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它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34:34
世界各国为什么都竟相发展无人飞机呢?
无人机可以装载高分辨率数字摄像机,其分辨率比今天商用摄像机的分辨率(500线)高一倍。还可以安装数字静止相机、红外摄像机、雷达、激光指示器和测距仪。与卫星相比,无人机的优点是,可以在目标上空徘徊,比卫星离目标近百倍,常在云下侦察。天基探测装置的分辨率若为10米,那么,该探测装置从5-10千米高度侦察的分辨率为0.3米。可以识别从空间只能发现的目标。无人机价格低,不到地空导弹的十分之一(价格不到5000美元)。
   美军在未来技术装备发展把无人驾驶飞机列为重要的位置,2010年前米国将在无人机花费100亿。因为在实战中,无人飞机确实给美军露了脸,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当中,一架"拓荒者"无人驾驶飞行器盘旋在伊拉克士兵上空,他们竟然因此而向美军投降,无人飞机的重要和特殊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也在引进和研制无人飞机,这标志着武器装备新技术又掀起一项革命浪潮。
美国防部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越南战争时代,美国防部就使用了无人驾驶飞机(如:BQM-34A"火蜂")和遥控飞行器,不同类型、形状、型号和能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一直服役于美国武装部队,主要用来从事情报搜集,监视、侦察,以及目标探测活动。美国防部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无人驾驶飞行器方面的投入的资金超过60亿美元。尽管投入了巨资,美国武装部队当时既没有一整套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最佳操作规程和战术策略,也没有建成一支强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部队,由于技术问题和缺乏作战能力。
2002年5月25日,波音公司研制的 X―45A无人战斗机的验证机成功地完成了首飞。该机在14分钟的飞行中,飞行速度超过36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2280米,武器系统采用内挂设计,机身中线两侧各有一个武器舱,能够根据作战需要携带JDAM和小型精密制导炸弹等。
    “快眼”是无人机的全球快速布置版,它个头不大,折叠之后能隐身于弹道导弹内,重量不超过500磅(227公斤),且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能在侦察目标上空连续作业7个小时。因此,搭乘弹道导弹的“快眼”一个小时内能抵达全球任何地方。飞抵预定地点后,“快眼”从弹道导弹内破壳而出,开始对目标实施抵近侦察。
   “快眼”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无人机在现代高科技战场中的突出优点和惊人表现,使许多国家都在竞相开发。目前全球约有4.8万架,2010年将剧增至12万架。

未来无人机担任的10项任务
   美军无人机作战基本任务总体可分为作战保障、作战支援和作战打击三大类,细分可分为13个小项:
⑴战略和战役战术通信。作为C4I中继和传播系统的平台,增强对所有地区和各指挥部门的战场情报和指挥控制信息的传送。
⑵精确引导。利用无人机对敌方移动部队和移动目标,尤其是对“飞毛腿 一类的导弹实施近实时的跟踪,为精确打击提供情报支持。
⑶实时战斗评估。利用无人机为计划和实施作战及时反馈信息。
⑷提供敌军战斗序列信息。为信息稀少的地区提供敌军战斗序列信息。
⑸战斗损伤评估。利用无人机对目标的破坏进行高分辨率的近实时评估,及时地反馈信息将支持战斗部队对目标的再次打击。
⑹搜集战场情报。无人机为准备地面战斗和两栖攻击和登陆作战观察有关的地区,增强显示和预警能力。
⑺用于特种作战。利用无人机对极为重要的海上舰只、地面士兵和军事目标进行跟踪,为规划人员提供实时数据。
⑻实施战场封锁和隔离。主要由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完成,如反雷达无人机,坦克攻击无人机等。
⑼实施敏感性侦察行动。包括对重要的军事危机或政治敏感事件的侦察。
(10)作战打击任务。美军认为,未来无人机将逐步担当航空航天控制和航空航天对地攻击任务,执行信息软杀伤和火力硬打击双重任务。

