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卸任总理朱镕基的淡泊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03:46
亚洲周刊记者纪硕鸣/九月九日是朱经冶老人九十大寿,这日朱经冶邀请亲朋友好共同做寿,席间朱经冶高兴地宣读了嫡堂弟、前国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共和国总理卸任前夕,百忙中为写给朱经冶九十生辰的二幅贺联,其一联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另一联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拿着朱镕基亲撰的贺联,老人满心欢喜,笑的合不拢嘴.

朱镕基的贺联无疑成为朱经冶九十寿宴中最好的礼物,朱经冶很激动地说:“两联均书法苍劲、词意殷切,无异为馀一生做出鉴定,足慰我怀,全家亦深受鼓舞.基为官清正廉明,官风务实严谨,平日鲜有为人题词者,故此两联手迹弥足珍贵,殊堪留传后世也.归结九十年来,虽坎坷不断,未成大事,但自觉身心逍遥,襟怀坦荡,此足以自忍耳矣.”

朱经冶原族名叫朱墨,是朱镕基三伯父朱宽浚的三儿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他二十岁出头离开湖南老家,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四十年代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深造,回上海定居后曾任职上海长宁区工商界政治学校教务长.虽然有当国务院总理的堂弟,朱经冶与夫人龙期仍住在上海虹口区的老式石库门楼房,在那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

踏上有点摇晃的楼梯,进入二楼朝南的前厢房,这是两位老人的卧室兼客厅.九十高龄的朱经冶很精神,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侃侃而谈,从一个亲属的角度,朱镕基显然最受老人敬重.朱经冶一开始就强调,朱镕基正直无私,以“清正廉明”为座右铭,但他决不是六亲不认,“朱镕基风趣、幽黙、看重亲情,他会抽空与亲友见面,而且轻松愉快,只是他要顾及中华民族的大家,有时就照顾不全自己的小家了.”

朱经冶记得朱镕基刚到上海当市长时,他同朱镕基开玩笑问,“小时候我没有欺负你吧?”朱镕基听后哈哈大笑.那时朱经治就有个愿望,要求朱镕基为多年未见的堂哥写一幅字,朱镕基当时一口答应,然而这个梦要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才圆.

今年初因饮食不慎,朱经冶的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住入上海瑞金医院特需病房,禁食近三个月之久.朱经冶住院时,大女儿写信告诉朱镕基,说父亲住院病情严重,虽然朱镕基在百忙之中,但他一直记挂着欠着朱经冶的字幅,他要抽空圆老人的一个心愿.朱镕基一共写了二幅联,并写上朱经冶的小名“葵哥”,充满着亲情,写完他让秘书给朱经冶在北京的大女儿送去.再转送交正住在瑞金医院的朱经冶,一个十多年的期盼,在老人九十寿辰时实现了.卸任前正是朱镕基工作最繁忙的时刻,但他还记得堂兄值的庆贺的九十生辰.朱经冶说:“躺在病床上看到朱镕基专门为我撰写的贺联,我很激动,病也好了一大半.”

朱经冶手择朱镕基撰写的贺联喜形於色,“这是现实情况的写照,也是我晚年的愿望,‘儿孙满堂万事足’,我确实很满足,亦决不忘情,一个人最满足莫过於受人尊敬,我这次对朱镕基讲,人家尊敬我其实是尊敬你,因为你是个好官、清官,别人尊敬你,也就尊敬你这个堂兄,如果你是贪官、瘟官,那我们就倒楣了.‘夫妻携老百年欢’,这是我自己的愿望,希望活到一百年,我最大的女儿都六十多岁了,还有双全的父母,四代同堂还真的还不容易了”

另一幅贺联巧妙地将朱老“经冶”两字融入其中,朱经冶说,“送给我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是对我一生的鉴定,同时亦是朱镕基性格的体现,扩大开去也是朱氐家族性格的体现.‘诚信传家’,不仅是朱镕基的诚信,我的诚信,还有朱家上一代的诚信.我理解,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表达一个意思,朱镕基今天的性格是祖传的,如果再扩大一点,诚信是中华民族希望的一种传统.”在病床上的朱经冶得到朱镕基为他圆了十多年的梦,特别高兴,在病房中即刻回了一封信给朱镕基,表示谢意.

朱经冶将一幅贺联请人托表,加上镜框.当时托表人带话称,“你有五个孩子,我托表五份,你五个孩子可以每人一份”,朱经冶在医院听说后,赶紧打电话拒绝,“千万不要将原始的字移动”,另一幅他也不敢再拿出去托表,锁在柜中好好珍藏.期盼了十多年的愿望终於实现了,还有甚麽比这更珍贵的?

八月份朱镕基听说朱经冶病情好转,依然记挂着葵哥的朱镕基以为朱经治已九十高龄,又刚大病初愈行动不便,於是叫秘书打电话说要到朱经治的府上看他.现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经冶小儿子朱匡宇知道后,赶紧打电话说,“不要烦劳长叔,父母都能行走,我们去看你吧”.朱镕基虽然退休,但仍享受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待遇,在位时更因严谨治国,得罪了不少权要,所以退位后,中央要求加强保安,退休后的朱镕基还是不能象平常人一般到处乱跑.而朱经冶居住在上海的旧式里弄,亦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区,朱匡宇怕对其他居民带来不便.

於是,八月下旬的一天,在朱镕基居住的上海西郊宾馆,朱经冶见到了朱镕基和夫人劳安.自朱镕基离开上海进京工作,朱经冶十多年没见这位堂兄了.刚刚在北京过完生日的朱镕基今年七十五岁,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小的多了,有说有笑非常精神.五月非典期间,朱镕基卸任后入住上海瑞金医院看眼病,捡查身体时发现脖子上有一个小疖,当时怕是恶性瘤,大家很紧张,时刻陪伴左右的夫人劳安也甚感不安,最后来排除了,亲友及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据说,当得知是无关紧要的良性瘤,夫人劳安还激动的热泪盈眶.

