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皇帝自杀时为何身边只剩下一个太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7:43:02
  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凉。361年前的甲申年夏四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么,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剑杀死了长公主,然后吊在紫禁城的煤山一棵槐树上。


  《明史·庄烈帝本纪》记载着崇祯帝自杀前所写的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临死前依然说“诸臣误朕”一则反映崇祯帝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失望之际的心情:你们这些大臣们,世受国恩,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一个人也见不着,白养你们了!

  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赵佶和崇祯帝相比,同样是自杀,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凄凉而是悲壮。大明和李自成军事力量的对比,远不如南宋和蒙元军事力量对比那样悬殊。蒙元是在扫平欧亚大陆,剪灭金、西夏,降服吐蕃、大理之后,包抄了疆土狭小的南宋。以武力最鼎盛时的蒙元来攻击弱小的宋,就如今日超级大国美国进攻伊拉克一样,胜负早定。即使这样,南宋独自抗击了蒙元几十年,直到1279年,宋朝君臣退守南海边的崖山。蒙元水师逼近,宋军在张世杰的指挥下,打了一场惨烈无比的“崖山保卫战”,因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蹈海自杀。史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大战中和帝室失散的张世杰知道少帝已死,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遇飓风溺死海中。

  张世杰、陆秀夫和在北京就义的文天祥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而为大宋殉葬的士人远不止这三人,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全部战死。

  而明代呢?皇帝自杀时,身边连半个陆秀夫都找不到。清兵南下时,投降的大臣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江南一些缙绅起兵主要是为保卫家乡、保卫引以自豪的华夏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士人愿意为这个王室殉葬。连东南文人领袖钱谦益,口口声声要殉国,待到国亡时,柳如是劝他投河成大节,钱说水太凉了,以后再说。他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没当成陆秀夫。连后来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这些投降的大臣,说汉族文人太柔弱,让他们入了《贰臣传》。

  明代的文人无耻者、贪生怕死者多于以前任何一个朝代,而整个大明,提倡理学有时不遗余力的读书人从小接受的是做忠臣孝子的名教教育。在旌表贞烈之士上,明代的皇帝花的功夫最多。可是他们培养不出文天祥和陆秀夫,倒是培养了许多洪承畴和钱谦益。

  明代的教育为什么失败?关键是统治者并没有尊重文人,他们没有真正把文人当成有独立意识的人来对待,而是当成奴才来处置。明廷所要培养读书人的忠,乃是忠于一家一姓、带有奴性的忠,而非爱社稷、护百姓的大忠。

  可以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除了其间有孝文帝、仁宗、宣宗几个对文人不错的皇帝外,大多数皇帝和文人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朱元璋几乎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改造文人,让文人的自尊扫地,气节不存。他动不动就打大臣的屁股,他赋予太学以下各类官学的管理人员有任意侮辱读书人人格的权力。到了他的儿子朱棣,更是变本加厉,灭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的灭族实则向天下的知识层昭示一个道理:不要忠于道统和原则,而是要忠于最终的胜利者。

  这样有计划既“杀儒”又“辱儒”的王朝,哪怕把理学的地位抬得再高,让读书人念再多的孔孟圣贤之说,也只能培养一大批善于讲假话、作秀的文人。一个国家到了知识层无耻的地步,那就没救了,最后只能是“桃花扇底送南朝”,读书人的气节还不如妓女。

  而宋代和明代相比,则是相当尊重文人的。陈寅恪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正相反,朱元璋是想方设法来打击文人的气节,而赵匡胤则是想方设法来赢得文人的心,甚至给后世继位者立下具有宪法权威性的遗诏,规定不能以言论来杀文人。宋代养士三百多年,尽管王朝武力一直很弱,但文人多半能和朝廷同心同德,共撑危局。

  孟子说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宋代的皇帝即使逃离到海上,还有那么多人跟随保卫。而明代李自成陷北京时,大半河山还姓朱,可皇帝身边只剩下个太监了———明代的皇帝对太监往往比对文臣好得多,最后殉葬的是太监也在情理之中。
      2005/06/16  燕赵都市报

  作者:十年砍柴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死得最凄凉。361年前的甲申年夏四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大臣么,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剑杀死了长公主,然后吊在紫禁城的煤山一棵槐树上。


  《明史·庄烈帝本纪》记载着崇祯帝自杀前所写的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临死前依然说“诸臣误朕”一则反映崇祯帝刚愎自用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失望之际的心情:你们这些大臣们,世受国恩,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一个人也见不着,白养你们了!

