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周暂别日本产品VS日本:假如生活中没有中国制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48:08
先转两个新闻:

中国记者模拟体验:一周“暂别”日本产品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用一周时间体验———

作为客观反映当下中日关系报道的一部分,我接受本报国际版编辑的邀请,完成“没有日本产品”的体验。和编辑讨论此次报道时,便认真盘点了一下我日常使用的日本产品(本文提到的日本产品包括中日合资品牌),结果还比较乐观,可以预见肯定影响日常生活的,不过“三大件”而已———汽车、电视、洗衣机。一周不开车、不洗衣服、不看电视,似乎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我和编辑开玩笑说,幸亏我用的不是日本空调、冰箱,否则这“活儿”我肯定不接。

  我接受这一邀请的另一重原因,恰恰在于“三大件”的发现,一周不开车、不看电视,不但可以完成“无日本产品”的体验,其实也是一次“新生活”的体验。离开电视、汽车这类主导我们生活的现代工具,说不定能发现另外的天地和乐趣。

  ■准备

  编辑对我的限定并不严格,随便从哪一天开始,只要延续一周即可。我自选的日期是从2007年8月31日到9月6日。这是一个随机中带有设计的选择,8月31日到9月1日我没有夜班,随后的几天夜班,两种情况兼顾,体验得比较全面。

  从8月30(周四)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体验周作了如下准备:

  1.把汽车送到修理厂,修复车身剐蹭的老伤和其他一些小毛病。我跟修理厂老板说:踏踏实实修,我不等车用。这辆广本雅阁已经开了4年,除了粗放驾驶造成的剐蹭,没出过什么毛病。

  2.从修理厂回来的路上,拐到迪卡侬体育超市,买下早就看好的一辆山地车,以作“无车周”的代步工具。

  3.把已经看了一多半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突击”看完。当初乔迁新居,选购电视时费了一些踌躇。夏普液晶是所有平板电视里最贵的,据说其AQUOS技术是独门绝技。现在,它的“日系”血统给我下了一个套,只好打定主意“断电”一周。

  准备妥当,体验开始。

  ■体验

  买了自行车,上班不是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半夜下班,夏末的夜风轻拂,凉爽宜人。让人不快的是,在中国这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已经完全边缘化,而且这一边缘化不是概念的形容而是真正物理性的现实———在东三环沿线,自行车道只能占有辅路的五分之一路面,在桥下、转弯等关键路段,更干脆被挤上便道,与行人和盲道争道,“边缘”得足够彻底。

  不便出现在9月2日(周日)。那天是儿子大学报到的日子,本来我已预估到没车的不便,但有不便才有体验,况且编辑希望我把太太也拉进“体验”的行列,但思忖再三却发现没什么机会,她的工作环境里到处都是日本产品,却又拒绝不得,所以这天也是难得的机会。打车当然也算方便,但50多元的车费却有点心疼。尤其是进了校园,拖着箱子、提着行李走来走去,毕竟辛苦。校园本来对汽车开放,看那些驾车而来的父母,太太免不了冲着我抱怨:哪天不行,非今天体验?

  不看电视是一个比较难以达至的目标,以往习惯于下夜班后在电视机前无聊地搜上半个小时,让工作中的神经舒缓下来。这下“戒”了,有点不知所措。另外,对新闻的关注也是问题,虽然有互联网可以提供及时信息,但电视的声画效果还是有电脑所无法替代的长处。而且,好在我的办公、家用电脑都是DELL,否则就只好闭目塞听。

  洗衣不是大事,备够一周的衣物,可以等到“解禁”再洗。

  比较抱歉的是电梯。有了先入为主的“三大件”概念,直到体验的最后两天,才注意到报社和家里的电梯居然都是中日合资。两边都有十几层楼,爬了两次,到底太吃力,只好食言。

  ■总结

  我对日本产品的选择,则基本以性价比或不可替代性为准。日本汽车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世所公认,虽然日系车的外形相对平庸,但雅阁车的良好提速性能,还是带给我很好的驾驶乐趣。夏普液晶电视和松下斜滚筒式洗衣机,则属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可替代性。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均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一截,但鉴于性能上的无可替代,也只好忍痛掏腰包。

