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为何深夜宣布调高印花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2:50
http://www.cfi.net.cn/p20070601000322.html

2007年06月01日 08:38:27 中财网


  A 股高昂的"牛头"终于被强行勒住。

  这一切缘于5月30日凌晨突然宣布的一项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当日零点以后,财政部"出其不意"地宣布,自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在深夜发布消息令各方人士均感意外。据财政部官员向记者透露,此次提高印花税的动议是由证监会提出后,在财政部下属三个司讨论的基础上,于23日向国务院建议。国务院于25日批准了这项建议。

  这个炎热的夏天,中国股市正在迎来本轮牛市以来最严峻的"降温"考验。

  财政部"会议"始末

  "两周前,我们接到证监会的报告,表示需要财税部门的支持,抑制股市交易过热。"财政部税政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透露,5月15日,证监会办公厅即将《当前股市状况及提高印花税的必要性》报告递送财政部。财政部于次日召开由税政司、金融司、会计司等部门参加的会议,讨论证监会报告和提高印花税的时间与幅度。

  记者获悉,此次部务会议将印花税作为一个专题,就提高印花税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与会者在分析了当前股市情况后均认为,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增加税收,而经济收缩的时候降低税收,符合税收工具调控宏观经济的自身职能。就上调资本市场印花税率来说,也适用这一规则。

  通过讨论,财政部与证监会达成共识:适度提高印花税有利于当前股市健康发展。

  由此,财政部明晰了提高印花税的指导思想:一是给足市场信号,二是把握好提高印花税幅度。

  "在前几年股市低迷的时候,政府下调了印花税率。现在股市热了,相应地上调印花税率也是一项很自然的政策。"证监会有关官员说,"不要把它理解成是针对当前股票市场走势的一项政策,更不能理解成是一种打压市场的行为。"

  此次碰头会议之后,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作出指示,这一次提高印花税,要向市场表明监管层对于控制股市过热的坚定态度。

  财政部会议并就提高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会议总结"指出,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的升高而放弃频繁买卖股票,从而达到抑制投机的效果。据统计,在2007年头4个月中,两市A 股已平均换手4次左右。

  证监会两份报告

  "在A 股持续上涨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也就是新资金短期特点明显。"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人士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

  由证监会主持、中国证券业协会与沪深交易所联合完成的《股市资金面考察与分析报告》认为,在理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正逐渐受非理性的因素控制,牛市的最初催化剂被不断放大,泡沫开始累积。现在市场更多受到短期化资金主导,而投资者尤其是国内外投资者的分歧正在加大。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统计,目前市场平均每笔成交量已由年初的1万股以上迅速下降到0.5万股左右,而与显著下降的每笔成交规模相对应的是换手率迭创新高。种种迹象显示,短期化的投机资金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地位。报告认为,资金短期化必然引起市场的短期化,最终造成价格的不稳定。

  "监管目前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要引导长期化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证监会的另一份报告《引导长期化投资的政策取向》认为,资金和股价之间存在反馈和放大机制,有正的反馈,意味着也有负的反馈。尤其在短期投机资金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反馈机制更加容易引起价格的剧烈震荡。因为相对于长期资金来说,投机资金对短期收益更加敏感,价格上涨,刺激资金入场,进一步放大价格;而当价格下跌,资金纷纷出逃,进一步打压价格。

  "由财税部门利用印花税政策,是引导长期资金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证监会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我们不能评论当前的指数是高还是低了,但是毕竟涨得太快了。"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人士说。

  "部委措施"在继续

  "目前对于A 股市场,国务院已经指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用经济手段市场化方式把股市向健康方向引导。"证监会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为避免央企炒股,国资委正计划6月份与证监会联手建立专门信息网络,使国资委能实时监控中央企业进出股市及转手股票。

  "国企是做实业,不是做投机的",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司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股市不能哄抬,抬高了之后猛跌,对炒股的央企会造成损害,也会对普通股民酿成巨大损失。

  据透露,6月起国资委将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监管工作,各地国资委也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公开、公平、公正地有序流转,防止内幕交易、蓄意炒作,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

