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作战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24:52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作战思想
在本文开始之前,先载录2段对此次会战的简短评述:
          进攻者到达进攻路程的终点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会战中取得了胜利也不的不退却,因为他在这时既没有足够的进攻力量来发展和利用胜利,又无法补充已损失的兵力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要想出现一次坎尼会战,必须一方面有一位汉尼拔,另一方又有一位法罗
                      ————阿尔富雷德.冯.史里芬   
会战过程介绍: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转入全线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德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在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这次会战历时200天。战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从辽阔的顿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尔加河岸。在这次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会战分3阶段:第一阶段,远接近地防御: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  
阻止了德军前进。早在7月31日,德军统帅部即将第4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月2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辖第64、第57、第5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30日起增加第62集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9~10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第4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第66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第2阶段,市区防御战斗:苏军V。I。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M。S。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
苏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9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

  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第51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9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多个师。
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
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

  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三阶段,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N。F。瓦图京中将)、顿河方面军(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M。von魏克斯元帅)所属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战飞机多10%。
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公里;第65集团军因遭敌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及第6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51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月1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装甲军另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12月12~30日),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展反攻,于16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5个意大利师另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军师,重创德军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辖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经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集团军转移到第21集团军地带。方面军各兵团于15日重新开始进攻,17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顽强抵抗。经22~25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日,德军第6集团军南集群停止抵抗,保卢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后来的军事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分兵期间错上加错,霍斯的第4装甲军团原定同第6军 团协作进攻斯大林格勒,中途希特勒担心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强渡顿河孤立无援,便调霍斯南下协助克莱斯特渡河,反堵塞了后者的道路,耽误了过河。渡过顿河后,克莱 斯特进军神速,由此证明,希特勒调霍斯此举纯属多余,在时间上延迟了对斯大林格勒 的进攻。苏军在霍斯来回瞎折腾期间,已调整好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战后克莱斯特回忆 道:"第4装甲军团……本来可以在7月底兵不血刃拿下斯大林格勒,但却被调到南边来帮我渡河。我并不需要它的支援,他来了反而使我正在使用的道路拥挤不堪。等过了两 个星期,第4装甲军团回师北上,俄国人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集结足够部队遏制它了。"而 在这个时候,克莱斯特又需要增添坦克部队。他说,"如果我的部队没调走去配合进攻斯 大林格勒的话,我们早已拿下目标(格罗兹尼油田)了。"  
其实,希特勒这一失误,同他的第三阶段的战略指导上的错误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他的致命错误不在于调动了霍斯,而在于把包围歼灭成变成了正面击溃战。把苏军主力挤到一条很薄弱的防线外围。逃脱被歼灭命运的苏军则在广大的外围随时可威胁这条防线的侧翼后方。在这种战场态势下,即使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在军事上也毫无 意义。而在苏军得到增援后准备反攻时,他们前期的后退无意中成了诱敌深入。这是双方始料所不及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实在充满戏剧性。  
