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第一旅”装备大型号导弹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3:32:21
中国“导弹第一旅”装备大型号导弹武器(组图)2007-05-23  来源: [url=http://war.163.com/07/0523/08/3F5P25U300011232.html#]解放军报 核心提示:该导弹营改编为第一导弹团后,不仅圆满完成了二炮组织的战役演习,充分检验了核反击作战能力,还于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

参加国庆阅兵式的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被称为“争气弹”的中国地地导弹。21世纪初的一年夏夜午时,西北某现代化发射场,我新型导弹兀立苍穹,如青锷直刺夜空。发射指令过后,导弹一剑冲天。顷刻间,烈焰浓浓,地动山摇……
一段时间过后,捷报从远方传来:“导弹精准中的!”
今日长缨在手,担负发射任务的某战略导弹旅官兵意气风发。旅长林水明告诉记者:“我国战略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们部队就是直接见证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0多年前,当该旅的前身中国第一个地地导弹营诞生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西行铸剑,部队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大西北站稳脚跟后,一场迎接发射的战役打响了。“家底薄,家伙不全”,官兵们就用麻绳当电缆,用木板铁皮做成导弹模型,用柳条编成火箭发动机模型,用萝卜、黄泥刻成导弹零部件,就是这些简陋的物件,为大家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教学训练。之后,《导弹营训练大纲》等30多套教材,300多张图表,300多件模拟训练器材,托起了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腾飞的希望——
东风-31战略地对地弹道导弹矗立在导弹基座的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像一条东方巨龙,携着一个民族的梦想,搅动着云水,喷射着烈焰,扶摇直上九霄!
当晚庆功会上,炊事班给发射官兵加餐,每人多发了两个土豆作为奖励……而他们发射的这枚“争气弹”,却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辟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把担负发射任务的部队赞誉为“东风第一枝”,意指我军迎来了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春天。
奏响了春天的序曲,就有了秋日收获的乐章。
该导弹营改编为第一导弹团后,不仅圆满完成了二炮组织的战役演习,充分检验了核反击作战能力,还于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为达到既节约经费又能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他们组织科研攻关,其点火方案课题研究获得成功,部队多次导弹点火均圆满成功,这项技术获得第二炮兵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支适应现代国防要求的新型战略导弹旅组建了。官兵们在边接装、边移防、边训练的动态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边转型,边抓配套,为迅速掌握新型导弹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进行大胆探索。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激励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导弹旅政委杨良勤说,长期以来,导弹部队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内核,成为新时期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1984年阅兵中展示的东风-4型远程战略导弹如今,“导弹第一旅”规模扩大、装备更新、发射任务更重。新世纪初年,他们接收了集“高、精、尖”于一体的某大型号导弹武器装备。
新发展意味着新挑战。从部队接到转型命令之日起,他们派出10多个接装小组,分赴数个省市的数十家工厂,参与设计,跟踪实验,以“进厂就等于进训练场”的超前做法,采集原理图,学习掌握操作要领。一年多时间,广大官兵圆满完成了阵地调试、装备整修和转型训练等任务,实现了当年转型当年发射。
走入该导弹旅的营院和训练场,阵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浓郁气氛扑面而来。在某新型模拟训练器材前,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说,近年来,全旅先后取得了“某型训练弹改装遥测系统”、“某型导弹水平测试桥式支架”等训练科研成果80多项,其中50余项获奖,90%以上的科研项目直接用于部队训练并形成作战能力。
目前,“导弹第一旅”所有发射营全部达到一级发射营标准。2006年,一套由旅长、政委分别担任营长、教导员的发射营操作班子成立,每名机关干部都成为了导弹操作号手。新一届党委班子认为,建设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战略导弹部队,必须实现全旅官兵人人过硬!
举目四顾乾坤阔,苍穹碧海任遨游。“导弹第一旅”的创业历程浓缩了第二炮兵部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辉煌历史。中国“导弹第一旅”装备大型号导弹武器(组图)2007-05-23  来源: [url=http://war.163.com/07/0523/08/3F5P25U300011232.html#]解放军报 核心提示:该导弹营改编为第一导弹团后,不仅圆满完成了二炮组织的战役演习,充分检验了核反击作战能力,还于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