  记者还获悉,证监会近期对内幕交易以及操纵行为将有更加细化的定义,意在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这与5月11日提示风险的通知是一脉相承的,管理层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大监管力度。

  与此同时,权威人士预测,随着国内有关消费品价格和资本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息。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证监会可能会从今年某一个时间开始,发布资本市场运行报告,加强资本市场信息散播。这个动态报告涵盖近期的股价上涨幅度、换手率,周边市场的供给、其他市场的估值水平等内容,客观传递信息,便于市场充分理解和把握市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数字新闻印花税上调首日跌停个股近千,市值损失1.2万亿。

  按照提高后的3%的两倍计算,印花税上调首日所产生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近24.44亿元,增收16.29亿元。

第一财经  

  华西都市报http://www.cfi.net.cn/p20070601000322.html

2007年06月01日 08:38:27 中财网


  A 股高昂的"牛头"终于被强行勒住。

  这一切缘于5月30日凌晨突然宣布的一项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当日零点以后,财政部"出其不意"地宣布,自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在深夜发布消息令各方人士均感意外。据财政部官员向记者透露,此次提高印花税的动议是由证监会提出后,在财政部下属三个司讨论的基础上,于23日向国务院建议。国务院于25日批准了这项建议。

  这个炎热的夏天,中国股市正在迎来本轮牛市以来最严峻的"降温"考验。

  财政部"会议"始末

  "两周前,我们接到证监会的报告,表示需要财税部门的支持,抑制股市交易过热。"财政部税政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透露,5月15日,证监会办公厅即将《当前股市状况及提高印花税的必要性》报告递送财政部。财政部于次日召开由税政司、金融司、会计司等部门参加的会议,讨论证监会报告和提高印花税的时间与幅度。

  记者获悉,此次部务会议将印花税作为一个专题,就提高印花税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与会者在分析了当前股市情况后均认为,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增加税收,而经济收缩的时候降低税收,符合税收工具调控宏观经济的自身职能。就上调资本市场印花税率来说,也适用这一规则。

  通过讨论,财政部与证监会达成共识:适度提高印花税有利于当前股市健康发展。

  由此,财政部明晰了提高印花税的指导思想:一是给足市场信号,二是把握好提高印花税幅度。

  "在前几年股市低迷的时候,政府下调了印花税率。现在股市热了,相应地上调印花税率也是一项很自然的政策。"证监会有关官员说,"不要把它理解成是针对当前股票市场走势的一项政策,更不能理解成是一种打压市场的行为。"

  此次碰头会议之后,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作出指示,这一次提高印花税,要向市场表明监管层对于控制股市过热的坚定态度。

  财政部会议并就提高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会议总结"指出,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的升高而放弃频繁买卖股票,从而达到抑制投机的效果。据统计,在2007年头4个月中,两市A 股已平均换手4次左右。

  证监会两份报告

  "在A 股持续上涨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也就是新资金短期特点明显。"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人士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

  由证监会主持、中国证券业协会与沪深交易所联合完成的《股市资金面考察与分析报告》认为,在理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正逐渐受非理性的因素控制,牛市的最初催化剂被不断放大,泡沫开始累积。现在市场更多受到短期化资金主导,而投资者尤其是国内外投资者的分歧正在加大。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统计,目前市场平均每笔成交量已由年初的1万股以上迅速下降到0.5万股左右,而与显著下降的每笔成交规模相对应的是换手率迭创新高。种种迹象显示,短期化的投机资金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地位。报告认为,资金短期化必然引起市场的短期化,最终造成价格的不稳定。

  "监管目前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要引导长期化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证监会的另一份报告《引导长期化投资的政策取向》认为,资金和股价之间存在反馈和放大机制,有正的反馈,意味着也有负的反馈。尤其在短期投机资金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反馈机制更加容易引起价格的剧烈震荡。因为相对于长期资金来说,投机资金对短期收益更加敏感,价格上涨,刺激资金入场,进一步放大价格;而当价格下跌,资金纷纷出逃,进一步打压价格。