  宋代最后一个皇帝赵佶和崇祯帝相比,同样是自杀,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不是凄凉而是悲壮。大明和李自成军事力量的对比,远不如南宋和蒙元军事力量对比那样悬殊。蒙元是在扫平欧亚大陆,剪灭金、西夏,降服吐蕃、大理之后,包抄了疆土狭小的南宋。以武力最鼎盛时的蒙元来攻击弱小的宋,就如今日超级大国美国进攻伊拉克一样,胜负早定。即使这样,南宋独自抗击了蒙元几十年,直到1279年,宋朝君臣退守南海边的崖山。蒙元水师逼近,宋军在张世杰的指挥下,打了一场惨烈无比的“崖山保卫战”,因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蹈海自杀。史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大战中和帝室失散的张世杰知道少帝已死,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遇飓风溺死海中。

  张世杰、陆秀夫和在北京就义的文天祥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而为大宋殉葬的士人远不止这三人,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全部战死。

  而明代呢?皇帝自杀时,身边连半个陆秀夫都找不到。清兵南下时,投降的大臣一个接一个,前赴后继。江南一些缙绅起兵主要是为保卫家乡、保卫引以自豪的华夏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士人愿意为这个王室殉葬。连东南文人领袖钱谦益,口口声声要殉国,待到国亡时,柳如是劝他投河成大节,钱说水太凉了,以后再说。他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没当成陆秀夫。连后来的清代皇帝也瞧不起这些投降的大臣,说汉族文人太柔弱,让他们入了《贰臣传》。

  明代的文人无耻者、贪生怕死者多于以前任何一个朝代,而整个大明,提倡理学有时不遗余力的读书人从小接受的是做忠臣孝子的名教教育。在旌表贞烈之士上,明代的皇帝花的功夫最多。可是他们培养不出文天祥和陆秀夫,倒是培养了许多洪承畴和钱谦益。

  明代的教育为什么失败?关键是统治者并没有尊重文人,他们没有真正把文人当成有独立意识的人来对待,而是当成奴才来处置。明廷所要培养读书人的忠,乃是忠于一家一姓、带有奴性的忠,而非爱社稷、护百姓的大忠。

  可以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除了其间有孝文帝、仁宗、宣宗几个对文人不错的皇帝外,大多数皇帝和文人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朱元璋几乎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改造文人,让文人的自尊扫地,气节不存。他动不动就打大臣的屁股,他赋予太学以下各类官学的管理人员有任意侮辱读书人人格的权力。到了他的儿子朱棣,更是变本加厉,灭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十族。

  方孝孺的灭族实则向天下的知识层昭示一个道理:不要忠于道统和原则,而是要忠于最终的胜利者。

  这样有计划既“杀儒”又“辱儒”的王朝,哪怕把理学的地位抬得再高,让读书人念再多的孔孟圣贤之说,也只能培养一大批善于讲假话、作秀的文人。一个国家到了知识层无耻的地步,那就没救了,最后只能是“桃花扇底送南朝”,读书人的气节还不如妓女。

  而宋代和明代相比,则是相当尊重文人的。陈寅恪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正相反,朱元璋是想方设法来打击文人的气节,而赵匡胤则是想方设法来赢得文人的心,甚至给后世继位者立下具有宪法权威性的遗诏,规定不能以言论来杀文人。宋代养士三百多年,尽管王朝武力一直很弱,但文人多半能和朝廷同心同德,共撑危局。

  孟子说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宋代的皇帝即使逃离到海上,还有那么多人跟随保卫。而明代李自成陷北京时,大半河山还姓朱,可皇帝身边只剩下个太监了———明代的皇帝对太监往往比对文臣好得多,最后殉葬的是太监也在情理之中。
      2005/06/16  燕赵都市报

