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统一与分裂:明朝为何从越南撤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22:35
中国史上统一与分裂:明朝为何从越南撤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3  


明末越南官服。
  统一与分裂,帝王的使命

  ──专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葛剑雄

  记者 甄晓菲

  学者葛剑雄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写道:“如果从秦灭六国算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统一维持了12年。如果从秦始皇完成疆域的开拓算起,统一只保持了6年。”

  然而就是秦朝短暂的统一,使“天下大势”成为中国人的两千年心结。统一与分裂问题,成为历史评说帝王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止秦国想统一

  记者:“大一统”或者说“统一”这样的说法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葛剑雄:“大一统”这个说法,是董仲舒在西汉提出来的,秦始皇没有明确提出“统一”理论。实际上,“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趋势。

  《尚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我们知道大禹时期不可能做得了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些人把统一的愿望寄托于未来,假托圣人已经这样做了;另外,儒家提出了一个“五服”的形式,中央叫做“王畿”,然后下面每500里一层,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制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统治,这也是一种统一的理想。所以说在秦始皇以前,关于统一已经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方案。早期的理论往往是一种理想,甚至是幻想,没有实施的方案,真正要把它实施,需要有条件,那就是政治上的统一。

  从东周开始,诸侯林立,慢慢地大诸侯消灭小诸侯;到战国时代,1000多个诸侯国只剩下了7个。这个过程就显示了统一的趋势。但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并没有实行九州制,而是把天下分为36个郡,后来是40多个郡。当时秦始皇的大臣们对使用什么制度有分歧,一部分人主张继续进行分封,但是李斯跟一些大臣主张郡县制,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所以从此开始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郡县制。

  记者: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分裂状态下,七国都有自己的血统和政治观念,为什么秦灭亡之后,复国没有成为主流思潮为什么不管项羽还是刘邦,说白了就是想做第二个秦始皇,继续统一而不是分裂?

  葛剑雄:因为秦朝实行的制度,从历史来看,是符合发展潮流的。所以尽管朝代可以灭亡,皇帝可以换人,但这个制度确实是越来越巩固,措施也越来越具体。

  秦朝以前,想统一的当然不止一个秦国,齐国也曾经强大,俨然东方盟主。再往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楚国也都曾经强大过。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只有秦国成功了。

  记者:“人间最大”才是皇帝们追求的目标,以后秦始皇的继任者们也都是如此。

  葛剑雄:是啊。一方面,中国从秦始皇之后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统一状态,虽然也有分裂,比如五代十国,即便如此,北方中原的那个王朝,仍然是被小的政权所承认。但是另一方面,中国那么大,各地情况不一样,真正完整的统一,时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长。

  我们都爱说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但宋朝并没有恢复唐朝的领土。比如说北方出了一个辽,契丹人占了唐朝的一部分地方,包括后来的幽云十六州,还有后来的西夏,所以说宋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偏安也有其道理

  记者:统一被认为是皇帝的业绩,所以皇帝在任上丢掉了疆土或者闹分裂,哪怕治下统治得再好,这个皇帝也是受批评的,是这样吗?

  葛剑雄:皇帝自然希望自己的领土越大越好,但也得看自己的实力。比如宋朝也曾经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后来打不过契丹人,也就不再想着收复这个事儿了。

  另外一点,统一除了有实际利益之外,还有着精神上、政治上的意义。南北朝分立时,北方说自己是中国,南方也说自己是中国。北方骂南朝人是“岛夷”,南朝骂北方政权是“索虏”──头发扎起来的强盗。南北朝统一之后,修南北朝历史时就犯难了,到底以谁为正统呢?后来,为南方修一部南史,为北方修一部北史,都是正统的。

  中国的统一就是这样,以“中国”为概念,大家就是承认一个正义性、正统性的标准,这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确实没有一个皇帝不想统一。但也有一些皇帝头脑比较清醒,当他看到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号召力不可能走到这一步时,也采用过一点顺应形势的做法。

