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端平入洛——蒙宋全面战争的序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22:43
端平入洛——蒙宋全面战争的序幕




端平元年(1234)六月中旬的一天,从寿州到蒙城的大路上出现了一支衣甲鲜明,行军劲头十足,似乎士气也很不错的军队. 虽然这里为金人所统治已经有100多年了,但毕竟离宋境不远,南宋朝廷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想北伐一把或者是边将们嫌升得太慢也想顺便捞点外快的时候,就可能会有一两支宋军打过来,因此老百姓们也不难认出这是宋军的军服和旗号.对军事熟悉一点,像打过仗或是与宋军偷偷接触过的人甚至可以看出这是淮西制置使下属的军队,只是旗号上的官衔有点奇怪--"关陕制置使全".

关陕制置使?大宋什么时候又有了个关陕制置使呢?关陕不是被蒙古人占了吗?莫非......

事情还要从去年说起。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南宋的理宗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接连遇到了两件大事。绍定六年(1233)十月,权倾一时的丞相史弥远去世了。在登基8年之后,宋理宗终于能够亲政了。与他的好几位祖先一样,这又是一个“时刻不忘恢复大计”,“急欲洗濯三十年积弊”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能力,在激动得立刻将第二年改成“端平”年号的同时,他一方面“诏求直言”,罢斥史弥远一党,召回了被史弥远贬谪的真德秀等十几名大臣,委以要职。一时间俨然有为明君状,人称“端平更化”。

仅仅是这些,皇帝显然觉得是不够的,他要得是拓展疆土,恢复中原,建立他的中兴伟业。而这时,在他看来,恰好是一个天赐良机。

今年正月初九,在宋蒙两军的夹击下,坚守了近半年,绝粮三月的金国最后一个都城——蔡州陷落。金哀宗自尽,刚即位几个时辰的末帝完颜承麟在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短命皇帝的吉尼斯记录之后为冲进城的乱军所杀。共传10帝,历120年的金国至此灭亡。由于在最后的两个月里,由孟珙指挥的2万宋军参加了对蔡州的围攻——虽然宋军在此次的攻城战中起了很大作用,但说起来也许还是孟拱带去的30万石军粮更重要些吧——南宋朝廷毫不犹豫的将这“刷会稽之耻,复齐襄之仇”的功劳算在了自己身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并非毫无道理,到底首先突破蔡州城防也是宋军。

蔡州战后,蒙军主力北撤。按照和约,以陈蔡为界,界线以东南的包括蔡州在内的大片土地划给了宋朝。足足有几乎相当于金国南京路的一半的领土进帐,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南宋朝廷从没捡到过的大馅饼。

馅饼虽然大,但也只是相对的,在理宗皇帝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他想要的是北宋的故都“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阳)和南京应天府(商丘)。从金亡的当月(正月)到四月的短短时间里,理宗就接连三次派大员到河南境内的北宋八陵“省谒”,其急不可耐之心溢于言表。

常言道“皇上不急太监急”,这次却倒了过来。理宗皇帝自己急得不行,而大臣们却不停的给他泼冷水。从朝中的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乔行简,签书枢密院事郑性之,同知枢密院事陈贵谊到各战区的统兵大员——四川战区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统领战略预备队的沿江制置使曾从龙(此人不久后晋升为参知政事),尤其是手握重兵,与蒙古人打交道最多而距离三京又最近的京湖战区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都对皇帝的进兵计划坚决反对。

皇帝仅有的几个支持者是新任的宰相郑清之以及他的学生两淮制置使赵范和淮东制置使赵葵兄弟——赵氏兄弟3年前取得了击破割据山东的李全的胜利,因为这一战功,再加上时掌枢密院大权的老师的提携,兄弟俩连连晋升,直做到了封疆大帅,而老师能够荣登相位,无疑与学生们的战功也是分不开的。总而言之,在吃到了甜头之后,他们对邀“边功”无疑是更加急切了,而孟珙指挥的京湖军在蔡州的胜利可能对他们也是一个刺激。击破李全就可以当上制置使,那么收复三京又会怎么样呢?

反对者主要的观点有三条:第一,宋朝内政状况不佳,军队不足;第二,河南地区在蒙金长期交战的情况下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无法给部队提供军需;以上还只是一些技术性问题,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蒙古人兵强马壮,一旦惹恼了,杀将过来怎么办?——这种事情宋人可不是没有经历过的!