  作者:十年砍柴
失道寡助啊
想想明朝的三厂,那个叫风光!
有点借古论今的味道啊!
完了,现在没太监了,真有那个情况可真成寡人了
明朝当时的情况是中国历史上相当黑暗的一个时期,中原靡烂,辽东靡烂,陕西靡烂,处处靡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2 12:15:57编辑过]
“以武力最鼎盛时的蒙元来攻击弱小的宋,就如今日超级大国美国进攻伊拉克一样,胜负早定。”
这句话不恰当,从经济实力来说,当时南宋远超蒙古。
以宋的实力
如果重武
那么结果相反
想想美国不光是经济强大
他们也是好战的
想想这句话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就是这句话害了中国啊
看看现在还不是一样
读书成绩好考上好大学
就不得了的很
而要是你体育好
没人称赞你的
[B]以下是引用[I]juju[/I]在2005-6-22 12:09:00的发言:[/B][BR]宋的重文轻武也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想想岳飞吧,过分强调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这么多人陪葬有什么用,国家还是给灭了,当初如果能提高“武”的地位而不被这么多“文”人控制国家,以宋的国力会被人打乌龟一样地打到海上??

我看这个作者是一个“文”人。

PS:宋的国力直比唐,甚至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宋比唐更强,宋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宋出现这么窝囊的表现,就是文人控制国家的结果!

  其实恰恰相反  明朝才是封建社会的高峰
[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5-6-24 12:20:00的发言:[/B][BR]
  
  其实恰恰相反  明朝才是封建社会的高峰  

明朝的这个高峰仅能体现在经济和技术上(注意仅仅是技术,不包括科学),
而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则是最为黑暗的。明之亡,始于万历。
基础学科在古代几乎没有被后人大规模的系统的学习过   
    清朝继承了明朝一些不错的政策 但也继承了明朝的文化控制 甚至演变成禁锢人性的文字狱   不然 清朝康乾盛世就真的可以算是封建社会的高峰了 但可惜仅仅人口到达了这一层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4 19:11:54编辑过]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唐,金,元,清。汉人太柔弱,自私喜欢内斗,不太适合治理中国,当然这些王朝后期的统治者受到汉人的同化,渐渐也开始没落。
看看现代的中国社会,与大明朝何其相似也。
唐什么时候也是外族了,请注意,汉族是不断发展,不是一个永远固定的东西,汉族先后融入了秦族,古华夏族,古殷族,东夷,娄烦,肃慎,周族,羌族等民族的血液,后来又有匈奴,鲜卑,蒙古,高丽,大和,满族的加入,汉族是一个融合的民族,如果,硬要区分纯正的汉族的话,无异于分割了中华民族,分隔了汉族,那汉族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们不要仅仅站在什么汉族狭隘注意的立场上看问题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唐是汉族政权
宋明亡国都是外族入主,而非汉族更替,武功差是主因,这2代都是军人社会和经济地位偏低,靠军功升迁缓慢,熊廷弼,戚继光算是出头鸟了,封顶就是总兵,待遇也不高,再上去经略就是袁崇焕,洪承畴这些文职人员来做了。宋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成了年轻人新的逐利场,原来很多军人子弟也跟到书院读书,挥榔头的手非要拿毛笔,没办法,出路好啊。
经济不能完全代表国力,何况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宋明2代大多数人,大多数地方还是传统的牛郎织女,吃的自己种,穿的自己织,偶尔剩余到附近物物交换一下。另外汉族很多技术其实并不好,黄道婆去海南岛学纺织就是例子,黎族的棉布质量比汉族的丝麻要好,松江棉布由此而来。
明代是抑商重农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关起门来说说。
[B]以下是引用[I]czgm[/I]在2005-6-25 0:40:00的发言:[/B][BR]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唐,金,元,清。汉人太柔弱,自私喜欢内斗,不太适合治理中国,当然这些王朝后期的统治者受到汉人的同化,渐渐也开始没落。


-----------------------------------------------------------------------------------------------------------

请教高手------------ 您认为华夏各族中 ,  哪一族更适合治理中国    ?  ?    (  不会是鄂伦春族吧  )
满族,历史上能和大清比的朝代只有唐朝,但是唐朝也是由鲜卑人建立的.
满族  ,  那可是有过很多执政机会的  .   ------    不光是大清国  ,  还有完颜金国  ,  后金国  ,  伪满洲国  .
有什么业绩吗 ?
[B]借古论今!!!好得很~[/B]
这个帖子在天涯讨论较多。我转些回帖过来。
我个人觉得,十年砍柴对这段历史没有正确的理解,只不过是拿来他借古讽今的材料罢了。事实上,这个材料也是不可靠的。
作者:道家学生1 回复日期:2005-6-2 19:18:26 
楼主说得太好了,令我等大开眼界.
  
