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挑战者601,flankerz请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30:06
《中国空军》1987年第3期

一、太平洋上空飞来6个中国飞行员,他们是为了迎接“挑战者”而来
    “挑战者”!好一个虎势势的名字,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名字。挑战者!
    波音747宽体客机在太平洋上空航行。飞机上有7位中国人。透过明亮的圆圆的舷窗,他们看到的不是太平洋那浩瀚无边的湛蓝,而是浩瀚无边的云海。似乎太平洋上升到翼下,云朵象飞溅的浪花拍打着舷窗,撞击着他们的胸膛。
    7人中,一位是空军司令部翻译脱天福,6位是中国空军某运输团的飞行员。那位短发象钢针一样直竖着的,是副团长黄春清。另一位,乌黑的头发波浪形向后飞卷,显得俊逸潇洒,是副大队长吴家祥。人高马大的是张景海,脸膛黑红的是以自学出了名的赵京战。还有老成持重的史尔中,英气勃勃的陆国平。除最年轻的陆国平因其机敏过人入选外,其他飞行员的飞行技术都称得上老辣圆熟。看得出,中国方面派出了强有力的阵容迎战“挑战者”。
    所谓“挑战者”,是指加拿大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加空)生产的“挑战者——601”飞机。中国购买了3架,装备在黄春清所在的运输团。今天,1986年7月2日,他们飞往加拿大,学习驾驶“挑战者”。
    黄春清飞过7种型号的飞机,几乎飞过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所有机型。但对这一次学习驾驶“挑战者”,他的心却悬浮着,就象此时的波音747悬浮在12000米高空中一样。
    “挑战者——601”,是按照国际航空发展的新理论设计的新机种。飞机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的“依菲斯”系统,飞行管理系统,数据导航系统,是80年代的机载设备。这些,黄春清和他的飞行员从未接触过。
    还有,“挑战者”实行3人制机组。黄春清他们过去一直是5人制机组(飞行员两名,空中领航员、通信员、机械师各一名)。“挑战者”减掉了领航员、通信员,领航、通信任务加在两名飞行员身上。飞行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操纵能力,还要有足够的领航能力和通信能力。
    “挑战者”是用80年代技术武装的。他们6人,原先驾驶的飞机是60年代技术武装的。他们这次学习总共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也就是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跨越两个年代。
    而且,他们要拄着“拐杖”跨越。就象盲人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一样,他们要依靠翻译。不会英语,是个严重的障碍。6人中,除了吴家祥、赵京战通过自学能认识一些英文外,其他人基本不会。这样,本来就很紧迫的时间,又被翻译占去了一半!
    还有,加空对培训的飞行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理论学习不及格不能进入模拟机训练;模拟机训练不及格,不能进入实机驾驶;实机驾驶不及格不发毕业证书。如果我们拿不到毕业证,不是驾驶“挑战者”回来,而是两手空空重坐这波音747返回,即使你羞得跳到太平洋里去,那有什么用?
    “挑战者”!好一个虎势势的名字,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名字!
    飞机出云,翼下是北美大陆。这里是平畴沃野,碧草清流。大片国土被森林覆盖,高速公路蜿蜒其间。当中国的汉唐文化在东方闪耀着璀璨的光辉的时候,北美大陆还是一片蛮荒之地。1534年,雅各·卡提埃溯圣劳伦斯河向内地航行,为法国开辟了加拿大,至今不过400余年。如果从1869年成立加拿大自治领算起,至今才百余年。
    飞机大概遇到了低空的气流,颤抖了一下。原来,飞机下降,蒙特利尔到了。
二、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厉鬼
    当黄春清一行抵达蒙特利尔机场的时候,先期到达加空学习维修“挑战者”的本团机务人员来机场迎接他们。从这些机务人员关不住的笑容里,黄春清捕捉到了信号:这些同志学得不错!
    机务人员比飞行员早一步接受挑战。
    按照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的机务体制,飞机维护分为机械、特设两大部分,特设部分又分为仪表、电气、无线电、雷达。彼此间各自独立,学机械的不学特设,学特设的不学机械。他们按照这个分工赴加空学习。可是一到加空,人家却要求用相当多的时间机械、特设一起学。
    “挑战者”被加空称之为“电气化飞机”。它的很多理应属于机械的部分被电气代替,仪表、电气、无线电、雷达也被无数个大大小小计算机统一起来,被数控电路连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原先学机械的不懂特设,原学特设的不懂机械。旧的分工要被新的组合代替,专精一隅的知识需要更广泛的包容。
    还有,“挑战者”的维修,一共分为三级。合同规定,加空培训中心只给中国空军的机务人员进行一级培训。一级是初级,只要求机务人员懂得,某一设备什么样是正常的,什么样是不正常的;发现不正常怎么办?拆下,换上新部件就行了,其余的工作交给二级、三级维护去做。教员按这种程度授课。中国学员回国后要独立工作,自然不能满足于教员教给的一级维护知识。
    中国赴加空学习的机务方面负责人、团机务处副主任曹枫要求学员:我们是祖国人民派来学习先进技术的,回去就是教员、骨干,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把“挑战者”弄懂弄透。他将五指变成铁钩:
    “要把教员肚子里的货——全扒出来!”
    “挑战者”飞机上有一个应急用的空气驱动发电机。当飞机在空中出现故障,全部交流电源失灵的时候,有一个电爆管就自动爆炸,将这个发电机紧急释放到机身之外,靠空气驱动发电保证导航通信。教员讲完使用方法,有学员问:
    “能否给我们讲讲它的原理?”
    教员讲完原理。学员马中会站起来,又问:“在地面检查飞机,用千斤顶把飞机顶起来,这等于在空中一样。如果用地面电源通电检查,在突然中断的情况下,空气驱动机会不会紧急释放?”
    电爆管爆炸一个损失1500多美元。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弄清楚,回国好制定维护规程。
    教员思考了一会儿,回答:“不会。”
    学员紧追:“为什么?”
