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古代官府与现代部委的对应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34:22
一直觉得咱们古代的官员称呼都很酷,听着特有文化,不像现在这么直白。所以就经常把现在的官员称呼和古代的进行比较,估计像我一样喜欢了解这些的人还不少,所以就抛砖引玉,介绍一下古代官府与现代部委的对应关系。

古代官制和官府机构多如牛毛,春秋战国及以前,纷繁的名称更是让人看的头大如斗,所以就不讲了。但自秦以降,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官制和官府制度,基本上至隋代,完整形成了中国人至今耳熟能详的一些官制和官府衙门。这里插一句,隋代虽短,还有个被骂了千年的隋炀帝,但是不可否认,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可排名前三,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政治文明体系基本上没出隋朝确立的框架,这其中,除了下面要说的官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了。这一点和秦朝很像,都很短,但都很重要,因为都统一了中国,也都为后世确立了很多东西,在此就不细说了。

古代也分中央和地方,今天也没变,本文大概介绍一下中央政府及垂直机构在今天现代政府部门的大概对应,地方政府的以后再说。首先说明,不可能完全的对应起来,因为古代的官府衙门少,有些现代的职能部门当时还没有,所以只是个大概。再一个,古代官阶和官府随着朝代的变化,也有变化,并不都是一样的,比如三省到了明代就撤了,但是清代又弄了个军机处,换汤不换药,所以我们这里取综合,就是基本上,大体上是怎么样的。第三,咱们是党政两套班子,这里只说政府班子。

先说 国务院。

大家都知道“三省六部”的说法。这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 和 尚书省 ——就相当于今天的 国务院,或者说国务院的管理层。

尚书省 形成于 东汉,中书省 和 门下省 形成于 三国时期,目的是制衡 尚书省 的权力。三省 的主要工作是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这三省的一把手,中书令、侍中 和 尚书令 曾经都是宰相,相当于三个国务院总理,一起商量着办事,唐代以后就开始改来改去,明朝朱元璋干脆把宰相给宰了,弄个内阁,集体议政,这其实有点像现在的瑞士,也像咱们的政治局常委,8、9个人就是最高决策机关,举举手,就把国家大事决定了。要说目前国际上还有类似三省制度的国家,就是印尼了。印尼有一个总统,有一个副总统,两个人可以是不同党派的,副总统基本相当于咱们的国务院总理。副总统下是三个统筹部,都叫统筹部,但分管政治经济,国防教育,交通科技……三个统筹部长对副总统负责,当然人家还有国会,这里就是这么比喻一下。

说远了,说回来。三省的职责是如何划分的呢?中书省 和 门下省 相当于今天的 国务院办公厅,主内;尚书省 则面对各部和地方大员,主外。中书省 负责起草发布诏书,门下省 负责收集大臣奏章并审核 中书省 的诏书,如果有问题就退回重做。尚书省 总领六部。这就是所谓的“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这里强调一下,古时候有个 大学士 的头衔,很多人都认为是个空头衔,属于待遇和职称,实际上不是,大学士 相当于现在的 国务委员,有分管的各部业务,也有直接兼某部的一把手的。这与现在也是一样的。

下面说说 部

部 这个字,是一直沿用下来的,级别也没有任何变化。魏晋以前,没有 部,相关事务由 九卿 管理,魏晋之后,尚书以下称 曹,后来逐渐改称 部。可见这个字已经沿用了1500年以上了。各部的一把手就是 尚书,两个二把手,很精简吧,称为 左、右侍郎。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些名称便是隋代确定下来的。

吏部,六部之首。跟现在也一样,虽然 人事部 并不是国务院第一部,但 中组部 最厉害啊,呵呵。

户部,相当于现在的 财政部、央行、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农业部、工商税务总局 等部委的综合。强调一下 户部 的称呼。隋以前,户部 称为 度支部,可见主要掌管国家财政的预算决算等如今财政部的工作,隋代改称户部。