  看了楼主的文章,使我明白,中国人的奴性是明朝培养的,怪不得清朝的人削尖脑袋去争做奴才,原来是明朝教育成功的结果,可惜人家奴才的门槛高得很,汉人做奴才还要有汉八旗的血统,满清贵族们要择优录取奴才.看人家满清的亡国皇帝,人虽小,但在旧奴才袁世*的关照下,一样在故宫HAPPY好多年,后来忠实奴才张勋又请其出来风光一度,满清的奴才真有血性.
  
  我只知道,满清剃发令下,要汉人留辩易服,众多明朝教育出来的汉人宁死不服,要发不要头,这也叫奴性?
  
  宋是亡于异族,而不是亡于本族.明崇祯是亡于李自成,而不是亡于满清.

慈洵 回复日期:2005-6-2 23:39:19 
  又看到楼主的大作了~
  
  不过希望楼主多了解明史~~比如楼上已经有人提到理学的问题~“而整个大明,提倡理学有时不遗余力的。”这一句话至少证明你对明朝的文化和思想根本不了解~所以你所举的很多论据就有失偏颇~
  
  还有就是,崇祯其实有逃生的可能,这和宋朝的皇帝本质上有区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知道他们的这位皇帝想要自杀。这就是为什么并没有什么大臣来主动陪他赴死。其实当天殉国的包括内阁大臣六部官员等等人还是很多的,只是我们很少把史书写给他们,比如内阁大学士范景文,楼主认识他吗?但是史书对投降的,比如魏藻德这些人大写特写,这可能是唯一的一个大书降臣而很少去关注殉臣的时代,这个问题要去问这个时代的继任者了~
  
  其实明的亡国比宋的亡国,在历史上看,要悲壮的多,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他亡的这么悲剧化,这固然是因为异族入侵的结果,但是读史书你就会发现,即便在明灭亡后,人们对他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烈的。鲁迅在阿Q正传上写革命军进城,那些被满清统治愚昧的已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的民众,还以为他们的白色军装是为崇祯皇帝的戴的孝。

作者:日出 回复日期:2005-6-4 4:44:31 
  明朝死的读书人,是历代以来最多的,可能东汉末年可以和明朝相比,楼主不要看见崇祯皇帝一个人吊死,就冤枉了明朝的读书人,不是明朝的读书人有节气大明亡国至少早上50年。不过叛变投降的也多如牛毛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6-6 13:46:37 
  何冠彪先生的《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仔细考证后得出结论,明季士大夫殉节而死的人数远超过历代。
  历代鼎革之惨烈,明季是一个典范。最繁华的江浙,因为民众抵抗过于顽强,是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屠城而过的。而象王翊、李长祥等人在浙江大兰山,安徽英山霍山,一直坚持到康熙中晚期。太湖白头军的首领也是康熙年间才被俘受凌迟(白头军是太湖地区的抗清主力,江阴、苏州、常熟、太仓、昆山、金坛、武进等城,均被屠城)。
  这些史实,书本上似乎故意不讲。一般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楼主念念不忘的明末“读书人的气节不如妓女”。香艳的谎言,通常易于深入人心吧。

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6-6 14:43:48 
  作者:十年砍柴 提交日期:2005-6-2 10:19:00
  真正成了孤家寡人的崇祯帝用剑杀死了长公主
  
  刚看到这句话,整篇文章似乎都不用看了。
  呵呵,似乎是当今中国自由主义文人最擅长的手法,“主题先行”,举证则“想当然耳”。只要是“春秋笔法”,只要是阐述“微言大义”,只要是指桑骂槐,只要。。。总而言之,只要是政治正确(自自由主义立场的),或占据一定的道德高度(自由主义立场的),就可以不顾细节,不顾事实。污蔑一下历史,不要紧啦,用意不在古而在今,所以,抱歉了古人们抱歉了历史事实。。。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6-8 0:46:37 
  以俺有限的阅读,试对楼主的论证作一些分析:
  