俩兄弟在一起非常亲热,不谈政治拉开了家常,不少退休后的中央领导都喜欢写些书,缅怀过去,但朱镕基甚麽都没有写.朱经冶介绍,朱镕基谈到退休后甚麽都不做,只是到处走走看看,然后就是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朱经冶说,看书是朱镕基最好的消遗,“朱镕基除了天资聪明,最大的长处是爱学习,他本来学的是电机,经济是自学的,努力学习经济,对他在经委工作很有帮助,现在的经济基础是朱镕基打下的,国家繁荣强盛,关键是经济,经济发展朱镕基留下不可抹灭的贡献,上海经济起飞、浦东开发都留下了朱镕基的足迹.我内心深处为朱家有这个兄弟引以为荣,亦是全球华人的光荣.”

朱匡宇这次就带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送给朱镕基,朱镕基很喜欢.朱经冶表示,朱镕基没说主要看甚麽书,但说了,不看别人写他的传记,朱镕基认为都是东拼西抄去卖钱.不久前,朱经冶的亲弟弟写了一本与朱镕基有关的书,当初朱经冶就对弟弟说,你不要去化心思,朱镕基不喜欢.前不久写成了,朱经治生病时他带来上海,送了一册,亦送了一册给朱镕基,想让他审阅一下.那时正是非典时期,朱镕基见都没见.弟弟生气了,拂袖回长沙去了.并留下话给朱的秘书,“朱镕基何时想见,早一个星期通知”.那天朱经冶问朱镕基了,弟弟要给他看书,为甚麽不见.朱还是回答说,“我不要看”,朱镕基讲,他们去发言讲话,想显示我同他们的关系.那天在西郊宾馆谈了二个多小时,大家有很多话说,朱镕基很风趣地表示,“你高兴,肚子不饿多留一会我不反对,但我不会留你们吃饭.”

对朱镕基性格的了解莫过於朱经冶了.朱镕基到上海当市长时,当着朱经冶夫妇的面,对他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儿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果然说到做到,在上海四年,朱匡宇没有动过职务,也没动过职位.朱匡宇从一个纺织机械厂的一般工人,*自己的努力直到局领导,与朱镕基一点关系都没有.朱经冶说,“我们理解,朱镕基实际上是鼓励匡宇,要你自己去努力,我不会给你沾光的,他在位时不会给任何人占便宜.”

记得还是在朱镕基当国家经委副主任时,朱经冶去北京去看他,两人说笑中订下了君子协定.那时家族有人上京找朱镕基,要求安排工作,让他一夜都没有睡好觉.朱镕基对朱经冶说,“葵哥,你帮我挡挡驾,别让家乡人去找我.”朱经冶说“我在上海,你在北京,怎麽挡得住?”最后两人商定,只要朱经冶知道有人要找朱镕基,或者是托朱经冶转达的事,一律帮助朱镕基谢绝.后来朱到上海,两人见面又重新约法三章,朱经冶笑着对朱镕基讲,“我们约法三章,我不去看你,惊吵你,同时也不找你麻烦,别人包括我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去找你”.老人回忆说,“这些都做到了”.

朱镕基在上海,直到回北京当总理,除了工作以外,朱匡宇都没有去找朱镕基.甚至有人怀疑朱匡宇是否真的是朱镕基的侄子.一些朱匡宇一手提拔的下属都到市里当领导,朱匡宇还坚守在原来的部门.朱经冶讲起儿子匡宇,感到很骄傲.有一次中央电视台采访朱匡宇,朱匡宇表示,我要是离开纺织岗位,就对不起上海四十万下岗纺织工人.朱经冶认为,儿子这样做也真不容易.

上海的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曾经作为经验介绍,但朱镕基在上海时,从来没有因此而表扬过朱匡宇,为上海纺织业的改造,朱匡宇也去见了朱镕基几次,为不同意见叔侄俩经常争的面红耳赤.朱经冶认为匡宇心境很开朗,正直,在纺织岗位做了十多年,我们看他没有为留在原岗位而不安心,一心只想在本身的岗位将工作做好,“叔侄俩一个脾气”.

一直以来,朱经冶还是朱镕基形象的维护者,老人说:“外面只知道朱镕基严励的一面,其实他有感性的一面,他决不是六亲不认的,他注重亲情友情,只是他要关心的事太多、太忙了,而且十分注意形象.”朱氐家族有一个祠堂,在长沙乡下和平村棠坡,早年就毁了,值得纪念的仅留下一棵银杳,村书记想法设法要朱镕基到乡下去看一看,还建了一个漂亮的村委会作招待所用.书记多次邀请,但朱镕基从来没有回去家乡,去年再次力邀,朱镕基推托不了,但临去之日正好下雨,朱镕基藉机推托,还是没有去.朱镕基十七岁那年从长沙回棠坡一次,就再也没踏足.据悉,朱镕基曾对湖南的省市领导说,不要把他的家乡与旅游联系在一起.朱经治说:“朱镕基的观念根深柢固,他不要光宗耀祖.”

朱经冶家兄弟姐妹准备将父母的坟墓修整一下,寻问朱镕基,是否将他母亲的坟墓也顺便修整一,朱镕基很快就复信:“接到来信,关於为我母亲修坟之事绝不可为,传扬出去影响更坏.顾念之情,心领不尽.”婉拒了.

朱经冶经常给朱镕基写信,由於民间对他的反映总是赞扬的多,因此朱镕基有一次对亲友开玩笑说,“葵哥来信,照例吹捧一番.”朱经冶说,其实我把人们骂他的话也如实反映.有一年朱经冶给朱镕基夫妇写新年贺卡,“逢年过节寄张卡,表明我们还没垮.祝贺新年合家欢,国务顺心更发达.长弟太忙,要节劳、放松、制怒!安娣太胖,要坚持爬山锻炼.”朱镕基回卡写道:“你对我们的要求,语重心长,理当努力去做,要完全做到也难.”家中及外头有人说朱镕基六亲不认,朱经冶否认说,朱镕基是性情中人,他对国民关怀,对自家的亲人非常亲切.朱镕基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只要知道有本房亲戚,都会尽量抽时间安排与亲戚见面,调北京工作时,还把上海所有朱家本房的亲戚都请到他家里,因为是一个有机会与朱镕基近距离接触的平民,朱经冶认为,他对朱镕基的认识是客观的.亚洲周刊记者纪硕鸣/九月九日是朱经冶老人九十大寿,这日朱经冶邀请亲朋友好共同做寿,席间朱经冶高兴地宣读了嫡堂弟、前国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共和国总理卸任前夕,百忙中为写给朱经冶九十生辰的二幅贺联,其一联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另一联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拿着朱镕基亲撰的贺联,老人满心欢喜,笑的合不拢嘴.

