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始建之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09:47
   40万盆美丽的鲜花扮靓了今年国庆节期间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中国近700年的政治历史,是我们记忆中永恒的文化符号。本书以严谨又不失轻松的笔触,就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渊源和建筑沿革展开描述,梳理了这个地位独特的广场所见证的重要历史事件。
  
  永乐十八年,北京成为明王朝“首都”

  公元1403年,朱棣在南京登基。是为永乐皇帝。夺取皇位后,朱棣仍然以南京为首都。但他久居北平,以为自己所以能够夺取皇位全因之藩北平而得福,所以他对北平很是看重。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他就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称为“顺天府”。

  公元1420年的冬天,即永乐十八年,明王朝正式由南京迁都北京。《明会要》载:“永乐十四年,(朱棣)命文武群臣集议建都之宜。(大臣)乃上疏曰:‘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宜敕所司营建。’(朱棣)从之。”

  由此看来,明王朝的迁都是大臣们“和议”的结果。但朱棣心里非常清楚,大臣们赞同迁都是慑于他的杀伐果断而随声附和,迁都完全是他个人作出的决定。

  这位皇帝在南京登基的第一天起,朝野关于他的流言就一直没断过。朱棣本人听到的最生动的流言是,他的江山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他住在由父亲朱元璋一手修建的皇宫里,害怕父亲和侄子的魂灵找他的麻烦,因此决定把都城迁到自己曾经镇守过的北京去。

  在政治上,朱棣虽然也重用了几个像杨士奇、解缙这样在朝野中都很有声望的前朝重臣。但朝廷上、市井中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仍然不绝于耳。朱棣本人非常清楚,就当时情形来说,北京三面皆有险患,并不是一个建都的好地方。

  明代初期,西北的蒙古余部对明朝的威胁仍然很大,其次,东南还有契丹、女真遗民,虽然辽、金政权已亡百数年,但其后裔在明朝统治下,却时时不忘当年之霸业。他们势力当然还不是很大,但已经不能够坐视不理了。

  这样说来,北京正处在西北、东南两股外族势力的夹制之下,作为一国中心,终究距危险太近,倘若战火燃起,地势雄险而人为有失的话,则防线一旦告破,国家心脏即尽暴露于敌,回旋余地实在有限,这实在是很悬的一件事情。

  北京城的营造整整用了14年

  永乐四年,朱棣感到北京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得差不多了,就着手对北京城进行营建。

  承担营建任务的是陈硅。这件事情记载在《明史•陈硅传》中:“陈硅,泰州人……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奖重……”

  这项工程当然是十分浩大的。《明史•舆服志》记:“永乐十五年,(朱棣)作西宫于北京。中为‘奉天殿’,侧为左右二殿,南为‘奉天门’,殿北(后)有后殿、凉殿、暖殿即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间)。”

  当时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陆续征调了二三十万农民和部分卫军做壮丁,大兴土木。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也仅仅是在北京进行具体施工的人员数目。如果论及各地为北京营建所动用的人力,则远不止这个数目。

  明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北京宫殿也不例外,因此所需要木材的数量非常之大。所以,永乐四年,朱棣即命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这个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是工部尚书宋礼。

  《明史•宋礼传》中有他受命往四川采木的记载:“(宋礼)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不偃一草……”

  大型木料能自己从山谷中出来落到长江中还不损伤一草一木,似乎不可信。但说其巨大难得,当是实际情况,所谓“寻丈”肯定是以其砍伐后可用的长度而言。

  这些在山里砍伐的木料,是直接放入长江,然后在专人控制下漂流到下游。当年漕运尚通贯,自长江转而进入大运河,就可以直接抵达今天北京的通县。从运输成本来看,此为最佳的路线了。

  再者,《明史•宋礼传》中记,永乐四年,宋礼即受命采木,而十四年左右他又再次奉命入川。可见仅仅采木一项就耗费了十年时间,人力物力之消费就可以想见了。

  至于营建宫殿所用的石料,取材则较为便利,都是在北京附近的房山、盘山等地区开采的。但石料的体积都非常巨大,运输起来非常麻烦,只好利用冰道和滚木的方法。据说为了在冬天制造冰道,运输石料的沿途每一里就要挖掘深井一口,以方便取水制冰,耗费人力也是不小。

  另外,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建筑群,少不了的是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所以,朱棣在建城伊始就下旨广召天下能工巧匠。自古出木匠的江南地区应召者最多,北京宫殿的木结构工程基本上就是由他们完成的,有的还因为手艺精湛而被朝廷封了官。