  覆盖战场全域的作战配置

  多平台配置。采用舰艇、飞机、车载等多种平台。美海军还为潜艇研制了潜射无人机,以增强潜艇对近岸情报收集能力。

  层次性配置。无人机航程有近程、中程、远程之分,飞行高度有低、中、高空差别。因此,无人机根据战场需求可采用层次性系统配置,实现战场全域覆盖。
    功能性配置。无人机性能差异较大,如“猎人”光电侦察系统受气候烟雾影响大,而“捕食者”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则不受影响。因此,美军认为,应根据无人机主要功能,进行补充式配置,实现全频覆盖。
    靠前性配置。美军认为,无人机应配置到师、旅、团、营、连、排,甚至是单个士兵。如果旅指挥官拥有无人机提供的图像信息,可将前线部队的活动范围向前延伸30公里。世界各国为什么都竟相发展无人飞机呢?
无人机可以装载高分辨率数字摄像机,其分辨率比今天商用摄像机的分辨率(500线)高一倍。还可以安装数字静止相机、红外摄像机、雷达、激光指示器和测距仪。与卫星相比,无人机的优点是,可以在目标上空徘徊,比卫星离目标近百倍,常在云下侦察。天基探测装置的分辨率若为10米,那么,该探测装置从5-10千米高度侦察的分辨率为0.3米。可以识别从空间只能发现的目标。无人机价格低,不到地空导弹的十分之一(价格不到5000美元)。
   美军在未来技术装备发展把无人驾驶飞机列为重要的位置,2010年前米国将在无人机花费100亿。因为在实战中,无人飞机确实给美军露了脸,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当中,一架"拓荒者"无人驾驶飞行器盘旋在伊拉克士兵上空,他们竟然因此而向美军投降,无人飞机的重要和特殊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也在引进和研制无人飞机,这标志着武器装备新技术又掀起一项革命浪潮。
美国防部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越南战争时代,美国防部就使用了无人驾驶飞机(如:BQM-34A"火蜂")和遥控飞行器,不同类型、形状、型号和能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一直服役于美国武装部队,主要用来从事情报搜集,监视、侦察,以及目标探测活动。美国防部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无人驾驶飞行器方面的投入的资金超过60亿美元。尽管投入了巨资,美国武装部队当时既没有一整套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最佳操作规程和战术策略,也没有建成一支强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部队,由于技术问题和缺乏作战能力。
2002年5月25日,波音公司研制的 X―45A无人战斗机的验证机成功地完成了首飞。该机在14分钟的飞行中,飞行速度超过36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2280米,武器系统采用内挂设计,机身中线两侧各有一个武器舱,能够根据作战需要携带JDAM和小型精密制导炸弹等。
    “快眼”是无人机的全球快速布置版,它个头不大,折叠之后能隐身于弹道导弹内,重量不超过500磅(227公斤),且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能在侦察目标上空连续作业7个小时。因此,搭乘弹道导弹的“快眼”一个小时内能抵达全球任何地方。飞抵预定地点后,“快眼”从弹道导弹内破壳而出,开始对目标实施抵近侦察。
   “快眼”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无人机在现代高科技战场中的突出优点和惊人表现,使许多国家都在竞相开发。目前全球约有4.8万架,2010年将剧增至12万架。

未来无人机担任的10项任务
   美军无人机作战基本任务总体可分为作战保障、作战支援和作战打击三大类,细分可分为13个小项:
⑴战略和战役战术通信。作为C4I中继和传播系统的平台,增强对所有地区和各指挥部门的战场情报和指挥控制信息的传送。
⑵精确引导。利用无人机对敌方移动部队和移动目标,尤其是对“飞毛腿 一类的导弹实施近实时的跟踪,为精确打击提供情报支持。
⑶实时战斗评估。利用无人机为计划和实施作战及时反馈信息。
⑷提供敌军战斗序列信息。为信息稀少的地区提供敌军战斗序列信息。
⑸战斗损伤评估。利用无人机对目标的破坏进行高分辨率的近实时评估,及时地反馈信息将支持战斗部队对目标的再次打击。
⑹搜集战场情报。无人机为准备地面战斗和两栖攻击和登陆作战观察有关的地区,增强显示和预警能力。
⑺用于特种作战。利用无人机对极为重要的海上舰只、地面士兵和军事目标进行跟踪,为规划人员提供实时数据。
⑻实施战场封锁和隔离。主要由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完成,如反雷达无人机,坦克攻击无人机等。
⑼实施敏感性侦察行动。包括对重要的军事危机或政治敏感事件的侦察。
(10)作战打击任务。美军认为,未来无人机将逐步担当航空航天控制和航空航天对地攻击任务,执行信息软杀伤和火力硬打击双重任务。