关于蒙古人的问题,主战派提出了“据关阻河”的战略:以部队抢占潼关,控制黄河,以此二者为屏障,与蒙军长期对峙——金人当年不就在这里坚持了十几年么?

就此,任权沿江制置使的吴潜说“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话是说得够绝了,可是当时东西方之间还没有信息沟通,否则他还可以说出更绝的话——金人之所以能据关阻河,最重要的是蒙古军主力已经西征去了!

尽管另一派的观点言之凿凿,沉醉在中兴大宋的梦中的理宗皇帝还是在不断表示朕从善如流的同时,下达了“端平入洛”的出师檄文:“蠢兹女真,紊我王略,遂至同文之俗,半为左衽之污...因彼鹬蚌之相持,甚于豺狼之交啮。百姓至此极也...痛念君师之责,实均父母之怀。乃敕元戎,往清余孽。”总的意思就是说,当年这里就是我的地盘,现在蒙古人和金人打仗,老百姓受苦了,我要解民于倒悬,派兵救你们来了!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有一种说法是蒙宋早有约定,灭金后以河南地归宋,宋军只不过是去履约而已。假如这是真的,那么这么堂而皇之的借口,出师檄文里怎么可能没有呢?从檄文可见,就是理宗皇帝自己也不好意思去宣扬什么“蒙古背约”之类的话。

檄文虽然是下了,但三京却不会因为这个檄文就自动回到宋朝的手里来,就算真是传檄而定,也还得要传檄的人呀!



毫无疑问,参加端平入洛的第一人选是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前任宰相的侄子.道理很简单,京湖军离三京最近,进兵最方便,后勤补给也容易解决,而且京湖军是宋军中与蒙古人交道打得最多的部队.可是,京湖军的总司令史嵩之却是端平入洛的坚决反对者--皇帝让他和两淮将领协商进兵方略,他却上书六条,"力陈非策";皇帝让他筹划此役的粮饷,他却以京湖连年饥谨为由拒绝办理;最后弄得皇帝没有办法了,在两淮军出动之后,以兵部尚书的职位来诱惑他参加,竟也被一口回绝!象这样战役已经开始,而将帅对任命还推三阻四的情况,在世界战争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而皇帝的命令被违抗到这个份上,居然还不把违旨者撤职,也决不是能够经常见得到的。

不知道与史嵩之的榜样力量有没有关系,在端平入洛之役中宋军将帅违旨成风!理宗令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出兵策应,他不干。就连原先出兵的主要支持者两淮制置使赵范在战役发起后,也改变了主意,在黄州,光州一带按兵不动,虽然这时候他已经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

出奇强硬的将帅和出奇软弱的皇帝碰到了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参加端平入洛的军队只剩下了赵葵的淮东军以及淮西军的一部分.在这样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军事行动中,各部队竟然也一个干一个看一个捣蛋,实在是天下奇闻呀!


虽然似乎还没有出师就感觉挺不利的了,两淮的宋军终于还是集中了六万军队,开始了入洛的进军。

端平元年六月十二日,以知庐州,不久又被晋升为关陕制置使的全子才为主将的淮西军万余人作为第一梯队,从庐州出发,向寿州,蒙城,亳州前进.不久,赵葵亲帅宋军主力--淮东军5万余人向泗州,宿州进发,两军约定回师汴京. 就这样,端平入洛开始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战争之一的一场将要决定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生死大决斗的序幕正在悄悄拉开,它的意义可能远非人们在数百年之内所能看得到的。

滚滚的长江水在一刻不停的向东奔流着,它可知道不久之后人们的鲜血将会染红这条大江吗?也许,对它来说这早已是司空见惯了吧。端平入洛——蒙宋全面战争的序幕




端平元年(1234)六月中旬的一天,从寿州到蒙城的大路上出现了一支衣甲鲜明,行军劲头十足,似乎士气也很不错的军队. 虽然这里为金人所统治已经有100多年了,但毕竟离宋境不远,南宋朝廷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想北伐一把或者是边将们嫌升得太慢也想顺便捞点外快的时候,就可能会有一两支宋军打过来,因此老百姓们也不难认出这是宋军的军服和旗号.对军事熟悉一点,像打过仗或是与宋军偷偷接触过的人甚至可以看出这是淮西制置使下属的军队,只是旗号上的官衔有点奇怪--"关陕制置使全".

