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异----相信我们都有发言权吧[原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55:54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异:
  两地龙头效应不一
  长三角企业的CEO,普遍认为珠三角没有“龙头”,也就是“龙头效应”没有在珠三角很好地发挥出来,而在长三角,“龙头效应”就非常明显。
   长三角很明显是一个龙头城市带动两个亚中心,就是南京和杭州,大家都已经很清楚这样一个格局。珠三角可能是一个多中心的格局,香港是一个中心、深圳是一个中心、广州是另外一个中心,但是未来这三个中心的互动怎么一个情况,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趋势,也要看政府的政策。
  两地思维方式不一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最大的差别就是两地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珠三角由于与香港等东亚地区邻近,在管理上、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前卫,敢冒险,创新能力较强,做事务实。而长三角尤其是上海地区,企业的思想都比较精明和精确,所以很难有大胆创新的做法。
  人才层面不同
  广东多出老板或富翁,上海则多出白领和职业经理人;广东的民营企业多,上海跨国企业较多。不过由于广东人喜欢“单干”,也不太依赖政府的力量,更多的是依赖市场,所以很难见企业间联合起来做大的现象,也很少有企业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而在上海,政府的干预度较大,经常会有政府示意下的联手合作。也就是说,珠三角的企业更喜欢把一个事情向纵向发展,做深做透后再向横向发展。而长三角的企业则喜欢把事情向横向发展,即先做大再做强。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竞合点
  人才竞合
  现实表明,珠三角的人才储备不足正成为未来珠三角经济带发展的最主要隐患;而与此同时,凝聚着众多高附加值产业人力资源的长三角,也正为如何给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焦虑,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和引入,成为两地较量与发展的根本。
  格兰仕集团副总经理的陆荣发的老同事陈以群认为,长三角虽然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而珠三角具有浓厚的商业市场环境,人才交流频繁,在用人方面有独到之处。
  万和集团副总裁卢楚隆也表示,虽然长三角在人才储备及文化底蕴方面比珠三角要高,但珠三角企业领导人善于以勤补拙,而且思想开明,人才竞合成为共同发展的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指出,上海出白领,善于管理;珠三角出老板,善于创业,两地人才如果能互补,将形成强大的发展力。 王方华同时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要发展,首先要将人才实现国际化,才能够使企业面向国际化,企业要从国际人才市场角度出发,找国际顶尖人才;珠三角企业也一样,需要多聘请国际人才,特别是在海外营销方面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但总体来说,两地在国际化人才的战略性培养上都还存在着差距。
  产业竞合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阶段的到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分工也愈加明显。从外资企业角度看,如果要做鞋或玩具,就会把工厂设置在珠三角,但如果是做芯片等技术型的产品,工厂将会设在长三角。
  原GE水电设备中国区总裁程嘉杰对目前珠三角产业格局上的误区直言不讳,珠三角的企业在日用化工用品方面已经做得非常精细和完善,可以与国际水平媲美,在汽车业、重工业方面也存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珠三角未能非常明确走技术型的竞争战略,由此已有不少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珠三角给人的印象依然是以价格竞争为主,更多的是大家挤在有限的空间里争抢,而不是跳出来走联合之路。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也认为:“整个广东企业的集群程度不够,散、乱、小,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无论在规模上、装备上、人才建设等问题上与国际企业竞争起来还很不足。” 
  其实,仍以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的珠三角经济链,已经在中国经济大产业格局中开始分化。随着香港和东南亚的影响,在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下,珠三角已经成为日用消费品以及出口补偿贸易的全国“领头羊”。
  程嘉杰认为,目前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以及知识经济的社会化,对知识运用的把握将缩小产业间互通的距离,尤其在珠三角特别是广州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工业、物流等政策指引下,珠三角与长三角产业间的互补竞合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平台竞合
  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广东比较快、比较活;上海比较稳、比较全;而在市场机会面前,广东的企业家善于抓市场机会;上海企业家则投资考虑更周密。“广东务实、上海善变通”在评点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时,王方华教授指出了两地企业最大差异。
  俞尧昌认为:“上海是大政府小企业,广东自由竞争的气氛较为浓厚。珠三角对市场商机非常敏感,但是在超前意识方面还很不够,要和国外大公司竞争,资源必须集中,企业应从‘竞争’状态走向‘竞合‘状态。”同时,俞尧昌表示,企业品牌和美誉度的认知程度是两地企业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名牌企业的发展上,广东和上海都有很多不错的品牌,但与世界名牌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构筑品牌平台的竞合、细化产业链的分工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成品、策品物业整合服务机构总裁陈晓敏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合作急需平台,房地产业的互通可能会为合作带来新的商机。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主要有三种模式:广东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广东的模式远在上海前列。珠三角的房地产在20年前就发展起来,上海房地产的发展也仅是近10年的事情。上海目前还处于从珠三角输入管理、设计等经验的阶段。同时,两地的思想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珠三角的企业追求的是目的,而长三角企业更多探索的是过程,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更推崇珠三角的作风。所以,两地房地产行业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必要。
 企 业 对 话
  长三角企业看珠三角
  长三角的企业对到珠三角投资的热情不是很大,长三角的企业认为一是对珠三角不是很熟悉,二是有些行业的发展落后于珠三角也不会进入,如房地产和建筑业等,三是认为珠三角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机会还没有刚刚开发的长三角大。不过同时有企业认为对到珠三角投资兴趣大,因为珠三角的外贸量大,市场空间大。
  当问起如果从海外归来,会选择在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投资时,选择长三角的有40%,其原因是地理环境比较熟悉,并且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网络。另外,相比较而言,金融、信息、文化交流等等环境因素方面长三角要比珠三角条件优越。而且,长三角的资源丰富,商机把握几率会比较高。也有人认为两地旗鼓相当,会根据投资行业来进行投资选择。
  珠三角企业看长三角
  珠三角的企业认为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比较好,而且处于腾飞的初期,发展潜力很大,都较有兴趣进攻长三角地区。同时也把进攻长三角作为企业全国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另外,当问起如果从海外归来,会选择在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投资时,选择珠三角的有33.3%%,其原因是总的投资环境不错,政策上面也有优势。66.7%的人则选择了长三角,因为它已处于开发期,人力资源丰厚,有潜力。总的来说,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政策比较规范,营造的软环境比珠三角好。





谁愿作“后花园”? 长三角城市关系出现新变化


  庭院深深,大宅豪门。如果有足够的根基与实力,谁人不做前庭主,有谁愿作后庭花?向来被视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随着近年来的规模扩张、产业提升和功能强化,正在打破长三角数十年来上海“一城独大”的格局。如今,被认为是“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三角城市群,正日益凸现城际间你追我赶、在竞争中融合的态势,“后花园”的概念逐渐淡出。
  (一)
  十多年前,苏州、昆山有一个梦:成为“大上海后花园”。当时,苏州的制造业还远不成气候,能令人目眩神迷的只有吴越的山水园林。苏州、昆山要做上海后花园、休歇地,乃是地理意义上的天作之合。但事易时移,苏州、昆山没有沉醉在“后花园”的迷梦里,而是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将各自打造成长三角乃至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
  每逢周末,大同电子(苏州)公司的吴经理总要去上海溜达,到华亭伊势丹购物,去新天地喝茶,到虹桥打高尔夫,或者呆在衡山路泡吧。他所在的公司,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辆大巴,送员工们到上海过双休日。不知道有多少苏南人像吴经理一样,把上海当成了后花园、休闲地。一到节假日,大小车队摩肩接踵地驶上沪宁高速公路,人们前往上海消费娱乐,洗涤一周的疲惫。相反,紧张了一周的昆山、吴江,要比平常冷清很多。
  另一方景象是,一百多年来,苏州向来是无数上海人的“人生后花园”——墓地所在。由于自身工业的发展,苏州市土地日显金贵,无法再开山采石、修造墓地了。据记者了解,苏州将出台规定,禁止“墓穴经济”。这预示着苏州作为上海“人生后花园”的历史也行将终结。
  谁成了谁的后花园?这问题也许没有答案。至少苏州、昆山对再谈“后花园”已不感兴趣。记者在江苏采访时感到,苏南更多的是认同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的地位,在上海这棵“大树底下种好自己的碧螺春”。
