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1959 年庐山会议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31:07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 年第4 期 作者胡正勃,1967 年生,江苏省盐城市委党校讲师。库屠左夫 OCR校对
提要 1959 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热点,而彭德怀是庐山会议上的焦点人物。彭德怀错案的铸成,既有其“左”倾思想方面的原因,也与历史纠葛、严重的个性弱点有关,兼有某些野心家推波助澜,连同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原因颇为复杂,对此加以深入研究,吸取历史的教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庐山会议 彭德怀
        1959 年夏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本以纠‘左’开始,反以反右结束,表面看来是因为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彭德怀给党的主席毛泽东写了一封不足四千字的信,对‘三面红旗’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尽相同的观点,结果被视为对“三面红旗’、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本人的猖狂进攻。会议认定在党内结成了一个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并据此通过决议,要求在全党普遍深入地开展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历史已经证明,在庐山会议期间,根本不存在一个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历史性错案得以铸成的呢?
  首先,“左’倾思想占居主导地位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根本原因。尽管从1958 年11月起,全党对“大跃进”运动所带来的混乱局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毛泽东还带头提出并具体布署反左,认为1958 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搞综合平衡,但对问题的性质以及由谁来纠正是有着不同看法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多数领导人认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身没有错,错误主要表现在具体执行中,产生了偏差,但即使出现了失误,成绩也仍然是第一位的,成绩与失误的关系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对具体问题可以批评并作纠正,但一定不能损害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是压缩空气,而不是泄掉空气,而对错误的纠正一定要由毛泽东来领导进行。毛泽东还认为经过半年多的纠‘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全党的任务是在新的条件下再鼓干劲,继续跃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敢怀疑或反对“三面红旗’,那就是观潮派和算帐派,或简直就是敌对分子。①因此,当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中,多讲缺点,少讲成绩,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又着重分析 “大跃进”运动以来党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及其原因时,毛泽东便认为彭德怀不是跟他一道去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实际上是对‘三面红旗’表示怀疑和反对,是向他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战书’,是右倾的表现,因而必须反击,不反击不行。于是在7 月23 日的大会上着重批驳了彭德怀在信中所提到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和因誊写时笔误写成的“有失有得’等说法,认为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离右派只有30 公里。在7 月31日和 8 月l 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又断言彭德怀写信的目的是“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是向着中央领导机关而来的,“锋芒是攻击中央,是反中央,要修正总路线,要按照他的面貌“来改造党和世界’。在私下的谈话中还说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就是要得中华。因此,同彭德怀的斗争是路线斗争。据此,会议认定彭德怀组织了反党性质的军事俱乐部’。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则指出:彭德怀等人物的错误是代表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发动的反对党的总路线、反对大跃进、反对人民公社的猖狂进攻。因此,坚决粉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活动,“对于保卫党的总路线是完全必要的’。
  其次,复杂的历史纠葛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重要因素。许多相关的论著一致指出: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人在历史上矛盾较大,相互间的成见很深,有很多历史上的疙瘩没有解开。毛泽东在1959 年4 月的上海政治局会议上说过:“我这个人是被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志,他是恨死了我的;不恨死了,也有若干恨。我跟彭德怀同志的政策是这样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黄克诚回忆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历史上“因为某些观点的分歧和性格的差异,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形成颇深的成见。”毛泽东曾开玩笑似地对彭德怀说过:“老总,咱们定个协议,我死以后,你别造反,行不行?,③ 师哲在回忆录中也说:历史上毛泽东与彭德怀误会很深。毛泽东对彭在七大上的检讨很不满意,曾说过:“他承认错误的态度十分勉强!也难说他是心悦诚服的。”又说:“此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师哲由此认为1959 年的庐山会议,“如果不是彭总,也不是那种硬性方式,可能结局会不同于此。”④ 刘少奇在庐山会议上则提到关向应在死前曾流着泪说:“彭总,你不要反对毛主席,闹派别。我是快死的人了,。⑤ 那么,毛泽东与彭德怀在历史上究竟又些什么误会和纠葛呢?
  按照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的有关讲话以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 的论述,彭德怀在“立三路线时期、第一次王明路线时期、第二次王明路线时期、高饶反党联盟事件时期,他都曾经站在错误路线方面而反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具体而言,彭德怀历史上有这么几件事,使毛泽东难以释怀。首先是袁文才、王佐事件。1930 年2 月中旬,在毛泽东率红四军向赣南进军时,留守井冈山的彭德怀听信谗言,制造了‘袁文才、王佐事件’,给湘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井冈山也从此落入了国民党之手,直到1950 年人民解放军南下才获得解放。为此,彭德怀被批评是犯了流寇主义、不要根据地的错误。其次是长征途中的会理风波。遵义会议后,重获军权的毛泽东为摆脱敌人的重重包围,指挥中央红军与敌人进行了频繁的战斗和大踏步的回旋转移。红军中一些指战员极端疲惫,又对中央战略意图不明,产生了埋怨情绪。当时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信,说毛泽东指挥军队作战不行,应解除其指挥权,让彭德怀指挥中央红军。在随后召开的会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严厉批评林彪的同时,又指责彭德怀说:“林彪的信就是你鼓动起来的。”尽管彭德怀曾严正声明:“这封信,事先我不知道,并还批评林彪此举不妥,但毛泽东并未释然,在庐山会议上又重提此事,林彪被迫当面声明,当时他写信,彭德怀不知道。再次,就是抗战中的几次争论了,特别是关于彭德怀亲自组织领导的百团大战。毛泽东认为彭德怀此举在组织程序上有违党指挥枪的原则,独断专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和敌人拼实力的做法,不仅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客观上引来了敌人的疯狂报复,而且也违反了毛泽东所始终坚决主张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为此,毛泽东在百团大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内主持起草的一些电报和党内文件中,都曾有针对性地重申了他的一贯主张。1 941 年5 月18 日,毛泽东与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彭德怀,指出:“目前方针是必须打日本,但又决不能打得太凶,不打则国民党不能谅解,中间派亦会说话,但如打得太凶,则有相反的危险,日本将转向我们报复,国民党坐收渔利,并将进攻边区。”11月7 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指出“在这一阶段中,我之方针应当是熬时间的长期战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形式(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武装实力与民众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o ' ' l942 年6 月13 日,毛泽东就敌后形势问题致电周恩来,再次强调,八路军的任务只能是积蓄力量,巩固内部’, “休养兵力,恢复元气”,“对敌伪以政治攻势为主,以游击战争为辅’, “熬过今明两年’,才可能争取大一些的作战行动。⑥ 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在讲到百团大战一事时指出:“当时打大战观念转不过来,本应该分散发动群众的。”批评彭看不到抗战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复杂性。同时指责彭党性、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差。第四,在朝鲜战争、高饶事件中的分歧及主持军委工作期间的矛盾。在朝鲜战争期间特别是第四、五次战役中,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指挥不甚满意。两人的争论虽非原则性的,但却是日后矛盾公开化的潜在因素。在高饶事件中,彭起初与许多领导人一样,对高岗的阴谋活动缺乏应有的警惕,嗅觉不灵,还在不少场合有意识地讲了不少高的好活。历史己经证明,彭德怀这样做并无个人目的,也没有搞过什么不正当的阴谋活动。但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却认为彭陷得很深,“高饶联盟应改为彭高联盟,。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彭给毛泽东所留下的不好印象主要有如下几件事情:首先,彭几次违背毛泽东的意愿提出辞去国防部长一职。彭这样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刀虑:一是身体不好,很难承受军委繁重的工作负担;二是一直在军队工作,实战经验多而理论知识少,想让贤;三想脱离军队,从事经济建设,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在毛泽东看来彭德怀是不尊重他的决定,甚至是个人名利思想在作怪。毛泽东曾对彭德怀说:“给你个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⑦ 其次,在军队建设上,毛泽东对彭德怀比较重视正规化、现代化,相对轻视革命化的做法也有意见;第三,在工作方法上,毛泽东认为彭在搞封锁,既少请示汇报,也不写信,更不面谈。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中共发展史上的历次党内斗争中,毛泽东几乎都站在正确的一面。在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毛泽东几乎就是正确领导的化身。彭德怀跟毛泽东“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不服从毛泽东的领导,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问题了。因此,庐山会议认为彭德怀参加中共,不是入党,而是搭伙,入股⑧,就是很自然的结论。由于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总算帐,由此给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似乎谁的革命历史愈长,谁的错误就越多,就越应受到更严厉的批判.这样的推论只能使人们在工作中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结果助长了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的日益发展并日趋严重。
  第三,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个人专制作风日益发展,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又一重要条件。庐山会议本来是为纠‘左’召开的,仅仅因为彭于7 月14 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会议便发生转向。尽管当时党内许多领导人都认为彭德怀的信没有什么问题,在随后的讨论中,不少人还对该信作了必要的补充,以求‘成绩讲够,缺点讲透’。但是毛泽东在一些有“左”倾思想的领导人的怂恿下,⑨ 认定彭的信是针对他的,在接到信后,就加上“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的标题,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在常委中还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并开始部署反击。在7 月23 日的讲话中,毛泽东不仅严厉地批驳彭信的主要论点,而且尖锐地提出解放军跟谁走的问题,致使会议气氛异常紧张,形势也急转直下。7月26 日,毛泽东又指示既要对事,也要对人,于是而有〈彭德怀反党集团和军事俱乐部〉的定性。其后毛泽东又陆续写出了《对一封信的评论》、《 给张闻天的信》、《 机关枪、迫击炮及其由来》、《 关于如何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等信件和批语,并在八中全会上多次讲话,完全改变了整个会议的原定议程,为全会通过的决议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掀起了全党范围内的反右倾运动,结果有300 多万对“三面红旗”持不同意见的党员被错划成右倾分子,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第四,不利的个性弱点,容易形成墙倒众人推的群体效应,这是酿成彭德怀庐山悲剧的人际因素。彭德怀一生刚烈耿直,性格鲜明,为人豪爽,光明磊落,并且严以律己,艰苦朴素。毛泽东曾以猛张飞喻之。革命老人续范亭作诗称赞彭德怀是“爽直将军”。因为德怀大公无私,因此常为工作中的意见分歧意气用事,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讲出自己的 意见。彭德怀这样做尽管没有任何丝毫的个人目的,但在客观上却很难做到既团结同志,又解决问题,而且使人感到他是个性高于党性。尤其是他对上级不盲从,对下级严历批评,对自己高要求,更使人觉得他不合群。彭德怀曾说过:“我有张飞之勇,却无张飞之细。”“我是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我头上长着角,常常碰着人,使别人不高兴。”比如在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恼战斗中,彭德怀力主用阵地战、攻坚战消灭日寇,与刘伯承、陈赓等发生较尖锐的意见分歧。彭还对刘伯承咆哮:“拿不下关家恼,就撤掉你一二九师的番号。”在1948 年4 月挺进西府的战争中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都曾多次发过脾气,使受批评者震惊异常。在1958 年的军队系统反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彭德怀在6 月20日的大会讲话中说,军队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问题,“我是有责任的,但这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我可以说,有些原因我不能说。”彭德怀的这些含义不明却又似有所指的言论曾引起过较大的争论,也使刘伯承和肖克等人处于很不利的境地,受到了极严厉的批判。因此,有的研究者指出:“斗争之火,错烧了别人,反过来也会烧到自己身上”。④ 在庐山会议上的一次小型会议中,彭德怀甚至指责周恩来等老于世故。彭的这一指责不利于党的团结,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庐山会议后期之所以出现一边倒、众人群起围攻的局面,固然反映了那个时候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够健全、毛泽东个人专断作风已很严重的缺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彭德怀那种个性弱点的必然结果。