礼部,相当于现在的 外交部 和 教育部 的综合。

兵部,相当于现在的 国防部 和 参、政、后、装 四大总部的综合。

刑部,相当于现在的 高法、高检、司法部、公安部、安全部 等部委的综合。

工部,相当于现在的 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 等工业部门的综合。

现代政府部门,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职能过于庞大,于是就独立出来,像 国防科工委 就属于横跨 兵部 和 工部 的部门,科技部,就属于横跨 工部 和 礼部 的部门。刑部还有制定审核法律的权力,这就囊括了 全国人大 的部分职能。而与刑部并列,但受刑部辖制的 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 高检;大理寺 则相当于 高法,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判决的审理与复核。

下面说说 司、局、厅

这三个字,也是同样沿用下来的,级别也基本没有变化,这里说的基本,就是表示略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现代政府部门的 司、局、厅 在中央垂直管理体系内,都是平级的,也就是中央说的 司局级,地方说的 厅局级。但也有略高的 广电总局 和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等。当然,这里是指中央直属机关而言,地方政府有同字但级别不同的情况,此处暂且不表。

举例来说,吏部 下辖四司,其中考功司,就是负责干部业绩考核的。户部 直属的除了各省区的 司,还有 宝泉局,相当于现在的 印钞造币总公司;刑部 除了各省区的 司,还有直属的 提劳厅,相当于现在 公安部 的 监狱管理局。兵部 下设四司,跟现在对应的比较好,职方清吏司,相当于 总参;武选清吏司,相当于 总政;车驾清吏司,相当于 总后;武库清吏司,相当于 总装。

至于 署、处、科 等现在常用字,就变化较大,有的很高,有的很低,这里就不多讲了。

下面补充说一下 清代的官制 特殊的地方,也是大家比较耳熟的一些官称。

军机处。
军机处 就相当于以前的 三省,现在的 国务院 或者说国务院管理层。
自明代撤了 三省,改设 内阁 后,清代 也就延续下来,但是改了名称为 军机处。有具体职务的,称为军机大臣,俗称 大军机,相当于 现在的国务委员;具体办事的,称为 军机章京,俗称 小军机,也就是现在的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虽然是个科员,但是对下面部委进京办事的来说,也算领导啊。
军机处 官员的任命有特殊的叫法——行走,也就是走马上任的意思。比如提拔我到军机处上班了,委任状上就写,诏命 东北兼四川布政使 擢升 军机处行走,或者说 军机大臣上行走。如果是 军机章京,就是 军机章京上行走。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段子,杨绛他老人家讲的,说文革时,钱钟书正在家不爽,突然一天被中央文革任命为《毛主席文集》英文版编撰小组成员。没多久,一个老朋友,笑嘻嘻的来祝贺他成为 上书房行走,呵呵。文人之乐啊。

在补充一个,九门提督,这个大家都知道,说男人是老婆的 九门提兜 的。
九门提督,是清代北京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一把手,也就是该衙门的步军统领,相当于今天的 北京卫戍区司令,也很厉害的,少将衔。
老北京就是九门以内的城区,只包括今天的西城、东城、崇文、宣武,其他的都是郊县。九门是哪九个门呢?注意啦啊,今天北京名字里有 门 的地名不少,但是传统意义上的 九门,就是下面这九个:
东:东直门、朝阳门
西:西直门、阜成门
北:德胜门、安定门
南:崇文门、宣武门和正阳门(就是今天的 前门 )

下一堂,讲 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对应,敬请收看。一直觉得咱们古代的官员称呼都很酷,听着特有文化,不像现在这么直白。所以就经常把现在的官员称呼和古代的进行比较,估计像我一样喜欢了解这些的人还不少,所以就抛砖引玉,介绍一下古代官府与现代部委的对应关系。

