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9:04
国家安全篇之一对外贸易篇: 《八千亿与国家安全>

一、国家实力涨了,家底厚了,国家的安全问题将凸出
  
  
  有报道说,2003年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年累计将达到了8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以上,可以称得上爆增。而且这中间还遭遇过SARS的巨大冲击,看来中国加入WTO未受其害,先蒙其利,应该说在今年得到了一块大蛋糕。想想1978年中国的外贸总额只有区区两百亿美元,真是恍如隔世。
  
  当年前总理因加入WTO时曾饱受指责,现在看来他在许多政策上有失误,但在加入WTO上在很困难的内外环境中的确为国家争得了利益,可以称得上功彪千秋。
  
  对外贸易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经济指标之一:从78年到88年用了十年时间,对外贸易总额才突破一千亿美元(88年小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就已经到了4800亿美元,差距巨大哟);达到两千亿美元用了六年时间;从两千亿美元到三千亿美元用了三年时间;从三千亿美元到四千亿美元用了三年时间;从1999年起,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则一口气连上两个台阶,70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超过日德就是这两三年的光景,不过要想超过美国就得多些年头,而且还得看人家眼色行事――美国是绝不会轻易让出这头把交椅的。(2001年美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9114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德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062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5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在网上没找到2002年与2003年的数据)如果说八十年代的中国只是一个政*治符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对于各国都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巨大真实的存在。
  
  国家实力涨了,家底厚了,当然是好事,整个八十年代国家外汇储备始终在几十亿美元徘徊,也就够买三、四艘“现代”的,那时国家有机会购买F-16和幻影-2000等先进战机,可就是手头紧,舍不得呀!如今4000亿美元在手,政府采购团满天飞,美国的“波音”、俄罗斯的“基罗”大把大把往家搬;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问题将凸出,鸦片战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和痛苦,中国人一定不要忘了英国人为什么发起鸦片战争,发达国家今日的繁荣和文明背后是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和中国人的斑斑血泪。
  
  
  二、中国在和平时代莫明其妙地收到了一份大礼
  
  
  国际炒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二天掀起了金融风暴,其战略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让香港变成“臭港”,而不是中国的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如今回头来看,应该说他们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时到如今,香港仍在经济衰退中苦苦挣扎,始终在不停地向中央申请扶持政策。2003年顶多是稍有起色而已,但目前仍然是中央的一个大负担,给“一国两制”的实践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然陈水扁和岩里正男也不会总指着香港说事,“与大陆统一就是第二个香港”。
  
  但是他们也失算了,97年的金融风暴横扫了“四小龙”、“五小虎”,给区内各国的制造业以重创,现在除了韩、台元气基本恢复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是创伤累累,有的国家制造业甚至完全毁灭,这客观上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扫平了道路。若非如此,中国想凭自己的力量赢得投资与市场将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勉强获胜也会在外交上付出相当的代价。现在东南亚各国不仅不能给中国的产业构成威胁,相反倒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地和销售市场,这在殖民时代是要靠战争才能争到的,中国却在和平时代莫明其妙地收到了一份大礼,想必现在反华的“鹰派”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在上世纪末,中国收到的另一份大礼是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同“金融风暴”一样,大致终结了俄罗斯的制造业,现在俄罗斯的外贸出口中石油要占到总额的40%以上,除了军工产品外,俄罗斯基本上成为了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原材料供应地。俄罗斯有着中国无法企及的丰富资源和科技教育水准,它如果抓住了机遇,中国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就很难讲了。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国策,对俄罗斯却是一个残酷的笑话。安大线、安纳线与其说是中日之争,不如说是俄罗斯在抗拒成为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地的命运。靠卖资源,俄罗斯也许能成为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很难再对中国的发展构成威胁了。
  
  说起俄罗斯的军工产品,这还是前苏联硕果仅存的遗产,近十年来主要靠中国和印度的采购维持生存和发展,一旦失去这两个大主顾,它的好运也就到头了,因为它能拿出手的好货色已经越来越少了。
  
