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翻云覆雨 疏狂图乐――宋徽宗军事外交风云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01:52

  
  寻常巷陌成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阳日高眠。
  
  12世纪初的大宋帝国是个太平盛世。只有像赵佶这样的天才艺术家来才配得上这样的盛世,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道君皇帝”。在众多小资们的心目中,宋徽宗从来不是一位昏庸的皇帝,他继承了父亲神宗皇帝的改革事业。帝国的各项事业在他的统治下蓬勃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疆土空前扩张。国家计划向百姓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他最信任的大臣蔡京致力于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国家试图拨出百分之五的财政收入将学校教育普及到帝国的每一个县,并向每个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徽宗的业余生活完全由高雅的艺术活动构成,他是帝国文艺事业最热心的赞助者。作为一名造诣高深的艺术鉴赏家,他派人到各地收集字画并编成谱录。帝国所有的官僚都是进士出身,具有高超文化艺术修养,但将收集字画的工作交给进士们是不合适的,毕竟这是皇帝的私人活动。一位多才多艺而且比进士们更加灵活的宦官,出色地帮助徽宗完成了这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这位宦官名叫童贯,他还率领帝国的军队拓边西北,并进入了帝国核心决策层,百姓们荣耀地称之为“媪相”。
  
  
  
  二
  
  公元1111年,宋朝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出使辽国,向大辽帝国皇帝贺寿,童贯出任副团长。这一年离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已有107年,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反击辽国的野蛮侵略,在彻底制服辽国的进攻之后,真宗皇帝以苍生为念,力排众议,坚决与辽签订和平条约,并答应每年向辽国提供50万绢银作为经济援助,真宗皇帝还对天盟誓:
  
  自此保安黎谳,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誓,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正是在真宗皇帝的英明决策下,宋辽结为兄弟之国,两国高层一直保持亲密交往,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互通贸易,边境百姓竟不知兵戈为何物。
  
  然而,出使辽朝贺寿的童贯心中有些怪异,他不明白辽朝君臣为何对他笑嘻嘻的,甚至隐隐地听到辽人在窃窃私语“嘴上无毛”“南朝乏才”。这或许是一种预兆。
  
  十月,使团回国路经卢沟桥,出身燕州大族、曾任辽朝光禄卿的马植连夜谒府求见童贯,并献上联合女真灭辽之计。童贯被这个爱国侨胞深厚的民族情感所打动。五年后,马植在童贯的援引下,出现在宋徽宗眼前。马植恳求宋徽宗“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并断言旧疆臣民一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面对一个燕人的慷慨陈词,燕云十六州的历史突然涌现在徽宗眼前。自后晋石敬塘割让这片神圣不可分割的土地之后,太祖、太宗两朝大宋臣民为收复北地浴血奋战的景象历历在目。多少年为了和平而忍辱负重,所为者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孰料旧疆臣民至今期昐王师光复,作为大宋天子岂能弃之不顾?!何况若真如马植所说,辽主失道,女真兴起,岂非天助我大宋!徽宗立即为辽国叛臣封官赐姓,燕人马植从此成了大宋赵良嗣。
  
  
  
  三
  
  徽宗结金图辽的消息传开,在大宋朝野引起轩然大波。太宰郑居中请求朝廷谨守澶渊盟誓,冒然开战,后患无穷。知枢密院事邓洵武疾呼“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举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休息”。草泽小民安尧臣也上疏指斥蔡京、童贯结交燕人,轻举兵端,狼子野心。就连当时的高丽国王也托人捎口信,劝徽宗“辽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扞,女真虎狼耳,不可交也”。毫无疑问,徽宗是个虚心纳谏的人,他一度打算放弃这个计划。
  
  但是,徽宗决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皇帝,他必须听听反对者的声音。果然,童贯力排众议,上了一本《平燕策》,全面阐述了收复燕云的重要性与可行性。1118年,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使金,向阿骨打传达了宋朝欲与金通好伐辽的意向,双方开始商讨结盟攻辽。
  