古代官制和官府机构多如牛毛,春秋战国及以前,纷繁的名称更是让人看的头大如斗,所以就不讲了。但自秦以降,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官制和官府制度,基本上至隋代,完整形成了中国人至今耳熟能详的一些官制和官府衙门。这里插一句,隋代虽短,还有个被骂了千年的隋炀帝,但是不可否认,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可排名前三,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政治文明体系基本上没出隋朝确立的框架,这其中,除了下面要说的官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了。这一点和秦朝很像,都很短,但都很重要,因为都统一了中国,也都为后世确立了很多东西,在此就不细说了。

古代也分中央和地方,今天也没变,本文大概介绍一下中央政府及垂直机构在今天现代政府部门的大概对应,地方政府的以后再说。首先说明,不可能完全的对应起来,因为古代的官府衙门少,有些现代的职能部门当时还没有,所以只是个大概。再一个,古代官阶和官府随着朝代的变化,也有变化,并不都是一样的,比如三省到了明代就撤了,但是清代又弄了个军机处,换汤不换药,所以我们这里取综合,就是基本上,大体上是怎么样的。第三,咱们是党政两套班子,这里只说政府班子。

先说 国务院。

大家都知道“三省六部”的说法。这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 和 尚书省 ——就相当于今天的 国务院,或者说国务院的管理层。

尚书省 形成于 东汉,中书省 和 门下省 形成于 三国时期,目的是制衡 尚书省 的权力。三省 的主要工作是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这三省的一把手,中书令、侍中 和 尚书令 曾经都是宰相,相当于三个国务院总理,一起商量着办事,唐代以后就开始改来改去,明朝朱元璋干脆把宰相给宰了,弄个内阁,集体议政,这其实有点像现在的瑞士,也像咱们的政治局常委,8、9个人就是最高决策机关,举举手,就把国家大事决定了。要说目前国际上还有类似三省制度的国家,就是印尼了。印尼有一个总统,有一个副总统,两个人可以是不同党派的,副总统基本相当于咱们的国务院总理。副总统下是三个统筹部,都叫统筹部,但分管政治经济,国防教育,交通科技……三个统筹部长对副总统负责,当然人家还有国会,这里就是这么比喻一下。

说远了,说回来。三省的职责是如何划分的呢?中书省 和 门下省 相当于今天的 国务院办公厅,主内;尚书省 则面对各部和地方大员,主外。中书省 负责起草发布诏书,门下省 负责收集大臣奏章并审核 中书省 的诏书,如果有问题就退回重做。尚书省 总领六部。这就是所谓的“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这里强调一下,古时候有个 大学士 的头衔,很多人都认为是个空头衔,属于待遇和职称,实际上不是,大学士 相当于现在的 国务委员,有分管的各部业务,也有直接兼某部的一把手的。这与现在也是一样的。

下面说说 部

部 这个字,是一直沿用下来的,级别也没有任何变化。魏晋以前,没有 部,相关事务由 九卿 管理,魏晋之后,尚书以下称 曹,后来逐渐改称 部。可见这个字已经沿用了1500年以上了。各部的一把手就是 尚书,两个二把手,很精简吧,称为 左、右侍郎。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些名称便是隋代确定下来的。

吏部,六部之首。跟现在也一样,虽然 人事部 并不是国务院第一部,但 中组部 最厉害啊,呵呵。

户部,相当于现在的 财政部、央行、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农业部、工商税务总局 等部委的综合。强调一下 户部 的称呼。隋以前,户部 称为 度支部,可见主要掌管国家财政的预算决算等如今财政部的工作,隋代改称户部。

礼部,相当于现在的 外交部 和 教育部 的综合。

兵部,相当于现在的 国防部 和 参、政、后、装 四大总部的综合。

刑部,相当于现在的 高法、高检、司法部、公安部、安全部 等部委的综合。

工部,相当于现在的 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 等工业部门的综合。

现代政府部门,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职能过于庞大,于是就独立出来,像 国防科工委 就属于横跨 兵部 和 工部 的部门,科技部,就属于横跨 工部 和 礼部 的部门。刑部还有制定审核法律的权力,这就囊括了 全国人大 的部分职能。而与刑部并列,但受刑部辖制的 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 高检;大理寺 则相当于 高法,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判决的审理与复核。

