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人渊源稽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35:59
按:本菜最近学习客家史,找到这篇文章,心想对了解怀远贵宾有帮助,就发一下!
怀远人就是清代落籍赣西北宁州(清嘉庆六年改称义宁州。即当今铜鼓、修水两县域)的客家人。但是怀远人渊源问题一直困扰铜、修两县的客家文化研究者,真是殚精竭思于此,长久不得其解。直到今日,随着一份珍贵的乡邦文献——《怀远都图册本》征集得手,才破解了这个历史之谜。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怀远都及怀远人称谓的由来

明、清两朝,铜鼓、修水同属宁州,州府设今修水县城。清代的宁州下辖高、崇、奉、武、仁、西、安、泰8乡73都(都非行政单位,仅指地域范围)。其中,明万历五年,于州南75公里处置铜鼓营(即今铜鼓县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正月,废铜鼓营建铜鼓抚民厅。划出武乡21至28都,崇乡53、54都及55都一部分归铜鼓抚民厅管辖。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铜鼓废厅建县,正式与修水分治。①②明、清鼎革时期,宁州山区连年兵燹,又时遭水旱灾害,造成东南部武、崇、奉、安四乡(即今铜鼓全境和修水县的山口、漫江、桃坪、征村、上奉、黄沙港一带)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康熙十四年五月,宁州东接新吴西抵星沙300余里,抛荒田土、山塘2800多顷,占当时全州田土山塘总面积三分之一有余,缺赋粮一万余石,无人完纳。③康熙十七年,政局稍稳,知州班衣锦奉谕向闽、粤、赣南招民垦荒。于是,闽、粤、赣边区的民众亲邻相邀,挈妻负子,陆续成批来此拓荒创业。初来时,搭棚居住,时称“棚民”,又称“客民”。时至康熙末年,闽广两省来宁垦荒者“人众数万”。④“历年久,生齿繁,略计壮幼万有余丁”。⑤可见,这是清政府组织的一次移民运动。这大批客民来宁,自康熙十八年至雍正初年,已有二、三十年至四、五十年的时间了。他们久已脱离桑梓,要在宁州有安身之所,发展之域,就必须取得宁州的户籍。促使他们企盼落下户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无户籍的客民,遭遇土著土主勒索、退佃、驱逐的劫难。只要看看清雍正二年知州刘世豪上报文件中一段“客民黄克章等口供”可见一斑:“自甲寅兵燹之后,宁民无几,田土荒芜,田粮无着,前任州主奉宪檄招来开垦。我等闻风而来,挈妻带子,替州中劈草披榛。那时候,各家巴不得我们种些花利完粮。后见渐次成熟,渐次欺凌,要客民出批银两。种了几年,土主又贪图别佃银两,捏说欠租,田不由主,勒令退佃,种种苦累。今见太平日久,人民众多,田地价高,又要思想驱逐我们,说要土主出结。肯出结者,听任种作。不肯出结者,就要退田逐回。这些土主巴不得要退田别佃,岂肯出结。就是出结,也要用钱买嘱他,若无钱与他,岂肯出结等等。”⑤使得客民不得不屡屡向官府申请入籍。
其二,无宁州户籍子弟不能入学读书,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意味着子子孙孙永无出头之日,永无社会地位,这是客民不能忍受的。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客民黄、刘、谢、张、余等姓代表联名具文申请入籍。宁州知州刘世豪计划成立“广福乡”安插客户,等候上司批示。立即受到土著士绅、生童反对,到州干涉、阻止。又值州内有叛乱事发,故搁置下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正月,清廷户部尚书张廷玉,奏请在浙江、江西两省安抚棚民。经皇帝批准,文件也已由省、府转到宁州。⑤同年朝廷还颁布了《棚民保甲法》规定“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棚民……已置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籍,一体当差”⑥但宁州少数士绅、生童仍联名向省府各衙门告状。告状未准,又捏造知州刘世豪庇护客民,扬言“钱粮不许上缴,书役不准进衙,否则打死不误”⑤,要挟州主,阻挠客民入籍和考试。至使当年州考,五次更改日期,都未考成。直至六月中旬,南昌知府亲自到宁州晓谕生童,参加考试,捉拿阻考生员,州考才得予进行。⑤⑦可见能否在宁州入籍,拿到那张“绿卡”,成为客民能否在宁州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客民曾屡次向官府面禀,也曾多次详文要求入籍当差均不得解决。雍正元年刘世豪来任知州,坚持正义,顶住压力,历经三年艰苦工作,采取一个既安抚了棚民,又让土著士绅能够接受的折中方案,即客民不再“俱编入土著”,而是另立客户图籍,取名“怀远都”⑤ 将符合清廷入籍定例的客户,编入怀远都籍,向上司报批。雍正三年八月,总督部院正式批准宁州设立“怀远都”,“特允臣安辑棚民之请,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以怀远为名,隐寓招携之义。其秀者令为义学,课习五年,俱得一体考试,卷面令注‘怀远’字样”。③因为怀远都户籍不能与土著编在一起,所以官方民间均称其为“客籍”。“客籍”相对于土籍,在科考、完粮等方面境遇不能等同。但毕竟取得了这张“绿卡”,拥有了在宁州生产、生活、居住、参加科举考试等的权利。
怀远都设置四个都,每都分二个图,每图分十个甲,共有四都八图八十甲。怀远都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版图,这四都八图八十甲分布在宁州武、崇、奉、安、高、泰六乡的版图上(以前四乡为主,后二乡为次),也就是重叠在上述六乡行政版图之中。所以怀远都的四都八图,与同时存在的宁州所辖六乡的都图是两个地理空间概念。如果说怀远都四都八图是比较虚拟的地理空间的话,那么怀远都最基层的单位——甲,却是实在的相对集中的客户居住点。其实,成就客民入籍大事的知州刘世豪,于雍正元年就设想过这个方案,在《华国堂志》所载的《州主刘请立客籍详文》中说“独是客户而杂入土著之都图,恐后阻挠相忤,应于各乡中择空缺之都图,使该乡就近之客民,品搭田粮,各立都图,每都分编十甲,与土著都图按年轮充地练,应例承赋完粮”。
自从有了怀远都的建置,怀远都人就不再被视为“棚民”、“客民”,甚至“异民”,而被称和自称为怀远人。宁州怀远人的称谓是因为有了怀远都而得名的。


