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奉劝某些杂志不要耽人子弟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21:45
居然把花生、玉米和地瓜看作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正是三样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使中国人口恶性膨胀”。
:D :D :D居然把花生、玉米和地瓜看作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正是三样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使中国人口恶性膨胀”。
:D :D :D
哼哼,乃们这些跳梁小丑
怎么就不看人家的进步呢?
心态啊~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啊,花生、玉米和地瓜亩产较大,养活地人多,你看墨西哥就知道了。
原帖由 plumage 于 2008-5-6 23:32 发表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啊,花生、玉米和地瓜亩产较大,养活地人多,你看墨西哥就知道了。

其实还应该加上土豆~
这四样东西养活了多少人,路由器自己找数据吧,吓死你
关于鸦片与财政的关系:
 在19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禁令,禁止纹银出洋。当时在中西正常的贸易中,进出口基本持平,如1813年,中国进口额约1260万两,出口额约1290万两。但随后,中国开始呈现入超状态,白银外流,鸦片走私在其中祸害不小;1835年到1838年,走私进中国的鸦片大约4万箱(英国约39万箱,美国每年从土耳其贩卖约1000箱),每箱平均耗银约400两,以此推算,中国光鸦片一项就外流近1600万两白银。而这些走私贸易导致的白银外流情况,并不出现在官方的贸易数据上,危害隐蔽又巨大。
原帖由 plumage 于 2008-5-6 23:32 发表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啊,花生、玉米和地瓜亩产较大,养活地人多,你看墨西哥就知道了。



那些东西可不是五谷!:D :D :D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6 23:46 发表
那些东西可不是五谷!:D :D :D

别误人子弟了,学过成语吗??知道怎么用吗??
笑话
这个是比喻你这个大烁士的,哈哈,:D
有些人还是别老做祥林嫂了吧,唉,真够无聊。
现在讨论的是内容!
经济的东西,哪怕是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奉劝路由器都不要跑出来瞎掰,要不要老子从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弄两个高手过来?
可以可以!!
]]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6 23:45 发表
关于鸦片与财政的关系:
 在19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禁令,禁止纹银出洋。当时在中西正常的贸易中,进出口基本持平,如1813年,中国进口额约1260万两,出口额约1290万两。但随后,中国开始呈现入超状态,白银外流,鸦 ...

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财政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财政,而且财政预算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一是收支规模变化大,1911年是1841年的7倍以上;二是地方财政收支增长快,超过中央财政收支的数倍;三是预算管理制度变化大,仿西方,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开性等。透视这些变化,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值得后世深思的历史借鉴。

晚清的财政体制出现重大变动,鸦片税收成为中央和地方举办新政的重要财源。清末禁烟使得各类新政事业经费危机进一步加深,各种财政措施难以补救。中央与地方督抚的财权矛盾随之突出。禁政,财政也新政之间的平衡取舍为一个可供考察的历史变量。晚清鸦片税厘的财政意义随着土产鸦片泛滥而日渐凸现,日俄战争以后,清廷亟亟以编练新军为急务,洋土药税收大量用于新军编练,军费赖其支持甚大。1906年鸦片禁政开始实行,尤其是1908年下半年各地实行缩期禁烟政策,土产鸦片税收缩减甚巨,练兵经费的筹措面临危机,各省与中央、度支部与陆军部等因军费筹解困难而迭生矛盾,政争不断。
明清时期正是我国人口高速增长时期,全国人口增加了6倍,而同期耕地只增加了4倍。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给粮食供给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不仅使原来不适于耕种的边际土地得到了利用,也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要想不误人子弟啊,思科应该自觉跳黄浦江哦。
看来dark_knight没有考虑粮食亩产的增长!去找一下这个数据!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7 00:02 发表
大家可以辩论!不过不要一开始就说人家水平低就可以了!:D :D :D
摆事实,讲道理!

哈哈,这话居然出自思科之口。
原帖由 silentgod 于 2008-5-6 23:38 发表

其实还应该加上土豆~
这四样东西养活了多少人,路由器自己找数据吧,吓死你

我敢打保票,他连1960年代以后的数据如何找门都不知道
我说的是清朝!别扯远了!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5-7 00:29 发表

我敢打保票,他连1960年代以后的数据如何找门都不知道

你见过他找数据么?

给他任何数据,他都敢说是假的。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7 00:30 发表
我说的是清朝!别扯远了!