下面说说 司、局、厅

这三个字,也是同样沿用下来的,级别也基本没有变化,这里说的基本,就是表示略有变化,但变化不大。现代政府部门的 司、局、厅 在中央垂直管理体系内,都是平级的,也就是中央说的 司局级,地方说的 厅局级。但也有略高的 广电总局 和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等。当然,这里是指中央直属机关而言,地方政府有同字但级别不同的情况,此处暂且不表。

举例来说,吏部 下辖四司,其中考功司,就是负责干部业绩考核的。户部 直属的除了各省区的 司,还有 宝泉局,相当于现在的 印钞造币总公司;刑部 除了各省区的 司,还有直属的 提劳厅,相当于现在 公安部 的 监狱管理局。兵部 下设四司,跟现在对应的比较好,职方清吏司,相当于 总参;武选清吏司,相当于 总政;车驾清吏司,相当于 总后;武库清吏司,相当于 总装。

至于 署、处、科 等现在常用字,就变化较大,有的很高,有的很低,这里就不多讲了。

下面补充说一下 清代的官制 特殊的地方,也是大家比较耳熟的一些官称。

军机处。
军机处 就相当于以前的 三省,现在的 国务院 或者说国务院管理层。
自明代撤了 三省,改设 内阁 后,清代 也就延续下来,但是改了名称为 军机处。有具体职务的,称为军机大臣,俗称 大军机,相当于 现在的国务委员;具体办事的,称为 军机章京,俗称 小军机,也就是现在的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虽然是个科员,但是对下面部委进京办事的来说,也算领导啊。
军机处 官员的任命有特殊的叫法——行走,也就是走马上任的意思。比如提拔我到军机处上班了,委任状上就写,诏命 东北兼四川布政使 擢升 军机处行走,或者说 军机大臣上行走。如果是 军机章京,就是 军机章京上行走。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段子,杨绛他老人家讲的,说文革时,钱钟书正在家不爽,突然一天被中央文革任命为《毛主席文集》英文版编撰小组成员。没多久,一个老朋友,笑嘻嘻的来祝贺他成为 上书房行走,呵呵。文人之乐啊。

在补充一个,九门提督,这个大家都知道,说男人是老婆的 九门提兜 的。
九门提督,是清代北京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一把手,也就是该衙门的步军统领,相当于今天的 北京卫戍区司令,也很厉害的,少将衔。
老北京就是九门以内的城区,只包括今天的西城、东城、崇文、宣武,其他的都是郊县。九门是哪九个门呢?注意啦啊,今天北京名字里有 门 的地名不少,但是传统意义上的 九门,就是下面这九个:
东:东直门、朝阳门
西:西直门、阜成门
北:德胜门、安定门
南:崇文门、宣武门和正阳门(就是今天的 前门 )

下一堂,讲 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对应,敬请收看。
所以很难分析。
政体不同
比如太监这个身份没得对应
太监又不是公务员,古代纵然太监掌权也不是成规矩的官府编制啊。
楼主,我估计你的帖子会被移动到历史区:D
门下省是检查政令实行情况,而且由于古代皇帝的喜好以及朝廷权利的争夺,三省的长官都有可能成为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甚至在汉朝,大将军霍光已经成为实际的宰相
军机处实际上相当于明朝内阁的作用,但又不尽相同
这里强调一下,古时候有个 大学士 的头衔,很多人都认为是个空头衔,属于待遇和职称,实际上不是,大学士 相当于现在的 国务委员,有分管的各部业务,也有直接兼某部的一把手的。这与现在也是一样的。
----------------

你说的是明朝情况,就大部分朝代来说,某某大学士的确只是个空衔.
还有,各个朝代各部下辖司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定额
刑部并不能简单看成是高法,因为在有的朝代还有大理寺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比如海瑞就担任过这个部门的要职
刑部綜合了高法和公安部的功能.大理寺有點類似最高檢察院.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7-9 02:07 发表
这里强调一下,古时候有个 大学士 的头衔,很多人都认为是个空头衔,属于待遇和职称,实际上不是,大学士 相当于现在的 国务委员,有分管的各部业务,也有直接兼某部的一把手的。这与现在也是一样的。
------- ...


