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科幻史”存在否?或为何我们需要更多科幻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7:41
作者:林翰昌


  英国科幻学界超重量级人物艾德华·詹姆斯(Edward James)说过:“想要了解科幻的人就必须强迫自己成为历史学家。”[1]由此可知,科幻史对于意欲真正认识科幻的人甚为重要。然而,尽管文本就在那里,垂手可得,写作与出版的历史资料也都固定不变(只消有人把它挖出来),但要完成一部各方都能认可的科幻史,似乎还是比登天还难。几乎每一个“科幻史家”都坚持使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来解读史实。这就意味着:要了解某家版本的科幻史,我们必须先考虑该作者对科幻的定义,以及他(她)究竟所专注或强调科幻的何种层面。只有在充分阅读、评估众家说法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要跟随某个学派的脚步,或是在心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真科幻史”。

  每部科幻史不可避免必定要阐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幻究竟从哪一个故事开始?”它的答案可以向前追溯到萨摩撒塔的卢西安(Lucian of Samosata)《真实历史》(The True History)[2]、荷马(Homer)的《奥狄赛》(Odyssey)、《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史诗,甚或“倘若我们能接受世界上已知或是假设的事实主体就等同于当时的科学”[3],“在文字发明之前”[4]就有科幻的存在。如果我们坚信科幻是一种文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幻类型:“由众多文本所构成,这些文本因为对该文类有共同体认而相互系属,同时代的评论并有确切记载”[5],这样答案也可以迟至1926年,也就是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出版《惊异故事》(Amazing Stories)创刊号的时候。其余史家则更加强调“科学”观念,认为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前,应该还不能算是有科幻。他们各自拣选某位特定作家或某部重要作品,然后藉由阐述自己的科幻定义,证明这个作家/作品才是科幻的发端。最着名的就是布莱恩·欧迪斯(Brian W. Aldiss)的例子。他认为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乃是史上首部科幻的论点,但其实也根植于他对科幻的定义:“科幻是对人类的定义与人类在宇宙间占有何种地位的追寻,它会涵盖于我们先进却混淆的知识陈述(即科学)之中,并具有哥德式或后哥德式书写体裁的特色。”[6]他的说法虽然应该是科幻圈内外流传最广的一种,却也受到其他学者的抨击。其中一位批评者汤玛斯·狄许(Thomas M. Disch),认为文类的建立应该要具备广泛的一般读者群,因此将科幻之父的封号颁给爱伦·坡(Edgar Allan Poe)[7]。约翰·皮尔斯(John J. Pierce)则断言:“《科学怪人》的氛围仍旧不属科学,而属魔法”[8],进而认定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之父,因为“只有把他的小说抽丝剥茧到由科学发现或发明所激发的冒险故事基本要素,才看得出凡尔纳为科幻打下的基石,并且让它得以朝着自己的名称‘即科学幻想’持续演进。”[9]布莱恩·史戴博福特(Brian Stableford)的《科学传奇在英国,1890-1950》(Scientific Romance in Britain 1890-1950),尽管并没有明确指出科幻的源头,但他完整地提供了科学传奇的历史。这个由威尔斯(H. G. Wells)和同时期作家在英伦与欧陆所开启的文类,较之科幻更加成熟、悠久。然而,不管他们的论点为何,这些理论,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我所没有提到的说法,都只是我所认定“真科幻史”的一部分。

