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翻案问题的文化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4:57
慰安妇翻案问题的文化解读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3月14日电 香港《明报》14日刊登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望的文章指出,日本人过分强调细节而忽视整体性的史实把握和价值判断,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而在日本国内再度燃起的“慰安妇翻案问题”,多少亦和这一文化习性有关。摘录如下:



  但凡对日本文化稍有认识,很难不折服于其内涵之精致。一个“人形”(木偶)、一套茶具,甚至仅仅是一盒杯面,都包装设计得精美细巧,且不乏创意。同样,日本的历史研究也有类似讲究精细的倾向。同样是研究五四运动,中国学者会研究“五四运动的起因”等大问题,日本学者却倾向于考证“五四运动当天学生的示威路线”、“当时某个口号是由谁先提出的”这类小问题。

  钻研历史细节有其好处,有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但也有其弊端,容易因此而忽视事件的整体性质。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而在日本国内再度燃起的“慰安妇翻案问题”,多少亦和这一文化习性有关。

  3月7日,《读卖新闻》发表社论,为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辩护。《读卖新闻》在日本发行量第一,在日本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报。去年8月败战纪念日前后,《读卖新闻》曾刊登特集,反思日本战犯的战争责任(虽然大部分着重于反思“令日本人自身卷入战争的责任”),因此该报在日本谈不上是极右反华报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或许有其提高支持率的政治目的,也可能出自其个人的右倾政治信念,但看《读卖新闻》,有助于了解一般日本人理解事物的方式。

  《读卖新闻》的社论认为:安倍晋三的发言强调的是“狭义论”,即强调根据目前日本政府的调查和国内掌握的史料,没有发现证据显示日军“有组织”地闯入民宅强征慰安妇。但另外,日本政府并不否认所谓“中间人”对妇女的强制行为,因此安倍承认“广义”上的“强征慰安妇论”。《读卖新闻》还称,一部分日本国会议员和传媒对“强制性”的扩大解释,令外界产生误解。

  《读卖新闻》的论调从学术上来看或许有一定根据,即不少日本人的确非常认真地强调“要忠于历史事实”(甚至在细节层面)、“要有直接证据””。但我的感觉是,一部分日本人在理解“慰安妇问题”时,其实又犯了“过分纠葛于细节”的老毛病。

  对于《读卖新闻》的社论,我的疑问是:

  一、日方称没有发现战时日军“组织性”的强征慰安妇的历史文件,但这并不代表当时各殖民地实际上没有发生“组织性”的强征。对亚洲各国学者发现的有关战时日本殖民政府参与强征慰安妇的证据,又作如何解释?

  二、退一步说,就算找不到军队“组织性”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证据,对“非组织性”的个别强征,日本政府难道就不需为此负上责任吗?

  三、再退一步说,就算找不到军队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证据,对所谓“中间人”对妇女的强制行为,日本政府难道也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说到底,问题的根本,在于对“慰安妇问题”事件本身整体的定性。“强制性”、“罪恶性”和“反人道”是对事件整体性质的价值判断,“有没有组织性”、“日军是否直接参与强征”只是程度的问题,不能和事件整体性质相提并论。

  “过分执着于细节”的文化习性,不只“慰安妇问题”一例。谈“卢沟桥事变”,部分日本学者纠缠在“谁开了第一枪”;谈“南京大屠杀”,不少日本人又纠缠在“遇害人数的多少”。探究历史细节真相本身值得肯定,中国方面的研究的确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过分强调细节而忽视整体性的史实把握和价值判断,则不免令中国人怀疑这种“日本式暧昧”背后的真正意图。慰安妇翻案问题的文化解读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3月14日电 香港《明报》14日刊登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望的文章指出,日本人过分强调细节而忽视整体性的史实把握和价值判断,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而在日本国内再度燃起的“慰安妇翻案问题”,多少亦和这一文化习性有关。摘录如下:



  但凡对日本文化稍有认识,很难不折服于其内涵之精致。一个“人形”(木偶)、一套茶具,甚至仅仅是一盒杯面,都包装设计得精美细巧,且不乏创意。同样,日本的历史研究也有类似讲究精细的倾向。同样是研究五四运动,中国学者会研究“五四运动的起因”等大问题,日本学者却倾向于考证“五四运动当天学生的示威路线”、“当时某个口号是由谁先提出的”这类小问题。

  钻研历史细节有其好处,有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但也有其弊端,容易因此而忽视事件的整体性质。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而在日本国内再度燃起的“慰安妇翻案问题”,多少亦和这一文化习性有关。

  3月7日,《读卖新闻》发表社论,为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辩护。《读卖新闻》在日本发行量第一,在日本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报。去年8月败战纪念日前后,《读卖新闻》曾刊登特集,反思日本战犯的战争责任(虽然大部分着重于反思“令日本人自身卷入战争的责任”),因此该报在日本谈不上是极右反华报章。安倍晋三的“慰安妇”发言,或许有其提高支持率的政治目的,也可能出自其个人的右倾政治信念,但看《读卖新闻》,有助于了解一般日本人理解事物的方式。

  《读卖新闻》的社论认为:安倍晋三的发言强调的是“狭义论”,即强调根据目前日本政府的调查和国内掌握的史料,没有发现证据显示日军“有组织”地闯入民宅强征慰安妇。但另外,日本政府并不否认所谓“中间人”对妇女的强制行为,因此安倍承认“广义”上的“强征慰安妇论”。《读卖新闻》还称,一部分日本国会议员和传媒对“强制性”的扩大解释,令外界产生误解。

  《读卖新闻》的论调从学术上来看或许有一定根据,即不少日本人的确非常认真地强调“要忠于历史事实”(甚至在细节层面)、“要有直接证据””。但我的感觉是,一部分日本人在理解“慰安妇问题”时,其实又犯了“过分纠葛于细节”的老毛病。

  对于《读卖新闻》的社论,我的疑问是:

  一、日方称没有发现战时日军“组织性”的强征慰安妇的历史文件,但这并不代表当时各殖民地实际上没有发生“组织性”的强征。对亚洲各国学者发现的有关战时日本殖民政府参与强征慰安妇的证据,又作如何解释?

  二、退一步说,就算找不到军队“组织性”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证据,对“非组织性”的个别强征,日本政府难道就不需为此负上责任吗?

  三、再退一步说,就算找不到军队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证据,对所谓“中间人”对妇女的强制行为,日本政府难道也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说到底,问题的根本,在于对“慰安妇问题”事件本身整体的定性。“强制性”、“罪恶性”和“反人道”是对事件整体性质的价值判断,“有没有组织性”、“日军是否直接参与强征”只是程度的问题,不能和事件整体性质相提并论。

  “过分执着于细节”的文化习性,不只“慰安妇问题”一例。谈“卢沟桥事变”,部分日本学者纠缠在“谁开了第一枪”;谈“南京大屠杀”,不少日本人又纠缠在“遇害人数的多少”。探究历史细节真相本身值得肯定,中国方面的研究的确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过分强调细节而忽视整体性的史实把握和价值判断,则不免令中国人怀疑这种“日本式暧昧”背后的真正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