明清两代都以大学士监管各部,基本上就是类似国务委员,有具体兼职的,也有没有具体兼职,但分管的。
锦衣卫------中央警卫局.:D :D :D
一部历代官职表光索引就是160页:D
原帖由 航母司机老狼 于 2007-7-9 12:59 发表


明清两代都以大学士监管各部,基本上就是类似国务委员,有具体兼职的,也有没有具体兼职,但分管的。

你说的不是仅仅明清两代,而是整个中国古代.

就中国古代整体来言,XX大学士一般属于荣誉称号.即使是明朝也是如此,清的大学士是一品,所以无所谓.而明朝的大学士为五品,所以一般他们加保傅或者尚书衔来进入内阁.
原帖由 Manx 于 2007-7-9 09:40 发表
刑部綜合了高法和公安部的功能.大理寺有點類似最高檢察院.

大理寺主管审案,当年海瑞出狱后去哪个部大家都不敢要,因为海瑞擅长审案,所以就将他派到大理寺去了
所谓的监察机构,应该是御史.而明清两代六科给事中也有部分监察的权利,不过朱元璋设立六科的目的实际上是以小治大,这也是不少封建王朝所惯用的手段.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7-9 13:38 发表
锦衣卫------中央警卫局.:D :D :D


锦衣卫 属于 安全部 里面的国内安全部门

御林军 才是 中央警卫局。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7-9 02:12 发表
刑部并不能简单看成是高法,因为在有的朝代还有大理寺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比如海瑞就担任过这个部门的要职


我好像没说过 刑部 是 高法 吧?

就不能先认真看看帖子在发表意见吗?在天涯煮酒也是,一个哥们上来就说我说的不对,然后自己说了一大堆,发上来一看,跟我讨论的就是两个时期……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7-9 17:47 发表
所谓的监察机构,应该是御史.而明清两代六科给事中也有部分监察的权利,不过朱元璋设立六科的目的实际上是以小治大,这也是不少封建王朝所惯用的手段.


我没有说过 监察官员 不是 御史 吧?中纪委的官员们相当于御史,但是中纪委和检察院是两套班子,职能也不同,所以我也没说过 御史 受制于 刑部 吧?
]]
原帖由 航母司机老狼 于 2007-7-9 20:24 发表


我没有说过 监察官员 不是 御史 吧?中纪委的官员们相当于御史,但是中纪委和检察院是两套班子,职能也不同,所以我也没说过 御史 受制于 刑部 吧?

中纪委和御史不一样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7-9 22:01 发表

"刑部,相当于现在的 高法、高检、司法部、公安部、安全部 等部委的综合。"你连你说过什么都忘了?


我说了,是一大堆部委的综合,不是等同于高法,而且后面我也说了 都察院 和 大理寺 ,根刑部并称 三法司,大理寺相当于高法。都察院 和 大理寺 级别略低于刑部。

都是原话吧?
刑部就是政法委
原帖由 航母司机老狼 于 2007-7-10 21:35 发表


我说了,是一大堆部委的综合,不是等同于高法,而且后面我也说了 都察院 和 大理寺 ,根刑部并称 三法司,大理寺相当于高法。都察院 和 大理寺 级别略低于刑部。

都是原话吧?

:L 早就料到你要那么说了,要是按照你这个逻辑,实际上明朝还有布政使,指挥使,按察使三司会审,看来这也相当于省高法综合了:L

都察院的级别要分朝代来看,一些时候并不低于刑部
古代由于政治机构尚不完善,实际上经常有非本部门人士管理某项任务,比如清朝时候工部尚书可能去被派遣外交谈判,按照你的逻辑,工部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外交部和建设部的综合了吧
礼部兼着外交部的职能吧,在和蛮夷交涉中,要征求礼部意见,看看是不是有违祖制……
说这个有意思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