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39:31
痛经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痛经的确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妇科疾病。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人的痛觉阈值不同,耐受程度很大,且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程度的客观定量方法,国内外对痛经发病率的报道差别很大。1980
年我国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71746名妇女中,33.2%有痛经。其中原发痛经36.1%,继发痛经31.7%,不明原因32.2%。重度痛经影响生活与工作者13.6%。1982年Andersch和Milsom报道瑞典19岁城市女青年中,72%有痛经,其中15%需服止痛药。1985年有报道美国青春期后女性中5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0%因痛经每月需休息1~3天。由此可见,痛经在妇女疾患中,可谓为较普遍发生的疾病。近年国外报道女性在19岁以前痛经发生率明显增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原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有:
(1)月经初潮发生的早晚:有调查资料证实,原发痛经程度与月经初潮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早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婚姻及生育情况:至目前为止,对于原发痛经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二种观点。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发生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亦有少数人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不少女患者在婚后痛经有所缓解。二种观点均需大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3)可能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与继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是:
(1)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数多(性开放后),引起炎症。
(2)反复的人工流产手术或宫腔操作,引起粘连炎症。
(3)避孕情况:痛经与工具避孕间存在一定关系,尤其是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的安放,常常可以加重痛经的程度,这可能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导致痛经加重。而避孕药内含有孕激素,孕激素有使子宫平滑肌松弛的作用,故可减轻因痉挛产生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则会降低原发痛经的发生率以及痛经的程度。
(4)月经周期及经期长短的影响:一般痛经的严重程度并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故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5)其他因素:有人报道肥胖者可能较易发生痛经。也有报道吸烟者痛经程度往往较非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的缘故。

西医怎样认识痛经的病因病机?

痛经是一组以疼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严格地讲,痛经应属于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患,但由于疼痛的表现有独特之处,而且已构成患者病症之发作,故目前也可将其列为一类妇科疾病。  
痛经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祖国医学(中医)角度出发,往往认为经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是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从西医学出发,认为造成痛经的原因很多,而且痛经的表现往往也不完全相同,如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所表现的痛经,可能因为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影响经血顺利排出而产生痉挛性疼痛。生殖道畸型患者,如生殖道不全梗阻、宫颈口狭窄、处女膜闭锁等,因经血流出受阻也可产生子宫肌肉不正常收缩而引起疼痛。宫腔内异物的存在(如宫内避孕环的安放)也可刺激子宫引起不正常收缩而导致疼痛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由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也会产生痛经。
总之,无论以上哪一种情况产生的痛经,其根本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
(2)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最近有人报告,经实验研究发现,患者血中血管加压素的增高可能是造成子宫异常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的功能。大量试验已经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P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正常妇女含量在395~435纳克/升1(ng/L)]。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内,PGE2与PGF2a含量不同,故PGF2a/PGE2比值也不相同,分泌期二者含量均比较高。故在其刺激下可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异常,导致子宫张力上升而产生疼痛。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与PG含量的关系更为明显。文献报告,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PGF2a代谢物含量均较无痛经者高。

怎样区分原发与继发性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了下腹部痉挛性或持续性疼痛、坠痛、腰背部酸痛以及下腹及肛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痛经表现轻者常被忽略,往往不能引起人们注意,但当痛经较为严重时,可以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除疼痛外,还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多数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此时常引起人们重视。
严格讲,痛经应当是一种临床表现,或称之为一个症状。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二类。
原发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即未发现患者生殖器官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痛经发生。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才出现的痛经。
继发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主要指因妇女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痛经。最常引起继发痛经发生的妇科疾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以及盆腔炎等。
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有时很难明确区分。如原发痛经患者,数年后又因合并有生殖器官病变而使痛经加重,此时很难判定疼痛是由原发痛经还是继发痛经引起。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原本诊为原发痛经患者,实际患有较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以腹腔镜检查时,方明确了疾病而随即诊断为继发痛经。
总之,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仅仅是痛经的二个类型,两者之间有时很难从临床作出准确的鉴别。

现代医学怎样治疗功能性痛经?