怀远人渊源介绍


怀远人渊源介绍,也就是《图册》内容介绍。
在介绍之前,有必要基本框定一下怀远都图甲分属今铜鼓、修水两县域的情况。查核《图册》所载八十甲的田产、庐墓座落地理位置及族谱个案考证。八十甲的248户人家基本上是在居住点就近置买田产,就近安埋亲人。仅有少数几户异地置买田产或葬坟的。笔者查阅了铜修分界的铜鼓县大镇交山村的《朱氏家族发展史集》(公元1994年修)其上集第166页重刊了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万珍公源流传》。传载:“万珍公自广而赣,来宁下武交山,相其山川,度厥井疆,筑居于斯。生子维日公,复购斜溪(即小斜——笔者注)坚造屋宇,齿日繁,口日增,适有都图之役,惟维日捐资出力,与同志诸君子,共襄其事,籍成怀远四都八图。三都一图七甲,朱启荣(派维日)立焉”。《图册》也载有朱维日“得买下武二十八都一图九甲胡述凤之田,陆续又买胡、张、徐、周、刘、赖、曾、陈八姓之产……父万珍葬于下武二十七都交山,得买胡茂兰之山,母罗氏葬于下武二十八都小斜,得买张伯贤之山”。交山与小斜仅隔一个山坳,朱万珍夫妻的坟墓依然分别在交山和小斜。朱维日的后裔仍居交山和小斜。
所以笔者可以基本框定:怀远一都、二都及三都一图一至七甲,共四十七甲在今铜鼓县境。怀远三都一图八至十甲,三图二图及四都,共三十三甲在今修水县境。

“清咸丰五年(1855)州城为太平军攻占,许多建筑物均被焚毁,公局(即全善局、华国堂——笔者注)也难逃此劫”⑦可能当时全善局的历史档案资料被战火焚毁,而编修《全志》又没有找到原始《图册》重刊,而是以雍正三年以后,光绪十五年以前,某一年收缴粮赋的名册,当成雍正三年“老册”了。同样《华志》也把上述年间的某份怀远都姓氏统计资料当成雍正三年的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错讹的原因就不难解释了。但历史不可以用猜想来代替,这只能留作以后有新发现的史料来订正。
总之,笔者认为《全志》和《华志》所载两篇“开籍全案”中的所谓“老册”和怀远全都的姓氏,有失历史原貌。我们在应用这一部分资料时应当慎重,应当有鉴别地借鉴运用它。


