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点水族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1:54
这是我连续第三年整理纪录中国国防建设成就了。为了使自己所纪录的信息准确真实,一些传言当中的武器装备研制情况不在我的收集之列。同时由于能够直接掌握的资料有限,不可能将我国在一年中所取得的所有国防建设成就都记录下来,并且将其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多请谅解。
一月
一、中国决心开创武器科研的新局面
1月12日至13日,司令部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紧紧围绕武器装备科研试验这个重点,明确任务,统一思想,为新年度总装军事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会议中,司令部机关各业务局领导和直属队军政主官认真总结了军事工作取得的经验,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明确了2004年军事工作的重点。一是要针对今年科研试验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的特点,狠抓并行试验任务的计划协调与调度,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开展以“消灭违章、杜绝差错、降低事故率”为主题的科研试验质量年活动,努力提高试验成功率。二是要以建立国际先进的试验靶场为目标,努力推进靶场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三是要以重要科研试验建设项目为牵引,搞好靶场建设和适应性改造,更新试验主要设施设备,不断提升靶场综合试验能力。 四是要紧紧围绕装备建设、科研试验任务和人才战略工程,坚持试训一致、从严治训,深化按纲施训、科技练兵,加快训练信息化建设,确保训练质量和效益,实现训练质量跃升。五是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认真抓好部队正规化建设与管理,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
  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对新年度司令部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要切实履行职能,圆满完成科研试验任务;三要坚持从严治军,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四要强化表率意识,加强机关和直属队自身建设。
二、“歼十”战斗机批量生产列装
据1月16日《中国航空报》报道,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在2003年取得了“一机定型、五机鉴定、七机首飞”的喜人成绩。除了“枭龙”战斗机、“山鹰”高级教练机首飞成功引起众人瞩目外,“某重点型号”也就是中国广大军事迷们翘首以盼的“歼十”战斗机的研制取得重大成果,该机在试飞部队经过一年的紧张试验飞行,完成了全部定型试飞试验项目,因此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中航一集团工作和重点型号任务做出重要指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得知某重点型号工程获重大成果的消息后做出重要批示:祝贺成功。望再接再厉,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吴邦国委员长也做出重要批示:高倬同志(中航一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可喜可贺,上了一个台阶,可贵之处在于自主研制,说之为我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的重要里程碑一点也不过分。
  温家宝总理对中航一集团重点工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做出重要批示:意义重大,谨致祝贺!意义重大,特致祝贺!
  黄菊同志也做出重要批示:祝贺成功,望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产品定型和装备部队等后续工作。
  曹刚川副主席在获悉某重点型号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后致信刘高倬总经理: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欣悉顺利完成试飞、试验工作,十分高兴,倍感振奋。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几代航空人辛勤的汗水。在此,请转达我对航空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以及曾为该飞机研制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的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该机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希望你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继续发扬“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集团精神,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加速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另外,曹刚川副主席还曾经强调,江主席的重要指示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根本依据。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根据江主席的有关指示精神,你们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打好重点型号装备研制生产攻坚战;要狠抓重点型号装备质量,提高大型科研试验成功率和交付装备的可靠性;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积极筹划和推进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完成重点型号装备建设任务。
据悉, “歼十”战斗机先进战机于2002年首批十架装备部队进行最后的实验飞行之后,经过一年有余的实验飞行,中国国产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空军方面的高度评价,空军广大飞行员热切期望能够尽快驾驶着自己祖国生产的先进战斗机翱翔祖国的蓝天,为保卫祖国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军方决定,中国第三代先进战斗机“歼十”将于2004年1月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正式装备中国空军。“歼十”战斗机将于中国现役的“歼十一”战机组成轻重搭配编队,完成空中歼击和对地攻击任务。
由于“歼十”先进战机研制成功不久,目前仅有一条“歼十”战机生产线,预计每月最多只有两至三架“歼十”下线,到2005年中国空军装备的“歼十”战机大约有五十架左右。很显然,这个数量无法满足中国空军队先进战机的需求量。但在严峻的国际局势的压迫下,在加快准备于台湾海峡为制止“台独”所进行战争的推动下,“歼十”战机的生产量将在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之间达到高峰。
三、中国研制成功第一套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