(1)一般治疗:首先劝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摒弃思想压力,积极祛除病因,注意起居调摄,尤其是在月经期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生冷、精神刺激、夫妻生活等。
(2)解痉止痛药物治疗:这是临床上能够应急的见效迅速的治疗措施。对于一般疼痛较轻者,可适量选用消炎痛、去痛片、颠茄片、延胡索片、阿托品等。对个别痛势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可待因、杜冷丁等药。
(3)对抗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痛经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痛经的治疗方面通过使用对前列腺素有对抗作用的药物,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炎痛静,以及邻氨苯甲酸类药物(如氟灭酸、甲灭酸等)。以上这些药物能阻止前列腺的合成,并有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另外,有人利用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实验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前列腺素F2a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4)内分泌激素治疗:可供治疗痛经使用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
①雌激素:雌激素制剂的种类很多,有天然雌激素(甾体类激素)和合成雌激素(非甾体类激素),有长效、短效等。常被临床使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乙底酚,可自月经来潮后第5天开始,每天服用0.5~1毫克,2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月经周期。主要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痛经患者。
②孕激素: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孕激素的来源也不同。在月经前半期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黄体产生较多的孕激素,妊娠期除黄体继续产生孕激素外,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胎盘。一般每日口服妊娠素60毫克,分2~3次服。从经前第4天开始服药,至行经后1~2天停药;也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1天开始肌注黄体酮,每日20毫克,连用5天。通过补充孕激素,使雌激素与孕激素重新恢复平衡,使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变成碎片状剥脱。此类激素主要适用于治疗膜样痛经。
③避孕药:避孕药可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粘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的周期。可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一次口服短效避孕药,连服20~22天,服用2~3个月经周期后可考虑停药。
(5)手术治疗:
①扩张宫颈及刮宫术:对于宫颈管狭窄的患者,用器械扩大以后可有利于经血顺利排出,以减轻或缓解疼痛。这一手术特别适用于已婚不孕的痛经患者,因同时可将所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借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及内膜有无器质性病变。据统计约有1/4的病例可获痊愈。
②子宫悬吊手术:子宫后倾后屈,经采取一些治疗措施而效果不满意者,可行子宫悬吊术。纠正子宫位置后,有利于经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特别是一些婚后不孕的子宫后倾后屈患者,采用子宫悬吊术,有助于怀孕。
③骶前神经切除术:本手术的有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术后容易引起月经过多,故很少有采用本法治疗者。

现代医学怎样治疗器质性痛经?