  
  三、美国辛辛苦苦地压各国开放市场,中国跟在后面捡便宜
  
  
  现在中美间的经济格局与1840前的中英有几分类似:巨大的外贸逆差和令人垂涎三尺的中国市场。不同的是,一百六十年前的英国只能用一船船的真金白银来弥补外贸逆差,而今天的工具是印刷成本不算高昂的美钞,千把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相对于美国的10万亿美元级的经济规模实在不算个什么,而且进口的商品并非当年不可替代的茶叶、瓷器和丝绸,随时都有替代国生产,无非是价格高点。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因此美国人将其视为制约中国有效的“超限战武器”,美国可以单方面制裁中国,并能造成中国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却很难报复到美国,并造成同样的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可以坐视中国商品在美国攻城略地,一旦危及美国本土的产业,美国人是不会老老实实地按世贸规则出牌的。
  
  英国人用鸦片和战争解决了中英贸易赤字,美国人呢?最大的可能是金融工具,看美国人在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一方面变戏法一样轻易地将受害国数十年的经营成果卷入怀中,一方面趁人之危,打着援助的名义,全面控制受害国的经济命脉,手段真是炉火纯青――干尽坏事,还被人家当救星。因此中国在清点外贸成果时,千万不能忘乎所以,轻易放弃金融防火墙。
  
  在现阶段,中国与美国还处在互补阶段,“中国造与美国造”很少正面交火,美国的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需要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打底,全球贸易自由化在现阶段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说实在的眼下中国比美国更需要。想想中国采购团到美国去能买什么好东西,无非是飞机加大豆, F22和预警机中国人是眼馋得紧,可惜老美绝不会卖。在世贸谈判中,中国号称第三世界的代表,实际上屁股却坐在美国一边,美国辛辛苦苦地压各国开放市场,中国跟在后面捡便宜,没有别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更需要世界市场。与八十年代相比,中国的出口结构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那时也就卖卖石油、服装、煤炭什么的,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中国地大物博,大多数资源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有两个资源是紧缺的,一个是石油,中国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比例很少,而且大多在内陆沙漠深处,开采成本很高。当然如果是八十年代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石油仍可以自给,甚至略有盈余,而现在就不同了,从2002年起国内的轿车行情已出现井喷,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私有车辆的增长趋势只会向上,石油的需求将空前增长;另一个是奇缺富铁矿,2003年中国除了进口数千万吨钢铁外还进口了上亿吨铁矿石,此外还有隐在后面的木材和纸张……对世界资源的索求,中国已经不亚于日本了。中国的悲哀是有全球的利益,却没有全球到达的军事实力,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软肋。日本可以依赖美国,中国呢?日本的依赖是有代价的――广场协议与伊战帐单。
  
  
  四、“中国造”大战“美国造”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势头无法逆转
  
  
  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和浙江三省两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进出口总额70%以上,而内地广大省份的对外贸易相比之下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说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远没有像数字显示的那样吓人。中国大陆能充分参与国际贸易的也就是上述三省两市,如果再加入四、五个省呢?中国的潜力还大着呢,问题是国际市场还有几个八千亿可供中国扩张,近年来中国的外贸增长远快于世界外贸总额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相当份额的增长是以其它国家相应的萎缩为代价取得的,其中更多的是第三世界国家,近来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也部分殃及到中等发达国家。这种扩张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快到尽头了,中国已经有八十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有的产品甚至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了,潜力已经很有限。因此中国外贸发展和产业发展,只能是继续升级,“中国造”大战“美国造”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势头无法逆转。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合法和不合法形成的庞大民间资产需要有宣泄的渠道,汽车、飞机、信息产品……凡是存在暴利的行当,中国的民间资本迟早是要插足的,当然插足的结果是该行业迅速会变成微利行业。中国有关部门曾试图把汽车厂家限制在“三大两小”,但不管怎么喊反对重复建设,全国照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百多个汽车生产厂家,“三大两小”垄断的意图破产了。说起这个行业,只能用太不争气来评价,在国家的重重保护下,多年攫取巨额暴利竟不能摧化出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车型。
  
