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男儿有志挥金戈――记在校入伍大学生、二炮某导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00:38:54
2007年09月03日02: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大学子高明从当兵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享受国家改革成果长大的新一代大学生,能不能成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士兵?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能不能承担起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一年之后,高明以“崇文尚武”的精兵形象,证实了自己的“高明”:他当兵半年,就成为导弹测控专业二号位操作号手,改写了该号位一直由士官和干部担任的历史;仅用一年,就学会了六七年老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多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夺魁!第二炮兵某基地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官兵向高明学习。2007年6月,高明作为惟一的义务兵代表,登上了第二炮兵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会的讲台……
  ●从“普通战士”到“导弹精兵”
  他当兵一年就掌握了许多专业技能
  “长剑”静卧,蓄势冲天。某导弹旅导弹测试大厅内,一场导弹测控专业比武正在进行。坐在二号操作号位上的高明白衣白帽,一双机警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一排排闪烁不定的指示灯。
  10、9、8、7……“点火――”高明面容镇定,果断地按下了导弹发射按钮。“口令准确,操作熟练,程序无误……”高明入伍后第十八次参加专业比武夺冠,战友们兴奋地把他抬了起来,抛向空中……
  “导弹测控”是导弹专业中的“尖端”,决定着发射的成败。而二号操作号位又是导弹水平综合测控的核心号位,每个参数都要求缜密细致、精益求精,高明当兵半年就被破格安排在这个重要岗位上。
  如此责任重大的“号位”,为何敢交给一个新兵?旅长胡明全说:“高明聪明好学,积极上进,不管多难的科目,他一学就会,一练就精,用到哪儿都是一个放心的兵!”
  高明入伍前学的是文科,新兵下连后第一次参加技术营组织的测控专业理论考核,高明只考了47分。“脸都丢光了!”说过这话,他跑到营部资料室,借来10多本导弹教材潜心钻研。10天之后,营里再次组织专业考核,他便以94分的成绩名列全营第三名,进步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导弹水平测试规程”涉及500多个口令、100多组数据,是测控专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没有一两个月的苦功夫根本记不住。可高明拿过来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背得滚瓜烂熟,超常的记忆力和过人的毅力令人惊叹!
  按理说,一名入伍不长的新兵,即使文化基础再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专业水平,已是“破天荒”了。可高明却丝毫没有懈怠。他说:“一名合格的水平测控操作手,不仅要熟悉口令和参数,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高明在北大学的是经济学,为了弥补工科不足,他相继自学了《电工学》、《电子电路》、《机械制图》等多门与导弹有关的课程,把导弹测控专业的五大核心电路图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普通战士”练成了“导弹精兵”。
  ●从“三好学生”到“合格战士”
  他以顽强的意志实现人生的跨越
  2005年10月,北大“校园网”上一则简短的通知,令高明振奋不已:我国正式施行从全日制高校在校学生中征集士兵政策!
  “男儿何不带吴钩?”“看到这个消息,一股‘腹有诗书,胸有韬略;文章传世,疆场建功’的男儿气概,仿佛在我的血液中氤氲回荡,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进梦寐的军营!”
  高明少年丧父,家境贫寒。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一被评为三好学生,大二担任团支部书记。鉴于他的家庭状况,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伸出温暖之手,资助他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
  2005年12月7日,高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军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
  高明来到部队第二天,“北大学生”的身份就在新兵班里“暴露”了!班长陆少华从“新兵登记表”上看到高明的简历后,一转身就来到营教导员吴学军的办公室:“这个兵我不带!”
  到底是大学生士兵不好带,还是带兵人低估了大学生士兵?高明在军营的快速成长,很快就给了陆少华一个满意的答案!
  旅里举行新兵授衔仪式,高明代表新兵发言出口不凡:“头顶军徽,保国泰民安,义无反顾;肩负重任,促中华崛起,义不容辞!”听到高明的讲话,许多官兵感叹:没想到一个小新兵,政治素质这么高!