器质性痛经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痛经,能导致器质性痛经的常见因素是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1)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树立彻底治疗疾病的信心。常采用的治疗措施有:
①全身用药:主要的是使用抗菌素,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疗效。还可以用胎盘组织液或胎盘球蛋白等肌肉注射,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另外使用孕激素,如黄体酮、安宫黄体酮等药,也有一定疗效。
②局部用药: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易于出现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变组织,而局部用药则可有效地弥补全身用药的这一不足,可以将已选定的药物进行侧穹窿封闭、宫腔注射等。
③物理治疗:理疗的方法与种类很多,如超短波、远红外、音频等,这些治疗措施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有利于炎症消散。
④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酌情施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本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在40岁以上,已无生育要求,并且病程迤逦,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妇科检查有较大的炎块或积水,其肿块直径在6厘米以上者。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亦属炎性反应,但有它的特异性,治疗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①一般治疗:生殖器官结核与其它器官结核一样,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对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病灶的愈合,防止日后复发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自我将息调摄,对因生殖器官结核而引起不孕者,更要注意精神情绪的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②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多为抗生素或合成药,其作用主要在于破坏或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最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霉素类及吡嗪酰胺为杀菌剂,其它如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等皆属抑菌剂。临床上一般坚持联合、规则和全程用药。现在多数主张分强化(1~3个月)和巩固两个阶段治疗。总疗程一般不少于一年。由于生殖器官结核病变具有慢性和复发性倾向,治疗效果随机体反应性、细菌毒力和化学药物作用而异。治疗时间过短,复发率很高,治疗时间过长,结核杆菌就易于形成耐药菌株。为了推迟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可以将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三药联合应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耐药菌株存在,联合用药的办法也会有治疗作用。倘若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产生耐药时,则可应用无耐药的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的继续治疗。
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但对于由结核因素造成的急性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等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复发者;更年期或更年期以后生殖器结核,但无其它活动性结核者;有继发性感染、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盆腔脏器严重受累者;月经血细菌持续阳性或月经过多,久治不愈的结核性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结核性瘘管等,可以考虑子宫及附件全部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必须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因手术致使结核活动及扩散。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灶的部位、范围、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是否并发其它妇科疾病而定。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安宫黄体酮等药物作周期治疗,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一般从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至第25天,每日一次口服上述药物当中的一种5~10毫克,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若希望生育者,可以从月
经第16天开始服至第25天,每日一次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毫克。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痛经,又不致于影响排卵。
此外,还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3~10个月,造成假孕状态,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产生脱膜反应,继之坏死,最后被吸收而消失。应用剂量应由小逐渐加大,在预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甲地孕酮一次4毫克,一日2次,连服1周;第二周1次4毫克,一日3次;第三周1次8毫克,一日2次;第四周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20毫克,每日1次。或服炔异诺酮或炔诺酮5毫克,每日1次;第二周继之10毫克,每日1次;第三、四周15毫克,每日1次;第五、六周20毫克,每日1次;第七、八周30毫克,每日1次;第九、十周40毫克,每日1次,直至症状及体征改善或缓解为止。假孕疗法至少应持续3个月,最长可达2年,这种疗法约有80%
的患者确能显著改善其症状及体征,但也有约20%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又有复发。
②睾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一定疗效。剂量应随着耐受量而定,开始剂量可为10毫克,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含化内服,这一剂量很少有影响周期及发生男性化的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几个周期。此后可减少用量,再持续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可治愈。也有每日1次口服甲基睾丸素1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2次,6~8周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至少停药4周。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引起月经延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停止治疗后均可以恢复。
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药物有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实施手术治疗。
如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接近40岁,或已有子女,不伴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但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病灶不能清除者,则应将附件切除。如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局限在子宫一处,可行病变区域剜除术。
④放射治疗: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或盆腔结缔组织等处不易进行手术,或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好,或接近绝经期的复发病例,或患者身体情况差,或其他原因如过于肥胖,对手术有很大顾虑等,也可采取放射治疗,造成人工绝经。一般用宫腔镭疗或钴60放射治疗,能破坏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
另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继发形成器质性痛经,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治疗原发疾病,只要治愈了导致诱发痛经的原发病症,其痛经亦就自然会缓解或消失。痛经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痛经的确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妇科疾病。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人的痛觉阈值不同,耐受程度很大,且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程度的客观定量方法,国内外对痛经发病率的报道差别很大。1980
年我国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71746名妇女中,33.2%有痛经。其中原发痛经36.1%,继发痛经31.7%,不明原因32.2%。重度痛经影响生活与工作者13.6%。1982年Andersch和Milsom报道瑞典19岁城市女青年中,72%有痛经,其中15%需服止痛药。1985年有报道美国青春期后女性中5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0%因痛经每月需休息1~3天。由此可见,痛经在妇女疾患中,可谓为较普遍发生的疾病。近年国外报道女性在19岁以前痛经发生率明显增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原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有:
(1)月经初潮发生的早晚:有调查资料证实,原发痛经程度与月经初潮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早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婚姻及生育情况:至目前为止,对于原发痛经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二种观点。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发生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亦有少数人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不少女患者在婚后痛经有所缓解。二种观点均需大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3)可能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与继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是:
(1)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数多(性开放后),引起炎症。
(2)反复的人工流产手术或宫腔操作,引起粘连炎症。
(3)避孕情况:痛经与工具避孕间存在一定关系,尤其是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的安放,常常可以加重痛经的程度,这可能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导致痛经加重。而避孕药内含有孕激素,孕激素有使子宫平滑肌松弛的作用,故可减轻因痉挛产生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则会降低原发痛经的发生率以及痛经的程度。
(4)月经周期及经期长短的影响:一般痛经的严重程度并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故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5)其他因素:有人报道肥胖者可能较易发生痛经。也有报道吸烟者痛经程度往往较非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的缘故。

西医怎样认识痛经的病因病机?