夏季进攻计划有严重缺陷,分兵孤军深入,这两个方面的失算并不等于德军必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到惨败.只是以后一系列判断的失误和希特勒古怪的个性所导致的在关键时刻的指挥错误,才使得德军遭受斯大林格勒的灭顶之灾.在德军整个惨败的过程中十分明显地体现着希特勒个人的性格特征。  
9月,哈尔德和保罗斯向希特勒指出,由外国军团防守的沃罗涅日至斯大林格勒左翼的战线潜伏着危机,希特勒根本不予理会。他对某件事一经确认便很难改变其观点,他确信苏军已频于崩溃边缘。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后未曾回忆到:有一次一位情报部门官员将一份非常客观的情报念给希特勒听,情报说,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以西地区仍能集结100万到125万生力军,在高加索的50万人还不包括在内。证实俄国每月为前线生产坦克至少达1200辆。希特勒没等听完便握紧拳头,嘴角挂着白沫把这位官员痛骂一顿,不许他今后再念这种愚蠢的废话。而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份情报的准确性。  
由于哈尔德一再反对他的分兵和警告第6军团两翼潜伏着危险,希特勒不耐烦了,将 他解职,理由是:"你我的神经都太紧张了。我有一半是为了你的缘故。我看不值得这样拖下去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热情,而不是专业能力。在你这样的旧式军官身上,我是得不到这种热情的。"哈尔德事后评论说:"这种话简直不像是一个负责的统帅说的,而像是一个政治狂人说的。"哈尔德认为:希特勒违反了自古以来公认的战略,战术原则,他对战场事务的处置,往往是一种狂暴天性在一时冲动下的产物,他的 许多军事计划已经与现实的军事力量毫无关系。  
看来,不能排除法兰西战役的经验对希特勒的影响。在对法一战中,古德里安孤军冒进,在左翼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促成了英法联军的总崩溃,而当时希特勒却神经特别紧张,几次下令停止前进,以防侧翼出现危机。但事实证
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所以法兰西之战的公式是,越迅速向纵深推进,对方崩溃就越迅速,自己的侧翼也就越安全 。或许希特勒受此影响太深,把法兰西会战的经验照搬到俄国战场来了,才导致他对第6军团侧翼的忽略。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一次证明了一条战争原理:上一次胜利的经验往往成为下一次失败的陷阱。  
另外希特勒指挥方式的荒唐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日耳曼民族自古就有一个军事上的特点,总是让下级有极大的权限自由,只把任务交给他,至于执行的方法则完全听任每个人去自作主张。这一原则是日耳曼民族军事领导的特殊传统。希特勒显然己忘掉这一"祖传秘方",他严令上至元帅,下到士兵不准了解与自己任务无关的任何情况,违反者严惩不贷。所以当保罗斯被围时,根本不知道周围友邻的情况,无法自由行动和临机处置,只好一切听命于希特勒。据波克元帅回忆,有时战场上一个营的兵力调动也要得到希特勒允许,这就彻底束缚了战场各高级指导官的手脚,各级指挥官成了希特勒大大小小的通讯兵,这与德国参谋总部历来的优良指挥传统格格不入,19世纪德军参谋总长老毛奇曾说过,一个战场指挥官身后拖着一根电话线的话,那才是最大的不幸。老毛奇的预言终于在保罗斯身上应验了。  
若以拳击作比喻,希特勒实在是个不高明的拳击手。苏军哈尔科夫的进攻可以看成是斯大林一记不自量力的左勾拳,被德军折断后,希特勒顺势甩去一记右勾拳,这一拳直打到斯大林格勒。既然没击中对手要害,自然主动收回寻机再打才对。但他的个性决定了打出去的拳头不能收口,直到被对方折断手臂才罢休。打出去的拳头决不能收回,又同希特勒总想守住一切已占领的地盘的顽固观念有直接关系,他忘了一句军事格言:"想守往一切的结果是一切都丧失"。斯大林格勒的惨败既是他瞎指挥所致,更是他个性的缺陷所致。因为当个人高度专制集权后,历史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个性的历史。
从苏军来说,不断增强的军事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作战思想
在本文开始之前,先载录2段对此次会战的简短评述:
          进攻者到达进攻路程的终点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会战中取得了胜利也不的不退却,因为他在这时既没有足够的进攻力量来发展和利用胜利,又无法补充已损失的兵力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要想出现一次坎尼会战,必须一方面有一位汉尼拔,另一方又有一位法罗
                      ————阿尔富雷德.冯.史里芬   
会战过程介绍: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转入全线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德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在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这次会战历时200天。战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从辽阔的顿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尔加河岸。在这次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会战分3阶段:第一阶段,远接近地防御: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  
阻止了德军前进。早在7月31日,德军统帅部即将第4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月2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辖第64、第57、第5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30日起增加第62集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9~10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第4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第66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第2阶段,市区防御战斗:苏军V。I。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M。S。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
苏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9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

  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第51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9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多个师。
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
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