  军营与大学校园相比,更强调集中统一,高明最怕过不了这一关。果然,他接二连三地出了问题:班长第一次给他布置任务,他随口应了一声“稍等”,班长严厉地说:“军人没有‘稍等’!”第一次出操,他睡过了头儿,被排长从被窝里拽了起来,再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军容风纪检查,他头发长了半寸、指甲长了1毫米。连长告诉他:“从‘三好学生’到‘合格战士’,差距往往就在这毫厘之间。”为了养成好作风,高明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相同错误绝不犯两次!很快,他就成了新兵连的“标准兵”,当上了副班长,连队每周的光荣榜上,他得到的“小红旗”最多。教导员吴学军说:“高明这样的兵太难得了,他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根本不像一个20岁的小青年能够做到的!”
  新兵训练结束分到测试二连后,面对繁重的专业学习,高明挥笔写了一篇短文《我们要自讨苦吃》,鞭策自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能为一时安逸而失去进取之心。”高明是全营5公里越野冠军,可他每天仍然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练出了一身“疙瘩肉”。2005年除夕之夜,高明还围着操场跑了10公里。他说:“我不想为虚度军营的每一天而后悔!”2006年底,高明被评为优秀士兵!
  ●从“优秀士兵”到“优秀党员”
  他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成长进步的最大动力
  高明把信仰看得比天大。在日记中,他多次引用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话,表达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执著追求。
  高明入伍时,背包里特意带上了《毛泽东著作选读》、《邓小平文选》等政治书籍,一有空就学习。
  今年3月,旅里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15+2大”主题教育活动,高明走上讲台,从国家扶持“三农”的几个数字入手,结合自己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向官兵谈他眼中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内容实在、形式活泼,在官兵中引起热烈反响。
  高明是北大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这个特殊的“背景”,使他格外引人注目。凡是到高明所在旅的人都要问一问:高明到底“高明”在哪里?
  “他敢进言、敢挑刺,虽然只是个新兵,可脑子里装的却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去年5月,营里组织导弹专业理论考核,高明以97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可对这个“第一”,高明却有疑问。他肯定地说:“我应该是100分!”为了3分之差,高明与营长“论理”。一论方知,这3分之差出在教材差异上:高明学的是一本教材,而标准答案却出自另一本教材。原来,随着导弹装备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型,导弹装备教材和导弹训练教材新老并用、版本不同,造成个别地方内容不统一,表述不一致,根据有出入。于是,高明就利用业余时间,将多本教材拿到一起,逐章逐节地核对、查证、修订。5个月之后,他把整理好的部分关键章节呈送到上级机关,受到高度重视。
  教导员吴学军是优秀政治教员,他第一次给高明上政治教育课,就被挑出了“毛病”。他在课后私下找新兵征求意见时,高明很委婉地指出了他授课引文不当、知识含量不高、照本宣科等问题,吴教导员被弄了个“大红脸”,以后备课格外认真。技术营就改进训练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多数战士填写“没有意见”,可高明“毫不客气”。他针对专业训练中有的战士“吃不饱”、有的战士“吃不了”的“一锅煮”现象,建议营里分层施训、因人施教。营党委采纳他的意见,训练质量大大提高。
  ●从“阳光青年”到“携手共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当代青年值得信赖
  高明常常为自己是一名战士而自豪。2006年9月,高明利用两个周末,撰写了一篇长达13000字的军营随笔,畅谈自己在军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训练场上,严厉的新兵班长晚上一遍又一遍地起床给新兵掖被子;投弹场上,面对新兵的过于紧张甩到眼前哧哧冒烟的手榴弹,营长、连长同时扑向了战友……文中充满了以苦为乐的豪迈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北大青年网分13次陆续刊载后,每次都引来师生的上千次点击。一名女同学在帖子上留言:你是北大的阳光青年!
  在战友们眼中,高明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同班战士张帆只有初中文化,学习接受慢,一些战友疏远他,而高明却主动靠上去,教他学文化,帮他学专业。张帆喜欢历史,高明就给他推荐《史记》通俗读本。有些章节张帆看不懂,高明就反复给他讲解。有了知识的熏陶,张帆进步很快,当上了连队的板报员。高明5公里越野全连第一,可每次参加5公里越野比赛,他总是跑在最后面,把掉队的战友一个一个地拉到前面……
  高明读了许多中国古代典籍,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思想品德熏陶,在高明的心灵中早已蕴育出积学修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80后’并非利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当代青年是值得信赖的!”
  高明的班里有块记事小黑板。高明经常用它为战友讲解专业知识,时常把自己的“思想火花”和“人生格言”写在小黑板上,使这块小黑板成了全班战士学习专业的“小讲台”,激励战士奋发向上的“小教员”。战友们把高明的这些感悟和名言警句抄录在笔记本上,当成了“座右铭”。久而久之,高明在战士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一个班到一个排、从一个连到一个营……战士们真诚地说:“当兵就要当高明那样的兵!”