  "由财税部门利用印花税政策,是引导长期资金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证监会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我们不能评论当前的指数是高还是低了,但是毕竟涨得太快了。"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人士说。

  "部委措施"在继续

  "目前对于A 股市场,国务院已经指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用经济手段市场化方式把股市向健康方向引导。"证监会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为避免央企炒股,国资委正计划6月份与证监会联手建立专门信息网络,使国资委能实时监控中央企业进出股市及转手股票。

  "国企是做实业,不是做投机的",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司的一位负责人指出,股市不能哄抬,抬高了之后猛跌,对炒股的央企会造成损害,也会对普通股民酿成巨大损失。

  据透露,6月起国资委将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监管工作,各地国资委也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公开、公平、公正地有序流转,防止内幕交易、蓄意炒作,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

  记者还获悉,证监会近期对内幕交易以及操纵行为将有更加细化的定义,意在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这与5月11日提示风险的通知是一脉相承的,管理层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大监管力度。

  与此同时,权威人士预测,随着国内有关消费品价格和资本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息。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证监会可能会从今年某一个时间开始,发布资本市场运行报告,加强资本市场信息散播。这个动态报告涵盖近期的股价上涨幅度、换手率,周边市场的供给、其他市场的估值水平等内容,客观传递信息,便于市场充分理解和把握市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数字新闻印花税上调首日跌停个股近千,市值损失1.2万亿。

  按照提高后的3%的两倍计算,印花税上调首日所产生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近24.44亿元,增收16.29亿元。

第一财经  

  华西都市报
楼主辛苦,谢谢!
提税就可以引导股市健康发展房地产呢怎么不控制股市大跌就健康了晕
为何?呵呵,股民不听话,拿起板子就打,财政部不是公仆是家长;P
原帖由 清风自在 于 2007-6-2 10:49 发表
为何?呵呵,股民不听话,拿起板子就打,财政部不是公仆是家长;P

真是好家长啊
赵晓在中国证券网被删除的文章!精彩!(转载)
  
  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笔者曾经在评论中指出堪称漂亮,可以得到A+的分数。然而,对于2007年5月30日破空而来的政府印花税的出招,笔者却要不客气地指出,这实在是一记精明而不高明的出招,它的得分应该是“不及格”。
    
    
    5月30日这一天,以背信弃义为掩护、以政府信用沦丧为代价的阴狠的偷袭取得了最大的恐怖效果,市场应声而倒,不分蓝筹红筹白筹黑筹几乎一概尸横遍野,当日个股跌停近千,市值损失超过万亿,人称“五卅惨案”。
    
    
    不错,印花税的出台是精明的。印花税就其本身的政策力度来说,虽然税率一举增长了200%,但力度仍然有限。因此,真正可怕的是政策出台的方式,可以说是典型的小人式的偷袭。不仅蒙了市场,甚至于连自己的“小弟”也被蒙甚至被卖了,“出尔反尔”、不诚信的骂名将永远伴随某个权威部门。然而,也正是如此的阴谋方式,才取得了对市场的最大杀伤力。
    
    
    也就是说,印花税的偷袭让人感到幕后有一双阴沉的眼睛决意要算计股市,这才是真正让市场恐怖并一泄千里的地方。精明、阴险的出招取得了让市场恐怖最大化的效果。
    
    
    然而,印花税出招也许精明,高明却谈完全不上,甚至可以说是“很蠢”、蠢到死。何以如此苛评?不妨简列理由如下。
    
    
    首先,政府必须永远都要记住,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如何能够得到公众拥护呢?一曰公义,二曰诚信。诚信为一切事业为本,社会如此,企业如此,个人如此,政府更是如此。如果政府没有了诚信,刚刚信誓旦旦说不会上调印花税转身就变脸,那么政府也就没有资格要求社会其他主体讲诚信,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就必然由此走向无耻、无信与无赖,社会的有效游戏规则的根基就会被毁坏,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将急剧上升,而政府管理在面对无信之人时也将变得无比困难。
    