宁州怀远人就是客家人


(一)宁州(义宁州)怀远人就是清雍正三年(1725)入籍怀远都的怀远人来自34个县,共有248户,2663人。其中29县属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占34县的85.3%。来自29县的241户,262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7.2%和总人口的98.5%。且不说来自其它7县,虽然占34县的20.6%,但7户39人仅分别占总户数的2.8%和总人数的1%。可能他们原本也是祖籍在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后来辗转来到宁州。也尽管清代及以后一段时间内,怀远人还不知道自己叫客家人。但总体来说,宁州(义宁州)的怀远人就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二)怀远人概念的扩散
怀远人的称谓是因为有了怀远都而派生的概念。它不会象怀远都图甲建置那样非得由官方编组而成。怀远人的称谓则是对客家人群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这个概念会自然而然地扩散。这首先会在下面人数众多的人群中扩散。
《全志》载,康熙五十五年(1716),闽广两省来宁州人众数万④。雍正元年,宁州知州在递抚院呈文中说:宁州客民“略计壮幼万有余丁”⑤。而《图册》载入籍怀远都的壮幼丁仅有1809人。那么即使我们按宁州壮幼丁一万人计算,也还有八千余壮幼丁尚未加入怀远都。这占据宁州客民82%的客民,就是前文已述的“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③”的耕山者人群。除这批耕山者人群外,还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代后续来宁的客家人。他们是来自客家祖地的一个偌大的移民群体。他们要等待来宁年届20年,又要艰苦创业,买田置产,创造条件,逐批入籍怀远都。因为他们与已入籍的怀远人同根同源,又曾同为棚民,使用同一种语言——客家话进行交流,遵循同一种习俗——客家习俗过日子。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和行为交往。他们把客家棚民团结一致,促成政府成立的怀远都,看成是一个有形的整体,一座精神的靠山。通过相互通婚结亲、宗族联谊、日常共同的田间山头劳作,将自己与怀远人融为一体。他们自然而然会将自己认同为怀远人,会在社会交往中自称是怀远人,也会被他人称为怀远人。

其次怀远都越来越多人,就会向外播迁。笔者查阅过铜鼓客家卢、杨、邱、邹、黄、赖等多个姓氏族谱,基本上都有族人播迁到周边的赣西北,乃至湘鄂赣边一些县市。甚到有远迁到广西、陕西去了。随着这些怀远人的向外播迁,怀远人的概念也就扩散到所到之处。可以说宁州(义宁州)的怀远人尚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这个概念之前,怀远人的概念早已扩散到整个赣西北和更广阔的地方。这大概就是怀远都的怀远人渊源生发的巨大历史效应吧!
   作者:赖文峰      2005-8-26   

(作者系铜鼓县史志办公室编辑,铜鼓县客家文化研究会(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辑自《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按:本菜最近学习客家史,找到这篇文章,心想对了解怀远贵宾有帮助,就发一下!
怀远人就是清代落籍赣西北宁州(清嘉庆六年改称义宁州。即当今铜鼓、修水两县域)的客家人。但是怀远人渊源问题一直困扰铜、修两县的客家文化研究者,真是殚精竭思于此,长久不得其解。直到今日,随着一份珍贵的乡邦文献——《怀远都图册本》征集得手,才破解了这个历史之谜。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怀远都及怀远人称谓的由来