    (人民日报记者  袁建达  新华社记者  张选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永孝)2007年09月03日02: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大学子高明从当兵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享受国家改革成果长大的新一代大学生,能不能成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士兵?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能不能承担起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一年之后,高明以“崇文尚武”的精兵形象,证实了自己的“高明”:他当兵半年,就成为导弹测控专业二号位操作号手,改写了该号位一直由士官和干部担任的历史;仅用一年,就学会了六七年老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多次在各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夺魁!第二炮兵某基地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官兵向高明学习。2007年6月,高明作为惟一的义务兵代表,登上了第二炮兵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会的讲台……
  ●从“普通战士”到“导弹精兵”
  他当兵一年就掌握了许多专业技能
  “长剑”静卧,蓄势冲天。某导弹旅导弹测试大厅内,一场导弹测控专业比武正在进行。坐在二号操作号位上的高明白衣白帽,一双机警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一排排闪烁不定的指示灯。
  10、9、8、7……“点火――”高明面容镇定,果断地按下了导弹发射按钮。“口令准确,操作熟练,程序无误……”高明入伍后第十八次参加专业比武夺冠,战友们兴奋地把他抬了起来,抛向空中……
  “导弹测控”是导弹专业中的“尖端”,决定着发射的成败。而二号操作号位又是导弹水平综合测控的核心号位,每个参数都要求缜密细致、精益求精,高明当兵半年就被破格安排在这个重要岗位上。
  如此责任重大的“号位”,为何敢交给一个新兵?旅长胡明全说:“高明聪明好学,积极上进,不管多难的科目,他一学就会,一练就精,用到哪儿都是一个放心的兵!”
  高明入伍前学的是文科,新兵下连后第一次参加技术营组织的测控专业理论考核,高明只考了47分。“脸都丢光了!”说过这话,他跑到营部资料室,借来10多本导弹教材潜心钻研。10天之后,营里再次组织专业考核,他便以94分的成绩名列全营第三名,进步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导弹水平测试规程”涉及500多个口令、100多组数据,是测控专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没有一两个月的苦功夫根本记不住。可高明拿过来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背得滚瓜烂熟,超常的记忆力和过人的毅力令人惊叹!
  按理说,一名入伍不长的新兵,即使文化基础再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专业水平,已是“破天荒”了。可高明却丝毫没有懈怠。他说:“一名合格的水平测控操作手,不仅要熟悉口令和参数,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高明在北大学的是经济学,为了弥补工科不足,他相继自学了《电工学》、《电子电路》、《机械制图》等多门与导弹有关的课程,把导弹测控专业的五大核心电路图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普通战士”练成了“导弹精兵”。
  ●从“三好学生”到“合格战士”
  他以顽强的意志实现人生的跨越
  2005年10月,北大“校园网”上一则简短的通知,令高明振奋不已:我国正式施行从全日制高校在校学生中征集士兵政策!
  “男儿何不带吴钩?”“看到这个消息,一股‘腹有诗书,胸有韬略;文章传世,疆场建功’的男儿气概,仿佛在我的血液中氤氲回荡,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进梦寐的军营!”
  高明少年丧父,家境贫寒。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一被评为三好学生,大二担任团支部书记。鉴于他的家庭状况,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伸出温暖之手,资助他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
  2005年12月7日,高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军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
  高明来到部队第二天,“北大学生”的身份就在新兵班里“暴露”了!班长陆少华从“新兵登记表”上看到高明的简历后,一转身就来到营教导员吴学军的办公室:“这个兵我不带!”
  到底是大学生士兵不好带,还是带兵人低估了大学生士兵?高明在军营的快速成长,很快就给了陆少华一个满意的答案!
  旅里举行新兵授衔仪式,高明代表新兵发言出口不凡:“头顶军徽,保国泰民安,义无反顾;肩负重任,促中华崛起,义不容辞!”听到高明的讲话,许多官兵感叹:没想到一个小新兵,政治素质这么高!
  军营与大学校园相比,更强调集中统一,高明最怕过不了这一关。果然,他接二连三地出了问题:班长第一次给他布置任务,他随口应了一声“稍等”,班长严厉地说:“军人没有‘稍等’!”第一次出操,他睡过了头儿,被排长从被窝里拽了起来,再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军容风纪检查,他头发长了半寸、指甲长了1毫米。连长告诉他:“从‘三好学生’到‘合格战士’,差距往往就在这毫厘之间。”为了养成好作风,高明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相同错误绝不犯两次!很快,他就成了新兵连的“标准兵”,当上了副班长,连队每周的光荣榜上,他得到的“小红旗”最多。教导员吴学军说:“高明这样的兵太难得了,他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根本不像一个20岁的小青年能够做到的!”
  新兵训练结束分到测试二连后,面对繁重的专业学习,高明挥笔写了一篇短文《我们要自讨苦吃》,鞭策自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能为一时安逸而失去进取之心。”高明是全营5公里越野冠军,可他每天仍然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练出了一身“疙瘩肉”。2005年除夕之夜,高明还围着操场跑了10公里。他说:“我不想为虚度军营的每一天而后悔!”2006年底,高明被评为优秀士兵!
  ●从“优秀士兵”到“优秀党员”
  他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成长进步的最大动力
  高明把信仰看得比天大。在日记中,他多次引用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话,表达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执著追求。
  高明入伍时,背包里特意带上了《毛泽东著作选读》、《邓小平文选》等政治书籍,一有空就学习。
  今年3月,旅里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15+2大”主题教育活动,高明走上讲台,从国家扶持“三农”的几个数字入手,结合自己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向官兵谈他眼中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内容实在、形式活泼,在官兵中引起热烈反响。
  高明是北大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这个特殊的“背景”,使他格外引人注目。凡是到高明所在旅的人都要问一问:高明到底“高明”在哪里?
  “他敢进言、敢挑刺,虽然只是个新兵,可脑子里装的却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去年5月,营里组织导弹专业理论考核,高明以97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可对这个“第一”,高明却有疑问。他肯定地说:“我应该是100分!”为了3分之差,高明与营长“论理”。一论方知,这3分之差出在教材差异上:高明学的是一本教材,而标准答案却出自另一本教材。原来,随着导弹装备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型,导弹装备教材和导弹训练教材新老并用、版本不同,造成个别地方内容不统一,表述不一致,根据有出入。于是,高明就利用业余时间,将多本教材拿到一起,逐章逐节地核对、查证、修订。5个月之后,他把整理好的部分关键章节呈送到上级机关,受到高度重视。
  教导员吴学军是优秀政治教员,他第一次给高明上政治教育课,就被挑出了“毛病”。他在课后私下找新兵征求意见时,高明很委婉地指出了他授课引文不当、知识含量不高、照本宣科等问题,吴教导员被弄了个“大红脸”,以后备课格外认真。技术营就改进训练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多数战士填写“没有意见”,可高明“毫不客气”。他针对专业训练中有的战士“吃不饱”、有的战士“吃不了”的“一锅煮”现象,建议营里分层施训、因人施教。营党委采纳他的意见,训练质量大大提高。
  ●从“阳光青年”到“携手共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当代青年值得信赖
  高明常常为自己是一名战士而自豪。2006年9月,高明利用两个周末,撰写了一篇长达13000字的军营随笔,畅谈自己在军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训练场上,严厉的新兵班长晚上一遍又一遍地起床给新兵掖被子;投弹场上,面对新兵的过于紧张甩到眼前哧哧冒烟的手榴弹,营长、连长同时扑向了战友……文中充满了以苦为乐的豪迈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北大青年网分13次陆续刊载后,每次都引来师生的上千次点击。一名女同学在帖子上留言:你是北大的阳光青年!
  在战友们眼中,高明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同班战士张帆只有初中文化,学习接受慢,一些战友疏远他,而高明却主动靠上去,教他学文化,帮他学专业。张帆喜欢历史,高明就给他推荐《史记》通俗读本。有些章节张帆看不懂,高明就反复给他讲解。有了知识的熏陶,张帆进步很快,当上了连队的板报员。高明5公里越野全连第一,可每次参加5公里越野比赛,他总是跑在最后面,把掉队的战友一个一个地拉到前面……
  高明读了许多中国古代典籍,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思想品德熏陶,在高明的心灵中早已蕴育出积学修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80后’并非利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当代青年是值得信赖的!”
  高明的班里有块记事小黑板。高明经常用它为战友讲解专业知识,时常把自己的“思想火花”和“人生格言”写在小黑板上,使这块小黑板成了全班战士学习专业的“小讲台”,激励战士奋发向上的“小教员”。战友们把高明的这些感悟和名言警句抄录在笔记本上,当成了“座右铭”。久而久之,高明在战士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一个班到一个排、从一个连到一个营……战士们真诚地说:“当兵就要当高明那样的兵!”