    教员讲了一阵,有的学员理解了,有的学员不理解。
    “根据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一个学员走上讲台,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另一个学员不同意,也跑上讲台边画边讲。台下的学员指手划脚,有说这样的,有说那样的。教员叽里哇啦,翻译叽里哇啦。学员等不及翻译,连忙打手势比划着;越急越讲不清,“慢来慢慢来,是不是这样的、这样的……”
    教室里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交汇,英语汉语共鸣。
    等到把这个问题都搞清楚了,一看表:哎呀呀,已经超过下班时间一个多小时!
    学员刘振芳、李忠宪发现教材中一处线路图画错了,向教员理查德提出。理查德开始不以为然。当他确认中国学员的意见是正确的,感慨万端:“我一直用这个教材教学生,没有发现错误,也没有任何学员提出过。中国学员学得最认真。”
    加空免费送我们一部教学用幻灯机。一位教员晚上把它送到中国学员下榻的公寓。一进门,看到大家正在认真做笔记,公寓犹如第二个教室。他觉得好奇怪:中国人不休息。怪不得他们会提出那么多让人不易解答的问题!
    你好!面带微笑的中国人,不爱休息的中国人,好提问题的中国人。加空教员和中国学员之间感情日益加深,他们对中国学员提出的问题总是千方百计给予满意的答复。下班后还带上厚厚的资料查阅中国学员提出的问题。
    中国学员经受了大小15次考试,没有一个人的成绩是在90分以下的。这在加空培训中心的历届各国学员中成绩最好。
    中国学员的优异成绩震动了培训中心。加空报纸一位记者闻讯赶来,就中国学员的学习情况访问培训中心经理本辛先生,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报纸上。经段善权同志翻译,这里摘录几段:
中国学生显示了特殊的奉献精神
    新近参加挑战者维护训练课程的一组学生,正在以自己的成绩制定新的标准。他们打破了挑战者飞机维护的训练记录。
    这组学生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培训中心主任本辛说:“过去5年来,我教过包括西德、马来西亚、美国和加拿大空军等在内的2200名以上的学生。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生来此受训。他们非常敏锐,极其聪明,学习动机明确。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们以前从未遇到过。
    “他们想知道飞机的一切。他们勤学好问。他们想了解飞机各种技术资料的深度,远远深过我们通常传授给其他用户的。他们维护飞机的姿态亦不同于其他用户。在北美,如果用户的飞机出了故障,他们就会拿起电话来,请我们给他们找答案。中国学生要靠他们自己来排除故障、修理飞机。”
    本辛接着说:“这些学生的奉献精神还表现在课堂外。他们每天晚上在宿舍复习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这种工作态度的结果清楚地表现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中。
    “我们出的试题难度不小,他们的成绩是最好的。这也说明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
    “我觉得,他们的飞机将得到很好的维护。”
三、跳高运动员瞄准前面的横杆飞跃。他们瞄准的横杆——当世界第一流飞行员
    中国飞行员在加空飞行训练中心培训。第一阶段是4个星期的理论学习。
    第一节课。面对33岁的飞行理论教员达格,46岁的中国学员班长黄春清喊声:“起立!”
    6人起立,行注目礼。黄春清向教员问候:
    “早晨好!”
    “请坐!”
    飞行训练中心经理蒙诺进来,拍拍达格的肩膀:
    “从今天起,达格先生和你们一起学习‘挑战者’的理论。如果他教不好,你们向我反映,我调换教员。祝诸位学习顺利!”
    翻译脱天福翻译完毕。学员们心想,蒙诺先生的潜台词是:如果诸位学习不合格,我也将不留情地淘汰!
    4个星期,要学完飞机17个系统,几十万字的教材。教员一天讲两三章,哇啦哇啦,如行云流水一般。学员们的脑细胞全部“开机”,紧紧跟踪教员、翻译,手在不停地记笔记。8个小时下来,太阳穴发痛,脑袋发木了。
    下班,两辆出租车把他们拉回下榻的公寓。大家动手,随便做点吃的,又接着4个小时的挑灯夜战。把白天课堂笔记整理出来,讨论难点,预习第二天课程。
    在国内的时候,不是在想象西方的电视如何新奇有趣吗?中国学员住的每个房间都有彩色电视。哪里顾得上看呀,插头拔掉了,电视机放在一边。加拿大实行周五工作制,星期六、星期日两天休息。这两天成了中国学员难得的集体攻关时间。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武官蔡孟荪,一个星期天驱车到中国飞行员公寓看望,开门一看,大为感动:墙上挂的是座舱图,桌上、床上、地毯上摆满了教材、笔记、线路图。6个飞行员,一律只穿背心大裤衩,坐在地毯上,6颗脑袋凑在一起,干啥?研究线路。蔡武官看着一张张消瘦的面孔,好心疼:
    “可别累坏了!可别累坏了!”
    中国学员在这里真正遇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
    不懂英语,最为中国学员头痛。就说那座舱图吧,各种按键、开关、旋钮、指示灯一共700多个,光是各种警告指示灯就有200多个!全是英文标示。张景海等几个不识英文的飞行员,在每个英文字母旁标上汉字,然后一遍遍默记,直至烂熟于心。700多个啦,你去背吧!6个飞行员中陆国平最年轻,25岁。其他同志都在35岁以上,黄春清46岁,记忆力已不如年轻人。他们要下多少苦功啊!
    如果你认识英文呢?一个也不用背。那上面不明明用英文标示了么!