  一番周折,1120年,徽宗再派赵良嗣以买马为名义出使金朝,要求与金朝共同灭辽后收回燕云十六州故地。徽宗给赵良嗣的御笔指示明确要求收复燕京及所管辖的州城,然而狡诈的金国人认为徽宗只要求燕州一地,弄得赵良嗣在谈判中非常被动。最后双方约定:金朝进攻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上),宋攻取燕京一带,灭辽之后,燕京归宋所有,宋朝将原来向辽朝提供的经济持助转给金朝,这个盟约就是所谓“海上之盟”。面对金国的无理取闹,徽宗表示坚决反对和严重抗议,严正声明要求将燕云十六州都归宋所有。
  
  在徽宗的坚持下,金国同意重新谈判,然而这时联金攻辽的关键人物童贯并不在朝中。徽宗是个责权分明的人,他不能亲自与辽国使臣谈判,让其他大臣代替童贯也不合适,而且也没人愿意接手这么棘手的外交问题。事情就这么拖着,金国使臣在宋廷住了三个月,仍不得要领,只好莫名其妙地回国。童贯呢?原来当时南方方腊之乱起,童贯率领原本攻辽的军队南下镇压方腊去也。
  
  1122年,金朝攻占辽中京后,约宋攻辽燕京。这时,辽天祚帝已逃往夹山,耶律淳在燕京被拥立为帝。这时南方已定,童贯领10万宋军进屯河北,信心满满的准备北伐辽朝、尽复燕京之地。五月,金攻占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再议与宋军联合进军。这时童贯发现大宋热爱和平的边疆驻军已经记不起如何作战了。在严峻的形势下,童贯急中生智,以“王者之师”的姿态派出使者劝降北辽,并对燕京民众进行“吊民伐罪”的宣传,不料使者被杀,燕京民从也没有出城迎接王师。
  
  童贯大军到达高阳关后,急命宋朝名将种师道率东路军攻白沟,辛兴宗率西路军攻范村。孰料种师道也无原则地坚持和平主义观点,竟认为大宋伐辽是背信弃义、乘人之危的不义之战,完全消极参战。东路军前军两败于兰甸沟、白沟,西路军也在范村溃败,种师道撤军雄州,再遭辽军袭击,损失惨重。第一次攻辽遭到意想不到的挫折。
  
  
  
  四
  
  七月,辽天祚帝逃入沙漠,燕京耶律淳病死,辽朝行将灭亡,宋宰相王黼认为是伐辽时机,向徽宗提议再攻燕京。金朝得知,考虑到若不联宋出战,将得不到宋朝的经济援助,便再次约战燕京。
  
  九月,辽涿州守将郭药师率常胜军八千人以涿、易两州降宋,燕京也向宋奉表称臣。宋朝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两座城池,举朝欢庆,赵佶御笔改燕京为燕山府,其他八州一一赐名,以示征服一府八州的必胜信心。
  
  于是童贯派刘延庆、郭药师率十万大军渡白沟伐燕,不料被辽军阻击。这时郭药师自荐率兵夜袭燕京,并要求刘延庆派其子刘光世接应。郭药师攻入燕京,遇到顽固抵抗,而刘光世见势不妙,为保存军力没有接应,郭药师只得撤退。辽军乘机进攻,刘延庆赶紧撤军。
  
  十二月,阿骨打率金军进攻燕京,燕京投降,而宋金两国的谈判还没有完成。取得军事胜利的阿骨打开始耀扬武,在谈判中漫天价。经过艰苦的谈判,金国终于答应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六州归还宋朝,宋朝也信守承诺,每年向金国提供50万经济援助,并额外赠送100万贯作为军事援助。岂料惨无人道、背信弃义的金军在撤军前对燕京大肆洗掠,将富户、财物、人口席卷而去,童贯接收的只是一座空城和蓟、景、檀、顺、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两州是主动降宋的。
  
  无论如何,失去大宋帝国怀抱将近二百年的燕云之地终于收复了,太祖太宗未竟伟业由徽宗君臣完成,宏伟庄严的《复燕云碑》高高的矗立在燕京,宋廷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五
  