  实际上,日本产品在中国十几年之后,已经基本上收缩到了高技术和高性价比这两个“高地”之上。电视机、洗衣机还不是最典型的产品,摄像机、照相机这类光学产品,和电视播出设备等,才是由高技术维持其不可替代性的最典型例证。如果让一位专业摄影师加入“没有日货”的行列,基本上就意味着允许他罢工,全世界都大致如此。汽车当然是高性价比的典型,在这个领域,恐怕很难有人比日本人做得更好。

  从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的问题和中国努力的方向。日本目前在中国市场具备的高技术和高性价比的优势,既是主动选择,也是被迫的“弃守”。中国、韩国、东南亚各国在制造业上对日本的“包围”,恐怕是日本退守“高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产品在性价比的优势,基本已经局限在汽车这一单一领域,而奇瑞、吉利等中国厂商的玩命追赶,已经威胁到日系汽车的性价比优势。至于由技术领先带来的不可替代,在民用领域基本已经局限在照相机一项,即使守得住,估计也守得胆战心惊。

  如果性价比大致相当,或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大多数中国人愿意支持自己的产业,但前提是一些国货不能总满足于在低价、低质的“低地”里挣扎。

  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环境中,“不用某国货”只能是一种表态,却注定没有实际的意义。先转两个新闻:

中国记者模拟体验:一周“暂别”日本产品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用一周时间体验———

作为客观反映当下中日关系报道的一部分,我接受本报国际版编辑的邀请,完成“没有日本产品”的体验。和编辑讨论此次报道时,便认真盘点了一下我日常使用的日本产品(本文提到的日本产品包括中日合资品牌),结果还比较乐观,可以预见肯定影响日常生活的,不过“三大件”而已———汽车、电视、洗衣机。一周不开车、不洗衣服、不看电视,似乎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我和编辑开玩笑说,幸亏我用的不是日本空调、冰箱,否则这“活儿”我肯定不接。

  我接受这一邀请的另一重原因,恰恰在于“三大件”的发现,一周不开车、不看电视,不但可以完成“无日本产品”的体验,其实也是一次“新生活”的体验。离开电视、汽车这类主导我们生活的现代工具,说不定能发现另外的天地和乐趣。

  ■准备

  编辑对我的限定并不严格,随便从哪一天开始,只要延续一周即可。我自选的日期是从2007年8月31日到9月6日。这是一个随机中带有设计的选择,8月31日到9月1日我没有夜班,随后的几天夜班,两种情况兼顾,体验得比较全面。

  从8月30(周四)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体验周作了如下准备:

  1.把汽车送到修理厂,修复车身剐蹭的老伤和其他一些小毛病。我跟修理厂老板说:踏踏实实修,我不等车用。这辆广本雅阁已经开了4年,除了粗放驾驶造成的剐蹭,没出过什么毛病。

  2.从修理厂回来的路上,拐到迪卡侬体育超市,买下早就看好的一辆山地车,以作“无车周”的代步工具。

  3.把已经看了一多半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突击”看完。当初乔迁新居,选购电视时费了一些踌躇。夏普液晶是所有平板电视里最贵的,据说其AQUOS技术是独门绝技。现在,它的“日系”血统给我下了一个套,只好打定主意“断电”一周。

  准备妥当,体验开始。

  ■体验

  买了自行车,上班不是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半夜下班,夏末的夜风轻拂,凉爽宜人。让人不快的是,在中国这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已经完全边缘化,而且这一边缘化不是概念的形容而是真正物理性的现实———在东三环沿线,自行车道只能占有辅路的五分之一路面,在桥下、转弯等关键路段,更干脆被挤上便道,与行人和盲道争道,“边缘”得足够彻底。

  不便出现在9月2日(周日)。那天是儿子大学报到的日子,本来我已预估到没车的不便,但有不便才有体验,况且编辑希望我把太太也拉进“体验”的行列,但思忖再三却发现没什么机会,她的工作环境里到处都是日本产品,却又拒绝不得,所以这天也是难得的机会。打车当然也算方便,但50多元的车费却有点心疼。尤其是进了校园,拖着箱子、提着行李走来走去,毕竟辛苦。校园本来对汽车开放,看那些驾车而来的父母,太太免不了冲着我抱怨:哪天不行,非今天体验?

