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 谋发展 做大做强中船集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0 18:48:17
江南造船集团董事长陈金海:打造新江南
  近些年,江南造船集团通过“三改一加强”,每年都有进步,但与国内外先进船厂相比却有不少差距: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造船总量和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生产效率不高。与日、韩等同类船厂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与国内同行比也有差距:散货船建造周期比沪东中华长,抓转模没有广船国际深,开拓多种经营不如上海船厂广,信息化管理没有外高桥快,高新产品精细作业没有黄埔船厂细,管理水平不如中远川崎高,技术改造没有几个兄弟船厂多,等等。
  去年以来,江南造船集团在全厂开展了“学习、对比、反思、进取”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江南将进一步找差距,明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首先,抓住新机遇。江南的新机遇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上国家支持发展造船工业,以及浦江两岸开发和申博成功,宏观上、外部环境上,为江南发展提供了最佳时机。
地利———选择搬迁长兴岛。该岛是上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发展造船工业的优良基地。
  人和———搬迁是江南自身发展的需要,“江南-长兴”是人心所向。
  其次,构划新思路。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老传统、老框框。特别是造船生产、企业管理都要融入新的理念。   
  第三,谋求新发展。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构想,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要建成我国新世纪最大、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船厂。未来的江南既不是老江南的克隆,也不是对外国船厂的照仿,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搬迁的整个过程中,江南将坚持生产秩序不乱、为海军建设服务宗旨不变、后续产品承接任务不断的宗旨。搬迁发展要以稳定为前提,先建厂,后搬迁,必须建厂、造船、建制、育人、管理、生活后勤六方面同步考虑。尤其是构筑人才队伍,从现在起就要开始着手进行。
  第四,打造新江南。新世纪的江南精神,可以表述为:“自强不息,打造一流”。新的江南要建设成为一百年不落后的企业,一定要实现“六个一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益.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董事长顾宝龙:埋头苦干 创建一流造船基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和国内同行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产、经济总量、规模和生产效率等还不能与日、韩造船企业同日而语;不熟悉现代科技知识,不了解现代造船理念,传统造船理念根深蒂固,明显适应不了当今世界造船工业发展需要;尚未形成现代、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尚未摆脱传统管理理念、手段;员工市场意识、忧患意识、效益意识还不强,适应不了现代造船的要求;开拓创新、技术储备、长远发展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为此,沪东中华提出了“自找差距,埋头苦干,数字造船,创建一流造船基地”的口号,并决定2003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要确立新的造船理念。认真学习当今世界先进造船技术和管理经验,把造船看成是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机集成;把标准化作为提高造船效率的重要基础,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以提高船坞、船台效率为主线,形成协调配套机制,实现快节奏、高效率造船的新飞跃;把分段作为造船生产的重要环节,提高船坞分段数量和搭载完整性;把解决二次除锈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突破口;把深化生产设计作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基础。二、要推进“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立产品数字化开发、设计、制造平台;建立企业网,逐步实现电子商务化和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绿色造船体系,实现生产环境、手段、产品的绿色化,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三、要以生产为重点,实现船机总量的稳步增长。四、要加大开发军品和7000箱、8000箱集装箱船,11万吨阿拉芙型油船,16万吨苏伊士型油船,17万吨散货船以及FPSO船等新产品力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五、要以建造LNG船为契机,以HSE标准为抓手,全面提高公司管理素质。六、要全力支持并积极推进中船集团公司经营、采购、资金、开发“四集中”工作,顺应改革和发展,实现各项管理职能的平衡过渡。积极实施CSSC跨国经营战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与江南、外高桥等一起,加快组建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七、要继续改革人事制度,减少层次和冗员,逐步实行岗位工资制;实施主辅分离,提高主体竞争力。八、要建设企业文化,营造整体发展环境。



上海船厂厂长陈为铨:面对五难找差距
  上海船厂与国内外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确实很大: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看,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生产总量不大,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生产技术储备、计划管理、节点实现率、交船期,特别是码头舾装周期等,都有很大差距。
  新的一年,上海船厂面临生产经营、搬迁、重组、改革、崇明基地建设五面俱进的严峻考验,困难重重,压力巨大。一年要有7艘船下水,并要在18个月内完工交出10艘船,且船型新、技术难度高,如此繁重的生产任务在上海船厂前所未有。崇明基地要实现中海集团57300吨散货船10月28日上船台合拢,次年8月交船,同时还必须积极承接新船建造任务,再加上工厂重组、整体搬迁、“主辅分离”等工作势在必行,各项工作互为因果、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难度非常大。因此,上海船厂要坚持一个方针,抓好六项工作,确保实现六个目标。