  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三阶段,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N。F。瓦图京中将)、顿河方面军(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M。von魏克斯元帅)所属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战飞机多10%。
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公里;第65集团军因遭敌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及第6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51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月1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装甲军另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12月12~30日),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展反攻,于16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5个意大利师另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军师,重创德军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辖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经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集团军转移到第21集团军地带。方面军各兵团于15日重新开始进攻,17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顽强抵抗。经22~25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日,德军第6集团军南集群停止抵抗,保卢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后来的军事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分兵期间错上加错,霍斯的第4装甲军团原定同第6军 团协作进攻斯大林格勒,中途希特勒担心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强渡顿河孤立无援,便调霍斯南下协助克莱斯特渡河,反堵塞了后者的道路,耽误了过河。渡过顿河后,克莱 斯特进军神速,由此证明,希特勒调霍斯此举纯属多余,在时间上延迟了对斯大林格勒 的进攻。苏军在霍斯来回瞎折腾期间,已调整好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战后克莱斯特回忆 道:"第4装甲军团……本来可以在7月底兵不血刃拿下斯大林格勒,但却被调到南边来帮我渡河。我并不需要它的支援,他来了反而使我正在使用的道路拥挤不堪。等过了两 个星期,第4装甲军团回师北上,俄国人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集结足够部队遏制它了。"而 在这个时候,克莱斯特又需要增添坦克部队。他说,"如果我的部队没调走去配合进攻斯 大林格勒的话,我们早已拿下目标(格罗兹尼油田)了。"  
其实,希特勒这一失误,同他的第三阶段的战略指导上的错误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他的致命错误不在于调动了霍斯,而在于把包围歼灭成变成了正面击溃战。把苏军主力挤到一条很薄弱的防线外围。逃脱被歼灭命运的苏军则在广大的外围随时可威胁这条防线的侧翼后方。在这种战场态势下,即使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在军事上也毫无 意义。而在苏军得到增援后准备反攻时,他们前期的后退无意中成了诱敌深入。这是双方始料所不及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实在充满戏剧性。  
夏季进攻计划有严重缺陷,分兵孤军深入,这两个方面的失算并不等于德军必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到惨败.只是以后一系列判断的失误和希特勒古怪的个性所导致的在关键时刻的指挥错误,才使得德军遭受斯大林格勒的灭顶之灾.在德军整个惨败的过程中十分明显地体现着希特勒个人的性格特征。  
9月,哈尔德和保罗斯向希特勒指出,由外国军团防守的沃罗涅日至斯大林格勒左翼的战线潜伏着危机,希特勒根本不予理会。他对某件事一经确认便很难改变其观点,他确信苏军已频于崩溃边缘。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后未曾回忆到:有一次一位情报部门官员将一份非常客观的情报念给希特勒听,情报说,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以西地区仍能集结100万到125万生力军,在高加索的50万人还不包括在内。证实俄国每月为前线生产坦克至少达1200辆。希特勒没等听完便握紧拳头,嘴角挂着白沫把这位官员痛骂一顿,不许他今后再念这种愚蠢的废话。而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份情报的准确性。  
由于哈尔德一再反对他的分兵和警告第6军团两翼潜伏着危险,希特勒不耐烦了,将 他解职,理由是:"你我的神经都太紧张了。我有一半是为了你的缘故。我看不值得这样拖下去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热情,而不是专业能力。在你这样的旧式军官身上,我是得不到这种热情的。"哈尔德事后评论说:"这种话简直不像是一个负责的统帅说的,而像是一个政治狂人说的。"哈尔德认为:希特勒违反了自古以来公认的战略,战术原则,他对战场事务的处置,往往是一种狂暴天性在一时冲动下的产物,他的 许多军事计划已经与现实的军事力量毫无关系。  
看来,不能排除法兰西战役的经验对希特勒的影响。在对法一战中,古德里安孤军冒进,在左翼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促成了英法联军的总崩溃,而当时希特勒却神经特别紧张,几次下令停止前进,以防侧翼出现危机。但事实证
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所以法兰西之战的公式是,越迅速向纵深推进,对方崩溃就越迅速,自己的侧翼也就越安全 。或许希特勒受此影响太深,把法兰西会战的经验照搬到俄国战场来了,才导致他对第6军团侧翼的忽略。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一次证明了一条战争原理:上一次胜利的经验往往成为下一次失败的陷阱。  
另外希特勒指挥方式的荒唐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日耳曼民族自古就有一个军事上的特点,总是让下级有极大的权限自由,只把任务交给他,至于执行的方法则完全听任每个人去自作主张。这一原则是日耳曼民族军事领导的特殊传统。希特勒显然己忘掉这一"祖传秘方",他严令上至元帅,下到士兵不准了解与自己任务无关的任何情况,违反者严惩不贷。所以当保罗斯被围时,根本不知道周围友邻的情况,无法自由行动和临机处置,只好一切听命于希特勒。据波克元帅回忆,有时战场上一个营的兵力调动也要得到希特勒允许,这就彻底束缚了战场各高级指导官的手脚,各级指挥官成了希特勒大大小小的通讯兵,这与德国参谋总部历来的优良指挥传统格格不入,19世纪德军参谋总长老毛奇曾说过,一个战场指挥官身后拖着一根电话线的话,那才是最大的不幸。老毛奇的预言终于在保罗斯身上应验了。  
若以拳击作比喻,希特勒实在是个不高明的拳击手。苏军哈尔科夫的进攻可以看成是斯大林一记不自量力的左勾拳,被德军折断后,希特勒顺势甩去一记右勾拳,这一拳直打到斯大林格勒。既然没击中对手要害,自然主动收回寻机再打才对。但他的个性决定了打出去的拳头不能收口,直到被对方折断手臂才罢休。打出去的拳头决不能收回,又同希特勒总想守住一切已占领的地盘的顽固观念有直接关系,他忘了一句军事格言:"想守往一切的结果是一切都丧失"。斯大林格勒的惨败既是他瞎指挥所致,更是他个性的缺陷所致。因为当个人高度专制集权后,历史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个性的历史。
从苏军来说,不断增强的军事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
打游南?你打错字了吧?中日的实力对比跟德苏是一个概念吗?中国抗战能按苏联这个方法去打吗?
安啦安啦,等一下没毛就会把毛某的话打出来滴
哪来什么思想,就为个斯大林的名字在死拼.
原帖由 f22 于 2007-8-21 21:38 发表
哪来什么思想,就为个斯大林的名字在死拼.