  不看电视是一个比较难以达至的目标,以往习惯于下夜班后在电视机前无聊地搜上半个小时,让工作中的神经舒缓下来。这下“戒”了,有点不知所措。另外,对新闻的关注也是问题,虽然有互联网可以提供及时信息,但电视的声画效果还是有电脑所无法替代的长处。而且,好在我的办公、家用电脑都是DELL,否则就只好闭目塞听。

  洗衣不是大事,备够一周的衣物,可以等到“解禁”再洗。

  比较抱歉的是电梯。有了先入为主的“三大件”概念,直到体验的最后两天,才注意到报社和家里的电梯居然都是中日合资。两边都有十几层楼,爬了两次,到底太吃力,只好食言。

  ■总结

  我对日本产品的选择,则基本以性价比或不可替代性为准。日本汽车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世所公认,虽然日系车的外形相对平庸,但雅阁车的良好提速性能,还是带给我很好的驾驶乐趣。夏普液晶电视和松下斜滚筒式洗衣机,则属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可替代性。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均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一截,但鉴于性能上的无可替代,也只好忍痛掏腰包。

  实际上,日本产品在中国十几年之后,已经基本上收缩到了高技术和高性价比这两个“高地”之上。电视机、洗衣机还不是最典型的产品,摄像机、照相机这类光学产品,和电视播出设备等,才是由高技术维持其不可替代性的最典型例证。如果让一位专业摄影师加入“没有日货”的行列,基本上就意味着允许他罢工,全世界都大致如此。汽车当然是高性价比的典型,在这个领域,恐怕很难有人比日本人做得更好。

  从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的问题和中国努力的方向。日本目前在中国市场具备的高技术和高性价比的优势,既是主动选择,也是被迫的“弃守”。中国、韩国、东南亚各国在制造业上对日本的“包围”,恐怕是日本退守“高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产品在性价比的优势,基本已经局限在汽车这一单一领域,而奇瑞、吉利等中国厂商的玩命追赶,已经威胁到日系汽车的性价比优势。至于由技术领先带来的不可替代,在民用领域基本已经局限在照相机一项,即使守得住,估计也守得胆战心惊。

  如果性价比大致相当,或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大多数中国人愿意支持自己的产业,但前提是一些国货不能总满足于在低价、低质的“低地”里挣扎。

  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环境中,“不用某国货”只能是一种表态,却注定没有实际的意义。
日本东京新闻资深评论员清水美和模拟体验———

  假如没有中国产品,

  这日子怎么过呀!

  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推进,在经济相互依存日渐加强的东亚,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已经无法想象。

  首先,我要声明:如果想挑战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那简直是徒劳。众多的中国产品就像工薪族在日本一样,已经遍布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听说最近中国加强了对“假新闻”的打击力度,因此我要预先说明,以下赘述的并非是我挑战没有中国产品生活的真实经历,只算得上是模拟体验而已。




  ■没有中国制造的寝具无法睡眠

  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中国产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家的寝具差不多都是中国制造。由于小泉时期推行的经济自由化政策,以前社会平均度很高的日本已出现了不小的差距。以家具来说,有钱人光顾的高档店和普通人去的一般店相比,价格差别很大。一张床在高档店,价格会是普通家具店的四到五倍。当然,我所能选择的只能是后者了。

  而在普通家具店里,不只是床,床垫、被子,就连床单也差不多都是中国制造的。假如没有中国产品,我的寝具岂不都要重新购置?无奈之举,那我每晚只好在纸板上铺几张报纸将就着睡了。可如果报纸和纸板也使用的是中国纸浆,那连这种可能性也没有了。

