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文章——《陈赓大将》外的陈赓大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2:08
八一建军节,本以为晚上CCTV-1会按惯例搞台晚会啥的。8点刚过,洒家依依不舍地把电视频道从《武林外传》调到CCTV-1,霎时间眼前火光闪烁,耳边枪炮声不断。

   端的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居然是在放《陈赓大将》。CCTV-1在建军节当天播放军事人物传记电视剧,看来这面子是给足了这位风流大将军了。仔细看了两眼,此片果然充满央视风格,垃圾道具、垃圾烟火、垃圾服装,40多岁的人硬化装成20岁蹦来蹦去,看得我胃部一阵痉挛。

   子曾经曰过:非礼莫视。得,洒家闭上眼,听一段吧。只听得有人大喊:活捉蒋介石,杀光娃娃兵。胃正常了,心中却一片无聊,果然是从陈大将东征战场救得校长一命说起的。

   陈大将一生传奇,救下校长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可惜这牵扯国共两党的大事,也未曾在教科书中见过,只能找演员电视中演绎一番。洒家看这电视,心中淡出个鸟来,不禁想侃侃这《陈赓大将》外的陈赓大将。

   陈赓,原名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他的祖父是湘军中的一名师长,他从小就梦想着能想祖父一样,在军队中大干一场。可惜,他的父亲却令他读书理财,继承家产。为了能看住这个宝贝儿子,陈赓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大他两岁半的媳妇。

   (同志们啊,谁说旧社会是万恶的啊!洒家倒是在新社会,这就奔三的人了,别说媳妇,女孩子的手都没碰过。陈少爷十岁出头便撞此桃花大运,怎不叫俺们这些后辈王老五眼红啊!)

   前几天看了一个强贴,将后主刘禅的无能表现归罪于相父将张飞女儿嫁给他当皇后。张飞那是啥模样啥性情,女儿随父,孔明硬是把阿斗这个有志青年折磨成个半痴呆。历史给了陈赓以启发,1916年,这个14岁的青少年毅然逃出家,投奔了湘军第6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四年的战斗,陈赓却仍然是个大头兵,他没有看到半点重走祖父仕途的希望,倒是落下一身疥疮和疲惫。但他的阅历却丰富起来,直爽而不甘寂寞的性情令他在连队中闹事,与欺压士兵的军官作对。当然,在湘军中,有此“恶习”的绝非他一人,至少有个姓彭的比他厉害许多。

   1921年,湘军第6团吃了败仗,姓曾的团长遭受排挤,退出军界,在长沙谋得铁路局长得差事。已经被军官整的无路的陈赓,借给曾团长运行李的机会,混上了火车,去向长沙。曾团座,哦不,曾局长倒也义气,让陈赓跟着他,给他谋了个铁路局办事员的差事。在洒家所见资料中,这一段都避讳了两个字——“逃兵”。

   那年月,在铁路局供事,也是份肥差,加上与局长相熟,好好干肯定不愁前途。可是陈赓是个坐不住的,省城长沙如此的繁华,他眼花缭乱。

   1921年,长沙究竟“卧”了多少头虎,谁也说不清楚。但大家现在都知道,当时长沙确确实实“藏”着一条“龙”。

   陈赓并未直接撞上这条龙,他徘徊在何叔衡的书店中,阅读进步书籍,后由何叔衡介绍,方才接触了毛泽东。在他的身边,还有蔡和森等大批我党早期骨干。受他们的熏陶和影响,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知那真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时候,是否注意到周围有一个姓陈的毛头小子。

   1923年,湖南各界爆发了声援“二七惨案”的游行活动,陈赓利用他在铁路局的便利,为活动提供许多帮助。同年6月,他又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军阀在长沙制造的“六一”惨案,并负伤。 毫无疑问,这个毛头小子在激烈的斗争中迅速的成长了起来。但是,他激进的行动也使得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曾局长在上峰的压力下不得不将他开除出铁路局。这个年青人的出路在何方?