此原于莫斯科战役,苏军后期没处理好,29、33集团军受德军重创:D
苏联没有采用中国式的游击方法,也没有采用毛的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的作战方式,但是苏联一样赢得了战争。方式不同一样也能打赢。
我觉得毛主席的游击战策略很好,比苏联的肉盾作战理性多了!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8-22 09:18 发表
苏联没有采用中国式的游击方法,也没有采用毛的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的作战方式,但是苏联一样赢得了战争。方式不同一样也能打赢。


苏联卫国战争在沦陷区一样发动游击战战果颇丰,而在初期苏军坚持决不后退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结果付出巨大惨重的伤亡。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1 21:01 发表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苏联用得着吗〉游击是弱者战术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8-22 13:12 发表


苏联卫国战争在沦陷区一样发动游击战战果颇丰,而在初期苏军坚持决不后退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结果付出巨大惨重的伤亡。

你还真信老毛那套啊
说白了就是逃跑流窜,拖延时间以待时局变化。
个别政治力量可以如此,作为国策就不行了。让几百万军队无数装备放弃重要补给源地战略要地去打游击真是笑话。

特别是在近代运输技术提高的情况下;倘采用游击战,任由敌人以极小代价占领我方重要城市及战略要地,不仅让敌方获得便利的物资补给且使我方陷于相反境地;
运输技术的提高,使得流动空间日益缩小,最后只有灭亡一途。
]]
跟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一样,总是企图把老毛描述成跟老蒋一样的“军事家”
原帖由 max2006 于 2007-8-22 15:08 发表
:L 表误解老毛好挖,老毛当时给花生米发电可不是叫他放弃退却,而是叫他注意纵深防御和加强两翼出击。
老毛部队的性质只能打游击战,辅助运动战。因为老毛部队本来就没有工业城市的后勤。
完全是农村式部队。 ...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15:38 发表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谁在分散焦点啊?明明就在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你莫明其妙的来嘲讽游击战瞎联系,那个毛粉有说过苏联卫国战争该用游击战?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这句话明明是你说的吧?老毛什么时候跟斯大林提过这种建议?要扣帽子也别乱扣好不好?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14:58 发表