  记者:顺应形势的皇帝,历史上就会用“偏安”这样的说法来给他定性,比如南宋。

  葛剑雄:有时候实行“偏安”政策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统一确实是皇帝的一种“职业压力”。南宋到了临安,临安从来就没有叫过首都,叫“行在所”,就是皇帝临时住住的临都,不敢叫首都。南宋一开始,北方的流民登记籍贯还是登记原来的,很久才不得不登记到南方籍贯。历史经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再比如明朝末年,面对清朝的进攻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和解,但明朝一批文人就说,绝对不要谈,谁谈谁是卖国贼,皇帝也不敢公开提谈判的事。崇祯皇帝曾经派兵部尚书悄悄跟清朝谈判,消息泄漏之后,兵部尚书就被杀了,当时根本没有人再敢动这个脑筋了。所以说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简单地用道德标准衡量是非不见得是一定正确的。

  东汉的王莽,他的统治之前边疆比较安定,与匈奴保持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但王莽硬要匈奴把自己的印换掉,称自己为奴,又派兵攻打,这样边境就不安宁了。在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尽管统一是一个大的趋势,但不顾民力盲目扩张,甚至为了满足私愿而开疆拓土,最后的结果并没有推动历史,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清朝又是另外一回事,清朝后来的衰败、领土的丧失确实有当时那些皇帝的个人原因,比如道光、咸丰、同治等人的原因,但更多是制度衰落的结果。道光皇帝跟英国人打仗的时候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这个仗怎么打?整个制度走向衰落,你就是再好的皇帝又有什么用呢?

  放弃土地也未必总是遭受舆论谴责。明初永乐年间,越南内乱,明朝派兵镇压,灭掉了黎氏政权,建立了交趾布政司。但22年之后,明朝还是撤退了。为什么呢?因为越南本来是藩属国,现在是你的一个省了,所以越南人要反抗,但是,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朝派去的地方官贪赃枉法,残酷剥削,激起了当地人的愤怒,所以明朝派军队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到了宣德年间,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撤出越南。有人骂宣德,说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打下越南,但是多数人还是赞同撤出的政策。所以统一与分裂问题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统一就一定受赞扬吗?

  记者:您曾经说过,一个皇帝如果崇尚仁义,清心寡欲,他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典范,但是他会是一个历史的侏儒,抬不起头来,怎么理解?

  葛剑雄:这是历史的局限,也是史学家的困惑,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两难的选择”。假如说秦始皇只满足于自己的领土,他怎么会去把人家六国灭掉?如果说灭了六国之后,他觉得好了,这样就够了,又怎么可能再次扩大疆域呢?如果历代帝王不追求统一,怎么会有今天的中国呢?

  世界上长期形成的国家是怎么来的?哪一个是通过和平手段自然形成的?当然都是打下来的。古代没有联合国,人类还不乐于以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争端,往往只能够通过武力来保障自己的安宁,也只能倚仗武力扩大自己的领土。

  但是还有一些小政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去统一人家,就会选择一些比较文明、对他比较好的大的政权来依附一下,证明政治上的正统性。比如朝鲜,每次内部的朝代更迭之后,都要赶紧取得中国中原王朝的册封。在韩国有很多明朝清朝留下来的墓碑,上面写的都是“大明朝鲜国”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清朝就是“清朝鲜国”,在当时的臣民心目中,这是一种光荣。

  所以当日本要想侵略朝鲜,首先需要迫使中国承认朝鲜是独立的。表面上看当时朝鲜是独立了,结果没多久就被日本给占领了。小国不是依附这个,就是被那个给吞并,这就是分裂的坏处。