关陕制置使?大宋什么时候又有了个关陕制置使呢?关陕不是被蒙古人占了吗?莫非......

事情还要从去年说起。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南宋的理宗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接连遇到了两件大事。绍定六年(1233)十月,权倾一时的丞相史弥远去世了。在登基8年之后,宋理宗终于能够亲政了。与他的好几位祖先一样,这又是一个“时刻不忘恢复大计”,“急欲洗濯三十年积弊”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能力,在激动得立刻将第二年改成“端平”年号的同时,他一方面“诏求直言”,罢斥史弥远一党,召回了被史弥远贬谪的真德秀等十几名大臣,委以要职。一时间俨然有为明君状,人称“端平更化”。

仅仅是这些,皇帝显然觉得是不够的,他要得是拓展疆土,恢复中原,建立他的中兴伟业。而这时,在他看来,恰好是一个天赐良机。

今年正月初九,在宋蒙两军的夹击下,坚守了近半年,绝粮三月的金国最后一个都城——蔡州陷落。金哀宗自尽,刚即位几个时辰的末帝完颜承麟在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短命皇帝的吉尼斯记录之后为冲进城的乱军所杀。共传10帝,历120年的金国至此灭亡。由于在最后的两个月里,由孟珙指挥的2万宋军参加了对蔡州的围攻——虽然宋军在此次的攻城战中起了很大作用,但说起来也许还是孟拱带去的30万石军粮更重要些吧——南宋朝廷毫不犹豫的将这“刷会稽之耻,复齐襄之仇”的功劳算在了自己身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并非毫无道理,到底首先突破蔡州城防也是宋军。

蔡州战后,蒙军主力北撤。按照和约,以陈蔡为界,界线以东南的包括蔡州在内的大片土地划给了宋朝。足足有几乎相当于金国南京路的一半的领土进帐,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南宋朝廷从没捡到过的大馅饼。

馅饼虽然大,但也只是相对的,在理宗皇帝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他想要的是北宋的故都“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阳)和南京应天府(商丘)。从金亡的当月(正月)到四月的短短时间里,理宗就接连三次派大员到河南境内的北宋八陵“省谒”,其急不可耐之心溢于言表。

常言道“皇上不急太监急”,这次却倒了过来。理宗皇帝自己急得不行,而大臣们却不停的给他泼冷水。从朝中的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乔行简,签书枢密院事郑性之,同知枢密院事陈贵谊到各战区的统兵大员——四川战区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统领战略预备队的沿江制置使曾从龙(此人不久后晋升为参知政事),尤其是手握重兵,与蒙古人打交道最多而距离三京又最近的京湖战区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都对皇帝的进兵计划坚决反对。

皇帝仅有的几个支持者是新任的宰相郑清之以及他的学生两淮制置使赵范和淮东制置使赵葵兄弟——赵氏兄弟3年前取得了击破割据山东的李全的胜利,因为这一战功,再加上时掌枢密院大权的老师的提携,兄弟俩连连晋升,直做到了封疆大帅,而老师能够荣登相位,无疑与学生们的战功也是分不开的。总而言之,在吃到了甜头之后,他们对邀“边功”无疑是更加急切了,而孟珙指挥的京湖军在蔡州的胜利可能对他们也是一个刺激。击破李全就可以当上制置使,那么收复三京又会怎么样呢?

反对者主要的观点有三条:第一,宋朝内政状况不佳,军队不足;第二,河南地区在蒙金长期交战的情况下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无法给部队提供军需;以上还只是一些技术性问题,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蒙古人兵强马壮,一旦惹恼了,杀将过来怎么办?——这种事情宋人可不是没有经历过的!

关于蒙古人的问题,主战派提出了“据关阻河”的战略:以部队抢占潼关,控制黄河,以此二者为屏障,与蒙军长期对峙——金人当年不就在这里坚持了十几年么?

就此,任权沿江制置使的吴潜说“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话是说得够绝了,可是当时东西方之间还没有信息沟通,否则他还可以说出更绝的话——金人之所以能据关阻河,最重要的是蒙古军主力已经西征去了!