   陈赓依旧坚持着从军的梦想,但这一次他选择了报考军校,这是他当军官的最好捷径。这次考试,在长沙育才中学进行,一百多名考生被录取。

   当年的黄埔第一期在长沙开设考场了吗?当然没有!简直是废话,谁告诉你陈赓那次考的是黄埔!实际上,那次陈赓报考的是程潜的广东陆军讲武学校。现在看来,如果没有这个历史上无甚名气的学校,国共双方都会失去一批湖南英才。

   1924年年初,一百多位被讲武学校录取的湖南学生经过二十多天的颠簸,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广州。在陈赓的简历中,大多会提到1924年2月进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学习。但在那批湖南学生的回忆中,这群人来到广州后,由于人生地不熟,没找到学校,而是寄住在旅馆甚至庙宇当中。后来找到程潜,程派李明灏向学生表示,发给食宿费,但学校正在修缮中,尚无法搬入。于是这百多人在广州游荡,撞上了陆军军官学校招生,一干人等皆拜于孙先生大名之下,义无反顾,投向黄埔!

   这百多湖南学子,究竟以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怎样的风浪,洒家无法一下道来,只能点出几个名气大点的。中共这边,除了陈大将,还有左权。而国民党那,李默庵、李文、李铁军、刘戡、宋希濂……单单兵团司令便有七八个之多,谁又曾想到,他们当年险些与黄埔擦肩而过。

   1924年5月,陈赓与其他三百多名学员一道,步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那时,谁也不会料想这三百多号进步青年将怎样左右已受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的命运 。他们坚定着革命的信念,他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他们,终将让这头睡狮发出震撼全世界的怒吼!




黄埔风云


   1924年4月28日,黄埔第一期入学考试的榜单公布了下来,蒋先云第一,曾扩清第二。陈赓的成绩平平,被分到了第三队。

   蒋先云,湖南新田人,中共早期的著名党员,考入黄埔军校前在湖南煤矿领导过工人运动。黄埔第一期的入学考试,蒋先云的笔试和口试都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黄埔中,蒋先云更是锋芒毕露,深得校长的喜爱,甚至在其明确表示退出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员身份后,校长依然将其苦苦留在身边。唉,这黄埔第一的桂冠,非他莫数了。

   此时的陈赓,却以他自己的天性,在同学中崭露着头角。

   军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许多学生第一次离家远行,缺乏社会经验。而陈赓在湘军当了四年兵,在长沙当过铁路小职员,丰富的阅历和乐观幽默的天性很快使他成为学生中的焦点。

   几十年后,依然有黄埔的同学能够回忆起陈大将当时在学生中表演“矮子吃长面”的情景。他先站在地上,捧着并不存在的碗和筷,哧溜哧溜的吸着面条。面条越吸越长,他又站到板凳上,又跳到桌面上,嘴头不停的嘬,喉头不停的往下咽……猛然的,他嗝的一声,两眼瞪得如同鸽子蛋,身体挺直往后倒。屋里所有人都在欢呼、叫嚷、摇帽子,各个笑得前仰后合,却又争先恐后地去扶他,一边扯着嗓子嚷嚷,一边推推挤挤,乱成一团。

   如果陈大将迟生了几十年,也许春晚的导演会无比头疼,究竟该让哪个姓陈的上台去吃面条呢?

   当然,陈赓最出名的还是恶作剧,据说杜长官当年就曾着过他的道,可怜了阿杜这老实人啊!

   一日,一队的蒋先云正在宿舍一边抽烟一边与同学讨论,突然走廊上传来“咚咚”的大皮鞋声。学生们一听就知道是总队长邓演达来查铺。宿舍一片骚乱,蒋先云急忙掐灭烟,和衣钻进被窝,一分钟后,寝室里鸦雀无声。大皮鞋声在门口停下,咳了两声,传出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乌烟瘴气,是哪一个敢在屋里抽烟,爬起来!”

   蒋先云心里一沉,准备受罚,爬起来向门口一看,骂道:“娘的,是你小子!”冲向门口掐住来人的脖子……其他人见势也都下地起哄,把“假邓演达”陈赓抬了起来。大伙一起嚷道:“陈赓这小子不演戏可惜了,成立个剧社,让他演女人……”

   在周恩来主任的亲自安排下,剧社果真成立了起来,社命“血花”,“以血酒花,以校为家”。社长李之龙,陈赓果然被委以“旦角”重任,在李之龙创作的《皇帝梦》中,陈赓扮演的“五姨太”花枝招展,与扮演袁世凯的蒋先云配合的天衣无缝。