  一些弱小政权的君主看到这样的形势,会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在今天浙江的吴越王一直对北方的政权采取服从政策,宋朝要求他们一起出兵攻打南唐,他也出兵了,宋朝让他交出兵权,他也老老实实地交了。这个政权灭掉了,但对人民是有好处的。从唐朝后期开始,吴越地区一直非常安定,宋朝时期完全和平“缴枪”,从个人家族来看,吴越王钱氏家族也就延续下来成为当地大族。这个统一算是一种和平的、体面的投降,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南唐,打也打不过,投降也不肯投降,最后李后主被俘虏,一方面更不体面,一方面老百姓更受伤害。

  我们看历史,往往很难做单纯的道义判断,有些人坚持原来的信念,坚持不投降,从道德上讲,这是一种忠诚,但是带来实际的破坏更大。

  记者:抛开实力相差特别悬殊的情况,民众是否也认为统一是皇帝的责任与义务?

  葛剑雄:要看形势的。比如说,北宋末年,宋跟女真人联合起来灭了辽国。宋朝以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后,当地百姓会拿着鲜花拿着点心来欢迎,但实际上当地人民很反感,还继续反抗,宋朝士兵很奇怪,当地汉族人回答说,契丹人统治我们两百多年未见得亏待我们,我们的日子不是不好过啊,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他们呢?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对于国家来说,统一与分裂可能是大事,但是最后是否受到人民的拥护,还要看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来源:南方报业网)
中国史上统一与分裂:明朝为何从越南撤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3  

明末越南官服。  统一与分裂,帝王的使命

  ──专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葛剑雄

  记者 甄晓菲

  学者葛剑雄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写道:“如果从秦灭六国算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统一维持了12年。如果从秦始皇完成疆域的开拓算起,统一只保持了6年。”

  然而就是秦朝短暂的统一,使“天下大势”成为中国人的两千年心结。统一与分裂问题,成为历史评说帝王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止秦国想统一

  记者:“大一统”或者说“统一”这样的说法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葛剑雄:“大一统”这个说法,是董仲舒在西汉提出来的,秦始皇没有明确提出“统一”理论。实际上,“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趋势。

  《尚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我们知道大禹时期不可能做得了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些人把统一的愿望寄托于未来,假托圣人已经这样做了;另外,儒家提出了一个“五服”的形式,中央叫做“王畿”,然后下面每500里一层,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制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统治,这也是一种统一的理想。所以说在秦始皇以前,关于统一已经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方案。早期的理论往往是一种理想,甚至是幻想,没有实施的方案,真正要把它实施,需要有条件,那就是政治上的统一。

  从东周开始,诸侯林立,慢慢地大诸侯消灭小诸侯;到战国时代,1000多个诸侯国只剩下了7个。这个过程就显示了统一的趋势。但是秦始皇统一之后,并没有实行九州制,而是把天下分为36个郡,后来是40多个郡。当时秦始皇的大臣们对使用什么制度有分歧,一部分人主张继续进行分封,但是李斯跟一些大臣主张郡县制,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所以从此开始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郡县制。

  记者: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分裂状态下,七国都有自己的血统和政治观念,为什么秦灭亡之后,复国没有成为主流思潮为什么不管项羽还是刘邦,说白了就是想做第二个秦始皇,继续统一而不是分裂?

  葛剑雄:因为秦朝实行的制度,从历史来看,是符合发展潮流的。所以尽管朝代可以灭亡,皇帝可以换人,但这个制度确实是越来越巩固,措施也越来越具体。

  秦朝以前,想统一的当然不止一个秦国,齐国也曾经强大,俨然东方盟主。再往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楚国也都曾经强大过。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只有秦国成功了。

  记者:“人间最大”才是皇帝们追求的目标,以后秦始皇的继任者们也都是如此。

  葛剑雄:是啊。一方面,中国从秦始皇之后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统一状态,虽然也有分裂,比如五代十国,即便如此,北方中原的那个王朝,仍然是被小的政权所承认。但是另一方面,中国那么大,各地情况不一样,真正完整的统一,时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长。

  我们都爱说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但宋朝并没有恢复唐朝的领土。比如说北方出了一个辽,契丹人占了唐朝的一部分地方,包括后来的幽云十六州,还有后来的西夏,所以说宋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偏安也有其道理

  记者:统一被认为是皇帝的业绩,所以皇帝在任上丢掉了疆土或者闹分裂,哪怕治下统治得再好,这个皇帝也是受批评的,是这样吗?

