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葡萄牙和其他“中立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15:32
二战中的葡萄牙和其他“中立国”

德国人实际上相当清楚自己资源匮乏的实际状况,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就建立了完善的各种战略资源储备,这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比如,1939年德国仅一笔业务就由法本公司从美国进口了2000万美元的航空汽油。这种交易一直持续到美国完全参战。  
  所以说至少到43年德国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资源危机。42年之前,德国有足够的钢铁、煤炭等主要资源、由于德国本身的战略储备和从欧洲其他国家的掠夺,此种资源危机还不是非常的明显。至于43年年末德国的回光返照可以说于意大利这个废物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意大利也建立了相应于本国实力的战略资源储备,可是意大利投降使得其在战争中的储备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这些暂时弥补了德国本身资源的严重消耗。(以石油为例,二战之前意大利海军单独储备的海军用石油就够180天使用,可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战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作战就被瓦解,这些石油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  
  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来路就是当时欧洲的五大中立国(土尔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瑞典)实际上在战争没有真正明朗化之前都在大量的向德国提供其所需要的战略资源,真正让这些国家断绝和德国交易的主要压力即来自美国。  
  瑞典其本身是纳粹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优质铁矿砂(可以生产出高级合金钢)对德国的国防生产尤其重要,希特勒甚至为此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比如瑞典轴承公司(S&K Bearings)其是与纳粹勾结最密切的瑞典公司之一,向德国出口了大量滚珠轴承。由于美国同样依*S&K公司的轴承,这就又给美国出了个难题。如果对S&K公司及瑞典施加制裁,极可能引起S&K的报复,限制对美国轴承的出口,并中断军需品生产。第二个选择是在战争中夺取S&K的工厂。可是这样做只会促进罗斯福的评论家们对现今政府内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日益猖獗的指责。剩下的最后一个选择是让S&K公司继续正常运营,这也是美国政府最后决定采取的措施。这样,无论谁赢得这场战争,通过向双方提供轴承,S&K都会是最后的赢家。葡萄牙的外贸收支从1939年的入超9000万美元一下子变为1942年的出超6800万美元。在战争的最初四年,葡萄牙的私人公司总资本几乎翻了一番,葡萄牙国家银行黄金储备增长了3倍多。  
  接下来讲讲参战各国所急需的钨砂,事实上德国也并非像某些军刊上说的那样钨砂资源匮乏到根本无法装备部队,更不是因为同中国的交易停止而导致钨砂资源的紧缺,其实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急需的钨砂主要是依*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而美英两国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施加的压力才是导致德国用于战争的钨砂匮乏的根本原因。当时葡萄牙的经济繁荣依*于其丰富的钨砂资源。纳粹德国主要从葡萄牙和西班牙进口钨砂。除可用做电灯泡的灯丝外,钨在军备生产中还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的碳化钨车刀和钻头,而美国只能使用次等的钼合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虏伯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垄断了碳化钨的生产。另外钨合金也用于制造穿甲弹。盟国认为德国对钨矿的最小需求是每年3500吨。考虑到纳粹对钨矿的巨大需求、及其为了确保钨矿供应所采取的非常措施,盟国准确地推断出钨是纳粹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盟国同样需要钨,然而他们有别的来源(例如中国),并不完全依赖西葡两国的出产,因此盟国的目标是尽量使纳粹少得到钨砂,为此大量抢购葡萄牙钨砂。到1943年,钨砂价格已涨至战前的775%,使葡萄牙大赚了一笔,其钨砂产量也从1938年的2419吨猛增至1942的6500吨。 为了保持中立,葡萄牙在1942年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出口配额体系,允许盟国和轴心国从各自在葡萄牙拥有的钨矿出口矿石,对葡萄牙自己的矿山则设立固定配额。英国拥有葡萄牙最大的钨矿,德国有几个规模小一些的钨矿。1942年,葡萄牙和德国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向德国的钨砂出口量增至2800吨,德国则提供煤,钢和钾肥。1943年,盟国也试图与葡萄牙签订新的钨砂进口协定。葡萄牙要求盟国降低硫铵、石油和其它产品的价格作为回报,但遭到拒绝。葡萄牙因此降低了对盟国的钨砂出口量。  


于前两者(瑞典和葡萄牙)的相对中立不同,西班牙的中立则是偏向于德国的。  
  在二战初期,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如果不是西班牙将其中大部分石油转卖给纳粹的话,美国还会提供更多。 西班牙与纳粹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内战期间所欠的债务。包括武器和其他物资在内,西班牙欠德国的钱超过了2.12亿美元。而且由于西班牙国家银行的330吨黄金储备早在1935年就被共和国政府的苏联顾问盗运到苏联,西班牙无力偿清这笔巨款。除了债务关系外,西班牙的丰富矿藏和贸易资源也是纳粹所需要的。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三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盟国的封锁阻止了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食品的企图,但是从南美经西班牙运入纳粹手中的工业钻石和白金(用于化工和电机)由于体积较小根本无从拦截。  
