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蚂蚁和象群的战斗:英格索尔号的绝死之战,北方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7:56
1942年2月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个月,在浩瀚的大洋上,一艘四烟囱、平甲板的老式驱逐舰孤零零地从圣诞岛飞鱼湾起锚,开往正遭到日军进攻的荷属东印度。这艘式样有些过时,却依然整肃的老舰,就是美国海军的“英格索尔”号驱逐舰。该舰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爪哇北部的特杰拉特杰普,任务是运送一批飞行员和机械师去增强那里的空军力量。
  但不幸的是,这艘驱逐舰从此却如杳然黄鹤。它既没有抵达目的地,也没有回到飞鱼湾。它的下落,一度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10年以后,美国人才知道“英格索尔”号最后的命运。该舰在3月1日被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号称“海之狮”的南云舰队——击沉于爪哇岛以南的印度洋深处,舰上乘员最后无一生还。但是美国历史学家们对“英格索尔”从28日出发,到3月1日沉没之间的这一天半里的详细情况却一无所知。直到38年以后,“英格索尔”号遇难过程才被从日军旧档案中研究出来,从而使它最后一战的真实场面得以大白于天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丽的太平洋上,战云密布。
   1942年1月20日拂晓,在达尔文港以西约55海里处,“英格索尔”号舰长尼克斯上尉接到它护卫的油轮“特立尼达”号发来的电报,报告说两条鱼雷刚刚擦过他的船舷。
  当时美军对潜艇的攻击手段还比较原始,声纳水平和人员技术也不过硬,美德宣战后,德国潜艇曾经在美国西海岸大开杀戒,从那以后美军才试着改良自己的反潜技术,到二战后期,盟军的反潜技术已经占据了压倒的优势。但是此时的美舰对敌军潜艇与其说是能够“攻击”,还不如说是能够“驱赶”。如果日军潜艇不发出噪音,美军就很难对其定位并实施打击。
“英格索尔”号的对手是奉命在达尔文港执行封锁任务的日本潜艇伊-124,袭击“特立尼达”号之前,它已经在港口布下了26枚水雷。这艘德国技师指导下建造的布雷潜艇水下排水量1738吨,1938年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建成,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器4门,140毫米炮1门,可以携带50枚水雷。当时的编号是伊-21,1938年6月1日重新编号为伊-124,这种潜艇日本海军共造了4艘,原来被寄予厚望,而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它进行布雷时因为后部重量减轻而总是往海底栽,采用的海水配平阀门又总是关不好,这个毛病直到开战也没有完全解决。事实上,后来的潜水员调查证明,正是4个海水配平阀门中的2个被深水炸弹从艇体上剥掉直接导致了该艇的沉没。伊-124的指挥官岸上幸一对美军的反潜技术缺陷一无所知,他认为自己处境危险,决定转向逃离,但加速引起噪声增加,立刻被美军驱逐舰的声纳发现。
    捕捉到了目标,两艘驱逐舰开始投掷深水炸弹。“英格索尔”号的水兵既兴奋又紧张,要知道自从美日开战以来,美国海军只在珍珠港击沉过日本袖珍潜艇,还从来没有打沉过一艘日本的正规潜水艇呢。
  深水炸弹的爆炸腾起一道道白浪,但是伊-124保持沉默,其在美舰声纳里的回声逐步减弱。而水面上却没有发现该艇被击中的任何迹象。5个小时过去了,“英格索尔”号和“阿尔登”号还在锲而不舍地继续往来搜索。
  他们做对了。反潜战中,往往就是有耐心的一方获得胜利。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反潜部队击沉的盟军潜艇数量不多,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日军反潜缺乏耐心,时间稍长就会厌倦而去,给水下的对手以逃生的机会。美国人在这方面耐心得多,这也是因为他们吸取了盟友英国人攻击德国潜艇的教训。下午1时35分,澳大利亚海军巡逻舰“多洛雷恩”号赶来增援,3艘战舰摆成品字形,拉开无形的大网撒向伊-124。
  艇上氧气的消耗和敌舰的逼近拉紧了日本人的神经,伊-124沉不住气了,岸上幸一决定反击,他下令潜艇慢慢转向,对准侧面暴露的“多洛雷恩”号发射了一条鱼雷。
午后的水面上阳光灿烂,“多洛雷恩”号的瞭望哨立刻发现了飞驰而来的雷迹,他大声报告:“左舷100度,鱼雷!”该舰立即左满舵,同时开足全部马力规避日军的鱼雷。
  这次鲁莽的反击暴露了伊-124的位置,美军立刻锁定了它,“发现目标!在‘多洛雷恩’号左侧2500码处。”
  “英格索尔”号投入一排深弹,爆炸的巨浪掀动了舰体。尼克斯舰长确信他这次一定命中了目标,为了保证击沉这艘敌艇,他下令再进行一次齐射。
  非常不幸的是,因为太紧张,美军士兵在操作深水炸弹时定时出错。一声巨响,不等投入水下,一颗深水炸弹在“英格索尔”号的舰艉发射架上就爆炸了,后甲板上浓烟骤起,“英格索尔”号航速锐减。尼克斯舰长挂出“我舰失去控制”旗号,退出战斗就近灭火。
  这时,另外两艘澳大利亚巡逻舰也赶来参战了。“多洛雷恩”号完成了“英格索尔”号没有发动的攻击,随着又一排深水炸弹的爆炸,水面下冒出连串的气泡,骤然间,伊-124艇浮出了水面,正好在“多洛雷恩”号的前面。它显然已经遭到重创,正在拼命的吹除压载水,试图浮上水面逃命。不过受伤太重,不等忙乱的盟军炮手瞄准,伊-124艇就又像一块石头一样沉了下去再也没有浮上来。