  第五,一些野心家的推波助澜,故意栽赃陷害,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催化剂。尽管出席会议的多数领导人并不认为彭德怀的信有什么问题,但极个别野心家仍是从毛泽东的态度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们煽风点火,人为地制造紧张局势。在毛泽东7月23 日讲话后,这些人则如获至宝,立即无限上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柯庆施在24 日和26日的长篇发言中,首先提出:“从党的历史上看,只要路线错误,就非要改造党的领导机关不可,因为历史证明,凡是路线错误自己是不能改正的。”林彪则指责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和伪君子。彭写信的目的是反对毛泽东,想自己当大英雄,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目的的反党纲领,是招兵买马,并有不正常的派别活动,对一些人是打得猛,拉得猛,先打后拉,先拉后打,旧军阀的办法。”陈伯达的讲话则引经据典,具有理论特点。另一个野心家康生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不讲则已,一讲就上升到理论高度,长篇大论,同时还联系历史,深文周呐。他把彭德怀等人的所谓错误同苏联布哈林的主张相联系,指出:“苏联在革命胜利10 年后出了布哈林右派,我们胜利10 年后出了彭德怀、张闻天右倾路线。我们现在的情况、条件、环境与苏联1 928 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也是工业发展速度同农村集体化生产的问题。并把当年斯大林批判布哈林的几段话摘录给毛泽东“供我们这次反右倾斗争的参考。”在出会议简报时,将彭信中提出‘要明辩是非’, “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一般的”三个字和张闻天发言中的挡住了共产风的,现在证明是有的’, “现在证明”四个字加上着重点,以突出彭、张是把矛头指向毛泽东本人的。并断言:“彭德怀同志否定总路线,就是否定中央领导。彭德怀的信上说一般不追究责任,意思就是特殊的还要追究责任。既然领导错了,路线错了,就得改组领导。不过这下半句他没有写出来罢了。如果他第一步成功,第二步他就会提出来的。”还说:“彭德怀同志拿匈牙利作比是严重的,可怕得很。因为他是国防部长,意思就是说:人民起来闹事,我军队就不跟中央,不归中央了,你去请红军吧,。“张闻天同志的发言,和香港报纸及右派言论差不多,什么‘困难’‘紧张’,‘毛泽东下台’等等,所不同的是,香港及右派是怀疑,张闻天同志是肯定。”在8 月10 日下午的发言中,康生插话说:“彭德怀同志有反动的一面,有革命的一面。现在是你反动的一面向革命进攻,革命怎能不击退你这反动的进攻?就是你自己的革命一面,如果不歼灭你这个反动的一面,你还做什么共产党?' 8 月15 日,康生又在大会上发言:你们诬蔑主席是“斯大林晚年”,信是俱乐部的纲领。彭表示不服,林彪随即强调:共同思想就是共同纲领。经他们这一点拨,不少与会者纷纷指责彭德怀等人:“更不能容忍的是,诬蔑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到了斯大林晚年的情况,党中央已没有集体领导’,并据此责问:“这些恶毒的攻击难道不更甚于罗隆基、陈铭枢等右派分子对党和领袖的攻击吗?”根据这些野心家的诬蔑和陷害,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同样认定:“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在庐山会议期间和庐山会议以前的活动,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一活动是高饶反党联盟事件的继续和发展。”④
  第六,复杂的国际背景,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外部条件。庐山会议前,中苏分止不断扩大。还是在1 958 年4 月和7 月,已经巩固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后的赫鲁晓多沙文主义思想有所膨胀,连续两次提出要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均被毛泽东严词拒绝,因此对中国心存不满,加上他当时正热衷于搞“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要求中国领导人服从他的世界战略,理所当然地又遭到中国领导人的抵制,于是更加怀恨在心。而中国此时正在酝酿发动‘大跃进’,毛泽东在强调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同时,对“一五”时期照搬斯大林模式的做法感到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力图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新路子。前不久,中国领导人对斯大林问题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所有这些在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看来,只能说明中国的离心倾向在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除了在外交场合公开指责中国领导人以外,并逐渐控制对中国经济、技术援助,对中国的内政肆意干涉,无端指责。当北戴河会议和武昌会议作出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全国开展公社化运动时,苏联的报纸只字未提,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版的九国情报局机关刊物也是坚决不刊登后一个决议。1 959 年7 月18 日,赫鲁晓夫在波兰波兹南省一个生产合作社的群众大会发表演说时,讲道:“可以理解,把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这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曾碰到过不少困难。在国内战争一结束之后,我们当时开始建立的不是农业劳动组合,而是公社。曾有人下了大致是这样的论断:‘既然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那就让我们来建立公社。’看来,当时许多人还不太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和如何建设共产主义。公社建立了,虽然当时既不具备物质条件,也不具备政治条件― 我是指农民群众的觉悟。结果是大家都想生活过得好,而在公共事业上又想少花劳动。正所谓尽可能干,按需要拿。许多这样的公社都没有什么成绩。于是党走了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它开始把农民组织在合作社中,组织到农业劳动组合中,在那里人们集体地工作,但是按劳取酬。我们集体农庄逐渐巩固起来了’。《 纽约时报》驻华沙记者说:“苏联发现,通过公社来走上社会主义化的道路,这种办法是错误的’。赫氏这番话‘可以认为是暗指中国共产党人去年秋天的一些说法而言的。中国共产党人曾说,建立公社是真正的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一材料以《内参》形式在7 月28 日送呈毛泽东。毛泽东于8月1 日批转王稼祥,说:“将来我拟写文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们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我看他们是处于被动了,我们非常主动,你看如何?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对派和怀疑派”。并“请同志们研究一下,看苏联曾经垮台的公社和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不是一个东西;看我们的人民公社究竟会不会垮台;如果要垮台的话,有哪些足以使它垮掉的因素;如果不垮的话,又是因为什么。不合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掉,人为地维持不垮是不可能的。合乎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不了,人为地解散也是办不到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请同志们看一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近来攻击人民公社的人们就是抬出马克思这一科学原则当作法宝,用来打我们,你们难道不害怕这个法宝吗?”
   赫鲁晓夫还对被毛泽东视为共产主义萌芽的公共食堂进行讥讽,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④ 此前的1 958 年底,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国会议员汉弗莱的谈话中,也批评了中国的“大跃进”。他对中国要比苏联先进入共产主义尤为不满,曾通过内部途径向中共提出要对对表。④
  问题不在于赫鲁晓夫有怎样的看法,而在于庐山之前,彭德怀、张闻天曾去苏联、东欧访问过,彭德怀还同赫氏见过面。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彭德怀在庐山上“急于发难’,是不是有什么国际背景?是不是从国外取了经回来了?毛泽东在8月1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及8月11日的全体大会上就是这么认为的:“你大概在莫斯科取了点经了吧?”康生等就责问彭:“出国时讲过哪些关于人民公社的话?”曾随同彭德怀一同访问东欧的领导人也做了说明:“彭德怀同志在阿尔巴尼亚讲了一段话,说我们的党,在革命时期最大的危险是右倾。当夺取了政权以后,最大的危险是官僚主义,是左倾。”又说:“我怀疑他第二次与赫鲁晓夫的谈话,他们在一个桌子上,我们在另一个桌子上,没有大使馆的翻译在场’。其他领导人也纷纷责问彭:“是不是洋人的影响?对他有支持和促进的作用?在他出国期间,恰巧我们的外国朋友对公社有意见,对大跃进有的怀疑,有的惋惜,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则笼统地说,彭德怀等煽动党内有右倾思想的分子、对党不满的分子、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起来响应国内外反动派的诬蔑向党的总路线、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举行猖狂进攻。”① 尽管彭德怀一再解释,批驳各种怀疑和诬蔑,但始终没有摆脱掉里通外国的罪名。直到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经过毛泽东审阅的书面报告中仍坚持:“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信中所说的一些具体事情,不少是符合事实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不算犯错误。问题在于彭德怀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① 在党的历史上,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中外关系,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本人也曾受到多次无情打击。全党的多数领导人都对那种挟洋自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既心有余悸,也深恶痛绝。因此,在庐山会议上,当彭德怀被指责与赫鲁晓夫等过从甚密’、甚至有过不正当的交易时,没有不感到义愤填膺的。
  庐山会议过去40 年了,但庐山会议所铸成的彭德怀错案所产生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所留下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时至今日,认真客观地分析这一错案得以发生的原因,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参见胡绳主编:《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版,第362 页。② 李银桥:《 走向神坛的毛泽东》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年版,第253 页。
③ 《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62 页。
④ 师哲:《 在历史巨人身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年版,第270 页。
⑤ 李锐,《 毛泽东秘书手记:庐山会议实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200 页。下引该书释。
⑥ 上述引文都转自杨奎松:《 中间地带的革命一一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情景下的运用》 ,中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
⑦ ⑩ 《 彭德怀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年版,第664 页,第362 页。
酬彭德怀自澎,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68 页。
⑨ 吴冷西:“同家英共事的日子,,《 党的文献》,1996 年第4 期。
① 参见1958 年军事学院的反教条主义’, ,《 党史研究资料》 1995 年第1 期。① ① 丛进:《 曲折发展的岁月》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301 页,第217 页。④ 剧国史通缴第2 卷,红旗出版社1994 年版,第412 页。
④ 赵云山、赵本荣:《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始末)) ( 1987 年6 局。转自丛进:《 曲折发展的岁月》 ,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159 页。
① 参见马格、佩璞、马泰泉:《 国防部长浮沉i 幽,昆仑出版社1989 年版,第174 页。《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 年第4 期 作者胡正勃,1967 年生,江苏省盐城市委党校讲师。库屠左夫 OCR校对
提要 1959 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热点,而彭德怀是庐山会议上的焦点人物。彭德怀错案的铸成,既有其“左”倾思想方面的原因,也与历史纠葛、严重的个性弱点有关,兼有某些野心家推波助澜,连同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原因颇为复杂,对此加以深入研究,吸取历史的教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庐山会议 彭德怀