  当中国产业升级完成之前,中美不会有冲突,因为美国对中国不屑一顾;当中国产业升级完成之后,中美也不会有冲突,因为那时的中国将过于强大,美国人只能考虑合作,而不是对抗。这十多年来,中国能“蹈光养晦”,就在于与美国的产业不“重复”。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不在于技术科技含量超过美国,那还早着呢,而是能制造出美国产品的“廉价可靠的复制品”。如美国有航天飞机,中国有“神舟”,照样把人送到太空上去;美国有波音,中国有“新运十”(假如),质量差点、舒适性差点没关系,只要能把乘客安全快速送到目的地就行;美国有英特尔,中国有龙芯……世界不富裕的国家还是占多数,只要中国产品的价格低到一定水平,“中国造”未必逊于“美国造”,美国人的暴利也就到头了。
  
  原材料、初级产品与高级工业产品(所谓的高附加值产品)间的剪刀差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中国暴增的外贸正在极大程度上弥合和抹平这个剪刀差,没了高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还能依赖什么支持它们的高福利政策!
  
  因此,中国国家安全的危机必将出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当前台海局势的急剧恶化绝非“偶然”和孤立事件,只要中国要发展,台海的危机就躲不开。
  
  中国近乎无限的生产能力和有限的国际市场就是当前的基本矛盾。
  
  
  五、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是无与伦比的低劳动力成本
  
  
  世界某个排竞争力的组织将中国的竞争力排在第44位,而台湾省在前十之列,陈水扁为此十分得意,毫不脸红地列为民进党执政的政绩。要是中国的竞争力真只列在第44位,中国货就不会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案最多的产品了,美欧领导人大可以安心睡觉去了,美国人就不会急于在条件不成熟时清理中东。
  
  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是无与伦比的低劳动力成本。我们陈氏兄弟曾有机会先后到深圳参观过一些工厂,那些工人劳动强度之大,劳动条件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外贸辉煌大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这些不起眼、被中国“精英”视为低素质人口的千千万万打工仔、打工妹。
  
  随着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形成,中国应当适当调整政策,注重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并不会对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否则资本家赚了大钱,却给中国留下了大量残疾人和职业病患者,对国家对人民又有什么好处呢?国家安全篇之一对外贸易篇: 《八千亿与国家安全>

一、国家实力涨了,家底厚了,国家的安全问题将凸出
  
  
  有报道说,2003年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年累计将达到了8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以上,可以称得上爆增。而且这中间还遭遇过SARS的巨大冲击,看来中国加入WTO未受其害,先蒙其利,应该说在今年得到了一块大蛋糕。想想1978年中国的外贸总额只有区区两百亿美元,真是恍如隔世。
  
  当年前总理因加入WTO时曾饱受指责,现在看来他在许多政策上有失误,但在加入WTO上在很困难的内外环境中的确为国家争得了利益,可以称得上功彪千秋。
  
  对外贸易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经济指标之一:从78年到88年用了十年时间,对外贸易总额才突破一千亿美元(88年小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就已经到了4800亿美元,差距巨大哟);达到两千亿美元用了六年时间;从两千亿美元到三千亿美元用了三年时间;从三千亿美元到四千亿美元用了三年时间;从1999年起,基本上是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则一口气连上两个台阶,70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超过日德就是这两三年的光景,不过要想超过美国就得多些年头,而且还得看人家眼色行事――美国是绝不会轻易让出这头把交椅的。(2001年美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9114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德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062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5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在网上没找到2002年与2003年的数据)如果说八十年代的中国只是一个政*治符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对于各国都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巨大真实的存在。
  
  国家实力涨了,家底厚了,当然是好事,整个八十年代国家外汇储备始终在几十亿美元徘徊,也就够买三、四艘“现代”的,那时国家有机会购买F-16和幻影-2000等先进战机,可就是手头紧,舍不得呀!如今4000亿美元在手,政府采购团满天飞,美国的“波音”、俄罗斯的“基罗”大把大把往家搬;另一方面,国家安全的问题将凸出,鸦片战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和痛苦,中国人一定不要忘了英国人为什么发起鸦片战争,发达国家今日的繁荣和文明背后是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和中国人的斑斑血泪。
  