  负责确认战果的美军修理舰“黑鹰”号的潜水员于当天晚些时候在水下50米处发现了伊-124号的残骸,地点是北纬12度05分,东经130度06分。他甚至听到日军幸存者在残骸里拼命的敲打船壳。但是伊-124的救生舱门已经被破坏,潜水员爱莫能助。岸上幸一和他的80名部下,包括11名军官全部随艇阵亡——在日军攻击珍珠港的时候,440名美国海军官兵同样被闷死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里,该舰共阵亡官兵1102人。伊-124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击沉的第一艘日本正规潜艇。根据破坏的情况分析,“英格索尔”号的攻击已经是致命的,“多洛雷恩”号的追加投弹更进一步的破坏了日舰的艇体结构。因此,“英格索尔”号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击沉敌国潜艇的美国军舰而记入海军史册。
  虽然自己的深水炸弹意外爆炸对舰体造成不小的损坏,但战局不容许“英格索尔”号进修理厂。2月27日,“英格索尔”号和“威珀尔”号与补给舰“皮克斯”号会合,他们冒着日军的空袭,带着救起的“兰利”号上的官兵,逃回了位于圣诞岛的飞鱼湾,在这里,“兰利”号惊魂未定的残余人员被转到较大的“皮克斯”号上去。这个任务刚刚完成,尼克斯舰长就接到一条令人目瞪口呆的命令。美军亚洲舰队命令“英格索尔”号立即携带“兰利”号上幸存下来的26名飞行员和机械师,重返特吉拉特吉普,希望这些人员可以“增强当地部队争夺制空权的能力”。
  这时,盟军在印度尼西亚的抵抗正在全面崩溃中,所有能够逃离的舰艇都在拼命逃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天知道的什么地方,而这条命令却要“英格索尔”号开回去!还带着宝贵的飞行员——没有飞机的飞行员!
  看到这个近乎自杀的命令,尼克斯舰长作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他发电报给舰队司令部,要求司令部对自己的命令作确认,否则他将拒不执行。一个小时以后,司令部的回电到了。要求“英格索尔”号按照命令继续执行任务。
  2月28日,尼克斯舰长下令启航,“英格索尔”号和它的185名乘员们安静的驶离了飞鱼湾,他们挥舞着海军帽向岸上的人们告别,场面颇有些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在甲板上演奏大提琴的音乐家。和新式的单烟囱驱逐舰不同,老旧的“英格索尔”号带着它独特的4个烟囱,这使它显出了一种略带过时的贵族气,这艘孤独的战舰驶出港口,直向北方的大海深处。
  一天以后,美军亚洲舰队发出一条紧急命令,要求所有在荷属东印度或者正在驶向那里的美军舰艇,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澳大利亚撤退。因为在2月28日,美英荷澳等4国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被日军大败,两艘巡洋舰“德鲁伊特”号和“爪哇”号战沉,司令官杜尔曼上将阵亡。3月1日,日军在爪哇北岸登陆,前进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
  美军舰艇纷纷遵命南下,有的幸运逃出,有的在路上撞上了日本舰队,比如“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就是在撤退途中不幸战沉。“英格索尔”号没有回电,因此无人知道它是否收到了这条紧急命令。它此后一天半的航程在38年里一直是一个谜。但是,从后来调查到“英格索尔”号被击沉的位置看,它正在圣诞岛的东南方向,而不是北方,据此判断它当时正在遵命撤往澳大利亚。这可以让亚洲舰队的指挥官们稍稍减轻些把“英格索尔”号送入死地的内疚,毕竟,“英格索尔”号在最后时刻,还在遵循着上级的命令来拯救自己。
  “英格索尔”号的命运,在3天前就决定了。
  2月25日,日本海军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机动舰队从苏拉威西岛的锚地出发,突入了印度洋,他的使命就是“拦击一切逃往澳大利亚的盟军舰只,并将其消灭在途中。”南云的舰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它包括两艘3万吨以上的航空母舰——“赤城”号和“加贺”号,它们的护航编队分两部分,一支是包括两艘金刚级战列舰的第3战队——“雾岛”号,“比睿”号和它们的僚舰,一支是包括两艘万吨级重型巡洋舰的第8战队——“筑摩”号和“利根”号。整个舰队都是日本海军的精华,袭击珍珠港部队的老底子,纵横两洋,锐气正盛。“英格索尔”号不幸和这支编队撞个正着。
1942年3月1日17点15分,“利根”号重巡洋舰首先发现“英格索尔”号,距离15海里,地点在圣诞岛东南约230海里,12分钟以后,“筑摩”号也发现了“英格索尔”号,并且立即转向扑向这艘运气不好的驱逐舰。17点30分,“筑摩”号的8门200毫米主炮射出了第一排炮弹,此时距离21000米。战前“筑摩”号得过日本海军夜间射击炮术冠军的奖旗,看来这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
  与实力雄厚的日本人相比,“英格索尔”号只是一艘1150吨的老式驱逐舰。一艘“利根”号的吨位就相当于7、8艘“英格索尔”号,一艘金刚级战列舰更是相当于30艘。可是“英格索尔”号竟然和这支巨无霸一样的舰队激战了1小时45分钟!