怎么清朝的数据不好找吧,人家都是什么数据你看出来了吗?给你指点一下,你有钱有闲,就办张上图参考外借卡,泡在方志库里,那可是有不少。
”[17]。按照这个总结,这里取郭松义的数字,认为明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741市斤 [24]。  
    
  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  
  明清之际天灾不已,又战乱频繁,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国内战争才基本结束。农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恢复,到了乾隆中前期,清代经济达到最高水平。但是清初农业经济的具体水平,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主张低水平的,认为清初与清末水平相当,即亩产二百斤多;主张高水平的,则认为清初较明代又有发展。从上面张显清的总结性的文字里,我们可知现在的一般看法:清初的单位亩产高于明朝,但由于人口增加过快,人均反而下降[17]。具体数字上,吴慧认为清初367市斤/市亩,人均占有粮食628市斤[13]。郑正,王兴平同意吴慧的亩产数字,但对清代的人均田亩数则认为吴慧估计过低,按郑正,王兴平的修正数据,计算得到清朝前期的人均占有粮食是1541市斤[5]。郭松义则认为清朝康乾盛世时的人均占有粮食是1705市斤,乾嘉时期为1021市斤,晚清仅仅为861市斤[24]。再参照张显清的说法,可以认定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虽然不及晚明,但并不比晚明减少多少。为了保持对比的连贯性,这里也取郭松义的清初数字,认为清朝前期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705市斤。  
  但清朝后期的衰败和倒退则是众所共见的。按照西方学者利用近代对晚清的研究整理资料,得到1840年以来的一些数据[25]:  
  年份/单位面积亩产(市斤/市亩)/人均耕地面积(市亩)  
  1840/217.3/3.248 1845/217.3/3.248 1850/217.3/3.248 1855/212.9/3.316 1860/206.5/3.765  
  1865/201.9/3.493 1870/204.7/3.448 1875/207.3/3.403 1880/209.9/3.361 1885/212.7/3.320  
  1890/215.1/3.281 1895/217.3/3.249 1900/218.9/3.224 1905/221.7/3.183 1910/223.1/3.162  
     按这张表计算,把单位亩产乘以人均耕地面积,就得到各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年份/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1840/705.8 1845/705.8 1850/705.8 1855/706.0 1860/777.5  
  1865/705.2 1870/705.8 1875/705.4 1880/705.5 1885/706.2  
  1890/705.7 1895/706.0 1900/705.7 1905/705.7 1910/705.4  
    其中1860年的数字与其他年份差距较大,可能数据来源有误,按照一般的统计原则,不予考虑。那么,晚清到民国的一百多年来,人均粮食占有量居然一直徘徊在705市斤上下。这个数字不但远不及清初盛世,更远不如晚明,甚至比起唐朝、宋朝都远远不如。  
    
  四、总结  
  把上面的结论加以总结,得到下表:  
  ===========================================  
  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时期:汉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初盛世 晚清  
  人均: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  
  可以看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自汉代以来,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清代才开始下降,到晚清,下降到最低点。
你自己也不想想人家帕金斯的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他是根据(按人计算的粮食产量×人口数)/粮食耕地面积=单产量的公式,设定按人计算的粮食产量基本不变。正式这个假定,学术界批评的意见也为数不少。算了半天却是别人的假设前提,其实是连假设前提都没有搞清楚,这样乱来的文章实在也是够可以的了,也只有你会拿来引用。
最新的研究成果

鸦片不是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
原帖由 yueying 于 2008-5-7 11:20 发表
最新的研究成果

鸦片不是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

[:a4:] 快泻!
原帖由 士大夫惹是非 于 2008-5-7 12:43 发表

[:a4:] 快泻!