痛经是一组以疼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严格地讲,痛经应属于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患,但由于疼痛的表现有独特之处,而且已构成患者病症之发作,故目前也可将其列为一类妇科疾病。  
痛经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祖国医学(中医)角度出发,往往认为经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是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从西医学出发,认为造成痛经的原因很多,而且痛经的表现往往也不完全相同,如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所表现的痛经,可能因为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影响经血顺利排出而产生痉挛性疼痛。生殖道畸型患者,如生殖道不全梗阻、宫颈口狭窄、处女膜闭锁等,因经血流出受阻也可产生子宫肌肉不正常收缩而引起疼痛。宫腔内异物的存在(如宫内避孕环的安放)也可刺激子宫引起不正常收缩而导致疼痛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由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也会产生痛经。
总之,无论以上哪一种情况产生的痛经,其根本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
(2)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最近有人报告,经实验研究发现,患者血中血管加压素的增高可能是造成子宫异常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的功能。大量试验已经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P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正常妇女含量在395~435纳克/升1(ng/L)]。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内,PGE2与PGF2a含量不同,故PGF2a/PGE2比值也不相同,分泌期二者含量均比较高。故在其刺激下可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异常,导致子宫张力上升而产生疼痛。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与PG含量的关系更为明显。文献报告,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PGF2a代谢物含量均较无痛经者高。

怎样区分原发与继发性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了下腹部痉挛性或持续性疼痛、坠痛、腰背部酸痛以及下腹及肛门不适等一系列症状。痛经表现轻者常被忽略,往往不能引起人们注意,但当痛经较为严重时,可以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除疼痛外,还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多数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此时常引起人们重视。
严格讲,痛经应当是一种临床表现,或称之为一个症状。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二类。
原发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即未发现患者生殖器官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痛经发生。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才出现的痛经。
继发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主要指因妇女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痛经。最常引起继发痛经发生的妇科疾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以及盆腔炎等。
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有时很难明确区分。如原发痛经患者,数年后又因合并有生殖器官病变而使痛经加重,此时很难判定疼痛是由原发痛经还是继发痛经引起。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原本诊为原发痛经患者,实际患有较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以腹腔镜检查时,方明确了疾病而随即诊断为继发痛经。
总之,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仅仅是痛经的二个类型,两者之间有时很难从临床作出准确的鉴别。

现代医学怎样治疗功能性痛经?

(1)一般治疗:首先劝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摒弃思想压力,积极祛除病因,注意起居调摄,尤其是在月经期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生冷、精神刺激、夫妻生活等。
(2)解痉止痛药物治疗:这是临床上能够应急的见效迅速的治疗措施。对于一般疼痛较轻者,可适量选用消炎痛、去痛片、颠茄片、延胡索片、阿托品等。对个别痛势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可待因、杜冷丁等药。
(3)对抗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痛经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痛经的治疗方面通过使用对前列腺素有对抗作用的药物,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炎痛静,以及邻氨苯甲酸类药物(如氟灭酸、甲灭酸等)。以上这些药物能阻止前列腺的合成,并有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另外,有人利用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实验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前列腺素F2a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4)内分泌激素治疗:可供治疗痛经使用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
①雌激素:雌激素制剂的种类很多,有天然雌激素(甾体类激素)和合成雌激素(非甾体类激素),有长效、短效等。常被临床使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乙底酚,可自月经来潮后第5天开始,每天服用0.5~1毫克,2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月经周期。主要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痛经患者。
②孕激素: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孕激素的来源也不同。在月经前半期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黄体产生较多的孕激素,妊娠期除黄体继续产生孕激素外,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胎盘。一般每日口服妊娠素60毫克,分2~3次服。从经前第4天开始服药,至行经后1~2天停药;也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1天开始肌注黄体酮,每日20毫克,连用5天。通过补充孕激素,使雌激素与孕激素重新恢复平衡,使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变成碎片状剥脱。此类激素主要适用于治疗膜样痛经。
③避孕药:避孕药可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粘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的周期。可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一次口服短效避孕药,连服20~22天,服用2~3个月经周期后可考虑停药。
(5)手术治疗:
①扩张宫颈及刮宫术:对于宫颈管狭窄的患者,用器械扩大以后可有利于经血顺利排出,以减轻或缓解疼痛。这一手术特别适用于已婚不孕的痛经患者,因同时可将所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借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及内膜有无器质性病变。据统计约有1/4的病例可获痊愈。
②子宫悬吊手术:子宫后倾后屈,经采取一些治疗措施而效果不满意者,可行子宫悬吊术。纠正子宫位置后,有利于经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特别是一些婚后不孕的子宫后倾后屈患者,采用子宫悬吊术,有助于怀孕。
③骶前神经切除术:本手术的有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术后容易引起月经过多,故很少有采用本法治疗者。

现代医学怎样治疗器质性痛经?