  盟国与西班牙的贸易有三个目的。首先是获得只有西班牙才可提供的一些资源。其次,从西班牙购买物资可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第三,通过与西班牙的贸易可以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  
盟国与西班牙之间真正的贸易重点也是钨砂。到1941年,德国已经探明了西班牙的全部钨矿,并通过代理商控制了西班牙最大的钨矿,几乎获得了出产的全部钨砂,而英国只得到了32吨。西班牙的钨矿出口采取自由贸易原则,不像葡萄牙那样实行配额限量体系。由于掌握大量硬通货,这对盟国是一个优势。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结果该年的钨砂产量几乎比前年翻了一倍,增至近2000吨,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美元飙升至16800美元,盟国获得了其中将近一半的钨砂。  
  1943年2月,西班牙与德国秘密签署了一份新协定,德国同意用武器作为购买钨砂的费用。然而在谈判期间德国将武器的价格提高了4倍,引起了对方的愤怒。最后西班牙与德国达成协议:内战时欠德国的债务分四次还清,而德国将用这些钱购买钨砂。1943年内,德国购买了钨矿占出产量的35%,而该年西班牙的钨矿总产量大约是1940年的4到5倍。  
  1944年1月,英国驻西班牙大使塞缪尔·霍尔(Sir Samuel Hoare)与佛朗哥就停止与纳粹的钨贸易问题进行了会晤,但未达成共识。随后盟国对西班牙实施了石油禁运。5月2日,西班牙同意将对德国的钨出口减至上一年的一半(但当年德国还是通过走私的方式得到了3865.6吨钨砂)。对德国的钨砂出口于1944年8月中止,此时西班牙的边境已经关闭。  
  而瑞士则是作为一个洗钱机器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获得的平衡得以生存下去。(自然不用多说)  
  而最后一个国家土尔其1941年10月,与德国签订了一份重要的贸易协定。德国用军需品和其它工业品与土耳其交换矿石原料,尤其是铬矿石。与此同时土耳其与英美也保持友好关系,以铬矿石与英美交换先进的武器装备。铬是制造合金钢的必用材料,而土耳其正是纳粹的唯一铬进口国。纳粹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曾经指出,若是铬矿石的供应被切断,会导致德国的军火生产中断10个月。铬矿石经铁路由土耳其运往德国,其间要经过世界上最为崎岖不平的巴尔干山区,一路上到处是桥梁和隧道。盟军在战争结束前重点轰炸了这条铁路,以切断对德国的铬矿供应。 为了争取土耳其参战、或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土耳其于1941年被美国列入租借法案受援国名单。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预料到纳粹不会再对土耳其构成军事威胁,于是共同要求它参战。直到1944年4月,土耳其才停止对德国的铬矿石供应。二战中的葡萄牙和其他“中立国”

德国人实际上相当清楚自己资源匮乏的实际状况,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就建立了完善的各种战略资源储备,这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比如,1939年德国仅一笔业务就由法本公司从美国进口了2000万美元的航空汽油。这种交易一直持续到美国完全参战。  
  所以说至少到43年德国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资源危机。42年之前,德国有足够的钢铁、煤炭等主要资源、由于德国本身的战略储备和从欧洲其他国家的掠夺,此种资源危机还不是非常的明显。至于43年年末德国的回光返照可以说于意大利这个废物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意大利也建立了相应于本国实力的战略资源储备,可是意大利投降使得其在战争中的储备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这些暂时弥补了德国本身资源的严重消耗。(以石油为例,二战之前意大利海军单独储备的海军用石油就够180天使用,可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战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作战就被瓦解,这些石油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  
  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来路就是当时欧洲的五大中立国(土尔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瑞典)实际上在战争没有真正明朗化之前都在大量的向德国提供其所需要的战略资源,真正让这些国家断绝和德国交易的主要压力即来自美国。  
  瑞典其本身是纳粹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优质铁矿砂(可以生产出高级合金钢)对德国的国防生产尤其重要,希特勒甚至为此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比如瑞典轴承公司(S&K Bearings)其是与纳粹勾结最密切的瑞典公司之一,向德国出口了大量滚珠轴承。由于美国同样依*S&K公司的轴承,这就又给美国出了个难题。如果对S&K公司及瑞典施加制裁,极可能引起S&K的报复,限制对美国轴承的出口,并中断军需品生产。第二个选择是在战争中夺取S&K的工厂。可是这样做只会促进罗斯福的评论家们对现今政府内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日益猖獗的指责。剩下的最后一个选择是让S&K公司继续正常运营,这也是美国政府最后决定采取的措施。这样,无论谁赢得这场战争,通过向双方提供轴承,S&K都会是最后的赢家。葡萄牙的外贸收支从1939年的入超9000万美元一下子变为1942年的出超6800万美元。在战争的最初四年,葡萄牙的私人公司总资本几乎翻了一番,葡萄牙国家银行黄金储备增长了3倍多。  