    (人民日报记者  袁建达  新华社记者  张选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永孝)
毕竟是北大出去的,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啊!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6210661.html
[编者按]北大学子高明从当兵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享受国家改革成果长大的新一代大学生,能不能成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士兵?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能不能承担起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高明]: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高明。  [14:54]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小高,从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到优秀的部队士兵,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这个人生转变?  [14:55]

[高明]:我并不把它看成一次人生的转变,我觉得自己只是遵循自己的理想,在适当的时候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14:55]

[丧失]:请高先生,你认为哪些东西错过了年龄段就无法再学进去了?  [14:56]

[高明]:我觉得可能只是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吧!  [14:57]

[hpty]:高明,你的理想是什么?想当将军吗?  [15:00]

[高明]:还没有具体的理想,想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至于做将军,也想过。出将入相不就是士大夫的理想吗?  [15:00]

[mztyhao]:北大比较自由的气氛与军队比较刻板的生活,适应吗?你认为军人是不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5:01]

[高明]:其实军队的生活一点都不刻板,有很多乐趣所在,我挺喜欢军队的生活的。

我比较奇怪,您怎么会认为军人不需要有独立思考的呢?  [15:02]

[想唱就唱]:北大那么好的学校,去当兵是不是有点可惜?  [15:02]

[高明]:可惜与否只是个人的一种判断,每个人的标准可能都不一样。人各有志嘛,求仁得仁。  [15:02]