器质性痛经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痛经,能导致器质性痛经的常见因素是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1)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树立彻底治疗疾病的信心。常采用的治疗措施有:
①全身用药:主要的是使用抗菌素,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疗效。还可以用胎盘组织液或胎盘球蛋白等肌肉注射,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另外使用孕激素,如黄体酮、安宫黄体酮等药,也有一定疗效。
②局部用药: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易于出现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变组织,而局部用药则可有效地弥补全身用药的这一不足,可以将已选定的药物进行侧穹窿封闭、宫腔注射等。
③物理治疗:理疗的方法与种类很多,如超短波、远红外、音频等,这些治疗措施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有利于炎症消散。
④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酌情施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本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在40岁以上,已无生育要求,并且病程迤逦,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妇科检查有较大的炎块或积水,其肿块直径在6厘米以上者。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亦属炎性反应,但有它的特异性,治疗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①一般治疗:生殖器官结核与其它器官结核一样,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对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病灶的愈合,防止日后复发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自我将息调摄,对因生殖器官结核而引起不孕者,更要注意精神情绪的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②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多为抗生素或合成药,其作用主要在于破坏或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最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霉素类及吡嗪酰胺为杀菌剂,其它如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等皆属抑菌剂。临床上一般坚持联合、规则和全程用药。现在多数主张分强化(1~3个月)和巩固两个阶段治疗。总疗程一般不少于一年。由于生殖器官结核病变具有慢性和复发性倾向,治疗效果随机体反应性、细菌毒力和化学药物作用而异。治疗时间过短,复发率很高,治疗时间过长,结核杆菌就易于形成耐药菌株。为了推迟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可以将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三药联合应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耐药菌株存在,联合用药的办法也会有治疗作用。倘若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产生耐药时,则可应用无耐药的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的继续治疗。
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但对于由结核因素造成的急性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等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复发者;更年期或更年期以后生殖器结核,但无其它活动性结核者;有继发性感染、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盆腔脏器严重受累者;月经血细菌持续阳性或月经过多,久治不愈的结核性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结核性瘘管等,可以考虑子宫及附件全部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必须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因手术致使结核活动及扩散。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灶的部位、范围、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是否并发其它妇科疾病而定。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安宫黄体酮等药物作周期治疗,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一般从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至第25天,每日一次口服上述药物当中的一种5~10毫克,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若希望生育者,可以从月
经第16天开始服至第25天,每日一次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毫克。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痛经,又不致于影响排卵。
此外,还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3~10个月,造成假孕状态,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产生脱膜反应,继之坏死,最后被吸收而消失。应用剂量应由小逐渐加大,在预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甲地孕酮一次4毫克,一日2次,连服1周;第二周1次4毫克,一日3次;第三周1次8毫克,一日2次;第四周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20毫克,每日1次。或服炔异诺酮或炔诺酮5毫克,每日1次;第二周继之10毫克,每日1次;第三、四周15毫克,每日1次;第五、六周20毫克,每日1次;第七、八周30毫克,每日1次;第九、十周40毫克,每日1次,直至症状及体征改善或缓解为止。假孕疗法至少应持续3个月,最长可达2年,这种疗法约有80%
的患者确能显著改善其症状及体征,但也有约20%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又有复发。
②睾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一定疗效。剂量应随着耐受量而定,开始剂量可为10毫克,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含化内服,这一剂量很少有影响周期及发生男性化的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几个周期。此后可减少用量,再持续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可治愈。也有每日1次口服甲基睾丸素1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2次,6~8周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至少停药4周。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引起月经延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停止治疗后均可以恢复。
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药物有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实施手术治疗。
如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接近40岁,或已有子女,不伴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但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病灶不能清除者,则应将附件切除。如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局限在子宫一处,可行病变区域剜除术。
④放射治疗: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或盆腔结缔组织等处不易进行手术,或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好,或接近绝经期的复发病例,或患者身体情况差,或其他原因如过于肥胖,对手术有很大顾虑等,也可采取放射治疗,造成人工绝经。一般用宫腔镭疗或钴60放射治疗,能破坏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
另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继发形成器质性痛经,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治疗原发疾病,只要治愈了导致诱发痛经的原发病症,其痛经亦就自然会缓解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