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军事推介】“击剑师”苏-24(Su-24).......(续图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8:53
]]
最让现在的爱好者诧异的是,苏联科研人员研制苏-24时,最早的设计比我们现在见到的要更加高精尖。苏-24最早的原型是一种具有短距起降能力(VTOL 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的三角翼飞机(左图),有单独的升力发动机。

实际上,这一怪异的研制过程是在苏联军用航空工业怪异的环境中产生的。苏霍伊设计局最初在2个方向上开展空军的战斗轰炸机计划:包括在苏-7B上面的改进型S-22I(后来的S-32),并且发展成了战斗轰炸机苏-17。另一个方向是发展全新的战斗轰炸机。在新战斗轰炸机的最初的设计中,S-6原型机使用了后掠翼的设计方案,在苏-15的基础上采用40度后掠角三角翼和类似米格-25的进气道。发动机是使用7200千克推力的P-21F-300,为了加强起飞性能还计划使用火箭助推器。飞机采用的纵列驾驶舱布局。

随后苏联大幅度削减军费,研制资金很紧。因此苏霍伊设计局用偷梁换柱的诡计来获得经费:S-6的编号改成了似乎是一种新型截击机的T-58M。于是经费到手了,搞的是截击机,但技术可用到战斗轰炸机上。接着苏联T-58VD垂直起降原型机试验成功,空军转而要求停止S-6(T-58M)的项目,转为研究一种短距起降的新战轰,设计编号为T-6,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三角翼垂直起降样机T-6。工作从1965开始,沿用了T-58VD的升力发动机结构,在飞机重心位置上安装了两台升力发动机。1967年夏天,T-6-1(第一架原型机)出厂。T-6-1为三角翼布局,机身中部的隔舱内安装4台RD-36-35升力发动机。主发动机最初采用加力推力76.44千牛R-27-300,后在1968年被更强大的AL-21发动机替代。驾驶舱是使用了于F-111相同的并列布局,机翼和平尾仍然是使用苏-15的产品。机上有6个挂点:2个机身和4个机翼挂点。起飞重量达到26100千克。1967年7月2日该机完成首飞。在试飞中的主要问题是在起飞时稳定性不足,于是在翼尖安装了巨大的垂直安定板。

后来经试飞发现,VTOL的设计可操纵性太差,随之被放弃。接着已经在米格-23和苏-17系列上验证过的变后略翼设计被引入了苏-24设计中,用于解决低空高速、短距起降等难题。这就是苏-24A型,即基型。A型还使用了可调节的进气口,以适应高空两倍音速飞行和低空超音速飞行的不同需要。后来由于战术运用上不需要长时间高空高速飞行,加上要节省重量,这一可变进气口在M型上被放弃了。
苏-24最终大量生产的型号机体空间大,机身宽而修长,并排座驾驶舱可以容纳两人。采用了变后略翼设计,后掠角可在16、35、45、69度这四个角度间调节。水平尾翼为全动尾翼,当两个平尾同步上下偏转时,起升降舵作用;当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差动偏转时,起副翼作用。作为前线轰炸机,苏-24能在泥土跑道上起降。

苏-24在苏联空军史中占有颇重要的一席,因为它是第一种装备了以计算机轰炸瞄准系统和地形规避系统为核心的火力控制系统的苏联飞机,标志着苏联飞机的火控和电子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苏-24整个的导航观瞄系统被称为PNS-24,PNS-24可实现一下功能:地形跟踪、武器制导、目标搜索锁定和指示、水平或上升式投弹、雷达告警和反雷达导弹压制、自动或半自动降落自动驾驶。M型则装备了改进的PNS-M型导航观瞄系统,主要改进增加了一台激光、电视目标指示系统,用于控制制导导弹。
火龙是个好同志。
1974初北约确认了这种类似于F-111的战斗轰炸机,并认为其编号为苏-19。实际上苏-19是苏霍伊设计局的另一个项目,后被取消。苏-24进入现役则是几年后的事。在制造期间里苏-24的设计不断变化。甚至第一批次的飞机都和基型有细微变化。第一批次的苏-24阻力伞舱加大,减速伞舱居中,后机身两发动机之间的蒙皮内陷,并改进了电子设备。

第2-4批次的苏-24仅少量生产,主要用于军队验收试飞。第4-15批次的苏-24是第一种正式服役型号,1976年开始服役,机头有三根天线,前机身下两根。

第15-27批次的苏-24于1981年出现,更换了许多设备,机头加装多种探测装置,代替了以前简单的空速管。以往批次上的三叉状的机头天线在第27批次后停止使用,在两侧翼根及尾翼的两侧有三角形的整流罩。