  整个北京城的营造从筹备到完工整整用了14年的时间。最终,一座前所未有的城市诞生在明王朝的“永乐盛世”里。其中经过两年工期即告完工的紫禁城,更是成为这座城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广场体现了古代建筑对“意”的营造

  “丽正门”是沿用元代的旧称,就是今天北京的“前门”,它的城楼高42米,是北京城最高的城楼。

  当时,“丽正门”是北京城的正门,直到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才改名为“正阳门”。

  按照明代礼制规定,皇帝出入北京都要走“正阳门”,所以,朱棣也由此门进入北京。

  车驾顺利通过“丽正门”后,还要通过“棋盘街”才能到达紫禁城。

  “棋盘街”是当时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把它设立在皇宫之前,就是代表在皇帝的统治之下,民生兴旺。其时,永乐皇帝虽然杀伐果断,但对百姓民生还是强调休养生息,尤其他大力往北京移民。因此,北京市井之繁华,在当时中国无出其右者。

  “棋盘街”以北,就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在初建成的时候,天安门广场远不像现在这样的开放和广袤,出了“棋盘街”,广场上还建有一座“大明门”,这是“皇城”的正门,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由这里通过所谓的“御道”就可以到达“天安门”,进而进入皇宫大内,“天安门”当时称为“奉天门”。

  所谓的“御道”,就是由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起到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止,据说正好一千步,也有说七百步,但一致的说法是,它叫“千步廊”。

  在“千步廊”的两侧,对称建有“连檐通脊”的朝房各144间,其中,东西向朝房各100间,北端拐角北向的朝房各44间。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在这样的房间里公干。

  朝房和“千步廊”并不相通,因为“千步廊”的四周环筑着高达6米的朱红色宫墙。宫墙南连“大明门”,北接长安左、右两门(均于新中国成立后拆除),形成了一个“T”形的封闭空间。

  按照狭义的说法,这个“T”形的小广场才可以算真正意义上的“天安门广场”,明代的天安门广场还应该包括:前门城楼、棋盘街、大明门、千步廊朝房、金水桥、华表、石狮子、东长安门、西长安门。

  作为皇城与市井的分界,“大明门”建筑风格庄严厚重。按照礼制,车驾到了“大明门”后,皇帝要在这里稍做一下调整。这个过程就好像一支气势磅礴的乐曲,在一个高潮结束之后,出现一段温和的调整一样。

  的确,任何人走上狭长而逼仄的“千步廊”,他们的心理必然会由开始的平和转入紧张。普通人会感到敬畏的情绪,而皇帝所感到的,似乎是神明对自己的劝诫和警示。

  这种紧张感,充分显现出中国建筑对所谓“意”的营造。

  在把“千步廊”后的庞大宫殿群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现出来前,狭窄、逼仄的环境对于来者的情绪是一种控制———通过刻意营造的单调和规范来为其华彩部分造势,借此使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更有冲击力。这来源于中国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君子怀刑”的思想,意思是,要达到人与天地的和谐,就必须控制个人情绪,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理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人与环境之间构造出一种恒定、持久的融洽关系。

  由“大明门”、“千步廊”所造就的情绪酝酿———感情紧张———心理松弛的渐进效果无疑契合这种思想。

  等一走出“千步廊”,环境氛围顿时一变,横向展开、气势恢弘的天安门城楼显示出这个泱泱大国雍容恒定的胸襟来。

  天安门城楼最初叫“承天门”

  天安门城楼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就已经落成,当时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它是一座三层楼的五洞牌坊式建筑。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宫的正门,它朱漆金钉,光彩夺目。楼阁部分采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尤其是门窗、屋檐下处于阴影部分还施以彩画装饰,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有了它的装饰,在白色金水桥的衬托下,天安门城楼各部分轮廓分明,显得更加富贵堂皇。

  蒯祥是北京宫殿的木工负责人,天安门城楼的木工就是由他完成的。他是今天苏州吴县人,木工手艺出自家传。他的父亲蒯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工,到青年时代,蒯祥已经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由于技艺精湛,他得到了朱棣的欣赏和信任,把他召到宫廷里成为“御用木匠”。据记载,故宫建成后,蒯祥就被朱棣提拔为工部的官员。想来是当朱棣亲眼看到天安门城楼的气势,由此更加认可了他的能力。