  1123年,降金辽将张觉不堪金朝的压迫,逃到燕山府,以平、营、滦三州降宋。金朝以此为借口,对宋朝宋朝兴师问罪,声称破坏了宋金之间的盟约。徽宗认为张觉降宋是他自己的选择,宋朝不应责任。不过为了两国的友好,徽宗还是决定密诏杀死张觉及其二子并函首送往金国。
  
  徽宗的种种用苦良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当时朝中出现了一些用心险恶的诽谤,不但指责徽宗不守信用,还散布宋朝将尽杀降将的流言。这些谣言严重动摇了军心,特别是降宋辽将郭药师因此自危心寒,常胜军人心涣散。
  
  这时,宋朝趁金太祖阿骨打去世、金太宗吴乞买新立,通过纳降和谈判,收回了朔、应、蔚、武四州,辽仍控制着新、妫、儒、云、寰五州。1125年金灭辽,吴乞买竟再次以招纳叛亡张觉等事为借口,诬蔑宋朝背叛盟约,悍然发动了对宋朝的侵略战争。
  
  十二月,金军派使臣到太原向宋前线统帅童贯提出以黄河为界,宋朝割让河东、河北两路领土给金等无理条件。为了抵制这种无理要求,前线指挥官童贯以奏报情报为名潜回开封。于是东路金军直逼燕山府,败郭药师军。无耻的郭药师再一次做了叛徒,他竟然劫持知燕山府蔡靖等投降金军,并为金军做攻宋向导。
  
  面对金军的进攻,徽宗主动承担起责任,他下了罪己诏,并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桓,一切军政大权都由新皇帝钦宗接管。为了不影响新皇帝指挥作战,徽宗还准备撤到南方的镇江修养身心。
  
  数日后新年,宋钦宗赵桓改年号为靖康,向上天乞求国家的平安和人民的康乐。然而上天似乎又一次没有保佑宋朝,大宋帝国已在翻云覆雨中变得风雨飘摇。一
  
  寻常巷陌成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阳日高眠。
  
  12世纪初的大宋帝国是个太平盛世。只有像赵佶这样的天才艺术家来才配得上这样的盛世,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道君皇帝”。在众多小资们的心目中,宋徽宗从来不是一位昏庸的皇帝,他继承了父亲神宗皇帝的改革事业。帝国的各项事业在他的统治下蓬勃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疆土空前扩张。国家计划向百姓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他最信任的大臣蔡京致力于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国家试图拨出百分之五的财政收入将学校教育普及到帝国的每一个县,并向每个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徽宗的业余生活完全由高雅的艺术活动构成,他是帝国文艺事业最热心的赞助者。作为一名造诣高深的艺术鉴赏家,他派人到各地收集字画并编成谱录。帝国所有的官僚都是进士出身,具有高超文化艺术修养,但将收集字画的工作交给进士们是不合适的,毕竟这是皇帝的私人活动。一位多才多艺而且比进士们更加灵活的宦官,出色地帮助徽宗完成了这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这位宦官名叫童贯,他还率领帝国的军队拓边西北,并进入了帝国核心决策层,百姓们荣耀地称之为“媪相”。
  
  
  
  二
  
  公元1111年,宋朝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出使辽国,向大辽帝国皇帝贺寿,童贯出任副团长。这一年离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已有107年,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反击辽国的野蛮侵略,在彻底制服辽国的进攻之后,真宗皇帝以苍生为念,力排众议,坚决与辽签订和平条约,并答应每年向辽国提供50万绢银作为经济援助,真宗皇帝还对天盟誓:
  
  自此保安黎谳,谨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誓,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正是在真宗皇帝的英明决策下,宋辽结为兄弟之国,两国高层一直保持亲密交往,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互通贸易,边境百姓竟不知兵戈为何物。
  