尽管另一派的观点言之凿凿,沉醉在中兴大宋的梦中的理宗皇帝还是在不断表示朕从善如流的同时,下达了“端平入洛”的出师檄文:“蠢兹女真,紊我王略,遂至同文之俗,半为左衽之污...因彼鹬蚌之相持,甚于豺狼之交啮。百姓至此极也...痛念君师之责,实均父母之怀。乃敕元戎,往清余孽。”总的意思就是说,当年这里就是我的地盘,现在蒙古人和金人打仗,老百姓受苦了,我要解民于倒悬,派兵救你们来了!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有一种说法是蒙宋早有约定,灭金后以河南地归宋,宋军只不过是去履约而已。假如这是真的,那么这么堂而皇之的借口,出师檄文里怎么可能没有呢?从檄文可见,就是理宗皇帝自己也不好意思去宣扬什么“蒙古背约”之类的话。

檄文虽然是下了,但三京却不会因为这个檄文就自动回到宋朝的手里来,就算真是传檄而定,也还得要传檄的人呀!



毫无疑问,参加端平入洛的第一人选是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前任宰相的侄子.道理很简单,京湖军离三京最近,进兵最方便,后勤补给也容易解决,而且京湖军是宋军中与蒙古人交道打得最多的部队.可是,京湖军的总司令史嵩之却是端平入洛的坚决反对者--皇帝让他和两淮将领协商进兵方略,他却上书六条,"力陈非策";皇帝让他筹划此役的粮饷,他却以京湖连年饥谨为由拒绝办理;最后弄得皇帝没有办法了,在两淮军出动之后,以兵部尚书的职位来诱惑他参加,竟也被一口回绝!象这样战役已经开始,而将帅对任命还推三阻四的情况,在世界战争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而皇帝的命令被违抗到这个份上,居然还不把违旨者撤职,也决不是能够经常见得到的。

不知道与史嵩之的榜样力量有没有关系,在端平入洛之役中宋军将帅违旨成风!理宗令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出兵策应,他不干。就连原先出兵的主要支持者两淮制置使赵范在战役发起后,也改变了主意,在黄州,光州一带按兵不动,虽然这时候他已经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

出奇强硬的将帅和出奇软弱的皇帝碰到了一起,最终的结果是:参加端平入洛的军队只剩下了赵葵的淮东军以及淮西军的一部分.在这样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军事行动中,各部队竟然也一个干一个看一个捣蛋,实在是天下奇闻呀!


虽然似乎还没有出师就感觉挺不利的了,两淮的宋军终于还是集中了六万军队,开始了入洛的进军。

端平元年六月十二日,以知庐州,不久又被晋升为关陕制置使的全子才为主将的淮西军万余人作为第一梯队,从庐州出发,向寿州,蒙城,亳州前进.不久,赵葵亲帅宋军主力--淮东军5万余人向泗州,宿州进发,两军约定回师汴京. 就这样,端平入洛开始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战争之一的一场将要决定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生死大决斗的序幕正在悄悄拉开,它的意义可能远非人们在数百年之内所能看得到的。

滚滚的长江水在一刻不停的向东奔流着,它可知道不久之后人们的鲜血将会染红这条大江吗?也许,对它来说这早已是司空见惯了吧。
全子才指挥的宋军第一梯队很快到达了进攻出发地域--寿州,并于六月十八日从寿州出发,北渡淮河。

离开宋境不久,一片劫后惨像就展示在宋军官兵面前:沿途"茂草长林,白骨相望",偶尔有几个居民,也只是在一旁悄悄的望着他们,或是来乞讨一些食物。6月21日,宋军抵达蒙城,"城中空无所有,仅存伤残之民数十而已",22日,军抵当年曾被称为"小东京"的著名繁华城镇城父,发现城中未毁的建筑只剩下官舍两三处,民居十几家而已。24日,全子才军进入亳州,获得了出师以来的第一次收获——守城官兵7人降!