  1、楼主指责的明朝皇帝素质比较差劲,当无疑问。楼主所说的明廷“辱儒”,也无疑问。但楼主作了一些不知所云的叙述后,下结论“朱元璋等人让文人变成奴才”,则完全是臆测。
  其一、明廷“辱儒”的象征是廷杖,廷杖最厉害是正德、嘉靖两朝,“笞罚廷臣,动至数百,乃祖宗来所未有者”(《明史》卷一九零)。但逮捕杖杀的越多,群臣越踊跃争死,“抗言极论,审谪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籍,而赴蹈恐后”(《明史》卷一八九 )。这楼主嘴中的“奴才”好像挺有骨气的。
  不仅如此,普通市民也以罢市、诉冤、遮道号哭之类来干预政治,“上民咸愤,争掷瓦诟罢之”(《明史》卷一八九)。和今日台湾的调调好像有点象。
  不得不提醒楼主,明朝的情况跟你想象中胡乱猜测的可能完全不同。
  其二、朱元璋的残忍,针对的是贪官和功臣。海瑞七十二岁想对皇帝实行死谏时,仍举朱元璋作武器,“因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谓今当用此惩贪”(《明史》卷二二六)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能取天下,就是因为他能敬重耆儒,笼络士心,这算一个常识吧。
  楼主举的方孝孺的例子,是因为政变与夺权,“杀儒”没错,“辱儒”则未必,而且这例子侧面也印证了明儒的骨气。
  2、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明代,以为“士习甚嚣”。这不仅表现在学术界,派系林立互相攻击,妄评前辈诋毁先贤成风。朝廷的争论,民间的舆论,都是“甚嚣”。这种明朝特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楼主既然用陈寅恪说事,盗用一下陈先生的口号,汗~~),对中央集权相当有损害,黄宗羲王夫之多有批评。这是题外话,但不得不说,楼主所谓的明朝培养“奴才”的说法,完全是胡说。
  3、明季士人殉节为历代之冠,不多说了,可以自己去翻书。
  4、我个人对宋、明两朝的体会,宋人有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强烈倾向。至明代,风气大变,人们开始抛弃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东西,而追求个人的自然性情。不是在士风宽松的宋朝,而是在楼主认为应该培养“奴才”的明朝,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解放,历史不是凭简单的推理可以揣测的。
  明季“汉奸”出产的极多,殉节而死的更多,个人以为应该归因于晚明的个性解放。生与死,似乎都是很自然的选择。比如弘光政权覆灭后,陈确向他的老师、大儒刘宗周说要“苟活”,刘表示赞同,而刘自己绝食自杀。明末大儒孙奇逢对文天祥都有不以为然的评论(《明儒学案》卷五七),但孙本人是著名的遗民。
  5、楼主说“江南一些缙绅起兵主要是为保卫家乡、保卫引以自豪的华夏文化,实在没有多少士人愿意为这个王室殉葬。”这个吗,似乎过于高看古人了。古人没有受过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熏陶,他们的信念和现代人不太一样。明的皇帝固然可指责的居多,但在当时士人们起兵都是以朱明作号召的。举一例,阎应元守江阴,城破时“索笔题门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江阴城守纪》卷下)
  6、楼上有网友指出了,崇祯帝身旁的“陆秀夫”,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要从明朝求“陆秀夫”,得在南明求。楼上还有人提到了顾炎武著名的亡国和亡天下的论述,楼主只怕真没看过,不然不会这么孟浪的下笔了。
者:十年砍柴 回复日期:2005-6-8 09:38:48 
  明朝士人殉节,更多的是为文化殉节。
  所谓顾亭林先生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家一姓的兴亡,只是肉食者应该考虑的事情。——从李卓吾到明末三先生,所代表的那种自觉,某种意义上拜明代文祸之列所赐。他们从忠于一家一姓戴忠于本民族的文化。
  比起宋代的士人忠于赵宋王朝来说,这是进步。但对朱家来说,这是种悲哀。不知我此说有道理否?
  到了南明,好些藩王登基,他们成为抗清的旗帜——更多的是旗帜、符号。一个刚告别茹毛饮血的胡种侵占了家乡,这是对江南人文化的自尊最大的伤害。——当然你要当时的人明显说出来自己是卫文化,是不可能。但没有明显说出来,就不能是将卫文化寄托在某个符号上,如藩王身上么?当时他们是不自觉——后人研究历史则可以厘清这些东西。“狄夷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我以为正是一种文化的自豪。
  当然,北宋和南宋面临的也是胡人。但两宋本民族人造反,挟裹在里面的士人比其他朝代少得多。
  当然,非要说明代对士人不错,士人很只有知遇之感,我也无话可说。
作者:杂歌 回复日期:2005-6-17 0:09:04 
  砍柴兄用水浒来做些微言大义的文章也许更合适些,
  用史实,需要周全的地方太多,还是单就历史而论历史,不要掺些政治进去吧~~~
作者:红茶杨威利 回复日期:2005-6-18 11:18:28 
  不是没有"陆秀夫",而是有很多"陆秀夫".
  元、明、清三朝亡国殉节部分名录明朝部分(作者:huwd)
  