没什么好泻的,参见《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2116/1
摘录以下文字

六、总结和一些扩展讨论

从前面围绕鸦片贸易和白银外流的讨论可以得出四个结论:

第一,1830年代清朝政府体系出现一场有关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一个结果是朝廷决定对中英贸易关系采取极端措施以制止鸦片贸易。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国内货币供给的稳定性与对外贸易平衡(甚至可以在扩大的意义上说国内货币供给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体系业已出现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和对外贸易活动在社会经济中日益上升的地位和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复杂因素,这场讨论没有上升到理论探讨的水平,许多讨论者在若干重要的具体问题上的见解夹带着许多偏差和错误。

第二,清朝政府体系内多位人士在1830年代关于当时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平衡因鸦片进口而出现的逆差规模的判断显著地夸大了事实。他们失真判断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区分鸦片进口价格与国内交易价格,而且基本上未联系到一般货物贸易平衡的情况。他们关于当时中国因鸦片进口每年流失上千万两白银甚至数千万两白银的说法表明有关论述者对一个重大经济问题缺少必要经济知识的准备。

第三,在综述当代文献有关中国自16世纪到19世纪初白银货币流入的各种估计基础上,我们看到,l820年前后中国货币用银存量在6亿到11亿银两之间。这个巨大规模意味着即使在1820~1840年间出现因鸦片进口的显著贸易逆差,白银外流对当时国内货币用银存量及其变动的影响也不会是突出的。将当时国内银价变动(银钱比价以及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归因于白银外流缺少必要证据。

第四,那些极力主张采取断然对策的历史人物几乎都认为,不受约束的鸦片贸易在未来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加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中国丧失全部的货币用银基础并瓦解清王朝的财政体系。1842年以后的历史却表明与这种预测相反的情形:鸦片贸易受到的政策约束减少了,鸦片贸易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不利影响也显著下降。本文关于1816~1833年鸦片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估计表明,鸦片需求和鸦片贸易的经济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不可持续、不可能无限扩大的经济现象。当时的分析者即使没有马歇尔在19世纪末所发现的弹性概念,也应该有可能在冷静认真探讨客观事物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类似的看法(中国读者显然可很容易地联想到两千年前《管子·轻重篇》中所表达的关于经济事物和经济政策的许多天才见解)。

从这些结论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说,道光年代出现的夸大鸦片贸易的不利宏观经济影响的做法很可能掩盖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真实挑战,例如,国内货币体系因其他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收入分配、铜钱供给、信用体系发展、银两储蓄倾向等等)而发生的不稳定。从当时和现在的观点看,清政府应该考虑加以应对的重大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已经日益外向化的趋势并开始转变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和促进国内信用体系发展。不幸的是,政府体系内部和全社会的注意力似乎都转向了鸦片贸易及其不利宏观经济影响,真正重要的问题反而很少有人给予关注了。

本文讨论表明,历史上有关鸦片贸易和白银外流的许多意见夹带着种种错误和偏差。不无遗憾地,这些夹带着种种错误和偏差的意见却能对中央政府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后来的人们或许可以感到一些安慰的是,因为这些意见在形成之初就是错误的,实际历史进程并不按照他们的预料所演进。

然而,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花费努力去证明前人的错误或去进行功过评说并不是本文的真实目的所在。本文的一个重要意图是说明,道光年代的文官们虽然触及到国内货币供给与对外贸易关系这个崭新的现实课题,对这个新课题的探讨却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未能上升到理论水平,大讨论所引起的知识进步寥寥无几,魏源所提出的贸易差额概念即使到后来也没有得到吸收。这些“种种因素”中,包括国内缺少独立的学术机构,社会信息不公开,文人们对国外知识的轻视甚至排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道光年问有关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的言论全部来自文官们,来自于政府体系之外的独立学术探讨的成果无从查找。在这样一种社会框架中,一些天才的文官们尽管可能获得对某些社会事物的天才见解,但是,他们的总体认识水平仍然停留在经验主义上,他们的见解很少基于对客观事物的系统探讨,他们对“局部真理”的掌握并不一定引向正确的政策结论。而且,社会中知识的专业化、知识的继承和扩散都缺少必要的保障。文官们推理中的逻辑缺陷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即使社会上已经出现或者别人已经取得了新的科学知识的进步,也没有一定的社会机制来保证后来的文官们及其言论必须顺应这种知识进步。
某人不是要讨论吗?怎么又开溜了?
]]
还有一个重要事实就是,那时候中国的耕地增长了4倍,人口增长6倍!自己看看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8 06:15 发表
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

百度:

小麦的历史 。

我国小麦栽培历史。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http://tieba.baidu.com/f?kz=297752490