    
    失信容易建信难!在中国官员日趋腐败,就连贵州一良官全家屈死网络上都叫好频频,显示出政府与百姓关系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任何政府信用的丧失都是对政府极其宝贵的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打击。如此来看,印花税出招虽然取效于一时,却付出代价于长远,其得亦小,其失亦大。
    
    
    其次,政府还必须知道,动税收就是动产权。税收问题之重大,实非点滴笔墨所能形容。可以说,人类走向现代社会正是从纳税之宪章规则的确立开始。英国谚语说是“税收是代议制之母”,在美国则被翻版成为“无代议士不纳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任何权力拥有者(哪怕是国王)都不可以随便动税收。因为动税收就是动产权,等于直接地从私人口袋里掏钱了,从而构成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产权的随意践踏和粗暴破坏。
    
    
    政论片《大国崛起》曾讲到,税收法定原则最早体现在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中。在英国的屡次革命中,当一方以“家天下”的思想征税的时候,总是激起另一方的强烈反抗。最终,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实现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征税权彻底被税收法定原则击垮。《大国崛起》还讲到,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英国议会在没有殖民地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擅自向殖民地征收印花税,侵害了殖民地民众的利益。这既违背了英国自身的宪政原则,也违背了美国第一代拓荒者的“五月花号公约”,最终激起美国民众的暴力反抗。
    
    
    殷鉴在前,不能不让我们三思而后行。据说印花税的解释权在财政部,财政部何来如此大的权力,有什么样的法理上的理据性?又据说印花税对基金是免费的,对普通股民反而重征,这其中厚此而薄彼的理由和依据又何在?
    
    
    众所周知,两税合并,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期间甚至允许外资进行公开、合法的利益申斥,最后才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这可以说是近期中国走向现代良治政府的正面案例,因此得到了许多褒扬。虽然费时费力,但执行起来阻力会很小,因为它得到了公众的拥护。相反,印花税骤然提升,中间并无任何合法程序,尤其是完全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和全国人民的充分酝酿,这实在是开了一个危险的头,是恶治的典型案例。如果在美国,早就要判违宪了!
    
    
    在今天的世界上,一个好的政府必然是有限权力的政府而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政府。如果政府可以随意动税收!那好了,理论上讲,如果政府觉得经济过热,那么它无需任何办法,只要对所有收入征取100%的所得税,即可让任何过热的投资资金因为无利可图而嘎然停下。然而,这样的“便宜”方法可以吗?当然不可以,因为它超出了政府的权力。
    
    
    所以,在对股市的调控上,政府可以动用许多手段,如调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增加优质股票的供应,让更多的国内资金自由对外,甚至可以通过建立股指期货引入做空机制,以及通过排查违规资金违规行为打压需求,但政府却决不可以随意动用税收手段。无论是印花税还是资本利得税,非经全国人大同意,决不可擅自推出。
    
    
    再次,政府还需要知道的是,不讲求政策艺术,徒以权力自重,以政策伤民,最终以及最大的受害者一定是政府自己,所谓市场调控的“政府失败”也将难以避免。这是因为,市场有市场的规律,牛市的泡沫政府进行预先的防范虽然是对的,但却要采取有效而合理的手段(笔者曾提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规则管理与结构管理四大手段),如果政府一意妄行,执意采取人为的“砸盘”的办法,那样的结果,是不能让投资者心服口服的。因为这并非“买者自负”的市场型风险,而是投资者无法接受的“政策风险”。投资者必然要将投资失败的帐记在政府身上,并且施加种种压力要求政府补偿。而政府最终恐怕将不得不象以往历次那样,忙不跌地从打压市场转向跑出来赶紧救市。其结果,政府对股市的调控将完全失败,调控的初衷本来是要防止市场大起大落,结果却是导致了市场更剧烈的波动。“5•30”一天之内超过6%的暴跌一如当初《人民日报》社论效果,已将中国股市重新推回到“政策市”,初步证明政府并没有控制股市的上涨速度的能力,只能导致股市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
    