  《明史》中记载的,崇祯十七年之后殉节者部分名单。
  
  阎应元 典史 张煌言 尚书
  朱术桂 宁靖王 史可法 太师
  李成栋 惠国公 何腾蛟 定兴侯
  黄得功 靖南伯 高杰 兴平伯
  瞿式耜 大学士 马士英 大学士
  范景文 大学士 张耀 布政使
  夏万亨 布政使 赵建极 布政使
  庄祖诰 按察使 苏观生 大学士
  曾樱 大学士 朱继祚 大学士
  贺逢圣 太子太保 张同敞 总督
  张慎言 尚书 高弘图 尚书
  王家彦 尚书 傅作霖 尚书
  吴钟峦 尚书 杨文骢 尚书
  蔡懋德 右佥都御史 卫景瑗 右佥都御史
  范文光 右佥都御史 凌义渠 大理卿
  姜曰广 大学士 吴炳 大学士
  杨廷麟 大学士 陈子壮 大学士
  李邦华 左都御史   尹伸 太常卿
  徐石麒 尚书  高倬 尚书
  李向中 尚书   吴锺峦 尚书
  倪元璐 侍郎   孟兆祥 侍郎
  王景亮 巡按   南居益 侍郎
  毛文炳 兵备副使   蔺刚中 兵备副使
  毕拱辰 兵备副使   孙康周 知府
  房之屏 知县   杨家龙 知州
  阎梦夔 参将   侯君昭 知州
  刘必达 知县   王孕懋 兵备副使
  周遇吉 总兵   李倬 知县
  朱家仕 巡副使   徐有声 督储郎中
  朱敏泰 通判   宁龙 副将
  董用文 总兵   刘九卿 副将
  申以孝 知县  顾景闻 指挥
  王行俭 知府  王锡 知县
  陈纟熏 兵备副使  周凤翔 东宫讲官
  刘理顺 修撰  孟章明 进士
  汪伟 东宫讲官  吴甘来 都给事中
  马世奇 左庶子  吴麟征 太常少卿
  王乔栋 参政  张继孟 知府
  齐赤 兵备副使  孔教 佥事
  尧相 同知  刘佳胤 总兵
  刘士斗 兵备佥事  沈云祚 知县
  王励精 知州  刘三策 知县
  顾绳贻 知县  赵嘉炜 主簿
  卜大经 典史  刁化神 郎中
  秦民汤 知县  朱蕴罗 知县
  艾吾鼎 知县  郑梦眉 知县
  单之宾 教谕  朱钅尹 御史
  施邦曜 左副都御史  吴宇英 给事中
  蔡如蕙 主事  江腾龙 举人
  王起峨 进士  李含乙 员外郎
  高其勋 参将  陈正 指挥
  王承宪 游击  王士杰 县丞
  段见锦 教授  杨明盛 经历
  魏崇治 司狱  单国祚 典史
  高拱极 举人  杨士俊 举人
  吴子骐 乡官  刘琯 乡官
  杨元瀛 乡官  曾异撰 知州
  米寿图 御史  耿廷箓 监军
  马乾者 知州  席上珍 举人
  何思 知州  金世鼎 举人
  冷阳春 知州  夏祖训 知县
  段伯美 举人  陈昌裔 知县
  杜天祯 举人  廖履亨 进士
  徐道兴 经历  焦润生 知府
  刘廷标 通判  罗国瓛 巡按
  王运开 推官  沈迅 给事中
  范淑泰 进士  高名衡 侍郎
  马从聘 进士  耿廕楼 员外郎
  徐汧 右庶子  鹿善继 太常少卿
  薛一鹗 知州  周遇吉 总兵
  翁之琪 总兵  刘肇基 左都督
  余煌 尚书  李向中 尚书
  张亮者 右佥都御史  丘祖德 右佥都御史
  沈犹龙 右佥都御史  周定仍 右佥都御史
  熊汝霖 大学士  沈宸荃 大学士
  朱大典 大学士  张国维 大学士
  乙邦才 副将  马应魁 副将
  庄子固 副将  楼挺 副将
  江云龙 副将  李豫 副将
  陶国祚 参将  许谨 参将
  冯国用 参将  陈光玉 参将
  李隆 参将  徐纯仁 参将
  李大忠 游击  孙开忠 游击
  姚怀龙 都司  解学曾 都司
  汪皞 光禄少卿  朱旻如 镇西将军
  周震 中书舍人  吕大器 侍郎
  侯伟时 主事  那嵩 土知府
  任民育 知府  曲从直 同知
