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政府无耻还是某些国企太无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57:50
注意看中核钛白这个垃圾股,本来就是垃圾,破产倒闭企业,居然被信达公司弄上市了。
信达公司简介:|收购并经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                       |;追偿债务;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
|                       |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
|                       |持股;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                       |;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财务及法律咨询,资|
|                       |产及项目评估;收购中国建设银行剥离的外汇不良资产;|
|                       |外汇债权追收;对所收购的外汇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
|                       |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外汇债权转股权,并对|
|                       |企业阶段性持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
|                       |准的其他业务活动。
这个垃圾上市一年就预亏4700%,中国股市怎么能不跌呢?那些有关系的,都是用很低的价格买进股票或资产,然后通过关系,走后门,把他们投资的公司弄上市,就能赚上百倍的暴利了。注意看中核钛白这个垃圾股,本来就是垃圾,破产倒闭企业,居然被信达公司弄上市了。
信达公司简介:|收购并经营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                       |;追偿债务;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
|                       |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
|                       |持股;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                       |;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财务及法律咨询,资|
|                       |产及项目评估;收购中国建设银行剥离的外汇不良资产;|
|                       |外汇债权追收;对所收购的外汇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
|                       |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外汇债权转股权,并对|
|                       |企业阶段性持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
|                       |准的其他业务活动。
这个垃圾上市一年就预亏4700%,中国股市怎么能不跌呢?那些有关系的,都是用很低的价格买进股票或资产,然后通过关系,走后门,把他们投资的公司弄上市,就能赚上百倍的暴利了。
当然该票真正最牛的是|   主承销商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
           上市推荐人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
           第一大股东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7647.92股      40.25%        国家股
够牛了吧,完全是自导自演,自拉自唱!!!标准的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见怪不怪了。

建议中国股市扩容到5000家以上,让这些垃圾公司都去死吧。
为什么要用审批制不用报批制啊
操弄啊,黑箱啊,利益输送啊
体制问题,这是体制问题。
]]
当年是为了给国企凑钱,现在又多了为民企圈钱的功能了。
信达本来就是搞不良资产处理的啊。招股说明书上是写清楚地吧,知道是不良资产上市还去买,只能说功课没做好,押错了宝。活该。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8-9-9 09:41 发表
信达本来就是搞不良资产处理的啊。招股说明书上是写清楚地吧,知道是不良资产上市还去买,只能说功课没做好,押错了宝。活该。

反过来问问:既然是搞不良资产处理的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又可以做股票承销商?既然是不良资产为什么还可以上市?
无可奈何。
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经相关部门批准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
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
根据市场原则,商业化收购、管理和处置境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接受委托,从事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金融机构关闭清算业务;
接受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委托,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接受其他金融机构、企业的委托,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运用现金资本金对所管理的政策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的抵债实物资产进行必要投
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9-9 12:43 发表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4月20日在北京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
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 ...

我不是不知道资产管理公司有股票承销资格,我的话只是针对那位网友所说的,既然他已经把中核钛白定位为不良资产。那么不良资产为什么还可以上市?
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8-9-9 15:37 发表

我不是不知道资产管理公司有股票承销资格,我的话只是针对那位网友所说的,既然他已经把中核钛白定位为不良资产。那么不良资产为什么还可以上市?

部分不良贷款债转股之后变成了信达阶段性所持股份,信达之后还将持有清欠债务与中核钛白进行了协议处置,若公司按照以下还款计划向信达公司按时、足额偿还相应款项共计4837.76万元,则信达公司同意豁免其余4000万元债务。

关联保荐和承销的情形上市前又不是没有提醒过投资者,同样能源、动力、物流成本上涨的风险也提示过。
]]
]]
楼上的太强了,我只是发现该股预亏4700%多吓人,随便查了下,发现该股其实是垃圾。。。原来有人研究了这么多,另外楼上的是自己写的?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8-9-9 19:38 发表

针对某些朋友的不满我们来系统性回顾一下这支股票上市到现在前前后后的“心路历程”吧。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信达公司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四方于1999年12月27 ...

呵呵,我只是针对两点提出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兼营股票承销是否恰当?
2.不良资产在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之前就允许其发行上市是否恰当?

当然,我不否认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此前也有成功例子,比如说酒钢宏兴,就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而且还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上市推荐人上市的,经营业绩与中核钛白有天壤之别.........

正如你所说的,中国大多数投资者几乎连基本功课都没做过,我可以肯定地说,不少人就连招股说明书都没看过,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东西,否则的话像中煤能源、国电南瑞那样的公司就不会只刊登1年半数据的资产负债表也能堂而皇之发行上市了。
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8-9-9 21:51 发表

呵呵,我只是针对两点提出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兼营股票承销是否恰当?
2.不良资产在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之前就允许其发行上市是否恰当?