  一个方针是:转变观念创新制,深化改革增效益,五面推进谋发展,做强做大达新标。
六项工作是:强化工厂发展战略的教育;大力开拓经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加强内部管理,推进转模和降本增效工作;继续推进精干主体、主辅分离工作,促进经营机制转变;千方百计加快搬迁进度;在扎实推进与澄西船厂重组的基础上,搞好崇明基地发展规划,推进其他建设。
  六个目标是:造船保5争6,达到16万~19万吨;修船产值3.2亿元;承接造船订单20万吨;总产值18.1亿元;利润1000万元;到2004年6月底,崇明基地将具有年造船30万吨的生产能力。


广船国际总经理余宝山:抓住本质差距
  从表象上看,广船国际存在的问题有:造船经营滞后于生产,后续订单接不上;造船计划节点实现率低,周期长;设计差错率仍然不低,现场技术服务和反馈不到位;管理幅度太大,工作效率不高;资材消耗偏大,成本居高不下;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产品返修率较高,生产效率低下。从深层面分析,造船管理机制和基础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员工未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由于生产任务繁重,忽视了各级管理人员、职工队伍的培训和教育;生产准备不充分;工时管理体系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广船国际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在船舶建造市场竞争激烈、船价很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降本增效来提升盈利能力,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已成为未来广船国际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练好内功,精细管理,扎实工作,认真面对市场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广船国际在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统一思想;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经营准则、改进经营作风、强化企业精神,制定员工的道德规范;三是集中精力抓好客滚船、半潜船的生产,加快恢复正常的造船生产经营;四是重建造船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计划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支骨干队伍。
  此外,广船国际还要紧跟市场,认真研究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营销文化;船型开发重点主攻灵便型化学品/成品油船,走产品差异化竞争道路,追求高层次、高格调、高水平的竞争;认真总结大型客滚船的建造经验;对造船业务实行以战略投资为目的的操作型管理,对非船业务实行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松散型管理。


外高桥造船公司总经理陈强:知耻后勇 知危猛进
  外高桥造船公司是按照世界一流的目标设计和建设的。根据世界造船能力和产量来衡量,要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必须具备两个表征指标特征,即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根据这两个表征指标特征以及与国外先进造船企业比较,外高桥目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员工队伍素质上的差距。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还不能适应生产经营迅速发展及建设现代一流造船企业的要求,特别是设计队伍的年轻、不成熟,生产骨干的严重紧缺,以及对外来劳动力管理力量的薄弱,是十分突出的矛盾。公司还缺乏具有高技术水准的技术工人,骨干队伍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本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员工在敬业精神等方面与日、韩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管理模式上的差距。尽管公司在管理上有了不少创新,但某些方面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上,体制、机制性的矛盾尚未突破,在细节管理上与日、韩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如何建立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和船机电、壳舾涂一体化的区域造船生产组织方式,形成周密的计划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每道工序的精度控制管理,扩大先行预舾装技术,制定一专多能的岗位技能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真正的全员自主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三、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从首批船的生产情况来看,在平均建造周期,钢材利用率,电缆油漆、焊材等主要材料消耗,单船工时,能耗,劳动生产率和单船贡献率等关键指标上,与国内较先进的合资企业相比,尚有相当的差距。
  四、船型开发方面的差距。目前公司的开发力量仍显薄弱,所开发的船型种类少、附加值低,对一些先进的船舶,如LNG船、LPG船、海洋工程等产品还没有能力设计和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
  五、生产效率上的差距。造船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制造模块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比较低,船台和船坞利用率仅为日本的25%左右,还不能实现机器人焊接或装配。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国产设备配套率很低,因而单船利润率不高。
  六、成本控制上的差距。公司虽然已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模拟法人制度,但在成本控制上,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成本控制相对薄弱,能耗高,效率低。
“知耻而后勇,知危而猛进。”针对这些差距,外高桥公司2003年将重点抓好生产计划的落实,迅速提升造船总量;狠抓企业建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抓好员工培训教育,大力提升企业文化;抓好ISO9001、ISO14001以及OHSAS18001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高船型开发设计水平。


黄埔造船厂厂长陈妙根:瞄准目标迎难而上