  王缵爵 同知  周志畏 知县
  罗伏龙 知县  杨振熙 盐运使
  吴道正 知县  王志端 县丞
  汪思诚 副将  何刚 知府
  吴尔壎 进士  黄端伯 主事
  刘成治 郎中  吴嘉胤 主事
  龚廷祥 中书舍人  陈于阶 博士
  陈用极 司务  王一斌 游击
  张良佐 都司  刘统 都司
  王廷佐 都司  王道焜 同知
  顾咸建 知县  高岱 主事
  叶汝厓 主事  伍经正 知府
  邓岩忠 推官  方召 知县
  朱永佑 侍郎  刘世勋 安洋将军
  左懋第 右佥都御史  祁彪佳 右佥都御史
  张肯堂 右佥都御史  袁继咸 右佥都御史
  张名扬 左都督  郑遵俭 通政使
  董志宁 给事中  朱养时 郎中
  林瑛 主事  江用楫 主事
  董元 主事  朱万年 主事
  顾珍 主事   李开国 主事
  顾中尧 主事   苏兆人 中书舍人
  戴仲明 所正   顾明楫 参谋
  刘朝 太监   李待问 知县
  陈子龙 给事中   夏允彝 主事
  鲁之玙 副总兵   汤芬 参政
  林嵋 给事中   都廷谏 知县
  陈函辉 侍郎  王瑞栴 太仆少卿
  路振飞 右副都御史   刘中藻 行人
  陈士奇 右佥都御史   龙文光 右佥都御史
  张伯鲸 右佥都御史  张孝起 右佥都御史
  金声 佥事  温璜 推官
  吴应箕 进士   吴汉超 进士
  庞昌胤 知县   陈潜夫 大理寺少卿
  沈廷扬 侍郎   林汝翥 侍郎
  林惣 员外郎   郑为虹 御史
  黄大鹏 给事中   王士和 知府
  胡上琛 指挥   熊纬 给事中
  彭期生 兵备佥事   周瑚 主事
  王明汲 通判   万发祥 给事中
  龚棻 主事   林琦 主事
  王其狖 主事   黎遂球 主事
  柳昂霄 主事   鲁嗣宗 主事
  钱谦亨 主事   袁从鹗 中书舍人
  刘孟鍧 中书舍人   刘应试 中书舍人
  吴国球 推官   郭宁登 通判
  胡缜 推官   林逢春 知县
  卢观象 乡官   刘日佺 举人
  陈烈 参将  万元吉 右副都御史
  杨文荐 给事中  郭维经 右副都御史
  姚奇胤 监察御史  詹光恒 侍郎
  胡梦泰 给事中   冯厚敦 训导
  严起恒 大学士  孙志尹 游击
  尹洗 都给事中  刘会昌 举人
  邓思铭 御史  王养正 知府
  曾亨应 主事  揭重熙 右副都御史
  文英 员外郎  田桂 同知
  毕贞士 举人  傅鼎铨 侍郎
  陈实莲 主事  陈象明 主事
  梁万爵 举人  陈邦彦 主事
  何复 同知  邵宗元 知府
  方正化 中官  刘忠嗣 指挥
  张大同 守备  张之坦 守备
  朱之冯 右佥都御史  章旷 右佥都御史
  文运昌 指挥  刘洪恩 指挥
  戴世爵 指挥  刘元靖 指挥
  吕九章 指挥  吕一照 指挥
  李一广 指挥  杨儒秀 中军
  管民治 镇抚  杨仁政 千户
  李尚忠 千户  纪动 千户
  赵世贵 千户   刘本源 千户
  侯继先 千户   张守道 千户
  刘朝卿 百户   刘悦 百户
  田守正 百户   王好善 百户
  强忠武 百户   王尔祉 百户
  郝国忠 把总   申锡 把总
  张罗辅 进士   张罗俊 进士
  金毓峒 监军   韩东明 知州
  陈国政 进士   张维纲 通判
  张尔翚 举人   孙从范 举人
  高经 举人   刘之勃 巡按
  陈泰来 右佥都御史  张家玉 右佥都御史
  蓝衍 前锋   张英 行军司马
  张万礼 提督   魏标 副将
  朴世用 副将   洪复 副将
  潘赓 督理户官   锺仪卫 督理户官
  段应举 提督  黄蓝 总兵
  戚勋 中书舍人   傅冠 大学士
  