  在杭州,官员们总不忘一句警语:“再这样下去,就真的要成为人家的‘后花园’了!”将成为“后花园”视作警醒,凸现的是相互争锋、不甘人后的发展进取心态。浙江的雄心是接轨上海,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
  有趣的是,从生活、服务乃至医疗、教育的角度来说,上海倒不避讳“后花园”的地位。最近,上海在郊区的一城九镇打造富于欧陆情调的新江南小镇,想的就是国际资本在长三角腹地大规模布局之后,上海郊区的花园式“西洋小镇”能发挥“国际社区”的功能,让海内外投资者把这里当成他们心中的家园。
  (二)
  微妙的心态,可喜的新局。对“后花园”这一概念十年前后不同的看法,反映的本质是城市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眼下,长三角经济早已不是上海“一枝独秀”。这里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巨人群:包括年国内生产总值近5000亿元的“超级巨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等5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巨人群”,以及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等5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小巨人”。2002年,上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而杭州、苏州、无锡均名列前10位。
  最近,上海市政协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长三角各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已无悬殊落差。近年来,上海周边地区接受国际辐射的力度在增强,而接受上海辐射的力度在削弱。上海与周边城市间的产业梯度正在逐渐弱化。专家们据此认为,基于长三角各城市先发效应和后发效应的双重作用,以往形成的发展水平的落差已明显缩小,而各城市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态势有所显现。
  实力决定身份,一切顺理成章。“后花园”的淡出,是长三角城市发展的历史进步。
  “后花园”不过是个形象化的概念,其内涵并不仅是在地理意义上的“后庭花”——作为前台物质、精神上的休养生息地。用更经济的语言来诠释,它所揭示的发展路径是:承接辐射,错位竞争。在现代经济领域,提倡为了双赢或多赢的博弈,而不是纯粹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譬如昆山,十多年来依托与上海相接的地缘优势创造了昆山奇迹,但它崛起的关键并非是当上了“上海后花园”,而是在于“借势上海”的战略,在于借力上海传统制造业优势来承接转移,终成台商云集的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需要的是在区域联动中产生更多的昆山,而不是后花园。应该为长三角难觅“后花园”叫好,因为这里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木争荣。




将首现长三角 关注汽车产业集群之长三角篇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势在必行。因此,《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特别推出“关注汽车产业集群”系列报道,详细探讨我国四大区域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继8月29日本报推出第一篇“东北篇”和9月5日第二篇“西部篇”后,今天再推出第三篇“长三角篇”。
  发展汽车产业集群,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浙一带最具动力与活力:发挥集群效应,才能赶超东北、上海、京津等地区,这是动力之源;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灵活的民间资本,甚至古已有之的“产业集群”传统,这是活力之本。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最大的差别就是两地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珠三角由于与香港等东亚地区邻近,在管理上、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前卫,敢冒险,创新能力较强,做事务实。而长三角尤其是上海地区,企业的思想都比较精明和精确,所以很难有大胆创新的做法。
  “南京搞汽车产业集群,最有动力,最有活力,最有可能首先搞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研究员钱平凡博士面对本报记者,在细数了东北三省、湖北与重庆、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等四大汽车生产集中区域的各自特点后,有些兴奋地总结说。
  从扬州到南京、到镇江、到常州、到无锡,再到上海,这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十分集中的一条“走廊”,2003年上半年我国81家汽车生产企业各类汽车累计产量为2076587辆,上海与江苏两地的产量之和为456169辆,占总产量的22%。
  在这条“走廊”内,轿车工业在全国的地位,更是无人能出其右。今年上半年27家轿车企业的总产量为895477辆,上海与江苏两地产量之和为314068辆,占总产量的35.1%。抛开浙江吉利这样的企业不计,仅上海、江苏两省的轿车产量之和,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3强。
  江浙沪经济圈,历来是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之地。在如今我国汽车工业勃兴的重要时刻,这一区域已在不经不觉间,立在了引领汽车工业发展的“风尖浪口”位置。
  南京:惟有集群才能迎头赶上
  在我国汽车工业中,“三大集团”的实力较之其他企业,明显高出一筹,名列“三甲”之地。而对于谁是“中国四汽”,则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南汽集团本来是“中国四汽”的一个有力候选者,但在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中,南汽却落在了后面。
  南汽集团原属于中汽总公司,由于中汽总公司一直没有放权,因此造成南汽与江苏本地的汽车工业发展似乎格格不入,无法与江浙一带颇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有效结合,而因为管理体系上的原因,江苏省政府也对它扶持甚少。
  在错过了最佳一轮发展机遇后,南汽集团终于被下放给江苏,而与菲亚特的合作,也使近两年来南京菲亚特有不俗的市场表现。但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近邻”比较,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落下一大截。
  “南汽下放给江苏太晚了!”曾经在中汽总公司负责过汽车工业管理工作、如今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的赵英教授谈到这里,有些惋惜地说。
  但钱平凡的看法则要乐观一些。
  “也还不算晚,”钱平凡博士说:“我国的汽车产量今年才会突破400万辆,这是美国1923年的水平,说明我国汽车市场还有极为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发展得当,南汽以及江浙一带的汽车工业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目前国际上的汽车产业基本上都是集群,而实现集群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是当地存在非常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吸引主机厂前往投资,或在当地的土壤里孕育出新的主机厂;二是当地存在几个大主机厂,而一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厂商紧紧团结在主机厂周围。以此推断,南京,或者更大范围来讲,江浙一带,要想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上迅速赶超其他区域,应用第一种方式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不过,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更多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而不是生产集群的特点。生产集中就是相关的企业集中到一个地区,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而集群要求整车厂和相关的配件厂的关系更紧密,要出现专业化的分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厂家“大而全”或“小而全”,实行内部配套,整个交易处于一个集团内部。
  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性,使得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某一产品,而多个同类产品企业的地理集中,则能够生产出较大数量的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而由于产业集群中具有同类企业产生的各种便利要素,创业者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整合资源而创建新企业。
  “当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专业汽车零部件厂商时,整车制造业的进入门槛就降低了。吉利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获得成功?就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江浙一带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
  而吉利现阶段的成功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汽车产业集群”可以极大地推动一地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是江浙一带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有了最初步的一个“雏形”。
  钱平凡认为,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集中于某一产业,通过多类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利用集群效应而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针对一些产业而言,尤其是那些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的竞争优势。江浙一带既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汽车零部件基础,又有灵活的民间资本经营方式,既有搞“汽车产业集群”动力,又有搞“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因此,它可能比东北三省、比上海更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