  生活中没有了中国产品,另一个让我为难的是,我的IBM电脑是在中国组装的。时下的报社,没有电脑恐怕一篇稿子也没法写的,这在中日两国都是如此。还不仅仅是写稿,信息检索以及邮件联络全都是有赖电脑完成。另外,除了电脑是在中国组装外,变压器、网卡、闪存等附属品大多也是中国生产的。

  ■自行车全是中国生产的

  再来看看我一天中接触到的中国产品吧。

  清早起床,我发现自己的内衣和衬衣全都是中国产。虽说也有几套西装是日本的,可在领带中,即便是外国牌子,也多数印着“Made in China”,就连我在海外购买的名牌皮包,也还是中国货。想想如果没有了中国产品,那我只能不穿内衣和衬衫,全身只套着西装,手提塑料袋上班了。那将是多尴尬啊。

  日本的工薪族里,像我这样在东京的郊区,甚至离地铁站较远的地方买房的人有不少。上班时,我通常是骑自行车去地铁站。可自己的自行车的英语标志上也赫然写着“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了中国产品,我看来也只好步行了。难道日本自行车店里没有中国以外国家生产的自行车吗?店主的回答是:“全是中国的。”再想想,自己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机、电子词典、录音机等物品,即使产地署名日本或欧美,其中也有很多零部件或者组装地是在中国。

  ■食品原料大部分从中国进口

  午饭时我尝试想躲避一下中国货。可马上发现,即使是荞麦面、腌菜、裙带菜等和食,其食品原料大部分也是从中国进口的。在外边吃饭时使用的卫生筷就更不消说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快餐店,也大量使用的是中国食品原料。假如要求这些场所完全拒绝中国原料,简直是妄想。如果有客人执意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一定会被撵走。

  晚上,相约同事们去烤串店里喝杯啤酒,当然是我们这些打工族们的最爱。据店家说,现在,店里烤制的鸡肉串都是事先在中国穿好,冷冻后运来的,店里专门往钎子上穿鸡肉的小工早就不用了。另外,配啤酒吃的毛豆也大多来自中国。这样想来,那些面带微笑,把酒递到我们面前的居酒屋的店员中,很多也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吧。

  ■做饭无法离开中国产品

  晚上回到家里,留心观察一下房间,那些盛夏时必不可少的空调、风扇,以及由于我常耽误晚饭,不得不仰仗的微波炉,明明是日本品牌,可它们仍然是“Made in China”。

  太太说:“如果生活中没有了中国产品,那饭就没法做了。”的确,晚饭时使用的洋葱、大葱、胡萝卜、竹笋等蔬菜,鳗鱼、蛤仔、扇贝等海鲜以及鸡肉、猪肉,甚至是酱油等调味料,也大多产自中国。另外,还不只是食品原料,厨房里的锅、杯子、盘子、叉子等厨具和餐具,到处都有中国产品。就连太太穿的T恤衫、围裙也都是中国货。也难怪,日本的进口服装中,中国是绝对的大户。

  ■生活中没有“中国制造”无法想象

  在日本,或许有一部分人可以不吝惜金钱,以买高级家具,穿品牌服装,食用高档料理为乐,过着没有中国产品的日子。可即使是这类人,也无法不在日常使用电器和外出吃饭时接触中国货。

  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推进,在经济相互依存日渐加强的东亚,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已经无法想象。而像我们这样并不宽裕的中低收入消费者,早已成为中国产品的忠实拥趸。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商品违禁率低于美国

  最近,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日本一些超市的生鲜食品柜台,一贯占有绝对数量的中国蔬菜、海鲜、肉类制品日益减少。据店员讲,这是受到中国食品安全报道的影响。而据贸易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6月)从中国进口的生鲜蔬菜比前年同期减少了21%。其中胡萝卜减少了51%,香菇减少了31%,大葱也有29%的降幅,各类食品进口量都有所降低。

