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革命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32:52
1890爱德华.伯恩施坦提出社会民主党人不应再把希望寄托于资本主义的“大崩溃”,而应该训练工人阶级学会“运用民主”,“在一百年以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我们今天只要通过投票、示威游行和类似的威迫手段就可以实现了”。
  1896年列宁因为鼓动罢工被捕。1897年2月,列宁被判处去西伯利亚流放三年。判决下达后,列宁的母亲要求推迟动身的日期,并要求将流放的地点选在叶尼辛省南部的小镇,那里气候对列宁的健康有利。当这些要求被满足后,列宁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监狱外自由活动,从容地和亲友话别。1897年春,列宁到达流放地点苏申斯克,这里是西伯利亚气候最好的地方之一。除了家人给他寄钱外,政府还给每个流放者每月8个卢布的津贴,列宁根本不用从事伐木或者背纤的苦役。列宁在信中说:“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在散步”,“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晒日光浴。他还可以阅读各种政治书籍和杂志,和流放地的其它革命者自由来往,讨论将来如何推翻沙皇制度。
  1898年5月,列宁的未婚妻和丈母娘来到了他身边。那年7月,婚礼在教堂举行。克鲁普斯卡娅描绘道:“苏申斯克的东西便宜极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八个卢布的‘工资’给他提供了一间干净的屋子、食品加上洗漱和缝缝补补。他们每个星期给伊里奇宰一头羊,他每天吃羊肉一直吃到倒胃口。他们还把伊里奇每周供应的肉食倒在饲料槽里,由村里的姑娘给他切成肉排。伊里奇有喝不完的牛奶,他用牛奶喂他养的那头叫赞卡的狗。十月里,一个叫帕莎的女孩来帮我们了。她13岁,瘦得皮包骨头,她为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教她识字,她对墙上妈妈贴的一张纸条奉若神明:‘永远,永远不准把茶打翻!’”
  1898年3月14日,由普列汉诺夫创立的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个党是一个像俱乐部一样结构松散的组织。
  1899年8月,还在流放中的列宁读到俄国社会民主党某些成员赞成伯恩施坦而发表的文章《信条》时,立刻写了一封抗议书,指责“臭名远扬的伯恩施坦主义”要“把革命的工人政党变为改良主义的党”,“把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降低为一种庸俗的改良主义思潮”。
  《信条》阐述了“伯恩施坦主义”:“这种变化不仅使党更加努力进行经济斗争,巩固经济组织,并且最重要的是促使党改变对其它反对派政党的态度。固执己见的马克思主义、否定一切的马克思主义、原始的马克思主义,将让位于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党应变成适应现代实际情况和根据民主原则改变或改良现代社会的意图,以求最有效最充分地保护劳动阶级的权利”。“修正主义”的上述主张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参看第132节)。
  1900年列宁结束流放生活后,迅即在德国创办了《火星报》,列宁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谈他的建党主张。列宁说:“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然而一个对所有非组织以内的人严守秘密的组织,谁也不会称之为民主的组织。所以,俄罗斯只能建立秘密的不民主组织。”
  列宁认为,在专制制度下,要求按民主原则建党是天真可笑的;党应是职业革命家和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有组织、有铁的纪律的先锋队,应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应在严格保密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其领导应是独断专行的。
  1903年,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密谋派主张把党建成“有组织的部队”,没有这种“组织严密的、有铁的纪律的党”,就不可能夺取政权;“集中制要求中央有直接掌握每一个党员的绝对权力”。列宁的意见得到了大会主席普列汉诺夫支持。
  但列宁的主张遭到了民主派马尔托夫等的反对,马尔托夫等主张把党建成“一种不定形的东西”(即赞成党纲者就可以自行入党,也可自由脱党,类似西方国家的政党)。
  在这场决定命运的争论中,列宁处于少数地位,即“孟尔什维克”;而马尔托夫,处于多数地位,即“布尔什维克”。51名有表决权的代表,23票赞成列宁,28票反对;而马尔托夫的草案,28票赞成,22票反对,1票弃权。
  面对失败,狡猾的列宁运用分化战术,迫使支持马尔托夫的3派中2派退出了大会,列宁就获得了“多数”,即“布尔什维克”。受民主派的压力,列宁提出了一个三权分立的领导体制:中央委员会、党总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中央委员会管组织、财务和实践活动,中央机关报管宣传、指导党的思想,党总委员会协调二者或裁判。三者都由代表大会选出。