   当然,仅仅靠这些,陈赓也不会在同学中取得那么大的威望。关键时刻,陈赓的表现毫不含糊。史载,黄埔印刷厂曾起火,陈赓冲锋在前,用假扮邓演达的大皮鞋蹬踏火苗,并站在递水长龙的前头,奋力扑火。终于,经过同学们三个小时的扑救,大火熄灭。次日,校长着重表扬了陈赓、蒋先云、宋希濂、贺衷寒等人。

   黄埔时期的蒋介石,意气风发,黑色的大氅更加引人注目。说到这大氅,还有些来历,是墨索里尼送给他的,款式与拿破仑当年所穿大氅一样。洒家以前也只知道校长是曾文正公的粉丝,不曾想年轻时的校长也膜拜过外国战神。虽说款式相同,但这大氅的传奇之处,据说是墨索里尼同志亲自设计的,中层可以防弹,而重量却与普通大氅相当。卖糕的,当年墨同志若不去搞啥法西斯地,而是拜于爱迪生脚下,说不定还能流传千古,而不是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吊尸广场的下场





外一篇 陈赓与宋希濂

   陈赓出身黄埔一期(此话真是太多余了),时为“黄埔三杰”之一,性格豪爽,在同学中极有威望,这使他后来与诸多国军高级将领都颇有渊源。而与这宋希濂,正如上面那位“大混账”网友所言,二人“很”有些传奇色彩。

   宋希濂,字荫国。1907年生于湖南省湘乡溪口。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与同学曾三共同创办了《雷声》墙报,所刊文章洋溢着爱国热情。

   1924年,宋希濂与其他考入陆军讲武堂的湖南考生一道,辗转来到广州,路上结识陈赓。陈赓丰富的阅历,幽默豪爽的性格很快就在这些老乡中取得威望,与李默庵一道被推为众人之首,宋希濂更如小弟弟一般跟在他的身后。正是这哥俩在广州大街上闲逛,看到了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才改变了他们以后的命运。

   看到陆军军官学校的招生简章后,陈赓欣喜若狂,对宋希濂说:“这才是孙先生的学校,咱们快去报名吧!”

   宋希濂毕竟才有17岁,虽然高兴,却有些犹豫,问道:“那陆军讲武堂怎么办?”

   “管它呢,考完再说!”

   “可招生简章上说要18岁。”

   “你多大?”

   “刚满17。”

   “满17就是18了,我21岁,还能借你两岁,走!”

   这哥哥真是当到家了,岁数都能借!但正是陈赓的这几句无厘头,为蒋介石赚得一位横扫千军的“鹰犬将军”!

   进入黄埔后,这哥俩又都分到了三队,上篇说到的那场大火,宋希濂跟在陈赓之后,灭火有功,受到表扬。一来二去,陈赓将宋希濂拉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旗下。

   宋希濂一度接受第一师二团团长,共产党员金佛庄的直接领导,中山舰事件之后,金佛庄离开,宋希濂也被调离,从此与党失去联系,最后脱离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陈赓与宋希濂在西安有过一次见面。那次两人共同赴宴,陈赓来了一个绝对有后现代风格的装扮,看上身像学者,从下身看,是老农,赤着脚。当时杜聿铭暗示宋希濂,给陈赓一双鞋穿(阿杜厚道啊!),宋笑曰:“不用,他就这脾气。”后来想别,两人互道珍重,相约再见。

   也许历史老人以为两人相约再见是在开玩笑,并未记在心上,十多年后才想起此事,赶快安排两人再见。

   再见之时,已是天上地下。

   49年底,陈赓从云南跑到重庆,专门来到白公馆看望关押在那的国民党高级战俘同学(别口,高级同学战俘?)除了宋希濂,还有曾扩情,钟彬。在与宋希濂的交谈中,陈赓并无半点责怪之词,高度赞扬了宋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并嘱咐宋多读些书,准备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特地交待给这些高级俘虏吃小灶,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

   送走陈赓,宋希濂幽幽地对钟彬说:真没想到,他又给我领了一条路。

   1959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令,宋希濂作为第一批战犯被释放了。在出狱那天,陈赓专程到监狱去接宋希濂,宋希濂见到陈赓后激动不已,说道:“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而共产党对我还如此宽大。”陈赓说:“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我党政策历来是既往不究,只要改悔认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宋希濂为陈赓对他的关心和鼓励激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61年。陈赓大将不幸因病逝世。宋希濂默默地站在陈赓遗体旁,禁不住老泪纵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八一建军节,本以为晚上CCTV-1会按惯例搞台晚会啥的。8点刚过,洒家依依不舍地把电视频道从《武林外传》调到CCTV-1,霎时间眼前火光闪烁,耳边枪炮声不断。

