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景之作--冷眼看《硫磺岛》姐妹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25:54
硫磺岛的家书,前几天和父辈的旗帜一起看了,觉得相当粗糙和无聊。 也许是要求太高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粗制滥造的“纪录片”。

故事线方面相当的烂,就用些镜头堆砌。连日本是怎么输的美国怎么赢的都没有一个全局观,太小家子气。各个情节倒不错,合在一起太碎。
总之跟父辈的旗帜一样,都是又长又臭,欲以说理见长,也分外不足。很生硬的感觉,反正我没有买帐。

至于内容,估计得把阵亡的美军将士气活了不可。
打仗就是打仗,这时候还有工夫想人性就奇了大怪了,非要那样搞就渲染得出色点,让观众被感动了才会相信,否则就是蜻蜓点水。
总之,手法对电影来说很重要。
不能因为这不是战争片,就对艺术方面没有要求了是不?


至于主观看法,那时的日军部队都是从中国调过去的,几乎清一色的日本职业军人,毫无人心可言,而且顽固得很,当年是死打死拼出了名的,战争史上有名。

所以这个视角的取向,非常有问题。
硫磺岛来信则很贴近日本人的胃口,也很贴近现在美国人的胃口,把惨烈的太平洋战争演粉饰成骑士战争。日本人也是人,美国人也是人,为啥我们文明人要打仗乜?哦,是发动战争的人不对。谁发动的战争呢?嘎然而止,啥都没说。
所以说,它也符合现在美日之间合作远远大于冲突的关系,是个蛮应景的东东。

可是呀,人的要求有不同的层次,难道活命要排在人性下面?

在这个视角取向下,日本军官对战俘慈善,美军枪杀战俘之类的,让人看了简直像是在政治秀。
试问,因为视角在日本人这里,就能像当年日本人一样对美军戴有色眼镜吗?不能让人接受。
美国人是杀了很多要投降的人,因为作战非常惨烈,美军阵亡人数甚至比日军还多--在这个原因下竟然连相似于《雷霆救兵》里杀俘虏镜头时的台词“他杀了我们兄弟,为什么要留他活”都没有?

真理再走半步就是谬误!

父辈的旗帜是在借着人性的话题肆意淡化战争积极和必要的一面,而硫磺岛来信则是对人性方面的矫枉过正。因为要表现日本人的人性,所以美国人都可以没有人性了,不是有失偏颇是什么?

而对于曾遭受陆上侵略的亚洲国家来说,极小的偏颇都会被理所当然地放大。这里不是欧洲。如果说欧洲还有那么一丁丁点理由把战争演变成“本来很无辜”的军人互相厮杀的浪漫,亚洲绝对不可能也不容许。同样是欧洲,俄罗斯就对二战怎么也“浪漫”不起来,原因很显然。  

  

这片子令人无法接受。我觉得美国人会接受的话,是因为他们觉得日本已经是被驯化得很好的亚太看门狗了。
此风不可涨。
尤记得初中历史老师讲过一战德国和二战日本之后说的--历史是惊人地相似的。
然后,这位老太长叹了一口气。硫磺岛的家书,前几天和父辈的旗帜一起看了,觉得相当粗糙和无聊。 也许是要求太高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粗制滥造的“纪录片”。

故事线方面相当的烂,就用些镜头堆砌。连日本是怎么输的美国怎么赢的都没有一个全局观,太小家子气。各个情节倒不错,合在一起太碎。
总之跟父辈的旗帜一样,都是又长又臭,欲以说理见长,也分外不足。很生硬的感觉,反正我没有买帐。

至于内容,估计得把阵亡的美军将士气活了不可。
打仗就是打仗,这时候还有工夫想人性就奇了大怪了,非要那样搞就渲染得出色点,让观众被感动了才会相信,否则就是蜻蜓点水。
总之,手法对电影来说很重要。
不能因为这不是战争片,就对艺术方面没有要求了是不?