  我完全同意盖瑞·魏斯法尔与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在雨果·根斯巴克之前,科幻类型并不存在。是由于根斯巴克的鼓吹、推广,使大众开始知道有科幻这么一个文类。作家们知道他们在写什么;读者知道他们要读什么;出版商知道要出什么才会卖;评论家知道要如何建立标准来评断文本……这一切都是在一面名叫“科幻”的大旗底下运作,因此这个类型不但产生了,还能继续成长茁壮。然而,当我们在讨论科幻史的时候,不只应该要注意类型之内的文本、活动和流变,还得要参照所有“相关’的事物史实。就像在编美国史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直接从1776年七月四日那一天开始写起,而得要提及更早时候的来龙去脉,甚至有可能追溯到上万年前,美洲原住民在草原上追逐野牛、驯服野马的时代(虽然乍看之下有点奇怪)。同样地,不论直接或间接,不论有没有确切的证据,就算把它们算做科幻有时实在很荒谬,我们必须回头看看影响根斯巴克科幻定义与分类的更早期作品。在分析种种根斯巴克当年的宣传简介与专文之后,魏斯法尔指出根斯巴克理论所包涵的六种“科幻”传统模式:路易·谢纳伦斯(Luis Senarens)和同时期其他廉价小说书写所辑录的传奇冒险、爱伦·坡的哥德式小说和讽刺文学、儒勒·凡尔纳的旅行故事和乌托邦文学(此类另有明文提及艾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的影响),还有威尔斯与其他科学传奇所彰显的超升故事(tale of transcendence)[10]。魏斯法尔坦承这些作家作品“经根斯巴克的大脑所过滤而出,对科幻文类的成形有实质影响”[11]。就算魏斯法尔辩称他们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经过根斯巴克的转化”[12],这些影响依然存在,因此给他们在科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不妥。以这些作家作品为新的起点,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再往前推。如此一来,声称上古作品如《吉尔伽美什》、《奥狄赛》等和科幻有关联,就不至于那么突兀、诡异。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以后的文本当然更加契合。重点在于:当我们在讨论科幻史的时候,不但应该要纳入类型之内的文本,连那些在类型之外的、类型生成之前的,都得考虑进去,也就是把科幻视作一种书写模式。倘若觉得“标签”实在很重要,那大可以把1926年之前的东西全数称为“元科幻”(proto science fiction)。

  把焦点摆在科幻类型建立之后的几个时期,这样的立论似乎仍然适用。科学传奇是较早发轫于英国,独立于科幻的文类,但没有一部完整的科幻史胆敢将二十世纪前半的科学传奇发展过程排除在外。随着科幻类型持续演化,更多非类型作者挑战科幻主题或是在作品中参杂类似科幻书写的手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么多酱缸辞汇,像是:“主流”(mainstream)、“滑流”(slipstream)、“幻寓”(fabulation)、“魔幻写实”(magic realism)、“后现代科幻”(postmodern sf)等等。部分作家作品已经为科幻圈内所熟知,并给予颇高评价,尽管该作者可能会否认她写的是科幻。这类作品当然也得摆进科幻史。此外,我们还得加入类型出版、评论,以及同好活动等资料,因为就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记录对帮助我们了解科幻还是有极高的价值。然而,包山包海的结果,令人失望的事情就来了。把所有东西灌在同一本书里面,我们的“真科幻史”看起来就像詹姆斯所谓“可悲的杂烩”(sad muddle)[13]。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唯一一本究极的“真科幻史”,而是一大票针对特定科幻主题所做的历史研究。

  坦白说,巨无霸型的科幻史书,像欧迪斯《亿兆年的狂欢》(Trillion Year Spree)或潘兴(Alexei and Cory Panshin)夫妇《山丘外的世界》(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横跨科幻发展的所有时期,大致依照年代列出重要作家的简要生平,讨论他们的着名作品,简短叙述出版情况和同好活动,同时夹杂个人的理念与批判(种种一切加起来刚好符合构成“可悲的杂烩”所有要件),的确提供丰富的资料给初入门的新手。然而,它们的内容再怎么多,也无法扮演百科全书的角色,更不可能在单一章节,顶多就短短的几十页里面详述某个特定时期的种种科幻大小人事物。因此,单本巨无霸之外,我们还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阐述科幻史。一是专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或是主题。这方面已经有几个成功的例子:埃佛瑞·布雷勒(Everett F. Bleiler)《科幻早年史》(Science Fiction: The Early Years)、史戴博福特《科学传奇在英国,1890-1950》,以及麦可·艾许里(Mike Ashley)《科幻杂志史》(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等。上述著作都在该特定主题中具有正典等级的权威地位。第二种方式则是藉由彻底分析科幻文本和其他相关资讯(评论、出版/市场状况、读者反应等等),推导出一种模型或理论,得以精确描述科幻究竟是什么,或是解释科幻如何演进、变化。我想这是科幻史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它最有用的功能。魏斯法尔在《奇想之结构:科幻概念的创造》(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的最后做出了如此的尝试。他对科幻的“描述”,就我个人认为,提供了科幻文类最完整的视野,因为它涵盖所有会出现在任何科幻出版品当中的素材:一、传统上所认定的“科幻小说”(包括散文故事体、科学事实/概念、未来/过去/虚拟的情势或“新”事物这三种要素);二、奇幻(缺少科学语言);三、科学小说(专注于“当代”的情势或新事物);四、科学预言(缺少故事成分);五、非小说形式的科幻作品(不用散文故事体铺陈);以及,六、对上述五个种类的文本或科幻类型本身的评论、介绍。[14]