  在选举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时,马尔托夫主张选举6人、列宁只同意选举3人为编委会成员;若选6人就会有4个马派当选,选3人列宁就成了多数。最后按照列宁的方案投票,结果为:普列汉诺夫23票,马尔托夫22票,列宁20票。马尔托夫立即发表声明:拒绝就职,决不当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花瓶。这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分裂为民主社会主义派(“孟尔什维克”)和共产革命派(“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由列宁派系组成,普列汉诺夫当选为党总委员会主席。列宁取得了全面胜利。
  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发生了分歧,普列汉诺夫使用了马尔托夫“选6人”的编委会方案,马尔托夫派控制了中央机关报——火星报。
  1904年初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强调党中央委员会可以有广泛的不受限制的权力,可以散解下级委员会或剥夺某个党员的权力等。普列汉诺夫撰文抨击:“这简直是紧紧套在我们党的脖子上的绞索,这是波拿巴主义,如果不是革命前旧式的专制君主主义的话”。“他们显然把无产阶级专政和对无产阶级的专政混为一谈了。”
  1904年6月25日火星报载老革命家查苏利奇的话说:“对列宁来说,当就是他的‘计划’,使它实现计划的意志。这是路易十四的思想,即朕即国家朕即党,列宁就是党。”马尔托夫说列宁拟定的是“过分的集中制原则”,阿克雪里罗得称列宁的原则为“专制的官僚主义的只当方式”。对此,列宁回答说:“我们党不仅是一个等级制的革命者组织,而且还是等级制的工人群众组织(列宁全集俄文版第3版第6卷第147页)。列宁把党称为乐队,中央是指挥,“为了使中央能指挥这个管弦乐队,党必须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操哪一种提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合节拍,要纠正这种不协调的音调,需要换谁去……”(列宁全集俄文版第3版第5卷第190页)。
  孟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斗争,其实质是:马尔托夫为建立一个民主制的党而斗争,而列宁却要建立一个绝对集中制的党。新《火星报》写道:列宁想建立的党,犹如一座特殊的大工厂,中央委员会是厂长,而把党员变成“小齿轮和螺丝钉”(《苏共党史》1964年俄文版第1卷第502页)。党内只有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党内不同意见很难发表,对党的领导人权力的制衡力量很微弱。以后历史证明,这种“组织严密的、有铁的纪律的党”,成为最高领导人实行专断的上具,成为极权政治的工具。
  1904年7月底,中央委员会发表“七月宣言”,承认普列汉诺夫增加中央机关报编辑的行为合法、《火星报》政治路线正确,必须同孟派和解,取消列宁代表中央委员会的资格,列宁文章的发表需经过中央委员会的审查同意。孟派随后就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列宁立即攻击中央委员会为“耻辱”,并要求另立中央。1904年11~12月,列宁的代表在国内成立了“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还在国外办了新的机关报——《前进报》。
  1904年,考茨基在《火星报》批评列宁。罗莎.卢森堡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中认为集中制对于改变党组织的分散性是必要的,但她强调:社会民主党不能建立在党的战士对中央机关盲目听话和机械服从的基础上。按列宁的“集中制”原则,“中央委员会成了党的真正积极的核心,而其他一些组织不过是它的执行工具而已”。她认为,列宁的集中制是“极端的集中主义”、“无情的集中主义”。她说,如果党内由党的中央机关的统治来代替大多数人的统治,由中央委员会监督工人阶级的活动来代替工人群众对党的机关活动的监督,“那就是错误的”。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培培尔愿意调解2派的纠纷,但列宁不愿和解。
  孟尔什维克随后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组织代表大会,谴责了列宁的“官僚集中制”,是奴隶制的集中,只专制;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立即派人冲散了代表大会。后经德国社会民主党调解,孟尔什维克向列宁让步,这样,1905年4~5月在伦敦举行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普列汉诺夫和孟尔什维克拒绝参加。列宁才在“集中制”之前加了“民主的”的定语,称为“民主的集中制”。列宁申明,“集中制”有专制主义的集中制、官僚主义的集中制,而俄共所实行的是民主的“集中制”。即便如此,仍是画蛇添足。若列宁的本意是民主,直接称民主制不是更好,他坚持把民主当作定语来修饰,可见其本心无非是那个“集中”。与此同时,孟尔什维克派在日内瓦召开了党代表会议,主张建立民主统一战线。1890爱德华.伯恩施坦提出社会民主党人不应再把希望寄托于资本主义的“大崩溃”,而应该训练工人阶级学会“运用民主”,“在一百年以前需要进行流血革命才能实现的改革,我们今天只要通过投票、示威游行和类似的威迫手段就可以实现了”。