  但是,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06年进口食品违禁情况》统计,在进口食品的违禁案件中,中国涉案高达530件,其后则是美国239件,越南147件,泰国120件。可是,在对商品的违禁率的统计显示,中国商品仅有0.09%,低于美国的0.12%,更不在加纳的8.79%,巴拉圭的3.98%,厄瓜多尔的3.91%,委内瑞拉的1.05%,越南的0.35%,印度的0.29%等十个最差国家之列。可即使这样,中国产品的违禁问题却总遭非议,而且“中国产品不安全”的意识正在日本消费者中蔓延。这完全是因为我们对中国产品的过于依赖造成的。

  一些海外媒体在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上故意夸张的报道,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乃至中国国家形象,中国政府官员对此近乎愤怒。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事实上,如果没有了中国产品,美国或者日本的中低收入者们将无法生活下去。

  ■中国产品会靠品质保持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形下,包括我在内的世界上的中低收入阶层都在“仰仗”着中国生活。因此,我也要祈求中国商品能够让我们放心地购买,食品也能安心地食用。

  中国商品的生产者们要认识到,正因为他们拥有着引以为豪的市场占有率,而让消费者不得不依赖自己,他们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以中国生产者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而言,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实对中国产品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过去,日本的产品在欧美也一度是“便宜和质量差”的代名词。1美元兑360日元的稳定汇率造成的低劳动成本,是我们在出口上的巨大优势。在经历过无数次的贸易摩擦后,我们也从未间断过对产品品质的不懈努力,正因如此,当汇率升高到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时,我们却依然保持住了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对于中国产品或者食品来说,现在正是这个漫长和艰难过程的开始,我相信凭借着中国人的智慧,一定能跨越这个阶段。

  ■文/日本东京新闻资深评论员清水美和
毋庸置疑,随着福田上任,中日关系正要升温。
上面两个报导,中国记者生活水平在国内明显处于中高层次,日本的那个评论员,自称属于工薪阶层,所以感觉对比不是很强烈。而我是完完全全的工薪阶层,我打算从10月8日开始,最少坚持1个星期,试试看不使用日本产品对我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可能尽量坚持1个月,每天在本帖写生活报告。
日本产品,我不可能深入到芯片级别进行了解,只是把成品是日本品牌的当作日本产品,不管它是在哪里生产或组装。所以,大家不要问“你的主板的××芯片和电容是哪国生产、你的空调的压缩机是哪国货、你的电视的显像管是哪国货“等等问题。
汽车、电视、洗衣机

一周不开车、不洗衣服、不看电视,似乎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汽车、电视、洗衣机??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难道中国的汽车都是日本造的?中国没有自己生产的电视和洗衣机?

要天天提N年前长虹引进的怂瞎的显像管说事儿,那也没折~ 惹不起阿白无敌么~

但是啥时候又把小鸭和海尔和小天鹅也给整倒闭啦~~只能买日本洗衣机了
另外,跟大家说明一下我目前的大概境况:
东莞打工,私企,老板是本地人,但是东莞有很多日本人、日本企业、日本产品、日本料理,包括我的很多朋友都有从日本回国现在在日企工作的,他们大量使用日本产品,有时候还送给我日本产品包括电器、食品等,我家里现在有很多日本的东西,我试一试至少一星期完全和日本产品绝缘,看看会对我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原帖由 风将起兮 于 2007-9-29 11:18 发表
汽车、电视、洗衣机

一周不开车、不洗衣服、不看电视,似乎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汽车、电视、洗衣机??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难道中国的汽车都是日本造的?中国没有自己生产的电视和洗衣机?
...

所以那个中国记者的体验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大多数,所以我自已要体验体验:D
我家已经11年(马上就12)没正装日本货了

可不是胡擂,这是今年春节家里人吃饭说起置办新家电的时候仔细算过的。

要非算上××芯片和电容是哪国生产、xx里有日本技术等等 那我可没折

还真没功夫挨个拆开看看~~ (唯一能保证的计算机电池不是日本产的,这点可以很确定) :lol
原帖由 风将起兮 于 2007-9-29 11:23 发表
我家已经11年(马上就12)没正装日本货了

可不是胡擂,这是今年春节家里人吃饭说起置办新家电的时候仔细算过的。

要非算上××芯片和电容是哪国生产、xx里有日本技术等等 那我可没折

还真没功夫挨个拆 ...