        1959 年夏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本以纠‘左’开始,反以反右结束,表面看来是因为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彭德怀给党的主席毛泽东写了一封不足四千字的信,对‘三面红旗’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尽相同的观点,结果被视为对“三面红旗’、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本人的猖狂进攻。会议认定在党内结成了一个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并据此通过决议,要求在全党普遍深入地开展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历史已经证明,在庐山会议期间,根本不存在一个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历史性错案得以铸成的呢?
  首先,“左’倾思想占居主导地位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根本原因。尽管从1958 年11月起,全党对“大跃进”运动所带来的混乱局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毛泽东还带头提出并具体布署反左,认为1958 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搞综合平衡,但对问题的性质以及由谁来纠正是有着不同看法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多数领导人认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身没有错,错误主要表现在具体执行中,产生了偏差,但即使出现了失误,成绩也仍然是第一位的,成绩与失误的关系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对具体问题可以批评并作纠正,但一定不能损害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是压缩空气,而不是泄掉空气,而对错误的纠正一定要由毛泽东来领导进行。毛泽东还认为经过半年多的纠‘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全党的任务是在新的条件下再鼓干劲,继续跃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敢怀疑或反对“三面红旗’,那就是观潮派和算帐派,或简直就是敌对分子。①因此,当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中,多讲缺点,少讲成绩,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又着重分析 “大跃进”运动以来党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及其原因时,毛泽东便认为彭德怀不是跟他一道去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实际上是对‘三面红旗’表示怀疑和反对,是向他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战书’,是右倾的表现,因而必须反击,不反击不行。于是在7 月23 日的大会上着重批驳了彭德怀在信中所提到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和因誊写时笔误写成的“有失有得’等说法,认为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离右派只有30 公里。在7 月31日和 8 月l 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又断言彭德怀写信的目的是“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是向着中央领导机关而来的,“锋芒是攻击中央,是反中央,要修正总路线,要按照他的面貌“来改造党和世界’。在私下的谈话中还说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就是要得中华。因此,同彭德怀的斗争是路线斗争。据此,会议认定彭德怀组织了反党性质的军事俱乐部’。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则指出:彭德怀等人物的错误是代表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发动的反对党的总路线、反对大跃进、反对人民公社的猖狂进攻。因此,坚决粉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活动,“对于保卫党的总路线是完全必要的’。
  其次,复杂的历史纠葛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重要因素。许多相关的论著一致指出:毛泽东和彭德怀两人在历史上矛盾较大,相互间的成见很深,有很多历史上的疙瘩没有解开。毛泽东在1959 年4 月的上海政治局会议上说过:“我这个人是被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志,他是恨死了我的;不恨死了,也有若干恨。我跟彭德怀同志的政策是这样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黄克诚回忆说: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历史上“因为某些观点的分歧和性格的差异,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形成颇深的成见。”毛泽东曾开玩笑似地对彭德怀说过:“老总,咱们定个协议,我死以后,你别造反,行不行?,③ 师哲在回忆录中也说:历史上毛泽东与彭德怀误会很深。毛泽东对彭在七大上的检讨很不满意,曾说过:“他承认错误的态度十分勉强!也难说他是心悦诚服的。”又说:“此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师哲由此认为1959 年的庐山会议,“如果不是彭总,也不是那种硬性方式,可能结局会不同于此。”④ 刘少奇在庐山会议上则提到关向应在死前曾流着泪说:“彭总,你不要反对毛主席,闹派别。我是快死的人了,。⑤ 那么,毛泽东与彭德怀在历史上究竟又些什么误会和纠葛呢?
  按照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的有关讲话以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 的论述,彭德怀在“立三路线时期、第一次王明路线时期、第二次王明路线时期、高饶反党联盟事件时期,他都曾经站在错误路线方面而反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具体而言,彭德怀历史上有这么几件事,使毛泽东难以释怀。首先是袁文才、王佐事件。1930 年2 月中旬,在毛泽东率红四军向赣南进军时,留守井冈山的彭德怀听信谗言,制造了‘袁文才、王佐事件’,给湘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井冈山也从此落入了国民党之手,直到1950 年人民解放军南下才获得解放。为此,彭德怀被批评是犯了流寇主义、不要根据地的错误。其次是长征途中的会理风波。遵义会议后,重获军权的毛泽东为摆脱敌人的重重包围,指挥中央红军与敌人进行了频繁的战斗和大踏步的回旋转移。红军中一些指战员极端疲惫,又对中央战略意图不明,产生了埋怨情绪。当时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信,说毛泽东指挥军队作战不行,应解除其指挥权,让彭德怀指挥中央红军。在随后召开的会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严厉批评林彪的同时,又指责彭德怀说:“林彪的信就是你鼓动起来的。”尽管彭德怀曾严正声明:“这封信,事先我不知道,并还批评林彪此举不妥,但毛泽东并未释然,在庐山会议上又重提此事,林彪被迫当面声明,当时他写信,彭德怀不知道。再次,就是抗战中的几次争论了,特别是关于彭德怀亲自组织领导的百团大战。毛泽东认为彭德怀此举在组织程序上有违党指挥枪的原则,独断专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和敌人拼实力的做法,不仅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客观上引来了敌人的疯狂报复,而且也违反了毛泽东所始终坚决主张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为此,毛泽东在百团大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内主持起草的一些电报和党内文件中,都曾有针对性地重申了他的一贯主张。1 941 年5 月18 日,毛泽东与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彭德怀,指出:“目前方针是必须打日本,但又决不能打得太凶,不打则国民党不能谅解,中间派亦会说话,但如打得太凶,则有相反的危险,日本将转向我们报复,国民党坐收渔利,并将进攻边区。”11月7 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指出“在这一阶段中,我之方针应当是熬时间的长期战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形式(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武装实力与民众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o ' ' l942 年6 月13 日,毛泽东就敌后形势问题致电周恩来,再次强调,八路军的任务只能是积蓄力量,巩固内部’, “休养兵力,恢复元气”,“对敌伪以政治攻势为主,以游击战争为辅’, “熬过今明两年’,才可能争取大一些的作战行动。⑥ 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在讲到百团大战一事时指出:“当时打大战观念转不过来,本应该分散发动群众的。”批评彭看不到抗战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复杂性。同时指责彭党性、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差。第四,在朝鲜战争、高饶事件中的分歧及主持军委工作期间的矛盾。在朝鲜战争期间特别是第四、五次战役中,毛泽东对彭德怀的指挥不甚满意。两人的争论虽非原则性的,但却是日后矛盾公开化的潜在因素。在高饶事件中,彭起初与许多领导人一样,对高岗的阴谋活动缺乏应有的警惕,嗅觉不灵,还在不少场合有意识地讲了不少高的好活。历史己经证明,彭德怀这样做并无个人目的,也没有搞过什么不正当的阴谋活动。但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却认为彭陷得很深,“高饶联盟应改为彭高联盟,。在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彭给毛泽东所留下的不好印象主要有如下几件事情:首先,彭几次违背毛泽东的意愿提出辞去国防部长一职。彭这样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刀虑:一是身体不好,很难承受军委繁重的工作负担;二是一直在军队工作,实战经验多而理论知识少,想让贤;三想脱离军队,从事经济建设,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在毛泽东看来彭德怀是不尊重他的决定,甚至是个人名利思想在作怪。毛泽东曾对彭德怀说:“给你个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⑦ 其次,在军队建设上,毛泽东对彭德怀比较重视正规化、现代化,相对轻视革命化的做法也有意见;第三,在工作方法上,毛泽东认为彭在搞封锁,既少请示汇报,也不写信,更不面谈。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中共发展史上的历次党内斗争中,毛泽东几乎都站在正确的一面。在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毛泽东几乎就是正确领导的化身。彭德怀跟毛泽东“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不服从毛泽东的领导,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问题了。因此,庐山会议认为彭德怀参加中共,不是入党,而是搭伙,入股⑧,就是很自然的结论。由于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总算帐,由此给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似乎谁的革命历史愈长,谁的错误就越多,就越应受到更严厉的批判.这样的推论只能使人们在工作中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结果助长了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的日益发展并日趋严重。
  第三,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个人专制作风日益发展,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又一重要条件。庐山会议本来是为纠‘左’召开的,仅仅因为彭于7 月14 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会议便发生转向。尽管当时党内许多领导人都认为彭德怀的信没有什么问题,在随后的讨论中,不少人还对该信作了必要的补充,以求‘成绩讲够,缺点讲透’。但是毛泽东在一些有“左”倾思想的领导人的怂恿下,⑨ 认定彭的信是针对他的,在接到信后,就加上“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的标题,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在常委中还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并开始部署反击。在7 月23 日的讲话中,毛泽东不仅严厉地批驳彭信的主要论点,而且尖锐地提出解放军跟谁走的问题,致使会议气氛异常紧张,形势也急转直下。7月26 日,毛泽东又指示既要对事,也要对人,于是而有〈彭德怀反党集团和军事俱乐部〉的定性。其后毛泽东又陆续写出了《对一封信的评论》、《 给张闻天的信》、《 机关枪、迫击炮及其由来》、《 关于如何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等信件和批语,并在八中全会上多次讲话,完全改变了整个会议的原定议程,为全会通过的决议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掀起了全党范围内的反右倾运动,结果有300 多万对“三面红旗”持不同意见的党员被错划成右倾分子,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第四,不利的个性弱点,容易形成墙倒众人推的群体效应,这是酿成彭德怀庐山悲剧的人际因素。彭德怀一生刚烈耿直,性格鲜明,为人豪爽,光明磊落,并且严以律己,艰苦朴素。毛泽东曾以猛张飞喻之。革命老人续范亭作诗称赞彭德怀是“爽直将军”。因为德怀大公无私,因此常为工作中的意见分歧意气用事,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讲出自己的 意见。彭德怀这样做尽管没有任何丝毫的个人目的,但在客观上却很难做到既团结同志,又解决问题,而且使人感到他是个性高于党性。尤其是他对上级不盲从,对下级严历批评,对自己高要求,更使人觉得他不合群。彭德怀曾说过:“我有张飞之勇,却无张飞之细。”“我是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我头上长着角,常常碰着人,使别人不高兴。”比如在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恼战斗中,彭德怀力主用阵地战、攻坚战消灭日寇,与刘伯承、陈赓等发生较尖锐的意见分歧。彭还对刘伯承咆哮:“拿不下关家恼,就撤掉你一二九师的番号。”在1948 年4 月挺进西府的战争中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都曾多次发过脾气,使受批评者震惊异常。在1958 年的军队系统反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彭德怀在6 月20日的大会讲话中说,军队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问题,“我是有责任的,但这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我可以说,有些原因我不能说。”彭德怀的这些含义不明却又似有所指的言论曾引起过较大的争论,也使刘伯承和肖克等人处于很不利的境地,受到了极严厉的批判。因此,有的研究者指出:“斗争之火,错烧了别人,反过来也会烧到自己身上”。④ 在庐山会议上的一次小型会议中,彭德怀甚至指责周恩来等老于世故。彭的这一指责不利于党的团结,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庐山会议后期之所以出现一边倒、众人群起围攻的局面,固然反映了那个时候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够健全、毛泽东个人专断作风已很严重的缺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彭德怀那种个性弱点的必然结果。