更糟糕的是,知道宋人出兵的消息之后,蒙军竟然决开了黄河南岸的"寸金堤"——仅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想象出这一堤防的重要程度——黄河改道,豫东尽成泽国!事实上,过了淮河不久,宋军就必须在泥泞中前进了。

虽然不断有谍报传来,但宋朝君臣怎么也想象不到蒙古人的破坏性竟然是这样的强!欧洲历史学家记载道,在蒙古西征大军通过之后,从中亚到东欧,出现了一条数千公里长,数百公里宽的无人地带。而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这个在不久以前还是世界上最繁华富庶的地区,蒙军的破坏力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宋军将士很快就失去了刚出发时的亢奋,一路看到的这一切仿佛一股阴云笼罩着他们。不过他们毕竟是两淮军的精锐——要知道,在南宋第一线的三个战区中,两淮战区由于直接掩护着行在临安府的正面,因而是最受重视,实力最强的战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全宋军的精锐也是不过分的。因此,即使条件十分的艰苦,他们也还是坚持在泥水中跋涉着前进,"道路水深有至腰及颈处".

在近乎无人区的水网地带跋涉了20天之后,全子才军终于在七月初二日抵达汴京城东。


宋军刚到达汴京城外不久,就与投降蒙古的金朝官吏李伯渊等人取得了联系——对他们来说,毫无疑问宋军要比蒙古人可亲得多,这里毕竟是北宋的旧都,居民大多也都是汉人,就算扣除这个因素,宋与金的关系怎么说也比蒙古人要好。

很快,李伯渊等人发起兵变,杀死了降蒙的崔立,迎接宋军进城.

兵不血刃收复汴京的胜利多少恢复了一些宋军的士气,他们眼看就要进入这座从他们曾祖,高祖的时代就望眼欲穿的城市了!

然而,当他们整队开进开封的时候,他们惊呆了:迎接他们的,不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都市,而是六七百守军,千余户人家和遍地"荆棘遗骸"——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死于战火,就是被蒙军掳至河北"就食",这就是曾经拥有140万户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东京汴梁!
更糟糕的是,宋军在跋涉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粮饷已经不济,军中几乎没有存粮可言。如果说一支轻装的精锐部队还只能勉强通过黄泛区的话,那么运粮的车队又该怎么办呢?由于京湖战区拒绝供应粮饷,粮草只能从两淮远道运来。在淮西方面,"自合肥部舟至京口支装,涉湖而江,又溯湖而淮,北过徐泗,南过(目于)(目台),历濠梁,抵寿春"转了这样大的一个圈子,还没有出淮西境!然后,再征用大量民夫运粮入河南。仅桐城一县,就出夫15000人之多!而淮东方面,由于黄河改道,也只能征用民夫运粮。其时六七月间,正值雨季,又要通过黄泛区,运粮的艰难可想而知!

前线的将士们看到的是一座空城和满目创痍,但理宗皇帝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封封报捷的战报。这几天大概是他最快乐的日子——中兴的美梦仿佛就在眼前。得到收复汴京的消息之后,龙颜大悦的皇帝当即给前线将帅加官晋爵,分别任命赵范,赵葵和全子才为知开封东京留守,知应天南京留守,知河南西京留守,仿佛三京和中原的大片土地已经归南宋所有了似的。

当上了权兵部尚书,京河制置使兼淮东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的赵葵率领淮东军主力于7月20日赶到汴京。升官升得忘乎所以的他,一见面就责问全子才“我辈始谋据关守河,今以抵汴半月,不急趋洛阳潼关,何待耶?”全子才以实情相告:粮饷未集,无法进兵。按照宋军原来的战略部署,部队确实应该直扑洛阳,潼关,完成对蒙军的战略防线。但是现实情况是根本无法出兵!饿着肚子的军队就算到了潼关又能怎么样呢?能顶得住蒙古人的突击吗?

但是,赵葵却没有考虑这些。他将远道而来的好几支队伍硬行编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13000人,由淮西军将领徐敏子指挥;第二梯队15000人,由庐州强勇组成,由杨义指挥。由于粮草不足,赵葵强令各军只带5日粮出发,就是这样,粮食仍然不敷分配,只好让各军“陆续起发”。

7月21日,赵葵进入汴京的第二天,徐敏子率军离开汴京,向洛阳进发。

由于粮食不足,徐敏子下令各军5日粮留作7日食用,将士们就这样半饥半饱的向洛阳急进。26日,和州宁淮军正将张迪奉徐敏子之命,率领一支200人的小分队先行潜至洛阳。当夜,宋军逾城"大噪而入".当这些抱着必死决心的勇士冲进城之后,迎接他们的甚至比突然冒出来十万蒙古伏兵还要令人震惊——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伏兵,没有守军,没有迎降的官员,甚至连惊慌的百姓也没有,洛阳已经完全成了一座空城。