你还真信老毛那套啊
说白了就是逃跑流窜,拖延时间以待时局变化。
个别政治力量可以如此,作为国策就不行了。让几百万军队无数装备放弃重要补给源地战略要地去打游击真是笑话。

特别是在近代运输技术提高 ...

晕了,你瞎联系的水平也太高了吧?老毛什么时候说过要老蒋让几百万军队去打游击啊?国共战前就说的很清楚了国军打正面战共军负责敌后游击,这是老蒋也认同的,老毛的部队打游击你觉得不爽非要让他们排好队去跟日军打阵地战死才叫爽啊?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
明明就是你自己莫明其妙的跳出来嘲讽游击战嘛,还要倒打一耙,脸皮也太厚了吧?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16:48 发表

晕了,你瞎联系的水平也太高了吧?老毛什么时候说过要老蒋让几百万军队去打游击啊?国共战前就说的很清楚了国军打正面战共军负责敌后游击,这是老蒋也认同的,老毛的部队打游击你觉得不爽非要让他们排好队去跟 ...

你脑子有毛病啊,明明说的是斯大林,你非要往老蒋身上扯.
完了还说是我说的.你还一肚子气.
你仔仔细细看看起承.不要跟风车忙乎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16:44 发表

谁在分散焦点啊?明明就在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你莫明其妙的来嘲讽游击战瞎联系,那个毛粉有说过苏联卫国战争该用游击战?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这 ...

你看不懂啊?
你没看上面"一城一地""损失"等等啊?
瞪大你的四眼看一下!!!!

胡搅蛮缠的弱智人士.
老实说游击战是没有办法的事,比如今天的伊拉克或阿富汗.在正常情况下,你作战损失的物资\装备\人员都要得到补充,这就需要有比较巩固的地盘,一定数量的人口.靠游击战能补充多少?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自成,还是我党最后夺天下时都依靠一定的地盘,靠游击战是无法最终战胜对手的.
所以这种战术不到山穷水尽的完蛋地步还是不用为妙.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时也没有达到这种地步.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16:57 发表

你看不懂啊?
你没看上面"一城一地""损失"等等啊?
瞪大你的四眼看一下!!!!

胡搅蛮缠的弱智人士.

不争一城一地的损失就代表了中国几百军队都去打游击?代表苏军要退到乌拉尔山去打游击?知道什么是大纵深战略吗?你才真是弱智了呢。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16:54 发表

你脑子有毛病啊,明明说的是斯大林,你非要往老蒋身上扯.
完了还说是我说的.你还一肚子气.
你仔仔细细看看起承.不要跟风车忙乎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起承?二楼说这话的不就是你吗?老毛什么时候说过建议斯大林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同样老毛也从来没说过要老蒋放弃正面作战去打游击,老蒋不是自己也经常说那句“以空间换时间”吗?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16:54 发表

你脑子有毛病啊,明明说的是斯大林,你非要往老蒋身上扯.
完了还说是我说的.你还一肚子气.
你仔仔细细看看起承.不要跟风车忙乎

明明在说斯大林你扯什么老毛啊,你这人选择性失明也太严重了吧?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17:13 发表

明明在说斯大林你扯什么老毛啊,你这人选择性失明也太严重了吧?

晕,让人哭笑不得.
行行,我怕了你了.
我宁愿和斑猪争辩被封ID也不愿再理你老人家了.你老人家杀了人都不用坐牢的,木有人敢惹你,以后见你我就躲,行了吧.
歇歇吧,啊!这句能看懂吧.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0:28 发表

晕,让人哭笑不得.
行行,我怕了你了.
我宁愿和斑猪争辩被封ID也不愿再理你老人家了.你老人家杀了人都不用坐牢的,木有人敢惹你,以后见你我就躲,行了吧.
歇歇吧,啊!这句能看懂吧.