  1896年列宁因为鼓动罢工被捕。1897年2月,列宁被判处去西伯利亚流放三年。判决下达后,列宁的母亲要求推迟动身的日期,并要求将流放的地点选在叶尼辛省南部的小镇,那里气候对列宁的健康有利。当这些要求被满足后,列宁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监狱外自由活动,从容地和亲友话别。1897年春,列宁到达流放地点苏申斯克,这里是西伯利亚气候最好的地方之一。除了家人给他寄钱外,政府还给每个流放者每月8个卢布的津贴,列宁根本不用从事伐木或者背纤的苦役。列宁在信中说:“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在散步”,“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晒日光浴。他还可以阅读各种政治书籍和杂志,和流放地的其它革命者自由来往,讨论将来如何推翻沙皇制度。
  1898年5月,列宁的未婚妻和丈母娘来到了他身边。那年7月,婚礼在教堂举行。克鲁普斯卡娅描绘道:“苏申斯克的东西便宜极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八个卢布的‘工资’给他提供了一间干净的屋子、食品加上洗漱和缝缝补补。他们每个星期给伊里奇宰一头羊,他每天吃羊肉一直吃到倒胃口。他们还把伊里奇每周供应的肉食倒在饲料槽里,由村里的姑娘给他切成肉排。伊里奇有喝不完的牛奶,他用牛奶喂他养的那头叫赞卡的狗。十月里,一个叫帕莎的女孩来帮我们了。她13岁,瘦得皮包骨头,她为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教她识字,她对墙上妈妈贴的一张纸条奉若神明:‘永远,永远不准把茶打翻!’”
  1898年3月14日,由普列汉诺夫创立的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个党是一个像俱乐部一样结构松散的组织。
  1899年8月,还在流放中的列宁读到俄国社会民主党某些成员赞成伯恩施坦而发表的文章《信条》时,立刻写了一封抗议书,指责“臭名远扬的伯恩施坦主义”要“把革命的工人政党变为改良主义的党”,“把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降低为一种庸俗的改良主义思潮”。
  《信条》阐述了“伯恩施坦主义”:“这种变化不仅使党更加努力进行经济斗争,巩固经济组织,并且最重要的是促使党改变对其它反对派政党的态度。固执己见的马克思主义、否定一切的马克思主义、原始的马克思主义,将让位于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党应变成适应现代实际情况和根据民主原则改变或改良现代社会的意图,以求最有效最充分地保护劳动阶级的权利”。“修正主义”的上述主张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参看第132节)。
  1900年列宁结束流放生活后,迅即在德国创办了《火星报》,列宁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谈他的建党主张。列宁说:“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我们称德国社会党组织为民主的组织,因为在德国社会党内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党代表大会的会议也是公开的;然而一个对所有非组织以内的人严守秘密的组织,谁也不会称之为民主的组织。所以,俄罗斯只能建立秘密的不民主组织。”
  列宁认为,在专制制度下,要求按民主原则建党是天真可笑的;党应是职业革命家和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有组织、有铁的纪律的先锋队,应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应在严格保密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其领导应是独断专行的。
  1903年,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密谋派主张把党建成“有组织的部队”,没有这种“组织严密的、有铁的纪律的党”,就不可能夺取政权;“集中制要求中央有直接掌握每一个党员的绝对权力”。列宁的意见得到了大会主席普列汉诺夫支持。
  但列宁的主张遭到了民主派马尔托夫等的反对,马尔托夫等主张把党建成“一种不定形的东西”(即赞成党纲者就可以自行入党,也可自由脱党,类似西方国家的政党)。
  在这场决定命运的争论中,列宁处于少数地位,即“孟尔什维克”;而马尔托夫,处于多数地位,即“布尔什维克”。51名有表决权的代表,23票赞成列宁,28票反对;而马尔托夫的草案,28票赞成,22票反对,1票弃权。
  面对失败,狡猾的列宁运用分化战术,迫使支持马尔托夫的3派中2派退出了大会,列宁就获得了“多数”,即“布尔什维克”。受民主派的压力,列宁提出了一个三权分立的领导体制:中央委员会、党总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中央委员会管组织、财务和实践活动,中央机关报管宣传、指导党的思想,党总委员会协调二者或裁判。三者都由代表大会选出。