    
    中国的粮食、钢材、化肥等许多重要产品,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剧烈波动,而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并非市场原因,而是中国政府的管制与干预才是造成这些产品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那么,政府对股市的调控是否能成功,股市是否会在政府的一再干预下“稳定发展”而避免上升太快、大起大落呢?从5月30日的政府出招及其效果来看,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更大的可能性是政府调控失败,股市将进入更加剧烈的大起大落。
    
    
    最后,政府也许还需要知道的是,印花税出台的时点很妙(选择在星期三而不是周末,超出市场许多人的料想),但时机却是大不妙。政府应该心知肚明,自己刚刚宣布了给QFII们200亿美元的额度,却马上开始偷袭砸盘,这样做,即便政府的初衷并无帮助QFII们拣便宜的任何想法,却肯定无法避免市场上的其他利益主体产生“最坏的恶意”的联想。而在客观事实上,政府的做法也的确是起到以中国股民的鲜血养肥QFII们的严重效果。这又如何能让自己避免国内股民的责骂,如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呵呵,想一想有点可笑。政府甚至还没有搞清股市到底有多少股民就用和海外媒体完全一样的口吻宣称“全民炒股”,甚至还没有搞清股市到底怎么回事就开始砸盘。那么很好,既然是全民炒股,政府又是人民的公仆,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么政府为什么要重蹈世纪之初的覆辙,再一次做损害国内“全民”利益而让外资们偷着乐的事情呢?
    
    
    要知道,中国的股民并不怕在市场上输给QFII,怕就怕莫名其妙地被暗算和出卖。就像当年的岳飞,他不怕在战场上与匈奴决一死战,却怕被暗算在风波亭中。
    
    
    中国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的社会,并且开始大力建设“和谐”的社会,与此同时,政府还推出要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还要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新的荣辱观基础上以德治国。而背信弃义、不讲程序、大大损害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印花税的出台,实在是一个大大恶招,一个与政府的变革理念严重不和谐的音符。
    
    
    
    赵晓 写于韩国汉城 时2007年6月1日
原帖由 star168 于 2007-6-2 21:53 发表
赵晓在中国证券网被删除的文章!精彩!(转载)
  
  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笔者曾经在评论中指出堪称漂亮,可以得到A+的分数。然而,对于2007年5月30日破空而来的政府印花税的出招,笔者却要不 ...

写的好
 "监管目前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要引导长期化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证监会的另一份报告《引导长期化投资的政策取向》认为,资金和股价之间存在反馈和放大机制,有正的反馈,意味着也有负的反馈。尤其在短期投机资金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反馈机制更加容易引起价格的剧烈震荡。因为相对于长期资金来说,投机资金对短期收益更加敏感,价格上涨,刺激资金入场,进一步放大价格;而当价格下跌,资金纷纷出逃,进一步打压价格。

  "由财税部门利用印花税政策,是引导长期资金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
  中评社香港6月2日电/加拿大海外中文网6月1日载文《北京藉印花税发警告》,摘要如下:

  受北京突然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冲击,中国股市本周三全面下跌。本周二(5月29日)深夜,中国财政部宣布将从翌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上调至3%。这是北京当局力图抑制市场过热的最新举措。本月早些时候,北京就宣布上调存款利率。

  政策公布后,上证综指(沪指)周三收盘时重挫282点,跌幅6.5%,报收4053点;深成指暴跌829点,跌幅6.16%,报收12627点。上证综指于2006年反弹上升130%,今年以来再飙高了60%。

  全球经济界的许多知名人物,包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都已对中国股场的现状表示担忧,甚至发出了必须防止泡沫化的警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分析说,现在是一个大幅调整的过程,目的是让投资者做出更理智的决定。有专家猜测,要是最近的印花税上调措施对市场影响不大,那么中国政府很可能还会再次提高印花税,或者考虑征收资本利得税。

  中国官方上一次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在1997年5月,结果导致A股市场连续4个月暴跌30%。当时中国财政部将印花税定为6%,但其后又对该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在2005年将印花税下调至1%,目的是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

