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童子尿煮蛋 大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2:15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古代的寓言故事:某人吐了一口白痰,有人说好似鹅毛绒。经过辗转相传,后来有人说吐出一根鹅毛。人们继续奔走相告,最后有人竟说这人吐出了一只大白鹅!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道听途说、偏听偏信的事件并不少见,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影响人们健康。

  童子尿治病或大补的说法,确实有其历史和文化上的根源。据中国古代本草书记载,人和动物的尿、粪是可以治疗疑难杂症的药物,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如同中医的论理框架一样,人尿治病有其玄想的成分。有些人尿的产物入药后,据说不但能治疗寒热头痛、癥积满腹,还能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祛咳嗽肺痿,止劳渴、润心肺,止吐血鼻衄,治难产、胎衣不下以及蛇犬咬伤等等。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混沌蒙昧,当然无须苛责。可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科学昌明,医药发达,如果仍然不加分析地照搬古人的这些做法,那就值得深思了。

  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人尿治病或者大补是毫无科学道理的。首先看看人尿里有些什么成分。尿基本上都是水分,含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所以有点咸味。此外,尿里可能含有极微量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身体其他成分的代谢物。前些年有些地方公厕里放着很多尿桶收集小便,据说是用来提取治疗溶栓药物——尿激酶。但这些物质在尿里含量甚微,不可能产生任何药理作用。

  那童子尿呢?虽然童子尿治病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的医学杂志上还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例如尿泡蛋防治麻疹等。其实,童子尿和成人尿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有些人的想象中,儿童朝气蓬勃,童贞身体里一定存在什么“元气”,“元气”就一定有补的作用,故认为“童子尿煮蛋大补”。其实,这和相信鹿胎、羊胎、鸡胚滋补一样都是盲从。不过,“童子尿煮蛋”对遭受饥荒、营养不良的人倒是真有“大补”作用,那不是因为童子尿,而是因为鸡蛋。

  那么,东阳的“童子尿煮蛋”为什么会流行到那种地步呢?这是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是大众不加分析地盲目轻信、争相模仿的从众行为的结果,当然也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有关系。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个寓言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倾向。 在不久前的“非典”时期,许多地方抢购白醋和板蓝根的事件,与“童子尿煮蛋”的流行就是同一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就吃过“童子尿煮蛋”,觉得很有效,但这绝不是它真正有效的证据。解放前,很多人索尿治疗肺病,那时抗痨化疗药物正值问世之初,极难获得,重症肺结核尚属不治之症,童子尿能起的只是安慰作用。可见,评价一种药物或补品有没有效,必须进行严格的对照临床试验,不是什么医院或医生都能说了算的,更不是一般人凭着感觉就能做出判断的。

(责任编辑:叶惠玲)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古代的寓言故事:某人吐了一口白痰,有人说好似鹅毛绒。经过辗转相传,后来有人说吐出一根鹅毛。人们继续奔走相告,最后有人竟说这人吐出了一只大白鹅!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道听途说、偏听偏信的事件并不少见,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影响人们健康。

  童子尿治病或大补的说法,确实有其历史和文化上的根源。据中国古代本草书记载,人和动物的尿、粪是可以治疗疑难杂症的药物,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如同中医的论理框架一样,人尿治病有其玄想的成分。有些人尿的产物入药后,据说不但能治疗寒热头痛、癥积满腹,还能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祛咳嗽肺痿,止劳渴、润心肺,止吐血鼻衄,治难产、胎衣不下以及蛇犬咬伤等等。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混沌蒙昧,当然无须苛责。可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科学昌明,医药发达,如果仍然不加分析地照搬古人的这些做法,那就值得深思了。

  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人尿治病或者大补是毫无科学道理的。首先看看人尿里有些什么成分。尿基本上都是水分,含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所以有点咸味。此外,尿里可能含有极微量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身体其他成分的代谢物。前些年有些地方公厕里放着很多尿桶收集小便,据说是用来提取治疗溶栓药物——尿激酶。但这些物质在尿里含量甚微,不可能产生任何药理作用。

  那童子尿呢?虽然童子尿治病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的医学杂志上还有不少相关的报道,例如尿泡蛋防治麻疹等。其实,童子尿和成人尿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有些人的想象中,儿童朝气蓬勃,童贞身体里一定存在什么“元气”,“元气”就一定有补的作用,故认为“童子尿煮蛋大补”。其实,这和相信鹿胎、羊胎、鸡胚滋补一样都是盲从。不过,“童子尿煮蛋”对遭受饥荒、营养不良的人倒是真有“大补”作用,那不是因为童子尿,而是因为鸡蛋。

  那么,东阳的“童子尿煮蛋”为什么会流行到那种地步呢?这是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是大众不加分析地盲目轻信、争相模仿的从众行为的结果,当然也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有关系。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个寓言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倾向。 在不久前的“非典”时期,许多地方抢购白醋和板蓝根的事件,与“童子尿煮蛋”的流行就是同一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就吃过“童子尿煮蛋”,觉得很有效,但这绝不是它真正有效的证据。解放前,很多人索尿治疗肺病,那时抗痨化疗药物正值问世之初,极难获得,重症肺结核尚属不治之症,童子尿能起的只是安慰作用。可见,评价一种药物或补品有没有效,必须进行严格的对照临床试验,不是什么医院或医生都能说了算的,更不是一般人凭着感觉就能做出判断的。

(责任编辑:叶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