  第五,一些野心家的推波助澜,故意栽赃陷害,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催化剂。尽管出席会议的多数领导人并不认为彭德怀的信有什么问题,但极个别野心家仍是从毛泽东的态度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们煽风点火,人为地制造紧张局势。在毛泽东7月23 日讲话后,这些人则如获至宝,立即无限上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柯庆施在24 日和26日的长篇发言中,首先提出:“从党的历史上看,只要路线错误,就非要改造党的领导机关不可,因为历史证明,凡是路线错误自己是不能改正的。”林彪则指责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和伪君子。彭写信的目的是反对毛泽东,想自己当大英雄,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目的的反党纲领,是招兵买马,并有不正常的派别活动,对一些人是打得猛,拉得猛,先打后拉,先拉后打,旧军阀的办法。”陈伯达的讲话则引经据典,具有理论特点。另一个野心家康生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不讲则已,一讲就上升到理论高度,长篇大论,同时还联系历史,深文周呐。他把彭德怀等人的所谓错误同苏联布哈林的主张相联系,指出:“苏联在革命胜利10 年后出了布哈林右派,我们胜利10 年后出了彭德怀、张闻天右倾路线。我们现在的情况、条件、环境与苏联1 928 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也是工业发展速度同农村集体化生产的问题。并把当年斯大林批判布哈林的几段话摘录给毛泽东“供我们这次反右倾斗争的参考。”在出会议简报时,将彭信中提出‘要明辩是非’, “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一般的”三个字和张闻天发言中的挡住了共产风的,现在证明是有的’, “现在证明”四个字加上着重点,以突出彭、张是把矛头指向毛泽东本人的。并断言:“彭德怀同志否定总路线,就是否定中央领导。彭德怀的信上说一般不追究责任,意思就是特殊的还要追究责任。既然领导错了,路线错了,就得改组领导。不过这下半句他没有写出来罢了。如果他第一步成功,第二步他就会提出来的。”还说:“彭德怀同志拿匈牙利作比是严重的,可怕得很。因为他是国防部长,意思就是说:人民起来闹事,我军队就不跟中央,不归中央了,你去请红军吧,。“张闻天同志的发言,和香港报纸及右派言论差不多,什么‘困难’‘紧张’,‘毛泽东下台’等等,所不同的是,香港及右派是怀疑,张闻天同志是肯定。”在8 月10 日下午的发言中,康生插话说:“彭德怀同志有反动的一面,有革命的一面。现在是你反动的一面向革命进攻,革命怎能不击退你这反动的进攻?就是你自己的革命一面,如果不歼灭你这个反动的一面,你还做什么共产党?' 8 月15 日,康生又在大会上发言:你们诬蔑主席是“斯大林晚年”,信是俱乐部的纲领。彭表示不服,林彪随即强调:共同思想就是共同纲领。经他们这一点拨,不少与会者纷纷指责彭德怀等人:“更不能容忍的是,诬蔑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到了斯大林晚年的情况,党中央已没有集体领导’,并据此责问:“这些恶毒的攻击难道不更甚于罗隆基、陈铭枢等右派分子对党和领袖的攻击吗?”根据这些野心家的诬蔑和陷害,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同样认定:“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在庐山会议期间和庐山会议以前的活动,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一活动是高饶反党联盟事件的继续和发展。”④
  第六,复杂的国际背景,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外部条件。庐山会议前,中苏分止不断扩大。还是在1 958 年4 月和7 月,已经巩固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后的赫鲁晓多沙文主义思想有所膨胀,连续两次提出要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均被毛泽东严词拒绝,因此对中国心存不满,加上他当时正热衷于搞“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要求中国领导人服从他的世界战略,理所当然地又遭到中国领导人的抵制,于是更加怀恨在心。而中国此时正在酝酿发动‘大跃进’,毛泽东在强调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同时,对“一五”时期照搬斯大林模式的做法感到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力图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新路子。前不久,中国领导人对斯大林问题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所有这些在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看来,只能说明中国的离心倾向在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除了在外交场合公开指责中国领导人以外,并逐渐控制对中国经济、技术援助,对中国的内政肆意干涉,无端指责。当北戴河会议和武昌会议作出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全国开展公社化运动时,苏联的报纸只字未提,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版的九国情报局机关刊物也是坚决不刊登后一个决议。1 959 年7 月18 日,赫鲁晓夫在波兰波兹南省一个生产合作社的群众大会发表演说时,讲道:“可以理解,把个体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这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曾碰到过不少困难。在国内战争一结束之后,我们当时开始建立的不是农业劳动组合,而是公社。曾有人下了大致是这样的论断:‘既然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那就让我们来建立公社。’看来,当时许多人还不太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和如何建设共产主义。公社建立了,虽然当时既不具备物质条件,也不具备政治条件― 我是指农民群众的觉悟。结果是大家都想生活过得好,而在公共事业上又想少花劳动。正所谓尽可能干,按需要拿。许多这样的公社都没有什么成绩。于是党走了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它开始把农民组织在合作社中,组织到农业劳动组合中,在那里人们集体地工作,但是按劳取酬。我们集体农庄逐渐巩固起来了’。《 纽约时报》驻华沙记者说:“苏联发现,通过公社来走上社会主义化的道路,这种办法是错误的’。赫氏这番话‘可以认为是暗指中国共产党人去年秋天的一些说法而言的。中国共产党人曾说,建立公社是真正的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一材料以《内参》形式在7 月28 日送呈毛泽东。毛泽东于8月1 日批转王稼祥,说:“将来我拟写文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们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我看他们是处于被动了,我们非常主动,你看如何?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对派和怀疑派”。并“请同志们研究一下,看苏联曾经垮台的公社和我们的人民公社是不是一个东西;看我们的人民公社究竟会不会垮台;如果要垮台的话,有哪些足以使它垮掉的因素;如果不垮的话,又是因为什么。不合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掉,人为地维持不垮是不可能的。合乎历史要求的东西,一定垮不了,人为地解散也是办不到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请同志们看一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近来攻击人民公社的人们就是抬出马克思这一科学原则当作法宝,用来打我们,你们难道不害怕这个法宝吗?”
   赫鲁晓夫还对被毛泽东视为共产主义萌芽的公共食堂进行讥讽,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苏联是土豆烧牛肉。”④ 此前的1 958 年底,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国会议员汉弗莱的谈话中,也批评了中国的“大跃进”。他对中国要比苏联先进入共产主义尤为不满,曾通过内部途径向中共提出要对对表。④
  问题不在于赫鲁晓夫有怎样的看法,而在于庐山之前,彭德怀、张闻天曾去苏联、东欧访问过,彭德怀还同赫氏见过面。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彭德怀在庐山上“急于发难’,是不是有什么国际背景?是不是从国外取了经回来了?毛泽东在8月1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及8月11日的全体大会上就是这么认为的:“你大概在莫斯科取了点经了吧?”康生等就责问彭:“出国时讲过哪些关于人民公社的话?”曾随同彭德怀一同访问东欧的领导人也做了说明:“彭德怀同志在阿尔巴尼亚讲了一段话,说我们的党,在革命时期最大的危险是右倾。当夺取了政权以后,最大的危险是官僚主义,是左倾。”又说:“我怀疑他第二次与赫鲁晓夫的谈话,他们在一个桌子上,我们在另一个桌子上,没有大使馆的翻译在场’。其他领导人也纷纷责问彭:“是不是洋人的影响?对他有支持和促进的作用?在他出国期间,恰巧我们的外国朋友对公社有意见,对大跃进有的怀疑,有的惋惜,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八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则笼统地说,彭德怀等煽动党内有右倾思想的分子、对党不满的分子、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起来响应国内外反动派的诬蔑向党的总路线、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举行猖狂进攻。”① 尽管彭德怀一再解释,批驳各种怀疑和诬蔑,但始终没有摆脱掉里通外国的罪名。直到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经过毛泽东审阅的书面报告中仍坚持:“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信中所说的一些具体事情,不少是符合事实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不算犯错误。问题在于彭德怀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① 在党的历史上,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中外关系,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本人也曾受到多次无情打击。全党的多数领导人都对那种挟洋自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既心有余悸,也深恶痛绝。因此,在庐山会议上,当彭德怀被指责与赫鲁晓夫等过从甚密’、甚至有过不正当的交易时,没有不感到义愤填膺的。
  庐山会议过去40 年了,但庐山会议所铸成的彭德怀错案所产生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所留下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时至今日,认真客观地分析这一错案得以发生的原因,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参见胡绳主编:《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版,第362 页。② 李银桥:《 走向神坛的毛泽东》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年版,第253 页。
③ 《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62 页。
④ 师哲:《 在历史巨人身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年版,第270 页。
⑤ 李锐,《 毛泽东秘书手记:庐山会议实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200 页。下引该书释。
⑥ 上述引文都转自杨奎松:《 中间地带的革命一一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情景下的运用》 ,中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
⑦ ⑩ 《 彭德怀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年版,第664 页,第362 页。
酬彭德怀自澎,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68 页。
⑨ 吴冷西:“同家英共事的日子,,《 党的文献》,1996 年第4 期。
① 参见1958 年军事学院的反教条主义’, ,《 党史研究资料》 1995 年第1 期。① ① 丛进:《 曲折发展的岁月》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301 页,第217 页。④ 剧国史通缴第2 卷,红旗出版社1994 年版,第412 页。
④ 赵云山、赵本荣:《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始末)) ( 1987 年6 局。转自丛进:《 曲折发展的岁月》 ,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159 页。
① 参见马格、佩璞、马泰泉:《 国防部长浮沉i 幽,昆仑出版社1989 年版,第174 页。
胡扯。现在还这样文过饰非有意义吗?
毛右派们反复使用的炮弹之一是“亩产万斤”,“共产风”。 左派们也针锋相
对的设法用事实说明毛泽东不相信“亩产万斤”。但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方
在攻打毛泽东, 一方在为毛泽东辩护,可是没有几个人去真正关心过,研究过毛
泽东本人是个什么态度。这些答案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是很容易就能找的到的。右
派不去读毛著,我可以理解。他们不敢去找这个答案。因为毛著中现成的答案会
让他们的逻辑不攻自破。他们的逻辑是, “亩产万斤”(有人坚持“百万斤”)
是在毛泽东时代的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 就等于是毛首肯的,甚至是毛提倡
的。按照这样的逻辑---把毛时代发生的事情简单地与毛本人画等号--- 邓小平,
***早就该千刀万剐了,因为所有毛时代消灭的现象,娼妓,吸毒,诈骗,黄
祸,土匪,黑社会,千万工人下岗,农民被剥夺土地,民工得不到工钱又都重新
出现在邓,江的时代。可是为毛泽东辩护的左派也有问题。 费那么大的劲,绕那
么大的圈子,绞尽脑汁地去网上,图书馆,档案馆里去找资料,找事实, 来说明
毛没有支持“浮夸风”,“共产风”(我没有否定这些人所做的努力,贡献的意
思, 相反我很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而不去走捷径。我指的这个捷径是,直接
向毛泽东本人要答案。 如果毛本人没有提供答案,再去走第二步。如果毛本人提
供了答案, 我们对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研究,分析就不能脱离当事人本人的态
度,观点及所采取的措施, 即毛泽东本人的言和行, 否则就很容易落入“指鹿为
马”的主观臆断上。