28日,徐敏子整军开入洛阳.收复三京的壮举仿佛已经完成了。可是,就是在第二天,军需官报告军中携带的5日军粮已经在过去的8天里吃完了,部队开始"采篙和面作饼而食之".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当天夜里突然有第二梯队的散兵逃入洛阳城中,向他报告:今天,杨义指挥的庐州强勇15000余人行军至龙门时,突然遭到蒙军骁将刘亨安部的伏击,全军覆没了。

对徐敏子和宋军第一梯队的将士来说,这不啻是一声晴空霹雳,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宋军将得不到增援和补给,而且还说明蒙军主力已经形成了对洛阳宋军的合围态势。"于是,在洛之师,闻而夺气" 直到现在我们都好象是坐在临安南宋的朝廷里,看着宋军发回来的一份份战报,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蒙古人又在做些什么呢?

蒙古人并没有闲着,主持中原方向军事的蒙军统帅速不台,塔察儿一得到宋军将要进军的消息就立刻采取了四项措施:

1,决开黄河南岸的"寸金堤",使中原大地尽成泽国,阻碍宋军进兵及运粮。

2,在三京及附近地区遍布“哨马”,“增屯设伏”,随时监视宋军的动态。

3,留守部队撤出三京,将空城留给宋军,集中主力准备对分散在三京的宋军实施反突击,各个击破。

4,以骁将刘亨安部埋伏于洛阳城东,准备首先用进兵洛阳的宋军开刀。

与此同时派人飞报窝阔台大汗,准备调蒙古大军南下。

我们已经看到速不台的这几项措施是如何一项项发挥作用,如何陷宋军于极端不利的境地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宋军和蒙古军统帅的指挥艺术相差何许之大,诚所谓“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端平元年七月,就在宋军发起端平入洛的同月,蒙古汗国召开了规模巨大的诸王大会,会上大汗窝阔台与大将塔思(木华黎之孙)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

塔思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

这段话显然是经过了后来汉族文人润色过了的,但是意思还是很清楚。被说中了心思而感到大喜的窝阔台当即下令塔思“与王子阔出总军南征”,不久蒙古军主力就向河南急趋。

值得注意的是,在蒙古诸王召开大会的时候,宋军背约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而窝阔台下定决心更显然是在大会以前。因此,蒙军的行动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蓄谋以久!

让我们先从蒙古高原回到洛阳城下.8月1日,取得龙门之战的胜利的蒙军乘势派先锋进抵洛阳城下扎营。

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下,宋军毫无疑问应该固守待援,以13000精兵守御洛阳坚城,以宋军之善守,蒙古人想拿下洛阳还真的要费些功夫。但此刻却不同,宋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没有救兵倒也罢了,没有粮草如何坚守?徐敏子召集诸将,议来议去,最终也只有“回师"一词.一群饥兵疲卒在强敌窥视之下"回师",真是谈何容易!但是,这却是宋军的唯一生路,诚所谓:回师是九死一生,不回师是十死无生.(说个笑话,大家玩三国六的时候,要是切断了敌人的补给线,敌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冲出来跟你拼了的)

8月1日当天,徐敏子率宋军东渡洛水,背水结阵,与已经逼近洛阳东南洛水沿岸的蒙古军对峙,准备向东突围。

8月2日黎明,天才刚刚发白,战鼓声就划破了黎明的宁静。蒙古军开始了对宋军的总攻。可能是对名扬天下的宋军劲弩有所畏惧吧,蒙古军采取了一种不同往常的战术——以团牌为掩护拥近接战,这也说明在蒙古军中有着一定数量的汉人或者被汉化的女真,党项等族人。蒙古军开始的时候气势逼人,一度将宋军分割为三块,但继续打下去他们却发现眼前的敌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好对付。

毕竟是两淮精锐,宋军战斗得十分顽强,在蒙军的猛烈突击下坚守不动。战至中午时分,宋军毙伤蒙古军400余人,夺得团牌300多只,两军仍然不分胜负。

到这时为止,战场上宋军固然是没有输,但是战场之外的因素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了。宋军官兵绝粮已经4天了!饥肠辘辘的战士们再经过大半天的激烈战斗,很多都开始体力不支。看到这样的情况,徐敏子只得再召集众将讨论突围事宜,由于向东突围已经没有希望,他们只得决定向南,向京湖方向突围。