  然而,出使辽朝贺寿的童贯心中有些怪异,他不明白辽朝君臣为何对他笑嘻嘻的,甚至隐隐地听到辽人在窃窃私语“嘴上无毛”“南朝乏才”。这或许是一种预兆。
  
  十月,使团回国路经卢沟桥,出身燕州大族、曾任辽朝光禄卿的马植连夜谒府求见童贯,并献上联合女真灭辽之计。童贯被这个爱国侨胞深厚的民族情感所打动。五年后,马植在童贯的援引下,出现在宋徽宗眼前。马植恳求宋徽宗“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并断言旧疆臣民一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面对一个燕人的慷慨陈词,燕云十六州的历史突然涌现在徽宗眼前。自后晋石敬塘割让这片神圣不可分割的土地之后,太祖、太宗两朝大宋臣民为收复北地浴血奋战的景象历历在目。多少年为了和平而忍辱负重,所为者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孰料旧疆臣民至今期昐王师光复,作为大宋天子岂能弃之不顾?!何况若真如马植所说,辽主失道,女真兴起,岂非天助我大宋!徽宗立即为辽国叛臣封官赐姓,燕人马植从此成了大宋赵良嗣。
  
  
  
  三
  
  徽宗结金图辽的消息传开,在大宋朝野引起轩然大波。太宰郑居中请求朝廷谨守澶渊盟誓,冒然开战,后患无穷。知枢密院事邓洵武疾呼“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举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休息”。草泽小民安尧臣也上疏指斥蔡京、童贯结交燕人,轻举兵端,狼子野心。就连当时的高丽国王也托人捎口信,劝徽宗“辽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扞,女真虎狼耳,不可交也”。毫无疑问,徽宗是个虚心纳谏的人,他一度打算放弃这个计划。
  
  但是,徽宗决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皇帝,他必须听听反对者的声音。果然,童贯力排众议,上了一本《平燕策》,全面阐述了收复燕云的重要性与可行性。1118年,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使金,向阿骨打传达了宋朝欲与金通好伐辽的意向,双方开始商讨结盟攻辽。
  
  一番周折,1120年,徽宗再派赵良嗣以买马为名义出使金朝,要求与金朝共同灭辽后收回燕云十六州故地。徽宗给赵良嗣的御笔指示明确要求收复燕京及所管辖的州城,然而狡诈的金国人认为徽宗只要求燕州一地,弄得赵良嗣在谈判中非常被动。最后双方约定:金朝进攻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上),宋攻取燕京一带,灭辽之后,燕京归宋所有,宋朝将原来向辽朝提供的经济持助转给金朝,这个盟约就是所谓“海上之盟”。面对金国的无理取闹,徽宗表示坚决反对和严重抗议,严正声明要求将燕云十六州都归宋所有。
  
  在徽宗的坚持下,金国同意重新谈判,然而这时联金攻辽的关键人物童贯并不在朝中。徽宗是个责权分明的人,他不能亲自与辽国使臣谈判,让其他大臣代替童贯也不合适,而且也没人愿意接手这么棘手的外交问题。事情就这么拖着,金国使臣在宋廷住了三个月,仍不得要领,只好莫名其妙地回国。童贯呢?原来当时南方方腊之乱起,童贯率领原本攻辽的军队南下镇压方腊去也。
  
  1122年,金朝攻占辽中京后,约宋攻辽燕京。这时,辽天祚帝已逃往夹山,耶律淳在燕京被拥立为帝。这时南方已定,童贯领10万宋军进屯河北,信心满满的准备北伐辽朝、尽复燕京之地。五月,金攻占辽西京(今山西大同),再议与宋军联合进军。这时童贯发现大宋热爱和平的边疆驻军已经记不起如何作战了。在严峻的形势下,童贯急中生智,以“王者之师”的姿态派出使者劝降北辽,并对燕京民众进行“吊民伐罪”的宣传,不料使者被杀,燕京民从也没有出城迎接王师。
  
  童贯大军到达高阳关后,急命宋朝名将种师道率东路军攻白沟,辛兴宗率西路军攻范村。孰料种师道也无原则地坚持和平主义观点,竟认为大宋伐辽是背信弃义、乘人之危的不义之战,完全消极参战。东路军前军两败于兰甸沟、白沟,西路军也在范村溃败,种师道撤军雄州,再遭辽军袭击,损失惨重。第一次攻辽遭到意想不到的挫折。
  