  黄船自开展找差距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集团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与国际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更大。主要体现在:观念落后,改制滞后,管理不严,作风不实,检查、反馈、整改各环节工作薄弱,工厂的规模和经济总量不大,开发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效益水平不高。
针对这些差距,黄船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3~5年内实现把工厂建成为南方一流的水面舰艇、各类工程船、公务船、特种船、远洋渔业捕捞加工船、海洋工程建造基地的目标,在2010年前,建成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中小型船厂。
  为此,黄船将采取坚决的措施,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是推进党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建立运行全厂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人、财、物敏感岗位实施强制交流制度。二是继续推进改革,推进流程重组,实施扁平化管理;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少用工数量;大力推进转模工作;全面运行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机制。三是努力扩大生产总量,巩固军品,多接民品和非船产品,特别是在渔船市场、军贸船市场、海洋工程市场上要打造黄船品牌。四是大力推进技改项目实施,严格作好招标、施工管理,抓好廉政建设,做到“两分开”。五是推进新型造船理念的落实,推进一专多能、复合工作,向造船总装化、管理复合化、配套社会化方向迈进;努力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完善产品总建造师负责制;对造船产品以成本为中心进行管理,对修船事业部以利润为中心进行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


文船公司总经理徐国庆:39条差距 59项措施
  文船公司通过开展找差距活动,共找出了18个方面39条主要差距。针对存在的差距,文船公司将经营方针调整为“做强修船,提高造船,拓展非船,再创优势”,确立了“经营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经营转,全公司围绕效益转”的经营理念,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赶超目标。在领导班子建设,改进修船、造船管理,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等12个方面研究制订了整改措施59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文船公司还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劳动生产率不高,效益不够理想,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不够,对关键、敏感岗位监督力度不够,党风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不足。根据存在的差距和确立的目标,2003年,文船公司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投入,改善生产设施,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计划,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周期的考核力度,完善生产的协调与配合。三是加强经营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加强经营合同的动态管理。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成本管理,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职能,建立激励、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降低设计、采购和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船型优化,以加强技术储备,开创文船品牌,并以信息化带动修、造船管理现代化。
  “找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广船公司要常抓不懈,通过努力,在业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管理上实现跨越式提高,在技术上实现跨越式进步,在员工素质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南京绿洲机器厂厂长孙伟:配套企业也要争一流
  通过开展找差距活动,绿洲厂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主要差距: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技改步伐不大,工艺装备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素质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差距太大;管理水平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经营开发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生产运行机制、成本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都与市场竞争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开发创新能力不强。
对存在的差距、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进一步找准差距,寻求对策,战胜挑战,才能加快发展、实现目标。
  首先要把“亚洲船用设备制造中心”的目标具体化、定量化。要持续巩固主要船用配套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分阶段进军日、韩等造船先进国家,争取2005年在日、韩市场上达到10%的市场份额,2010年达到30%的市场份额;产品品质达到与欧洲同步,国际一流;努力使成本和效率富有国际竞争力。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坚定不移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决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十分重要的。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加快发展的最根本措施。
  为此,2003年,绿洲厂将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住历史机遇;坚持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促进工厂的快速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找准差距,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倡导“学习、创新、落实、提高”的集团文化理念,培育绿洲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江南造船集团董事长陈金海:打造新江南