  由于成交量巨大,2006年中国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翻番,达到179.5亿元人民币(约23.4亿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印花税收入更是激增516%,累计121亿元人民币。

  专家称,上调印花税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中国政府是想通过这种“温和的”调控措施发出一个信号:即政府绝对不会对市场过热袖手旁观。

  深圳证交所的一名股票经纪表示,“如果市场前景看好,3‰的印花税对投资者来说幷不是太高。其实政府是要通过这个动作告诉人们,政府将会拿出实际行动来抑制投机。如果市场不理会这一信息,那么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的行动。”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大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指出,“在我们看来,这是自去年股市持续看涨以来,中国政府为抑制A股市场泡沫所采取的最严厉的举措。选择提高印花税而非征收资本利得税的原因在于,印花税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工具,可以多次使用,而直接征收20%的资本利得税,在目前看来则过于苛刻。”
当众多的投机者对之前的调控措施不以为然,还狂飙突进的时候,用印花税来抑制投机是有必要的
我一直很纳闷,股市有泡沫,政府打压下很正常

为什么房地产如此大的泡沫,政府就不打压下呢
因为各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庄家
原帖由 lumuyu 于 2007-6-2 23:00 发表
当众多的投机者对之前的调控措施不以为然,还狂飙突进的时候,用印花税来抑制投机是有必要的

用印花税来抑制投机是有必要的 ,但是请注意:时机,方法都不对!
:) 我也不觉得调印花税本身有什么不妥。
只是操作细节有问题。

印花税只不过是一根稻草份量而已,市场的焦虑恐慌是结构性的。
我认为时机不对,应该更早出手。
方法没什么问题,05年调降印花税的时候也是说宣布就宣布了,为什么没有立即引起当日股市的狂涨?
造成激烈震荡的是投机行为,不是印花税。
原帖由 lumuyu 于 2007-6-2 23:10 发表
我认为时机不对,应该更早出手。
方法没什么问题,05年调降印花税的时候也是说宣布就宣布了,为什么没有立即引起当日股市的狂涨?
造成激烈震荡的是投机行为,不是印花税。

你对"投机"这个词根本理解错误......
我在这个帖子里有解释: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373450&extra=page%3D1
原帖由 max2006 于 2007-6-2 23:06 发表
:) 我也不觉得调印花税本身有什么不妥。
只是操作细节有问题。

印花税只不过是一根稻草份量而已,市场的焦虑恐慌是结构性的。


印花税不止是一根稻草份量而:
目前支持股票上涨的是资金的净流入,印花税提到千分之三,一年印花税会拿走3000亿元;千分之五的话,政府将拿走5000亿元。而今年5月以来流入股市的资金也才10000亿,没多少,都是泡沫效应。印花税一提高,等于"釜底抽薪"。
今年一季度的印花税是121亿,用三倍四季度算,最疯狂的情况下是1500亿不到。前提是全年都如此疯狂的资金流动和疯狂的短期交易。
去年是不到200亿,3倍的话是600亿不到。
证监会的另一份报告《引导长期化投资的政策取向》认为,资金和股价之间存在反馈和放大机制,有正的反馈,意味着也有负的反馈。尤其在短期投机资金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这种反馈机制更加容易引起价格的剧烈震荡。因为相对于长期资金来说,投机资金对短期收益更加敏感,价格上涨,刺激资金入场,进一步放大价格;而当价格下跌,资金纷纷出逃,进一步打压价格。

投机和投资的区别很明显了
原帖由 lumuyu 于 2007-6-2 23:26 发表
今年一季度的印花税是121亿,用三倍四季度算,最疯狂的情况下是1500亿不到。前提是全年都如此疯狂的资金流动和疯狂的短期交易。
去年是不到200亿,3倍的话是600亿不到。

当然,上面的帖子是按照现有的交易量计算的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无论怎么样计算,他都是一个资金的净流出,是实实在在的从股市抽走资金,某种意义上就是股市的利得税!
]]
你认为我连这些都不懂,我只能说,谢谢指教了
原帖由 lumuyu 于 2007-6-2 23:47 发表
你认为我连这些都不懂,我只能说,谢谢指教了

没法,好像是这样!我这人说话直,得罪的地方见谅!:D :handshake
原帖由 freemajor 于 2007-6-2 23:21 发表


印花税不止是一根稻草份量而:
目前支持股票上涨的是资金的净流入,印花税提到千分之三,一年印花税会拿走3000亿元;千分之五的话,政府将拿走5000亿元。而今年5月以来流入股市的资金也才10000亿,没多少, ...