    听课也有诸多不便。教员的语言要经过翻译这个“中转站”。尽管我们的翻译业务是好的,但他毕竟不是飞行行家,翻译时不免要出现“中梗阻”。在行家与行家之间,隔着一个非行家,欢快的知识之流在这里要打一个旋涡才能继续前进,自然阻滞了它的流速。
    况且,有些东西靠默记根本行不通。比如,过去的飞行参数都是通过仪表上的指针刻度表示,罗盘就管航向,地平仪显示飞机姿态。现在不同了,飞机上分为飞行管理系统、电子仪表系统、数据导航系统,每个系统的参数通过各自的电视荧光屏显示。你想知道某一个参数,你就去按这个系统相应的按键,这个参数就在电视上“跳”出来了。但是跳出来的不是你的老相识——汉字,而是那个你讨厌的曲里拐弯的洋码字——英文。管理系统电视荧光屏能显示62个画面,你去默记吧!
    你朝思暮想现代化。突然,有一个“现代化”跳到你跟前,却是她不认识你,你不认识她。
    还有,这些经验丰富的中国学员们突然感到自己知识面是如此的窄狭。飞行员过去只管拉杆蹬舵,操纵飞机;现在,却砍去了领航员、通信员,顿觉领航通信能力不够。“挑战者”飞机上用了很多电子计算机,可我们对电子计算机知识还不摸门呢。
    “哎呀呀,假如我提前一年学习英语,我早一点涉猎电子计算机书籍,那我今天就……”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可我听到有同志说:咱飞的是国产飞机,全是中国字,学那个洋码字,用不着。
    不对!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分国度的,正在走向各国之间科技合作的趋势。加拿大生产的“挑战者”,先进的特种设备是美国斯佩里公司的,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中国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王昂已经宣布,国产战斗机将走和国外合作发展的道路。国产战斗机上安装先进的外国设备,不是将来的事情,而是正在实行的事情。同志!你得有全球意识。
    这里,说说6位飞行员中的一个,赵京战。
    他,参加北京市自学高考,3年考了25门课程,平均一个多月拿下一门。3年拿了3个文凭:党政干部基础科、中文大专、中文本科。而这3年他安全飞行平均每年200小时以上。
    北京市召开颁发首批自学考试学士学位证书大会,接受学士学位证书的一共20人,其中空军3人,他是唯一的飞行员。
    他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哲学:钻研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黑格尔的《小逻辑》。他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自己的飞行经验,写有论文《飞行与哲学》,一万余字,发表在《中国空军》杂志上。数学:他硬着头皮,钻研一般人望而却步的复变函数、矩阵。古代汉语,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一份杂志《中国语文》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再”、“载”的本义与通假》的小论文。小说创作:有一篇小说《家庭逻辑》发表在《北京晚报》“一分钟小说”专栏。英语:拿着学英语的小册子,出差在火车上看看,睡觉前、午休时看看,居然能断断续续看懂30%。参加北京市英语自学考试,居然得了个64分。他只想到,多学知识总会有用的,没想到这个30%在改装“挑战者”飞机中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没想到学英语这么快就派上了用途!
    听课时,教员讲一遍,他能听懂一部分:又听翻译讲一遍,等于听了两遍。不懂的地方,可以用英语简单地和教员讨论讨论,可以直接查看英文教材。他不必花费精力去背那个有700多个英文标示的座舱图。当别人背得头昏脑胀的时候,他却移兵别处,攻击更顽固的堡垒。
    由于他懂一点英文,由于他过去的多方涉猎构成了比较厚实的知识功底,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不仅能消化教员授课的内容,还能和自己过去的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学习。
    飞行管理系统是驾驶舱中最复杂的设备。它用电子计算机对整个飞行进行统一管理,计算机里储存着全球的导航资料数据。它的控制面板有3个工作键,12个数据键,7个功能键,它的电视荧光屏能出现62个不同的画面。键与键之间、键与画面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如同迷宫,令人生畏。
    赵京战决心攻下这个难关。飞行训练中心的教室里有一台挑战者管理系统教具模型,白天使用,晚上空闲。赵京战带着飞行员陆国平,揣上两个面包,晚上钻进教室。按下一个键钮,调出一页画面,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各画面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一一记录下来。桌上的稿纸不断加厚,几个小时过去了,面包忘了啃一口,繁华的蒙特利尔大街上已断了行人。
    连续4个晚上,终于把键钮画面之间的内部关系摸清了。他们又进而想到:画一张大图,把它显示出来。
    于是,哈登公寓802房间,一张大纸铺在桌上。赵京战、陆国平伏在桌前,把管理系统的画面图一张一张贴在大纸上,按照功能性质分类编排,并将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画面与键钮之间的关系,用线路、箭头、注解表示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来龙去脉。
    又是3个夜晚过去,图表制成。赵京战在图纸右下角写上“依菲斯管理系统显示图。中国‘挑战者’赴加培训组制。”
    第二天,赵京战拿着这张图到加空复印。工作人员大吃一惊:
    “哪里弄来的呀?”
    “我们画的。”
    “你们?”
    “我们!”
    加空教员过去带学员,每讲到飞行管理系统,学员如入迷宫,“迷不知所之”,教员一下也讲不明白。有了这张图,一目了然。
    “能不能送给我们一张,作为以后的教学挂图?”
    “鉴于加空朋友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我们不申请专利,免费赠送!”赵京战半开玩笑地说。
    果然,这张图纸挂在办公室墙上。这事风传出去,被加空副总裁卡将军(原加拿大空军司令)知道,立即打电话给中国驻加武官蔡孟荪:
    “蔡先生,贵国飞行员是在创造性地学习!”
    这之后,赵京战又画出了《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显示图》、《重心平衡表》。这3张图表,为改装“挑战者”的其他4位飞行员提供了便利,为以后改装“挑战者”的飞行员积累了资料,也为加空飞行训练中心教学作出了贡献。
    理论学习阶段结束,闭卷考试100道题,开卷考试100道题。中国飞行员平均成绩94.7分。加空教员说:我用同样的这些题去考其他国家飞行员,有10%至30%不及格,你们全部优秀。《中国空军》1987年第3期

一、太平洋上空飞来6个中国飞行员,他们是为了迎接“挑战者”而来
    “挑战者”!好一个虎势势的名字,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名字。挑战者!