朱镕基的贺联无疑成为朱经冶九十寿宴中最好的礼物,朱经冶很激动地说:“两联均书法苍劲、词意殷切,无异为馀一生做出鉴定,足慰我怀,全家亦深受鼓舞.基为官清正廉明,官风务实严谨,平日鲜有为人题词者,故此两联手迹弥足珍贵,殊堪留传后世也.归结九十年来,虽坎坷不断,未成大事,但自觉身心逍遥,襟怀坦荡,此足以自忍耳矣.”

朱经冶原族名叫朱墨,是朱镕基三伯父朱宽浚的三儿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他二十岁出头离开湖南老家,到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四十年代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深造,回上海定居后曾任职上海长宁区工商界政治学校教务长.虽然有当国务院总理的堂弟,朱经冶与夫人龙期仍住在上海虹口区的老式石库门楼房,在那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

踏上有点摇晃的楼梯,进入二楼朝南的前厢房,这是两位老人的卧室兼客厅.九十高龄的朱经冶很精神,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侃侃而谈,从一个亲属的角度,朱镕基显然最受老人敬重.朱经冶一开始就强调,朱镕基正直无私,以“清正廉明”为座右铭,但他决不是六亲不认,“朱镕基风趣、幽黙、看重亲情,他会抽空与亲友见面,而且轻松愉快,只是他要顾及中华民族的大家,有时就照顾不全自己的小家了.”

朱经冶记得朱镕基刚到上海当市长时,他同朱镕基开玩笑问,“小时候我没有欺负你吧?”朱镕基听后哈哈大笑.那时朱经治就有个愿望,要求朱镕基为多年未见的堂哥写一幅字,朱镕基当时一口答应,然而这个梦要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才圆.

今年初因饮食不慎,朱经冶的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住入上海瑞金医院特需病房,禁食近三个月之久.朱经冶住院时,大女儿写信告诉朱镕基,说父亲住院病情严重,虽然朱镕基在百忙之中,但他一直记挂着欠着朱经冶的字幅,他要抽空圆老人的一个心愿.朱镕基一共写了二幅联,并写上朱经冶的小名“葵哥”,充满着亲情,写完他让秘书给朱经冶在北京的大女儿送去.再转送交正住在瑞金医院的朱经冶,一个十多年的期盼,在老人九十寿辰时实现了.卸任前正是朱镕基工作最繁忙的时刻,但他还记得堂兄值的庆贺的九十生辰.朱经冶说:“躺在病床上看到朱镕基专门为我撰写的贺联,我很激动,病也好了一大半.”

朱经冶手择朱镕基撰写的贺联喜形於色,“这是现实情况的写照,也是我晚年的愿望,‘儿孙满堂万事足’,我确实很满足,亦决不忘情,一个人最满足莫过於受人尊敬,我这次对朱镕基讲,人家尊敬我其实是尊敬你,因为你是个好官、清官,别人尊敬你,也就尊敬你这个堂兄,如果你是贪官、瘟官,那我们就倒楣了.‘夫妻携老百年欢’,这是我自己的愿望,希望活到一百年,我最大的女儿都六十多岁了,还有双全的父母,四代同堂还真的还不容易了”

另一幅贺联巧妙地将朱老“经冶”两字融入其中,朱经冶说,“送给我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是对我一生的鉴定,同时亦是朱镕基性格的体现,扩大开去也是朱氐家族性格的体现.‘诚信传家’,不仅是朱镕基的诚信,我的诚信,还有朱家上一代的诚信.我理解,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表达一个意思,朱镕基今天的性格是祖传的,如果再扩大一点,诚信是中华民族希望的一种传统.”在病床上的朱经冶得到朱镕基为他圆了十多年的梦,特别高兴,在病房中即刻回了一封信给朱镕基,表示谢意.

朱经冶将一幅贺联请人托表,加上镜框.当时托表人带话称,“你有五个孩子,我托表五份,你五个孩子可以每人一份”,朱经冶在医院听说后,赶紧打电话拒绝,“千万不要将原始的字移动”,另一幅他也不敢再拿出去托表,锁在柜中好好珍藏.期盼了十多年的愿望终於实现了,还有甚麽比这更珍贵的?

八月份朱镕基听说朱经冶病情好转,依然记挂着葵哥的朱镕基以为朱经治已九十高龄,又刚大病初愈行动不便,於是叫秘书打电话说要到朱经治的府上看他.现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经冶小儿子朱匡宇知道后,赶紧打电话说,“不要烦劳长叔,父母都能行走,我们去看你吧”.朱镕基虽然退休,但仍享受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待遇,在位时更因严谨治国,得罪了不少权要,所以退位后,中央要求加强保安,退休后的朱镕基还是不能象平常人一般到处乱跑.而朱经冶居住在上海的旧式里弄,亦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区,朱匡宇怕对其他居民带来不便.

於是,八月下旬的一天,在朱镕基居住的上海西郊宾馆,朱经冶见到了朱镕基和夫人劳安.自朱镕基离开上海进京工作,朱经冶十多年没见这位堂兄了.刚刚在北京过完生日的朱镕基今年七十五岁,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小的多了,有说有笑非常精神.五月非典期间,朱镕基卸任后入住上海瑞金医院看眼病,捡查身体时发现脖子上有一个小疖,当时怕是恶性瘤,大家很紧张,时刻陪伴左右的夫人劳安也甚感不安,最后来排除了,亲友及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据说,当得知是无关紧要的良性瘤,夫人劳安还激动的热泪盈眶.

俩兄弟在一起非常亲热,不谈政治拉开了家常,不少退休后的中央领导都喜欢写些书,缅怀过去,但朱镕基甚麽都没有写.朱经冶介绍,朱镕基谈到退休后甚麽都不做,只是到处走走看看,然后就是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朱经冶说,看书是朱镕基最好的消遗,“朱镕基除了天资聪明,最大的长处是爱学习,他本来学的是电机,经济是自学的,努力学习经济,对他在经委工作很有帮助,现在的经济基础是朱镕基打下的,国家繁荣强盛,关键是经济,经济发展朱镕基留下不可抹灭的贡献,上海经济起飞、浦东开发都留下了朱镕基的足迹.我内心深处为朱家有这个兄弟引以为荣,亦是全球华人的光荣.”