   端的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居然是在放《陈赓大将》。CCTV-1在建军节当天播放军事人物传记电视剧,看来这面子是给足了这位风流大将军了。仔细看了两眼,此片果然充满央视风格,垃圾道具、垃圾烟火、垃圾服装,40多岁的人硬化装成20岁蹦来蹦去,看得我胃部一阵痉挛。

   子曾经曰过:非礼莫视。得,洒家闭上眼,听一段吧。只听得有人大喊:活捉蒋介石,杀光娃娃兵。胃正常了,心中却一片无聊,果然是从陈大将东征战场救得校长一命说起的。

   陈大将一生传奇,救下校长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可惜这牵扯国共两党的大事,也未曾在教科书中见过,只能找演员电视中演绎一番。洒家看这电视,心中淡出个鸟来,不禁想侃侃这《陈赓大将》外的陈赓大将。

   陈赓,原名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他的祖父是湘军中的一名师长,他从小就梦想着能想祖父一样,在军队中大干一场。可惜,他的父亲却令他读书理财,继承家产。为了能看住这个宝贝儿子,陈赓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大他两岁半的媳妇。

   (同志们啊,谁说旧社会是万恶的啊!洒家倒是在新社会,这就奔三的人了,别说媳妇,女孩子的手都没碰过。陈少爷十岁出头便撞此桃花大运,怎不叫俺们这些后辈王老五眼红啊!)

   前几天看了一个强贴,将后主刘禅的无能表现归罪于相父将张飞女儿嫁给他当皇后。张飞那是啥模样啥性情,女儿随父,孔明硬是把阿斗这个有志青年折磨成个半痴呆。历史给了陈赓以启发,1916年,这个14岁的青少年毅然逃出家,投奔了湘军第6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四年的战斗,陈赓却仍然是个大头兵,他没有看到半点重走祖父仕途的希望,倒是落下一身疥疮和疲惫。但他的阅历却丰富起来,直爽而不甘寂寞的性情令他在连队中闹事,与欺压士兵的军官作对。当然,在湘军中,有此“恶习”的绝非他一人,至少有个姓彭的比他厉害许多。

   1921年,湘军第6团吃了败仗,姓曾的团长遭受排挤,退出军界,在长沙谋得铁路局长得差事。已经被军官整的无路的陈赓,借给曾团长运行李的机会,混上了火车,去向长沙。曾团座,哦不,曾局长倒也义气,让陈赓跟着他,给他谋了个铁路局办事员的差事。在洒家所见资料中,这一段都避讳了两个字——“逃兵”。

   那年月,在铁路局供事,也是份肥差,加上与局长相熟,好好干肯定不愁前途。可是陈赓是个坐不住的,省城长沙如此的繁华,他眼花缭乱。

   1921年,长沙究竟“卧”了多少头虎,谁也说不清楚。但大家现在都知道,当时长沙确确实实“藏”着一条“龙”。

   陈赓并未直接撞上这条龙,他徘徊在何叔衡的书店中,阅读进步书籍,后由何叔衡介绍,方才接触了毛泽东。在他的身边,还有蔡和森等大批我党早期骨干。受他们的熏陶和影响,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知那真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时候,是否注意到周围有一个姓陈的毛头小子。

   1923年,湖南各界爆发了声援“二七惨案”的游行活动,陈赓利用他在铁路局的便利,为活动提供许多帮助。同年6月,他又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军阀在长沙制造的“六一”惨案,并负伤。 毫无疑问,这个毛头小子在激烈的斗争中迅速的成长了起来。但是,他激进的行动也使得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曾局长在上峰的压力下不得不将他开除出铁路局。这个年青人的出路在何方?