  也许,当尼克斯舰长发现南云舰队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命运就不再抱有幻想。照理来说他应该以高速摆脱这场战斗,但是“英格索尔”号的尾轴被深水炸弹爆炸事故损坏了,他根本跑不出35节的最高航速,也就不可能甩开敌人。援军更是根本没有指望,盟军在东太平洋的所有舰只加在一起也不是南云的对手。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从当时的情况看,尼克斯舰长的想法,也许是希望和日军的战斗拖入夜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夜色掩护逃出生天。但是这个指望也不太现实,因为日本海军是公认的夜战高手。
  “英格索尔”号也许为了一个奇迹而奋战着,也许,根本不为什么,只为了让日本人知道想吃掉自己并不那样容易。
  因为距离太远,“筑摩”号的第一排炮弹落了空。尼克斯舰长当即命令布下了一道烟雾,然后就开始施展他的机动战术,和南云捉起了迷藏。
  17点47分,“比睿”和“雾岛”两艘战列舰开炮了,它们的356毫米主炮在27000米的距离上也没有打中目标。
  令人惊讶的是,“英格索尔”号并没有一味的躲避,尼克斯舰长勇敢的进行了一次牛仔式的尝试,他转舵向“筑摩”号发动反击,这是因为它的武器射程太短,所以,只有逼近这个庞然大物,才能用得上它的12枚533毫米的鱼雷和老式127毫米炮。遗憾的是“筑摩”号闪开了尼克斯的鱼雷,“英格索尔”号的攻击没有奏效——假如一艘被包围在铜墙铁壁里的驱逐舰击沉了“筑摩”号,只怕南云当场就要跳海自杀。
  “英格索尔”号掉头向远处驶去,庞大的日军舰队在后面紧追不舍。
  “筑摩”号在18点被迫停止了射击,因为“英格索尔”号巧妙的躲进了一片积雨云的下方,瓢泼的暴雨和它释放的烟雾遮住了驱逐舰。但是,4艘日本重型战舰很快就在2万米距离上重新开火了,因为这片积雨云太小了,暴雨只持续了几分钟就骤然消散,把“英格索尔”号重新扔给日本人。在这个距离上,“英格索尔”号依然全力支撑,天色已经渐渐发暗,加上天上飞的炮弹没法改变方向,日军炮手瞄得再准,也只能徒呼奈何。“英格索尔”号的机动战术打出了高水平,它每分钟都在改变方向,时而从最高速变为低速,时而大幅度的回转甚至达到360度。在灵活的“英格索尔”号面前,日军的重炮打起根根水柱全然无济于事,仿佛是一群醉汉在射击一只灵巧的兔子。
  实际上,战列舰这东西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武器,为了能够在射程外消灭敌人,每一艘战列舰都追求超远的射程,所以火炮口径越造越大。而历次海战的结果都证明了在远程上重炮几乎只能浪费炮弹,因为1万米的距离上炮弹要飞行1分钟才能到达目标,而这1分钟里对方可以移动1公里,再好的炮术也难以保证命中——“英格索尔”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按照日军自己的官方纪录,4艘日本战舰在一个小时中一共朝“英格索尔”号倾泻了1400发重型炮弹,炮弹的重量几乎赶上了“英格索尔”号吨位的一半,可是命中了多少呢?居然只有1发!这颗炮弹是“比睿”号击中的,还没有打中“英格索尔”号的舰体。它的前桅中弹折断,但显然没有负重伤。“筑摩”号重巡洋舰航海日志上的纪录和日本官方记录稍有不同,它记下“比睿”号在18点24分命中1发,“利根”号在18点35分命中1发。
  就算“筑摩”号纪录是正确的,这也是一个相当可怜的命中率了,莱特湾大海战粟田中将的大和号编队命中率只有1.3%,被骂的狗血喷头,南云的武士们在这一仗里命中率只有莱特湾海战的1/10!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尼克斯舰长和“英格索尔”号官兵的规避是何等出色。
  炮战进行到一个小时,南云实在无法忍受了。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英格索尔”号是一个诱饵,所以一面攻击,一面等待着对方主力的出现。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漫天大网只网住了一条小鱼,而这条小鱼还怎么也抓不住。眼看着战列舰和巡洋舰炮火轰鸣却全然无济于事,恼羞成怒的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两艘航空母舰的轰炸机队投入战斗。
  “加贺”号上的9架俯冲轰炸机起飞了,“赤城”号上起飞了8架。从18点27分到18点50分对这艘已经中弹的小舰狂轰滥炸。
  “英格索尔”号的终结到了。太平洋战争中,被击沉的战舰中,沉没原因比例最大的就是空袭,空袭珍珠港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海战已经进入海空战的立体阶段。