  据说,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是石匠陆祥雕造的。陆祥是来自南方的石匠,其籍贯已经难以确定了,早在朱元璋营建南京时,他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石匠了。朱棣营建北京宫殿,专门把他征调到了北京,由他来掌管北京宫殿、坛庙的石活,因此,今天北京的一些明代遗址中的石活大多是在陆祥的主持和参与下完成的。从故宫中的一些白石勾栏尤其是金水桥的雕刻工艺来看,陆祥的手艺也是出神入化的。

  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以汉白玉为材料筑就的“金水桥”宛如朵朵白云,围绕、烘托着天安门,使得整个紫禁城似乎高悬在空中一样,在以黄、红为主调的色彩组合下,中华文明堂皇和浩然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或许就是走上“金水桥”的那一刻,泱泱大国皇帝的尊荣感和责任感就在朱棣心目中无比鲜明地树立起来。
 
  链接

  天安门广场简史

  天安门在北京市区中心,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洽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城楼60根巨柱林立,方砖铺地,一平如砥。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斗拱、梁枋上雕绘传统的金龙彩画和吉祥图案。

  明、清时,天安门是举行“颁诏”大典的地方。所谓“颁诏”,就是通过各种复杂仪式,颁布皇帝的重要文告。当时天安门的前面是面积为11公顷的“T”形广场,东、西、南三面有券门和红色的围墙,围成一片禁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在这里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了原有建筑,对广场进行了扩建;东边建成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西边建成人民大会堂,中间耸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扩建后的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改革开放以后,天安门广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全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人们,天安门城楼也于1988年首次对游人开放。

  解放后,北京市先后对广场进行了至少8次扩建、改建和局部改造,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

  1949年为迎接开国大典,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清理改造,开辟了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

  1952年,拆除了阻碍交通的旧建筑,使长安街畅通无阻。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并于1959年1—9月实施。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1976—1977年,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同时拆除中华门、棋盘街,并将广场扩建至40万平方米,也就是现在的广场规模。

  1999年为迎接50年大庆,中央和北京市再次决定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照明改造是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的重头戏。

  2001年8月,新的钢结构国徽代替了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悬挂了近半个世纪的木制国徽,这也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更换国徽。40万盆美丽的鲜花扮靓了今年国庆节期间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中国近700年的政治历史,是我们记忆中永恒的文化符号。本书以严谨又不失轻松的笔触,就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渊源和建筑沿革展开描述,梳理了这个地位独特的广场所见证的重要历史事件。
  
  永乐十八年,北京成为明王朝“首都”

  公元1403年,朱棣在南京登基。是为永乐皇帝。夺取皇位后,朱棣仍然以南京为首都。但他久居北平,以为自己所以能够夺取皇位全因之藩北平而得福,所以他对北平很是看重。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他就下诏改北平为北京,并称为“顺天府”。

  公元1420年的冬天,即永乐十八年,明王朝正式由南京迁都北京。《明会要》载:“永乐十四年,(朱棣)命文武群臣集议建都之宜。(大臣)乃上疏曰:‘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宜敕所司营建。’(朱棣)从之。”

  由此看来,明王朝的迁都是大臣们“和议”的结果。但朱棣心里非常清楚,大臣们赞同迁都是慑于他的杀伐果断而随声附和,迁都完全是他个人作出的决定。

  这位皇帝在南京登基的第一天起,朝野关于他的流言就一直没断过。朱棣本人听到的最生动的流言是,他的江山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他住在由父亲朱元璋一手修建的皇宫里,害怕父亲和侄子的魂灵找他的麻烦,因此决定把都城迁到自己曾经镇守过的北京去。

  在政治上,朱棣虽然也重用了几个像杨士奇、解缙这样在朝野中都很有声望的前朝重臣。但朝廷上、市井中关于他的流言蜚语仍然不绝于耳。朱棣本人非常清楚,就当时情形来说,北京三面皆有险患,并不是一个建都的好地方。

  明代初期,西北的蒙古余部对明朝的威胁仍然很大,其次,东南还有契丹、女真遗民,虽然辽、金政权已亡百数年,但其后裔在明朝统治下,却时时不忘当年之霸业。他们势力当然还不是很大,但已经不能够坐视不理了。

  这样说来,北京正处在西北、东南两股外族势力的夹制之下,作为一国中心,终究距危险太近,倘若战火燃起,地势雄险而人为有失的话,则防线一旦告破,国家心脏即尽暴露于敌,回旋余地实在有限,这实在是很悬的一件事情。