明、清两朝,铜鼓、修水同属宁州,州府设今修水县城。清代的宁州下辖高、崇、奉、武、仁、西、安、泰8乡73都(都非行政单位,仅指地域范围)。其中,明万历五年,于州南75公里处置铜鼓营(即今铜鼓县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正月,废铜鼓营建铜鼓抚民厅。划出武乡21至28都,崇乡53、54都及55都一部分归铜鼓抚民厅管辖。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铜鼓废厅建县,正式与修水分治。①②明、清鼎革时期,宁州山区连年兵燹,又时遭水旱灾害,造成东南部武、崇、奉、安四乡(即今铜鼓全境和修水县的山口、漫江、桃坪、征村、上奉、黄沙港一带)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康熙十四年五月,宁州东接新吴西抵星沙300余里,抛荒田土、山塘2800多顷,占当时全州田土山塘总面积三分之一有余,缺赋粮一万余石,无人完纳。③康熙十七年,政局稍稳,知州班衣锦奉谕向闽、粤、赣南招民垦荒。于是,闽、粤、赣边区的民众亲邻相邀,挈妻负子,陆续成批来此拓荒创业。初来时,搭棚居住,时称“棚民”,又称“客民”。时至康熙末年,闽广两省来宁垦荒者“人众数万”。④“历年久,生齿繁,略计壮幼万有余丁”。⑤可见,这是清政府组织的一次移民运动。这大批客民来宁,自康熙十八年至雍正初年,已有二、三十年至四、五十年的时间了。他们久已脱离桑梓,要在宁州有安身之所,发展之域,就必须取得宁州的户籍。促使他们企盼落下户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无户籍的客民,遭遇土著土主勒索、退佃、驱逐的劫难。只要看看清雍正二年知州刘世豪上报文件中一段“客民黄克章等口供”可见一斑:“自甲寅兵燹之后,宁民无几,田土荒芜,田粮无着,前任州主奉宪檄招来开垦。我等闻风而来,挈妻带子,替州中劈草披榛。那时候,各家巴不得我们种些花利完粮。后见渐次成熟,渐次欺凌,要客民出批银两。种了几年,土主又贪图别佃银两,捏说欠租,田不由主,勒令退佃,种种苦累。今见太平日久,人民众多,田地价高,又要思想驱逐我们,说要土主出结。肯出结者,听任种作。不肯出结者,就要退田逐回。这些土主巴不得要退田别佃,岂肯出结。就是出结,也要用钱买嘱他,若无钱与他,岂肯出结等等。”⑤使得客民不得不屡屡向官府申请入籍。
其二,无宁州户籍子弟不能入学读书,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意味着子子孙孙永无出头之日,永无社会地位,这是客民不能忍受的。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客民黄、刘、谢、张、余等姓代表联名具文申请入籍。宁州知州刘世豪计划成立“广福乡”安插客户,等候上司批示。立即受到土著士绅、生童反对,到州干涉、阻止。又值州内有叛乱事发,故搁置下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正月,清廷户部尚书张廷玉,奏请在浙江、江西两省安抚棚民。经皇帝批准,文件也已由省、府转到宁州。⑤同年朝廷还颁布了《棚民保甲法》规定“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棚民……已置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籍,一体当差”⑥但宁州少数士绅、生童仍联名向省府各衙门告状。告状未准,又捏造知州刘世豪庇护客民,扬言“钱粮不许上缴,书役不准进衙,否则打死不误”⑤,要挟州主,阻挠客民入籍和考试。至使当年州考,五次更改日期,都未考成。直至六月中旬,南昌知府亲自到宁州晓谕生童,参加考试,捉拿阻考生员,州考才得予进行。⑤⑦可见能否在宁州入籍,拿到那张“绿卡”,成为客民能否在宁州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客民曾屡次向官府面禀,也曾多次详文要求入籍当差均不得解决。雍正元年刘世豪来任知州,坚持正义,顶住压力,历经三年艰苦工作,采取一个既安抚了棚民,又让土著士绅能够接受的折中方案,即客民不再“俱编入土著”,而是另立客户图籍,取名“怀远都”⑤ 将符合清廷入籍定例的客户,编入怀远都籍,向上司报批。雍正三年八月,总督部院正式批准宁州设立“怀远都”,“特允臣安辑棚民之请,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以怀远为名,隐寓招携之义。其秀者令为义学,课习五年,俱得一体考试,卷面令注‘怀远’字样”。③因为怀远都户籍不能与土著编在一起,所以官方民间均称其为“客籍”。“客籍”相对于土籍,在科考、完粮等方面境遇不能等同。但毕竟取得了这张“绿卡”,拥有了在宁州生产、生活、居住、参加科举考试等的权利。
怀远都设置四个都,每都分二个图,每图分十个甲,共有四都八图八十甲。怀远都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版图,这四都八图八十甲分布在宁州武、崇、奉、安、高、泰六乡的版图上(以前四乡为主,后二乡为次),也就是重叠在上述六乡行政版图之中。所以怀远都的四都八图,与同时存在的宁州所辖六乡的都图是两个地理空间概念。如果说怀远都四都八图是比较虚拟的地理空间的话,那么怀远都最基层的单位——甲,却是实在的相对集中的客户居住点。其实,成就客民入籍大事的知州刘世豪,于雍正元年就设想过这个方案,在《华国堂志》所载的《州主刘请立客籍详文》中说“独是客户而杂入土著之都图,恐后阻挠相忤,应于各乡中择空缺之都图,使该乡就近之客民,品搭田粮,各立都图,每都分编十甲,与土著都图按年轮充地练,应例承赋完粮”。
自从有了怀远都的建置,怀远都人就不再被视为“棚民”、“客民”,甚至“异民”,而被称和自称为怀远人。宁州怀远人的称谓是因为有了怀远都而得名的。