  江浙:寻找第一粒“种子”
  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汽车集群现象就是存在的,它是自然形成的。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就是围绕丰田汽车公司而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是围绕着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而建成的汽车产业集群。这种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集群天生具有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由于过去实行计划经济,重工业的布局基本由政府用行政命令指定,而不是自然竞争的结果。因此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发展汽车工业集群,还需要看现有条件和历史条件。
  “一个地方如果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我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应具备一定的地域条件,交通便利;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第三,要是一个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区域。”赵英因此认为,中小城市不太适合发展汽车产业集群,这也就是为什么“东风”要搬出十堰、迁都武汉的原因。
  江浙一带适合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则十分完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灵活的民间资本,以及古已有之的“产业集群”传统。
  但目前南京、江浙一带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主机厂作为集群的“核心”企业。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中,关键性企业是决定产业集群能否诞生的基础。经济学家番多等人在其著作中把产业集群类比为森林,而关键性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他们认为,尽管没人能准确预测出第一粒树种何时会落于何地,但该树种一旦入土,它就可能会长出一片森林。
  如果说江浙一带已经具备的条件是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良好土壤的话,那么,南京或江浙一带,需要一粒能够长成“森林”的“种子”。
  “目前,南京最好的汽车企业是南京菲亚特,但因为菲亚特进入中国比较晚,因此南京菲亚特目前还无法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如果南京能够将通用或福特吸引过来,与南京菲亚特形成两个强势的中心主机厂的话,这一带的汽车产业集群就能够很快带动起来。”刚考察过江浙一带汽车业的钱平凡积极为南京出谋划策。
  通用虽然在中国有3家合资企业,但除了上海通用以外,其他规模都比较小;福特在中国目前只有一个轿车项目合作伙伴,规模也不大。因此,吸引通用或福特,就钱平凡来看,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而南京对发展汽车工业的态度也十分积极。
  “历史上,南京汽车工业位居全国第3位,现在仅排第11位,我们一定要通过7~8年的努力,让南京汽车工业重新跻身全国一流地位。”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蒋宏坤在南京春兰、长安两家汽车企业调研时,明确了该市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
  蒋宏坤说,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城市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南京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人才优势突出,发展汽车工业有着很好的基础。汽车产业一直是南京支柱产业,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构筑全国最好的政策平台,充分发挥南京的优势,推动汽车产业更快发展。
  蒋宏坤话音未落,8月28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重组后的南汽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在今年生产10万辆汽车、完成营业收入100亿元的基础上,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国际化的汽车集团,到2006年争取达到年产汽车30万辆、营业收入300亿元。此外,层面更宽、范围更广的国际、国内合作也将进一步展开。
   [em08][em08]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异:
  两地龙头效应不一
  长三角企业的CEO,普遍认为珠三角没有“龙头”,也就是“龙头效应”没有在珠三角很好地发挥出来,而在长三角,“龙头效应”就非常明显。
   长三角很明显是一个龙头城市带动两个亚中心,就是南京和杭州,大家都已经很清楚这样一个格局。珠三角可能是一个多中心的格局,香港是一个中心、深圳是一个中心、广州是另外一个中心,但是未来这三个中心的互动怎么一个情况,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趋势,也要看政府的政策。
  两地思维方式不一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最大的差别就是两地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珠三角由于与香港等东亚地区邻近,在管理上、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前卫,敢冒险,创新能力较强,做事务实。而长三角尤其是上海地区,企业的思想都比较精明和精确,所以很难有大胆创新的做法。
  人才层面不同
  广东多出老板或富翁,上海则多出白领和职业经理人;广东的民营企业多,上海跨国企业较多。不过由于广东人喜欢“单干”,也不太依赖政府的力量,更多的是依赖市场,所以很难见企业间联合起来做大的现象,也很少有企业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而在上海,政府的干预度较大,经常会有政府示意下的联手合作。也就是说,珠三角的企业更喜欢把一个事情向纵向发展,做深做透后再向横向发展。而长三角的企业则喜欢把事情向横向发展,即先做大再做强。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竞合点
  人才竞合
  现实表明,珠三角的人才储备不足正成为未来珠三角经济带发展的最主要隐患;而与此同时,凝聚着众多高附加值产业人力资源的长三角,也正为如何给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而焦虑,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和引入,成为两地较量与发展的根本。
  格兰仕集团副总经理的陆荣发的老同事陈以群认为,长三角虽然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而珠三角具有浓厚的商业市场环境,人才交流频繁,在用人方面有独到之处。
  万和集团副总裁卢楚隆也表示,虽然长三角在人才储备及文化底蕴方面比珠三角要高,但珠三角企业领导人善于以勤补拙,而且思想开明,人才竞合成为共同发展的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指出,上海出白领,善于管理;珠三角出老板,善于创业,两地人才如果能互补,将形成强大的发展力。 王方华同时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要发展,首先要将人才实现国际化,才能够使企业面向国际化,企业要从国际人才市场角度出发,找国际顶尖人才;珠三角企业也一样,需要多聘请国际人才,特别是在海外营销方面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但总体来说,两地在国际化人才的战略性培养上都还存在着差距。
  产业竞合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阶段的到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分工也愈加明显。从外资企业角度看,如果要做鞋或玩具,就会把工厂设置在珠三角,但如果是做芯片等技术型的产品,工厂将会设在长三角。
  原GE水电设备中国区总裁程嘉杰对目前珠三角产业格局上的误区直言不讳,珠三角的企业在日用化工用品方面已经做得非常精细和完善,可以与国际水平媲美,在汽车业、重工业方面也存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珠三角未能非常明确走技术型的竞争战略,由此已有不少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珠三角给人的印象依然是以价格竞争为主,更多的是大家挤在有限的空间里争抢,而不是跳出来走联合之路。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也认为:“整个广东企业的集群程度不够,散、乱、小,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无论在规模上、装备上、人才建设等问题上与国际企业竞争起来还很不足。” 
  其实,仍以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的珠三角经济链,已经在中国经济大产业格局中开始分化。随着香港和东南亚的影响,在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下,珠三角已经成为日用消费品以及出口补偿贸易的全国“领头羊”。
  程嘉杰认为,目前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以及知识经济的社会化,对知识运用的把握将缩小产业间互通的距离,尤其在珠三角特别是广州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工业、物流等政策指引下,珠三角与长三角产业间的互补竞合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平台竞合
  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广东比较快、比较活;上海比较稳、比较全;而在市场机会面前,广东的企业家善于抓市场机会;上海企业家则投资考虑更周密。“广东务实、上海善变通”在评点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时,王方华教授指出了两地企业最大差异。