    波音747宽体客机在太平洋上空航行。飞机上有7位中国人。透过明亮的圆圆的舷窗,他们看到的不是太平洋那浩瀚无边的湛蓝,而是浩瀚无边的云海。似乎太平洋上升到翼下,云朵象飞溅的浪花拍打着舷窗,撞击着他们的胸膛。
    7人中,一位是空军司令部翻译脱天福,6位是中国空军某运输团的飞行员。那位短发象钢针一样直竖着的,是副团长黄春清。另一位,乌黑的头发波浪形向后飞卷,显得俊逸潇洒,是副大队长吴家祥。人高马大的是张景海,脸膛黑红的是以自学出了名的赵京战。还有老成持重的史尔中,英气勃勃的陆国平。除最年轻的陆国平因其机敏过人入选外,其他飞行员的飞行技术都称得上老辣圆熟。看得出,中国方面派出了强有力的阵容迎战“挑战者”。
    所谓“挑战者”,是指加拿大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加空)生产的“挑战者——601”飞机。中国购买了3架,装备在黄春清所在的运输团。今天,1986年7月2日,他们飞往加拿大,学习驾驶“挑战者”。
    黄春清飞过7种型号的飞机,几乎飞过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所有机型。但对这一次学习驾驶“挑战者”,他的心却悬浮着,就象此时的波音747悬浮在12000米高空中一样。
    “挑战者——601”,是按照国际航空发展的新理论设计的新机种。飞机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的“依菲斯”系统,飞行管理系统,数据导航系统,是80年代的机载设备。这些,黄春清和他的飞行员从未接触过。
    还有,“挑战者”实行3人制机组。黄春清他们过去一直是5人制机组(飞行员两名,空中领航员、通信员、机械师各一名)。“挑战者”减掉了领航员、通信员,领航、通信任务加在两名飞行员身上。飞行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操纵能力,还要有足够的领航能力和通信能力。
    “挑战者”是用80年代技术武装的。他们6人,原先驾驶的飞机是60年代技术武装的。他们这次学习总共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也就是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跨越两个年代。
    而且,他们要拄着“拐杖”跨越。就象盲人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一样,他们要依靠翻译。不会英语,是个严重的障碍。6人中,除了吴家祥、赵京战通过自学能认识一些英文外,其他人基本不会。这样,本来就很紧迫的时间,又被翻译占去了一半!
    还有,加空对培训的飞行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理论学习不及格不能进入模拟机训练;模拟机训练不及格,不能进入实机驾驶;实机驾驶不及格不发毕业证书。如果我们拿不到毕业证,不是驾驶“挑战者”回来,而是两手空空重坐这波音747返回,即使你羞得跳到太平洋里去,那有什么用?
    “挑战者”!好一个虎势势的名字,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名字!
    飞机出云,翼下是北美大陆。这里是平畴沃野,碧草清流。大片国土被森林覆盖,高速公路蜿蜒其间。当中国的汉唐文化在东方闪耀着璀璨的光辉的时候,北美大陆还是一片蛮荒之地。1534年,雅各·卡提埃溯圣劳伦斯河向内地航行,为法国开辟了加拿大,至今不过400余年。如果从1869年成立加拿大自治领算起,至今才百余年。
    飞机大概遇到了低空的气流,颤抖了一下。原来,飞机下降,蒙特利尔到了。
二、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厉鬼
    当黄春清一行抵达蒙特利尔机场的时候,先期到达加空学习维修“挑战者”的本团机务人员来机场迎接他们。从这些机务人员关不住的笑容里,黄春清捕捉到了信号:这些同志学得不错!
    机务人员比飞行员早一步接受挑战。
    按照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的机务体制,飞机维护分为机械、特设两大部分,特设部分又分为仪表、电气、无线电、雷达。彼此间各自独立,学机械的不学特设,学特设的不学机械。他们按照这个分工赴加空学习。可是一到加空,人家却要求用相当多的时间机械、特设一起学。
    “挑战者”被加空称之为“电气化飞机”。它的很多理应属于机械的部分被电气代替,仪表、电气、无线电、雷达也被无数个大大小小计算机统一起来,被数控电路连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原先学机械的不懂特设,原学特设的不懂机械。旧的分工要被新的组合代替,专精一隅的知识需要更广泛的包容。
    还有,“挑战者”的维修,一共分为三级。合同规定,加空培训中心只给中国空军的机务人员进行一级培训。一级是初级,只要求机务人员懂得,某一设备什么样是正常的,什么样是不正常的;发现不正常怎么办?拆下,换上新部件就行了,其余的工作交给二级、三级维护去做。教员按这种程度授课。中国学员回国后要独立工作,自然不能满足于教员教给的一级维护知识。
    中国赴加空学习的机务方面负责人、团机务处副主任曹枫要求学员:我们是祖国人民派来学习先进技术的,回去就是教员、骨干,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把“挑战者”弄懂弄透。他将五指变成铁钩:
    “要把教员肚子里的货——全扒出来!”
    “挑战者”飞机上有一个应急用的空气驱动发电机。当飞机在空中出现故障,全部交流电源失灵的时候,有一个电爆管就自动爆炸,将这个发电机紧急释放到机身之外,靠空气驱动发电保证导航通信。教员讲完使用方法,有学员问:
    “能否给我们讲讲它的原理?”
    教员讲完原理。学员马中会站起来,又问:“在地面检查飞机,用千斤顶把飞机顶起来,这等于在空中一样。如果用地面电源通电检查,在突然中断的情况下,空气驱动机会不会紧急释放?”
    电爆管爆炸一个损失1500多美元。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弄清楚,回国好制定维护规程。
    教员思考了一会儿,回答:“不会。”
    学员紧追:“为什么?”