  北京城的营造整整用了14年

  永乐四年,朱棣感到北京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得差不多了,就着手对北京城进行营建。

  承担营建任务的是陈硅。这件事情记载在《明史•陈硅传》中:“陈硅,泰州人……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奖重……”

  这项工程当然是十分浩大的。《明史•舆服志》记:“永乐十五年,(朱棣)作西宫于北京。中为‘奉天殿’,侧为左右二殿,南为‘奉天门’,殿北(后)有后殿、凉殿、暖殿即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间)。”

  当时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陆续征调了二三十万农民和部分卫军做壮丁,大兴土木。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也仅仅是在北京进行具体施工的人员数目。如果论及各地为北京营建所动用的人力,则远不止这个数目。

  明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北京宫殿也不例外,因此所需要木材的数量非常之大。所以,永乐四年,朱棣即命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这个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是工部尚书宋礼。

  《明史•宋礼传》中有他受命往四川采木的记载:“(宋礼)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不偃一草……”

  大型木料能自己从山谷中出来落到长江中还不损伤一草一木,似乎不可信。但说其巨大难得,当是实际情况,所谓“寻丈”肯定是以其砍伐后可用的长度而言。

  这些在山里砍伐的木料,是直接放入长江,然后在专人控制下漂流到下游。当年漕运尚通贯,自长江转而进入大运河,就可以直接抵达今天北京的通县。从运输成本来看,此为最佳的路线了。

  再者,《明史•宋礼传》中记,永乐四年,宋礼即受命采木,而十四年左右他又再次奉命入川。可见仅仅采木一项就耗费了十年时间,人力物力之消费就可以想见了。

  至于营建宫殿所用的石料,取材则较为便利,都是在北京附近的房山、盘山等地区开采的。但石料的体积都非常巨大,运输起来非常麻烦,只好利用冰道和滚木的方法。据说为了在冬天制造冰道,运输石料的沿途每一里就要挖掘深井一口,以方便取水制冰,耗费人力也是不小。

  另外,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建筑群,少不了的是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所以,朱棣在建城伊始就下旨广召天下能工巧匠。自古出木匠的江南地区应召者最多,北京宫殿的木结构工程基本上就是由他们完成的,有的还因为手艺精湛而被朝廷封了官。

  整个北京城的营造从筹备到完工整整用了14年的时间。最终,一座前所未有的城市诞生在明王朝的“永乐盛世”里。其中经过两年工期即告完工的紫禁城,更是成为这座城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广场体现了古代建筑对“意”的营造

  “丽正门”是沿用元代的旧称,就是今天北京的“前门”,它的城楼高42米,是北京城最高的城楼。

  当时,“丽正门”是北京城的正门,直到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才改名为“正阳门”。

  按照明代礼制规定,皇帝出入北京都要走“正阳门”,所以,朱棣也由此门进入北京。

  车驾顺利通过“丽正门”后,还要通过“棋盘街”才能到达紫禁城。

  “棋盘街”是当时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把它设立在皇宫之前,就是代表在皇帝的统治之下,民生兴旺。其时,永乐皇帝虽然杀伐果断,但对百姓民生还是强调休养生息,尤其他大力往北京移民。因此,北京市井之繁华,在当时中国无出其右者。

  “棋盘街”以北,就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在初建成的时候,天安门广场远不像现在这样的开放和广袤,出了“棋盘街”,广场上还建有一座“大明门”,这是“皇城”的正门,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由这里通过所谓的“御道”就可以到达“天安门”,进而进入皇宫大内,“天安门”当时称为“奉天门”。

  所谓的“御道”,就是由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起到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止,据说正好一千步,也有说七百步,但一致的说法是,它叫“千步廊”。

  在“千步廊”的两侧,对称建有“连檐通脊”的朝房各144间,其中,东西向朝房各100间,北端拐角北向的朝房各44间。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在这样的房间里公干。

  朝房和“千步廊”并不相通,因为“千步廊”的四周环筑着高达6米的朱红色宫墙。宫墙南连“大明门”,北接长安左、右两门(均于新中国成立后拆除),形成了一个“T”形的封闭空间。

  按照狭义的说法,这个“T”形的小广场才可以算真正意义上的“天安门广场”,明代的天安门广场还应该包括:前门城楼、棋盘街、大明门、千步廊朝房、金水桥、华表、石狮子、东长安门、西长安门。