  葛剑雄:皇帝自然希望自己的领土越大越好,但也得看自己的实力。比如宋朝也曾经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后来打不过契丹人,也就不再想着收复这个事儿了。

  另外一点,统一除了有实际利益之外,还有着精神上、政治上的意义。南北朝分立时,北方说自己是中国,南方也说自己是中国。北方骂南朝人是“岛夷”,南朝骂北方政权是“索虏”──头发扎起来的强盗。南北朝统一之后,修南北朝历史时就犯难了,到底以谁为正统呢?后来,为南方修一部南史,为北方修一部北史,都是正统的。

  中国的统一就是这样,以“中国”为概念,大家就是承认一个正义性、正统性的标准,这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确实没有一个皇帝不想统一。但也有一些皇帝头脑比较清醒,当他看到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号召力不可能走到这一步时,也采用过一点顺应形势的做法。

  记者:顺应形势的皇帝,历史上就会用“偏安”这样的说法来给他定性,比如南宋。

  葛剑雄:有时候实行“偏安”政策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统一确实是皇帝的一种“职业压力”。南宋到了临安,临安从来就没有叫过首都,叫“行在所”,就是皇帝临时住住的临都,不敢叫首都。南宋一开始,北方的流民登记籍贯还是登记原来的,很久才不得不登记到南方籍贯。历史经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再比如明朝末年,面对清朝的进攻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和解,但明朝一批文人就说,绝对不要谈,谁谈谁是卖国贼,皇帝也不敢公开提谈判的事。崇祯皇帝曾经派兵部尚书悄悄跟清朝谈判,消息泄漏之后,兵部尚书就被杀了,当时根本没有人再敢动这个脑筋了。所以说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简单地用道德标准衡量是非不见得是一定正确的。

  东汉的王莽,他的统治之前边疆比较安定,与匈奴保持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但王莽硬要匈奴把自己的印换掉,称自己为奴,又派兵攻打,这样边境就不安宁了。在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尽管统一是一个大的趋势,但不顾民力盲目扩张,甚至为了满足私愿而开疆拓土,最后的结果并没有推动历史,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清朝又是另外一回事,清朝后来的衰败、领土的丧失确实有当时那些皇帝的个人原因,比如道光、咸丰、同治等人的原因,但更多是制度衰落的结果。道光皇帝跟英国人打仗的时候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这个仗怎么打?整个制度走向衰落,你就是再好的皇帝又有什么用呢?

  放弃土地也未必总是遭受舆论谴责。明初永乐年间,越南内乱,明朝派兵镇压,灭掉了黎氏政权,建立了交趾布政司。但22年之后,明朝还是撤退了。为什么呢?因为越南本来是藩属国,现在是你的一个省了,所以越南人要反抗,但是,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朝派去的地方官贪赃枉法,残酷剥削,激起了当地人的愤怒,所以明朝派军队怎么打都打不下来。到了宣德年间,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撤出越南。有人骂宣德,说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打下越南,但是多数人还是赞同撤出的政策。所以统一与分裂问题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统一就一定受赞扬吗?

  记者:您曾经说过,一个皇帝如果崇尚仁义,清心寡欲,他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典范,但是他会是一个历史的侏儒,抬不起头来,怎么理解?

  葛剑雄:这是历史的局限,也是史学家的困惑,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两难的选择”。假如说秦始皇只满足于自己的领土,他怎么会去把人家六国灭掉?如果说灭了六国之后,他觉得好了,这样就够了,又怎么可能再次扩大疆域呢?如果历代帝王不追求统一,怎么会有今天的中国呢?