  
  二、中国在和平时代莫明其妙地收到了一份大礼
  
  
  国际炒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二天掀起了金融风暴,其战略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让香港变成“臭港”,而不是中国的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如今回头来看,应该说他们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时到如今,香港仍在经济衰退中苦苦挣扎,始终在不停地向中央申请扶持政策。2003年顶多是稍有起色而已,但目前仍然是中央的一个大负担,给“一国两制”的实践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然陈水扁和岩里正男也不会总指着香港说事,“与大陆统一就是第二个香港”。
  
  但是他们也失算了,97年的金融风暴横扫了“四小龙”、“五小虎”,给区内各国的制造业以重创,现在除了韩、台元气基本恢复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是创伤累累,有的国家制造业甚至完全毁灭,这客观上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扫平了道路。若非如此,中国想凭自己的力量赢得投资与市场将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勉强获胜也会在外交上付出相当的代价。现在东南亚各国不仅不能给中国的产业构成威胁,相反倒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地和销售市场,这在殖民时代是要靠战争才能争到的,中国却在和平时代莫明其妙地收到了一份大礼,想必现在反华的“鹰派”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在上世纪末,中国收到的另一份大礼是苏联解体。“休克疗法”同“金融风暴”一样,大致终结了俄罗斯的制造业,现在俄罗斯的外贸出口中石油要占到总额的40%以上,除了军工产品外,俄罗斯基本上成为了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原材料供应地。俄罗斯有着中国无法企及的丰富资源和科技教育水准,它如果抓住了机遇,中国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就很难讲了。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国策,对俄罗斯却是一个残酷的笑话。安大线、安纳线与其说是中日之争,不如说是俄罗斯在抗拒成为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地的命运。靠卖资源,俄罗斯也许能成为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很难再对中国的发展构成威胁了。
  
  说起俄罗斯的军工产品,这还是前苏联硕果仅存的遗产,近十年来主要靠中国和印度的采购维持生存和发展,一旦失去这两个大主顾,它的好运也就到头了,因为它能拿出手的好货色已经越来越少了。
  
  
  三、美国辛辛苦苦地压各国开放市场,中国跟在后面捡便宜
  
  
  现在中美间的经济格局与1840前的中英有几分类似:巨大的外贸逆差和令人垂涎三尺的中国市场。不同的是,一百六十年前的英国只能用一船船的真金白银来弥补外贸逆差,而今天的工具是印刷成本不算高昂的美钞,千把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相对于美国的10万亿美元级的经济规模实在不算个什么,而且进口的商品并非当年不可替代的茶叶、瓷器和丝绸,随时都有替代国生产,无非是价格高点。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因此美国人将其视为制约中国有效的“超限战武器”,美国可以单方面制裁中国,并能造成中国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却很难报复到美国,并造成同样的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可以坐视中国商品在美国攻城略地,一旦危及美国本土的产业,美国人是不会老老实实地按世贸规则出牌的。
  
  英国人用鸦片和战争解决了中英贸易赤字,美国人呢?最大的可能是金融工具,看美国人在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一方面变戏法一样轻易地将受害国数十年的经营成果卷入怀中,一方面趁人之危,打着援助的名义,全面控制受害国的经济命脉,手段真是炉火纯青――干尽坏事,还被人家当救星。因此中国在清点外贸成果时,千万不能忘乎所以,轻易放弃金融防火墙。
  
  在现阶段,中国与美国还处在互补阶段,“中国造与美国造”很少正面交火,美国的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需要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打底,全球贸易自由化在现阶段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说实在的眼下中国比美国更需要。想想中国采购团到美国去能买什么好东西,无非是飞机加大豆, F22和预警机中国人是眼馋得紧,可惜老美绝不会卖。在世贸谈判中,中国号称第三世界的代表,实际上屁股却坐在美国一边,美国辛辛苦苦地压各国开放市场,中国跟在后面捡便宜,没有别的原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更需要世界市场。与八十年代相比,中国的出口结构已经有了根本的转变,那时也就卖卖石油、服装、煤炭什么的,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中国地大物博,大多数资源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有两个资源是紧缺的,一个是石油,中国剩余可采储量占世界比例很少,而且大多在内陆沙漠深处,开采成本很高。当然如果是八十年代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石油仍可以自给,甚至略有盈余,而现在就不同了,从2002年起国内的轿车行情已出现井喷,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私有车辆的增长趋势只会向上,石油的需求将空前增长;另一个是奇缺富铁矿,2003年中国除了进口数千万吨钢铁外还进口了上亿吨铁矿石,此外还有隐在后面的木材和纸张……对世界资源的索求,中国已经不亚于日本了。中国的悲哀是有全球的利益,却没有全球到达的军事实力,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软肋。日本可以依赖美国,中国呢?日本的依赖是有代价的――广场协议与伊战帐单。
  