  林 胜 陈 魁 赵得胜 郑 英 吴正玺
  尹梦旗 尹梦符 冯大成 杨宪偕 杨一甲
  萧时显 顾人龙 孔师程 余继善 耿希哲
  李开芳 王朝贺 詹天颜 薛大观 薛之翰
  卢 渭 高孝缵 王士琇 王 缵 王 绩
  王 续 戴之籓 陈天拔 陆 愉 张有德
  冯应昌 徐 某 王 章 陈良谟 申佳允
  许 直 成 德 金 铉 范奇芳 李若蔡
  姚时中 张履旋 张 捷 杨维垣 黄金玺
  黄端伯 刘成治 吴嘉胤 龚廷祥 吴可箕
  陈士达 潘 集 周卜年 朱 玮 傅日炯
  赵景麟 张君正 邹钦尧 邹之琦 林世英
  王朝相 谢 球 司石磐 王 湛 马纯仁
  王台辅 夏完淳 夏之旭 侯峒曾 左通政
  黄淳耀 张锡眉 董用圆 马元调 唐全昌
  夏云蛟 朱集璜 夏维新 王 华 吕九韶
  黄毓祺 徐 趋 陈宏勋 杨永言 孙道民
  张 谦 苏达道 庄万程 陆世镗 陆云将
  归之甲 周复培 陆彦冲 沈征宪 朱国轼
  徐 洺 徐 溵 王在中 吴行贞 周瑞复
  孙兆奎 郭维经 夏 隆 吕应蛟 张罗彦
  张罗善 张罗喆 郭鸣世 韩 枫 何一中
  杜日芳 王 法 刘宗向 田仰名 刘自重
  王联芳 汤文琼 范箴听 杨 铉 李梦禧
  张世禧 高攀龙 郝奇遇 许 琰 曹 肃
  蔺卫卿 周 谠 李汝翼 李若葵 王明灏
  王介休 殷 渊 宋汤齐 郭 珩 王拱辰
  王运闳
  
  “国亡与亡,义也!”
   ——李秉钧
  
  “人孰无耻,安有一省大吏求庇外人者?得死,命也!”
   ——祖世增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6-18 13:39:55 
  其实,一直有一个问题使我困惑:到底是谁在歪曲明朝的历史?为什么要歪曲明朝的历史?
  明朝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虽然最后因外来原因被中止了),展现了非常多的新时期的曙光,当然,其缺点是很浮躁很喧嚣。比如市民的公共领域异常发达,市民的各种组织相当成熟,士人阶层一直对朝廷say NO,晚期东林和复社以在野党的姿态在东南“遥执朝政”,和朝廷分庭抗礼,更是中国历史的唯一一次。
  如果从明人的小说和笔记来分析明代市民和士人的日常生活,会发现非常迷人,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俺平日接触台港的书多一点,发现台港的书中的明朝和我以前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样。
  这样一个市民阶层和士人阶层都异常活跃的时期,被楼主说成是被“奴化”的时代。不懂哪里出了错。
很难理解.
我只知道:崇祯自尽  要比 溥仪为日本当奴  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