   陈赓依旧坚持着从军的梦想,但这一次他选择了报考军校,这是他当军官的最好捷径。这次考试,在长沙育才中学进行,一百多名考生被录取。

   当年的黄埔第一期在长沙开设考场了吗?当然没有!简直是废话,谁告诉你陈赓那次考的是黄埔!实际上,那次陈赓报考的是程潜的广东陆军讲武学校。现在看来,如果没有这个历史上无甚名气的学校,国共双方都会失去一批湖南英才。

   1924年年初,一百多位被讲武学校录取的湖南学生经过二十多天的颠簸,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广州。在陈赓的简历中,大多会提到1924年2月进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学习。但在那批湖南学生的回忆中,这群人来到广州后,由于人生地不熟,没找到学校,而是寄住在旅馆甚至庙宇当中。后来找到程潜,程派李明灏向学生表示,发给食宿费,但学校正在修缮中,尚无法搬入。于是这百多人在广州游荡,撞上了陆军军官学校招生,一干人等皆拜于孙先生大名之下,义无反顾,投向黄埔!

   这百多湖南学子,究竟以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怎样的风浪,洒家无法一下道来,只能点出几个名气大点的。中共这边,除了陈大将,还有左权。而国民党那,李默庵、李文、李铁军、刘戡、宋希濂……单单兵团司令便有七八个之多,谁又曾想到,他们当年险些与黄埔擦肩而过。

   1924年5月,陈赓与其他三百多名学员一道,步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那时,谁也不会料想这三百多号进步青年将怎样左右已受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的命运 。他们坚定着革命的信念,他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他们,终将让这头睡狮发出震撼全世界的怒吼!




黄埔风云


   1924年4月28日,黄埔第一期入学考试的榜单公布了下来,蒋先云第一,曾扩清第二。陈赓的成绩平平,被分到了第三队。

   蒋先云,湖南新田人,中共早期的著名党员,考入黄埔军校前在湖南煤矿领导过工人运动。黄埔第一期的入学考试,蒋先云的笔试和口试都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黄埔中,蒋先云更是锋芒毕露,深得校长的喜爱,甚至在其明确表示退出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员身份后,校长依然将其苦苦留在身边。唉,这黄埔第一的桂冠,非他莫数了。

   此时的陈赓,却以他自己的天性,在同学中崭露着头角。

   军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许多学生第一次离家远行,缺乏社会经验。而陈赓在湘军当了四年兵,在长沙当过铁路小职员,丰富的阅历和乐观幽默的天性很快使他成为学生中的焦点。

   几十年后,依然有黄埔的同学能够回忆起陈大将当时在学生中表演“矮子吃长面”的情景。他先站在地上,捧着并不存在的碗和筷,哧溜哧溜的吸着面条。面条越吸越长,他又站到板凳上,又跳到桌面上,嘴头不停的嘬,喉头不停的往下咽……猛然的,他嗝的一声,两眼瞪得如同鸽子蛋,身体挺直往后倒。屋里所有人都在欢呼、叫嚷、摇帽子,各个笑得前仰后合,却又争先恐后地去扶他,一边扯着嗓子嚷嚷,一边推推挤挤,乱成一团。

   如果陈大将迟生了几十年,也许春晚的导演会无比头疼,究竟该让哪个姓陈的上台去吃面条呢?

   当然,陈赓最出名的还是恶作剧,据说杜长官当年就曾着过他的道,可怜了阿杜这老实人啊!

   一日,一队的蒋先云正在宿舍一边抽烟一边与同学讨论,突然走廊上传来“咚咚”的大皮鞋声。学生们一听就知道是总队长邓演达来查铺。宿舍一片骚乱,蒋先云急忙掐灭烟,和衣钻进被窝,一分钟后,寝室里鸦雀无声。大皮鞋声在门口停下,咳了两声,传出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乌烟瘴气,是哪一个敢在屋里抽烟,爬起来!”

   蒋先云心里一沉,准备受罚,爬起来向门口一看,骂道:“娘的,是你小子!”冲向门口掐住来人的脖子……其他人见势也都下地起哄,把“假邓演达”陈赓抬了起来。大伙一起嚷道:“陈赓这小子不演戏可惜了,成立个剧社,让他演女人……”

   在周恩来主任的亲自安排下,剧社果真成立了起来,社命“血花”,“以血酒花,以校为家”。社长李之龙,陈赓果然被委以“旦角”重任,在李之龙创作的《皇帝梦》中,陈赓扮演的“五姨太”花枝招展,与扮演袁世凯的蒋先云配合的天衣无缝。