  
  四、“中国造”大战“美国造”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势头无法逆转
  
  
  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和浙江三省两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进出口总额70%以上,而内地广大省份的对外贸易相比之下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说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远没有像数字显示的那样吓人。中国大陆能充分参与国际贸易的也就是上述三省两市,如果再加入四、五个省呢?中国的潜力还大着呢,问题是国际市场还有几个八千亿可供中国扩张,近年来中国的外贸增长远快于世界外贸总额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相当份额的增长是以其它国家相应的萎缩为代价取得的,其中更多的是第三世界国家,近来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也部分殃及到中等发达国家。这种扩张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快到尽头了,中国已经有八十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有的产品甚至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了,潜力已经很有限。因此中国外贸发展和产业发展,只能是继续升级,“中国造”大战“美国造”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势头无法逆转。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合法和不合法形成的庞大民间资产需要有宣泄的渠道,汽车、飞机、信息产品……凡是存在暴利的行当,中国的民间资本迟早是要插足的,当然插足的结果是该行业迅速会变成微利行业。中国有关部门曾试图把汽车厂家限制在“三大两小”,但不管怎么喊反对重复建设,全国照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百多个汽车生产厂家,“三大两小”垄断的意图破产了。说起这个行业,只能用太不争气来评价,在国家的重重保护下,多年攫取巨额暴利竟不能摧化出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车型。
  
  当中国产业升级完成之前,中美不会有冲突,因为美国对中国不屑一顾;当中国产业升级完成之后,中美也不会有冲突,因为那时的中国将过于强大,美国人只能考虑合作,而不是对抗。这十多年来,中国能“蹈光养晦”,就在于与美国的产业不“重复”。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不在于技术科技含量超过美国,那还早着呢,而是能制造出美国产品的“廉价可靠的复制品”。如美国有航天飞机,中国有“神舟”,照样把人送到太空上去;美国有波音,中国有“新运十”(假如),质量差点、舒适性差点没关系,只要能把乘客安全快速送到目的地就行;美国有英特尔,中国有龙芯……世界不富裕的国家还是占多数,只要中国产品的价格低到一定水平,“中国造”未必逊于“美国造”,美国人的暴利也就到头了。
  
  原材料、初级产品与高级工业产品(所谓的高附加值产品)间的剪刀差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中国暴增的外贸正在极大程度上弥合和抹平这个剪刀差,没了高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还能依赖什么支持它们的高福利政策!
  
  因此,中国国家安全的危机必将出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当前台海局势的急剧恶化绝非“偶然”和孤立事件,只要中国要发展,台海的危机就躲不开。
  
  中国近乎无限的生产能力和有限的国际市场就是当前的基本矛盾。
  
  
  五、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是无与伦比的低劳动力成本
  
  
  世界某个排竞争力的组织将中国的竞争力排在第44位,而台湾省在前十之列,陈水扁为此十分得意,毫不脸红地列为民进党执政的政绩。要是中国的竞争力真只列在第44位,中国货就不会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案最多的产品了,美欧领导人大可以安心睡觉去了,美国人就不会急于在条件不成熟时清理中东。
  
  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是无与伦比的低劳动力成本。我们陈氏兄弟曾有机会先后到深圳参观过一些工厂,那些工人劳动强度之大,劳动条件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外贸辉煌大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这些不起眼、被中国“精英”视为低素质人口的千千万万打工仔、打工妹。
  
  随着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形成,中国应当适当调整政策,注重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并不会对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否则资本家赚了大钱,却给中国留下了大量残疾人和职业病患者,对国家对人民又有什么好处呢?
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内”
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实现从以价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二,进一步实行进出口多元化,以进一步分散风险。
iplute
以下是引用iplute在2004-1-3 0:34:00的发言:
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内”

贫富两极分化问题也急待解决呀!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