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熔基深悔用人失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07:52
近日,朱熔基在广东省考察时再一次自责用人失误,在徐匡迪调离上海和贾庆林、黄菊、贺国强、陈至立的晋升上,做了违心的事。
二○○三年十二月中旬,朱熔基在广东省考察时,谈了卸任后的心情,也提出了一些城市建设的问题。

朱熔基发表对城市建设的意见

朱熔基在广州会见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等人时,就社会环境、城市建设问题,发表谈话,说:几十年还没能跳出框框,热衷于搞大、搞表面、搞轰轰烈烈,很少考虑今后发展,全盘统筹,也很少考虑百姓的利益。相似的城市建设工程费用,我国要比欧洲高近二成,要比南韩高一半,这很难从经济角度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谈城市房地产热

朱熔基又谈到城市房地产热,说:广东承认是热了,就是好事。上海、浙江、江苏不承认热,是掩饰热过界形成的「泡沫」,这是很蠢的。人民会算一本帐:上海、浙江和江苏主要城市在职职工,年均收入一万二千至一万七千元,要不吃不用,二十五年才能买上一间住宅。为什么地方不能体察人民大众的处境,为什么地方不能借鉴一下新加坡、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人民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做起来不易,在城市房地产政策上,我有很大责任。

卸任后仍挂有「朱办」

朱熔基对广东省党政负责人说:我卸任后,还有副担子,还有个朱熔基办公室名挂著。我个人对此并不赞成。但这是中央政治局一项决议的规定。既然设了个办公室,就要办些事,否则挂个名,不办事,我做不到,这叫违心接受。

据知,九七年退下的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刘华清,都保留办公室,担任中央政治局重大决策的顾问。如现在已退的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鹏、朱熔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也都保留著办公室。据说,这是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三号决议。

朱熔基自责不是做高干的料

朱熔基这次到广东省考察期间,曾到从化、珠海、深圳拜访了在那里休养的老前辈。在拜访时,朱一再自责:自己在任总理时留下了很多积压的难题给新一届政府。他感慨地说:从上海到中央工作期间,我总在想几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土、经济上、法治上,究竟如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如何反映出,老百姓又如何能体会到、享受到?

朱熔基说:我九十年代初到中央工作,是有抱负的,后来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自己也越来越感到压力,心情也很沉重。在一些改革政策上、人事问题上,我的表态是唯心、违心的。外界说我是「朱铁脸」,这可能只是我的外表,因为我不善于公关或笑脸;其实,我办事、作抉择、表态,还是铁不起来的。在这方面,我是自责的,唯心、违心是我的政治心病,也决定了我不是做高级干部的材料,做不好,还要坏事。

朱承认存用人上的唯心

朱熔基承认自己在用人上的唯心和固执,他说:我亲自点了几个金融方面的人才(指朱小华:王雪冰、金德琴、刘金宝及朱友兰),没有几年,都走向了自掘坟墓。有的人对我提过:朱小华、王雪冰等人很浮夸,不实用,个人作风不检点。我还是固执地坚持用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和影响。

违心将徐匡迪调离上海

朱熔基还坦承自己在人事的决定上,有二次最大的违心事件,自己没有坚持原则,通过决定后,返家喝酒想解脱心情上的烦闷,结果整夜难眠。

关于徐匡迪调离上海,朱说:中央知道上海市委经常在闹矛盾、争吵不休,问题不在徐匡迪身上。徐匡迪同志是难得的人才,受到市民欢迎、尊重,办事扎实,讲究科学,不搞非组织活动,生活作风正派。要把徐匡迪调离上海,很难有个向人民交待的理由,最后藉口是年龄,那他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也是省部一级,年龄就不成问题了吗?人民还是了解他调离的内情的。我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几年,最后还是违心地赞同将他调离上海。我知道上海为这事在骂我,骂得是有道理的。