    教员讲了一阵,有的学员理解了,有的学员不理解。
    “根据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一个学员走上讲台,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另一个学员不同意,也跑上讲台边画边讲。台下的学员指手划脚,有说这样的,有说那样的。教员叽里哇啦,翻译叽里哇啦。学员等不及翻译,连忙打手势比划着;越急越讲不清,“慢来慢慢来,是不是这样的、这样的……”
    教室里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交汇,英语汉语共鸣。
    等到把这个问题都搞清楚了,一看表:哎呀呀,已经超过下班时间一个多小时!
    学员刘振芳、李忠宪发现教材中一处线路图画错了,向教员理查德提出。理查德开始不以为然。当他确认中国学员的意见是正确的,感慨万端:“我一直用这个教材教学生,没有发现错误,也没有任何学员提出过。中国学员学得最认真。”
    加空免费送我们一部教学用幻灯机。一位教员晚上把它送到中国学员下榻的公寓。一进门,看到大家正在认真做笔记,公寓犹如第二个教室。他觉得好奇怪:中国人不休息。怪不得他们会提出那么多让人不易解答的问题!
    你好!面带微笑的中国人,不爱休息的中国人,好提问题的中国人。加空教员和中国学员之间感情日益加深,他们对中国学员提出的问题总是千方百计给予满意的答复。下班后还带上厚厚的资料查阅中国学员提出的问题。
    中国学员经受了大小15次考试,没有一个人的成绩是在90分以下的。这在加空培训中心的历届各国学员中成绩最好。
    中国学员的优异成绩震动了培训中心。加空报纸一位记者闻讯赶来,就中国学员的学习情况访问培训中心经理本辛先生,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报纸上。经段善权同志翻译,这里摘录几段:
中国学生显示了特殊的奉献精神
    新近参加挑战者维护训练课程的一组学生,正在以自己的成绩制定新的标准。他们打破了挑战者飞机维护的训练记录。
    这组学生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培训中心主任本辛说:“过去5年来,我教过包括西德、马来西亚、美国和加拿大空军等在内的2200名以上的学生。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生来此受训。他们非常敏锐,极其聪明,学习动机明确。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们以前从未遇到过。
    “他们想知道飞机的一切。他们勤学好问。他们想了解飞机各种技术资料的深度,远远深过我们通常传授给其他用户的。他们维护飞机的姿态亦不同于其他用户。在北美,如果用户的飞机出了故障,他们就会拿起电话来,请我们给他们找答案。中国学生要靠他们自己来排除故障、修理飞机。”
    本辛接着说:“这些学生的奉献精神还表现在课堂外。他们每天晚上在宿舍复习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这种工作态度的结果清楚地表现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中。
    “我们出的试题难度不小,他们的成绩是最好的。这也说明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
    “我觉得,他们的飞机将得到很好的维护。”
三、跳高运动员瞄准前面的横杆飞跃。他们瞄准的横杆——当世界第一流飞行员
    中国飞行员在加空飞行训练中心培训。第一阶段是4个星期的理论学习。
    第一节课。面对33岁的飞行理论教员达格,46岁的中国学员班长黄春清喊声:“起立!”
    6人起立,行注目礼。黄春清向教员问候:
    “早晨好!”
    “请坐!”
    飞行训练中心经理蒙诺进来,拍拍达格的肩膀:
    “从今天起,达格先生和你们一起学习‘挑战者’的理论。如果他教不好,你们向我反映,我调换教员。祝诸位学习顺利!”
    翻译脱天福翻译完毕。学员们心想,蒙诺先生的潜台词是:如果诸位学习不合格,我也将不留情地淘汰!
    4个星期,要学完飞机17个系统,几十万字的教材。教员一天讲两三章,哇啦哇啦,如行云流水一般。学员们的脑细胞全部“开机”,紧紧跟踪教员、翻译,手在不停地记笔记。8个小时下来,太阳穴发痛,脑袋发木了。
    下班,两辆出租车把他们拉回下榻的公寓。大家动手,随便做点吃的,又接着4个小时的挑灯夜战。把白天课堂笔记整理出来,讨论难点,预习第二天课程。
    在国内的时候,不是在想象西方的电视如何新奇有趣吗?中国学员住的每个房间都有彩色电视。哪里顾得上看呀,插头拔掉了,电视机放在一边。加拿大实行周五工作制,星期六、星期日两天休息。这两天成了中国学员难得的集体攻关时间。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武官蔡孟荪,一个星期天驱车到中国飞行员公寓看望,开门一看,大为感动:墙上挂的是座舱图,桌上、床上、地毯上摆满了教材、笔记、线路图。6个飞行员,一律只穿背心大裤衩,坐在地毯上,6颗脑袋凑在一起,干啥?研究线路。蔡武官看着一张张消瘦的面孔,好心疼:
    “可别累坏了!可别累坏了!”
    中国学员在这里真正遇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
    不懂英语,最为中国学员头痛。就说那座舱图吧,各种按键、开关、旋钮、指示灯一共700多个,光是各种警告指示灯就有200多个!全是英文标示。张景海等几个不识英文的飞行员,在每个英文字母旁标上汉字,然后一遍遍默记,直至烂熟于心。700多个啦,你去背吧!6个飞行员中陆国平最年轻,25岁。其他同志都在35岁以上,黄春清46岁,记忆力已不如年轻人。他们要下多少苦功啊!
    如果你认识英文呢?一个也不用背。那上面不明明用英文标示了么!
    听课也有诸多不便。教员的语言要经过翻译这个“中转站”。尽管我们的翻译业务是好的,但他毕竟不是飞行行家,翻译时不免要出现“中梗阻”。在行家与行家之间,隔着一个非行家,欢快的知识之流在这里要打一个旋涡才能继续前进,自然阻滞了它的流速。
    况且,有些东西靠默记根本行不通。比如,过去的飞行参数都是通过仪表上的指针刻度表示,罗盘就管航向,地平仪显示飞机姿态。现在不同了,飞机上分为飞行管理系统、电子仪表系统、数据导航系统,每个系统的参数通过各自的电视荧光屏显示。你想知道某一个参数,你就去按这个系统相应的按键,这个参数就在电视上“跳”出来了。但是跳出来的不是你的老相识——汉字,而是那个你讨厌的曲里拐弯的洋码字——英文。管理系统电视荧光屏能显示62个画面,你去默记吧!