  近些年,江南造船集团通过“三改一加强”,每年都有进步,但与国内外先进船厂相比却有不少差距: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造船总量和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生产效率不高。与日、韩等同类船厂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与国内同行比也有差距:散货船建造周期比沪东中华长,抓转模没有广船国际深,开拓多种经营不如上海船厂广,信息化管理没有外高桥快,高新产品精细作业没有黄埔船厂细,管理水平不如中远川崎高,技术改造没有几个兄弟船厂多,等等。
  去年以来,江南造船集团在全厂开展了“学习、对比、反思、进取”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江南将进一步找差距,明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首先,抓住新机遇。江南的新机遇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上国家支持发展造船工业,以及浦江两岸开发和申博成功,宏观上、外部环境上,为江南发展提供了最佳时机。
地利———选择搬迁长兴岛。该岛是上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发展造船工业的优良基地。
  人和———搬迁是江南自身发展的需要,“江南-长兴”是人心所向。
  其次,构划新思路。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老传统、老框框。特别是造船生产、企业管理都要融入新的理念。   
  第三,谋求新发展。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构想,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要建成我国新世纪最大、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船厂。未来的江南既不是老江南的克隆,也不是对外国船厂的照仿,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搬迁的整个过程中,江南将坚持生产秩序不乱、为海军建设服务宗旨不变、后续产品承接任务不断的宗旨。搬迁发展要以稳定为前提,先建厂,后搬迁,必须建厂、造船、建制、育人、管理、生活后勤六方面同步考虑。尤其是构筑人才队伍,从现在起就要开始着手进行。
  第四,打造新江南。新世纪的江南精神,可以表述为:“自强不息,打造一流”。新的江南要建设成为一百年不落后的企业,一定要实现“六个一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益.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董事长顾宝龙:埋头苦干 创建一流造船基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和国内同行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生产、经济总量、规模和生产效率等还不能与日、韩造船企业同日而语;不熟悉现代科技知识,不了解现代造船理念,传统造船理念根深蒂固,明显适应不了当今世界造船工业发展需要;尚未形成现代、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尚未摆脱传统管理理念、手段;员工市场意识、忧患意识、效益意识还不强,适应不了现代造船的要求;开拓创新、技术储备、长远发展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为此,沪东中华提出了“自找差距,埋头苦干,数字造船,创建一流造船基地”的口号,并决定2003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要确立新的造船理念。认真学习当今世界先进造船技术和管理经验,把造船看成是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机集成;把标准化作为提高造船效率的重要基础,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以提高船坞、船台效率为主线,形成协调配套机制,实现快节奏、高效率造船的新飞跃;把分段作为造船生产的重要环节,提高船坞分段数量和搭载完整性;把解决二次除锈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突破口;把深化生产设计作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基础。二、要推进“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立产品数字化开发、设计、制造平台;建立企业网,逐步实现电子商务化和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绿色造船体系,实现生产环境、手段、产品的绿色化,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三、要以生产为重点,实现船机总量的稳步增长。四、要加大开发军品和7000箱、8000箱集装箱船,11万吨阿拉芙型油船,16万吨苏伊士型油船,17万吨散货船以及FPSO船等新产品力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五、要以建造LNG船为契机,以HSE标准为抓手,全面提高公司管理素质。六、要全力支持并积极推进中船集团公司经营、采购、资金、开发“四集中”工作,顺应改革和发展,实现各项管理职能的平衡过渡。积极实施CSSC跨国经营战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与江南、外高桥等一起,加快组建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七、要继续改革人事制度,减少层次和冗员,逐步实行岗位工资制;实施主辅分离,提高主体竞争力。八、要建设企业文化,营造整体发展环境。



上海船厂厂长陈为铨:面对五难找差距
  上海船厂与国内外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确实很大: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看,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生产总量不大,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生产技术储备、计划管理、节点实现率、交船期,特别是码头舾装周期等,都有很大差距。
  新的一年,上海船厂面临生产经营、搬迁、重组、改革、崇明基地建设五面俱进的严峻考验,困难重重,压力巨大。一年要有7艘船下水,并要在18个月内完工交出10艘船,且船型新、技术难度高,如此繁重的生产任务在上海船厂前所未有。崇明基地要实现中海集团57300吨散货船10月28日上船台合拢,次年8月交船,同时还必须积极承接新船建造任务,再加上工厂重组、整体搬迁、“主辅分离”等工作势在必行,各项工作互为因果、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难度非常大。因此,上海船厂要坚持一个方针,抓好六项工作,确保实现六个目标。
  一个方针是:转变观念创新制,深化改革增效益,五面推进谋发展,做强做大达新标。