  “英格索尔”号放出了最后一道烟幕,但是它的防空火力太差,无法阻挡九七式和九九式舰载攻击机的猛攻。转眼间,日军的炸弹在舰上连连爆炸,已经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发炸弹命中目标了,按照日军统计,他们一共投下了9枚500公斤和16枚250公斤炸弹——中途岛海战中,2枚454公斤炸弹就结果了3万吨的“赤城”号!
当炸弹的烟雾散尽,日军惊奇的发现,“英格索尔”号还没有沉没,它已经倾斜,但是依然在海面上漂浮着,甚至还能够开动!尼克斯舰长作出了最后一个英勇的举动,他把军舰掉过头来,直朝日军猛冲过来,直到被打的瘫在海面上。也有一种看法是“英格索尔”号的操纵系统恐怕已经被破坏了,失去控制,所以才演出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近距离上日军火力开始准确,“英格索尔”号的舰桥被一发大口径炮弹炸飞,尼克斯舰长来不及发出弃舰的命令就当场阵亡。19点整,在挨了无数炮弹之后,这艘顽强的老舰向右倾斜,终于头朝下的沉入了印度洋的深处。
  这场不可思议的海战结束的时候,“筑摩”号捞起了5名美军幸存者,南云命令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审讯。在审讯中,他们说明了尼克斯舰长怎样采取巧妙的机动和日舰周旋、怎样利用烟幕逃避日军的炮弹。直到这时候日军才确认了“英格索尔”号是一艘1000吨的驱逐舰,而“利根”号巡洋舰的观察员曾经坚持它们击沉的是一艘5000吨的轻巡洋舰。
  日军根据这些俘虏提供的情况在横须贺海军基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证明日舰的射击对于“英格索尔”号这样灵活的战舰,威力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据此对海军条令作出了不少改变,比如,把巡洋舰对敌开火的最大距离从17000米改为12000米,远距离的射击不再追求精确命中,而采用大面积齐射覆盖的办法,指望一个概率上的运气。由于日本人用自己的假名发音来记录英语,把“英格索尔”号纪录为“埃多索鲁”号,因此,看到这些纪录的非日本人专家们,有38年的时间根本没有想到这是关于“英格索尔”号的命运的最后纪录,美军一度认为是由“足柄”号重巡洋舰指挥的另外一支编队击沉了“英格索尔”号。
  这些俘虏被无一例外的送往苏拉威西的“死亡集中营”,由于日本人的残忍,这些英勇的幸存者没有一个能够熬过这场战争。
  战后,美国海军保留了“英格索尔”号的舰名,在中国海军“郑和”号练习舰访问珍珠港的时候(1999年4月),为它担任引导舰的,就是一艘全新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英格索尔”号。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斯舰长的儿子沃尔特·尼克斯也加入了美国海军,先后在“企业”号、“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和五角大楼等地任职,1985年退役的时候担任美国海军少将。这或许是最好的对“英格索尔”号的纪念吧。
  后记∶有一个长期困扰海军历史学家的问题,就是伊-124号潜艇上的密码本究竟是否落入了美军手中,日本作家赤村博之在他的作品《山本五十六和帝国海军》中,坚持认为是伊-124艇的密码被美军打捞,造成日军攻击计划泄漏,导致了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利,因为美军据此掌握了日军舰队的动向。美国海军历史学者汤姆·列维斯曾经写过一本《潜水艇伊-124》,他表示不能同意赤村的说法,因为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因素很多,不能归结到一次偶然的事件上。但是,列维斯也承认,他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与“英格索尔”号相关的谜团,仍然没有完全解开……1942年2月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个月,在浩瀚的大洋上,一艘四烟囱、平甲板的老式驱逐舰孤零零地从圣诞岛飞鱼湾起锚,开往正遭到日军进攻的荷属东印度。这艘式样有些过时,却依然整肃的老舰,就是美国海军的“英格索尔”号驱逐舰。该舰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爪哇北部的特杰拉特杰普,任务是运送一批飞行员和机械师去增强那里的空军力量。
  但不幸的是,这艘驱逐舰从此却如杳然黄鹤。它既没有抵达目的地,也没有回到飞鱼湾。它的下落,一度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10年以后,美国人才知道“英格索尔”号最后的命运。该舰在3月1日被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号称“海之狮”的南云舰队——击沉于爪哇岛以南的印度洋深处,舰上乘员最后无一生还。但是美国历史学家们对“英格索尔”从28日出发,到3月1日沉没之间的这一天半里的详细情况却一无所知。直到38年以后,“英格索尔”号遇难过程才被从日军旧档案中研究出来,从而使它最后一战的真实场面得以大白于天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丽的太平洋上,战云密布。