至于主观看法,那时的日军部队都是从中国调过去的,几乎清一色的日本职业军人,毫无人心可言,而且顽固得很,当年是死打死拼出了名的,战争史上有名。

所以这个视角的取向,非常有问题。
硫磺岛来信则很贴近日本人的胃口,也很贴近现在美国人的胃口,把惨烈的太平洋战争演粉饰成骑士战争。日本人也是人,美国人也是人,为啥我们文明人要打仗乜?哦,是发动战争的人不对。谁发动的战争呢?嘎然而止,啥都没说。
所以说,它也符合现在美日之间合作远远大于冲突的关系,是个蛮应景的东东。

可是呀,人的要求有不同的层次,难道活命要排在人性下面?

在这个视角取向下,日本军官对战俘慈善,美军枪杀战俘之类的,让人看了简直像是在政治秀。
试问,因为视角在日本人这里,就能像当年日本人一样对美军戴有色眼镜吗?不能让人接受。
美国人是杀了很多要投降的人,因为作战非常惨烈,美军阵亡人数甚至比日军还多--在这个原因下竟然连相似于《雷霆救兵》里杀俘虏镜头时的台词“他杀了我们兄弟,为什么要留他活”都没有?

真理再走半步就是谬误!

父辈的旗帜是在借着人性的话题肆意淡化战争积极和必要的一面,而硫磺岛来信则是对人性方面的矫枉过正。因为要表现日本人的人性,所以美国人都可以没有人性了,不是有失偏颇是什么?

而对于曾遭受陆上侵略的亚洲国家来说,极小的偏颇都会被理所当然地放大。这里不是欧洲。如果说欧洲还有那么一丁丁点理由把战争演变成“本来很无辜”的军人互相厮杀的浪漫,亚洲绝对不可能也不容许。同样是欧洲,俄罗斯就对二战怎么也“浪漫”不起来,原因很显然。  

  

这片子令人无法接受。我觉得美国人会接受的话,是因为他们觉得日本已经是被驯化得很好的亚太看门狗了。
此风不可涨。
尤记得初中历史老师讲过一战德国和二战日本之后说的--历史是惊人地相似的。
然后,这位老太长叹了一口气。
日本在西方,尤其在美国的政治漂白很成功。
所以美国还是意识形态至上的。
日本在美国没有当前环境下的政治成本,
种族成本在美国这一特定政治环境中也要相对低得多,
加上美国一些势力认为对日本,由于原子弹,是负债的,因为美国本土没有被日本侵略过,除了个把气球炸弹,美国人的战争观仅限于收到阵亡通知书,妇女去工厂和购买国债以及战后国力的大跨越。这种战争观跟苏联,东欧,西欧大陆,中国甚至日本是不一样的。
德国战败两次,知道通过对上一次战争进行希特勒式的复仇是没有出路的,日本战败一次,所以观念还停留在1933年,或者说它从观念上还欠一场战败的教训。这也就是日本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在主流社会可以做这么多“政治不正确”的事情。而美国人根本感受不到。
他们两家就是骑士战争
PS:你以为骑士是什么东西
骑士=最容易被打败滴敌人~
(当然前提是骑士不是《骑士的战争》中那样滴骑士~)
;P ;P :P
这片子是个美国日裔拍的,粉饰日本是自然而然的。

日本在美国政治漂白更多的是美国的政治需要,美国在战后需要在亚太建立一个抵抗前苏联的堡垒,除了日本美国别无选择。
;funk 这个,虽然骑士一般不杀骑士是为了要钱,不过总归还是有点人性滴,至于怎么自己捧自己臭脚吹成多高尚咱大家就不说啦
我觉得So funny的不是美国人对这片子喜闻乐见,而是很多国人说“看了真感动”“我看到了人性”..............
昏倒.................

就说那烂手法也让人没法产生融入感啊.............
原帖由 哈路 于 2007-3-23 10:30 发表
这片子是个美国日裔拍的,粉饰日本是自然而然的。

日本在美国政治漂白更多的是美国的政治需要,美国在战后需要在亚太建立一个抵抗前苏联的堡垒,除了日本美国别无选择。

不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的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