  世界上长期形成的国家是怎么来的?哪一个是通过和平手段自然形成的?当然都是打下来的。古代没有联合国,人类还不乐于以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争端,往往只能够通过武力来保障自己的安宁,也只能倚仗武力扩大自己的领土。

  但是还有一些小政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去统一人家,就会选择一些比较文明、对他比较好的大的政权来依附一下,证明政治上的正统性。比如朝鲜,每次内部的朝代更迭之后,都要赶紧取得中国中原王朝的册封。在韩国有很多明朝清朝留下来的墓碑,上面写的都是“大明朝鲜国”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清朝就是“清朝鲜国”,在当时的臣民心目中,这是一种光荣。

  所以当日本要想侵略朝鲜,首先需要迫使中国承认朝鲜是独立的。表面上看当时朝鲜是独立了,结果没多久就被日本给占领了。小国不是依附这个,就是被那个给吞并,这就是分裂的坏处。

  一些弱小政权的君主看到这样的形势,会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在今天浙江的吴越王一直对北方的政权采取服从政策,宋朝要求他们一起出兵攻打南唐,他也出兵了,宋朝让他交出兵权,他也老老实实地交了。这个政权灭掉了,但对人民是有好处的。从唐朝后期开始,吴越地区一直非常安定,宋朝时期完全和平“缴枪”,从个人家族来看,吴越王钱氏家族也就延续下来成为当地大族。这个统一算是一种和平的、体面的投降,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南唐,打也打不过,投降也不肯投降,最后李后主被俘虏,一方面更不体面,一方面老百姓更受伤害。

  我们看历史,往往很难做单纯的道义判断,有些人坚持原来的信念,坚持不投降,从道德上讲,这是一种忠诚,但是带来实际的破坏更大。

  记者:抛开实力相差特别悬殊的情况,民众是否也认为统一是皇帝的责任与义务?

  葛剑雄:要看形势的。比如说,北宋末年,宋跟女真人联合起来灭了辽国。宋朝以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后,当地百姓会拿着鲜花拿着点心来欢迎,但实际上当地人民很反感,还继续反抗,宋朝士兵很奇怪,当地汉族人回答说,契丹人统治我们两百多年未见得亏待我们,我们的日子不是不好过啊,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他们呢?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对于国家来说,统一与分裂可能是大事,但是最后是否受到人民的拥护,还要看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来源:南方报业网)
  说的好。所以争取和平统一,让海峡两岸一同为民族复兴出力,是最好的选择。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够选择战争。
我的老家河南,抗战的时候,汤恩伯的部队来来回回抓壮丁、抢粮食,日本 鬼子打过来后一直在铁道线上的县城和车站驻扎,没有到我们村子烧杀,并且带来了所谓的日本红薯(红皮或黄皮,个大,甜,产量高)替代了本地的红薯(红皮,个小,丝多,产量低),这使得我们村在三几年的大蝗灾中几乎没有饿死人。按照葛教授的说法,我的先辈们是不是应该高高兴兴的接受日本鬼子的统治,并且在gmd或gcd打过来的时候采取抵抗?民族大义并不是让 几个老百姓生活的好这么简单!:@
我们村在三几年的大蝗灾中几乎没有饿死人?
日本 鬼子三几年到河南?
在民族独立和吞并中是没有什么好说的!看看美洲印地安人,人家能说什么?
原帖由 classic 于 2007-3-26 15:56 发表
我们村在三几年的大蝗灾中几乎没有饿死人?
日本 鬼子三几年到河南?

抗日战争37年夏天就全面爆发了。
原帖由 classic 于 2007-3-26 15:56 发表
我们村在三几年的大蝗灾中几乎没有饿死人?
日本 鬼子三几年到河南?

抗日战争37年夏天就全面爆发了。
实际上河南的老百姓自发的解除了不少国民党士兵的武装

国民党在争夺人心方面
十分失败
很象现在的政府
支持大一统。。。。:D
扯谈,看看现在小越南的女人都自愿给贩卖到广西广东就知道分裂后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