  
  
  四
  
  七月,辽天祚帝逃入沙漠,燕京耶律淳病死,辽朝行将灭亡,宋宰相王黼认为是伐辽时机,向徽宗提议再攻燕京。金朝得知,考虑到若不联宋出战,将得不到宋朝的经济援助,便再次约战燕京。
  
  九月,辽涿州守将郭药师率常胜军八千人以涿、易两州降宋,燕京也向宋奉表称臣。宋朝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两座城池,举朝欢庆,赵佶御笔改燕京为燕山府,其他八州一一赐名,以示征服一府八州的必胜信心。
  
  于是童贯派刘延庆、郭药师率十万大军渡白沟伐燕,不料被辽军阻击。这时郭药师自荐率兵夜袭燕京,并要求刘延庆派其子刘光世接应。郭药师攻入燕京,遇到顽固抵抗,而刘光世见势不妙,为保存军力没有接应,郭药师只得撤退。辽军乘机进攻,刘延庆赶紧撤军。
  
  十二月,阿骨打率金军进攻燕京,燕京投降,而宋金两国的谈判还没有完成。取得军事胜利的阿骨打开始耀扬武,在谈判中漫天价。经过艰苦的谈判,金国终于答应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六州归还宋朝,宋朝也信守承诺,每年向金国提供50万经济援助,并额外赠送100万贯作为军事援助。岂料惨无人道、背信弃义的金军在撤军前对燕京大肆洗掠,将富户、财物、人口席卷而去,童贯接收的只是一座空城和蓟、景、檀、顺、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两州是主动降宋的。
  
  无论如何,失去大宋帝国怀抱将近二百年的燕云之地终于收复了,太祖太宗未竟伟业由徽宗君臣完成,宏伟庄严的《复燕云碑》高高的矗立在燕京,宋廷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五
  
  1123年,降金辽将张觉不堪金朝的压迫,逃到燕山府,以平、营、滦三州降宋。金朝以此为借口,对宋朝宋朝兴师问罪,声称破坏了宋金之间的盟约。徽宗认为张觉降宋是他自己的选择,宋朝不应责任。不过为了两国的友好,徽宗还是决定密诏杀死张觉及其二子并函首送往金国。
  
  徽宗的种种用苦良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当时朝中出现了一些用心险恶的诽谤,不但指责徽宗不守信用,还散布宋朝将尽杀降将的流言。这些谣言严重动摇了军心,特别是降宋辽将郭药师因此自危心寒,常胜军人心涣散。
  
  这时,宋朝趁金太祖阿骨打去世、金太宗吴乞买新立,通过纳降和谈判,收回了朔、应、蔚、武四州,辽仍控制着新、妫、儒、云、寰五州。1125年金灭辽,吴乞买竟再次以招纳叛亡张觉等事为借口,诬蔑宋朝背叛盟约,悍然发动了对宋朝的侵略战争。
  
  十二月,金军派使臣到太原向宋前线统帅童贯提出以黄河为界,宋朝割让河东、河北两路领土给金等无理条件。为了抵制这种无理要求,前线指挥官童贯以奏报情报为名潜回开封。于是东路金军直逼燕山府,败郭药师军。无耻的郭药师再一次做了叛徒,他竟然劫持知燕山府蔡靖等投降金军,并为金军做攻宋向导。
  
  面对金军的进攻,徽宗主动承担起责任,他下了罪己诏,并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桓,一切军政大权都由新皇帝钦宗接管。为了不影响新皇帝指挥作战,徽宗还准备撤到南方的镇江修养身心。
  
  数日后新年,宋钦宗赵桓改年号为靖康,向上天乞求国家的平安和人民的康乐。然而上天似乎又一次没有保佑宋朝,大宋帝国已在翻云覆雨中变得风雨飘摇。
正是在真宗皇帝的英明决策下,宋辽结为兄弟之国,两国高层一直保持亲密交往,百姓从此安居乐业,互通贸易,边境百姓竟不知兵戈为何物。


知道'打谷场"是怎么回事吗?;P
怎么有点国军的口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