   当然,仅仅靠这些,陈赓也不会在同学中取得那么大的威望。关键时刻,陈赓的表现毫不含糊。史载,黄埔印刷厂曾起火,陈赓冲锋在前,用假扮邓演达的大皮鞋蹬踏火苗,并站在递水长龙的前头,奋力扑火。终于,经过同学们三个小时的扑救,大火熄灭。次日,校长着重表扬了陈赓、蒋先云、宋希濂、贺衷寒等人。

   黄埔时期的蒋介石,意气风发,黑色的大氅更加引人注目。说到这大氅,还有些来历,是墨索里尼送给他的,款式与拿破仑当年所穿大氅一样。洒家以前也只知道校长是曾文正公的粉丝,不曾想年轻时的校长也膜拜过外国战神。虽说款式相同,但这大氅的传奇之处,据说是墨索里尼同志亲自设计的,中层可以防弹,而重量却与普通大氅相当。卖糕的,当年墨同志若不去搞啥法西斯地,而是拜于爱迪生脚下,说不定还能流传千古,而不是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吊尸广场的下场





外一篇 陈赓与宋希濂

   陈赓出身黄埔一期(此话真是太多余了),时为“黄埔三杰”之一,性格豪爽,在同学中极有威望,这使他后来与诸多国军高级将领都颇有渊源。而与这宋希濂,正如上面那位“大混账”网友所言,二人“很”有些传奇色彩。

   宋希濂,字荫国。1907年生于湖南省湘乡溪口。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与同学曾三共同创办了《雷声》墙报,所刊文章洋溢着爱国热情。

   1924年,宋希濂与其他考入陆军讲武堂的湖南考生一道,辗转来到广州,路上结识陈赓。陈赓丰富的阅历,幽默豪爽的性格很快就在这些老乡中取得威望,与李默庵一道被推为众人之首,宋希濂更如小弟弟一般跟在他的身后。正是这哥俩在广州大街上闲逛,看到了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才改变了他们以后的命运。

   看到陆军军官学校的招生简章后,陈赓欣喜若狂,对宋希濂说:“这才是孙先生的学校,咱们快去报名吧!”

   宋希濂毕竟才有17岁,虽然高兴,却有些犹豫,问道:“那陆军讲武堂怎么办?”

   “管它呢,考完再说!”

   “可招生简章上说要18岁。”

   “你多大?”

   “刚满17。”

   “满17就是18了,我21岁,还能借你两岁,走!”

   这哥哥真是当到家了,岁数都能借!但正是陈赓的这几句无厘头,为蒋介石赚得一位横扫千军的“鹰犬将军”!

   进入黄埔后,这哥俩又都分到了三队,上篇说到的那场大火,宋希濂跟在陈赓之后,灭火有功,受到表扬。一来二去,陈赓将宋希濂拉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旗下。

   宋希濂一度接受第一师二团团长,共产党员金佛庄的直接领导,中山舰事件之后,金佛庄离开,宋希濂也被调离,从此与党失去联系,最后脱离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陈赓与宋希濂在西安有过一次见面。那次两人共同赴宴,陈赓来了一个绝对有后现代风格的装扮,看上身像学者,从下身看,是老农,赤着脚。当时杜聿铭暗示宋希濂,给陈赓一双鞋穿(阿杜厚道啊!),宋笑曰:“不用,他就这脾气。”后来想别,两人互道珍重,相约再见。

   也许历史老人以为两人相约再见是在开玩笑,并未记在心上,十多年后才想起此事,赶快安排两人再见。

   再见之时,已是天上地下。

   49年底,陈赓从云南跑到重庆,专门来到白公馆看望关押在那的国民党高级战俘同学(别口,高级同学战俘?)除了宋希濂,还有曾扩情,钟彬。在与宋希濂的交谈中,陈赓并无半点责怪之词,高度赞扬了宋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并嘱咐宋多读些书,准备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特地交待给这些高级俘虏吃小灶,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

   送走陈赓,宋希濂幽幽地对钟彬说:真没想到,他又给我领了一条路。

   1959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令,宋希濂作为第一批战犯被释放了。在出狱那天,陈赓专程到监狱去接宋希濂,宋希濂见到陈赓后激动不已,说道:“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而共产党对我还如此宽大。”陈赓说:“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我党政策历来是既往不究,只要改悔认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宋希濂为陈赓对他的关心和鼓励激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61年。陈赓大将不幸因病逝世。宋希濂默默地站在陈赓遗体旁,禁不住老泪纵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