广东人哈日哈的厉害,这里日货深入到方方面面,在这种环境下,我倒是要看看我跟日货完全绝缘有没有问题
体验个QIU,要刻意回避日货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家中实在是太容易过了。
本人还不是可以回避的,在家中还很难找出一件标有日本制造的东西来。
(以前剃须刀中的充电电池是东芝的,现在我用菲利普自代充电器的剃须刀了)
一周不开车、不洗衣服、不看电视

我不开车
我老爸开国产出租车
我老妈用水手洗
我有半个月没看电视了。而且电视也是国产(显象管就不知道了)

:D :victory:
我的索爱手机前不久无缘无故坏了,刚换的摩托罗拉。所以细算之下,身边没有日本品牌的东西——对了,dv是索尼的,不过很少用。没有日本品牌产品,我可以过的很好。
不过如果把跟日本沾边都算上的话,还是有些障碍的——很多电视的芯片以及液晶显示器都是日本产的。我家的电视不知道是不是。不过我很少看,笔记本电脑是戴尔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日本的东西,台式机是组装的,应该没有日本的东西。其他吃穿住用行应该跟日本货完全没有关系了。
]]
别坐和谐号:D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9-29 12:23 发表
我的索爱手机前不久无缘无故坏了,刚换的摩托罗拉。所以细算之下,身边没有日本品牌的东西——对了,dv是索尼的,不过很少用。没有日本品牌产品,我可以过的很好。
不过如果把跟日本沾边都算上的话,还是有些障 ...


很多企业有日本的投资或者日本的贷款或者日本老总..... —   —
CRH中,也只有一部分是日本技术
汽车还可以选欧系美系,实在不行奇瑞,韩国的就免了;洗衣机可以用西门子的,电视机国产的好了
原帖由 xiaolu 于 2007-9-29 13:11 发表


很多企业有日本的投资或者日本的贷款或者日本老总..... —   —


所以说要是跟日本沾边的都算上也许有点障碍。
不过我的吃穿住用行和日本还真没什么关系。是地地道道的国产。
日资对于深圳的渗透远不如江浙和北方。深圳的主要产业都是民营、欧美和港资,新加坡的资本。还有国有。日资企业或者有日本背景的企业在深圳不算太多。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9-29 13:37 发表


所以说要是跟日本沾边的都算上也许有点障碍。
不过我的吃穿住用行和日本还真没什么关系。是地地道道的国产。



也就是说你这算日本牌子的终端产品。
按你的这种算法,很多人都不会用到日货了。我肯定了,我穷啊!国货我都嫌贵。所以你不用在做什么实验了,很多人都可以证明。
问题是日本现在已经把终端产品输出变成技术和资本输出了,你这样的实验没有太大实际价值,20年前这么做还是不错的选择。

对你的态度还是很赞扬的,只是做法值得商榷!
反日的来BS我吧!家里的电视机是十几年前倭国进口松下的画王(到现在都没出现什么大故障能让家里人下决心换),电冰箱的电机也是原装倭国货,摩托车的机头也是进口倭国的,四个轮的发动机是倭国技术的。不用?开玩笑,你当现在的钱那么好赚啊?!我是想不用,家电我喜欢风车国的,摩托喜欢别摸我,四个轮喜欢男人的标志,前提是有钱换掉才行啊!!!
回楼上,  BS你干什么?  整个一穷瘪三,还在这说"老子先前阔":)