由国家“863”资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合作研制开发的,我国第一套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于2004年元月7日在杭州千岛湖通过了由两院院士李德仁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以大地测量科学为基础,集成动态GPS定位、水下水声定位、水声通讯和无线电通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陆海空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中,同时实现了从海面跟踪和从水下直接响应的水下设备自动化定位的两大项主要功能。水下无需高精度原子钟,但可实现毫秒级精度的水下授时服务。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的意义如同陆地GPS技术代替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一样,必将开辟海洋测绘技术的新纪元。它的使用将为我国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海洋空间利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高技术发展、海洋军事技术发展与国家海洋权益保护等提供精确的大地测量技术支撑。 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科学实验装置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6.4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四、中国开建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
2004年1月8日报道,建成于1988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这一装置在高能物理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成为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高能物理的飞速发展对对撞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期5年。科学家将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环交叉对撞技术“改造”对撞机,即在对撞机现有的储存环内增建一个储存环,使得正负电子分别在各自的储存环内运动,在对撞区实现对撞,正电子和负电子对撞的束团数目从单环时的1对增加到97对,连同其他技术措施,将使亮度这一对撞机的重要参数在目前水平上提高约100倍。同时,科学家也将全面改造探测器――北京谱仪,提高测量精度,减少系统误差,并适应改造后的对撞机的运行要求。改造后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届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预期我国科学家将在高能物理前沿课题取得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物理成果,并探索新的物理现象。
工程建设将大量采用射频超导、高功率微波、高精度电磁场、超高真空、高性能大型超导磁铁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先进的高精尖技术。这些技术的引进、发展和推广,将大大提高我国相关高科技产业的水平。
五、中国建低速增压风洞和高速气道实验台进展顺利
2004年1月14日报道,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日前传来捷报,顺利完成2003年工作任务,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该院在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低速增压风洞和高速气道实验台已进入洞体安装的关键阶段。
  报道称,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十五”科研项目19项课题的中期考核指标,较“九五”同期有了明显进步。气动院2003年的型号实验在连续几年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的基础上,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六、中国“汉芯三号”性能获新突破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汉芯”DSP芯片家族喜添新丁。上海有关方面今日宣布:“汉芯二号”24位、“汉芯三号”32位DSP芯片已相继诞生,其中高速度、低功耗的“汉芯三号”达到了国际高端DSP设计水平。这是继“汉芯一号”16位DSP芯片一年前问世之后,上海在DSP芯片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据介绍,作为“汉芯”家族的新成员,“汉芯二号”、“汉芯三号”在性能和开发支持等方面又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汉芯二号”是采用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的24位高性能DSP的IP内核,具有每秒1.5亿次指令的运算速度和150MHz的时钟主频。而被列入“十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集成电路设计专项(PDC)重点项目的“汉芯三号”,工作频率达到300MHz、超过863计划预定的200MHz,每秒可处理指令6亿次以上;平均低功耗指标0.3mW/MHz,也低于863计划预定的标准。“汉芯三号”可在数据通信、雷达系统、数码产品、指纹识别系统、图像识别及网络等领域广泛应用。
七、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在上海问世
1月28日,上海交大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在上海问世。目前已经在试管中完成了DNA计算机的雏形研制工作。据悉,由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这一DNA计算机是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DNA计算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后完成。
其中包括用双色荧光标记对输入与输出分子进行同时检测,用测序仪对自动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用磁珠表面反应法固化反应提高可控性操作技术等,以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模拟电子计算机处理0,1信号的功能,并可能将来通过计算芯片技术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进行本质上的提升。
  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DNA计算机可被用来开发新一代的基因分型技术,处理基因组的信息,或用注入到人体内的DNA计算机进行基因治疗。
  为了迎合新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分别于近年成立。
八、中国大陆军事通讯系统技术目前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发展
1月29日,来自《简氏》的消息称,中国大陆军事通讯系统技术目前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发展,台湾的落伍军事通讯系统实在有提升的必要,以应付未来出现的挑战。
 《简氏》刊文指出,虽然台湾已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局答应提供科技援助,但台湾军方现时使用的旧式通讯技术,根本无法完全监测解放军所有军事行动与操作。