  在选举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时,马尔托夫主张选举6人、列宁只同意选举3人为编委会成员;若选6人就会有4个马派当选,选3人列宁就成了多数。最后按照列宁的方案投票,结果为:普列汉诺夫23票,马尔托夫22票,列宁20票。马尔托夫立即发表声明:拒绝就职,决不当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花瓶。这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分裂为民主社会主义派(“孟尔什维克”)和共产革命派(“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由列宁派系组成,普列汉诺夫当选为党总委员会主席。列宁取得了全面胜利。
  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发生了分歧,普列汉诺夫使用了马尔托夫“选6人”的编委会方案,马尔托夫派控制了中央机关报——火星报。
  1904年初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强调党中央委员会可以有广泛的不受限制的权力,可以散解下级委员会或剥夺某个党员的权力等。普列汉诺夫撰文抨击:“这简直是紧紧套在我们党的脖子上的绞索,这是波拿巴主义,如果不是革命前旧式的专制君主主义的话”。“他们显然把无产阶级专政和对无产阶级的专政混为一谈了。”
  1904年6月25日火星报载老革命家查苏利奇的话说:“对列宁来说,当就是他的‘计划’,使它实现计划的意志。这是路易十四的思想,即朕即国家朕即党,列宁就是党。”马尔托夫说列宁拟定的是“过分的集中制原则”,阿克雪里罗得称列宁的原则为“专制的官僚主义的只当方式”。对此,列宁回答说:“我们党不仅是一个等级制的革命者组织,而且还是等级制的工人群众组织(列宁全集俄文版第3版第6卷第147页)。列宁把党称为乐队,中央是指挥,“为了使中央能指挥这个管弦乐队,党必须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操哪一种提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合节拍,要纠正这种不协调的音调,需要换谁去……”(列宁全集俄文版第3版第5卷第190页)。
  孟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斗争,其实质是:马尔托夫为建立一个民主制的党而斗争,而列宁却要建立一个绝对集中制的党。新《火星报》写道:列宁想建立的党,犹如一座特殊的大工厂,中央委员会是厂长,而把党员变成“小齿轮和螺丝钉”(《苏共党史》1964年俄文版第1卷第502页)。党内只有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党内不同意见很难发表,对党的领导人权力的制衡力量很微弱。以后历史证明,这种“组织严密的、有铁的纪律的党”,成为最高领导人实行专断的上具,成为极权政治的工具。
  1904年7月底,中央委员会发表“七月宣言”,承认普列汉诺夫增加中央机关报编辑的行为合法、《火星报》政治路线正确,必须同孟派和解,取消列宁代表中央委员会的资格,列宁文章的发表需经过中央委员会的审查同意。孟派随后就进入了中央委员会。
  列宁立即攻击中央委员会为“耻辱”,并要求另立中央。1904年11~12月,列宁的代表在国内成立了“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还在国外办了新的机关报——《前进报》。
  1904年,考茨基在《火星报》批评列宁。罗莎.卢森堡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中认为集中制对于改变党组织的分散性是必要的,但她强调:社会民主党不能建立在党的战士对中央机关盲目听话和机械服从的基础上。按列宁的“集中制”原则,“中央委员会成了党的真正积极的核心,而其他一些组织不过是它的执行工具而已”。她认为,列宁的集中制是“极端的集中主义”、“无情的集中主义”。她说,如果党内由党的中央机关的统治来代替大多数人的统治,由中央委员会监督工人阶级的活动来代替工人群众对党的机关活动的监督,“那就是错误的”。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培培尔愿意调解2派的纠纷,但列宁不愿和解。
  孟尔什维克随后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组织代表大会,谴责了列宁的“官僚集中制”,是奴隶制的集中,只专制;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立即派人冲散了代表大会。后经德国社会民主党调解,孟尔什维克向列宁让步,这样,1905年4~5月在伦敦举行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普列汉诺夫和孟尔什维克拒绝参加。列宁才在“集中制”之前加了“民主的”的定语,称为“民主的集中制”。列宁申明,“集中制”有专制主义的集中制、官僚主义的集中制,而俄共所实行的是民主的“集中制”。即便如此,仍是画蛇添足。若列宁的本意是民主,直接称民主制不是更好,他坚持把民主当作定语来修饰,可见其本心无非是那个“集中”。与此同时,孟尔什维克派在日内瓦召开了党代表会议,主张建立民主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