    你朝思暮想现代化。突然,有一个“现代化”跳到你跟前,却是她不认识你,你不认识她。
    还有,这些经验丰富的中国学员们突然感到自己知识面是如此的窄狭。飞行员过去只管拉杆蹬舵,操纵飞机;现在,却砍去了领航员、通信员,顿觉领航通信能力不够。“挑战者”飞机上用了很多电子计算机,可我们对电子计算机知识还不摸门呢。
    “哎呀呀,假如我提前一年学习英语,我早一点涉猎电子计算机书籍,那我今天就……”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可我听到有同志说:咱飞的是国产飞机,全是中国字,学那个洋码字,用不着。
    不对!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分国度的,正在走向各国之间科技合作的趋势。加拿大生产的“挑战者”,先进的特种设备是美国斯佩里公司的,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中国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王昂已经宣布,国产战斗机将走和国外合作发展的道路。国产战斗机上安装先进的外国设备,不是将来的事情,而是正在实行的事情。同志!你得有全球意识。
    这里,说说6位飞行员中的一个,赵京战。
    他,参加北京市自学高考,3年考了25门课程,平均一个多月拿下一门。3年拿了3个文凭:党政干部基础科、中文大专、中文本科。而这3年他安全飞行平均每年200小时以上。
    北京市召开颁发首批自学考试学士学位证书大会,接受学士学位证书的一共20人,其中空军3人,他是唯一的飞行员。
    他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哲学:钻研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黑格尔的《小逻辑》。他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自己的飞行经验,写有论文《飞行与哲学》,一万余字,发表在《中国空军》杂志上。数学:他硬着头皮,钻研一般人望而却步的复变函数、矩阵。古代汉语,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一份杂志《中国语文》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再”、“载”的本义与通假》的小论文。小说创作:有一篇小说《家庭逻辑》发表在《北京晚报》“一分钟小说”专栏。英语:拿着学英语的小册子,出差在火车上看看,睡觉前、午休时看看,居然能断断续续看懂30%。参加北京市英语自学考试,居然得了个64分。他只想到,多学知识总会有用的,没想到这个30%在改装“挑战者”飞机中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没想到学英语这么快就派上了用途!
    听课时,教员讲一遍,他能听懂一部分:又听翻译讲一遍,等于听了两遍。不懂的地方,可以用英语简单地和教员讨论讨论,可以直接查看英文教材。他不必花费精力去背那个有700多个英文标示的座舱图。当别人背得头昏脑胀的时候,他却移兵别处,攻击更顽固的堡垒。
    由于他懂一点英文,由于他过去的多方涉猎构成了比较厚实的知识功底,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不仅能消化教员授课的内容,还能和自己过去的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学习。
    飞行管理系统是驾驶舱中最复杂的设备。它用电子计算机对整个飞行进行统一管理,计算机里储存着全球的导航资料数据。它的控制面板有3个工作键,12个数据键,7个功能键,它的电视荧光屏能出现62个不同的画面。键与键之间、键与画面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如同迷宫,令人生畏。
    赵京战决心攻下这个难关。飞行训练中心的教室里有一台挑战者管理系统教具模型,白天使用,晚上空闲。赵京战带着飞行员陆国平,揣上两个面包,晚上钻进教室。按下一个键钮,调出一页画面,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各画面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一一记录下来。桌上的稿纸不断加厚,几个小时过去了,面包忘了啃一口,繁华的蒙特利尔大街上已断了行人。
    连续4个晚上,终于把键钮画面之间的内部关系摸清了。他们又进而想到:画一张大图,把它显示出来。
    于是,哈登公寓802房间,一张大纸铺在桌上。赵京战、陆国平伏在桌前,把管理系统的画面图一张一张贴在大纸上,按照功能性质分类编排,并将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画面与键钮之间的关系,用线路、箭头、注解表示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来龙去脉。
    又是3个夜晚过去,图表制成。赵京战在图纸右下角写上“依菲斯管理系统显示图。中国‘挑战者’赴加培训组制。”
    第二天,赵京战拿着这张图到加空复印。工作人员大吃一惊:
    “哪里弄来的呀?”
    “我们画的。”
    “你们?”
    “我们!”
    加空教员过去带学员,每讲到飞行管理系统,学员如入迷宫,“迷不知所之”,教员一下也讲不明白。有了这张图,一目了然。
    “能不能送给我们一张,作为以后的教学挂图?”
    “鉴于加空朋友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我们不申请专利,免费赠送!”赵京战半开玩笑地说。
    果然,这张图纸挂在办公室墙上。这事风传出去,被加空副总裁卡将军(原加拿大空军司令)知道,立即打电话给中国驻加武官蔡孟荪:
    “蔡先生,贵国飞行员是在创造性地学习!”
    这之后,赵京战又画出了《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显示图》、《重心平衡表》。这3张图表,为改装“挑战者”的其他4位飞行员提供了便利,为以后改装“挑战者”的飞行员积累了资料,也为加空飞行训练中心教学作出了贡献。
    理论学习阶段结束,闭卷考试100道题,开卷考试100道题。中国飞行员平均成绩94.7分。加空教员说:我用同样的这些题去考其他国家飞行员,有10%至30%不及格,你们全部优秀。
四、“这在北美也是少见的!”
    远处,蒙特利尔万家灯火;近处,机场跑道两侧灯光犹如缀满珍珠的长链。抬头看,跑道尽头地平线上空,北斗星亮闪闪。从机场的景致可以看出这里象加拿大达沃尔国际机场。
    “挑战者”座舱里坐着两名中国飞行员。他们操纵飞机稳稳滑向起飞线。
    “‘挑战者’准备好,请示起飞!”