资料表明苏-24首先部署在苏联西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一带。从这些基地出发,苏-24能覆盖西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并且能威胁北约组织的军事要点。随后苏军的苏-24被进一步部署到东德、波兰北部和匈牙利南部。
为了进一步完善飞机性能,苏霍伊研制了T-6M,即苏-24M(下图)。T-6M装备了先进的PNS-24M瞄准/驾驶系统。为了安装新的设备,机头部分加长了750毫米。在风挡前方中央加装可伸缩的受油探管。垂尾下部弦长增大,使前缘更弯曲。垂尾前缘增装了一个新天线。机翼的外翼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挂架延长,可挂带几乎所有的苏联标准战术空地导弹和火箭巢。前起落架舱之后安装了一泡形舱,内有激光照射/测距仪。机头有一根较长的空速管。M型在1977年7月24日首飞,1978年开始进入量产,1983年投入使用。
空间大不包括驾驶舱,据说驾驶员身高都有限制,1米7,这可难为老毛子了,挑大个大把,1米7在他们那噶瘩就是残废水平了,所以开24的据说大多来自中亚。
简述苏-24的机体特点。该机最大特色是采用悬臂式变后掠上单翼,与米格-23的相似,有下反角。外翼段为全金属结构,可掠动三个角度:16°、45°、68°。采用全翼展前缘缝翼,及分两段的后缘双缝襟翼,襟翼外侧是后退式副翼。装有差动扰流板,低速时可控制横滚,着陆时可作升力阻尼板。全动式平尾可差动和对称活动,可起副翼和升降舵的作用。机翼后掠角变大时,横滚靠差动平尾来控制;后掠角变小时,位于后缘襟翼前面的扰流板(也是减速板)与差动平尾一起控制飞机横滚。垂尾离地高度达5.50米,重尾边缘装有各种天线,底部与减速伞舱相连。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用了一定数量的钛合金。进气口处有附面层隔板和激波板,装有可调节斜板,有辅助进气门。减速板在中机身下两侧。后机身装一对腹鳍。起落架是可收放前三点式,均装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身,前轮有挡泥板,主起落架与米格-23类似,是新颖的八字形起落架,向前向内收起,不会占用翼下空间。低压轮胎主起落架装连杆式减震器,适合在前线机场起落。
苏-24基型最终选装两台P-29-300双转子加力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有11级压气机,2级涡轮,最大不加力推力81.34千牛(8300千克),最大加力推力122.5千牛(12500千克)。全加力耗油率0.204千克/牛顿·小时,额定状态耗油率0.085千克/牛顿·小时。发动机前装机内油箱,燃油量约9000千克。装有空中加油管。由于装有伸缩锥套软管加油系统,可用作伙伴加油机。机身及翼套下挂架可带4个1250升副油箱。

苏-24机型装有机首大型火控雷达和激光测距/目标标识器。雷达告警接收机分布在发动机进气道两侧及垂尾,中机身上方有导弹告警接收机。机身还有热交换器的冲压进气口。该机还装有反辐射对抗设备。
:lol 没什么,干点体力活..
目前在役的苏-24主要是苏-24M型,我们一般谈到的苏-24,实际上也就是指M型。苏-24M载油量大,航程远,动力装置为两台著名的留里卡(Lyulka)设计局研制的AL-21F-3A涡轮喷气发动机,有加力,单台推力24,690lb。武器装备有一门GSh-6-23 23mm六管机炮,九个外挂点,能挂载8000千克弹药。两个主翼可以各挂一个3000升外挂副油箱,机身下还可以挂一个2000升副油箱。M型还具有空中加油能力。在空地导弹方面,基型可以使用Kh-23或Kh-23M(北约代号AS-7“小母牛”)雷达指令制导导弹,射程5千米,能携带四枚;Kh-28(AS-9“狭海峡”)和Kh-58反雷达导弹,射程90千米,能携带两枚。自卫武器为两枚R-60(AA-8“蚜虫”)红外近距空空导弹,射程3千米。M型除上述武器,还可以携带Kh-25L(AS-10“克伦邦”)激光制导炸弹,射程20千米,能携带四枚;Kh-29LT(AS-14“小锚”)激光/电视制导导弹,射程10千米,携带三枚;Kh-31P(AS-17“氪”)反雷达导弹,射程180千米,能携带两枚;Kh-59(AS-13“大螺栓”)电视指令制导导弹,射程90千米,能携带两枚。另可使用KAB-50OKR电视制导炸弹、KAB-1500L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各种火箭弹。

此外苏-24各型号还可以携带特殊的СППУ(SPPU)-6机炮吊舱。该吊舱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称为“灵活机炮吊舱”(Flexible Gun Pod)。与美、英、法国等各型吊舱有很大差异。吊舱内部装有机炮遥控驱动系统,使机炮能够俯仰和左右活动,类似活动炮塔,从而可射击不在飞行轴线上的目标。尤其是对地攻击时不必实施俯冲机动,有利于实施低空、高速、水平突防攻击。СППУ-6的机炮射击范围为±45°(方位)/0~-30°(高低)。吊舱尾部加装4片固定式稳定尾翼,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内装1门23mm口径6管ГШ-6-23(GSh-6-23)机炮,备弹量为500发。
1978年以苏-24M为基础的战术侦察机苏-24MP研制成功,主要是用于前线战术侦察,机头下有一小整流罩,机上加装电子侦察设备。其侦察系统能自动或手动执行指定工作。MP型保留携带空对地导弹的能力,其中65架由M型改进。由于加装了外挂物,速度有所下降。