突围的开始就是悲剧的开始。

蒙古军一发现宋军开始突围就立刻纵兵尾击。我们只要想象一下: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上,一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的步兵在撤退,而无数剽悍的蒙古骑兵在后面不停的追杀!结局可想而知。战斗的时候还能稳住阵脚顽强战斗的宋军此刻已经溃不成军,几乎是毫无抵抗的被敌人屠杀。蒙军“追奔数百里”,杀伤宋军十之八九。宋将樊显,张迪等人战死,徐敏子身中流矢,受了重伤,战马又被射死,只得步行从小路突围。他一路上收集溃散兵将300余人,吃了2日桑叶,7日梨蕨才得以生还。

得知龙门与洛东两战宋军大溃的消息之后,赵葵与全子才知道大势已去,于第2天开汴京东门,率领剩下的部队“班师而归”。轰轰烈烈的一场“端平入洛”的活剧就这样以宋军入洛的精锐之师近三万全军覆没,三京再次丢弃而告终。这次“收复失地”的美梦醒的竟然比100多年前的那一次还要快,而随之而来的灾难则还要大!端平入洛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问题似乎是很明显的,昏君和将帅为了追求战功而擅开"边衅",最后导致大难临头,数百年来人们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一件失败了的事就一定一无是处吗?

反对端平入洛者最重要的观点是宋军进军河南会惹来蒙古人,最后导致大祸.但这种意见有着一个隐含假设——宋军不进军河南蒙古人就不会来.然而,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蒙古召开诸王大会,决定南下的时候还没有得知宋军入洛的消息,而耶律楚材和李实向窝阔台献“平南策”和窝阔台定下战略决心更远在这以前,也就是说蒙军大举南下根本就不是端平入洛惹的!反对派的基本出发点就错了。问题不是在维持和平的现状和卷入战争之间做选择,而是在等着敌人进攻和首先出击之间做选择。

几百年后,我们回首历史时可能会为当年那些大臣们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惹事,敌人就不会动手”的迂腐之见感到可笑,但是同样的事情却在不断的发生着,说不定数百年后的人们也会用同样的眼光来看我们呢。

在明确了宋蒙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之后,应该说端平入洛在战略上是可取的。趁着敌人在两次战争之间短暂的间歇,增加自己的领土,加大防御纵深有什么不好呢?即使挡不住敌人,做一下缓冲也好呀,就像苏德战争初期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那样。

当然,正如反对派所攻击的那样,收复三京之后如何防守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正如吴潜说“自潼关至清河三千余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韧如金人,乃可持久岁月”,南宋既没有“十五万兵”,也不能“百战坚韧如金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持久岁月”,事实上如果蒙军没有西征的话,就是真的像金人那样恐怕想“持久岁月”也难。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一定要维持一条完整的防线“持久岁月”呢?

南宋需要的不是寸土不失——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拖延时间,等待蒙古人在华北和中原地区定居并与当地人民发生一定融合后丧失其游牧民族的锐气。这看起来似乎很荒谬,但是这也正是宋朝的顶住了辽人与金人的进攻而不致亡国的主要原因,尤其以宋金战争最为典型。宋蒙战争持续了40年,到了战争末期,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的蒙古人锐气在不断下降,当时在南方作为对宋作战的已经是以汉人或者汉化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军队了,再过不到100年,这支军队就已经腐朽到了无法应付普通百姓的起义的程度了。那么,如果南宋能够在中原多拖蒙军10-20年,战争的结局是不是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呢?