   1942年1月20日拂晓,在达尔文港以西约55海里处,“英格索尔”号舰长尼克斯上尉接到它护卫的油轮“特立尼达”号发来的电报,报告说两条鱼雷刚刚擦过他的船舷。
  当时美军对潜艇的攻击手段还比较原始,声纳水平和人员技术也不过硬,美德宣战后,德国潜艇曾经在美国西海岸大开杀戒,从那以后美军才试着改良自己的反潜技术,到二战后期,盟军的反潜技术已经占据了压倒的优势。但是此时的美舰对敌军潜艇与其说是能够“攻击”,还不如说是能够“驱赶”。如果日军潜艇不发出噪音,美军就很难对其定位并实施打击。
“英格索尔”号的对手是奉命在达尔文港执行封锁任务的日本潜艇伊-124,袭击“特立尼达”号之前,它已经在港口布下了26枚水雷。这艘德国技师指导下建造的布雷潜艇水下排水量1738吨,1938年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建成,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器4门,140毫米炮1门,可以携带50枚水雷。当时的编号是伊-21,1938年6月1日重新编号为伊-124,这种潜艇日本海军共造了4艘,原来被寄予厚望,而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它进行布雷时因为后部重量减轻而总是往海底栽,采用的海水配平阀门又总是关不好,这个毛病直到开战也没有完全解决。事实上,后来的潜水员调查证明,正是4个海水配平阀门中的2个被深水炸弹从艇体上剥掉直接导致了该艇的沉没。伊-124的指挥官岸上幸一对美军的反潜技术缺陷一无所知,他认为自己处境危险,决定转向逃离,但加速引起噪声增加,立刻被美军驱逐舰的声纳发现。
    捕捉到了目标,两艘驱逐舰开始投掷深水炸弹。“英格索尔”号的水兵既兴奋又紧张,要知道自从美日开战以来,美国海军只在珍珠港击沉过日本袖珍潜艇,还从来没有打沉过一艘日本的正规潜水艇呢。
  深水炸弹的爆炸腾起一道道白浪,但是伊-124保持沉默,其在美舰声纳里的回声逐步减弱。而水面上却没有发现该艇被击中的任何迹象。5个小时过去了,“英格索尔”号和“阿尔登”号还在锲而不舍地继续往来搜索。
  他们做对了。反潜战中,往往就是有耐心的一方获得胜利。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的反潜部队击沉的盟军潜艇数量不多,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日军反潜缺乏耐心,时间稍长就会厌倦而去,给水下的对手以逃生的机会。美国人在这方面耐心得多,这也是因为他们吸取了盟友英国人攻击德国潜艇的教训。下午1时35分,澳大利亚海军巡逻舰“多洛雷恩”号赶来增援,3艘战舰摆成品字形,拉开无形的大网撒向伊-124。
  艇上氧气的消耗和敌舰的逼近拉紧了日本人的神经,伊-124沉不住气了,岸上幸一决定反击,他下令潜艇慢慢转向,对准侧面暴露的“多洛雷恩”号发射了一条鱼雷。
午后的水面上阳光灿烂,“多洛雷恩”号的瞭望哨立刻发现了飞驰而来的雷迹,他大声报告:“左舷100度,鱼雷!”该舰立即左满舵,同时开足全部马力规避日军的鱼雷。
  这次鲁莽的反击暴露了伊-124的位置,美军立刻锁定了它,“发现目标!在‘多洛雷恩’号左侧2500码处。”
  “英格索尔”号投入一排深弹,爆炸的巨浪掀动了舰体。尼克斯舰长确信他这次一定命中了目标,为了保证击沉这艘敌艇,他下令再进行一次齐射。
  非常不幸的是,因为太紧张,美军士兵在操作深水炸弹时定时出错。一声巨响,不等投入水下,一颗深水炸弹在“英格索尔”号的舰艉发射架上就爆炸了,后甲板上浓烟骤起,“英格索尔”号航速锐减。尼克斯舰长挂出“我舰失去控制”旗号,退出战斗就近灭火。
  这时,另外两艘澳大利亚巡逻舰也赶来参战了。“多洛雷恩”号完成了“英格索尔”号没有发动的攻击,随着又一排深水炸弹的爆炸,水面下冒出连串的气泡,骤然间,伊-124艇浮出了水面,正好在“多洛雷恩”号的前面。它显然已经遭到重创,正在拼命的吹除压载水,试图浮上水面逃命。不过受伤太重,不等忙乱的盟军炮手瞄准,伊-124艇就又像一块石头一样沉了下去再也没有浮上来。
  负责确认战果的美军修理舰“黑鹰”号的潜水员于当天晚些时候在水下50米处发现了伊-124号的残骸,地点是北纬12度05分,东经130度06分。他甚至听到日军幸存者在残骸里拼命的敲打船壳。但是伊-124的救生舱门已经被破坏,潜水员爱莫能助。岸上幸一和他的80名部下,包括11名军官全部随艇阵亡——在日军攻击珍珠港的时候,440名美国海军官兵同样被闷死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里,该舰共阵亡官兵1102人。伊-124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击沉的第一艘日本正规潜艇。根据破坏的情况分析,“英格索尔”号的攻击已经是致命的,“多洛雷恩”号的追加投弹更进一步的破坏了日舰的艇体结构。因此,“英格索尔”号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击沉敌国潜艇的美国军舰而记入海军史册。