六项工作是:强化工厂发展战略的教育;大力开拓经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加强内部管理,推进转模和降本增效工作;继续推进精干主体、主辅分离工作,促进经营机制转变;千方百计加快搬迁进度;在扎实推进与澄西船厂重组的基础上,搞好崇明基地发展规划,推进其他建设。
  六个目标是:造船保5争6,达到16万~19万吨;修船产值3.2亿元;承接造船订单20万吨;总产值18.1亿元;利润1000万元;到2004年6月底,崇明基地将具有年造船30万吨的生产能力。


广船国际总经理余宝山:抓住本质差距
  从表象上看,广船国际存在的问题有:造船经营滞后于生产,后续订单接不上;造船计划节点实现率低,周期长;设计差错率仍然不低,现场技术服务和反馈不到位;管理幅度太大,工作效率不高;资材消耗偏大,成本居高不下;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产品返修率较高,生产效率低下。从深层面分析,造船管理机制和基础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员工未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由于生产任务繁重,忽视了各级管理人员、职工队伍的培训和教育;生产准备不充分;工时管理体系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广船国际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在船舶建造市场竞争激烈、船价很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降本增效来提升盈利能力,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已成为未来广船国际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练好内功,精细管理,扎实工作,认真面对市场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广船国际在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统一思想;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经营准则、改进经营作风、强化企业精神,制定员工的道德规范;三是集中精力抓好客滚船、半潜船的生产,加快恢复正常的造船生产经营;四是重建造船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计划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支骨干队伍。
  此外,广船国际还要紧跟市场,认真研究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营销文化;船型开发重点主攻灵便型化学品/成品油船,走产品差异化竞争道路,追求高层次、高格调、高水平的竞争;认真总结大型客滚船的建造经验;对造船业务实行以战略投资为目的的操作型管理,对非船业务实行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松散型管理。


外高桥造船公司总经理陈强:知耻后勇 知危猛进
  外高桥造船公司是按照世界一流的目标设计和建设的。根据世界造船能力和产量来衡量,要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必须具备两个表征指标特征,即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根据这两个表征指标特征以及与国外先进造船企业比较,外高桥目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员工队伍素质上的差距。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还不能适应生产经营迅速发展及建设现代一流造船企业的要求,特别是设计队伍的年轻、不成熟,生产骨干的严重紧缺,以及对外来劳动力管理力量的薄弱,是十分突出的矛盾。公司还缺乏具有高技术水准的技术工人,骨干队伍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本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员工在敬业精神等方面与日、韩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管理模式上的差距。尽管公司在管理上有了不少创新,但某些方面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上,体制、机制性的矛盾尚未突破,在细节管理上与日、韩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如何建立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和船机电、壳舾涂一体化的区域造船生产组织方式,形成周密的计划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每道工序的精度控制管理,扩大先行预舾装技术,制定一专多能的岗位技能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真正的全员自主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三、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从首批船的生产情况来看,在平均建造周期,钢材利用率,电缆油漆、焊材等主要材料消耗,单船工时,能耗,劳动生产率和单船贡献率等关键指标上,与国内较先进的合资企业相比,尚有相当的差距。
  四、船型开发方面的差距。目前公司的开发力量仍显薄弱,所开发的船型种类少、附加值低,对一些先进的船舶,如LNG船、LPG船、海洋工程等产品还没有能力设计和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
  五、生产效率上的差距。造船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制造模块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比较低,船台和船坞利用率仅为日本的25%左右,还不能实现机器人焊接或装配。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国产设备配套率很低,因而单船利润率不高。
  六、成本控制上的差距。公司虽然已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模拟法人制度,但在成本控制上,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成本控制相对薄弱,能耗高,效率低。
“知耻而后勇,知危而猛进。”针对这些差距,外高桥公司2003年将重点抓好生产计划的落实,迅速提升造船总量;狠抓企业建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抓好员工培训教育,大力提升企业文化;抓好ISO9001、ISO14001以及OHSAS18001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高船型开发设计水平。


黄埔造船厂厂长陈妙根:瞄准目标迎难而上