我才真是哭笑不得了,人家谈斯大林格勒战役,你硬去扯老毛还要反咬一口.
这是不是你说的话?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
谁引起的?是谁引起的?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20:36 发表

我才真是哭笑不得了,人家谈斯大林格勒战役,你硬去扯老毛还要反咬一口.
这是不是你说的话?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 ...

求你看懂我是啥意思.
游击战也好叫运动战也好,这不是一种作战方法吗?
老毛再臭也是一个军事家,人家的观点不值一提吗?连你都可以YY一下,伟光正的核心不能谈?
谈此战光谈德军,对手的方略都不讲?

你老人家过马路都不用看红灯的,出了事也不用判刑,医生开张证明就行了,那你也得让人家老毛的意见发表一下嘛.虽说你们这号人最横,但也不能这样啊,人家说过的话咋还逼人收回去啊?
歇歇吧,啊!
希望你能看懂这句.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0:43 发表

求你看懂我是啥意思.
游击战也好叫运动战也好,这不是一种作战方法吗?
老毛再臭也是一个军事家,人家的观点不值一提吗?连你都可以YY一下,伟光正的核心不能谈?
谈此战光谈德军,对手的方略都不讲?

你老人家 ...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
谁引起的?是谁引起的?那个毛粉有说过苏德战场应套用中国的游击战?
你老人家过马路都不用看红灯的,出了事也不用判刑,医生开张证明就行了,那你也得让人家老毛的意见发表一下嘛.虽说你们这号人最横,但也不能这样啊,人家说过的话咋还逼人收回去啊?
歇歇吧,啊!
希望你能看懂这句.
===========================================================
关于XX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彼此说的是什么。不要再分散焦点了。
其实上面说的是斯大林。
关于战法是上面几个毛粉非要套苏德战场引起的;还没有说到国内。
-------------------------------------------------------------------------------------------------------------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
论狠谁狠的过你啊?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还能如此理直气壮.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20:48 发表
你老人家过马路都不用看红灯的,出了事也不用判刑,医生开张证明就行了,那你也得让人家老毛的意见发表一下嘛.虽说你们这号人最横,但也不能这样啊,人家说过的话咋还逼人收回去啊?
歇歇吧,啊!
希望你能看懂这句.
...

.......谁先提到老蒋谁是狗日的!不要改啊,改就是王八蛋!
.......前面的帖子你都没看,想让我牵扯别人,偏不!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0:53 发表

.......谁先提到老蒋谁是狗日的!不要改啊,改就是王八蛋!
.......前面的帖子你都没看,想让我牵扯别人,偏不!

掉毛

四级士官




UID 150057
精华 0
积分 472
帖子 450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5
注册 2007-3-25
状态 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8-21 2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斯大林若采纳老毛建议拉到乌拉尔山区打游击的建议的话,德军不用打,全累死了.

NND,楼下楼下的盯得真紧.

[ 本帖最后由 掉毛 于 2007-8-21 22:46 编辑 ]

====================================================
明明是在谈苏德战争,偏有人要去扯什么斯大林没听老毛的建议打游击战之后又死活不认称一切是由毛粉套用苏德战争引发的争论,脸皮厚到这种境界也确实厉害.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20:59 发表

掉毛

四级士官




UID 150057
精华 0
积分 472
帖子 450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5
注册 2007-3-25
状态 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8-21 2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

为了点可怜的面子,算了.给你台阶下吧.不追你了.
下次说话要注意,光靠医生开证明可不行.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0:53 发表