  接下来讲讲参战各国所急需的钨砂,事实上德国也并非像某些军刊上说的那样钨砂资源匮乏到根本无法装备部队,更不是因为同中国的交易停止而导致钨砂资源的紧缺,其实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急需的钨砂主要是依*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而美英两国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施加的压力才是导致德国用于战争的钨砂匮乏的根本原因。当时葡萄牙的经济繁荣依*于其丰富的钨砂资源。纳粹德国主要从葡萄牙和西班牙进口钨砂。除可用做电灯泡的灯丝外,钨在军备生产中还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的碳化钨车刀和钻头,而美国只能使用次等的钼合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虏伯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垄断了碳化钨的生产。另外钨合金也用于制造穿甲弹。盟国认为德国对钨矿的最小需求是每年3500吨。考虑到纳粹对钨矿的巨大需求、及其为了确保钨矿供应所采取的非常措施,盟国准确地推断出钨是纳粹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盟国同样需要钨,然而他们有别的来源(例如中国),并不完全依赖西葡两国的出产,因此盟国的目标是尽量使纳粹少得到钨砂,为此大量抢购葡萄牙钨砂。到1943年,钨砂价格已涨至战前的775%,使葡萄牙大赚了一笔,其钨砂产量也从1938年的2419吨猛增至1942的6500吨。 为了保持中立,葡萄牙在1942年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出口配额体系,允许盟国和轴心国从各自在葡萄牙拥有的钨矿出口矿石,对葡萄牙自己的矿山则设立固定配额。英国拥有葡萄牙最大的钨矿,德国有几个规模小一些的钨矿。1942年,葡萄牙和德国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向德国的钨砂出口量增至2800吨,德国则提供煤,钢和钾肥。1943年,盟国也试图与葡萄牙签订新的钨砂进口协定。葡萄牙要求盟国降低硫铵、石油和其它产品的价格作为回报,但遭到拒绝。葡萄牙因此降低了对盟国的钨砂出口量。  


于前两者(瑞典和葡萄牙)的相对中立不同,西班牙的中立则是偏向于德国的。  
  在二战初期,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如果不是西班牙将其中大部分石油转卖给纳粹的话,美国还会提供更多。 西班牙与纳粹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内战期间所欠的债务。包括武器和其他物资在内,西班牙欠德国的钱超过了2.12亿美元。而且由于西班牙国家银行的330吨黄金储备早在1935年就被共和国政府的苏联顾问盗运到苏联,西班牙无力偿清这笔巨款。除了债务关系外,西班牙的丰富矿藏和贸易资源也是纳粹所需要的。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三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盟国的封锁阻止了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食品的企图,但是从南美经西班牙运入纳粹手中的工业钻石和白金(用于化工和电机)由于体积较小根本无从拦截。  
  盟国与西班牙的贸易有三个目的。首先是获得只有西班牙才可提供的一些资源。其次,从西班牙购买物资可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第三,通过与西班牙的贸易可以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  
盟国与西班牙之间真正的贸易重点也是钨砂。到1941年,德国已经探明了西班牙的全部钨矿,并通过代理商控制了西班牙最大的钨矿,几乎获得了出产的全部钨砂,而英国只得到了32吨。西班牙的钨矿出口采取自由贸易原则,不像葡萄牙那样实行配额限量体系。由于掌握大量硬通货,这对盟国是一个优势。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结果该年的钨砂产量几乎比前年翻了一倍,增至近2000吨,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美元飙升至16800美元,盟国获得了其中将近一半的钨砂。  
  1943年2月,西班牙与德国秘密签署了一份新协定,德国同意用武器作为购买钨砂的费用。然而在谈判期间德国将武器的价格提高了4倍,引起了对方的愤怒。最后西班牙与德国达成协议:内战时欠德国的债务分四次还清,而德国将用这些钱购买钨砂。1943年内,德国购买了钨矿占出产量的35%,而该年西班牙的钨矿总产量大约是1940年的4到5倍。  
  1944年1月,英国驻西班牙大使塞缪尔·霍尔(Sir Samuel Hoare)与佛朗哥就停止与纳粹的钨贸易问题进行了会晤,但未达成共识。随后盟国对西班牙实施了石油禁运。5月2日,西班牙同意将对德国的钨出口减至上一年的一半(但当年德国还是通过走私的方式得到了3865.6吨钨砂)。对德国的钨砂出口于1944年8月中止,此时西班牙的边境已经关闭。  
  而瑞士则是作为一个洗钱机器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获得的平衡得以生存下去。(自然不用多说)  
  而最后一个国家土尔其1941年10月,与德国签订了一份重要的贸易协定。德国用军需品和其它工业品与土耳其交换矿石原料,尤其是铬矿石。与此同时土耳其与英美也保持友好关系,以铬矿石与英美交换先进的武器装备。铬是制造合金钢的必用材料,而土耳其正是纳粹的唯一铬进口国。纳粹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曾经指出,若是铬矿石的供应被切断,会导致德国的军火生产中断10个月。铬矿石经铁路由土耳其运往德国,其间要经过世界上最为崎岖不平的巴尔干山区,一路上到处是桥梁和隧道。盟军在战争结束前重点轰炸了这条铁路,以切断对德国的铬矿供应。 为了争取土耳其参战、或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土耳其于1941年被美国列入租借法案受援国名单。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预料到纳粹不会再对土耳其构成军事威胁,于是共同要求它参战。直到1944年4月,土耳其才停止对德国的铬矿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