  黄船自开展找差距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集团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与国际先进造船企业相比,差距更大。主要体现在:观念落后,改制滞后,管理不严,作风不实,检查、反馈、整改各环节工作薄弱,工厂的规模和经济总量不大,开发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效益水平不高。
针对这些差距,黄船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3~5年内实现把工厂建成为南方一流的水面舰艇、各类工程船、公务船、特种船、远洋渔业捕捞加工船、海洋工程建造基地的目标,在2010年前,建成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中小型船厂。
  为此,黄船将采取坚决的措施,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是推进党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建立运行全厂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人、财、物敏感岗位实施强制交流制度。二是继续推进改革,推进流程重组,实施扁平化管理;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少用工数量;大力推进转模工作;全面运行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机制。三是努力扩大生产总量,巩固军品,多接民品和非船产品,特别是在渔船市场、军贸船市场、海洋工程市场上要打造黄船品牌。四是大力推进技改项目实施,严格作好招标、施工管理,抓好廉政建设,做到“两分开”。五是推进新型造船理念的落实,推进一专多能、复合工作,向造船总装化、管理复合化、配套社会化方向迈进;努力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完善产品总建造师负责制;对造船产品以成本为中心进行管理,对修船事业部以利润为中心进行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


文船公司总经理徐国庆:39条差距 59项措施
  文船公司通过开展找差距活动,共找出了18个方面39条主要差距。针对存在的差距,文船公司将经营方针调整为“做强修船,提高造船,拓展非船,再创优势”,确立了“经营围绕市场转,生产围绕经营转,全公司围绕效益转”的经营理念,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赶超目标。在领导班子建设,改进修船、造船管理,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等12个方面研究制订了整改措施59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文船公司还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劳动生产率不高,效益不够理想,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不够,对关键、敏感岗位监督力度不够,党风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不足。根据存在的差距和确立的目标,2003年,文船公司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投入,改善生产设施,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计划,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周期的考核力度,完善生产的协调与配合。三是加强经营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加强经营合同的动态管理。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成本管理,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职能,建立激励、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降低设计、采购和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船型优化,以加强技术储备,开创文船品牌,并以信息化带动修、造船管理现代化。
  “找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广船公司要常抓不懈,通过努力,在业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管理上实现跨越式提高,在技术上实现跨越式进步,在员工素质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南京绿洲机器厂厂长孙伟:配套企业也要争一流
  通过开展找差距活动,绿洲厂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主要差距: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技改步伐不大,工艺装备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素质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差距太大;管理水平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经营开发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生产运行机制、成本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都与市场竞争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开发创新能力不强。
对存在的差距、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进一步找准差距,寻求对策,战胜挑战,才能加快发展、实现目标。
  首先要把“亚洲船用设备制造中心”的目标具体化、定量化。要持续巩固主要船用配套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分阶段进军日、韩等造船先进国家,争取2005年在日、韩市场上达到10%的市场份额,2010年达到30%的市场份额;产品品质达到与欧洲同步,国际一流;努力使成本和效率富有国际竞争力。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坚定不移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决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十分重要的。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加快发展的最根本措施。
  为此,2003年,绿洲厂将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住历史机遇;坚持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促进工厂的快速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找准差距,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倡导“学习、创新、落实、提高”的集团文化理念,培育绿洲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