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突击队谈俄勇士特战队:学习中方优点特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08:23
 9月7日晚23时许,随着两架运送参演官兵和装备的军用运输机安全降落,中国武警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的部队胜利回国。

  这是年轻的中国武警部队首次成建制走出国门“征战”,刚刚诞生的“雪豹突击队”队员们有幸成为这段光辉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参“战”归来,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徐平(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支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联合战役司令部参谋长):俄方把是否上过战场打过仗,作为提升军官的必备条件之一。“勇士特战队”参加过车臣、北高加索大规模反恐围剿战争和别斯兰劫持人质事件解救行动等多次作战任务,他们的军官100%上过战场。其所在的内卫部队独立作战师师长梅里科夫将军也可谓是征战一生,并取得“红色贝蕾帽”(俄军一种荣誉),其年仅23岁的儿子于今年夏天在俄北高加索地区参加清剿作战行动中英勇牺牲,可梅里科夫本人在战斗时依然指挥若定,在交流中仍就谈笑风生。他把儿子视为祖国的英雄,他把国家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黄烨(“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公交车、楼房中方突击队员):在和俄军士兵交流时发现,俄军士兵对我的纯牛皮半指手套(空降下滑时抓绳索使用)爱不释手。同时我也看上了这名士兵腰间别着的一把非常漂亮的匕首。于是就试探性提出想与其交换。这名士兵不同意。开始我以为这是俄军的装备。后来这名士兵告诉我,这把匕首是曾经和他一起作战、牺牲在车臣战场上的一名战友留给他的遗物,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天睡觉他都把匕首紧握着放在胸口,以深深怀念自己的战友,随时刺死来犯的敌人。所以很遗憾,不能交换。我对这位士兵肃然起敬,演习结束时,我把手套送给了他。

  玄志健(“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公交车、楼房中方突击队员):俄军官兵在平时交流时比较随和,可一上“战场”就异常认真。在士兵中也大多数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一谈起恐怖分子,他们就显得无比憎恨,满脸满眼充满杀气。但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士兵却很拘谨,一脸稚气。显然,是战斗让他们走向成熟。俄军官兵对保守国家军队机密也看得很重,凡是涉及到军队编制、力量构成、生活待遇,以及武器装备性能等,他们都是守口如瓶。如有问起,他们一概友好地以微笑的形式摇头拒绝。

  曲良峰(“雪豹突击队”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联合战役司令部副参谋长):俄军把崇尚英雄当作培养官兵为国奉献和军人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的重要源泉。在我们居住的俄军营房门口,塑立着一块烈士墓碑,上面记载着烈士生前的感人事迹,所有人员在经过时,都会自觉地列队敬礼、默哀,以表达对烈士英雄的崇敬之情。烈士生前居住过的班里,始终摆放着他的床铺和留下的遗物,床头的墙上挂着其大幅遗像,每天早上,都会有专人为烈士的墓碑和床铺敬献鲜花。每逢考核、演习或参加作战时,他们都要带领全体队员到碑前唱队歌并哀默。

  李增源(“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勇士特战队”队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近似残酷的考核,在全部的高强度课目都能达到最优秀时,则由独立作战师颁发象征着他们最高荣誉的“红色贝蕾帽”。获得此帽时,队员要双膝跪地接受,并虔诚地亲吻大地好久好久。队员对此殊荣的神圣程度出乎意料,如:帽子不得转借,即使让人代拿,也要有同等资格。在交流中,“红色贝蕾帽”的荣誉感让我们心动,但想与“红色贝蕾帽”合影留念却被坚决拒绝。他们真是把荣誉视为比生命还重要。