    “可以起飞!”
    飞机象突然放松缰绳的战马窜出去,跑道象急流一样向后奔泻,速度表指针迅速上移:50、100、110……超过起飞决断速度……
    突然红灯亮,警铃响!
    “右发动机停车!”右座副驾驶员叫起来。
    “继续起飞!”左座机长命令。他知道此时飞机已超过起飞决断速度,是停不下来的,只有靠另一台发动机起飞。同时,机长蹬舵修正方向。飞机离地,昂头向夜空刺去。
    高度400英尺,还在爬高。突然铃声又响,红灯又亮。
    “左发动机起火!”右座惊叫。
    “灭火!”左座命令;右座按下灭火装置。
    灭火装置启动,左发动机也停车。失去动力的飞机一头栽下来!
    “轰!”飞机触地。火光闪耀。一片黑暗。
    “完啦!我们全完啦!哈哈哈哈……”突然黑暗里传来一阵笑声。
    灯亮。两名中国飞行员神情木然;后面的教员仍旧大笑:哈哈哈……
    原来,这是模拟机飞行。教员出了两个不易处理的故障。飞行员处置不当,造成“机毁人亡”。
    教员笑过,讲评:“在实际飞行中,起飞阶段接连两台发动机出故障极其罕见。分开来看,你们处理每一个故障是正确的;从全过程看,处置又是错误的。在右发动机已停车的情况下,左发动机又起火,这时先不应该灭火,应该利用左发动机还有的功率重新启动右发动机。右发动机开车成功了,再按左发动机的灭火装置,才不至于使两台发动机都停车。”
    “真是!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我出这个故障,是为了告诉你们,一个飞行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冷静。飞机出故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飞行员的慌乱。因为从飞机出现故障到真正出事,一般地说,都有时间供我们处置。你一慌乱,这稍纵即逝的时间就抓不住了,造成更严重的情况。刚才这个故障,当你们看到左发动机起火,慌忙灭火,就没有考虑到右发动机早已停车。一灭火,两台发动机没了动力,处在400英尺的飞机决无生路。”
    加空教员就是这样严格训练中国飞行员。
    中国飞行员理论学习结束就转入模拟机飞行。在欧美,学习飞行主要在模拟机上进行。在模拟机上会飞了,实机也就会操作了。并且,模拟机上还可训练实机上不能训练的课目,比如发动机起火。这既大大节省了训练费用,又提高了训练质量。加空安排中国飞行员模拟机飞行30小时,实机飞行才10小时,足见模拟机飞行的重要性。
    模拟机装在室内,具有真飞机相同的座舱。它把所有仪表、电门的功能和飞行员的操作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然后产生相应的信号反馈到座舱里来。驾驶舱的风挡玻璃是一个电视屏幕。它模拟飞行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刚才的场景就是模拟达沃尔国际机场,连北极星的位置都模拟出来了。如果模拟下冰雹,你会听到“劈叭劈叭”冰雹打在座舱盖上的声音,会看到晦暗的天色。如果要你在香港机场着陆,你会看到翼下香港机场的夜景。原来,它把世界各国主要机场的各种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内。足不出屋,可以飞遍天下。
    在飞行员座椅后面,有一个教员控制台,也有一个电视屏幕。教员可以通过控制台往电子计算机输送各种指令。如果输送一个“发动机起火”的指令,前面飞行员座舱里就出现发动机起火的“症状”。飞行员做完一套动作,电视屏幕上会留下飞机的航迹。如果你需要,它可以复印一份你自己的飞行航迹图,便于检查飞行质量。
    中国飞行员没飞过模拟机,对这个“高级电子玩具”感到手生。还有,欧美的飞行体制和中国的飞行体制有很多不同。他们得花费时间熟悉欧美的飞行体制,改变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这样,碰到比别国学员多几层的困难。
    我们在国内训练,常讲“多练”,“笨鸟先飞”。在这里行不通。这里设备的使用率很高。模拟机训练的日程已经被各国来训练的飞行员排满了。你想加班,你想多练,对不起,没有机器。你即使是笨鸟也不让你先飞。这如同运动场上的竞技,所有的“鸟”必须在同一起点同一时间起飞,按要求的时间达到,达不到就淘汰!
    中国飞行员又一次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分工每人重点攻击一个系统、一个课目、一个动作。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向战友介绍。这样,一个人飞一次,等于6个人飞了一次。
    模拟机不让多练,那就在被窝里练吧。灯一关,被窝里一片漆黑,模拟模拟机。脑海里“过电影”,先把当天的飞行课目练一遍,再把明天要飞的课目预习一遍。“准备起飞!”“中止起飞!”“按记忆程序处置”……
    “咚咚咚!”那边有人敲墙壁。
    “谁说梦话啦?”
    “好,收油门!”小声点,收嗓门。
    中国飞行员经过前两天短暂的混乱,很快稳定下来,成绩开始稳定上升。
    模拟机教员韩信,其实他应该叫汉森。他对中国很感兴趣,知道中国古代有位大将叫韩信。汉森、韩信,声音差不多。这位老兄就在左胸用线绣上“韩信”两个汉字,指着这两个字对中国学员说:
    “我就是韩信大将,我为能够亲自培训中国学员感到高兴。中国,了不起的国家!我要把你们培养成世界第一流飞行员。要严格训练,严格!