  覆盖战场全域的作战配置

  多平台配置。采用舰艇、飞机、车载等多种平台。美海军还为潜艇研制了潜射无人机,以增强潜艇对近岸情报收集能力。

  层次性配置。无人机航程有近程、中程、远程之分,飞行高度有低、中、高空差别。因此,无人机根据战场需求可采用层次性系统配置,实现战场全域覆盖。
    功能性配置。无人机性能差异较大,如“猎人”光电侦察系统受气候烟雾影响大,而“捕食者”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则不受影响。因此,美军认为,应根据无人机主要功能,进行补充式配置,实现全频覆盖。
    靠前性配置。美军认为,无人机应配置到师、旅、团、营、连、排,甚至是单个士兵。如果旅指挥官拥有无人机提供的图像信息,可将前线部队的活动范围向前延伸30公里。
"大气层人造卫星"====全球鹰

全球鹰是为美国空军而制造,是一种自动高空远程监视侦察飞行器.高性能传感器可以在
高度65000英尺空中透过不利天气或夜间对象美国伊利诺斯州那样大面积的地方进行24小时监控.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获得美国空军价值1.01亿美元的合同,开始低速初始生产"全球鹰"
高空长航时侦察无人机系统。

    根据该合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提供两架"全球鹰"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的任务控制组件。
根据早期的计划,将生产7架"全球鹰"无人机和两套任务控制组件。

    任务控制组件将在2003年6月完成,9月交付第一架"全球鹰"无人机,
按照计划第二架"全球鹰"无人机将在2002年12月交付。"全球鹰"计划由赖特·
帕特森空军基地的航空系统中心负责管理。

    "全球鹰"无人机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综合系统分部生产,
它可以为战场指挥官提供近实时的高清晰侦察图像。"全球鹰"无人机飞行高度非常高,
可以俯瞰较大的地域,为战场决策人员提供敌方当时的资源和人员情况。

“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
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
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
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
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 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
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
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
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全球鹰”也有着不少缺点。其飞行时速只有644千米/小时,难以逃脱高速战斗机的追击;
喷气发动机仍会产生少量红外辐射信号。正因如此,“全球鹰”装备了红外诱饵弹。
“全球鹰”有效载荷只有900千克,携带装备的能力非常有限。
中国在国家级重大科技发展规划“863计划”中正式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列为重点开发计划之一,
“翔龙”无人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机翼设计采用菱形布局,机身上曲线连续而光滑,都符合减小RCS反射面积的原则。飞机的雷达截面积并不算大,据推测会小于典型的战斗机目标,加上会采用复合材料和吸波材料,RCS估计在1平米左右,缩短远程监视雷达和高空防御系统的发现距离。总体来说,飞行高度达到20000米的时候,像 “萨姆”-2这类射程为40公里左右的导弹,顶多只能防御阵地外侧不足15公里左右的半径范围,而“爱国者”1/2也不足30公里。无人机在这个高度可以使用光学侦察设备在防区外观察,如果有合成孔径雷达还可以距离得更远,系统生存力非常高。

“翔龙”无人机目前能够保证具有10小时以上的留空时间,巡航飞行速度超过750公里/时,比“全球鹰”快15%以上,有效任务载荷为650公斤,比“捕食者”大一倍多。该机携带的电子设备更类似于 “全球鹰”,有高清晰度数字照相机、包括单色高分辨率和彩色图像两种模式,可提供分辨率很高的静态侦察照片供阅读和判别;有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能够提供动态的数字视频图像,方便实时监控,视频信号还有夜视能力,有独立的红外热成像通道,可以提供8~12微米长波自然热辐射视频或者更先进的高清晰度凝视 3~5微米中波热成像,后者对机器动力的机动目标观察效果更好。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和逆合成孔径雷达不一定会出现在每一架侦察机上,因为这种雷达的造价比较高昂。雷达能在恶劣气候下获得高清晰度的地面三维图像,具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机动目标跟踪和监视能力,往往用于更高级别的侦察和监视任务,与光学侦察组件联合使用。“翔龙”无人机有可能装备几套相互平行的通讯系统,多通道战术短波数字电台可用于直接与地面指挥所、地面信息共享单位的直接联系和信息播发,允许通过授权将信息通道的下载权限下放到更低的作战单位,比如师、旅、团等等。飞机还上有更高传输速度的定向通讯装置,可以与地面接收站或者卫星进行点对点高速数据传输。
    “翔龙”无人机也可以通过更换模块化的机头电子任务舱段,执行数字通讯中继任务,担负起一个很高的信号转发塔作用。用于类似于蜂窝移动通讯概念的时候,一个无人机机站工作在20000米高度,可以为半径为200公里的数十万门以上的无线短波通讯提供中继和数字交换。同时,还允许多架同样任务的无人机在天空中组网,实现战时临时架设的无线数字通讯中继交换网络,这比以前用有人飞机来实现同样的目的费用要低廉得多,效能却要高出数十倍以上。除了通讯中继,“翔龙”还可以执行电子干扰任务。一个电子干扰吊舱的重量并不是很大,“翔龙”的任务载荷可允许使用两个吊舱,将干扰源架设在高度18000米以上高度,不易遭受到反辐射导弹的威胁。特别是现在使用新型的GPS干扰机,“翔龙”的载荷允许搭载超过20种不同原理的 GPS干扰机,能够有效干扰和压制半径400公里以内的简单GPS设备,以及压制半径150公里以内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GPS接收机,并让60公里半径以内的GPS接收机致盲。这对于目前GPS制导武器满天飞的状况不异于釜底抽薪!