参加国庆阅兵式的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被称为“争气弹”的中国地地导弹。21世纪初的一年夏夜午时,西北某现代化发射场,我新型导弹兀立苍穹,如青锷直刺夜空。发射指令过后,导弹一剑冲天。顷刻间,烈焰浓浓,地动山摇……
一段时间过后,捷报从远方传来:“导弹精准中的!”
今日长缨在手,担负发射任务的某战略导弹旅官兵意气风发。旅长林水明告诉记者:“我国战略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们部队就是直接见证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0多年前,当该旅的前身中国第一个地地导弹营诞生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西行铸剑,部队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大西北站稳脚跟后,一场迎接发射的战役打响了。“家底薄,家伙不全”,官兵们就用麻绳当电缆,用木板铁皮做成导弹模型,用柳条编成火箭发动机模型,用萝卜、黄泥刻成导弹零部件,就是这些简陋的物件,为大家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教学训练。之后,《导弹营训练大纲》等30多套教材,300多张图表,300多件模拟训练器材,托起了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腾飞的希望——
东风-31战略地对地弹道导弹矗立在导弹基座的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像一条东方巨龙,携着一个民族的梦想,搅动着云水,喷射着烈焰,扶摇直上九霄!
当晚庆功会上,炊事班给发射官兵加餐,每人多发了两个土豆作为奖励……而他们发射的这枚“争气弹”,却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辟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把担负发射任务的部队赞誉为“东风第一枝”,意指我军迎来了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春天。
奏响了春天的序曲,就有了秋日收获的乐章。
该导弹营改编为第一导弹团后,不仅圆满完成了二炮组织的战役演习,充分检验了核反击作战能力,还于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为达到既节约经费又能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他们组织科研攻关,其点火方案课题研究获得成功,部队多次导弹点火均圆满成功,这项技术获得第二炮兵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支适应现代国防要求的新型战略导弹旅组建了。官兵们在边接装、边移防、边训练的动态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边转型,边抓配套,为迅速掌握新型导弹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进行大胆探索。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激励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导弹旅政委杨良勤说,长期以来,导弹部队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内核,成为新时期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1984年阅兵中展示的东风-4型远程战略导弹如今,“导弹第一旅”规模扩大、装备更新、发射任务更重。新世纪初年,他们接收了集“高、精、尖”于一体的某大型号导弹武器装备。
新发展意味着新挑战。从部队接到转型命令之日起,他们派出10多个接装小组,分赴数个省市的数十家工厂,参与设计,跟踪实验,以“进厂就等于进训练场”的超前做法,采集原理图,学习掌握操作要领。一年多时间,广大官兵圆满完成了阵地调试、装备整修和转型训练等任务,实现了当年转型当年发射。
走入该导弹旅的营院和训练场,阵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浓郁气氛扑面而来。在某新型模拟训练器材前,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说,近年来,全旅先后取得了“某型训练弹改装遥测系统”、“某型导弹水平测试桥式支架”等训练科研成果80多项,其中50余项获奖,90%以上的科研项目直接用于部队训练并形成作战能力。
目前,“导弹第一旅”所有发射营全部达到一级发射营标准。2006年,一套由旅长、政委分别担任营长、教导员的发射营操作班子成立,每名机关干部都成为了导弹操作号手。新一届党委班子认为,建设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战略导弹部队,必须实现全旅官兵人人过硬!
举目四顾乾坤阔,苍穹碧海任遨游。“导弹第一旅”的创业历程浓缩了第二炮兵部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辉煌历史。
二炮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部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3 11:39:22  

二炮部队准备发射东风3导弹。(资料图)  杜鹃泛红,柳枝吐絮,草长莺飞,大地一派生机。  

  然而,驻守在大山深处的第二炮兵某旅官兵却无暇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正紧张地进行着高科技条件下的实装操作训练。敌卫星临空、强电磁干扰、电脑遭骇客攻击、阵地受核打击……一道道阻碍打赢的障碍被消除。官兵们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斗志,按预定时间到达作战地域。  

  磨砺中华倚天剑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需要有过人的“招数”。特别是掌管着支撑大国地位倚天长剑的雄风劲旅,必须练就“一剑封喉”的“剑法”,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保卫祖国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一个漆黑的夏季雨夜,空中电闪雷鸣。这个旅的营区突然响起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紧接着几颗信号弹腾空升起,几支分队迅速钻进了雨幕里,几十台特种车辆拖着装备轰鸣上路,在复杂环境中打造部队快速反应能力的演练又开始了。  

  雨越下越大,奔赴作战地域的时间要求很短。随着一道闪电,各分队间的通信突然中断。指挥员立即启动第二套通信方案。通信刚刚畅通,空中又响起遭核打击的警报声,官兵们迅速穿上防化衣,快速穿越核沾染区。指挥所里传出敌侦察机临空通知的同时,部队又遇到敌强电磁干扰,于是,佯动伪装、遮罩保护等预防措施有序展开……类似这样的训练,已成了这个旅的家常便饭。  