右派们将大跃进中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归罪于毛泽东,因为是他提倡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又是右派们一贯地割断历史的看家本领。“多
快好省”就一定是鼓励“浮夸”,提倡说假话吗?这是偷换概念! 浮夸,造假并
不是毛泽东时代出现的新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顽疾”,“毒瘤”
。 不用说得太远,仅明,清两代,多少官吏为了升迁而造假,又有多少参加科举
考试的知识精英们在考场上下,考前考后在作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为名,
为利,为他们那永远也添不满的私欲无底洞。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造假,
虚报“是旧社会坏习惯的残余”。把这种中国封建文化遗留下来的“顽疾”,“
毒瘤”归罪于毛泽东,那么如何解释今天的“浮夸风”和造假? 毛泽东去世快三
十年了, 也被批判了快三十年了。可是今天社会上领导干部的学历越来越高,博
士,硕士何止是“亩产万斤”? 社会上的“假文凭”, “假学历”堆在一起恐
怕不是“亩产百万斤”了。今天的“浮夸风”越刮越猛,怎么不见右派们把这种
历史上一贯的继往开来的风气也与毛泽东联系在一起痛加鞭挞呢?

感谢右派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用“亩产(百)万斤”痛打毛泽东,促使我不得不
去“学习毛主席著作”,设法找到答案,那怕是线索。出乎我的意外,毛不仅是
用最清楚,最直接的语言提供了他对“虚报”,“共产风”,“浮夸风”的意见
,简直是在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的在各种场合下与之做斗争。毛泽东点了《人
民日报》的名,要《人民日报》“最好冷静一点”。毛泽东甚至同情鼓励“瞒产
”。在下面的节选内容中,我还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