违心同意黄、贾、陈、贺的晋升

朱熔基坦承自己第二件在人事上最大的违心事件,指的是对贾庆林、黄菊、陈至立、贺国强等人的晋升。

十六大筹备领导小组提议将贾庆林、黄菊调中央进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任政治局委员、陈至立任国务委员,朱熔基原来是反对的,但最后还是违心地赞成或弃权了。

据知,正是由于高层对人事上的争议,才推迟了十六大的召开。

谈「上海帮」问题

朱熔基说:上海市干部多调些到外省,外省干部多调些到上海市,我赞成。但,上海干部都调到中央任要职,我个人并不赞成。上海市的干部并不是什么都比外省干部出色。上海经济方面搞得好些、快些,本身有基础等多方面的条件存在。外省区对上海市有意见,关系总是比较紧张。这也是一个因素。中央没处理好,结果搞得很被动,党内外影响都不好。在十六大党代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及十届人大的三次投票表决,都反映出了这一问题的后遗症,对他们本人今后的工作也很有压力。

坚持温家宝为继任总理人选

朱熔基是力主温家宝是最适合的总理人选的。在十五届政治局常委会上,江泽民提出的总理人选有三人:吴邦国、李长春、温家宝。结果,支持李长春的仅江泽民、李岚清二票。吴邦国也以二票赞成、五票弃权而落选。温家宝以五票赞成、二票弃权成为总理候选人。


2004年1月动向杂志近日,朱熔基在广东省考察时再一次自责用人失误,在徐匡迪调离上海和贾庆林、黄菊、贺国强、陈至立的晋升上,做了违心的事。
二○○三年十二月中旬,朱熔基在广东省考察时,谈了卸任后的心情,也提出了一些城市建设的问题。

朱熔基发表对城市建设的意见

朱熔基在广州会见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等人时,就社会环境、城市建设问题,发表谈话,说:几十年还没能跳出框框,热衷于搞大、搞表面、搞轰轰烈烈,很少考虑今后发展,全盘统筹,也很少考虑百姓的利益。相似的城市建设工程费用,我国要比欧洲高近二成,要比南韩高一半,这很难从经济角度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谈城市房地产热

朱熔基又谈到城市房地产热,说:广东承认是热了,就是好事。上海、浙江、江苏不承认热,是掩饰热过界形成的「泡沫」,这是很蠢的。人民会算一本帐:上海、浙江和江苏主要城市在职职工,年均收入一万二千至一万七千元,要不吃不用,二十五年才能买上一间住宅。为什么地方不能体察人民大众的处境,为什么地方不能借鉴一下新加坡、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人民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做起来不易,在城市房地产政策上,我有很大责任。

卸任后仍挂有「朱办」

朱熔基对广东省党政负责人说:我卸任后,还有副担子,还有个朱熔基办公室名挂著。我个人对此并不赞成。但这是中央政治局一项决议的规定。既然设了个办公室,就要办些事,否则挂个名,不办事,我做不到,这叫违心接受。

据知,九七年退下的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宋平、刘华清,都保留办公室,担任中央政治局重大决策的顾问。如现在已退的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鹏、朱熔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也都保留著办公室。据说,这是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三号决议。

朱熔基自责不是做高干的料

朱熔基这次到广东省考察期间,曾到从化、珠海、深圳拜访了在那里休养的老前辈。在拜访时,朱一再自责:自己在任总理时留下了很多积压的难题给新一届政府。他感慨地说:从上海到中央工作期间,我总在想几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土、经济上、法治上,究竟如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如何反映出,老百姓又如何能体会到、享受到?