  俞尧昌认为:“上海是大政府小企业,广东自由竞争的气氛较为浓厚。珠三角对市场商机非常敏感,但是在超前意识方面还很不够,要和国外大公司竞争,资源必须集中,企业应从‘竞争’状态走向‘竞合‘状态。”同时,俞尧昌表示,企业品牌和美誉度的认知程度是两地企业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名牌企业的发展上,广东和上海都有很多不错的品牌,但与世界名牌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构筑品牌平台的竞合、细化产业链的分工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成品、策品物业整合服务机构总裁陈晓敏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合作急需平台,房地产业的互通可能会为合作带来新的商机。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主要有三种模式:广东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广东的模式远在上海前列。珠三角的房地产在20年前就发展起来,上海房地产的发展也仅是近10年的事情。上海目前还处于从珠三角输入管理、设计等经验的阶段。同时,两地的思想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珠三角的企业追求的是目的,而长三角企业更多探索的是过程,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更推崇珠三角的作风。所以,两地房地产行业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必要。
 企 业 对 话
  长三角企业看珠三角
  长三角的企业对到珠三角投资的热情不是很大,长三角的企业认为一是对珠三角不是很熟悉,二是有些行业的发展落后于珠三角也不会进入,如房地产和建筑业等,三是认为珠三角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机会还没有刚刚开发的长三角大。不过同时有企业认为对到珠三角投资兴趣大,因为珠三角的外贸量大,市场空间大。
  当问起如果从海外归来,会选择在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投资时,选择长三角的有40%,其原因是地理环境比较熟悉,并且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网络。另外,相比较而言,金融、信息、文化交流等等环境因素方面长三角要比珠三角条件优越。而且,长三角的资源丰富,商机把握几率会比较高。也有人认为两地旗鼓相当,会根据投资行业来进行投资选择。
  珠三角企业看长三角
  珠三角的企业认为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比较好,而且处于腾飞的初期,发展潜力很大,都较有兴趣进攻长三角地区。同时也把进攻长三角作为企业全国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另外,当问起如果从海外归来,会选择在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投资时,选择珠三角的有33.3%%,其原因是总的投资环境不错,政策上面也有优势。66.7%的人则选择了长三角,因为它已处于开发期,人力资源丰厚,有潜力。总的来说,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政策比较规范,营造的软环境比珠三角好。





谁愿作“后花园”? 长三角城市关系出现新变化


  庭院深深,大宅豪门。如果有足够的根基与实力,谁人不做前庭主,有谁愿作后庭花?向来被视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随着近年来的规模扩张、产业提升和功能强化,正在打破长三角数十年来上海“一城独大”的格局。如今,被认为是“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三角城市群,正日益凸现城际间你追我赶、在竞争中融合的态势,“后花园”的概念逐渐淡出。
  (一)
  十多年前,苏州、昆山有一个梦:成为“大上海后花园”。当时,苏州的制造业还远不成气候,能令人目眩神迷的只有吴越的山水园林。苏州、昆山要做上海后花园、休歇地,乃是地理意义上的天作之合。但事易时移,苏州、昆山没有沉醉在“后花园”的迷梦里,而是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将各自打造成长三角乃至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
  每逢周末,大同电子(苏州)公司的吴经理总要去上海溜达,到华亭伊势丹购物,去新天地喝茶,到虹桥打高尔夫,或者呆在衡山路泡吧。他所在的公司,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辆大巴,送员工们到上海过双休日。不知道有多少苏南人像吴经理一样,把上海当成了后花园、休闲地。一到节假日,大小车队摩肩接踵地驶上沪宁高速公路,人们前往上海消费娱乐,洗涤一周的疲惫。相反,紧张了一周的昆山、吴江,要比平常冷清很多。
  另一方景象是,一百多年来,苏州向来是无数上海人的“人生后花园”——墓地所在。由于自身工业的发展,苏州市土地日显金贵,无法再开山采石、修造墓地了。据记者了解,苏州将出台规定,禁止“墓穴经济”。这预示着苏州作为上海“人生后花园”的历史也行将终结。
  谁成了谁的后花园?这问题也许没有答案。至少苏州、昆山对再谈“后花园”已不感兴趣。记者在江苏采访时感到,苏南更多的是认同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的地位,在上海这棵“大树底下种好自己的碧螺春”。
  在杭州,官员们总不忘一句警语:“再这样下去,就真的要成为人家的‘后花园’了!”将成为“后花园”视作警醒,凸现的是相互争锋、不甘人后的发展进取心态。浙江的雄心是接轨上海,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
  有趣的是,从生活、服务乃至医疗、教育的角度来说,上海倒不避讳“后花园”的地位。最近,上海在郊区的一城九镇打造富于欧陆情调的新江南小镇,想的就是国际资本在长三角腹地大规模布局之后,上海郊区的花园式“西洋小镇”能发挥“国际社区”的功能,让海内外投资者把这里当成他们心中的家园。
  (二)
  微妙的心态,可喜的新局。对“后花园”这一概念十年前后不同的看法,反映的本质是城市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眼下,长三角经济早已不是上海“一枝独秀”。这里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巨人群:包括年国内生产总值近5000亿元的“超级巨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等5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巨人群”,以及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等5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小巨人”。2002年,上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而杭州、苏州、无锡均名列前10位。
  最近,上海市政协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长三角各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已无悬殊落差。近年来,上海周边地区接受国际辐射的力度在增强,而接受上海辐射的力度在削弱。上海与周边城市间的产业梯度正在逐渐弱化。专家们据此认为,基于长三角各城市先发效应和后发效应的双重作用,以往形成的发展水平的落差已明显缩小,而各城市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态势有所显现。
  实力决定身份,一切顺理成章。“后花园”的淡出,是长三角城市发展的历史进步。
  “后花园”不过是个形象化的概念,其内涵并不仅是在地理意义上的“后庭花”——作为前台物质、精神上的休养生息地。用更经济的语言来诠释,它所揭示的发展路径是:承接辐射,错位竞争。在现代经济领域,提倡为了双赢或多赢的博弈,而不是纯粹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譬如昆山,十多年来依托与上海相接的地缘优势创造了昆山奇迹,但它崛起的关键并非是当上了“上海后花园”,而是在于“借势上海”的战略,在于借力上海传统制造业优势来承接转移,终成台商云集的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需要的是在区域联动中产生更多的昆山,而不是后花园。应该为长三角难觅“后花园”叫好,因为这里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木争荣。




将首现长三角 关注汽车产业集群之长三角篇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势在必行。因此,《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特别推出“关注汽车产业集群”系列报道,详细探讨我国四大区域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继8月29日本报推出第一篇“东北篇”和9月5日第二篇“西部篇”后,今天再推出第三篇“长三角篇”。
  发展汽车产业集群,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浙一带最具动力与活力:发挥集群效应,才能赶超东北、上海、京津等地区,这是动力之源;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灵活的民间资本,甚至古已有之的“产业集群”传统,这是活力之本。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最大的差别就是两地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珠三角由于与香港等东亚地区邻近,在管理上、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前卫,敢冒险,创新能力较强,做事务实。而长三角尤其是上海地区,企业的思想都比较精明和精确,所以很难有大胆创新的做法。
  “南京搞汽车产业集群,最有动力,最有活力,最有可能首先搞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研究员钱平凡博士面对本报记者,在细数了东北三省、湖北与重庆、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等四大汽车生产集中区域的各自特点后,有些兴奋地总结说。
  从扬州到南京、到镇江、到常州、到无锡,再到上海,这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十分集中的一条“走廊”,2003年上半年我国81家汽车生产企业各类汽车累计产量为2076587辆,上海与江苏两地的产量之和为456169辆,占总产量的22%。
  在这条“走廊”内,轿车工业在全国的地位,更是无人能出其右。今年上半年27家轿车企业的总产量为895477辆,上海与江苏两地产量之和为314068辆,占总产量的35.1%。抛开浙江吉利这样的企业不计,仅上海、江苏两省的轿车产量之和,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3强。
  江浙沪经济圈,历来是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之地。在如今我国汽车工业勃兴的重要时刻,这一区域已在不经不觉间,立在了引领汽车工业发展的“风尖浪口”位置。
  南京:惟有集群才能迎头赶上
  在我国汽车工业中,“三大集团”的实力较之其他企业,明显高出一筹,名列“三甲”之地。而对于谁是“中国四汽”,则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南汽集团本来是“中国四汽”的一个有力候选者,但在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中,南汽却落在了后面。