[龙龙龙龙]:请问嘉宾:什么时候回北大继续读书?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  [15:04]

[高明]:年底吧。经管专业,还有一个国际关系专业的双学位。  [15:05]

[杜康]:小高,怎么看待一个军人的义务与责任。  [15:05]

[高明]:军人整体的责任是宏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个人他的责任就是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15:05]

[茉莉姐姐]:嘉宾:为什么不毕业就当兵?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吗?你是什么专业?  [15:11]

[高明]:既然有机会为什么要等到毕业呢?  [15:11]

[半杯清茶]:高明,父母做啥的?  [15:12]

[高明]:我家是农村的,父亲过世比较早。  [15:12]

[猫儿眼后的虎眼]:高明你好!也许我的素质太低,为什么我从你的选择中只看出两个字,那就是“高明”呢?  [15:12]

[高明]:你好,可能是我跟不上你的思路,为什么我怎么都没有想明白“你是如何看出这两个字的”。  [15:13]

[亿万年07]:小高同志:从北大这个中国自由的发端地走到军营,你现在对自由是如何认识的?  [15:13]

[高明]:引一句别人的话:“Man is free, if he need to obey no person but solely the laws。”  [15:13]

[山米光]:小高同志,能否谈一下你们年青人怎么看待美国把伊朗卫队列入国际恐怖组织这件事情?  [15:20]

[高明]:不好意思我代表不了年轻人的想法。  [15:20]

[村级干部]:小高同志:你有没有想过,服役期满了以后,保留军籍继续完成学业后,再回到部队服务?  [15:21]

[高明]:这种职业的选择,我还在慎重的考虑。我觉得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尽心尽力应当说是一贯的,并且这两年受军旅生活的影响,也会是一贯的。  [15:23]

[一天一地一广仔]:高明,从你的角度给我们介绍介绍二炮?  [15:23]

[高明]:具有威慑力的武器,严明的纪律临战状态的训练和兄弟般的战友。  [15:24]

[千重山]:嘉宾高明:作为军人,你认为古代中国最经典的战例是哪一次?你最佩服的古代战将是谁?  [15:24]

[高明]:作为一名军人,我觉得过去的经验就是现在最危险的东西,除了战斗精神外,我个人以为,不要过多的怀念过去的战例。  [15:24]

[每天看看]:请问小高:如果有一天上台湾战场,您准备把自己放在哪个地方?  [15:25]

[高明]:看来您不是很理解军队,我会按照上级的命令坚守在命令要求的岗位上,但是我不愿台湾有战场。  [15:25]

[亿万年07]:批评一句,还没转业,部队的油气就学会了  [15:29]

[高明]:我是退役,还没有转业的资格。  [15:29]

[一天一地一广仔]:小高,你喜欢上网吗?在网上都做什么?部队里有这个条件吧?  [15:30]

[高明]:谈不上喜欢不喜欢,部队可以上军网。  [15:30]

[小菜大侠]:请问高明,报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为什么选择当兵呢?  [15:30]

[高明]:结合自己的意愿,不是会有更持久的热情吗?  [15:30]

[龙龙龙龙]:请问嘉宾:军队的工作与生活——有什么收获?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15:31]

[高明]: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以前是,现在也是。至于收获,应该是一种全面的改变,至于变化,黑了很多,呵呵。  [15:31]

[茉莉姐姐]:高明:"好铁不打丁,好儿不当兵",你为什么喜欢当兵?当兵为什么还要上北大,而不直接当兵?  [15:33]

[高明]:我打小从来没听过这两句话。报名参军后才知道的,我知道有一句古诗:“男儿何不带吴钩”。  [15:33]

[龙龙龙龙]:请问嘉宾:当时究竟是怎么当上的兵?是自己报名的吗?  [15:41]

[高明]:和海淀区其他入伍的年轻人一样,自愿报名,政审体检呀。  [15:41]

[茉莉姐姐]:高明:你为什么是优秀士兵?是因为你是从北大来的吗?如果这样有什么可复制的?  [15:41]

[高明]:部队评选优秀士兵,不是关心他从何处来,而是他来部队之后,工作干得怎么样。  [15:42]

[绑架真理]:请问北大学子嘉宾高明,您对“北大食堂菜价涨 部分学生骑车去清华大学吃饭”这条新闻有什么看法?  [15:42]

[高明]:不好意思。我很久没有在北大吃过饭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也是价值规律使然。前提是对门饭菜差价能够弥补这段路途中时间等等的价值损失。  [15:42]

[反砻断57]:嘉宾:你对志愿兵制有什么看法,你一个月的津贴是多少?  [15:45]

[高明]:基本津贴240元,艰苦补助10块,班长职务费30块,这是去年调整之后的津贴。  [15:45]