朱熔基说:我九十年代初到中央工作,是有抱负的,后来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自己也越来越感到压力,心情也很沉重。在一些改革政策上、人事问题上,我的表态是唯心、违心的。外界说我是「朱铁脸」,这可能只是我的外表,因为我不善于公关或笑脸;其实,我办事、作抉择、表态,还是铁不起来的。在这方面,我是自责的,唯心、违心是我的政治心病,也决定了我不是做高级干部的材料,做不好,还要坏事。

朱承认存用人上的唯心

朱熔基承认自己在用人上的唯心和固执,他说:我亲自点了几个金融方面的人才(指朱小华:王雪冰、金德琴、刘金宝及朱友兰),没有几年,都走向了自掘坟墓。有的人对我提过:朱小华、王雪冰等人很浮夸,不实用,个人作风不检点。我还是固执地坚持用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和影响。

违心将徐匡迪调离上海

朱熔基还坦承自己在人事的决定上,有二次最大的违心事件,自己没有坚持原则,通过决定后,返家喝酒想解脱心情上的烦闷,结果整夜难眠。

关于徐匡迪调离上海,朱说:中央知道上海市委经常在闹矛盾、争吵不休,问题不在徐匡迪身上。徐匡迪同志是难得的人才,受到市民欢迎、尊重,办事扎实,讲究科学,不搞非组织活动,生活作风正派。要把徐匡迪调离上海,很难有个向人民交待的理由,最后藉口是年龄,那他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也是省部一级,年龄就不成问题了吗?人民还是了解他调离的内情的。我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几年,最后还是违心地赞同将他调离上海。我知道上海为这事在骂我,骂得是有道理的。

违心同意黄、贾、陈、贺的晋升

朱熔基坦承自己第二件在人事上最大的违心事件,指的是对贾庆林、黄菊、陈至立、贺国强等人的晋升。

十六大筹备领导小组提议将贾庆林、黄菊调中央进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任政治局委员、陈至立任国务委员,朱熔基原来是反对的,但最后还是违心地赞成或弃权了。

据知,正是由于高层对人事上的争议,才推迟了十六大的召开。

谈「上海帮」问题

朱熔基说:上海市干部多调些到外省,外省干部多调些到上海市,我赞成。但,上海干部都调到中央任要职,我个人并不赞成。上海市的干部并不是什么都比外省干部出色。上海经济方面搞得好些、快些,本身有基础等多方面的条件存在。外省区对上海市有意见,关系总是比较紧张。这也是一个因素。中央没处理好,结果搞得很被动,党内外影响都不好。在十六大党代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及十届人大的三次投票表决,都反映出了这一问题的后遗症,对他们本人今后的工作也很有压力。

坚持温家宝为继任总理人选

朱熔基是力主温家宝是最适合的总理人选的。在十五届政治局常委会上,江泽民提出的总理人选有三人:吴邦国、李长春、温家宝。结果,支持李长春的仅江泽民、李岚清二票。吴邦国也以二票赞成、五票弃权而落选。温家宝以五票赞成、二票弃权成为总理候选人。


2004年1月动向杂志
这是谁编的?就凭这个也想分化瓦解中央?
最后那段的指的***是谁啊?那么横,够牛的啊!
不会是核心吧?
无语!
许是真的啊
从不看好陈自立
上海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7 21:06:33编辑过]
早干吗去了呢?
造谣!惟恐天下不乱!
对贾庆林、黄菊、陈至立、贺国强等
都不喜欢上面的几个
特别是陈至立还有李长春,李长春是先进政治局然后在到广东当官的,在广东几年经济、民生没搞好却爆出了几件大大丑闻,而且又打压南方报业集团下面的几个敢说话的报纸。还有深圳市市长,好好的深圳市让她搞成了什么样子,连发展方向都不知道了,前一阵子还说要重点发展重工业,闹的高科技工业纷纷要出走,过完年下面的人才去收拾残局。。。。。
教育部长偶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吃到了教育部长的苦头了。
假的!绝对是假的!!
真假现在不知道,但我看也没说错到哪去。
就作者清楚
对,这个事情恐怕连朱本人都不清楚。
好文啊