在使用重量只有100多公斤光学侦察设备的情况下,“翔龙”无人机可以携带 1~2枚FT-3这一类250公斤级别制导炸弹,能够初步实现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研究成果——“发现即摧毁”。如果进一步扩展,还能够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或者C-701一类的电视制导导弹。这种“时髦”的能力在进行不对称作战的时候非常有效,是未来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翔龙”高空高速长航时无人机使用的发动机还不算理想,导致其载荷能力较低且留空时间较短,只有10小时,和“全球鹰”接近20小时不能相比
抗干扰的性能不知怎样 ? 以前玩航模的时候谁的发射机强就把别人的飞机弄傻.:L
747翼展不止35米吧?
;P ;P ;P 发到海版??
 空中战役侦察

  空中战役侦察是指对战役纵深200千米围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侦察,以便为合成集团军提供战役情报。在车臣战争中,“航行者一D”无人机是对车臣恐怖分子的作战指挥部等军事目标以及大规模作战企图实施侦察。它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可对车臣恐怖分子的7个军事目标实施不问断侦察,并根据地形变换飞行高度。

  该无人机通常沿预定航线对侦察地段实施侦察,机载侦察设备将获取的战役情报通过无线电发送到地面移动接收站进行加工和破译,及时报告合成集团军指挥员;机载侦察设备同时对传递的信息进行登记、实时处理、量化和目标识别,并判断方位、制作图片资料。第一批目标侦察情报用无线电向地面移动接收站通报的时间为10分钟,提供胶片的时间为20分钟,一次出动侦察范围可达2500平方千米。飞行结束后,无人机按预定航线返回,使用降落伞着陆。

  空中战术侦察

  空中战术侦察主要指对战术纵深55千米范围的目标和地形实施侦察,以便为陆军航空兵、空降兵和合成集团军所属营以下作战部队提供战术情报。在两次车臣战争中,俄军空降兵派出10余架“熊蜂一l”无人机,完成30多次战斗出动,飞行时间超过了100小时,距地面遥控指挥中心最远距离达60千米。主要任务是查明车臣恐怖分子的常驻地和集结地,及其武器装备、行动路线和行动企图;查明车臣恐怖分子的作战储备和物资弹药的运输路线;协助俄军选择伏击车臣恐怖分子的路线;对陆军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突击结果进行评估。

  “熊蜂一1”无人机通常采用计划出动和召唤出动方式,按照预定航线对车臣恐怖分子9种军事目标实施不间断侦察,并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递给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及时向陆军航空兵和合成集团军所属作战分队指挥员报告。指挥员根据这些战术情报派出武装直升机或命令炮兵对车臣恐怖分子的军事目标实施火力突击。此时,“熊蜂一1”无人机在等待空域待命,以便再次进入侦察空域对火力突击结果做出评估。飞行结束后,按照地面控制站操纵员的指令,使用降落伞在预定地点着陆。