  虽然自己的深水炸弹意外爆炸对舰体造成不小的损坏,但战局不容许“英格索尔”号进修理厂。2月27日,“英格索尔”号和“威珀尔”号与补给舰“皮克斯”号会合,他们冒着日军的空袭,带着救起的“兰利”号上的官兵,逃回了位于圣诞岛的飞鱼湾,在这里,“兰利”号惊魂未定的残余人员被转到较大的“皮克斯”号上去。这个任务刚刚完成,尼克斯舰长就接到一条令人目瞪口呆的命令。美军亚洲舰队命令“英格索尔”号立即携带“兰利”号上幸存下来的26名飞行员和机械师,重返特吉拉特吉普,希望这些人员可以“增强当地部队争夺制空权的能力”。
  这时,盟军在印度尼西亚的抵抗正在全面崩溃中,所有能够逃离的舰艇都在拼命逃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天知道的什么地方,而这条命令却要“英格索尔”号开回去!还带着宝贵的飞行员——没有飞机的飞行员!
  看到这个近乎自杀的命令,尼克斯舰长作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他发电报给舰队司令部,要求司令部对自己的命令作确认,否则他将拒不执行。一个小时以后,司令部的回电到了。要求“英格索尔”号按照命令继续执行任务。
  2月28日,尼克斯舰长下令启航,“英格索尔”号和它的185名乘员们安静的驶离了飞鱼湾,他们挥舞着海军帽向岸上的人们告别,场面颇有些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在甲板上演奏大提琴的音乐家。和新式的单烟囱驱逐舰不同,老旧的“英格索尔”号带着它独特的4个烟囱,这使它显出了一种略带过时的贵族气,这艘孤独的战舰驶出港口,直向北方的大海深处。
  一天以后,美军亚洲舰队发出一条紧急命令,要求所有在荷属东印度或者正在驶向那里的美军舰艇,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澳大利亚撤退。因为在2月28日,美英荷澳等4国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被日军大败,两艘巡洋舰“德鲁伊特”号和“爪哇”号战沉,司令官杜尔曼上将阵亡。3月1日,日军在爪哇北岸登陆,前进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
  美军舰艇纷纷遵命南下,有的幸运逃出,有的在路上撞上了日本舰队,比如“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就是在撤退途中不幸战沉。“英格索尔”号没有回电,因此无人知道它是否收到了这条紧急命令。它此后一天半的航程在38年里一直是一个谜。但是,从后来调查到“英格索尔”号被击沉的位置看,它正在圣诞岛的东南方向,而不是北方,据此判断它当时正在遵命撤往澳大利亚。这可以让亚洲舰队的指挥官们稍稍减轻些把“英格索尔”号送入死地的内疚,毕竟,“英格索尔”号在最后时刻,还在遵循着上级的命令来拯救自己。
  “英格索尔”号的命运,在3天前就决定了。
  2月25日,日本海军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机动舰队从苏拉威西岛的锚地出发,突入了印度洋,他的使命就是“拦击一切逃往澳大利亚的盟军舰只,并将其消灭在途中。”南云的舰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它包括两艘3万吨以上的航空母舰——“赤城”号和“加贺”号,它们的护航编队分两部分,一支是包括两艘金刚级战列舰的第3战队——“雾岛”号,“比睿”号和它们的僚舰,一支是包括两艘万吨级重型巡洋舰的第8战队——“筑摩”号和“利根”号。整个舰队都是日本海军的精华,袭击珍珠港部队的老底子,纵横两洋,锐气正盛。“英格索尔”号不幸和这支编队撞个正着。
1942年3月1日17点15分,“利根”号重巡洋舰首先发现“英格索尔”号,距离15海里,地点在圣诞岛东南约230海里,12分钟以后,“筑摩”号也发现了“英格索尔”号,并且立即转向扑向这艘运气不好的驱逐舰。17点30分,“筑摩”号的8门200毫米主炮射出了第一排炮弹,此时距离21000米。战前“筑摩”号得过日本海军夜间射击炮术冠军的奖旗,看来这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
  与实力雄厚的日本人相比,“英格索尔”号只是一艘1150吨的老式驱逐舰。一艘“利根”号的吨位就相当于7、8艘“英格索尔”号,一艘金刚级战列舰更是相当于30艘。可是“英格索尔”号竟然和这支巨无霸一样的舰队激战了1小时45分钟!