怀远人渊源介绍


怀远人渊源介绍,也就是《图册》内容介绍。在介绍之前,有必要基本框定一下怀远都图甲分属今铜鼓、修水两县域的情况。查核《图册》所载八十甲的田产、庐墓座落地理位置及族谱个案考证。八十甲的248户人家基本上是在居住点就近置买田产,就近安埋亲人。仅有少数几户异地置买田产或葬坟的。笔者查阅了铜修分界的铜鼓县大镇交山村的《朱氏家族发展史集》(公元1994年修)其上集第166页重刊了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万珍公源流传》。传载:“万珍公自广而赣,来宁下武交山,相其山川,度厥井疆,筑居于斯。生子维日公,复购斜溪(即小斜——笔者注)坚造屋宇,齿日繁,口日增,适有都图之役,惟维日捐资出力,与同志诸君子,共襄其事,籍成怀远四都八图。三都一图七甲,朱启荣(派维日)立焉”。《图册》也载有朱维日“得买下武二十八都一图九甲胡述凤之田,陆续又买胡、张、徐、周、刘、赖、曾、陈八姓之产……父万珍葬于下武二十七都交山,得买胡茂兰之山,母罗氏葬于下武二十八都小斜,得买张伯贤之山”。交山与小斜仅隔一个山坳,朱万珍夫妻的坟墓依然分别在交山和小斜。朱维日的后裔仍居交山和小斜。
所以笔者可以基本框定:怀远一都、二都及三都一图一至七甲,共四十七甲在今铜鼓县境。怀远三都一图八至十甲,三图二图及四都,共三十三甲在今修水县境。

“清咸丰五年(1855)州城为太平军攻占,许多建筑物均被焚毁,公局(即全善局、华国堂——笔者注)也难逃此劫”⑦可能当时全善局的历史档案资料被战火焚毁,而编修《全志》又没有找到原始《图册》重刊,而是以雍正三年以后,光绪十五年以前,某一年收缴粮赋的名册,当成雍正三年“老册”了。同样《华志》也把上述年间的某份怀远都姓氏统计资料当成雍正三年的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错讹的原因就不难解释了。但历史不可以用猜想来代替,这只能留作以后有新发现的史料来订正。
总之,笔者认为《全志》和《华志》所载两篇“开籍全案”中的所谓“老册”和怀远全都的姓氏,有失历史原貌。我们在应用这一部分资料时应当慎重,应当有鉴别地借鉴运用它。


宁州怀远人就是客家人


(一)宁州(义宁州)怀远人就是清雍正三年(1725)入籍怀远都的怀远人来自34个县,共有248户,2663人。其中29县属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占34县的85.3%。来自29县的241户,262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7.2%和总人口的98.5%。且不说来自其它7县,虽然占34县的20.6%,但7户39人仅分别占总户数的2.8%和总人数的1%。可能他们原本也是祖籍在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后来辗转来到宁州。也尽管清代及以后一段时间内,怀远人还不知道自己叫客家人。但总体来说,宁州(义宁州)的怀远人就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二)怀远人概念的扩散
怀远人的称谓是因为有了怀远都而派生的概念。它不会象怀远都图甲建置那样非得由官方编组而成。怀远人的称谓则是对客家人群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这个概念会自然而然地扩散。这首先会在下面人数众多的人群中扩散。
《全志》载,康熙五十五年(1716),闽广两省来宁州人众数万④。雍正元年,宁州知州在递抚院呈文中说:宁州客民“略计壮幼万有余丁”⑤。而《图册》载入籍怀远都的壮幼丁仅有1809人。那么即使我们按宁州壮幼丁一万人计算,也还有八千余壮幼丁尚未加入怀远都。这占据宁州客民82%的客民,就是前文已述的“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③”的耕山者人群。除这批耕山者人群外,还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代后续来宁的客家人。他们是来自客家祖地的一个偌大的移民群体。他们要等待来宁年届20年,又要艰苦创业,买田置产,创造条件,逐批入籍怀远都。因为他们与已入籍的怀远人同根同源,又曾同为棚民,使用同一种语言——客家话进行交流,遵循同一种习俗——客家习俗过日子。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和行为交往。他们把客家棚民团结一致,促成政府成立的怀远都,看成是一个有形的整体,一座精神的靠山。通过相互通婚结亲、宗族联谊、日常共同的田间山头劳作,将自己与怀远人融为一体。他们自然而然会将自己认同为怀远人,会在社会交往中自称是怀远人,也会被他人称为怀远人。