  不过我对他所提出的科幻文类演进历史模型更有兴趣。这个模型的主要立论是:某特定权威评论家所提出,科幻应该要如何如何的法则或建议,无法在同一时期造成立即反应,但却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世代的作家和读者[15]。他成功地证明根斯巴克的科幻理论孕育出“黄金时期”(the Golden Age)的作者群、约翰·坎伯(John W. Campbell, Jr.)对科幻的看法养出了1950年代的作家。可是尽管他声称之后的时期仍可适用该模式,我却认为有些问题尚待厘清。首先,指出根斯巴克和坎伯是‘黄金时期’结束前,科幻类型影响最钜的两大巨头并不困难,但对之后的各个时期,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彻底的研究才能断定谁是喊水会结冻的老大,甚至很有可能的事实是:并没有唯一一个独霸的老大(又不是台湾科幻)。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类型外的影响,不论是文学方面或是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方面,就从未间断,而且与日俱增;分析上更加困难。再者,如果我们迳行将该模型套用到后来的时期,马上就会产生许多疑点:这种因果关系是否适用于“新浪潮”(New Wave)以后的时代?“新浪潮”所提出的科幻理论又影响了谁?是塞爆叛客吗?还是无名的1970年代,那些跟上浪潮的作品?如果真的是塞爆叛客,那同样在1980年代加入新元素卷土重来的“新太空歌剧”和其他旧瓶装新酒的传统科幻主题书写又要算在谁的头上?由于目前仍旧欠缺令人满意的1950年代以降科幻断代专史,这些疑问终究还是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至于作品更多元发展,歧异程度更大的19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根本没有办法归纳在某个标签之下,更需要科幻史家下苦心钻研。

  我们需要更多科幻史。并不是那种大部头,从《吉尔伽美什》或《科学怪人》或《拉弗 124C 41+》(Ralph 124C 41+)轻描淡写浏览至肯恩·麦克劳(Ken MacLeod)的马克思主义太空歌剧或柴那·米耶维尔(China Mieville)等的“新怪谭”(New Weird);而是详尽、广泛、有系统地对科幻史特定时期或某一科幻主题的分析与统整。我们需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科幻的理论和模型;不单单只是知道“科幻”一词的意义,还要通晓“科幻”如何从最初的简单浅显一直演变到现在的景况(我不敢奢望有人能分析出科幻的未来)。这是一个竭力想要更加认识科幻的非英美读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

  注释:

  [1] Edward James, _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2.

  [2] 另一种英译的标题为《真实故事》(The True Story)。

  [3]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9), p. 12.

  [4] 同上。

  [5] Gary Westfahl, 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8.

  [6] Brian Aldiss and 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reprinted edn., (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p. 4.

  [7] 见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How Science Fiction Conquered the Worl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 pp. 37-38.

  [8] John J. Pierc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A Study in Imagination and Evolution, (Westpos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7), p. 22.

  [9] 同上,p. 34.

  [10] Westfahl, op. cit., pp. 79-83.

  [11] Westfahl, op. cit., p. 83.

  [12] Westfahl, op. cit., p. 91.

  [13] Brian Aldiss, Brian Stableford and Edward James, ‘On “On the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in Foundation: the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 47, (1989), pp. 28-33 (p. 33).

  [14] 详细的分析内容,见Westfahl, op. cit., pp. 291-307.