1. 对于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毛泽东承担责任,并与其进行坚决
的斗争; 2. 毛泽东对造假,虚报,浮夸风的认识以及不懈的斗争并不是发生
在庐山会议彭德怀事件之后; 3. 毛泽东在1957年到1961年与“五风”的斗争
中,口气越来越重,批评越来越尖锐。都后来几乎是怒不可遏。到1961年则直接
插手(毛当时不主持工作), 直接往下派工作组深入农村搞调查 (见给田家英
的信,信中的口气已经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下面是无名无姓在很有限的阅读中摘录下来的有关这个议题的内容,旨在希望大
家能在一条正确的线路上(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来研究,来探讨,来交锋。退一
万步来讲,即使毛泽东是“浮夸风”,“共产风”的元凶,主谋,罪魁祸首,我
们要对他定罪,是不是首先要听听这个“元凶”,“罪犯”在“案发”当时都说
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是不是要听听这个“主谋”的供词?

1.
 “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
报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亿斤粮食,最多是七千四百亿斤,把七千四百亿斤当数
,其余一千六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人民是骗不了的。过去的战报,谎报
战绩只能欺骗人民,欺骗不了敌人,敌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
清。偃师县原想瞒产,以多报少,也有的以少报多。《人民日报》最好要冷静一
点。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十日) 文集,第七卷