3000亿???5000亿???怎么算出来的???
财政部这下发了,全年总税收一下子多了将近1成!:D :D :D

谁疼谁叫唤,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那个赵晓,俺才入市,不知他是什么人物。不过草草浏览一下,比较反感:干汉奸的勾当,给咱将宪政也就罢了,还动辄拿人民的名义说话!?
原帖由 freemajor 于 2007-6-2 23:33 发表

在经济学里有一句话,关于价值和价格的理解:价格永远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不知道你能理解么?
纠正你的一个概念:投机是投资行为的一种方式!


以前也学过这个,不过多年来忘的差不多了。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首先是个理论模型。其次,实际当中,足够长的时间里,这个规律才会表现出来。短期时间,严重偏离是会出现的,比如现在?:D
原帖由 freemajor 于 2007-6-2 23:31 发表

当然,上面的帖子是按照现有的交易量计算的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无论怎么样计算,他都是一个资金的净流出,是实实在在的从股市抽走资金,某种意义上就是股市的利得税!


任何税收不都是该项经济活动中产出的净流出么?
税收的定义是什么?来源不是利?
重大突发消息,请会员广泛传播:
  
  明天三大证券报同时发表《中国股市仍健康,管理层不愿股市暴跌》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373759
原帖由 freemajor 于 2007-6-2 23:33 发表

在经济学里有一句话,关于价值和价格的理解:价格永远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不知道你能理解么?
纠正你的一个概念:投机是投资行为的一种方式!


你这样的炒股不赔钱真是太可惜了!投资投机不分那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事情!现在已经是2007年了!

本杰明·格雷厄姆得出的定义是:“投资是指经过详尽分析后,本金安全且有满意回报的操作”。相反,与之不合的就是投机。 “投资”与“投机”都是证券市场交易活动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两者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或核心,就在于能否获得安全性的收入。格雷厄姆关于投资的定义与众不同的是,他着重指出“投资”所特意强调的这种安全的保障不能建之于市场虚假的信息、毫无根据的臆断、内部小道消息的传播甚或十足的赌性之上;“投资”的安全性必须取决于投资对象是否具备真正的内在价值或存在一个价值变化的空间,而要确切地把握这一关键之处或达到“边际安全”,只有通过利用客观的标准对所能够掌握的信息进行详尽分析。格雷厄姆认为,反思1929年前美国股票市场的过热和随之而来的大崩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与投资者不能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概念,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投资操作缺乏理性指导,最终不仅导致投资者金钱上的重大损失,而且实际上也促成了市场的整体崩溃。由此,汲取历史的教益,真正认识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差别,对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理性、安全、有效的投资理念,就至关重要。
原帖由 QBQ战鹰 于 2007-6-4 00:04 发表


你这样的炒股不赔钱真是太可惜了!投资投机不分那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事情!现在已经是2007年了!

  
  那家伙,是一个大户,赚大钱了。委员准备上他那边吃喝三天。他说了:来回机票,三星级住宿,每天伙食费不超过两千元,这范围他负责。
  你说他炒股亏了吗?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7-6-4 00:14 发表

  
  那家伙,是一个大户,赚大钱了。委员准备上他那边吃喝三天。他说了:来回机票,三星级住宿,每天伙食费不超过两千元,这范围他负责。
  你说他炒股亏了吗?

市值的上涨只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对于股民来说只要没有平仓离场永远不能算赚到钱。

投机是赚一时,投机是赚一世,在下以前在投资公司里面混过一段时间,多少还算对这东西有点了解,当年股票市场里面的风云人物有几个现在还像以前那样风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