你又准备瞎掰了是吗,叫你老实点你不听。

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的推广。谷子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在已退居很次要的地位。黍在古代也曾相当重要,现在更在谷子之下。就全国来说,谷子和黍现在都已不是主要粮食作物了。小麦的重要性,在上古远在谷子之下,现在倒远在谷子之上,仅次于稻谷,而高居第二位。根据1979年的统计,我国稻谷、小麦、薯类、杂粮和大豆的产量,它们在这五类作物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稻谷占总产量的43.3%,小麦占18.9%,薯类占8.6%,杂粮占26.6%,大豆占2.2%。薯类主要是甘薯。杂粮以玉米的产量居首位,其次是高粱、谷子,再次是大麦、黍等等。
原帖由 router 于 2008-5-8 06:18 发表
还有一个重要事实就是,那时候中国的耕地增长了4倍,人口增长6倍!自己看看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

自己扇自己耳光,本来就是你首先否认美洲作物的高单产,现在又来拿单产说事
我否认它们高产了吗?哪里有呢?我只是说人口增长不是这几种高产作物导致!
貌似作者也没说人口增长是单纯的由这几种高产作物导致的吧?只是强调了这几种作物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另外,天涯的三糊涂最近出了本书,《那一次我们挨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山西人民出版社),大家有看过的吗?觉得如何?
原帖由 异次元 于 2008-5-8 11:35 发表
貌似作者也没说人口增长是单纯的由这几种高产作物导致的吧?只是强调了这几种作物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另外,天涯的三糊涂最近出了本书,《那一次我们挨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山西人民出版社),大家有看 ...

单纯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单纯拓宽种植面积可以增加粮食产出,但是农业有技术不变情形下土地回报边际递减的特性,因为一般总是先种好地再种劣地,单位土地产出就会下来。所以引入高产作物后,带来了边际上的巨大改善。对于南方垦殖条件较好的地区来说,水稻仍然是首选作物,而且明清大规模南粮北运。但是番薯也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尤其是番薯,因为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在南方一些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种,农民常常将它在常规作物失败后种植,对抗灾救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而在北方玉米的种植量大幅度上升,所以才有了棒子面窝窝头这种东西,如果哪个狗日的吃饱饭没事情干,就让他吃一个月的这玩意儿,从前老百姓能有这个吃不错了。

那么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人口爆炸又是怎么回事,是如何来实现的呢?路径有好几条,首先归功于绿色革命,其次是拓宽垦殖地区,居然把水稻种到了北大荒,然后围湖、砍林。另外,老毛粗暴的上山下乡政策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我爸在安徽砀山挖的水渠现在都还在发挥作用。

实际上,路由器是永远不可能懂得如何探讨一个学术问题的,比如究竟是人口爆炸导致了粮食结构改变,还是因为粮食结构改变导致了人口爆炸,这可是因果关系的大要害啊。路由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逻辑训练,所以根本问不出来。如果要接受过学术熏陶,回答也是不难的,说声不知道就可以了。这个不知道并不是坦白自己真的不知道,而是因为在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中,人口、耕地、作物、技术这几组变量是相互协同,不断螺旋式上升的。
还是劝楼上自己去看看某档案是如何说的吧!
“正是三样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使中国人口恶性膨胀”。 您看清楚没有,或者您根本没看到过这本书!那你为谁辩护呀?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就意味着要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而且背离越厉害越要求单产大幅上升,农业生产技术和种植结构至少要变一个,一般认为清朝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不大。如果考虑到克服土地边际产出下降,就需要更大的改进幅度。

再给你说点新鲜的,实际上明清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又何止这些杂粮作物,还包括许多经济作物。其实不止是美洲来的经济作物,本土经济作物产量也是增长的。清朝的农业经济比明朝有一点要发达许多,这就是经济作物的耕作比重大幅度提高了,比如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还有桑、棉、茶等。很多人不知道,倒退一千年前,中国人是不穿棉布衣服的,居然把棉花当成了观赏植物,中国人穿的主要是丝、麻、毛。但是从元朝开始情况发生变化,棉纺大发展拉动棉花的种植,所以才有了黄道婆的故事。到了清朝,这一趋势更加得到强化,加上丝织业的需要,桑棉可都是要占用耕地的。再来说茶,明代开始出现泡茶的饮用方式,促进了茶叶的需求,茶的种植规模也在大幅上升。经济作物的种植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高,银两在清朝流通中的比重远远超过明朝;另一个是对粮食种植的压力增大了,毕竟经济作物分走了相当一部分耕地,而美洲高产粮食作物正好能够跟进,毕竟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袁隆平的。这些都是在补全原文的逻辑和加强原文的结论。
楼主很不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