  靖建辉(“雪豹突击队”侦察中队中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俄方队员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我感触很深。他们5人为一个战斗小组,排长为行政指挥员,训练、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一块儿来一块儿去,时时形影不离,以这种集体意识培养官兵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合演中,我和其它4名战友组成直升机机降小组。在俄“勇士特战队”,机降属高风险课目,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应变能力不允许参加实践跳机。这是一个临时增加的演练课目,之前也从未进行适应性训练,但面对挑战,我们没有退缩,反而仅用了3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训练任务。这使有过上千次的跳机经验的“勇士”队员感到非常惊讶。

  王亮(“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排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索降组中方突击队员):俄军的精细化作战分工明确,小组配合默契到突入瞬间的枪口指向,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先踏哪个阶梯等,都规定的很详细。在俄期间,记忆中他们拉过两次紧急集合,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情况下拉的,让我方侦察队员都几乎没有觉察。俄方总结学习我们的东西特别快,今天看到我们的训练或战斗方法有过人之处,明天上场他们绝对可以照搬过来。

  王琦(“雪豹突击队”侦察中队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勇士特战队”大部分队员都参加过反恐实战,在训练和演习中,实战氛围浓,恐怖分子逼真。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解救人质过程中,恐怖分子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就用枪对着人质的脚下打,近之毫厘,就好像子弹已经打到了人质一般;我们在围歼恐怖分子的车辆时,恐怖分子所有的枪都打连发,对着队员猛烈射击,枪口喷火,硝烟四起。这种实战氛围,让队员面对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反恐战斗,而不会去想这仅仅是在演习。从俄军的训练场,也可看出他们处处从实战出发的痕迹。他们从不去刻意地整理场地,一切完全保持自然环境的原样,让人去适应环境。

  张健明(“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潜伏组中方突击队员):我参观俄军的武器装备时,看不出他们所用的武器有多先进,有些看起来还有些笨重。但他们在装备的选用上,都是根据反恐任务的性质不同配备的,甚至在作战过程中怎么顺手就怎么用。比如,他们在战斗中就用黑胶布把两个弹夹反粘起来,当一个弹夹的子弹用光后,反手扔掉空弹夹,顺手装上新弹夹,前后不过几秒钟,虽然不太好看,但却实用,大大节省了换子弹的时间。同时,他们对武器不迷信、不盲从,不管是什么武器,也不管这种武器是什么参数,不经过队员的亲自试验,他们绝不会轻易相信这种装备的可靠性。

  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结束了,而“雪豹突击队”的路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些勇敢无畏、善于学习的勇士们,我们相信,下一仗,他们会打得更棒!9月7日晚23时许,随着两架运送参演官兵和装备的军用运输机安全降落,中国武警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的部队胜利回国。

  这是年轻的中国武警部队首次成建制走出国门“征战”,刚刚诞生的“雪豹突击队”队员们有幸成为这段光辉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参“战”归来,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徐平(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支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联合战役司令部参谋长):俄方把是否上过战场打过仗,作为提升军官的必备条件之一。“勇士特战队”参加过车臣、北高加索大规模反恐围剿战争和别斯兰劫持人质事件解救行动等多次作战任务,他们的军官100%上过战场。其所在的内卫部队独立作战师师长梅里科夫将军也可谓是征战一生,并取得“红色贝蕾帽”(俄军一种荣誉),其年仅23岁的儿子于今年夏天在俄北高加索地区参加清剿作战行动中英勇牺牲,可梅里科夫本人在战斗时依然指挥若定,在交流中仍就谈笑风生。他把儿子视为祖国的英雄,他把国家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黄烨(“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公交车、楼房中方突击队员):在和俄军士兵交流时发现,俄军士兵对我的纯牛皮半指手套(空降下滑时抓绳索使用)爱不释手。同时我也看上了这名士兵腰间别着的一把非常漂亮的匕首。于是就试探性提出想与其交换。这名士兵不同意。开始我以为这是俄军的装备。后来这名士兵告诉我,这把匕首是曾经和他一起作战、牺牲在车臣战场上的一名战友留给他的遗物,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天睡觉他都把匕首紧握着放在胸口,以深深怀念自己的战友,随时刺死来犯的敌人。所以很遗憾,不能交换。我对这位士兵肃然起敬,演习结束时,我把手套送给了他。