  南汽集团原属于中汽总公司,由于中汽总公司一直没有放权,因此造成南汽与江苏本地的汽车工业发展似乎格格不入,无法与江浙一带颇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有效结合,而因为管理体系上的原因,江苏省政府也对它扶持甚少。
  在错过了最佳一轮发展机遇后,南汽集团终于被下放给江苏,而与菲亚特的合作,也使近两年来南京菲亚特有不俗的市场表现。但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近邻”比较,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落下一大截。
  “南汽下放给江苏太晚了!”曾经在中汽总公司负责过汽车工业管理工作、如今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的赵英教授谈到这里,有些惋惜地说。
  但钱平凡的看法则要乐观一些。
  “也还不算晚,”钱平凡博士说:“我国的汽车产量今年才会突破400万辆,这是美国1923年的水平,说明我国汽车市场还有极为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发展得当,南汽以及江浙一带的汽车工业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目前国际上的汽车产业基本上都是集群,而实现集群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是当地存在非常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吸引主机厂前往投资,或在当地的土壤里孕育出新的主机厂;二是当地存在几个大主机厂,而一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厂商紧紧团结在主机厂周围。以此推断,南京,或者更大范围来讲,江浙一带,要想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上迅速赶超其他区域,应用第一种方式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不过,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更多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而不是生产集群的特点。生产集中就是相关的企业集中到一个地区,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而集群要求整车厂和相关的配件厂的关系更紧密,要出现专业化的分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厂家“大而全”或“小而全”,实行内部配套,整个交易处于一个集团内部。
  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性,使得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某一产品,而多个同类产品企业的地理集中,则能够生产出较大数量的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而由于产业集群中具有同类企业产生的各种便利要素,创业者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整合资源而创建新企业。
  “当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专业汽车零部件厂商时,整车制造业的进入门槛就降低了。吉利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获得成功?就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江浙一带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
  而吉利现阶段的成功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汽车产业集群”可以极大地推动一地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是江浙一带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有了最初步的一个“雏形”。
  钱平凡认为,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集中于某一产业,通过多类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利用集群效应而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针对一些产业而言,尤其是那些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的竞争优势。江浙一带既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汽车零部件基础,又有灵活的民间资本经营方式,既有搞“汽车产业集群”动力,又有搞“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因此,它可能比东北三省、比上海更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
  江浙:寻找第一粒“种子”
  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汽车集群现象就是存在的,它是自然形成的。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就是围绕丰田汽车公司而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是围绕着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而建成的汽车产业集群。这种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集群天生具有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由于过去实行计划经济,重工业的布局基本由政府用行政命令指定,而不是自然竞争的结果。因此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发展汽车工业集群,还需要看现有条件和历史条件。
  “一个地方如果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我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应具备一定的地域条件,交通便利;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第三,要是一个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区域。”赵英因此认为,中小城市不太适合发展汽车产业集群,这也就是为什么“东风”要搬出十堰、迁都武汉的原因。
  江浙一带适合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则十分完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灵活的民间资本,以及古已有之的“产业集群”传统。
  但目前南京、江浙一带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主机厂作为集群的“核心”企业。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中,关键性企业是决定产业集群能否诞生的基础。经济学家番多等人在其著作中把产业集群类比为森林,而关键性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他们认为,尽管没人能准确预测出第一粒树种何时会落于何地,但该树种一旦入土,它就可能会长出一片森林。
  如果说江浙一带已经具备的条件是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良好土壤的话,那么,南京或江浙一带,需要一粒能够长成“森林”的“种子”。
  “目前,南京最好的汽车企业是南京菲亚特,但因为菲亚特进入中国比较晚,因此南京菲亚特目前还无法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如果南京能够将通用或福特吸引过来,与南京菲亚特形成两个强势的中心主机厂的话,这一带的汽车产业集群就能够很快带动起来。”刚考察过江浙一带汽车业的钱平凡积极为南京出谋划策。
  通用虽然在中国有3家合资企业,但除了上海通用以外,其他规模都比较小;福特在中国目前只有一个轿车项目合作伙伴,规模也不大。因此,吸引通用或福特,就钱平凡来看,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而南京对发展汽车工业的态度也十分积极。
  “历史上,南京汽车工业位居全国第3位,现在仅排第11位,我们一定要通过7~8年的努力,让南京汽车工业重新跻身全国一流地位。”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蒋宏坤在南京春兰、长安两家汽车企业调研时,明确了该市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
  蒋宏坤说,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城市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南京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人才优势突出,发展汽车工业有着很好的基础。汽车产业一直是南京支柱产业,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构筑全国最好的政策平台,充分发挥南京的优势,推动汽车产业更快发展。
  蒋宏坤话音未落,8月28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重组后的南汽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在今年生产10万辆汽车、完成营业收入100亿元的基础上,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国际化的汽车集团,到2006年争取达到年产汽车30万辆、营业收入300亿元。此外,层面更宽、范围更广的国际、国内合作也将进一步展开。
   [em08][em08]
上海:两强牵制 有力无心
  提到南京或江浙一带的汽车工业,就不能不提上海。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接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的轿车工业,是全国无可争议的“排头兵”。这里有我国最大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有投资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有全国最好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础。——可以说,背靠着通用和大众两大跨国公司,依托中国最大的轿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基于上海这个城市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地位,上海,应该是实现“汽车产业集群”的最理想之地。
  但很多时候,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