你那些东西,有钱人都换了好几代啦:)
别一提日货就喊抵制
别一看到有喊抵制的就叫XX
我家
洗衣机:金羚
电视机:创维
摩托车:钱江
手机:三星
冰箱:海尔
DVD:奇声
微波炉:格兰氏
~~~~~~~
~~~~~~~
本人家中电器没有一样是日本产的(但是我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用日本产的零件~~~)
:L 不是有人“反日货”嘛!谁敢说谁买过的东西里面特别是电子、汽车绝对没有倭国技术的?!
PS:老子都算穷鳖三的话那么那些农民工算什么?!
原帖由 我是土鳖 于 2007-9-29 14:13 发表
:L 不是有人“反日货”嘛!谁敢说谁买过的东西里面特别是电子、汽车绝对没有倭国技术的?!
PS:老子都算穷鳖三的话那么那些农民工算什么?!

本人家中电器没有一样是日本直接生产的(但是我无法知道里面有没有用日本产的零件~~~)
原帖由 我是土鳖 于 2007-9-29 14:13 发表
:L 不是有人“反日货”嘛!谁敢说谁买过的东西里面特别是电子、汽车绝对没有倭国技术的?!
PS:老子都算穷鳖三的话那么那些农民工算什么?!

在这里,目前,没人喊反日货吧?
就算有,让他喊去好了
不要总说什么BS,BS来BS去有什么意思呀
容易引起不必要争论啦
无聊的对比~
我刚看了下 我宿舍里
电视:TCL
空调:海尔柜机1台,
     春兰窗机2台,
     LG窗机1台
冰箱:西门子
洗衣机:小天鹅
么有日货
流于这些形式有什么用?
广东人哈日???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提供充分证据,不然......:@
原帖由 十七郎 于 2007-9-29 14:52 发表


广东人哈日???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提供充分证据,不然......:@

我想他的意思不是指所有的
或许有点以偏概全
但应是无意的
原帖由 十七郎 于 2007-9-29 14:52 发表


广东人哈日???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提供充分证据,不然......:@

我想他的意思不是指所有的
或许有点以偏概全
但应是无意的
]]
]]
原帖由 十七郎 于 2007-9-29 14:52 发表


广东人哈日???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提供充分证据,不然......:@

别激动啊,我的好几个广东朋友也是这么说的啊。我在广东这几年交了很多广东朋友,给我的感觉是广东人很实际,而日本的某些产品就目前来说,比欧美的便宜,比国产的好用,以广东人讲究实际的性格,喜欢日本产品没啥奇怪的啊。你看看满大街跑的汽车,你看看很多人家家里的电器,我没说错啊:D
广东人一般不会抵制日货,看下中国南北街上跑的车子日系车和德系车的比率就知道了。
其实日本在很多领域都还是有很多的优势的,虽然不是不用就不能活得地步,但优势我们是要承认的。
家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很难不用日本品牌的。
动漫、游戏日本也比我们强很多
手机日本的也比我们国产的好得多(不算那些欧美牌子)

最后还有一样,日本的AV天下无敌~~
原帖由 我是土鳖 于 2007-9-29 14:13 发表
:L 不是有人“反日货”嘛!谁敢说谁买过的东西里面特别是电子、汽车绝对没有倭国技术的?!
PS:老子都算穷鳖三的话那么那些农民工算什么?!

什么叫做“倭国技术”???
全世界的灯泡都是“爱迪生的技术”呢~~~~;P ;P ;P ;P
原帖由 风将起兮 于 2007-9-29 14:59 发表


俺家

电冰箱:海尔

洗衣机:海尔

微波炉: LG

电视机:TCL x2 + 夏新x1

DVD:TCL (买TCL电视送的)

自驾车:四个圈圈 A4的 (老妈和我各出一半,但使用权俺占90% 嘿嘿:$ )

手机:NOKIA(诺 ...


无意义的帖子啊,日货很少有不可替代的,数码相机、摄像机算一个比较难挑的,讲难听点8路还用三八大盖呢;真要这么问的话,问问那天可以用全国产的而且比较称心吧,不然无非是票票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我穷,只有1佳能A630估计算吧
猶太人的宣傳機器強大    中國貨被污名化    猶太人要搞中國汗血替制一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