  空中电子干扰

  为了对抗俄军的无线电干扰,车臣恐怖分子装备了先进的跳频电台。这种电台的跳频速度达到每秒几万次,发射机和接收机能够保持良好的同步,从而使电台工作极其隐蔽、抗干扰能力极强。车臣恐怖分子在战场上的通信距离通常在1~2千米范围内,而俄军电子对抗设备距敌6~8千米,要截获敌通信信号至少要20微秒,即便瞬间获取该频率并把干扰信号传输到敌接收机,也还需要20微秒。这样,从截获敌信号到对敌信号实施干扰共需要40微秒,而这时敌跳频电台的工作频率早已改变。因此,俄军电子对抗设备所采用的传统瞄准式干扰完全失去作用。如果使用阻塞式干扰在全频段干扰,那么,电子对抗设备干扰功率所消耗的能量将大得惊人,在战场条件下是无法达到的,而且这种干扰方式也会使饿军自身的电台通信瘫痪。

  俄军装备的“蚊子”无人机可根据预编程序进入指定作战空域,使用“阿米巴”或“吸血鬼”噪音干扰器,在近距离对敌跳频电台实施低功率阻塞式干扰。任务完成后,“蚊子”无人机返回预定地点,用机腹着陆。

  空中预警指挥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曾多次将“蜜蜂一lT”无人机作为“雅克一130”教练战斗机的空中预警指挥机进行试验。“蜜蜂一1T”无人机是在“蜜蜂一1”无人机基础上改装而成的,装有侦察、指挥和信息传输系统数据链,可以帮助“雅克一1 30”规避车臣恐怖分子防空火力的攻击,对战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通常,地面控制站将“蜜蜂一1T”无人机获取的精确打击目标信息传递给“雅克一130”教练战斗机。接到目标精确打击信息后,“雅克一1 30”开始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随后,“蜜蜂一1T”无人机再次进入打击目标空域,以便对“雅克一130”的攻击结果实施空中照相侦察,并传给地面控制站做出评估。在完成空中战术侦察任务后,“蜜蜂一1T”无人机根据地面控制站命令使用降落伞着陆。目前,俄军已决定采购“雅克一130”教练战斗机,并将其用于车臣的反恐作战行动。
未来的战场指挥中心

作为指挥官为了赢得战斗,最想知道的战场敌我状况、战斗指挥、效果评估,这些都可以用无人机站在战场的最高点为你清楚反映。
       美军加大了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力度。由于无人机可以在网络中心战中实施信息搜集和精确打击等多项任务,备受美军重视,并成为美军重点开发的武器之一, 一项未来改进蓝图,指出无人机的主要任务不仅包括情报、监视和侦察,还包括对敌进行防空压制和反恐行动。在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无人机的表现令世人瞩目。可以预见,在未来作战中,无人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战场感知

    战场指挥中心要求在多维、非线式战场上,实现战场态势的快速感知、传递和高度共享,以信息优势支撑作战目标的达成。良好的战场感知能力成为实施战场指挥中心的基础,在这方面,无人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无人机飞行了大约1300架次,在无人机支持下,摧毁了700个目标。鉴于无人机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成功应用,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了十几种无人机,数量是阿富汗战争的3倍。除了“捕食者”、“全球鹰”之外,还首次使用了“龙眼”、“阴影”等新型无人机,用于组成中低空战场感知网络,侦察监测伊军地面目标机动情况。“全球鹰”无人机在战场上方约1.82万米的高空可以盘旋数小时,用以捕捉战场移动目标的清晰图像;陆军的“猎人”无人机,则向军、师级特遣部队指挥官提供图像情报;海军陆战队的“先锋”无人机,主要负责为夜间作战的部队提供实时的情报支援;“龙眼”无人机主要为特种作战部队提供服务。无人机在伊拉克战争中战场感知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通信中继

   未来战场指挥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网络化战场。分布在战场上的部队要达到行动的协调一致,良好的战场信息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在阿富汗战争中,无人机作为空中中继通信站,承担了部分信息网络节点的作用。
     2000年,美国空军的无人机作战实验室已成功地在“猎人”无人机上,演示了态势感知数据传输无线电台的军事用途,目的是把无人机获得的目标位置信息传送给攻击战斗机与地面部队,并通过装有增强型位置报告系统,把己方部队位置提供给前线空中控制器和无人机载荷操作员。后来,美国空军和先进技术研究计划局发起的自适应C4ISR节点项目,不仅使无人机起到中继通信作用,而且还起着“空中交换局”的作用,并加进了信号情报、干扰和进攻性信息战功能。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无人机作为中继通信站在战场上得到了实战应用。无人机不仅可以把敌地面目标的信息传送给己方的地面作战部队和空中战机,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的机载设备,实现地面部队、空中战机和总部之间的相互通信。