  “产业集群最喜欢的事情是合作与竞争,最厌烦的事情是重复建设。”由于上海这个大市场被上汽集团所垄断,同时,两个合资公司的外方——大众和通用各自有自己的一套技术标准和体系,因此上海零部件工业的内部兼容性很小,经济效益很差。而在规划之初,上海通用与上海大众两个企业之间就相距甚远,大众和通用似乎并不愿意“靠”在一起。
  上海的主机厂必须用上海本地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这种行政指令造成了主机厂本来规模就小,零部件规模就更小。现在,上海主机厂在当地采购的零部件成本比市场价要高出20%,这在汽车业利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的现阶段,影响还看不出来,但当竞争加剧,利润降低,主机厂就将不得不转向社会性采购。
  “由于上汽集团在上海的绝对垄断地位,以及大众和通用走不到一起,互相牵制,因此目前上海走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群之路的积极性并不高。”钱平凡分析说。
  但上海的不积极却正是江浙的机会。
  据悉,随着我国入世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逐年下降10%,到2005年,关税将全部取消。这意味着,从2006年开始,上海汽车零部件将实现全球采购。而在上海轿车工业的带动下,一条“长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正在加速形成。
  在“上海桑塔纳轿车共同体”大家庭的176家成员单位中,多数来自江浙企业。一个日趋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正加速在长江三角洲打造。
  据了解,目前“上海大众”一辆整车的2000多个零部件,除上汽集团业内零部件企业配套外,江浙两省3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坚强后盾。江、浙两省凭着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争先恐后欲在上海轿车零部件配套中分得一块“奶酪”。
  占上海工业产值10%以上的上海汽车产业,巨大的市场和潜力,是众多江浙配套企业争相投奔的理由。专家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正在长江三角洲加速形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颇具竞争优势。

抱团打天下---解析长江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象


  当人们忧心于"产业同构"的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正在长江三角地区加速生成。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的集中投资,形成数十甚至数百家企业的群落,进而形成产业分工或市场竞争,带来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正是这种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和竞争力的源泉。
  优势产业依托产业集群形成
  在长三角,产业集群是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市场经济的规模效应被注入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不仅是单体企业的"做精做强",更是众多企业以产业集群形式"抱团打天下"。
  沿沪宁高速公路,与繁忙的车来车往相伴的,是江苏省的一个产业集群区----宁沪信息产业带。据江苏省计委统计,去年这个产业带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总销售约1900亿元。江苏全省八成以上的信息产业产值、15%的工业总产值均出于此。
  一直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从当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化格局,到无数个生产力集聚点的"因集成市",产业集群不仅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日俱增的经济辐射功能,也在不断提升长三角面向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多元化投资助推产业集群发展
  记者在长三角采访发现,众多抱成一团的产业集群中,唱主角的投资主体并不是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规模经济,长三角产业集群勃兴的背后,是以民资和外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
  在高手云集的上海,这种"扎堆"投资相同行业、抱团作战的集群现象更显突出。投资主体多是在业内享有一定地位的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目前进驻上海化工区的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总投资金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均有重点项目在这里落户。而规划2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一些国际芯片大厂犹如"赶集",中芯国际、宏力、英特尔、IBM等知名企业一个接一个地把资金投向这个"方寸之地",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投资总额80多亿美元,占到全国的1/2强。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大丰富了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内涵。不仅提高了单体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通过集群内的专业细分拉长产业链,进而创造出一种"加乘生产力",使单体企业生产力加倍凝聚成一股只有产业集群才具备的"集体力",管理成本因此降低,竞争优势因此确立。
  做好服务提升产业集群水准
  产业集群作为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经济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政府也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这样描述政府的作用:浙江民营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衔接得很紧密,政府基本不作引导,完全是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自发形成的。政府主要解决基础设施和环保等公共产品的协调问题,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等经济问题,主要在政府支持下鼓励企业自身去解决。
  多年来,正是循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浙江各地以中心城市、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园区和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块状经济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为产业集群拓展出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制度氛围和发展空间。
  上海政府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员",角色到位后的推动效应也十分明显。1998年,上海市颁布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18条",鼓励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大量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随后,为降低这些企业的创业成本,上海市政府积极引导,相继组建各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大加速了高科技产业的抱团集聚。建立了测试、EDA软件服务、多项目芯片服务等服务平台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吸附了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进而在全市形成科技京城、张江、漕河泾为主的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有所不为",不让企业因不必要的政府行为而增加交易成本,"有所为",则使企业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尽量降低运行成本,长三角的竞争力正由此而生,由此而强。
长三角生产要素流动大潮汹涌



  企业跨区域流动
  9月,浙江台州市60多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集体把研发机构搬到上海。令人惊讶的是,这一行动的幕后策划者却是当地政府。台州市政府决定,在上海征地100亩到300亩,为6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的“集体转移”做领路人,在上海建设台州科技开发园。
  对这一“石破天惊”之举,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张锐敏说:“我们非常鼓励企业到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政府愿意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在台州,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跨区域流动。吉利集团把汽车制造基地建在了临海;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设到了杭州,投资总部则设在了上海;海正药业、星星集团也先后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长三角,发生了一个饶有意味的变化。过去一听说有哪家本地企业要将总部迁往上海,当地政府总是迫不及待地上门挽留,甚至不惜设置障碍;现在则是主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将“大脑”安置到上海去,就是整个企业外迁,当地政府也决不强留。
  在长三角,企业、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正在充当一种急先锋的角色,悄悄消解着森严的区划壁垒。有资料表明,近两年中国内地实际到位外资中,投资于长三角的已经超过30%。由于跨国公司投资时首要考虑的是整个区域经济状况和投资大环境,因此在跨国资本的冲击下,原来的行政区划色彩日渐减弱,经济区域功能日渐加强。
  与跨国资本相呼应,发展于本地的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后,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冲动下,左冲右突,突破一个个投资禁区,成为最活跃的因子。目前,浙江在上海兴办的企业总数在5万家左右,投资规模达500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民营资本。各大中外金融机构也纷纷突破地域限制,抓紧开拓长三角异地业务,竞相抢滩这一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资本流动带来了企业、人才、技术、产权等诸多要素的流动。