    韩信当教员,你一进模拟机,就没有喘口气儿的时间。红灯闪闪,警铃声声,这里干戈未止,那里又起狼烟……
    在加空教员严格训练下,中国飞行员进步飞快。
    现在进行模拟机飞行考试。
    左座:黄春清;右座:史尔中;教员:韩信。
    飞机欢叫着窜入1500米“空中”。黄春清向下看,那是有三条跑道的“达沃尔国际机场”,一道道彩色跑道灯组成彩色的地上“银河”,抬头看是“天上”的“白色银河”。背后传来韩信的指令:“使用06号左跑道,用‘盲降,进近着陆!”黄春清明白,韩信今天要他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在三条跑道上用不同导航方式着陆。
    蹬舵,左转弯。“彩色银河”象直立起来,从左侧上升。“白色银河”又从天上直压下来。他在“彩色银河”和“白色银河”对峙的峡谷中穿行,转弯切入盲降航道。两个“银河”又恢复常态。飞机均匀下降,收光油门,轻轻拉杆,抬起前轮,稳稳落在T字灯旁边,轻轻滑跑。
    “继续起飞,使用24号右跑道,用导航台进近着陆!”背后又传来韩信的指令。
    飞机又加满油门,趁着刚着陆的余速,迅速离地起飞。这次,黄春清直接连续转弯,利用远近距导航台,漂亮完成穿云进近,飞机又稳稳落在T字灯旁。
    韩信不失时机送来口令:“继续起飞,利用VOR台背航进近着陆!”这是个难度更大的课目,如果其他导航设备好的话,一般不用这种方式着陆。
    黄春清按照穿云图的要求,先把飞机飞向导航台,然后做一个标准程序转弯,背向导航台,准确地修正飞机的方向和下降率,参考测距机指示,始终沿跑道中心线下滑。“白色银河”中一颗流星离开它们的同伴,沿着优美的曲线向“彩色银河”贴近,近了近了近了,溅起三朵“水花”,终于融进“彩色银河”里。
    没听到韩信新的指令,他不再起飞,滑回停机坪,关了发动机,回头看看,想听听教员的评语。
    教员座上空空如也。模拟机舱门大开,舷梯放下。
    “咦,这韩大将军跑哪儿去啦?”
    纳闷了一会儿,只见韩信领着加空飞行训练中心经理蒙诺向模拟机快步走来。他对着蒙诺眉飞色舞,哇里哇啦。二人走到教员控制台前,只见电视屏幕上记录着黄春清、史尔中飞行的航迹。他们用三条跑道三种不同导航方法着陆,航迹准确,和杰普逊穿云图上的标准航迹毫无差异!
    蒙诺大为惊异,久久端详电视屏幕上的航迹图,突然转过身,喊道:
    “北美少见!这在北美也是少见的!黄先生,祝贺您!”
    中国学员刚刚飞完模拟机,卖给中国的“挑战者”飞机已经装配好,加空试飞员正在试飞。中国学员、飞行副大队长吴家祥对试飞员说:
    “作为买方,能否允许我亲自试试‘挑战者’的操纵性能?”
    试飞员略为吃惊,这位吴先生刚飞完模拟机,还没有上实机驾驶呢。试飞员摇摇头:
    “吴先生,这需要请示。”
    第二天,加方主动告诉吴家祥可以试飞。大概他们研究过吴家祥在加空的学习情况以及他在中国丰富的飞行阅历。
    吴家祥钻进座舱,熟练地驾驶“挑战者”,象一只美丽的白鹭绕场飞行一周,轻盈地,款款地,滑落在明镜一般的跑道上。这使人想起那句诗的意境:
    “漠漠水田飞白鹭”……
五、“中国挑战者——准备起飞!”
    中国飞行员如期修完赴加空的学习课程。加空飞行训练中心经理蒙诺先生向6名中国飞行员颁发了毕业证书。
    8月25日,举行“挑战者——601”交接仪式。加空副总裁卡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余湛参加。
    卡将军说:“贵国学员学习最认真,最刻苦,学习成绩最好。你们是加空历年来培训的最优秀的学员之一!”
    余湛大使说:“我不断听到加空方面对你们的赞扬。你们为我国军队争了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了光。”这之后,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给国内拍来了电报,表扬赴加人员的可贵精神。
    达沃尔机场。已经镶上五星红旗的“挑战者—601”飞机轻快滑进跑道,旁边还有美国的、加拿大的、联邦德国的“挑战者”。
    中国飞行员看看舷窗外:
    天宇,湛蓝阔远。
    他对着送话器,用清越宏亮的声音:
    “中国挑战者——准备起飞!
很不错的资料,这么早了还挖出来不容易。

补一张图
谢谢realman1老大把文章贴过来,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两架挑战者601
现在看应该已经都卖掉了
挑战者601的图片也很罕见

TOPGUN 老大贴的图片是挑战者800的,90年代买的,不是80年代的挑战者601。不过这个涂装也是很少见的。
原文带的
上面应该就是601了吧:lol

好文,这么多年的文读起来还是可读性很强啊.....:victory: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国产战斗机将走和国外合作发展的道路。国产战斗机上安装先进的外国设备,不是将来的事情,而是正在实行的事情。同志!你得有全球意识。”
       让人想起了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时的事情,文章中都有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在这。现在看来,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会被卡脖子。
仿佛回到了过去,这种差距让人感到后背发凉;这种奋起直追的精神让人鼓舞!
当年吃了老美的亏啊…… 文章的语气明显过于乐观
当年看这篇文章看得心潮澎湃啊
那个年代,,出去的基本都是精英啊,,,
]]
严格讲也不算徒手,还有个消防斧,把劫机者给活劈死了;P
真猛,老大在允许滴范围内给说一点吧...:lol
早公开了,网上应该有很多
总政保卫部干事郑延武因为乱搞男女关系挨批,在执行警卫任务时劫持赞比亚军事代表团乘坐的子爵号专机
原帖由 flankerz 于 2007-5-29 02:08 发表
谢谢realman1老大把文章贴过来,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两架挑战者601
现在看应该已经都卖掉了
挑战者601的图片也很罕见

TOPGUN 老大贴的图片是挑战者800的,90年代买的,不是80年代的挑战者601。不过这个涂装 ...

谢谢指正,我贴的时候也觉得机身似乎长了点:D ,也是因为这个老涂装才误判。
]]
1987年:L 国家的牛人真是多啊
比起林副主席劫机而言,还差点
我怎么老是挖到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