫生机构遇到诊疗困难时提供会诊,开设“绿色通道”,及时接受疑难杂症的转诊,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对口的基层卫生机构,并提供跟踪服务。

  若想形成“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格局,必须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卫生部门将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技术培训,扩充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诊疗力量,增强对大病临床症状的鉴别和报告能力。市政协还建议,在打造“20分钟就医圈”的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首诊在社区”和“双向转诊”的试点,为今后全面推广这一模式积累有益的经验

  
稿源: 浙江都市网   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