.......谁先提到老蒋谁是狗日的!不要改啊,改就是王八蛋!
.......前面的帖子你都没看,想让我牵扯别人,偏不!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作战思想
在本文开始之前,先载录2段对此次会战的简短评述:
          进攻者到达进攻路程的终点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会战中取得了胜利也不的不退却,因为他在这时既没有足够的进攻力量来发展和利用胜利,又无法补充已损失的兵力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要想出现一次坎尼会战,必须一方面有一位汉尼拔,另一方又有一位法罗
                      ————阿尔富雷德.冯.史里芬   
会战过程介绍: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转入全线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德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在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这次会战历时200天。战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从辽阔的顿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尔加河岸。在这次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会战分3阶段:第一阶段,远接近地防御: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  
阻止了德军前进。早在7月31日,德军统帅部即将第4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月2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辖第64、第57、第5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30日起增加第62集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9~10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第4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第66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第2阶段,市区防御战斗:苏军V。I。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M。S。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
苏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9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

  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第51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9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多个师。
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
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

  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第三阶段,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N。F。瓦图京中将)、顿河方面军(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M。von魏克斯元帅)所属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战飞机多10%。
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公里;第65集团军因遭敌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及第6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51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月1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装甲军另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12月12~30日),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展反攻,于16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5个意大利师另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军师,重创德军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辖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经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集团军转移到第21集团军地带。方面军各兵团于15日重新开始进攻,17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顽强抵抗。经22~25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日,德军第6集团军南集群停止抵抗,保卢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后来的军事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分兵期间错上加错,霍斯的第4装甲军团原定同第6军 团协作进攻斯大林格勒,中途希特勒担心克莱斯特第1装甲军团强渡顿河孤立无援,便调霍斯南下协助克莱斯特渡河,反堵塞了后者的道路,耽误了过河。渡过顿河后,克莱 斯特进军神速,由此证明,希特勒调霍斯此举纯属多余,在时间上延迟了对斯大林格勒 的进攻。苏军在霍斯来回瞎折腾期间,已调整好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战后克莱斯特回忆 道:"第4装甲军团……本来可以在7月底兵不血刃拿下斯大林格勒,但却被调到南边来帮我渡河。我并不需要它的支援,他来了反而使我正在使用的道路拥挤不堪。等过了两 个星期,第4装甲军团回师北上,俄国人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集结足够部队遏制它了。"而 在这个时候,克莱斯特又需要增添坦克部队。他说,"如果我的部队没调走去配合进攻斯 大林格勒的话,我们早已拿下目标(格罗兹尼油田)了。"  