2.“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
正确的态度。
  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
,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
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比方瞒产,
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
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
,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
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
  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
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 ---《记者头脑要冷静》 (一九五
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文集,第七卷


3. “(四)作假问题。郑州会议[2]提出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3]初
稿,现在要搞成指示,作假问题要专搞一条,不要同工作方法写在一起,否则人
家不注意。现在横竖要放“卫星”,争名誉,就造假。有一个公社,自己只有一
百头猪,为了应付参观,借来了二百头大猪,参观后又送回去。有一百头就是一
百头,没有就是没有,搞假干什么?过去打仗发捷报,讲俘虏多少、缴获多少,也
有这样的事,虚报战绩,以壮声势,老百姓看了舒服,敌人看了好笑,欺骗不了
的。后来我们反对这样做,三令五申,多次教育,要老实,才不敢作假了。其实
,就都那么老实吗?人心不齐,我看还是有点假的,世界上的人有的就不那么老实
。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本来不
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
、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绿化,年年化
,年年没有化,越化越见不到树。说消灭了四害,是“四无”村,实际上是“四
有”村。上面规定的任务,他总说完成了,没有完成就造假。现在的严重问题是
,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
信,这就危险。如果样样都不相信,那就变成机会主义了。群众确实做出了成绩
,为什么要抹煞群众的成绩,但相信作假也要犯错误。比如一千一百万吨钢,你
说一万吨也没有,那当然不对了,但是真有那么多吗?又比如粮食,究竟有多少,
去年三千七百亿斤,今年先说九千亿斤,后来又压到七千五百亿斤到八千亿斤,
这是否靠得住?我看七千五百亿斤翻了一番,那就了不起。
  搞评比,结果就造假;不评比,那就不竞赛了。要订个竞赛办法,要检验,
要组织验收委员会,像出口物资那样,不合规格不行。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
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做诗不一样,要懂得做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端起
巢湖当水瓢”,这是诗,我没有端过,大概你们安徽人端过。巢湖怎么端得起来
?即使检查了,也还要估计到里头还有假。有些假的,你查也查不出来,人家开了
会,事先都布置好了。希望中央、省、地这三级都懂得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头脑
,打个折扣。三七开,十分中打个三分假,可不可以?这样是否对成绩估计不足,
对干部、群众不信任?要有一部分不信任,要估计到至少不少于一成的假,有的是
百分之百的假。这是不好的造假。另一种是值得高兴的造假。比如瞒产,干部要
多报,老百姓要瞒产,这是个矛盾。瞒产有好处,有些地方报多了,上面就调得
多,留给它的就没有多少了,吃了亏。再有一种假,也是造得好的,是对付主观
主义、强迫命令的。中南海有个下放干部写信回来说,他所在的那个公社规定要
拔掉三百亩包谷,改种红薯,每亩红薯要种一百五十万株,而当时包谷已经长到
人头那么高了,群众觉得可惜,只拔了三十亩,但上报说拔了三百亩。这种造假
是好的。王任重[4]说,他的家乡河北某地,过春节时,要大家浇麦子,不让休息
,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只得作假。夜间在地里点上灯笼,人实际上在家里休息,
干部看见遍地灯光,以为大家没有休息。湖北有一个县,要群众日夜苦战,夜间
不睡觉。但群众要睡觉,就派小孩子放哨,看见干部来了,大家起来哄弄哄弄,
干部走了又睡觉。这也是好的造假。总之,一要干部有清醒头脑,一要对他们进
行教育,不要受骗,不要强迫命令。不然,人家起来放哨怎么办?现在有种空气,
只讲成绩,不讲缺点,有缺点就脸上无光,讲实话没有人听,造假,讲得多,有
光彩。讲牛尾巴长在屁股后面,没有人听,讲长在头上,就是新闻了。要进行教
育,讲清楚,要老老实实,几年之内能做到就好。我看经过若干年,上了轨道,
就可以比较踏实。” ---《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文集,第七卷


4. “公社在一九五八年秋季成立之后,刮起了一阵“共产风”。主要内容有三
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义务劳动太多。三是“共”各种“产”。所谓
“共”各种“产”,其中有各种不同情况。有些是应当归社的,如大部分自留地
。有些是不得不借用的,如公社公共事业所需要的部分房屋、桌椅板凳和食堂所
需要的刀锅碗筷等。有些是不应当归社而归了社的,如鸡鸭和部分的猪归社而未
作价。这样一来,“共产风”就刮起来了。即是说,在某种范围内,实际上造成
了一部分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情况。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公共积累、集体福
利、经全体社员同意和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某些统一分配办法,如粮食供给制等,
这些都不属于无偿占有性质。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情况,是我们所不许可的。看
看我们的历史吧。我们只是无偿剥夺了日德意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官僚资
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和地主的一部分房屋、粮食等生活资料。所有这些都不是侵
占别人劳动成果,因为这些被剥夺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生
产资料,我们没有采取无偿剥夺的办法,而是实行赎买政策。因为他们虽然是剥
削者,但是他们曾经是民主革命的同盟者,现在又不反对社会主义改造。我们采
取赎买政策,就使我们在政治上获得主动,经济上也有利。同志们,我们对于剥
削阶级的政策尚且是如此,那末,我们对于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又怎么可以无
偿占有呢?” ---《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 (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文集,第八卷


5. “我建议县应召开五级干部大会,即县委一级,公社党委一级,生产大队(或
管理区)一级,生产队(即原高级社)一级,生产小队(即生产组,又称作业组)一级
,每级都要有代表参加,使公社的所有小队长、所有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所有
管理区的总支书记和生产大队长以及公社一级的若干干部都参加会议。一定要有
思想不通的人,观潮派算账派的人参加,最好占十分之一。社员中的积极分子,
也可以找少数人到会。使所有这些人,都听到县委第一书记的讲话,因为他的讲
话,比一般公社第一书记的水平要高些。然后展开讨论,言者无罪,大放大鸣,
有几天时间,将思想统一起来。要使三种对立面在会上交锋:一种,基层干部与他
们上级(公社和县)之间交锋;一种,思想不通的人与思想已通的人之间交锋;一
种,十分之一的观潮派算账派(有许多被认为观潮派算账派的人,其实并不是观潮
派算账派,他们被人看错了)与十分之九的正面人物之间交锋。辩论有三天至四天
时间就够了。然后,再以三天至四天时间解决具体问题,共有七八天时间就很够
了。县的五级大会一定会比省的六级大会开得更生动,更活跃。要告诉公社党委
第一书记和县委第一书记如何做工作。在会中,专门召集这些同志讲一次,使他
们从过去几个月中因为某些措施失当,吹“共产风”,一平二调三收款[1],暂时
脱离了群众,这样一个尖锐的教训中,得到经验。以后要善于想问题,善于做工
作,就可以与群众打成一片。 我们的公社党委书记同志们,一定要每日每时关
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
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注释

  [1]一平二调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的主要表现,即:在公社范围内
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县、社两级无偿调走生产队(包括社员个人)的某些财
物。三收款,指银行将过去发放给农村的贷款统统收回。 ---《党内通信》 (一
九五九年三月十七日) 文集,第八卷


6. “一个公社竟可以将原高级社的现金收入四百多万元退还原主,为什么别的
社不可以退还呢?不要“善财难舍”。须知这是劫财,不是善财。无偿占有别人劳
动是不许可的。(三月三十日)”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一九五九
年三月、四月) 文集,第八卷


7.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们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
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
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
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
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
就一般说,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级机
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农怀疑,中年人也
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
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
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
不当作命令下达,只给下面参考。此外,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
,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
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
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
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
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
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
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
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
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
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以内,只能
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
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
。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
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
对实行八字宪法[1],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
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
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
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
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
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
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是必然的认识。
  同现在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意在真正调动积极
性,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
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党内通信》 (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文集,第八卷


8. “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
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你们不会相信,我也不相信。” ---《经
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一日) 文集,第八卷


9. “对县、社干部,山东、河北的想法,是给他们编三本书:一本是好人好事的
书,收集去年大跃进中敢于坚持真理、不随风倒,工作有前进的,不说谎、不浮
夸、实事求是的例子,例如河北王国藩,山东菏泽一个生产队。一本是坏人坏事
的书,收集专门说假话的、违法乱纪的或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的例子。每省要找
几个,各省编各省的,每本不超过二万五千字。第三本是中央从去年到现在的各
种指示文件(加上各省的),有系统地编一本书。三本书大体十万字左右,每天读
一万多字,一星期可以读完。读完后讨论,不仅读,还要考试。县、社党委成员
能读政治经济学的也可以读。设法给县、社党委每年有一个系统思考问题的时间
。我们提倡读书,使这些同志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年整月陷入事务主义,搞
得很忙乱,要使他们有时间想想问题。现在这些人都是热锅上的蚂蚁,要把他们
拿出来冷一下。” ---《庐山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
日、七月二日) 文集,第八卷


10.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一级各部委、各党组:

  此件[1]请各同志阅读,并请转发到县级党委。山东发现的问题,肯定各省、
各市、各自治区都有,不过大同小异而已。问题严重,不处理不行。在一些县、
社中,去年三月郑州决议[2]忘记了,去年四月上海会议十八个问题的规定[3]也
忘记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又都刮起来了。一些公社工作人员很狂妄
,毫无纪律观点,敢于不得上级批准,一平二调[4]。另外还有三风:贪污、浪费
、官僚主义,又大发作,危害人民。什么叫做价值法则,等价交换,他们全不理
会。所有以上这些,都是公社一级干的。范围多大,不很大,也不很小。是否有
十分之一的社这样胡闹,要查清楚。中央相信,大多数公社是谨慎、公正、守纪
律的,胡闹的只是少数。这个少数公社的所有工作人员,也不都是胡闹的,胡闹
的只有其中一部分。对于这些人,应当分别情况,适当处理。教育为主,惩办为
辅。对于那些最胡闹的,坚决撤掉,换上新人。平调方面的处理,一定要算账,
全部退还,不许不退。对于大贪污犯,一定要法办。一些县委为什么没有注意这
些问题呢?他们严重地丧失了职守,以后务要注意改正。对于少数县委实在不行的
,也要坚决撤掉,换上新人。同志们须知,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客
观存在。出现这些坏事,是必然不可避免的,是旧社会坏习惯的残余,要有长期
教育工作,才能克服。因此,年年要整风,一年要开两次六级干部大会。全国形
势大好,好人好事肯定占十分之九以上。这些好人好事,应该受到表扬。对于犯
错误而不严重、自己又愿意改正的同志,应当采用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照样做工作。我们主张坚决撤掉或法办的,是指那些错误极严重、民愤极大的
人们。在工作能力上实在不行、无法继续下去的人们,也必须坚决撤换。
  中央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释

  [1]指山东省六级干部会议秘书处编印的《会议情况》第二期。这期简报反映
的主要问题有:一、关于过渡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有的公社干部存
在急于过渡的苗头,有的打算明年“走到社有制”,有的打算“秋后搞过渡”;
2.穷队盼过渡,富队怕过渡,生产不积极;3.对过渡的根据和一些问题的政策
界限认识不清。二、关于发展社有经济问题。对于一平二调,社干部与队干部有
不同看法。例如队干部批评公社无偿上调物资,公社干部却有抵触情绪顾虑算账
问题。三、干部作风问题。有些县存在虚报浮夸现象;有的地方用大量生产资金
和物料搞盖大礼堂、办公大楼和宾馆等非生产性建设;干部中存在吃喝浪费和贪
污行为。
  [2]指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五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形成并下发的《郑州会议记录》。见本卷第30页注[6]。
  [3]指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这个纪要于同年四月二日
至五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原则通过。纪要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问
题作了若干原则规定,进一步明确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基本上是生产队所有制;并
且将《郑州会议记录》中关于人民公社化过程中平调财物的旧账一般不算的规定
,改为旧账一般要算,凡是县社调用生产队的劳力、资财,或者社队调用社员的
私人财物,都要进行清理,如数归还,或者折价补偿。
  [4]一平二调,参见本卷第33页注[1]。
---《坚决制止重刮“共产风”等违法乱纪行为》 (一九六0年三月二十三日) 文
集,第八卷
主持打倒彭德怀的就是刘少奇,其他的将军们虽然对刘少奇不感冒,但是彭脾气坏,得罪人多,也没人替他讲话。
毛批判彭德原因是维护中央的集体权威,但是刘少奇就是要全面打倒,差点把彭开除党籍,但是毛保下来的。
党内的斗争一直是很激烈的。
原帖由 月冷 于 2007-5-2 11:47 发表 特别是关于彭德怀亲自组织领导的百团大战。毛泽东认为彭德怀此举在组织程序上有违党指挥枪的原则,独断专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和敌人拼实力的做法,不仅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客观上引来了敌人的疯狂报复,而且也违反了毛泽东所始终坚决主张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为此,毛泽东在百团大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内主持起草的一些电报和党内文件中,都曾有针对性地重申了他的一贯主张。1 941 年5 月18 日,毛泽东与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彭德怀,指出:“目前方针是必须打日本,但又决不能打得太凶,不打则国民党不能谅解,中间派亦会说话,但如打得太凶,则有相反的危险,日本将转向我们报复,国民党坐收渔利,并将进攻边区。”11月7 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指出“在这一阶段中,我之方针应当是熬时间的长期战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形式(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武装实力与民众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o ' ' l942 年6 月13 日,毛泽东就敌后形势问题致电周恩来,再次强调,八路军的任务只能是积蓄力量,巩固内部’, “休养兵力,恢复元气”,“对敌伪以政治攻势为主,以游击战争为辅’, “熬过今明两年’,才可能争取大一些的作战行动。⑥ 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在讲到百团大战一事时指出:“当时打大战观念转不过来,本应该分散发动群众的。”批评彭看不到抗战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复杂性。同时指责彭党性、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差。

KAO!
这就是老毛为民族抗战做出的贡献!
这就是委座为什么丢了大陆!
这篇文章说了一点真话,但没说清,为什么不说清什么是袁文才王佐事件,这个所谓的事件给中国造成的是什么样的恶果,
      当年毛泽东上井岗山的时候工农革命军面临彻底灭亡的厄运,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农民起义领袖收留了他们,以后才有了朱毛会师,至于彭德怀又是以后的事了,所以说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人不是毛泽东,更不是朱德,彭德怀连边都不沾,
     井岗山的大部分红军战士不是袁文才王佐的旧部下,也是冲着二人的威望参的军,这样为党为革命立了大功的人是怎么死的呢,不是死在敌人的枪下,却是死在彭德怀的枪下,张国焘杀曾中石是夺权,彭德怀呢?彭德怀为什么要干这样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和党内民主军内民主的事呢?袁文才王佐死后红军战士一走而净,群众把红军当成了仇敌,别说反围剿了,饭都吃不上,袁文才王佐死后,毛泽东没有对他忠心耿耿的军事将领,在党内军内被彻夜孤立了,尽管真理掌握在他的手中,尽管随后他又开创了江西根据地,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朱德彭德怀陈毅这帮人都反对他,1932年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缔造者被剥夺了一切职务,眼睁睁看中央苏区灭亡,十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只有八千人,如果没有当年的袁文才王佐被害,1932年毛泽东就带着红军打到南京了,退一步说要长征又何至于搞得那么惨,何至于眼睁睁着东北军西北军被蒋介石消灭,红军又怎会被逼改成八路军和新四军,又怎会让蒋介石这个汉奸来当抗日领袖,抗战何至打成八年惨胜!
     彭德怀的罪还不够大吗?袁文才王佐不冤枉吗?杀人不该偿命吗?袁文才王佐不死,十大元帅里会有朱德彭德怀的份吗?毛泽东的度量够大的了!对此彭德怀从没反省过,即使在文革中写了彭德怀自述,也草草几笔一带而过,他对毛泽东的伤害对中国革命的伤害有谁算过这笔帐,后来立了一点功就能抹杀一切了?
3楼的文章有理有椐,实乃网坛上难得的精品.
原帖由 到处溜达 于 2007-5-3 09:49 发表
毛批判彭德原因是维护中央的集体权威,但是刘少奇就是要全面打倒,差点把彭开除党籍,但是毛保下来的。

;P 恩,这么说要倒彭地是刘喽?;P ;P
原帖由 到处溜达 于 2007-5-3 09:44 发表
主持打倒彭德怀的就是刘少奇,其他的将军们虽然对刘少奇不感冒,但是彭脾气坏,得罪人多,也没人替他讲话。


不要以为谎言说一千篇就真的可以变真理,我现说你是在胡扯,有本事反驳我呀!
 第五,一些野心家的推波助澜,故意栽赃陷害,是铸成彭德怀错案的催化剂。尽管出席会议的多数领导人并不认为彭德怀的信有什么问题,但极个别野心家仍是从毛泽东的态度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们煽风点火,人为地制造紧张局势。
==============================================

林彪因为长期养病,对毛搞反右大跃进的坏处没有亲身体会,本能的对彭持批评态度可以理解。

但是康生、柯庆施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奸臣了。
片面,太片面了。

彭被打倒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原帖由 掉毛 于 2007-5-3 22:05 发表

KAO!
这就是老毛为民族抗战做出的贡献!
这就是委座为什么丢了大陆!

这就是老毛的眼光独到,或者说对老蒋的了解之深,知道他决不会让TG坐大,果然百团大战后发生了皖南事变
:hug: 百团大战绝对应该打,老毛走眼的地方多了,只是年青的时候还能听听话,任弼时就敢当面批评他吗。
同意,百团大战的意义不在于其战绩,它振奋了国人,消除了不少悲观失望甚至是投降的思绪,回击了游而不击的指责,提高了中共在在抗日救国中的地位与影响,不然很难想象老是小打小闹,会有这么多人投奔延安.
:hug: 就是革命者还是要有点殉道精神的,不然谁帮你拼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