朱匡宇这次就带了一套“唐诗、宋词、元曲”送给朱镕基,朱镕基很喜欢.朱经冶表示,朱镕基没说主要看甚麽书,但说了,不看别人写他的传记,朱镕基认为都是东拼西抄去卖钱.不久前,朱经冶的亲弟弟写了一本与朱镕基有关的书,当初朱经冶就对弟弟说,你不要去化心思,朱镕基不喜欢.前不久写成了,朱经治生病时他带来上海,送了一册,亦送了一册给朱镕基,想让他审阅一下.那时正是非典时期,朱镕基见都没见.弟弟生气了,拂袖回长沙去了.并留下话给朱的秘书,“朱镕基何时想见,早一个星期通知”.那天朱经冶问朱镕基了,弟弟要给他看书,为甚麽不见.朱还是回答说,“我不要看”,朱镕基讲,他们去发言讲话,想显示我同他们的关系.那天在西郊宾馆谈了二个多小时,大家有很多话说,朱镕基很风趣地表示,“你高兴,肚子不饿多留一会我不反对,但我不会留你们吃饭.”

对朱镕基性格的了解莫过於朱经冶了.朱镕基到上海当市长时,当着朱经冶夫妇的面,对他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儿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果然说到做到,在上海四年,朱匡宇没有动过职务,也没动过职位.朱匡宇从一个纺织机械厂的一般工人,*自己的努力直到局领导,与朱镕基一点关系都没有.朱经冶说,“我们理解,朱镕基实际上是鼓励匡宇,要你自己去努力,我不会给你沾光的,他在位时不会给任何人占便宜.”

记得还是在朱镕基当国家经委副主任时,朱经冶去北京去看他,两人说笑中订下了君子协定.那时家族有人上京找朱镕基,要求安排工作,让他一夜都没有睡好觉.朱镕基对朱经冶说,“葵哥,你帮我挡挡驾,别让家乡人去找我.”朱经冶说“我在上海,你在北京,怎麽挡得住?”最后两人商定,只要朱经冶知道有人要找朱镕基,或者是托朱经冶转达的事,一律帮助朱镕基谢绝.后来朱到上海,两人见面又重新约法三章,朱经冶笑着对朱镕基讲,“我们约法三章,我不去看你,惊吵你,同时也不找你麻烦,别人包括我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去找你”.老人回忆说,“这些都做到了”.

朱镕基在上海,直到回北京当总理,除了工作以外,朱匡宇都没有去找朱镕基.甚至有人怀疑朱匡宇是否真的是朱镕基的侄子.一些朱匡宇一手提拔的下属都到市里当领导,朱匡宇还坚守在原来的部门.朱经冶讲起儿子匡宇,感到很骄傲.有一次中央电视台采访朱匡宇,朱匡宇表示,我要是离开纺织岗位,就对不起上海四十万下岗纺织工人.朱经冶认为,儿子这样做也真不容易.

上海的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曾经作为经验介绍,但朱镕基在上海时,从来没有因此而表扬过朱匡宇,为上海纺织业的改造,朱匡宇也去见了朱镕基几次,为不同意见叔侄俩经常争的面红耳赤.朱经冶认为匡宇心境很开朗,正直,在纺织岗位做了十多年,我们看他没有为留在原岗位而不安心,一心只想在本身的岗位将工作做好,“叔侄俩一个脾气”.

一直以来,朱经冶还是朱镕基形象的维护者,老人说:“外面只知道朱镕基严励的一面,其实他有感性的一面,他决不是六亲不认的,他注重亲情友情,只是他要关心的事太多、太忙了,而且十分注意形象.”朱氐家族有一个祠堂,在长沙乡下和平村棠坡,早年就毁了,值得纪念的仅留下一棵银杳,村书记想法设法要朱镕基到乡下去看一看,还建了一个漂亮的村委会作招待所用.书记多次邀请,但朱镕基从来没有回去家乡,去年再次力邀,朱镕基推托不了,但临去之日正好下雨,朱镕基藉机推托,还是没有去.朱镕基十七岁那年从长沙回棠坡一次,就再也没踏足.据悉,朱镕基曾对湖南的省市领导说,不要把他的家乡与旅游联系在一起.朱经治说:“朱镕基的观念根深柢固,他不要光宗耀祖.”

朱经冶家兄弟姐妹准备将父母的坟墓修整一下,寻问朱镕基,是否将他母亲的坟墓也顺便修整一,朱镕基很快就复信:“接到来信,关於为我母亲修坟之事绝不可为,传扬出去影响更坏.顾念之情,心领不尽.”婉拒了.

朱经冶经常给朱镕基写信,由於民间对他的反映总是赞扬的多,因此朱镕基有一次对亲友开玩笑说,“葵哥来信,照例吹捧一番.”朱经冶说,其实我把人们骂他的话也如实反映.有一年朱经冶给朱镕基夫妇写新年贺卡,“逢年过节寄张卡,表明我们还没垮.祝贺新年合家欢,国务顺心更发达.长弟太忙,要节劳、放松、制怒!安娣太胖,要坚持爬山锻炼.”朱镕基回卡写道:“你对我们的要求,语重心长,理当努力去做,要完全做到也难.”家中及外头有人说朱镕基六亲不认,朱经冶否认说,朱镕基是性情中人,他对国民关怀,对自家的亲人非常亲切.朱镕基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只要知道有本房亲戚,都会尽量抽时间安排与亲戚见面,调北京工作时,还把上海所有朱家本房的亲戚都请到他家里,因为是一个有机会与朱镕基近距离接触的平民,朱经冶认为,他对朱镕基的认识是客观的.
我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因为他造就了中国的几千万下岗的不解决,加速了中国贫富分化。只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遗患的。
以下是引用gshjf在2004-1-23 14:46:00的发言:
我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因为他造就了中国的几千万下岗的不解决,加速了中国贫富分化。只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遗患的。