  [15] 对于该模型的完整描述,见Westfahl, op. cit., pp. 281-283.作者:林翰昌


  英国科幻学界超重量级人物艾德华·詹姆斯(Edward James)说过:“想要了解科幻的人就必须强迫自己成为历史学家。”[1]由此可知,科幻史对于意欲真正认识科幻的人甚为重要。然而,尽管文本就在那里,垂手可得,写作与出版的历史资料也都固定不变(只消有人把它挖出来),但要完成一部各方都能认可的科幻史,似乎还是比登天还难。几乎每一个“科幻史家”都坚持使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来解读史实。这就意味着:要了解某家版本的科幻史,我们必须先考虑该作者对科幻的定义,以及他(她)究竟所专注或强调科幻的何种层面。只有在充分阅读、评估众家说法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要跟随某个学派的脚步,或是在心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真科幻史”。

  每部科幻史不可避免必定要阐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幻究竟从哪一个故事开始?”它的答案可以向前追溯到萨摩撒塔的卢西安(Lucian of Samosata)《真实历史》(The True History)[2]、荷马(Homer)的《奥狄赛》(Odyssey)、《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史诗,甚或“倘若我们能接受世界上已知或是假设的事实主体就等同于当时的科学”[3],“在文字发明之前”[4]就有科幻的存在。如果我们坚信科幻是一种文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幻类型:“由众多文本所构成,这些文本因为对该文类有共同体认而相互系属,同时代的评论并有确切记载”[5],这样答案也可以迟至1926年,也就是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出版《惊异故事》(Amazing Stories)创刊号的时候。其余史家则更加强调“科学”观念,认为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前,应该还不能算是有科幻。他们各自拣选某位特定作家或某部重要作品,然后藉由阐述自己的科幻定义,证明这个作家/作品才是科幻的发端。最着名的就是布莱恩·欧迪斯(Brian W. Aldiss)的例子。他认为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乃是史上首部科幻的论点,但其实也根植于他对科幻的定义:“科幻是对人类的定义与人类在宇宙间占有何种地位的追寻,它会涵盖于我们先进却混淆的知识陈述(即科学)之中,并具有哥德式或后哥德式书写体裁的特色。”[6]他的说法虽然应该是科幻圈内外流传最广的一种,却也受到其他学者的抨击。其中一位批评者汤玛斯·狄许(Thomas M. Disch),认为文类的建立应该要具备广泛的一般读者群,因此将科幻之父的封号颁给爱伦·坡(Edgar Allan Poe)[7]。约翰·皮尔斯(John J. Pierce)则断言:“《科学怪人》的氛围仍旧不属科学,而属魔法”[8],进而认定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之父,因为“只有把他的小说抽丝剥茧到由科学发现或发明所激发的冒险故事基本要素,才看得出凡尔纳为科幻打下的基石,并且让它得以朝着自己的名称‘即科学幻想’持续演进。”[9]布莱恩·史戴博福特(Brian Stableford)的《科学传奇在英国,1890-1950》(Scientific Romance in Britain 1890-1950),尽管并没有明确指出科幻的源头,但他完整地提供了科学传奇的历史。这个由威尔斯(H. G. Wells)和同时期作家在英伦与欧陆所开启的文类,较之科幻更加成熟、悠久。然而,不管他们的论点为何,这些理论,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我所没有提到的说法,都只是我所认定“真科幻史”的一部分。