望再接再厉,多暴点内幕~~~~其实可能外国人早知道了,他吗的我们总赶不上外国佬!
老朱本人现在是否会说这样的话,应该是非常值得疑问的。但是对于徐XX和黄XX之间的斗争则是苏南地区人所皆知的秘密,作者没有说错。我个人认为朱鎔基在台上的时候既为打击旧权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又被这个目标所拖累,以致在经济、政治、人事上犯了很多明显的错误,令老百姓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权利斗争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另外,我觉得温家宝绝对是一个中间派,是多方利益的一个缓冲,他能当选不仅仅是因为老朱力挺,也是一种多方的妥协。当年老朱坚决不批的很多大工程,有背景,有后台的工程,都是温给批的。温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锋芒不露,不是很激进的那种。
任用本身有没有错俺不知道,但是就任用过程来讲,应该远非那么简单的,所以此报道俺不太相信。
[em01]
别有用心
贺国强同志在重庆工作期间,为重庆是真正的做了很多好事情,应该升上去
文章是假的!!!
内容是真的!!!!!
深信!
陈至立,中国教育改革失败的罪魁祸首。
黄和徐不和与他们个人没有太大关系,
主要是上海工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在政府
公共财政资源争夺上的矛盾的反映。
徐任上,上海高中、大学的基础设施
有了巨大变化,当然投资也是巨大的。
数百亿的投资必然挤占了工业系统的投入,
引起利税大户的不满。
国有工业毕竟是上海经济的支柱,徐的去
职并不奇怪。况且他的教育投资计划已经
完成了绝大部分,也算两派各得其所吧。
朱退休后主要在上海瑞金医院治病,楼主
的转贴我高度怀疑。可能是港台的民运杂志
吧,他们每期都有大量内幕消息,比美国中
情局还厉害啊。
不过。。。。朱前段时间是来过广东。。。
刚问了家父,朱确实去过广东,江最近也去了广东,
我想老同志们主要还是关心香港的政治经济问题吧。
个人觉得类似上海帮、北京帮等以地域划分党内派系的
模式有些形而上学的味道。
真正搞五湖四海的领导很少,重用老部下是在深不可测
的政坛自保的有效手段,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保持稳定。
其实江不光重用上海干部,他在一机部共事的老
部下被重用的也不少,比如贾,所以称江系比较贴切。
现在地方领导中共青团出身的颇多,国企的很少,这
也是为胡的掌权铺路。当年邓默认江,现在江默认胡,
都是为了稳定大局。
上海的干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他们受城市历史文化
的影响,具有某些西方职业公务员的特点。具有办事规范、效率较高、较重视法律法规、遵守纪律、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优点。
但也有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盲从上级,出了问题喜欢把责任推给上级的缺点。
中国的事就是这么误的!
纵观历史在中国人的社会就是要搞强人政治,真不知是人心散素质低、还是五仟年文化使然,但找一个好的强人难啊!
以下是引用mvcq在2004-1-28 21:43:00的发言:
别有用心
贺国强同志在重庆工作期间,为重庆是真正的做了很多好事情,应该升上去

也同意,不过你的签名图标太恶心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还用造谣?哎,政治斗争的结果!
所说基本都是真的,其中关于徐调出以及黄、贾等上调的事情是朱在2003召开的一次退休领导座谈会上提出的,当时召集人是曾庆红,参加的有朱熔基、乔石、李鹏等,朱和乔对现行政策做了些批评,乔批评曾庆红搞**个代表,大树核心,是分裂党,搞个人崇拜,提新领导制造障碍,朱则主要做了些自我批评,说自己是经济上独裁,办了些好事也办坏了一些,还有就是说自己在人事调动上没有坚持意见,唯心妥协了一次,就是楼主说的徐、黄、贾等事,他批评黄的生活作风有问题,上海的同志大家都应该知道。刘金宝等朱也曾在党内做过检讨,也向香港等记者透露过,至于广东之行等鄙人就无从考证了!
看来这个论坛有背景的不在小数呀,连这些事都知得那么清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