第一:这不是哪一个领导人的责任(包括江、李等)
第二:改革的阵痛是必须经过的,至少我们比俄罗斯做的要好
第三:他应该是一个值得佩服的领导人,至少他在位的时候就敢说:我的儿子在国外,并且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第一:这不是哪一个领导人的责任(包括江、李等)
第二:改革的阵痛是必须经过的,至少我们比俄罗斯做的要好
第三:他应该是一个值得佩服的领导人,至少他在位的时候就敢说:我的儿子在国外,并且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quote]
那么是谁的责任??
阵痛就要我们老百姓来承担??再问一句,谁认为这是阵痛??要痛多久??
廉洁是一个官员的基本要求,世风日下,居然成为美德了??[em04][em04][em04]
以下是引用tigerblow在2004-1-23 15:19:00的发言:
那么是谁的责任??
阵痛就要我们老百姓来承担??再问一句,谁认为这是阵痛??要痛多久??
廉洁是一个官员的基本要求,世风日下,居然成为美德了??[em04][em04][em04]



谁的责任俺不敢说,但俺觉得没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责任,再说,俺想现在应该不是你和我来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不可否认,廉洁是一个官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作为一个在任的总理(不是老大),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下说出这样的话,我还是很佩服的!至于您怎么认为,那是您的事!俺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已,上面的也并不是什么高论,只是俺的一点看法,让您见笑了。呵呵
还有人被猪蒙蔽
以下是引用搞半天没注册在2004-1-23 15:11: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gshjf在2004-1-23 14:46:00的发言:
我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因为他造就了中国的几千万下岗的不解决,加速了中国贫富分化。只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遗患的。



第一:这不是哪一个领导人的责任(包括江、李等)
第二:改革的阵痛是必须经过的,至少我们比俄罗斯做的要好
第三:他应该是一个值得佩服的领导人,至少他在位的时候就敢说:我的儿子在国外,并且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quote]

第一,老百姓倒霉当然不是领导的责任,是下岗的人活该!
第二,当然要“阵痛”了,为中国的强大,几千个人下岗是莫大的光荣!我恭喜他们!
      中国何止比俄国好,看看非洲,我们简直是在天堂啊!
第三,他儿子当然是在自己养自己,难道靠外国人养吗?不过他“养自己”的钱从何来就
      你我能知道的了。
看了上面的话真是心寒............
要是我,打死我也不作官,好官难当呀!!
在现在中国是个官就会被骂
我们都说当官的要体谅民心,但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体谅那些好官的心呢?更多的人是看重自己的利益是不是被侵犯.......管你是为了国家还是民族
上面几位垃圾的意思是指中国没有朱鎔基就不会有下岗工人了?
不过也对...是没有下岗工人了!中国都灭了还有个屁下岗工人啊!!
有这么多下岗工人很多原因是历史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让多余的人员下岗分流!
哪个国家又没有下岗工人呢?中国人口基数大就显得多一点罢了!

廉洁是每个官员的基本素质,可是谁又能做到在人期间其家人不鸡犬升天呢?
朱鎔基能做到就是一种美德!!!

那个军情十处就你那点本事还有资格来当版主,别丢人现眼吧你!!!

朱鎔基的历史功绩不是你们几个垃圾可以否定的!!!
看看你的身边就知道了
朱镕基是我最敬佩的中国领导人
历史会给你一个真正的答复,现在我们讨论没什吗意义
以下是引用新红军在2004-1-23 17:33:00的发言:
上面几位垃圾的意思是指中国没有朱鎔基就不会有下岗工人了?
不过也对...是没有下岗工人了!中国都灭了还有个屁下岗工人啊!!
有这么多下岗工人很多原因是历史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让多余的人员下岗分流!
哪个国家又没有下岗工人呢?中国人口基数大就显得多一点罢了!

廉洁是每个官员的基本素质,可是谁又能做到在人期间其家人不鸡犬升天呢?
朱鎔基能做到就是一种美德!!!

那个军情十处就你那点本事还有资格来当版主,别丢人现眼吧你!!!

朱鎔基的历史功绩不是你们几个垃圾可以否定的!!!

“中国都灭了还有个屁下岗工人啊!!”——如此说来,那些工人不下岗,中国就会灭?那么看来下岗就是救中国,下岗是莫大的光荣就没说错呀?

“ 有这么多下岗工人很多原因是历史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让多余的人员下岗分流!”——那这个历史责任又改谁来负呢?是他还是上一任还历任政府?总不是该下岗的工人来为他们的公仆领导负吧?

“哪个国家又没有下岗工人呢?中国人口基数大就显得多一点罢了!”——中国的失业率(下岗率)就低吗?又哪个国家的下岗工人有我们这么严重的失业率?我们的GDP不是年年高长吗?为什么经济发展和失业率增长成正比?这种奇闻难道也是中国特色来解释?

“ 廉洁是每个官员的基本素质,可是谁又能做到在人期间其家人不鸡犬升天呢?
朱鎔基能做到就是一种美德!!!”——不贪污腐化就是美德不错,但不贪污腐化就是[B]总理[/B]工作的标准?那我也没贪污腐化呀?另外,我老爸没本事把我弄出去国外,我也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任何人的功绩当然不是某些人能否定,但同时他的过失,或任何人给国家、人民造成的伤害,也不是“廉洁”就能一笔勾销的!

还有,不要以为我是军情十处的马甲。朱镕基说了踏地雷阵,那就给了地雷响的权利!
中国要是不改革,那是必死无疑。改革就是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事物的否定,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体制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已经到了非该不可的程度了。不改革,那是一条死路;改革,尚有一线生机。无论是谁当这个总理他也只能去做,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回想当时的世界,想要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国家并不算少,可是究竟是哪个国家最终实现了改革的平稳发展?只有中国,一个曾经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产生混乱的大国从此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成绩、这就是成功,不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对历史的歪曲。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在我们中国进行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不能因为改革的道路上出现了障碍就对改革加以否定,更不应该把其中的问题无限扩大、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既然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的前途之所在。
1、没有人下岗,大家继续吃大锅饭,看谁还有闲情在这里侃侃而谈?下岗不是朱镕基的错,是旧体制的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朱镕基有胆量改革旧体制,敢于承担责任,我佩服!
2、朱镕基的儿子在国外,我读大学就听说过了。当时我们有个老师是MIT(假如我没记错的话)回来的,说起朱镕基就很激动,因为她和朱镕基的儿子是朋友,她非常佩服朱镕基教出了这么一个正直出色不靠老爸混饭吃的儿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她都夸了“朱总理”好多次。[em09][em09][em09][em09][em11][em11]
以下是引用新红军在2004-1-23 17:33:00的发言:
上面几位垃圾的意思是指中国没有朱鎔基就不会有下岗工人了?
不过也对...是没有下岗工人了!中国都灭了还有个屁下岗工人啊!!
有这么多下岗工人很多原因是历史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让多余的人员下岗分流!
哪个国家又没有下岗工人呢?中国人口基数大就显得多一点罢了!