  此间专家认为,要素变“留”为“流”,这是长三角市场彼此开放的重要信号,这种流动将打破一切市场的藩篱,其效应怎么估量也不过分。
  资源重新配置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了资源的重新有效配置。
  大量资本的迅速聚集,促进了整个区域的产业整合,产业互补效应开始显现。在长三角地区,一条清晰的IT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上海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产业链;苏锡常地区则发展成为IT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其中苏州年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无锡则形成“日资高地”,偏重于通信和PC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几年前把总部迁到上海的“茉织华”,不久前返回嘉兴,在平湖一举投资10亿元,建立了“茉织华工业城”,上海负责研发、营销,嘉兴负责生产,产业分工十分清楚。
  培育、发展、巩固一个优势产业,必须考虑吸收跨地区的生产要素,并纳入到自身的体系中去,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识。
  均瑶集团在温州启动,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设在江苏无锡,营运中心设在上海,市场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2002年,上海投资100亿元到嘉善开辟信息产业园,再由上海负责牵头将台湾电子信息领域的大牌企业引进来。目前,招商势头正旺。
  专家指出,尽管与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现有体制中还存在诸多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但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趋势已不可逆转,它必将冲破一切藩篱,消解一切制约经济发展的区划壁垒,实现生产力的更大解放。

长三角成为新的落脚点



  世界高技术增长东移的发生时间要比我们所知的要早,台湾早期以“宏基”为代表的电脑代工业,到后来台积电、联电为代表的芯片代工业,再到印度接单硅谷的软件外包业务,都是高技术增长东移的表征。有关专家认为,寻找新的低成本的投资区域和潜力无穷的新兴市场,这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也是高技术东移趋势发生的主导因素。
   将制造环节外迁至劳工便宜、距离消费市场近的地方,这样的迁移模式被无数跨国公司采用,上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电子产业迅速崛起,也是这种迁移模式内在作用的结果。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高技术产业迅速向我国长三角迁移,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去年年底,《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以《丝绸之乡变为高科技中心》为题的新闻述评,文章认为,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高科技的前沿阵地。其中苏州生产的小屏幕液晶显示器、电脑摄像探头、扫描仪等,已占世界同类产品市场的30%~60%,彩色显示器、传感器、电脑主板、水晶振子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20%。与此同时,美国《新闻周刊》还把苏州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
   最近两年,苏州已陆续建立起笔记本电脑与LCD显示屏的产业链。可是,苏州仅仅是长三角地区承接高科技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除苏州外,上海、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近年来已经成为世界高技术业者青睐的落脚点。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三角洲已经吸引全球各地电子企业2000余家,成为全球瞩目的高技术产业群落。由于中芯国际、宏力、台积电等知名芯片企业的相继进驻,上海在半导体和光电产业方面已经确立起领跑中国的地位;杭州则积极利用浙大的人才优势,推动无线通信产业,着重发展软件与研发,陆续吸引了三菱、摩托罗拉、鸿海设立手机整机制造厂。
  从世界范围看,长三角地区无疑具备了很强的比较优势: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有丰富的管理外资经验的政府,巨大的土地后备资源,优良的港口和充裕的水资源。这些要素经过热心执行开放型政策的长三角各地政府的整合,产生了该地区目前方兴未艾的世界高技术投资热。
  世界高技术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群居形态的大规模投资,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末,以明基电脑等为首的台资电脑零组件企业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IT群落,目前已经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业;二是从本世纪开始至今的以上海、苏州为龙头的芯片投资热。与世界上其他几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区域相比,长三角的面积与人口要大得多,所以对外资更具有吸引力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长三角在中国的战略位置。国际高技术业者在这里占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局面。一方面依凭上海的港口优势做出口,一方面依据深入中国市场腹地的生产基地逐渐开拓庞大的国内市场。
   世界高技术产业在长三角地区落脚,虽然以制造业为主,但其产业链在不断拉长,如苏州,从早期的电脑外部设备,拉长到目前的液晶显示器产业、笔记本电脑,目前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产业成为苏州今年高科技投资的一个亮点。而且,随着高技术产业在长三角的生产基地逐渐成型,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对研发部分进行本地化的尝试,诺基亚、松下、英特尔、阿尔卡特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已经在长三角一带建立了研发中心。这对于提高长三角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竞争、合作、错位 长三角将迎来海阔天空



  一面是新一轮引资激战如火如荼,一面是交通、旅游、工商、人才等全方位合作轰轰烈烈。如今的长三角,正在竞争中走向融合。
  竞争是活力的源泉
  竞争是长三角大合唱的主旋律,合作则是其和声。没有主旋律会曲不成调,没有和声将有调无音。长三角在充分竞争中也曾走过有调无音的歧路。
  在有“华夏第一镇”之称的江苏吴江市盛泽镇,一条名为清溪塘的河流穿镇而过,将吴江与浙江嘉兴连在了一起。盛泽镇建成了直通太湖的生活水源管道,嘉兴也已建成污水排海通道。本来,只需将盛泽镇的水源管道延伸到嘉兴的王江泾镇,嘉兴就能直接取太湖水,解决生活水源难题;而嘉兴只需允许盛泽接通其污水排海通道,也就解决了盛泽的工业排污问题。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却因为行政分割而成了一种奢望。
  分则掣肘,合则双赢。正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所说:谁忽视了长三角,谁就漠视了发展中的中国;而谁忽视了长三角的区域合作,谁就会失去一半的发展机遇。眼下,有过种种教训的长三角诸城市,“强化经济板块概念,淡化行政区划概念”的呼声日隆。浙江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说:“为了实现资源整合,区际融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将集团最大的奶基地设在江苏无锡,营运中心放在上海,市场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
  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或15城市联手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而“接轨上海”也已超出了单纯招商平台的含义。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在江苏沿江开发战略会上说,从一条沪宁线变成沪宁和沿江两条线,江苏就能在更高的水平上与上海接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建设好杭州湾这个平台才能深入接轨上海。当“接轨上海”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在产业布局和经济收益中均获得体现的战略规划时,事情便有了质的不同:合作不再是沪宁、沪杭高速路时代的单边的“一对一”买卖,而是着眼于长三角整体的多边、全面的融合。
  错位是发展的提升
  融合从来不等于混同,而是在错位中的联手与博弈并重。错位博弈的良性结果,往往是互融的多元主体获得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提升。
  长三角不同城市日益明晰的不同功能定位,很能反映当下这一区域错位竞争的行为和区域提升的征兆。与上海毗邻的苏州,将自己与上海的关系形象地描述成龙头与龙身的“一对现实存在”。副市长赵俊生说,苏州要“从更广阔的领域、更新的层次,为上海搞好配套和服务,在错位博弈中发展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
  南京,这座原本固执地立在大上海光环之外的老城,随着越来越多的苏南城市“与上海接轨”,近来也将自己定位在承接和延伸上海的辐射,成为长三角地区向中部省份辐射的“二传手”,使长三角未来发展有更广阔的腹地。
  杭州则提出利用本市环境和教育科研的优势,在长三角IT产业链中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软件研发中心,形成“游、住、学、创”的“新天堂”城市特色。宁波也没有忘记在“务去雷同”“不要无序”中把自己打造成长三角的“金南翼”,连海岛舟山也要将自己融入长三角的“大陆板块”,建成一座人无我有的长三角“前花园”。
  在融合中共荣,在错位中发展。由于行政区利益的现实存在,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竞争中融合的长三角必将迎来新的海阔天空。




珠三角 京三角 东三角 是什么热了长三角


  2003 年,在长江三角洲,先是此起彼伏的专家论坛,“ 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区域协同发展” 等,新概念新主张频频见诸报端;尔后是党政代表团高频率的穿梭互访和跨地区招商推介,更有实质性的行业性结盟,刚刚签订人才互通,又传旅游无障碍,质监互认紧随其后;各类企业在长三角诸城市间的投资并购,更是出手不凡,动辄数亿元!