  我完全同意盖瑞·魏斯法尔与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在雨果·根斯巴克之前,科幻类型并不存在。是由于根斯巴克的鼓吹、推广,使大众开始知道有科幻这么一个文类。作家们知道他们在写什么;读者知道他们要读什么;出版商知道要出什么才会卖;评论家知道要如何建立标准来评断文本……这一切都是在一面名叫“科幻”的大旗底下运作,因此这个类型不但产生了,还能继续成长茁壮。然而,当我们在讨论科幻史的时候,不只应该要注意类型之内的文本、活动和流变,还得要参照所有“相关’的事物史实。就像在编美国史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直接从1776年七月四日那一天开始写起,而得要提及更早时候的来龙去脉,甚至有可能追溯到上万年前,美洲原住民在草原上追逐野牛、驯服野马的时代(虽然乍看之下有点奇怪)。同样地,不论直接或间接,不论有没有确切的证据,就算把它们算做科幻有时实在很荒谬,我们必须回头看看影响根斯巴克科幻定义与分类的更早期作品。在分析种种根斯巴克当年的宣传简介与专文之后,魏斯法尔指出根斯巴克理论所包涵的六种“科幻”传统模式:路易·谢纳伦斯(Luis Senarens)和同时期其他廉价小说书写所辑录的传奇冒险、爱伦·坡的哥德式小说和讽刺文学、儒勒·凡尔纳的旅行故事和乌托邦文学(此类另有明文提及艾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的影响),还有威尔斯与其他科学传奇所彰显的超升故事(tale of transcendence)[10]。魏斯法尔坦承这些作家作品“经根斯巴克的大脑所过滤而出,对科幻文类的成形有实质影响”[11]。就算魏斯法尔辩称他们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经过根斯巴克的转化”[12],这些影响依然存在,因此给他们在科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不妥。以这些作家作品为新的起点,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再往前推。如此一来,声称上古作品如《吉尔伽美什》、《奥狄赛》等和科幻有关联,就不至于那么突兀、诡异。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以后的文本当然更加契合。重点在于:当我们在讨论科幻史的时候,不但应该要纳入类型之内的文本,连那些在类型之外的、类型生成之前的,都得考虑进去,也就是把科幻视作一种书写模式。倘若觉得“标签”实在很重要,那大可以把1926年之前的东西全数称为“元科幻”(proto science fiction)。

  把焦点摆在科幻类型建立之后的几个时期,这样的立论似乎仍然适用。科学传奇是较早发轫于英国,独立于科幻的文类,但没有一部完整的科幻史胆敢将二十世纪前半的科学传奇发展过程排除在外。随着科幻类型持续演化,更多非类型作者挑战科幻主题或是在作品中参杂类似科幻书写的手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么多酱缸辞汇,像是:“主流”(mainstream)、“滑流”(slipstream)、“幻寓”(fabulation)、“魔幻写实”(magic realism)、“后现代科幻”(postmodern sf)等等。部分作家作品已经为科幻圈内所熟知,并给予颇高评价,尽管该作者可能会否认她写的是科幻。这类作品当然也得摆进科幻史。此外,我们还得加入类型出版、评论,以及同好活动等资料,因为就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记录对帮助我们了解科幻还是有极高的价值。然而,包山包海的结果,令人失望的事情就来了。把所有东西灌在同一本书里面,我们的“真科幻史”看起来就像詹姆斯所谓“可悲的杂烩”(sad muddle)[13]。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唯一一本究极的“真科幻史”,而是一大票针对特定科幻主题所做的历史研究。

  坦白说,巨无霸型的科幻史书,像欧迪斯《亿兆年的狂欢》(Trillion Year Spree)或潘兴(Alexei and Cory Panshin)夫妇《山丘外的世界》(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横跨科幻发展的所有时期,大致依照年代列出重要作家的简要生平,讨论他们的着名作品,简短叙述出版情况和同好活动,同时夹杂个人的理念与批判(种种一切加起来刚好符合构成“可悲的杂烩”所有要件),的确提供丰富的资料给初入门的新手。然而,它们的内容再怎么多,也无法扮演百科全书的角色,更不可能在单一章节,顶多就短短的几十页里面详述某个特定时期的种种科幻大小人事物。因此,单本巨无霸之外,我们还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阐述科幻史。一是专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或是主题。这方面已经有几个成功的例子:埃佛瑞·布雷勒(Everett F. Bleiler)《科幻早年史》(Science Fiction: The Early Years)、史戴博福特《科学传奇在英国,1890-1950》,以及麦可·艾许里(Mike Ashley)《科幻杂志史》(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等。上述著作都在该特定主题中具有正典等级的权威地位。第二种方式则是藉由彻底分析科幻文本和其他相关资讯(评论、出版/市场状况、读者反应等等),推导出一种模型或理论,得以精确描述科幻究竟是什么,或是解释科幻如何演进、变化。我想这是科幻史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它最有用的功能。魏斯法尔在《奇想之结构:科幻概念的创造》(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的最后做出了如此的尝试。他对科幻的“描述”,就我个人认为,提供了科幻文类最完整的视野,因为它涵盖所有会出现在任何科幻出版品当中的素材:一、传统上所认定的“科幻小说”(包括散文故事体、科学事实/概念、未来/过去/虚拟的情势或“新”事物这三种要素);二、奇幻(缺少科学语言);三、科学小说(专注于“当代”的情势或新事物);四、科学预言(缺少故事成分);五、非小说形式的科幻作品(不用散文故事体铺陈);以及,六、对上述五个种类的文本或科幻类型本身的评论、介绍。[14]