  玄志健(“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公交车、楼房中方突击队员):俄军官兵在平时交流时比较随和,可一上“战场”就异常认真。在士兵中也大多数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一谈起恐怖分子,他们就显得无比憎恨,满脸满眼充满杀气。但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士兵却很拘谨,一脸稚气。显然,是战斗让他们走向成熟。俄军官兵对保守国家军队机密也看得很重,凡是涉及到军队编制、力量构成、生活待遇,以及武器装备性能等,他们都是守口如瓶。如有问起,他们一概友好地以微笑的形式摇头拒绝。

  曲良峰(“雪豹突击队”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联合战役司令部副参谋长):俄军把崇尚英雄当作培养官兵为国奉献和军人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的重要源泉。在我们居住的俄军营房门口,塑立着一块烈士墓碑,上面记载着烈士生前的感人事迹,所有人员在经过时,都会自觉地列队敬礼、默哀,以表达对烈士英雄的崇敬之情。烈士生前居住过的班里,始终摆放着他的床铺和留下的遗物,床头的墙上挂着其大幅遗像,每天早上,都会有专人为烈士的墓碑和床铺敬献鲜花。每逢考核、演习或参加作战时,他们都要带领全体队员到碑前唱队歌并哀默。

  李增源(“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副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勇士特战队”队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近似残酷的考核,在全部的高强度课目都能达到最优秀时,则由独立作战师颁发象征着他们最高荣誉的“红色贝蕾帽”。获得此帽时,队员要双膝跪地接受,并虔诚地亲吻大地好久好久。队员对此殊荣的神圣程度出乎意料,如:帽子不得转借,即使让人代拿,也要有同等资格。在交流中,“红色贝蕾帽”的荣誉感让我们心动,但想与“红色贝蕾帽”合影留念却被坚决拒绝。他们真是把荣誉视为比生命还重要。

  靖建辉(“雪豹突击队”侦察中队中队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俄方队员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我感触很深。他们5人为一个战斗小组,排长为行政指挥员,训练、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一块儿来一块儿去,时时形影不离,以这种集体意识培养官兵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合演中,我和其它4名战友组成直升机机降小组。在俄“勇士特战队”,机降属高风险课目,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应变能力不允许参加实践跳机。这是一个临时增加的演练课目,之前也从未进行适应性训练,但面对挑战,我们没有退缩,反而仅用了3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训练任务。这使有过上千次的跳机经验的“勇士”队员感到非常惊讶。

  王亮(“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排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索降组中方突击队员):俄军的精细化作战分工明确,小组配合默契到突入瞬间的枪口指向,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先踏哪个阶梯等,都规定的很详细。在俄期间,记忆中他们拉过两次紧急集合,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情况下拉的,让我方侦察队员都几乎没有觉察。俄方总结学习我们的东西特别快,今天看到我们的训练或战斗方法有过人之处,明天上场他们绝对可以照搬过来。

  王琦(“雪豹突击队”侦察中队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直升机机降组中方突击队员):“勇士特战队”大部分队员都参加过反恐实战,在训练和演习中,实战氛围浓,恐怖分子逼真。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解救人质过程中,恐怖分子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就用枪对着人质的脚下打,近之毫厘,就好像子弹已经打到了人质一般;我们在围歼恐怖分子的车辆时,恐怖分子所有的枪都打连发,对着队员猛烈射击,枪口喷火,硝烟四起。这种实战氛围,让队员面对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反恐战斗,而不会去想这仅仅是在演习。从俄军的训练场,也可看出他们处处从实战出发的痕迹。他们从不去刻意地整理场地,一切完全保持自然环境的原样,让人去适应环境。