    目标定位

    在未来战场指挥中心中,目标定位是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的。这些传感器网络包括了从高空的卫星到中低空的无人机,其中无人机以其灵活机动的性能、不受限制的飞行和对目标的连续监视能力,在传感器网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无人机通过自身携带的设备,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战斗机进行攻击。
    良好的分辨能力是无人机进行定位的基础。“全球鹰”每天可监视4万平方海里的范围,目标定位精度优于20米。以高空监视方式工作的“全球鹰”无人机,可以与在低空飞行的“捕食者”无人机协同作战,它们可对需要的目标进行三维成像。“捕食者”还可与近距离战术无人机协作,利用其升空能力和动目标指示雷达,探测极小的或慢速运动的地面目标。
    先进的机载定位设备成为无人机定位的关键。美国国防先进技术研究计划局正在研究互补传感器技术,以发现被大树遮掩或者躲藏在城市小巷内的目标。

    毁伤评估

    在未来战场指挥中心中,对打击后的目标进行毁伤评估,是无人机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军的“全球鹰”、“捕食者”、“龙眼”等无人机,均担负有战场毁伤评估任务。

    无人机的毁伤评估主要是依靠其机载雷达来完成的。激光雷达/激光成像雷达能够对可疑目标进行实时三维成像,并且可以更好地评估目标毁伤程度。

    无人机也可通过简单的战术配合,来完成战场毁伤评估,如“全球鹰”在高空飞行,而“捕食者”则进行低空飞行,两者配合对目标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从而提高了战场毁伤评估的效果。
   无人机将在未来的战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军计划组建一支由快速、隐身、无人驾驶的攻击/侦察机组成的分队,这将极大地促进美军无人机的发展,美国各大军火商都加大了无人机的研发力度。在不久的将来,各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无人机将会纷纷问世,并将朝以下方向发展:一是向更高更远方向发展;二是具有多种侦察能力对战场看得更清;三是适于各种形式的发射。
信息—机动—精确=====石纯民

  美军曾利用计算机虚拟战,给海地军政府造成美海陆空三军压境的态势,不 战而使其屈服。美军曾在夺取制信息权的基础上,利用远程非接触的精确打击打 败了南联盟与塔利班。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用精确打击与非线式机动作战,实 现了“倒萨”的战争目的。信息制胜、机动制胜与精确制胜———“三制”理论 将主导未来战争。

  “三制”理论应时而生

  恩格斯曾经指出:“军队在运动中要比停驻时有4倍的价值。”拿破仑也曾提 出“运动是战争的灵魂”的著名论断。机动制胜思想是随着军队机动能力提高、 机动作战成为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后才出现的。早期由于军队机动能力低,受地 形限制,战斗通常摆“阵”而战。后来由于马匹用于作战,骑兵出现,军队的机 动能力大大提高,机动作战的样式越来越常见,机动制胜的思想才慢慢得到体现 。在信息化时代,战场的透明性增强,精确打击能力提高,信息实时共享,以机 动求生存、机动造势、动中聚优等灵活机动、攻防一体的机动作战样式将更加普 遍。因此,在未来战争中,机动制胜的思想将体现得更加鲜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向社会全面渗透,国家机器的运转、人们的工作 生活等无不打上信息的烙印。对军事领域来说,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作战力量逐 步信息化,战争形态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流主导物质流与能 量流,信息已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可预见,在未来战场上,没有及时准确的情 报信息支援,军队的战斗力将无法发挥,飞机、坦克、导弹找不到目标,反而成 为对方的靶子。而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实施陆、海、空 、天、电多维一体的整体协同作战,以发挥各维作战力量的整体作战效能,最终 赢得战争的胜利。第4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 克战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夺取制信息权是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于 是人们提出了“信息制胜”的作战理论。

  在可靠的情报信息支援下,精确制导技术的出现使武器装备的性能提高,射 程大大增加。这一切为实施精确作战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且因为现代战争受 政治、经济、外交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增大,狂轰滥炸的火力战会造成较大的附带 损伤,尤其是平民的伤亡会给政治、外交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于是便出现了追 求“零伤亡”的远程非接触精确作战。况且,过去以大兵团线式推进的层层剥壳 式的阵地消耗战,效费比低,会给国家经济造成较大的压力,而精确作战谋求对 敌作战系统关节点或要害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或攻击,效费比高。因此,军事理论 界提出了“精确制胜”的作战思想。