其次怀远都越来越多人,就会向外播迁。笔者查阅过铜鼓客家卢、杨、邱、邹、黄、赖等多个姓氏族谱,基本上都有族人播迁到周边的赣西北,乃至湘鄂赣边一些县市。甚到有远迁到广西、陕西去了。随着这些怀远人的向外播迁,怀远人的概念也就扩散到所到之处。可以说宁州(义宁州)的怀远人尚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这个概念之前,怀远人的概念早已扩散到整个赣西北和更广阔的地方。这大概就是怀远都的怀远人渊源生发的巨大历史效应吧!
   作者:赖文峰      2005-8-26   

(作者系铜鼓县史志办公室编辑,铜鼓县客家文化研究会(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辑自《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州城云岩寺开会,商讨对策,要挟州主,阻挠客家人入籍。到了四月初四,果然有200余人齐集州城胡家饲堂开会,会后全部到学馆去退顶,闹事。同时又假造姓名,张贴外出流浪的帕子,帖中列举州主庇护异民混窜版籍,无法生活,只得出走他方,以求生存。以此蛊惑民心,胁迫州主刘世豪。
由于有上述人员阻挠,当年的州考,曾经五次更改考试日期,结果均未考成。安辑棚民的进程也受到很大干扰,拖延很久。为此,刘世豪受到上级严厉申斥。五月八日刘世豪具文详细报告原因,南昌知府接到报告后,亲自到州晓谕生童,参加考试,捉拿阻考生员,这时已经是六月中旬。
罢考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客家入籍问题仍悬而未决。少数本地土绅、生童继续上告,一直延至雍正三年(1725年)5月,藩台批示:"客户土著均属朝廷赤子,况流寓二十年置有田产坟墓者,准予入籍考试,煌煌定例,谁敢抗违……"刘世豪接到批示后,又一次召集全州士绅开会,由于有上级批示,这次会议一致同意客家人另立都图,取名"怀远",具文上报。
雍正三年7月间日,知州刘世豪遵照院、司、府另立怀远都图甲的批示,正式发文派差催取各客户丁粮图册。按册-一查清是否属实,按买卖契约,进行田粮过户登记,并写下保结到州备案,由州再造册申报首府。8月7比总督院正式批准宁州设立"怀远"都,共分四都,每都两图,每图十甲,总共四都人图八十甲(甲也称递或里),分插在高、崇、奉、武、安、泰六乡之中,一、二都均在铜鼓县境内,三、四都在今修水县境内。三都一图在山口、漫江、程坊一带,三都二图在河市、上奉一带,四都一图在黄沙港、汤桥等地,四都二图在黄沙桥、庙岭、桃里等地。每甲人数不等,有的只有一个姓氏,有的十几个姓氏。此后居住在修水县境内的客家人就一直被称为"怀远"人,直至现在都是如此。他们在修水居住了300余年,代代繁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远人和本地人的矛盾完全消失了,过去本地人和怀远人不通婚的现象不存在了,怀远人"出身微贱"、"地位低下"的看法也改变了,现在很多家庭既有怀远人也有本地人,他们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在政治上怀远人同样能够得到提拔重用担任领导职务;在语言方面,除在农村怀远人聚居的村庄仍讲怀远话外,其它怀远人和本地人杂居的村庄和集镇,两种语言通用,有的怀远人特别是年青人和本地人交往时讲本地话,和怀远人交往时讲怀远话,现在怀远人和本地人不分你我,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可是坏猿一般混水区,我去叫他来看看
坏猿被人考证了```
:Q
;P ;P 笑S偶拉````
看这么那么多怀远 真晕啊
安徽怀远嘛 :L


幸好俺的名字是取自唐代的 :D

借用句歌词:哦~~~~~~~~






我比你先到;P
俺一直以为客家人总体迁移方向是从北向南,原来还有从南往北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