  “千人一杆枪,操作中不论哪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旅长林水明告诉记者,要想在未来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部队训练注重从一招一式抓、一点一滴训,使岗岗过关、人人过硬,今天的“剑法”已到了“一剑封喉”的功效,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就能断然出手、决战决胜。  

  为达到快速反应作战要求,该旅依法从严治训,改革训练内容和方法,先后探索出了“缩时发射”、“平台快速测试”和“全员分层次训练”等10余种有效的训法,使部队战斗力快速提升。2005年,该旅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用打仗标准选人用人  

  2005年,一个营长在组织部队实装操作训练中,因怕人员、装备出现问题,消极保安全,不按训练大纲规定,漏训、跳训训练科目,被机关通报批评后仍不改正。在年终旅党委组织军事考核时,这个营不但没有过关,还在全旅排名最后。旅党委研究决定,撤销该营营长职务。杨良勤政委严肃地告诫大家:“打得赢事关民族存亡,训练决不能掺一点水分,各级指挥员更不能怕担责任当太平官。”  

  从此,“用打仗标准选人用人”成了该旅党委一条铁规。原技术营副营长张喜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技术营工作,参加过导弹发射,每次机关组织专业技术比武都是优秀。当初,旅党委在挑选发射营长人选时,有人认为他在副营长位置上没有干满时间,破格提拔为营长会影响其他同志的情绪。为了让大家信服,旅里组织了专业技术擂台赛,张喜红从擂台走到了营长的岗位上。破例提拔到营长位置上的还有陈家安。目前,该旅所属发射分队的指挥员都凭藉过硬的技能和非凡的能力,锻造出一个个“铁拳”连队。  

  既注重选好人用好人,也注重培养人。该旅党委制定了《2010年前旅人才建设规划》和《旅对技术尖子人才奖励实施办法》等,探索出了“技术干部常年训、作战骨干强化训、保障要素同步训、地方大学生岗前训、机关干部定位训”的路子,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动态稳定的人才队伍方阵。  

  二炮首届“十大砺剑尖兵”孙亮德,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他爱学肯钻,别人休息他画电路、学专业。旅党委瞭解到这一情况后,推荐他到厂家学习。孙亮德多次参加二炮专业比武夺得桂冠,荣立一等功。后来,他担任培训地方大学生专业教员。凭藉扎实的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他被入伍的大学生干部誉为“兵教头”。2005年,他又被推荐到二炮指挥学院学习,破格提干。  

  靠政绩立身、靠素质进步,成为该旅官兵成长进步的座右铭。近年来,该旅涌现出了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林水明、二炮导弹专家刘连军、十大砺剑尖兵孙亮德、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杨涛等一大批军事训练中的优秀领军人才,所属发射营全部达到一级发射营标准,2006年,旅党委被评为“全军先进党委”。  

  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军营  

  要让官兵工作尽心,领导就必须对他们关心。这是旅领导常讲的一句话。为此,旅里提出:要知道官兵在干什么,知道官兵需要什么帮助,知道官兵存在什么问题,知道官兵有什么委屈,党委机关要当好基层的靠山。  

  汽车连士官小靳的父亲,因一点纠纷,被人打伤住进医院。对方依仗在地方有势力,不但不赔礼道歉,而且变本加厉地欺负小靳家庭。平日活泼的他,因此变得愁眉不展、郁郁寡欢。连队领导将此事报告给机关后,政治部立即安排一名法律谘询员到小靳老家处理此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小靳家庭得到了合理赔偿。2006年,旅党委筹措资金30万元,专门用于救济有困难的官兵家庭,极大地调动了全旅官兵献身军营的积极性。  

  为了让官兵有怨可诉,旅长、政委把自己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号码公布给基层官兵,凡是对部队工作有意见的任何一个官兵都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们。对于大家意见集中的伙食问题,两年间,旅里撤换了5个连队司务长和1名连队指导员。现在,官兵对伙食满意率达到95%。  

  基层部队驻扎在山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从2004年以来,该旅在上级机关的支持下,先后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解决了营房漏雨、旧房改造、取暖、吃水、看病等难题。目前,全旅官兵都住上了新营房,吃上了自助餐,用上了新营具,所有阵地、哨所执勤的官兵都用上了空调,居住集中的营区建立了中心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中心卫生所、太阳能洗浴中心。2005年,该旅被二炮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来源:《半月谈》杂志)
手机号码公布给基层官兵

;funk
有没有东风41的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