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飞机的图,谁有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7:47:32
官媒:中国首创神奇无人直升机
“五一”长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已经没有了平日的喧嚣,明御河静静地从校园中穿过,河堤旁一行绿柳掩映下的直升机实验室更显静谧。师生们大多踏上回乡或度假的旅途,然而一种新型无人直升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试飞,这个月底它将迎来国家有关部门的项目验收。
   
    就在去年底,国防科工委对该项目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上,这种在世界飞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旋翼/涵道风扇”式无人直升机,由于“总体构形新颖,世界首创”,赢得了多名院士的高度评价。
   
    对于“旋翼/涵道风扇”式无人直升机的总设计师高正来说,这早已不是他的第一个“首创”。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直升机“延安二号”,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让直升机能够摆脱“死亡陷阱”的“高/辛涡环边界理论”、彻底改变现有直升机桨叶传动结构的“电控旋翼”……
   
    在高正的人生轨迹中,具有国际原创性的研究可以信手拈来,他的成果一次次向世界证明着中国直升机研发的实力。
   
    “我和直升机是‘先结婚后恋爱’”
   
    像绝大多数科学家一样,虽身为我国直升机科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仍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果有人依稀记得高正这个名字,或许是源于《百家讲坛》“撼天之旅”节目中,将直升机原理和中国直升机发展史娓娓道来的那位长者。诚然,40年,高正的研究见证了新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我和直升机是‘先结婚后恋爱’”。高正经常这样打趣。
   
    虽然曾经的梦想是投身地质事业,为国家发掘宝藏,但在高中毕业时,组织上却挑选他去学习“特种专业”。当手里拿着那份没有地址、没有校名、没有专业,只写着“南京1400邮政信箱”的录取通知书时,高正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从此结缘直升机,开始他的“撼天之旅”。
   
    “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带着那个年代的烙印,进入大学的他,把直升机作为了一生的追求。在大四那年,学校来了一位苏联专家讲授直升机专业知识,高正有幸成为学生之一。之后,在研究生班中,他师从“中国直升机研究泰斗”王适存教授。
   
    入行半个世纪,高正历经了学校的数次辗转搬迁合并,前苏联专家的撤离,以及十年“文革”的动荡,但他对直升机技术不离不弃,始终没有离开过国防尖端科学领域半步。
   
    “现在,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都能完成,虽然我国在材料工艺和电子设备方面稍差一些,但是我们的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关于直升机,中国已经具备了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的地位。”透过高正铿锵有力的字句,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中国直升机发展跳动的脉搏。官媒:中国首创神奇无人直升机
“五一”长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已经没有了平日的喧嚣,明御河静静地从校园中穿过,河堤旁一行绿柳掩映下的直升机实验室更显静谧。师生们大多踏上回乡或度假的旅途,然而一种新型无人直升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试飞,这个月底它将迎来国家有关部门的项目验收。
   
    就在去年底,国防科工委对该项目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上,这种在世界飞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旋翼/涵道风扇”式无人直升机,由于“总体构形新颖,世界首创”,赢得了多名院士的高度评价。
   
    对于“旋翼/涵道风扇”式无人直升机的总设计师高正来说,这早已不是他的第一个“首创”。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直升机“延安二号”,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让直升机能够摆脱“死亡陷阱”的“高/辛涡环边界理论”、彻底改变现有直升机桨叶传动结构的“电控旋翼”……
   
    在高正的人生轨迹中,具有国际原创性的研究可以信手拈来,他的成果一次次向世界证明着中国直升机研发的实力。
   
    “我和直升机是‘先结婚后恋爱’”
   
    像绝大多数科学家一样,虽身为我国直升机科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仍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果有人依稀记得高正这个名字,或许是源于《百家讲坛》“撼天之旅”节目中,将直升机原理和中国直升机发展史娓娓道来的那位长者。诚然,40年,高正的研究见证了新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我和直升机是‘先结婚后恋爱’”。高正经常这样打趣。
   
    虽然曾经的梦想是投身地质事业,为国家发掘宝藏,但在高中毕业时,组织上却挑选他去学习“特种专业”。当手里拿着那份没有地址、没有校名、没有专业,只写着“南京1400邮政信箱”的录取通知书时,高正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从此结缘直升机,开始他的“撼天之旅”。
   
    “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带着那个年代的烙印,进入大学的他,把直升机作为了一生的追求。在大四那年,学校来了一位苏联专家讲授直升机专业知识,高正有幸成为学生之一。之后,在研究生班中,他师从“中国直升机研究泰斗”王适存教授。
   
    入行半个世纪,高正历经了学校的数次辗转搬迁合并,前苏联专家的撤离,以及十年“文革”的动荡,但他对直升机技术不离不弃,始终没有离开过国防尖端科学领域半步。
   
    “现在,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都能完成,虽然我国在材料工艺和电子设备方面稍差一些,但是我们的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关于直升机,中国已经具备了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的地位。”透过高正铿锵有力的字句,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中国直升机发展跳动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