  不过我对他所提出的科幻文类演进历史模型更有兴趣。这个模型的主要立论是:某特定权威评论家所提出,科幻应该要如何如何的法则或建议,无法在同一时期造成立即反应,但却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世代的作家和读者[15]。他成功地证明根斯巴克的科幻理论孕育出“黄金时期”(the Golden Age)的作者群、约翰·坎伯(John W. Campbell, Jr.)对科幻的看法养出了1950年代的作家。可是尽管他声称之后的时期仍可适用该模式,我却认为有些问题尚待厘清。首先,指出根斯巴克和坎伯是‘黄金时期’结束前,科幻类型影响最钜的两大巨头并不困难,但对之后的各个时期,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彻底的研究才能断定谁是喊水会结冻的老大,甚至很有可能的事实是:并没有唯一一个独霸的老大(又不是台湾科幻)。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类型外的影响,不论是文学方面或是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方面,就从未间断,而且与日俱增;分析上更加困难。再者,如果我们迳行将该模型套用到后来的时期,马上就会产生许多疑点:这种因果关系是否适用于“新浪潮”(New Wave)以后的时代?“新浪潮”所提出的科幻理论又影响了谁?是塞爆叛客吗?还是无名的1970年代,那些跟上浪潮的作品?如果真的是塞爆叛客,那同样在1980年代加入新元素卷土重来的“新太空歌剧”和其他旧瓶装新酒的传统科幻主题书写又要算在谁的头上?由于目前仍旧欠缺令人满意的1950年代以降科幻断代专史,这些疑问终究还是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至于作品更多元发展,歧异程度更大的19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根本没有办法归纳在某个标签之下,更需要科幻史家下苦心钻研。

  我们需要更多科幻史。并不是那种大部头,从《吉尔伽美什》或《科学怪人》或《拉弗 124C 41+》(Ralph 124C 41+)轻描淡写浏览至肯恩·麦克劳(Ken MacLeod)的马克思主义太空歌剧或柴那·米耶维尔(China Mieville)等的“新怪谭”(New Weird);而是详尽、广泛、有系统地对科幻史特定时期或某一科幻主题的分析与统整。我们需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科幻的理论和模型;不单单只是知道“科幻”一词的意义,还要通晓“科幻”如何从最初的简单浅显一直演变到现在的景况(我不敢奢望有人能分析出科幻的未来)。这是一个竭力想要更加认识科幻的非英美读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

  注释:

  [1] Edward James, _Scienc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2.

  [2] 另一种英译的标题为《真实故事》(The True Story)。

  [3] Lester del Rey, The World of Science Fiction: The History of a Subcultur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9), p. 12.

  [4] 同上。

  [5] Gary Westfahl, The Mechanics of Wonder: The Creation of the Idea of Science Fiction,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8.

  [6] Brian Aldiss and 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reprinted edn., (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p. 4.

  [7] 见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How Science Fiction Conquered the Worl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 pp. 37-38.

  [8] John J. Pierc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Fiction: A Study in Imagination and Evolution, (Westpos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87), p. 22.

  [9] 同上,p. 34.

  [10] Westfahl, op. cit., pp. 79-83.

  [11] Westfahl, op. cit., p. 83.

  [12] Westfahl, op. cit., p. 91.

  [13] Brian Aldiss, Brian Stableford and Edward James, ‘On “On the Tru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in Foundation: the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 47, (1989), pp. 28-33 (p. 33).

  [14] 详细的分析内容,见Westfahl, op. cit., pp. 291-307.

  [15] 对于该模型的完整描述,见Westfahl, op. cit., pp. 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