[外滩荣耀]:“电子信息”国防生如何学习锻炼成为精兵强将?  [15:46]

[高明]:因为我不是教育家呀!我想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尽心尽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份工作,就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15:46]

[小菜大侠]:请问高明:如果让你当一辈子兵,你愿意吗?说真心话。  [15:47]

[高明]:我什么时候不说真心话了吗?义务兵去留遵从个人意愿。您说的“让”我不知道所指,似乎是强迫的。  [15:47]

[亿万年07]:小高同志,当兵这么多年了,喝酒能喝多少了?  [15:47]

[高明]:恐怕要让您失望,战士不得饮酒。  [15:47]

[田小红]:“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嘉宾说说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15:51]

[高明]:“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15:51]

[高高儿是高高儿了可您的称准吗]:战士就不是人了?回家也不喝酒?跟女友闹情绪了也不喝酒?光是看《亮剑》----------???  [15:54]

[高明]:您大概不大了解,义务兵没有探亲假,回家就是退役了。  [15:54]

[一天一地一广仔]:小高,说说你是怎么从一个小兵成长为班长的?  [15:57]

[高明]:学好专业理论,练好操作技能,加强军事体能,多为战友提供帮助,协作解决问题。  [15:58]

[大地万苏]:你后悔过吗?  [16:01]

[高明]:都说当兵后悔两年,这两年我也不后悔。  [16:01]

[反砻断57]:嘉宾:你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当兵能实现吗?  [16:04]

[高明]:虽然谈贡献与价值给人有空泛的感觉,但我始终认同这个观点。个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贡献,这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  [16:04]

[强国一笑]:小高同志,你以北大本科生的身份入伍,为什么不直接转为干部而是从普通一兵做起呢?(注:昨天晚上看了你的报道)  [16:10]

[高明]:您大看得不细,我本科还没有毕业,并且我觉得即便要当军官,也最好可以从普通一兵做起,这会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16:10]

[jinhuachunmeng]:高明:有人认为:地方大学生战士无非是部队的一个点缀,具体价值很难体现,你认为呢?  [16:11]

[高明]:不知道这种依据何在,具体价值又指的是什么。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份即便是细小的工作,即使不能全面体现一个人的能力,也能充分体现他的素养。我觉得,战士在部队无论他是不是大学生,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那就是出色的完成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  [16:11]

[中國的怒吼]:戰士不得飲酒?我看很多軍事片,裡面將士都大口的喝啊,該信哪個啊!哈哈  [16:11]

[高明]:可能是庆功吧,或者是法定节日会餐。  [16:12]

[反砻断57]:嘉宾:你认为当兵是职业吗?没有了公有制,你就没有分红,一个月二百五工资你认为合不合理?  [16:12]

[高明]:义务兵是津贴而不是工资,相当于补助。所以我感觉多少都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只是尽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  [16:13]

[222.88.72]:你取得这些成就的关键是什么?  [16:14]

[高明]:不是成就,我只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16:14]

[反砻断57]:嘉宾:想当兵,为什么当年不考军校,或考不上再考?是你当年还没认准个人兴趣和方向吗?  [16:21]

[高明]:您大概没有理解,服兵役与读军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件。  [16:21]

[大地东苏]:高明,我们好多同学都有着军人梦,可是一到真要参军,又有很多的干扰因素,我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你觉得如果我的父母不同意我参军,我该怎么办?  [16:22]

[高明]:这和我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当初家里也不同意,主要是我爷爷,当过兵,并且扛过枪打过仗,担心我受不了这种严酷,我感觉父母亲出于一片爱意,可以具体解释打消他们的顾虑,对于你所说的干扰因素,我感觉还是求仁得仁吧!  [16:22]

[jinhuachunmeng]:小高:我认为当兵尽义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大学生也不应该例外,如今媒体把大学生入伍当作新闻炒作,似乎有些哗众取宠的嫌疑,你认为呢?  [16:22]

[高明]:我想可能是大学生多是参加军训和接受国防教育,一直以来很少有直接到部队服役尽这种义务吧!  [16:22]

[jinhuachunmeng]:部队真的爱惜人才,珍惜人才吗?试想如果小高不是北大学生,没有北大的头衔和光环,在部队能引起注意吗?无非是领导政绩的一种宣传而已!  [16:40]

[高明]:其实每个大学生入伍在连队都会受到关注,但是最终各级组织和战友的评价怎么样,还要看自己的工作和努力。  [16:40]

[茉莉姐姐]:你回答的问题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是领导指定的?  [16:41]

[高明]:领导在一旁聊天呢。  [16:41]