善守是宋军的特点,合州钓鱼城坚守了36年之久,当然,这里有天险的因素,但是并没有多少天险可言的襄阳也坚持了5年多。此外在蒙军猛攻之下坚守时间达数月以至年余的例子不胜枚举。以三京城池之坚,如果每城有2,3万军队防守,再保证充足的补给,应该是很可以坚守上一段时间的。别的且不说,就是进入洛阳的徐敏子军,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坚守洛阳的话,以他们表现出的善战,蒙古人恐怕很难讨得了好去。

补给当然也是一个问题,但并不是根本性的战略问题,也不是不可能解决的。去年冬天京湖战区能给围攻蔡州的蒙古军运去30万石军粮,今年夏天就没法给开封,洛阳提供军粮了么?非得要从两淮千里迢迢的转运?可见补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没有协调好自己内部矛盾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必然。而且,中原地区缺粮是一把双刃剑,蒙军击破入洛宋军之后就因为缺粮而不得不暂时退回河北。因此,只要宋军能在三京多少积存一点军粮,坚守几天,蒙军就会自退。

这样总结下来,我们的结论是:如果宋军能够协调好内部矛盾,两淮,京湖共同进军,保证供给,拿下三京,并建设成宋军的主要支撑点,从而加大防御纵深,迟滞蒙军的进攻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南宋君臣无能,才使得一个本来有希望的战略行动,由于战役,战术方面的失误而最终惨败,也为南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一个伏笔。
进攻河南对于加强南方的防御没什么作用,刘宋北伐,北魏根本就不守河南,等到南军进占以后以骑兵大举反击,在平原上占尽优势,南军只能采取守城战术。但是在平原旷野的条件下,坚守个别城市不能阻止对方向纵深推进。因为敌人可以轻易绕开。

南方要取守势,必须西守四川,最好是汉中;中守襄樊;东守淮河一线水网地带,利用地形减少北方的机动力优势。
大城市2,3万兵根本守不住,蒙古人打襄阳也就是一开始和最后猛打了一阵,中间长期是围点打援
其时孟拱还在吧?
襄樊失手根本是宋内部腐败造成的,如果宋军救援及时.当时蒙古军队根本没什么可能攻下襄樊.樊城襄阳互为犄角.丢了一个另一个就守不了了.

南宋的很多军事部署基本都是自己把自己搞砸了,还有那几次搞笑版北伐;P
5555555555555555555555~
越看就越想穿越了啊~
:') :') :')
但是朱元璋起事同样的是淮泗子弟,把鞑靼不是也赶到了漠北!
原帖由 雨轩 于 2007-5-29 15:15 发表
但是朱元璋起事同样的是淮泗子弟,把鞑靼不是也赶到了漠北!

红巾军在北方打了多少年了?;P 刘福通这人在历史可也算大名鼎鼎了吧:D
在哪里打多少年应该没什么说法,:D 确实和有谁带着有重要原因!:D
原帖由 雨轩 于 2007-5-29 16:27 发表
在哪里打多少年应该没什么说法,:D 确实和有谁带着有重要原因!:D

刘本人在急功近利了,和元朝拼了好几年,最后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其实,宋军在战略上大大的失败,战略不是下围棋,哪里都是一马平川!宋军对双方的实力特别是军队战斗力完全没有清醒的认识!河洛地区当时根本就不能去碰!坚守江淮,在川陕方向徐图,海上进攻,淮河以北骚扰加游击,才是硬道理。骑兵的优势摆在那里的。
原帖由 xcxy 于 2007-5-29 17:26 发表
其实,宋军在战略上大大的失败,战略不是下围棋,哪里都是一马平川!宋军对双方的实力特别是军队战斗力完全没有清醒的认识!河洛地区当时根本就不能去碰!坚守江淮,在川陕方向徐图,海上进攻,淮河以北骚扰加游 ...

所以说:
  战略上滴一大于战术上滴一百。

  如果战略错误。那么,将军在战场上的指挥才能,士兵的勇敢,辉煌的胜利,都将失去它们滴作用!
                                                                                                          ————马汉
;P ;P :P
结果却是宋朝在最不该出击的地方出击,在本该步步为营稳固徐图的川陕被人来了个大迂回,还造成盟友大理给灭了。该坚守的地方没有坚守得住,该到淮河以北打游击的根本就没有(当时很多汉族武装都是可以借力的),江淮之间也没有像样的游击(元军突破淮河防线后,宋军几乎没有再恢复)。海上不仅没有进攻,反而逃命的时候被元军海上力量追上,并且就此覆亡。
原帖由 雨轩 于 2007-5-29 15:15 发表
但是朱元璋起事同样的是淮泗子弟,把鞑靼不是也赶到了漠北!


明军北伐可不是打下河南就停步的。

凡是以黄河作为终点的,结果就是至少被打回长江。
大秦啊,不是心有多大就能走多远的,实力不敌,心大了,死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