廉洁是每个官员的基本素质,可是谁又能做到在人期间其家人不鸡犬升天呢?
朱鎔基能做到就是一种美德!!!

那个军情十处就你那点本事还有资格来当版主,别丢人现眼吧你!!!

朱鎔基的历史功绩不是你们几个垃圾可以否定的!!!


你说:“廉洁是基本素质,有了基本素质就是美德,所以基本素质就是美德。”
我说:能说人话是人的基本素质,但如果人不会说人话。那到底是没有做人的基本素质还
      是缺乏美德呢?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以下是引用东北一只虎在2004-1-23 19:42:00的发言:
中国要是不改革,那是必死无疑。改革就是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事物的否定,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体制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已经到了非该不可的程度了。不改革,那是一条死路;改革,尚有一线生机。无论是谁当这个总理他也只能去做,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选择。回想当时的世界,想要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国家并不算少,可是究竟是哪个国家最终实现了改革的平稳发展?只有中国,一个曾经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产生混乱的大国从此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成绩、这就是成功,不承认这个事实就是对历史的歪曲。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在我们中国进行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不能因为改革的道路上出现了障碍就对改革加以否定,更不应该把其中的问题无限扩大、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既然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的前途之所在。

虎兄言之有理。但衡量一个人所做的成败,是要对应他当初的计划与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是完成了或基本完成,那他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完成他的工作的初衷与使命。那么,朱鎔基兑现了他国企的宣言吗?就你们东北地区,那里的国企或说就业问题是完成了还是基本完成?是基本不变还是更严峻了?现在新投入社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东北老百姓的经济状况是象GDP一样7~9%升了、手头比以前宽松了还是基本持平还是更加紧了?我们不说空话,不看统计部门的“指标”,投入到具体的现实生活,用现实问题说话,这不能就说是以点概面吧?
老毛留的烂摊子老朱收拾而已。要骂骂那个始作俑者。
容许外资裁员就不让国企下岗?说下岗不好的给出个能不下岗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啊。
以下是引用micaps在2004-1-23 19:45:00的发言:
1、没有人下岗,大家继续吃大锅饭,看谁还有闲情在这里侃侃而谈?下岗不是朱镕基的错,是旧体制的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朱镕基有胆量改革旧体制,敢于承担责任,我佩服!
2、朱镕基的儿子在国外,我读大学就听说过了。当时我们有个老师是MIT(假如我没记错的话)回来的,说起朱镕基就很激动,因为她和朱镕基的儿子是朋友,她非常佩服朱镕基教出了这么一个正直出色不靠老爸混饭吃的儿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她都夸了“朱总理”好多次。[em09][em09][em09][em09][em11][em11]


你是说老朱的儿子在MIT?读什么的?如果是读经济或商课的话,多少还是沾了他老爸的光-名气。如果是读工科的话,应该还是靠自己的。据我所知,很多英美老牌名校申请时都要求提供家庭的背景,有的更是会赤裸裸的问你,是否有直系亲属是本校毕业的,父母的title是什么,我想这些东西多多少少有些影响。
朱的儿子 *云来 是中国金融总公司的副总经理, 中金公司是所有中国大企业海外上市的唯一指定承销商。这个单位如何不用我说了吧,他怎么进去的也不用我说了吧。
简单的说: 朱镕基在任期间做到了一个合格的总理,很好的完成了一个总理的职责!
下岗分流是历史的必然,早晚都要进行,要不然全中国人一起完蛋!
我在鞍山,前几年鞍钢苦的不得了……
成天减人……现在还在减……
成天有人骂共产党……
不过鞍钢的确是从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里活过来了……
总有人提到两弹一星,总有人提到当年的那种奉献精神……
可是那种奉献一轮到自已头上一下子就屁了……成天高骂共产党……
我们现在乘着凉了,我们难道不应该裁点树么???
解决下岗失业还不好办??多印点票子,多发点国债……
管你子孙后代的死活……
我只知道贫富悬殊是李X在位时一手造成的!每年20多个点的增长律!!而且还是全国的,那些沿海省份还不止两倍哪!!傻瓜都知道会有问题啦!而且光是增在银行的存款上,外汇储备却只有300亿美金不到(香港那时已经是700多亿了)!如果不是老朱,中国在97年时绝对比东南亚折堕!!更没有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的国力!!

老朱好!就是好!

另:前些天他来到了我家乡,碰到了一些香港的朋友(我们这里是有名的旅游区),那些人激动得不行不行的,非要签名合照什么的!可是老朱拒绝了。他说他现在只是平民一个,无谓搞的象个公众人物一样,就握个手好了!看看~
以下是引用新红军在2004-1-23 22:27:00的发言:
简单的说: 朱镕基在任期间做到了一个合格的总理,很好的完成了一个总理的职责!
下岗分流是历史的必然,早晚都要进行,要不然全中国人一起完蛋!



一个总理是否合格,并不是一个有明确概念的东西。有人如果认为“合格的总理”也存在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人无完人。
你把和你有不同意见的人说为“垃圾”,实在是非常过分。

看到斑竹的回复了吗?我也认为你不太会说人话,不具备人的素质。[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以下是引用yohoooo在2004-1-23 22:45:00的发言:
我只知道贫富悬殊是李X在位时一手造成的!每年20多个点的增长律!!而且还是全国的,那些沿海省份还不止两倍哪!!傻瓜都知道会有问题啦!而且光是增在银行的存款上,外汇储备却只有300亿美金不到(香港那时已经是700多亿了)!如果不是老朱,中国在97年时绝对比东南亚折堕!!更没有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的国力!!



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了?
你的最后这一句证实了你在前面的论述中一直要说明的问题——就是你根本不懂经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0:43:2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颠倒梦想在2004-1-23 23:11: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yohoooo在2004-1-23 22:45:00的发言:
我只知道贫富悬殊是李X在位时一手造成的!每年20多个点的增长律!!而且还是全国的,那些沿海省份还不止两倍哪!!傻瓜都知道会有问题啦!而且光是增在银行的存款上,外汇储备却只有300亿美金不到(香港那时已经是700多亿了)!如果不是老朱,中国在97年时绝对比东南亚折堕!!更没有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的国力!!