1976年出现了苏-24МП,它是在苏-24MP基础上改进的侦察/电子战型。机头与苏-24MP又有不同,1979年12月首飞。机腹挂架携带一个长6米的圆形吊舱,也可换挂长4米的吊舱。该吊舱侧面扁平,估计内装有侧视雷达。右外侧挂架带小型设备吊舱。保留了空中加油及携带空地导弹的能力。机头罩缩短,在每侧发动机进气道的前段下方有“曲棍球棒”天线。1985年开始装备波罗的海舰队,取代了图-16。

苏-24MK是苏-24M的出口型,在80年代末出口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MK型性能有所降低。截止1992年,苏-24的总数为900多架。俄罗斯空军将逐步用苏-34取代苏-24战斗轰炸机。

2003年7月,现负责苏-24改进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航空制造协会宣布,将于2004年向阿尔及利亚交付最后9架经过现代化改造的苏-24M。2000年,俄罗斯国防部与阿尔及利亚签署了一份合同,同意出售22架苏-24M轰炸机给阿尔及利亚。不过,合同的金额并没有透露。
MS目前苏-24最新的改型为苏-24M2,换装苏-27IB的武器火控系统,增加使用R-73导弹的能力。
资料详实,好同志
技术数据

翼展     全收拢10.36m 全展开17.64m
机长     24.59m
机高     6.19m
空重     9308kg
最大起飞重量 19450kg
航程     3000km
最大爬升率  9000m/min
升限     19,130 m
速度     2,317km/h(高空)
       1,320km/h(低空)
确实是个特点......:lol
貌似很苗条啊 我们的豹子新品也快出来了吧:D
俺就是干点体力活:lol
05年中俄“强制隔离”中的24.....
这个24还真是个好平台,别不服气,我们的飞豹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他,放到现在科技含量都不小。
火龙是个好同志。
MS大家喜欢,那等会儿有空上点图....:lol
火龙不要只盯着毛子的东西啊~阎良的新闻是要多多汇报滴:D
:o 阎良是什么啊?动物、植物?
不厚道呀,一次只贴一小段,有挣分的嫌疑啊;P :D
]]
  我喜欢...当初苏联还没解体的时候,推销的就是MIG-29和SU-24,当时西方媒体惊呼“即使在中美蜜月时期,西方也只愿意向中国提供相对过时和防御性的武器”,而MIG-29是当时苏联的最新战斗机,SU-24是典型的攻击性武器。
  后来SU-25也来华表演过,印象深刻的是它那厚厚的装甲板,对这种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而且也不紧缺的机种,我国显然没有多少兴趣,后来也没听到下文。
  当时西方媒体几乎一致认为,我国的轰7是仿制SU-24的,也采用变后掠翼,证据是一张不太清楚的侧视照。现在想来,很可能是早期轰7的翼刀造成了“变后掠翼”的错觉,但不管怎么说,后来发现公开的轰7没有采用变后掠翼,心里还是蛮失望的。
原帖由 flamedragon 于 2007-4-25 13:30 发表
:o 阎良是什么啊?动物、植物?

食物吧
]]
哪位老大给讲讲,是不是这个“11”有什么故事啊,呵呵......:lol
苏24的侧面造型相当经典~除了雷达罩和座舱盖外,几乎都是直线,很硬朗的感觉,我很喜欢~
俯视图就不行,好像有点单薄~
老大真快,前面刚说说、此刻就来,真是好同志!:handshake :
11不知道是什么,但2000年这东西突防“小鹰”航母,记忆忧在。
网络上看见有人说SU24操纵品质很差劲,但那次游戏里SU24飞的很好很好。
感谢感谢,现在事多又对台独分子感兴趣(顺便捞积分了,哈哈),晚上闲了再发些图给喜欢看24的军友.....:handshake
SU24空重才不到10吨?!!;funk


天啊,我印象中它一直是跟狂风差不多的尺寸,可狂风的空重有14吨啊……

而且AL21的推力还比RB199大……
原帖由 flamedragon 于 2007-4-25 13:30 发表
:o 阎良是什么啊?动物、植物?

:D 极其不厚道~罚你给CD每人上一碗老孙家羊肉泡馍:D
剑术师啊~~:lol ,很喜欢哦~
估计在博物馆的大家不爱看,先发24M吧.......(如果哪位对博物馆养老的感兴趣就喊一声:lol )
MM........
MM......
MM........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