[高明]:谢谢各位网友,虽然时间非常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国防、军队,特别是基层官兵。谢谢大家,再见!  [16:41]
新的迷彩服很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甘肃人,文学爱好者,曾经留一头过耳的长发,喜欢读《孙子》,也喜欢和别人辩论。
  高明和胡明全的见面并不正式,不过是在仓库旁边的相遇。让带兵二十多年的胡明全有好感并不容易,当时高明穿着肥大的新兵军服,“晒得黑不溜秋,看起来傻乎乎的”。
  见面之后,旅长给连队指导员留下两句话:第一,新兵别光说好,观察下高明有什么毛病;第二,训练别粗暴,注意方式方法。
  此时还没人预料到,一年多后,高明会成为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代表的,既是一个就读于中国顶级学府的“80后”青年“携笔从戎”的故事,也是有着80年历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建设现代化劲旅时对人才的渴望和急迫。
  “男儿意气,无关富贵”
  “从此穿梭在凝冷的校场,遵照着军人的荣誉与耻辱”
  高明作出参军的决定,不过几天时间。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傻”,这样的形容已经在他的北大同学中传开,直到参军后还有战友问:已到北大,何必当兵?高明的回答平淡无奇:“只是想来。”
  此前的高明虽然身为班级胖椴⒃谕昙吨械谝慌氲常还⒚挥邢允境鋈蘸笠闳淮泳⒕谌说亩四摺?
  喜欢辩论是特点之一,也曾半夜被朋友拉起来谈哲学,习惯于写文章到深夜,但这在北大并不罕见。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冒大卫和高明颇为熟悉,他的评价是高明“是一个优秀的北大学生,早熟,有时固执己见,但无更多特别”。
  在高明的回忆中,自己平日只是来往于朗朗的课堂,望着中关村处处奔忙的脚步,想自己“应该做一头快乐的猪还是思索着的柏拉图”。
  但如果回望高明过去20年的人生,或许会有一些痕迹。
  这个出生于甘肃正宁农村的孩子,从小喜读古文,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自己“世居秦故地,先祖尚武、知耕,临函谷而望诸侯”;而“高姓源于姜姓,出于齐鲁,民以仁德称”,“我承秦齐传统,希望文武不失”。
  这些埋在潜流中的意识一直等到2005年——当国家颁布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军的政策时,“每个男儿都有的军人梦”清晰地跳了出来,没有太多思考,高明决定参军。
  母亲最好说服,况且这个父亲早亡的孩子,早已习惯自己作决定。最激烈的反对来自伯父,理由是晚两年毕业,耽误挣钱。高明回信说,“男儿意气,无关富贵。”
  这个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甚至用了专业理论,“经济学上讲,只有一次的东西,它的权重就无穷大。对我来说,当兵的机会就这一次,当然要去。”
  踏上南下从军列车的高明无疑是欣喜的,他后来在一篇文章中不无兴奋地说,“在一个北风凛冽的早晨,离开了我熟悉的燕园,告别了我精神所依归的一塔湖图,飞往祖国的南部边陲,从此穿梭在凝冷的校场,遵照着军人的荣誉与耻辱。”
  “知耻而后勇”
  驻地晴朗的夜晚必然繁星满天,让这个北大学生时而生出“依北斗望京华”的感慨
  虽然豪情万丈,但从一个北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并不顺畅。
  入伍第二天高明就挨了批评:当天班长要给他安排任务,正在叠被子的高明随口回了声“稍等”,结果班长厉言说,听到叫名字必须答“到”。
  更难堪的是第一次出早操,点名时独不见高明,几分钟后在宿舍被叫醒的高明直愣愣地看着班长说:“这么早就起床了?”
  班长曾经找教导员提出不带这个兵,理由是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过几天后,班长改变了看法。当然,高明也再未“稍等”和迟到,原因很简单:知耻而后勇。
  两个星期后,表现突出的高明已经做了副班长。胡明全再见到高明是新兵训练快结束的时候,一个标准的军礼,让旅长感觉“像个样子了”。
  北大学生高明迅速展现了一个大学生士兵的素质:下连队第一次考试只有47分,但第二次时已经是营里前三名。
  这个出身文科的大学生后来自学了《电子电路》和《机械制图》这些专业基础理论,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加班加点的学习过程,“有些科目我很快就弄懂了,可别的战友还要学一个月,我也要为自己找些事干。”高明说。
  但训练成绩是如此突出,以至高明在下连队不久就担任了某专业关键操作号手,而这个岗位一般是5年的老兵才能胜任。号位需要涉及五百多个口令,高明背完它们的时间是:半天。
  不过他跟别人说自己一个多月才背完,“怕人家不信,个别战友背了一年还没搞清楚。”
  他也是一个爱发表自己见解的兵,有一次作为第二炮兵优秀政治教员的教导员吴学军给全营官兵上完政治课后,高明“委婉地指出了授课中引文和表述的不当”。后来吴学军跟旅长说,每次讲课都加强准备,免得被高明看出错误。
  2006年8月的时候,高明被领导叫去给96213部队全体军官上了一堂现代管理课,此时的他已经是旅里惟一的义务兵班长和义务兵党员。
  但也有高明不“积极”的,比如在连队种菜。他解释说,自己认为正规军不应该干这个,不过后来想通了:这可以培养一种作风。
  虽然从军艰苦,但军旅生活在高明眼中是富有诗意的。训练之余不能随意外出,而驻地晴朗的夜晚必然繁星满天,让这个北大学生时而生出“依北斗望京华”的感慨。