  


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了?
你的最后这一句证实了你在前面的论述中一直要说明的问题——就是你根本不懂经济。
[/quote]
请你详细解释一下yohoooo为什么不懂经济,他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什么错误?那些数字是不是假的?你很懂经济吗?请你分析一下97年金融危机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有什么?yohoooo的推断是否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老朱,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否会比现在强很多?不要从只言片语中寻找闪失,那是无言以对时的第36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0:43:20编辑过]

我并不是不关心主题,如果你看到我发表的另一篇关于朱先生的主题,就会知道我的看法了。而真正不关心主题倒是你自己。
另外告诉你,并不是一定要与“非人类”是同类才能知道“它”在讲什么。比如,我养的宠物,它的喜怒我大致都可以明白。这就是人于非人的区别吧?就好象我现在也能明白你的意思一样。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0:43:20编辑过]


我并不是不关心主题,如果你看到我发表的另一篇关于朱先生的主题,就会知道我的看法了。而真正不关心主题倒是你自己。
另外告诉你,并不是一定要与“非人类”是同类才能知道“它”在讲什么。比如,我养的宠物,它的喜怒我大致都可以明白。这就是人于非人的区别吧?就好象我现在也能明白你的意思一样。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quote]
你再怎么理解你的宠物也是一个大致理解,但是像侮辱这种比较复杂的行为——区别于喜怒哀乐,不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很难明白的,况且这还是用了比喻的修辞,至少我想你在没学习外国语言前顶多知道某个长黄毛的家伙对你一阵乱叫却不知是在不满你的这个还是那个。

你真要是关心主题,就请系统的回答一下我的问题,不要往你的那个帖子上扯,既然这里也是探讨这个话题,就平等一点,给这个帖的帖主也多顶一顶
以下是引用异尘在2004-1-24 1:13: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颠倒梦想在2004-1-23 23:11: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yohoooo在2004-1-23 22:45:00的发言:
  我只知道贫富悬殊是李X在位时一手造成的!每年20多个点的增长律!!而且还是全国的,那些沿海省份还不止两倍哪!!傻瓜都知道会有问题啦!而且光是增在银行的存款上,外汇储备却只有300亿美金不到(香港那时已经是700多亿了)!如果不是老朱,中国在97年时绝对比东南亚折堕!!更没有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的国力!!

   


  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了?
  你的最后这一句证实了你在前面的论述中一直要说明的问题——就是你根本不懂经济。
[/quote]
请你详细解释一下yohoooo为什么不懂经济,他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什么错误?那些数字是不是假的?你很懂经济吗?请你分析一下97年金融危机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有什么?yohoooo的推断是否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老朱,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否会比现在强很多?不要从只言片语中寻找闪失,那是无言以对时的第36计。
[/quote]

你既然如此虚心的请教,我只好帮你解释一下:
1,认为中国现在的国力可以和美国叫板,已经是不懂经济的表现了。这个问题的范围太大,不是可以随便解释清楚的。他提出的论点,最好由他来证明一下“可以和美国叫板”这个命题吧。
2,贫富差距的问题,可以通过洛伦兹曲线,算一下基尼系数的值。把5年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与现在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这方面的资料网上可查)
3,外汇储备的多少,在自由经济社会,的确是对稳定货币和经济非常重要的。但中国是固定汇率国家,作用就远没有理论上来的多。同时,中国在引进外资时的优惠力度比自由市场国家大同时使用也方便,因为可以不必过多保护本国企业(因为企业基本是国有)。所以外汇流入的潜力基本可以抵御类似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朱先生的办法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别人一样可以做到。一点都不神秘。顺便告诉你,当时其实完全可以做的更好,或者说可以有更软的着陆。比如适当降低汇率可以使中国获利更大,那也是正常和可以被理解的。但朱先生却叫中国的百姓付出了更多来实现他的“软着陆”。
4,你所说的“语言闪失”,我一般叫做“词不达义”。
5,你说我“无言以对”。的确,你哪里知道理解能力严重失衡情况下的交流是多么困难啊,就好比以上对你讲的这些低级的知识。不过还是希望你能理解。
以下是引用异尘在2004-1-24 2:12:00的发言:
你再怎么理解你的宠物也是一个大致理解,但是像侮辱这种比较复杂的行为——区别于喜怒哀乐,不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很难明白的,况且这还是用了比喻的修辞,至少我想你在没学习外国语言前顶多知道某个长黄毛的家伙对你一阵乱叫却不知是在不满你的这个还是那个。

你真要是关心主题,就请系统的回答一下我的问题,不要往你的那个帖子上扯,既然这里也是探讨这个话题,就平等一点,给这个帖的帖主也多顶一顶


你也认为那是“侮辱”行为吗?看来你认为侮辱行为倒是“关心”主题了。你的这个行为倒是叫我很难理解,连“大致理解”也做不到啊。看来你是对的,人与非人是难以彻底沟通的。
还有啊,你的问题杂乱无序。我很难“系统”回答“无系统”的问题。不过倒是简单解释了“为什么不懂经济”的问题。
以下是引用颠倒梦想在2004-1-24 2:20: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异尘在2004-1-24 1:13: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颠倒梦想在2004-1-23 23:11: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yohoooo在2004-1-23 22:45:00的发言:
   我只知道贫富悬殊是李X在位时一手造成的!每年20多个点的增长律!!而且还是全国的,那些沿海省份还不止两倍哪!!傻瓜都知道会有问题啦!而且光是增在银行的存款上,外汇储备却只有300亿美金不到(香港那时已经是700多亿了)!如果不是老朱,中国在97年时绝对比东南亚折堕!!更没有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的国力!!