  张健明(“雪豹突击队”特战中队班长,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潜伏组中方突击队员):我参观俄军的武器装备时,看不出他们所用的武器有多先进,有些看起来还有些笨重。但他们在装备的选用上,都是根据反恐任务的性质不同配备的,甚至在作战过程中怎么顺手就怎么用。比如,他们在战斗中就用黑胶布把两个弹夹反粘起来,当一个弹夹的子弹用光后,反手扔掉空弹夹,顺手装上新弹夹,前后不过几秒钟,虽然不太好看,但却实用,大大节省了换子弹的时间。同时,他们对武器不迷信、不盲从,不管是什么武器,也不管这种武器是什么参数,不经过队员的亲自试验,他们绝不会轻易相信这种装备的可靠性。

  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结束了,而“雪豹突击队”的路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些勇敢无畏、善于学习的勇士们,我们相信,下一仗,他们会打得更棒!
一位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俄军官说:中国特警在战斗中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
滑降用半指手套?是不是太强了点哦?
原帖由 170兰州舰 于 2007-9-14 10:58 发表
一位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俄军官说:中国特警在战斗中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

:Q :Q :Q
中方特战队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体现在哪里呢?动作?意识?还是战术?
原帖由 Dick112 于 2007-9-14 11:26 发表
中方特战队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体现在哪里呢?动作?意识?还是战术?

意识是训练出来的,所以,应该缺的就是意识
原帖由 170兰州舰 于 2007-9-14 10:58 发表
一位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俄军官说:中国特警在战斗中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

没打过仗阿
俄罗斯不可小瞧啊, 如果所有俄军都像这篇文章上面的话......,  那可就不妙了
原帖由 波波仙人 于 2007-9-14 11:33 发表

意识是训练出来的,所以,应该缺的就是意识

毛子参加过实战,人家经验比我们强,那些东西不是教材和训练大纲能练出来的
毛子和车臣打了这么久可不是国内特警训练上一段时间就能体会的~
怎么连简易并联弹夹的方法都不知道啊?难道国内培训从来不看外军录像?不行看看Discovery都可以啊。
黑胶布把两个弹夹反粘起来,当一个弹夹的子弹用光后,反手扔掉空弹夹,顺手装上新弹夹

这个在几年前互送特使去伊拉克的特警中早看到了。
原帖由 花飞雪 于 2007-9-14 14:10 发表
怎么连简易并联弹夹的方法都不知道啊?难道国内培训从来不看外军录像?不行看看Discovery都可以啊。


可能不是不知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而是和平时期,军队训练中不允许战士这样自己改装备。

反正也就是一个胶带的事情,真到打仗时哪里还会管这么多,肯定是怎么好用,怎么改。
原帖由 liebundleid 于 2007-9-14 10:38 发表
我参观俄军的武器装备时,看不出他们所用的武器有多先进,有些看起来还有些笨重。 ...


不完全同意!

T G还没到真正可以自大到瞧不起老毛子装备的时候。

俄军的许多装备,特别是特战装备还是非常先进的,针对性非常强。


比如:

高停止作用,和高穿透力的9X39mm系列特种消声步枪弹,以及发射它的AS消声突击步枪,VSS消声狙击步枪,9A-91短突。

它们是目前唯一真正完美的解决 消声武器 的消声效果与威力之间矛盾的 枪弹系统。在采用能使消声效果最佳的亚音速低速弹头的情况下,保持了步枪弹的停止作用,和高穿透力。

再比如:

老毛的Pecheneg通用机枪,虽然仍部分沿用PKM通用机枪的设计,仍沿用7.62X54R弹,但其采用了独特的引射式强制冷却枪管技术,使的Pecheneg通用机枪不必换枪管就有着惊人的连续射击性能,和实际射速。
毛子当然不能小看..但是俺们的一些队伍没有实践经验? 规模不如毛军那倒是..
毛子在车臣,差不多是和自己的前精英战友对决。;P
我们学习人家优点快不快
学习能力强,开玩笑,45年的红军的素质和41年的红军的素质相差得不是一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