当然,我不否认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此前也有成功例子,比如说酒钢宏兴, ...

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和业务扩大化,那是2005年之后就定下的战略,要问去问家宝同志
什么叫不良资产,这个要搞清楚。所谓不良资产,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就是违约的银行贷款,债务转股权之后资产负债率自然就大大降低了。所谓不良主要是说,商业银行抵押物不足以收回绝大多数本金和利息,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迫使企业破产清偿,大多数企业类的不良贷款都是这样的。
原帖由 铁骑 于 2008-9-9 20:05 发表
楼上的太强了,我只是发现该股预亏4700%多吓人,随便查了下,发现该股其实是垃圾。。。原来有人研究了这么多,另外楼上的是自己写的?

是自己写的,只是一个粗略的回顾。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9-9 23:48 发表

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和业务扩大化,那是2005年之后就定下的战略,要问去问家宝同志

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和业务扩大化涉及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企业续存问题,当时在《财经》以及各大媒体上曾经很激烈地争辩过,这就不说了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9-9 23:59 发表
什么叫不良资产,这个要搞清楚。所谓不良资产,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就是违约的银行贷款,债务转股权之后资产负债率自然就大大降低了。所谓不良主要是说,商业银行抵押物不 ...

另外要补充一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的主要是政策性不良资产,也就是八十、九十年代许多政策性贷款项目造成的坏账。这些坏账,可以理解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将这些坏账从金融系统剥离对于金融安全和整个中国经济的繁荣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刚过去的这轮牛市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的时候,前期(04年之前)主要是在做移交,04年之后已经转入了资产处理和资金回收的阶段。06年有一份报告指出,他们的资产回收率应该在18%左右。04年我去那里的时候信达在上海的分公司只有三十几个人,人员多数是从建行等金融机构调来的,单从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他们在不良资产回收中会选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了,信达收进这些资产就是为了有一天卖出去让自己退出的,他们的定位就不是长期投资或者管理某项资产。前些年他们主要是零散的中小项目进行打包出售,剩下一些比较大的资产项目较好的选择就是整合上市。
那么梁大牙兄提出的质疑应该怎么解释呢?首先,对于这种由第一大股东承销,以及上市资格认定的问题。我对现在的这种状况也持质疑和保留的态度。昨天电视里还在说中国的新股上市速度是美国的十倍香港的四倍,以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按照美国和香港等成熟股市的标准很多公司上市的资格都值得质疑。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些都是合法合规的,上市的合法性没有问题。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问题,招股说明书并没有披露不实的问题,大多数信息包括盈利状况、股权结构和风险提示招股说明书都是写明的。这家公司是不是不会盈利?不见得,现在来看,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不理想基本面的角度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冲击,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善和行业整合他们依然有希望取得盈利。问题在于,投资者从一开始就给了这样一家企业过高的盈利预期,上市之初那种高溢价更是不正常。这里面,我们的分析机构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有一定作用。但是,从根源上看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于招股说明以及投资风险的警告不屑一顾呢?当时是什么形势?基金拿着大笔的钱没有股票可买,有新股上市中之必赚,菜场里的老阿姨都在买基金炒股票的时候。那些现在在哭爹喊娘的投资者当时都是冲着投机行为的高额利润进入股市的。有多少人在乎风险?有多少人在乎自己买卖的是洋葱还是马桶?面对一夜暴富的梦境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投机赚大钱的预期已经成为了让人失去理智的魔棒,成为了唯一的心理预期。这也就是比乐观预期都高出几倍的股价照样有人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来说,我的那句愿赌服输一点都没有冤枉被套牢的各位。过去的两年间所谓价值重估推动的“大牛市”其实就是个大赌场,中核钛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8-9-10 10:43 发表

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和业务扩大化涉及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企业续存问题,当时在《财经》以及各大媒体上曾经很激烈地争辩过,这就不说了

如果不进行转型和业务扩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进的很多资产就不可能处理得了,如果,一直拖下去坏账账可能还会越来越烂,回收率就会进一步下降。这样的话,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使命”可能无法圆满完成,说不定自己也要搭进去,这是中央不愿意看到的。其实,仔细分析和比较一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定位一直都有问题,现在也还处于转变定位的博弈过程之中,股市只是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侧面罢了。
国有资产最终将转移到私人手中:L
今天开盘10分钟换手达到22%,有看头:L
原帖由 fleetc 于 2008-9-11 06:52 发表
国有资产最终将转移到私人手中:L

您在说什么呀?请搞清楚状况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