  专家引导, 民间推动, 政府促成,近年来一直坐而论道、可望不可及的“ 长三角一体化” ,在这股热旋风中明显加快了步伐。
  三大热流——投资热、路桥热、一体化
  纵观长三角热,热在引资与投资,热在以路桥为代表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热在区域经济互动的宣言与行动。
  作为中国吸引外资强磁场的长三角地区, 2003 年呈现一种“ 超强” 态势:上半年15 个城市到位外资123 7-亿美元,同比增长60 .7% ,占全国同期吸引外资的4 成多!全国引资成效居前的城市,几乎都在长三角。一首日本人传唱的《无锡旅情》,在日本引发了一股无锡热,进而又在无锡引发了日商投资热。无锡作为日资高地异军突起,迄今落户的740 家日资公司,投资总额近30 亿美元。200 3年,无锡的引资规模在长三角紧随苏州和上海,位居第三。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15 个城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37.6-亿元,同比增长4 7 .4 % , 增幅最大的城市达到88 .9% !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路桥建设。以上海为圆心,长三角其它14 个城市都坐落在300 公里的半径之内,高速铁路均可在1 小时左右到达。交通设施的同城化、无缝对接,成为区域一体化最为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十五” 期间,仅苏州交通设施的投资计划就高达200 亿元,建成和在建的24 条快速路,连接长三角各城市,其中通向上海的快速通道达到9 条!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苏通跨江大桥的立项,长三角城际快速交通的规划论证,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兴奋不已。
  一体化不再是纸上谈兵、貌合神离。上海高层把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 看作上海面临的“ 三大历史机遇” 之一,把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作为上海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上海人真诚表白:“ 上海每一项重大成功,都体现出背依长三角无往不胜的底气。”
  与此同时,“ 接轨上海” 从去年只有少数城市能接受的口号,迅速演变为苏南、浙北城市群的集体意志。这首同主题的“ 进行曲” ,几个月来在长三角的上空回响不息。仅酷热的8月,就有25 场“ 接轨”的好戏—— — 招商推介、发布信息、共叙合作—— — 在上海轮番上演;长三角15 个城市的政府首长,还有人事、技监、科技、交通、旅游等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民营企业家,则不约而同地在南京、杭州等地聚首,共商合作联动大计。
  三大动因——全球化、市场化、世博会
  事实上, 长三角热并非自今日始。上世纪八十年代,“ 上海经济区” 的理想靠行政强力推进,终于无功而返。人们说,今度长三角热,是资本先于概念,市场先于舆论,企业先于政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契机。其重要,不仅仅在于国际资本对区域性的选择,也不仅仅在于人们意识到,融入世界必须以对内开放、消除壁垒为前提。最重要的,是世贸组织引入了“ 双赢、多赢”的理念,校正着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行政作为。人们开始反省对企业、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诸侯经济与全球化的不相融,为长三角一体化展现了不可违逆的前景。
  其实, 就在各级政府“ 高度重视” 之前,市场和资本早已无视区划屏障的存在,春潮涌动。最显著的标志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和扩张。它们在本地做大, 然后纷纷把总部迁到上海,或者在上海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仓储中心。理由很简单,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借助上海这个平台和跳板,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可以一步到位。一些江浙“ 老总” 在上海置业安家,称自己是“ 新上海人” ,他们带来的投资,占各地投资上海总额的一半还多。这种态势催促着上海人加紧构建投资、金融、商贸、信息、产权、技术、人才、法律、物流等各种服务平台,让上海更像长三角的“ 领头羊” 。2002 年底,上海依托长三角,借力全中国,成功地赢得了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世界级城市的目标,7000 万客流的预测,更激发了周边城市对上海的想像力,激活了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欲望。
  全国背景——珠三角、京三角、东三角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加快形成。今年以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以外,东、西、南、北都有区域概念的经济区登场。
  长三角热的背后,实质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趋势。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加快形成。今年以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以外,东、西、南、北都有区域概念的经济区登场。她们或是老经济圈重整旗鼓,或是新经济圈加速形成。以粤港澳为成员的“ 大珠三角”互相开放市场,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以重庆为核心的“ 西三角”也鲜活亮相;东北经济区借助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整河山;在安徽、江西一些毗邻长三角的城市,今年来纷纷打出“ 长三角牌” ,寻找机会,争取融入,主动接轨,承接辐射,努力增强本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正是这种寻求区域合作优势的全国性热潮,使长三角成为热中之热。先行一步的长三角,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上海与江浙两省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上的产业分工,长三角城市间的市场准入和资源整合,以及长三角还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都是人们关注长三角的理由。人们期望长三角能够通过解答这些难题,为其它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标本,期待长三角热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启迪。
  专家研讨整合 大珠三角经济圈
  前日,“ 大珠三角经济整合与前瞻” 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京粤沪港澳的十余位致力于珠三角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与会。会议就大珠三角地区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整合,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进行了广泛讨论。
  经过多年合作与发展,大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比较成熟、经济活跃和协作程度较高的经济区。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如何加强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合则是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
  会上许多专家提出了新见解。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提出,对行政区划应进行调整,可考虑整合三个经济圈:大广州(广州、佛山)经济圈、大深圳(深圳、东莞、惠州)经济圈和大中山(中山、珠海)城市经济圈。
透视长三角新经济:热流涌动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从2003年春天始,在中国江南的大地上,"长三角热"扑面而来。为使读者对长三角新经济的面貌有一个总体了解,上证报从今天起推出一组"透视长三角新经济"连续报道,以飨读者。
   从2003年春天始,在中国江南的大地上,"长三角热"扑面而来。近年来一直可望不可及的"长三角一体化",在这股热旋风中明显加快了步伐。
  有实质性内容的"热"
  今年出现的"长三角热",有明显的实质性内容:一是引资与投资,二是以路桥为代表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区域经济互动的宣言与行动。
  作为中国吸引外资强磁场的长三角地区,2003年呈现一种"超强"态势:上半年十五个城市到位外资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7%,占全国同期吸引外资的四成多,全国引资成效居前的城市,几乎都在长三角。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十五城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37.6亿元,同比增长47.4%,增幅最大城市达到88.9%,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路桥建设。以上海为圆心,长三角14个城市都坐落在300公里的半径之内,高速铁路均可在1小时左右到达。交通设施的同城化、无缝对接,成为区域一体化最为现实而迫切的选择。"十五"期间,仅苏州交通设施的投资计划就高达200亿元,建成和在建的24条快速路连接长三角各城市,其中通向上海的快速通道达到9条,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苏通跨江大桥的立项,长三角城际快速交通的规划论证,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兴奋不已。
  一体化不再是纸上谈兵。上海高层把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看作上海面临的"三大历史机遇"之一,把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作为上海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依托。而与此同时,"接轨上海"从去年仅仅少数城市能接受的口号,迅速演变为成苏南、浙北城市群的集体意志。
  三大动因促成的"热"
  事实上,长三角热并非自今日始。今度长三角热,有有识之士说,有全球化、市场化、世博会等三大动因。
  中国加入WTO,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契机。融入世界,必须以对内开放、消除壁垒为前提。而"双赢、多赢"的理念,则校正着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行政作为。诸侯经济与全球化的不相融,为长三角一体化展现了不可违逆的前景。
  毋庸回避的是,就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之前,市场和资本的潜流早已无视区划屏障的存在,春潮涌动。最显著的标志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和扩张。它们在本地做大,然后纷纷把总部迁到上海,或者在上海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仓储中心。理由很简单,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借助上海这个平台和跳板,国际化战略可以一步到位。
  2002年底,上海依托长三角,成功地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世界级城市的目标,7000万客流的预测,更是激发了周边城市对上海的想象力,激活了长三角地区的联动欲望。
  依托全国大背景的"热"
  "长三角热"的背后,实质是区域经济合作大趋势不可逆转。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今年以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三大经济区以外,东北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圈,也纷纷登场,活跃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上。以粤、港、澳为成员的"大珠三角"互相开放市场,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以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也鲜活登场;东北经济区借助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整河山。而一些未纳入经济区的省市,也纷纷寻找机会,希望融入,期待辐射。在安徽、江西等毗邻长三角的省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接轨长三角,以期得到辐射。
  正是这种寻求区域合作优势的全国性热潮,使长三角成为热中之热。人们期望长三角能够通过解答经济生活中若干有共通性特征的难题,为其他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标本。[em08]
很好的文章!长三角和珠三角各有特色,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如果东三省能大力消除腐败问题,规范市场,凭借它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地理、人才优势,很有希望迅速崛起。它的发展前景应该比中部地区要好。
很好,很有高度,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