其实,希特勒这一失误,同他的第三阶段的战略指导上的错误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他的致命错误不在于调动了霍斯,而在于把包围歼灭成变成了正面击溃战。把苏军主力挤到一条很薄弱的防线外围。逃脱被歼灭命运的苏军则在广大的外围随时可威胁这条防线的侧翼后方。在这种战场态势下,即使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在军事上也毫无 意义。而在苏军得到增援后准备反攻时,他们前期的后退无意中成了诱敌深入。这是双方始料所不及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实在充满戏剧性。  
夏季进攻计划有严重缺陷,分兵孤军深入,这两个方面的失算并不等于德军必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到惨败.只是以后一系列判断的失误和希特勒古怪的个性所导致的在关键时刻的指挥错误,才使得德军遭受斯大林格勒的灭顶之灾.在德军整个惨败的过程中十分明显地体现着希特勒个人的性格特征。  
9月,哈尔德和保罗斯向希特勒指出,由外国军团防守的沃罗涅日至斯大林格勒左翼的战线潜伏着危机,希特勒根本不予理会。他对某件事一经确认便很难改变其观点,他确信苏军已频于崩溃边缘。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后未曾回忆到:有一次一位情报部门官员将一份非常客观的情报念给希特勒听,情报说,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以西地区仍能集结100万到125万生力军,在高加索的50万人还不包括在内。证实俄国每月为前线生产坦克至少达1200辆。希特勒没等听完便握紧拳头,嘴角挂着白沫把这位官员痛骂一顿,不许他今后再念这种愚蠢的废话。而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份情报的准确性。  
由于哈尔德一再反对他的分兵和警告第6军团两翼潜伏着危险,希特勒不耐烦了,将 他解职,理由是:"你我的神经都太紧张了。我有一半是为了你的缘故。我看不值得这样拖下去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热情,而不是专业能力。在你这样的旧式军官身上,我是得不到这种热情的。"哈尔德事后评论说:"这种话简直不像是一个负责的统帅说的,而像是一个政治狂人说的。"哈尔德认为:希特勒违反了自古以来公认的战略,战术原则,他对战场事务的处置,往往是一种狂暴天性在一时冲动下的产物,他的 许多军事计划已经与现实的军事力量毫无关系。  
看来,不能排除法兰西战役的经验对希特勒的影响。在对法一战中,古德里安孤军冒进,在左翼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促成了英法联军的总崩溃,而当时希特勒却神经特别紧张,几次下令停止前进,以防侧翼出现危机。但事实证
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所以法兰西之战的公式是,越迅速向纵深推进,对方崩溃就越迅速,自己的侧翼也就越安全 。或许希特勒受此影响太深,把法兰西会战的经验照搬到俄国战场来了,才导致他对第6军团侧翼的忽略。如果真是这样,那又一次证明了一条战争原理:上一次胜利的经验往往成为下一次失败的陷阱。  
另外希特勒指挥方式的荒唐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日耳曼民族自古就有一个军事上的特点,总是让下级有极大的权限自由,只把任务交给他,至于执行的方法则完全听任每个人去自作主张。这一原则是日耳曼民族军事领导的特殊传统。希特勒显然己忘掉这一"祖传秘方",他严令上至元帅,下到士兵不准了解与自己任务无关的任何情况,违反者严惩不贷。所以当保罗斯被围时,根本不知道周围友邻的情况,无法自由行动和临机处置,只好一切听命于希特勒。据波克元帅回忆,有时战场上一个营的兵力调动也要得到希特勒允许,这就彻底束缚了战场各高级指导官的手脚,各级指挥官成了希特勒大大小小的通讯兵,这与德国参谋总部历来的优良指挥传统格格不入,19世纪德军参谋总长老毛奇曾说过,一个战场指挥官身后拖着一根电话线的话,那才是最大的不幸。老毛奇的预言终于在保罗斯身上应验了。  
若以拳击作比喻,希特勒实在是个不高明的拳击手。苏军哈尔科夫的进攻可以看成是斯大林一记不自量力的左勾拳,被德军折断后,希特勒顺势甩去一记右勾拳,这一拳直打到斯大林格勒。既然没击中对手要害,自然主动收回寻机再打才对。但他的个性决定了打出去的拳头不能收口,直到被对方折断手臂才罢休。打出去的拳头决不能收回,又同希特勒总想守住一切已占领的地盘的顽固观念有直接关系,他忘了一句军事格言:"想守往一切的结果是一切都丧失"。斯大林格勒的惨败既是他瞎指挥所致,更是他个性的缺陷所致。因为当个人高度专制集权后,历史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个性的历史。
从苏军来说,不断增强的军事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
在你扯老毛之前就只有这个贴子,再之前有谁扯过老蒋了?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1:02 发表

为了点可怜的面子,算了.给你台阶下吧.不追你了.
下次说话要注意,光靠医生开证明可不行.

谁给谁台阶下啊?我偏不给你这个面子了,有种别溜啊!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2 21:09 发表

谁给谁台阶下啊?我偏不给你这个面子了,有种别溜啊!

贱!
王八蛋先扯的老蒋,OK?
:L 两位,两位,就不要吵了。
PS:毛某人真的发过叫约瑟夫大叔退到乌拉尔打游击的电报?奇怪
掉毛惯于造谣,鉴定完毕!:@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8-22 13:12 发表


苏联卫国战争在沦陷区一样发动游击战战果颇丰,而在初期苏军坚持决不后退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结果付出巨大惨重的伤亡。

你所说的战果颇丰能不能举下实列?初期苏军绝不后退?那你解释下明斯克合围是怎么回事?毛主席领导的游击战争伤亡同样也是巨大的,另外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也没对战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8-22 21:48 发表

贱!
王八蛋先扯的老蒋,OK?

叫掉毛的狗操的杂种先扯老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