  也许,当尼克斯舰长发现南云舰队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命运就不再抱有幻想。照理来说他应该以高速摆脱这场战斗,但是“英格索尔”号的尾轴被深水炸弹爆炸事故损坏了,他根本跑不出35节的最高航速,也就不可能甩开敌人。援军更是根本没有指望,盟军在东太平洋的所有舰只加在一起也不是南云的对手。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从当时的情况看,尼克斯舰长的想法,也许是希望和日军的战斗拖入夜间,这样,就可以利用夜色掩护逃出生天。但是这个指望也不太现实,因为日本海军是公认的夜战高手。
  “英格索尔”号也许为了一个奇迹而奋战着,也许,根本不为什么,只为了让日本人知道想吃掉自己并不那样容易。
  因为距离太远,“筑摩”号的第一排炮弹落了空。尼克斯舰长当即命令布下了一道烟雾,然后就开始施展他的机动战术,和南云捉起了迷藏。
  17点47分,“比睿”和“雾岛”两艘战列舰开炮了,它们的356毫米主炮在27000米的距离上也没有打中目标。
  令人惊讶的是,“英格索尔”号并没有一味的躲避,尼克斯舰长勇敢的进行了一次牛仔式的尝试,他转舵向“筑摩”号发动反击,这是因为它的武器射程太短,所以,只有逼近这个庞然大物,才能用得上它的12枚533毫米的鱼雷和老式127毫米炮。遗憾的是“筑摩”号闪开了尼克斯的鱼雷,“英格索尔”号的攻击没有奏效——假如一艘被包围在铜墙铁壁里的驱逐舰击沉了“筑摩”号,只怕南云当场就要跳海自杀。
  “英格索尔”号掉头向远处驶去,庞大的日军舰队在后面紧追不舍。
  “筑摩”号在18点被迫停止了射击,因为“英格索尔”号巧妙的躲进了一片积雨云的下方,瓢泼的暴雨和它释放的烟雾遮住了驱逐舰。但是,4艘日本重型战舰很快就在2万米距离上重新开火了,因为这片积雨云太小了,暴雨只持续了几分钟就骤然消散,把“英格索尔”号重新扔给日本人。在这个距离上,“英格索尔”号依然全力支撑,天色已经渐渐发暗,加上天上飞的炮弹没法改变方向,日军炮手瞄得再准,也只能徒呼奈何。“英格索尔”号的机动战术打出了高水平,它每分钟都在改变方向,时而从最高速变为低速,时而大幅度的回转甚至达到360度。在灵活的“英格索尔”号面前,日军的重炮打起根根水柱全然无济于事,仿佛是一群醉汉在射击一只灵巧的兔子。
  实际上,战列舰这东西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武器,为了能够在射程外消灭敌人,每一艘战列舰都追求超远的射程,所以火炮口径越造越大。而历次海战的结果都证明了在远程上重炮几乎只能浪费炮弹,因为1万米的距离上炮弹要飞行1分钟才能到达目标,而这1分钟里对方可以移动1公里,再好的炮术也难以保证命中——“英格索尔”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按照日军自己的官方纪录,4艘日本战舰在一个小时中一共朝“英格索尔”号倾泻了1400发重型炮弹,炮弹的重量几乎赶上了“英格索尔”号吨位的一半,可是命中了多少呢?居然只有1发!这颗炮弹是“比睿”号击中的,还没有打中“英格索尔”号的舰体。它的前桅中弹折断,但显然没有负重伤。“筑摩”号重巡洋舰航海日志上的纪录和日本官方记录稍有不同,它记下“比睿”号在18点24分命中1发,“利根”号在18点35分命中1发。
  就算“筑摩”号纪录是正确的,这也是一个相当可怜的命中率了,莱特湾大海战粟田中将的大和号编队命中率只有1.3%,被骂的狗血喷头,南云的武士们在这一仗里命中率只有莱特湾海战的1/10!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尼克斯舰长和“英格索尔”号官兵的规避是何等出色。
  炮战进行到一个小时,南云实在无法忍受了。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英格索尔”号是一个诱饵,所以一面攻击,一面等待着对方主力的出现。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漫天大网只网住了一条小鱼,而这条小鱼还怎么也抓不住。眼看着战列舰和巡洋舰炮火轰鸣却全然无济于事,恼羞成怒的南云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两艘航空母舰的轰炸机队投入战斗。
  “加贺”号上的9架俯冲轰炸机起飞了,“赤城”号上起飞了8架。从18点27分到18点50分对这艘已经中弹的小舰狂轰滥炸。
  “英格索尔”号的终结到了。太平洋战争中,被击沉的战舰中,沉没原因比例最大的就是空袭,空袭珍珠港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海战已经进入海空战的立体阶段。
  “英格索尔”号放出了最后一道烟幕,但是它的防空火力太差,无法阻挡九七式和九九式舰载攻击机的猛攻。转眼间,日军的炸弹在舰上连连爆炸,已经无法统计究竟有多少发炸弹命中目标了,按照日军统计,他们一共投下了9枚500公斤和16枚250公斤炸弹——中途岛海战中,2枚454公斤炸弹就结果了3万吨的“赤城”号!