  该名军事专家表示,军事通讯技术在数年前已经变得更为快速复杂,而新的系统更可以藉电脑去侦测、分析与处理这些通讯数据。现时中国大陆经已使用崭新的军事通讯系统,这显示出解放军的通讯科技已远比台湾优胜。这是我连续第三年整理纪录中国国防建设成就了。为了使自己所纪录的信息准确真实,一些传言当中的武器装备研制情况不在我的收集之列。同时由于能够直接掌握的资料有限,不可能将我国在一年中所取得的所有国防建设成就都记录下来,并且将其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多请谅解。
一月
一、中国决心开创武器科研的新局面
1月12日至13日,司令部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紧紧围绕武器装备科研试验这个重点,明确任务,统一思想,为新年度总装军事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会议中,司令部机关各业务局领导和直属队军政主官认真总结了军事工作取得的经验,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明确了2004年军事工作的重点。一是要针对今年科研试验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的特点,狠抓并行试验任务的计划协调与调度,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开展以“消灭违章、杜绝差错、降低事故率”为主题的科研试验质量年活动,努力提高试验成功率。二是要以建立国际先进的试验靶场为目标,努力推进靶场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三是要以重要科研试验建设项目为牵引,搞好靶场建设和适应性改造,更新试验主要设施设备,不断提升靶场综合试验能力。 四是要紧紧围绕装备建设、科研试验任务和人才战略工程,坚持试训一致、从严治训,深化按纲施训、科技练兵,加快训练信息化建设,确保训练质量和效益,实现训练质量跃升。五是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认真抓好部队正规化建设与管理,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
  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对新年度司令部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要切实履行职能,圆满完成科研试验任务;三要坚持从严治军,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四要强化表率意识,加强机关和直属队自身建设。
二、“歼十”战斗机批量生产列装
据1月16日《中国航空报》报道,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在2003年取得了“一机定型、五机鉴定、七机首飞”的喜人成绩。除了“枭龙”战斗机、“山鹰”高级教练机首飞成功引起众人瞩目外,“某重点型号”也就是中国广大军事迷们翘首以盼的“歼十”战斗机的研制取得重大成果,该机在试飞部队经过一年的紧张试验飞行,完成了全部定型试飞试验项目,因此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中航一集团工作和重点型号任务做出重要指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得知某重点型号工程获重大成果的消息后做出重要批示:祝贺成功。望再接再厉,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吴邦国委员长也做出重要批示:高倬同志(中航一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可喜可贺,上了一个台阶,可贵之处在于自主研制,说之为我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的重要里程碑一点也不过分。
  温家宝总理对中航一集团重点工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做出重要批示:意义重大,谨致祝贺!意义重大,特致祝贺!
  黄菊同志也做出重要批示:祝贺成功,望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产品定型和装备部队等后续工作。
  曹刚川副主席在获悉某重点型号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后致信刘高倬总经理: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欣悉顺利完成试飞、试验工作,十分高兴,倍感振奋。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几代航空人辛勤的汗水。在此,请转达我对航空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以及曾为该飞机研制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的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该机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希望你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继续发扬“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集团精神,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加速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另外,曹刚川副主席还曾经强调,江主席的重要指示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根本依据。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根据江主席的有关指示精神,你们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打好重点型号装备研制生产攻坚战;要狠抓重点型号装备质量,提高大型科研试验成功率和交付装备的可靠性;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积极筹划和推进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完成重点型号装备建设任务。
据悉, “歼十”战斗机先进战机于2002年首批十架装备部队进行最后的实验飞行之后,经过一年有余的实验飞行,中国国产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的优越性能得到了空军方面的高度评价,空军广大飞行员热切期望能够尽快驾驶着自己祖国生产的先进战斗机翱翔祖国的蓝天,为保卫祖国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军方决定,中国第三代先进战斗机“歼十”将于2004年1月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正式装备中国空军。“歼十”战斗机将于中国现役的“歼十一”战机组成轻重搭配编队,完成空中歼击和对地攻击任务。
由于“歼十”先进战机研制成功不久,目前仅有一条“歼十”战机生产线,预计每月最多只有两至三架“歼十”下线,到2005年中国空军装备的“歼十”战机大约有五十架左右。很显然,这个数量无法满足中国空军队先进战机的需求量。但在严峻的国际局势的压迫下,在加快准备于台湾海峡为制止“台独”所进行战争的推动下,“歼十”战机的生产量将在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之间达到高峰。
三、中国研制成功第一套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