  “三制”理论:信息化战场显身手

  在未来战争中,作战双方将围绕机动与反机动、制信息权与反制信息权、精 确打击与抗精确打击而展开。信息对抗、机动作战、精确作战将贯穿战争的全过 程。从近期的几场准信息化局部战争也可看出,“三制”理论将是未来战争的本 质要求。

  夺取制信息权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随着信息战争时代的到来,信息 已成为战斗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及时可靠的情报信息,指挥员将无法决策和指 挥协调部队;没有情报信息的有效支援,以信息为纽带的作战系统将处于瘫痪, 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在未来战争中,信息战将是最为激烈的战斗行动。在海 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前、战中对伊拉克实施了一场“全空域、 全领域、全时域、全频域”的电子战,上演了一幕史无前例的电子“大屠杀”。 同时,美军还动用了40多颗卫星,保障美军对情报信息的需求。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更是动用了100多颗卫星。信息争夺战将是未来战争最为突出的作战行动。

  机动作战将是未来战争最主要的作战样式。因作战力量的机动能力大幅提高 ,作战力量可在战场实施全天候全维的机动作战,通过兵力、火力与信息的机动 来迷惑、欺骗敌人,造成敌人决策失误,动中聚优,对敌作战系统要害目标与关 节点实施精确打击或攻击,为最终取胜奠定基础。

  精确作战是未来战争最显著的特征与最佳作战手段。增程技术与制导技术的 出现使武器的打击力臂大大延伸,精确度更高。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精确打击 只占其整个火力打击的10%,而在科索沃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精确火力 打击上升到90%,在伊拉克战争中,更是几乎全为精确火力打击。在系统性对抗 日益增强的未来战争中,以精确打击瘫痪敌作战系统能起到以点制面的作用。因 此精确作战将成为最常见的作战手段与最显著的特征。“三制”理论:军事技术 是“靠山”技术决定战术。作战理论的确立是建立在军事技术可能实现的基础之 上,否则再先进的作战理论也是空中楼阁。

  侦察与监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三制”理论的确立提供了前提。在未来信 息化战争中,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是实施一切作战行动的前提。网络侦察技术可 及时发现敌信息系统的网络节点、计算机后门等情报信息;先进的侦察卫星、预 警机、电子战飞机、无人侦察机、战术侦察机以及地面的各种传感器构成了全时 、全天候、全维立体化的侦察与监视体系,卫星的分辨率高达厘米级,任何战场 情况都难逃“天眼”的跟踪。

  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保障了信息的实时沟通共享,为“三制”作 战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未来战争中,无论是信息对抗、机动作战,还是精确作战 ,都要集中优势力量,多维协同一体对敌实施攻击与打击。而数字通信技术与网 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各军兵种、各作战力量、各维战场空间之间的信息同 步共享问题,使作战力量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力大大增强。

  导航定位技术、制导技术、增程技术的出现以及直升机大量装备与部队的机 械化使武器射程、打击精度与部队的机动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三制”理 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导航定位技术能使作战力量在广阔的多维战场 空间实施非线式机动,而不致迷失方向。部队的机械化与直升机大量装备,作战 力量能实施快速机动,为达成作战目的创造条件。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械 化步兵师两天时间内机动距离远达240公里,是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机械化部队7天 机动的距离。而精确制导技术、增程技术应用于武器弹药使其打击精度大幅提升 ,射程大大增加,可对敌实施全维、全程的精确打击。如美军的“战斧”巡航导 弹射程远达1300公里,误差仅以米级计算。

  在未来战争中,信息制胜、机动制胜与精确制胜将互为一体、相辅相成。夺 取制信息权是机动作战与精确打击的前提条件,机动作战与精确打击是取得战争 胜利的方法和手段。仅仅夺取制信息权,难以使对手放弃对抗的意志。而如果没 有实时可靠的情报信息的支援,机动就是毫无意义的,精确制导武器也因没有目 标信息而无用武之地。因此,机动作战与精确打击离不开制信息权。同时,机动 作战与精确打击也是密不可分的。精确打击是机动作战的目的,而机动又是提高 精确作战力量战场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精确作战。


作者说的“信息、精确”都要用无人机,可以没有信息就失去战争。
南航的无人机在国内做的怎么样啊,前阵子去参观,见到了网上流传过的"战斧"无人机和外形很象"捕食者"的无人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