当炸弹的烟雾散尽,日军惊奇的发现,“英格索尔”号还没有沉没,它已经倾斜,但是依然在海面上漂浮着,甚至还能够开动!尼克斯舰长作出了最后一个英勇的举动,他把军舰掉过头来,直朝日军猛冲过来,直到被打的瘫在海面上。也有一种看法是“英格索尔”号的操纵系统恐怕已经被破坏了,失去控制,所以才演出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近距离上日军火力开始准确,“英格索尔”号的舰桥被一发大口径炮弹炸飞,尼克斯舰长来不及发出弃舰的命令就当场阵亡。19点整,在挨了无数炮弹之后,这艘顽强的老舰向右倾斜,终于头朝下的沉入了印度洋的深处。
  这场不可思议的海战结束的时候,“筑摩”号捞起了5名美军幸存者,南云命令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审讯。在审讯中,他们说明了尼克斯舰长怎样采取巧妙的机动和日舰周旋、怎样利用烟幕逃避日军的炮弹。直到这时候日军才确认了“英格索尔”号是一艘1000吨的驱逐舰,而“利根”号巡洋舰的观察员曾经坚持它们击沉的是一艘5000吨的轻巡洋舰。
  日军根据这些俘虏提供的情况在横须贺海军基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证明日舰的射击对于“英格索尔”号这样灵活的战舰,威力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据此对海军条令作出了不少改变,比如,把巡洋舰对敌开火的最大距离从17000米改为12000米,远距离的射击不再追求精确命中,而采用大面积齐射覆盖的办法,指望一个概率上的运气。由于日本人用自己的假名发音来记录英语,把“英格索尔”号纪录为“埃多索鲁”号,因此,看到这些纪录的非日本人专家们,有38年的时间根本没有想到这是关于“英格索尔”号的命运的最后纪录,美军一度认为是由“足柄”号重巡洋舰指挥的另外一支编队击沉了“英格索尔”号。
  这些俘虏被无一例外的送往苏拉威西的“死亡集中营”,由于日本人的残忍,这些英勇的幸存者没有一个能够熬过这场战争。
  战后,美国海军保留了“英格索尔”号的舰名,在中国海军“郑和”号练习舰访问珍珠港的时候(1999年4月),为它担任引导舰的,就是一艘全新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英格索尔”号。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斯舰长的儿子沃尔特·尼克斯也加入了美国海军,先后在“企业”号、“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和五角大楼等地任职,1985年退役的时候担任美国海军少将。这或许是最好的对“英格索尔”号的纪念吧。
  后记∶有一个长期困扰海军历史学家的问题,就是伊-124号潜艇上的密码本究竟是否落入了美军手中,日本作家赤村博之在他的作品《山本五十六和帝国海军》中,坚持认为是伊-124艇的密码被美军打捞,造成日军攻击计划泄漏,导致了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利,因为美军据此掌握了日军舰队的动向。美国海军历史学者汤姆·列维斯曾经写过一本《潜水艇伊-124》,他表示不能同意赤村的说法,因为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因素很多,不能归结到一次偶然的事件上。但是,列维斯也承认,他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与“英格索尔”号相关的谜团,仍然没有完全解开……
“兰利”号,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啊!
原帖由 che 于 2007-8-2 20:59 发表
“兰利”号,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啊!

是美国第一艘
真是可敬!
这个事情值得商榷.我记得以前有人针对这篇文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考证,认为其最后的奋战的故事应该存疑.
又是一个“传说中的”美国式孤胆英雄故事?:D
靠 写得这么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