由国家“863”资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合作研制开发的,我国第一套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于2004年元月7日在杭州千岛湖通过了由两院院士李德仁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系统以大地测量科学为基础,集成动态GPS定位、水下水声定位、水声通讯和无线电通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陆海空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中,同时实现了从海面跟踪和从水下直接响应的水下设备自动化定位的两大项主要功能。水下无需高精度原子钟,但可实现毫秒级精度的水下授时服务。
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的意义如同陆地GPS技术代替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一样,必将开辟海洋测绘技术的新纪元。它的使用将为我国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海洋空间利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高技术发展、海洋军事技术发展与国家海洋权益保护等提供精确的大地测量技术支撑。 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科学实验装置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6.4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四、中国开建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
2004年1月8日报道,建成于1988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这一装置在高能物理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成为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高能物理的飞速发展对对撞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期5年。科学家将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环交叉对撞技术“改造”对撞机,即在对撞机现有的储存环内增建一个储存环,使得正负电子分别在各自的储存环内运动,在对撞区实现对撞,正电子和负电子对撞的束团数目从单环时的1对增加到97对,连同其他技术措施,将使亮度这一对撞机的重要参数在目前水平上提高约100倍。同时,科学家也将全面改造探测器――北京谱仪,提高测量精度,减少系统误差,并适应改造后的对撞机的运行要求。改造后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届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预期我国科学家将在高能物理前沿课题取得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物理成果,并探索新的物理现象。
工程建设将大量采用射频超导、高功率微波、高精度电磁场、超高真空、高性能大型超导磁铁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先进的高精尖技术。这些技术的引进、发展和推广,将大大提高我国相关高科技产业的水平。
五、中国建低速增压风洞和高速气道实验台进展顺利
2004年1月14日报道,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日前传来捷报,顺利完成2003年工作任务,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该院在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低速增压风洞和高速气道实验台已进入洞体安装的关键阶段。
  报道称,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十五”科研项目19项课题的中期考核指标,较“九五”同期有了明显进步。气动院2003年的型号实验在连续几年创造历史最好成绩的基础上,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六、中国“汉芯三号”性能获新突破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汉芯”DSP芯片家族喜添新丁。上海有关方面今日宣布:“汉芯二号”24位、“汉芯三号”32位DSP芯片已相继诞生,其中高速度、低功耗的“汉芯三号”达到了国际高端DSP设计水平。这是继“汉芯一号”16位DSP芯片一年前问世之后,上海在DSP芯片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据介绍,作为“汉芯”家族的新成员,“汉芯二号”、“汉芯三号”在性能和开发支持等方面又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汉芯二号”是采用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的24位高性能DSP的IP内核,具有每秒1.5亿次指令的运算速度和150MHz的时钟主频。而被列入“十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集成电路设计专项(PDC)重点项目的“汉芯三号”,工作频率达到300MHz、超过863计划预定的200MHz,每秒可处理指令6亿次以上;平均低功耗指标0.3mW/MHz,也低于863计划预定的标准。“汉芯三号”可在数据通信、雷达系统、数码产品、指纹识别系统、图像识别及网络等领域广泛应用。
七、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在上海问世
1月28日,上海交大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在上海问世。目前已经在试管中完成了DNA计算机的雏形研制工作。据悉,由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这一DNA计算机是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DNA计算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后完成。
其中包括用双色荧光标记对输入与输出分子进行同时检测,用测序仪对自动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用磁珠表面反应法固化反应提高可控性操作技术等,以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模拟电子计算机处理0,1信号的功能,并可能将来通过计算芯片技术把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进行本质上的提升。
  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DNA计算机可被用来开发新一代的基因分型技术,处理基因组的信息,或用注入到人体内的DNA计算机进行基因治疗。
  为了迎合新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分别于近年成立。
八、中国大陆军事通讯系统技术目前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发展
1月29日,来自《简氏》的消息称,中国大陆军事通讯系统技术目前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发展,台湾的落伍军事通讯系统实在有提升的必要,以应付未来出现的挑战。
 《简氏》刊文指出,虽然台湾已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局答应提供科技援助,但台湾军方现时使用的旧式通讯技术,根本无法完全监测解放军所有军事行动与操作。
  该名军事专家表示,军事通讯技术在数年前已经变得更为快速复杂,而新的系统更可以藉电脑去侦测、分析与处理这些通讯数据。现时中国大陆经已使用崭新的军事通讯系统,这显示出解放军的通讯科技已远比台湾优胜。
确实很全面,支持作者为大家所做的贡献。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