  作为皇城与市井的分界,“大明门”建筑风格庄严厚重。按照礼制,车驾到了“大明门”后,皇帝要在这里稍做一下调整。这个过程就好像一支气势磅礴的乐曲,在一个高潮结束之后,出现一段温和的调整一样。

  的确,任何人走上狭长而逼仄的“千步廊”,他们的心理必然会由开始的平和转入紧张。普通人会感到敬畏的情绪,而皇帝所感到的,似乎是神明对自己的劝诫和警示。

  这种紧张感,充分显现出中国建筑对所谓“意”的营造。

  在把“千步廊”后的庞大宫殿群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现出来前,狭窄、逼仄的环境对于来者的情绪是一种控制———通过刻意营造的单调和规范来为其华彩部分造势,借此使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更有冲击力。这来源于中国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君子怀刑”的思想,意思是,要达到人与天地的和谐,就必须控制个人情绪,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理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人与环境之间构造出一种恒定、持久的融洽关系。

  由“大明门”、“千步廊”所造就的情绪酝酿———感情紧张———心理松弛的渐进效果无疑契合这种思想。

  等一走出“千步廊”,环境氛围顿时一变,横向展开、气势恢弘的天安门城楼显示出这个泱泱大国雍容恒定的胸襟来。

  天安门城楼最初叫“承天门”

  天安门城楼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就已经落成,当时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它是一座三层楼的五洞牌坊式建筑。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宫的正门,它朱漆金钉,光彩夺目。楼阁部分采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尤其是门窗、屋檐下处于阴影部分还施以彩画装饰,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有了它的装饰,在白色金水桥的衬托下,天安门城楼各部分轮廓分明,显得更加富贵堂皇。

  蒯祥是北京宫殿的木工负责人,天安门城楼的木工就是由他完成的。他是今天苏州吴县人,木工手艺出自家传。他的父亲蒯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工,到青年时代,蒯祥已经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由于技艺精湛,他得到了朱棣的欣赏和信任,把他召到宫廷里成为“御用木匠”。据记载,故宫建成后,蒯祥就被朱棣提拔为工部的官员。想来是当朱棣亲眼看到天安门城楼的气势,由此更加认可了他的能力。

  据说,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是石匠陆祥雕造的。陆祥是来自南方的石匠,其籍贯已经难以确定了,早在朱元璋营建南京时,他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石匠了。朱棣营建北京宫殿,专门把他征调到了北京,由他来掌管北京宫殿、坛庙的石活,因此,今天北京的一些明代遗址中的石活大多是在陆祥的主持和参与下完成的。从故宫中的一些白石勾栏尤其是金水桥的雕刻工艺来看,陆祥的手艺也是出神入化的。

  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以汉白玉为材料筑就的“金水桥”宛如朵朵白云,围绕、烘托着天安门,使得整个紫禁城似乎高悬在空中一样,在以黄、红为主调的色彩组合下,中华文明堂皇和浩然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或许就是走上“金水桥”的那一刻,泱泱大国皇帝的尊荣感和责任感就在朱棣心目中无比鲜明地树立起来。
 
  链接

  天安门广场简史

  天安门在北京市区中心,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洽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城楼60根巨柱林立,方砖铺地,一平如砥。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斗拱、梁枋上雕绘传统的金龙彩画和吉祥图案。

  明、清时,天安门是举行“颁诏”大典的地方。所谓“颁诏”,就是通过各种复杂仪式,颁布皇帝的重要文告。当时天安门的前面是面积为11公顷的“T”形广场,东、西、南三面有券门和红色的围墙,围成一片禁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在这里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了原有建筑,对广场进行了扩建;东边建成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西边建成人民大会堂,中间耸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扩建后的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改革开放以后,天安门广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全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人们,天安门城楼也于1988年首次对游人开放。

  解放后,北京市先后对广场进行了至少8次扩建、改建和局部改造,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

  1949年为迎接开国大典,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清理改造,开辟了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

  1952年,拆除了阻碍交通的旧建筑,使长安街畅通无阻。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并于1959年1—9月实施。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1976—1977年,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同时拆除中华门、棋盘街,并将广场扩建至40万平方米,也就是现在的广场规模。

  1999年为迎接50年大庆,中央和北京市再次决定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照明改造是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的重头戏。

  2001年8月,新的钢结构国徽代替了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悬挂了近半个世纪的木制国徽,这也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更换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