  诉说自己的体悟
  “我们不用将责任、奉献、吃苦挂在嘴边,我们这些被宠坏了的年轻人,都在努力”
  就在高明在基层连队以“一个大学生的速度”成长时,第二炮兵的将军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符合部队内在要求的例子。
  这显然是一个健康的形象——一个不矫揉造作,但又素质良好、训练刻苦的大学生士兵。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7月4日在刊登有高明材料的《国内动态清样》上批示说,“要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入伍,促进基层官兵素质提高”。高明最终引起了军方高层的注意。
  聚光灯打在了这个22岁士兵的身上,随之还有疑惑:毕竟,这只是一个参军一年多的兵。
  在面对几十个记者的一次座谈会上,高明谨慎而坚定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只是一个媒介。”他说,“诉说自己的体悟,让愿意参军的大学生们了解这条道路。”
  此前,他曾在北大青年网上写了体验第二炮兵军旅生活的万字长文,几天中点击过八千,跟帖五百。而在本部队,高明在年轻士兵中已颇有影响,记者采访时就曾碰到他的“粉丝”,后来席间谈及,高明笑言:崇拜我的多了。
  曾有人问高明,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在毕业后还回到部队?因为,“如果两年毕业后你挣钱去了,我怎么跟我的孩子说起你?”
  高明回答:“像我来部队就是为了这身军装,穿上军装我就满意了;如果说我后来为了钱去当商人,挣了很多钱,我也非常满意。经济建设领域的英雄同样是英雄。”
  他说:“应该改变某种传统观念,你是不是应该这样跟孩子说:高明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参军入伍,尽了两年的义务;脱下军装之后又带着部队的历炼投入到社会中去。”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高明显然更乐意展示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逻辑,而避免附加太多的沉重。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不用将责任、奉献、吃苦挂在嘴边,我们这些被宠坏了的年轻人,都在努力。”
  横戈原不为封候
  他抄录了明末名将袁崇焕的诗:“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候”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冒大卫代表北大来看望高明,他同时带来的还有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口信。张在表示为高明感到骄傲之余,也希望高明能有一颗平常心。“我们怕他因为少年得志而束缚了自己。”冒大卫说。
  事实上,这个“80后”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于消融那些可能夸大自己的色彩。“最好的结果是大家记得一个大学生参军的梦想,但忘记我。”
  他在4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说,“2005年12月,我来到军营,2007年11月,退役返校。该来,则来;该去,则去。”
  高明曾在晚上熄灯后阅读专业资料,这看起来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传统例子,不过他不喜欢被记者着墨,“做过这样的事,但我不建议引导这样的趋势”。
  提到传统价值观的时候,他会回想起自己是看赖宁的故事长大的,但“钦佩他的精神,却不会像他那样去救火,因为他首先要保护自己才对”。
  他也会老实地跟你说,自己当初参军没想过太多的意义,后来别人不断问起,才想“是啊,为什么”。然后回头在内心寻找原因,跟别人解释。
  而他试图跟大学生们所传达的是:这是一个不改变你人生轨迹的选择,如果你向往军营,并愿意付出两年时间,那么你可以为这支共和国军队的信息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就自己的感受看,这两年军旅生活绝对值得。两年后,你可以重回曾经的道路。
  他也会跟你分析利弊,“从经济学看,这是一个双赢的进程。”但他也依然承认诸如理想、责任、光荣这些词汇在自己价值坐标上的地位。
  但无论表现得如何“普通”,这个22岁的年轻人显然是向往豪迈和刚毅的。他在一篇文章中抄录了明末名将袁崇焕出京赴辽时所作的一首《边中送别》,其中一句说,“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不过他喜欢的另一首现代诗或许更符合他的年龄和心境:“想象穿过泥泞 / 给橄榄绿的年龄 / 镀上了一层水雾 / 于是在关于战争、硝烟 / 抑或生与死的传说里 / 萌生出了 / 绿色的梦。”
  采访结束时,当地部队给记者送行,高明掺杂在众多普通士兵中间,不声不响地一起搬送行李箱。此前他曾半开玩笑地要求说,“采访‘折腾’我一个人就够了,不要去打扰我的战友。”
  至少到现在,这个被赋予荣誉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忘记,自己和这些扛着“一道杠”的士兵们,依然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