   


   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了?
   你的最后这一句证实了你在前面的论述中一直要说明的问题——就是你根本不懂经济。
  [/quote]
  请你详细解释一下yohoooo为什么不懂经济,他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什么错误?那些数字是不是假的?你很懂经济吗?请你分析一下97年金融危机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有什么?yohoooo的推断是否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老朱,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否会比现在强很多?不要从只言片语中寻找闪失,那是无言以对时的第36计。
[/quote]

你既然如此虚心的请教,我只好帮你解释一下:
1,认为中国现在的国力可以和美国叫板,已经是不懂经济的表现了。这个问题的范围太大,不是可以随便解释清楚的。他提出的论点,最好由他来证明一下“可以和美国叫板”这个命题吧。
2,贫富差距的问题,可以通过洛伦兹曲线,算一下基尼系数的值。把5年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与现在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这方面的资料网上可查)
3,外汇储备的多少,在自由经济社会,的确是对稳定货币和经济非常重要的。但中国是固定汇率国家,作用就远没有理论上来的多。同时,中国在引进外资时的优惠力度比自由市场国家大同时使用也方便,因为可以不必过多保护本国企业(因为企业基本是国有)。所以外汇流入的潜力基本可以抵御类似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朱先生的办法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别人一样可以做到。一点都不神秘。顺便告诉你,当时其实完全可以做的更好,或者说可以有更软的着陆。比如适当降低汇率可以使中国获利更大,那也是正常和可以被理解的。但朱先生却叫中国的百姓付出了更多来实现他的“软着陆”。
4,你所说的“语言闪失”,我一般叫做“词不达义”。
5,你说我“无言以对”。的确,你哪里知道理解能力严重失衡情况下的交流是多么困难啊,就好比以上对你讲的这些低级的知识。不过还是希望你能理解。
[/quote]
好象很专业,也许你是哪个大学的经济系学生,不过,我不是业内人士,当然不懂那些专业名词,以己之长,当然可笑他人之短。对于那句“不达义”的话,你认为是关键所在,可我看来是一句夸张之词,就像你所说的,“范围太大,不是可以随便解释清楚的”,你认为的关键,可能是对方的修饰。至少他的意思我明白,中国经济比当初他上台时增长了很多。我们又不是在评论文学作品。
至于贫富差距,我想你列了半天也只是说出了个“(这方面的资料网上可查)”,还是括号里的,相反列了那么多的公式,也只是个方法,具体的论据呢?我们都是经济界的外人,也是经济学的服务对象之一,好歹让我们知道全部吧?难道让我们替你去做经济分析?
“软着陆”不是一个统计数字上的结果,牵扯到很多方面,如果单纯为达到那个令所有人满意的数字,有可能会在以后吃更大的亏。再说了,别人也能做的事情,为什么老朱做起来就成了他平庸的论据?另外RMB汇率前几天老美也正嚷着降呢,如果真要对我们有利,我们为什么不在现在锦上添花?现在老朱可不在上面了。
yohoooo的帖子我看了很明白,老朱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这是他的本意,你的观点我也很明白,因为yohoooo说“现在可以跟美国叫板”所以他是个不懂经济的人。真要是讲学术问题,对于经济方面的外行,当然是一窍不通,但是这不正是你的事情吗?来CD就是为了交流,让大家了解你的观点,你连使别人理解你的意思都这个目的没达到,到底是我们理解不了,还是你表达能力有缺陷?隔行如隔山,在你的专业中一个普通词汇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天书,就像我不会和你讨论我的专业一样。连这一点都没意识到就没资格先指责别人。换句话说,要是都懂经济,搞经济的还不得失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3:15:01编辑过]
争论的好
31楼:
你既然不懂经济,何必要问我“某某为什么不懂经济”呢?你既然没有判断对错的能力,何必要叫我为你解释呢?解释之后又以自己也不懂为理由说些奇怪的话。你的逻辑是:因为我不懂,所以你不要说我不懂的事;你如果说我不懂的事,就是“表达有缺陷”,就是“用天书吓唬人”。我晕死!——我并没有要主动说,是你要我解释的啊。

32楼:
你好象根本没有能力看懂你所引用的我的回复。我来解释一下。
因为那人的回复是带有侮辱性的,所以我才支持了一下斑竹的回复,这是前提。而你自己不顾那些与论坛无关的侮辱言语,却对我的反对他侮辱人的回复考以“不关心主题”。是你自己在漠视和支持侮辱言行!你的关注是在“反对侮辱言行”而非“主题”,所以我才说你“看来你认为侮辱行为倒是关心主题了”。
你的32楼竟然自我矛盾的说我认为“垃圾”不是在侮辱人。真是荒诞得可怕啊!

可能你的脑子乱了,还是休息吧,或者好好看看我的回复过程,看懂了再发贴。

你能看出我是人类实在是不容易啊!可惜很抱歉我依然看不出来你是什么,不过从智商和理解能力上判断,属于人类的可能性很小。
朱总理首先是一个人,不能用神的观点来对他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中国这么大,历史形成的物质上的与观念上的差距非常之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好转的。看问题要用发展和历史的观点来看,不能把改革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当作成败的依据。世界上进行改革的国家不能算少,但是有几个国家能达到中国的局面?没有矛盾、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因为它会使我们的发展失去前进的动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16:20:55编辑过]
朱的改革思想原本是不错的,但他不识时务呀。
教育和医疗产业化绝对的是重大误国,这是一个政府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而应向公民提供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他不会连这都不知吧?至于国企的出售???呵呵,,,,这里面道道多的说不过来,反正只见工人下岗,不见厂长经理失业。而能买下国企的人我更佩服,同样改革开放开放前拿工资的人,十几年后能弄出几千万来买下国企,不知作生意一年利润是几倍(还是几百倍,)。
如果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何来社会保障之源?国企不改制,哪来的活力?工人下岗难道是中国人的发明吗?至于说到贪官污吏,这几年被处理的还少吗?
以下是引用东北一只虎在2004-1-24 14:15:00的发言:
如果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何来社会保障之源?国企不改制,哪来的活力?工人下岗难道是中国人的发明吗?至于说到贪官污吏,这几年被处理的还少吗?



如果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何来社会保障之源?说的好,这应当是中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如何让大多数人分享到成果才更重要,不然和拉美国家无二,哪还有什么社会保障。另问一句,国企为何没有活力?是否知道这些厂长经理为了得到上级的表扬是如何每年的最后一个月扭亏为盈的?在工厂不行时他的亲信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行为是哪个国家发明的?难道说主管部门什么都不知道吗?另外国企如何改制?难道说只有出售给私人才行?那这就奇怪了,同样的生产条件一卖就好了?贪官污吏处理不少,你认为这就够了?怕不行,还要根子上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