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是不是失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9:20:37
前两天转了个帖子,描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些政策失败。但是看了大家的回帖之后,我骤然发现原来我认为的所谓的失败全是领导的英明之处,我真是糊涂了。我在此想向大家请教一下当年这些是不是真的英明,还是失误?

1。 涡扇发动机几次因为对应的飞机下马而下马,导致现在各个相关行业心脏病严重,是不是应该?

2。运十下马,是上了美国的当,还是英明的决策?当年的决策者是英雄,还是卖国者?

3。我们老是把握不住现代空战的方向是不是真的?别人开始超视距,高机动的时候,我们还在高空高速?

4。27是不是引进太多,200亿美元超过建国以来所有航空工业投资?反过来,在此期间,自己研制的飞机几次差点下马?

5。歼8的与美国合作是不是上当?没有那场意外,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6。我不否认直升机很有用,但是专用武直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尤其是考虑我们将来的对手?差劲的不用这个也没问题,其他的好像有了也没用?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高人说个话。前两天转了个帖子,描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些政策失败。但是看了大家的回帖之后,我骤然发现原来我认为的所谓的失败全是领导的英明之处,我真是糊涂了。我在此想向大家请教一下当年这些是不是真的英明,还是失误?

1。 涡扇发动机几次因为对应的飞机下马而下马,导致现在各个相关行业心脏病严重,是不是应该?

2。运十下马,是上了美国的当,还是英明的决策?当年的决策者是英雄,还是卖国者?

3。我们老是把握不住现代空战的方向是不是真的?别人开始超视距,高机动的时候,我们还在高空高速?

4。27是不是引进太多,200亿美元超过建国以来所有航空工业投资?反过来,在此期间,自己研制的飞机几次差点下马?

5。歼8的与美国合作是不是上当?没有那场意外,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6。我不否认直升机很有用,但是专用武直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尤其是考虑我们将来的对手?差劲的不用这个也没问题,其他的好像有了也没用?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高人说个话。
这一大堆问题.....
]]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缺少系统化的预研,这是很大的失误,现在也一样,美国有NASA苏联有流体研究院,如果当时花了钱我们能办到肯定不会用国外的。
1。 涡扇发动机几次因为对应的飞机下马而下马,导致现在各个相关行业心脏病严重,是不是应该?
这个国内的技术力量有很大的关系。基础不过关,飞机和发动机都得下马。

2。运十下马,是上了美国的当,还是英明的决策?当年的决策者是英雄,还是卖国者?
个人感觉就是上了美国的当,决策失误。

3。我们老是把握不住现代空战的方向是不是真的?别人开始超视距,高机动的时候,我们还在高空高速?
超视距,高机动。这些我们也在作,但是一件武器研制是离不开作战背景的。现阶段国内的防空压力还是很大的,高空高速还是需要的。

4。27是不是引进太多,200亿美元超过建国以来所有航空工业投资?反过来,在此期间,自己研制的飞机几次差点下马?
27引进的一点都不多!27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27,中国的天空10年内基本就是不设防的!

5。歼8的与美国合作是不是上当?没有那场意外,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在国内没有技术力量的情况下,只有合作一条途径。

6。我不否认直升机很有用,但是专用武直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尤其是考虑我们将来的对手?差劲的不用这个也没问题,其他的好像有了也没用?
只要有坦克,专用武直就不会过时的。一只在空中的眼睛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只眼睛还具有很强的火力打击能力。不要以为武直被打下几架来,就过时了。任何武器都不是完美的!
这篇烂文在这里早就被批倒批臭了.还能当真?写这些垃圾的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连皮毛都不懂,就敢如此胡说八道.兄弟可以去翻翻老帖看看
我想因为我们的航空起步迟,一开始学苏联,又半途而废,八十年代学西方也不得法,所以整体思路是比较混乱的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资金当然是一个因素.钱多怎么也能堆出来.但技术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项目上的时候本来就比人家的晚,起点又低.等你东西还没出来就已经是被淘汰的东西了,比如歼九强六,变后掠翼,在上马的时候还是比较先进的,但一些关键技术过不了关,特别是发动机.所以不少的型号都成了烂尾工程.
至于高空高速那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那个动就核大战的时代谁来对付"海盗旗"和"枪骑兵".越战中F111的表现国内也不可能没看到,所以也就有了歼九,歼十.当时的技术水平也就是米格21,能够做到歼八也是用了吃奶的力气(本人没有丝毫对航空老前辈们的不敬).
至于苏27楼上的已经说了,没有它中国的天空,特别是低空交给哪个?
运十就不说了
歼八和格鲁曼如果能走完我想中国航空能学到的东西就更多,不仅仅是指技术,包括观念,管理等等很多方面的东西.就象八十年代和西方蜜月期中学习到的很多东西直到现在还在对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起巨大的牵引作用的一样.
武直有没有用看看海湾战争的结果就知道了.武直在对付地面装甲目标的效率是不可代替的.尽管它也和其它东西一样有它的弱点.
:handshake
原帖由 二锅头爱好者 于 2007-2-25 18:10 发表
这篇烂文在这里早就被批倒批臭了.还能当真?写这些垃圾的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连皮毛都不懂,就敢如此胡说八道.兄弟可以去翻翻老帖看看

:handshake


提这个问题的感觉很BC
如果自己能行就不会走那些弯路的
走弯路是必须交的学费
当初没引进42型认为自己能行结果呢
还是不行最后还是靠引进响尾蛇
把时间也给耽搁了
不要什么事都事后诸葛亮
合作有成功就有失败
同样自研也会有成功和失败
不能自研失败就怪当初没有走出去合作
合作失败就怪自己当初不靠自研
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
原文大致如此:某型发动机自装备部队以来至少发生过7起叶片折断事故,严重危及---;某型发动机在厂内测试时自行起火烧毁;某型发动机连续发生爆燃事故,导致多架飞机辅助进气门变形、拉裂---;某型发动机批次性焊缝开裂---;某型发动机批次性轴承零件脱落,造成停飞多达--。
想造好发动机和能造好发动机完全是两回事,如同希特勒想统治地球和能统治地球是两回事一个道理。

陨石很容易引起论战,不多说了。上飞有大场和龙华两个厂区,生产面积约850K平米,5K人。XAC有生产面积3000K平米,20K人。后者的能力也不过是年产十余架70T的飞机而已,就算陨石设计成功,前者有能力占领市场??依靠设备的话不用多讲,差的远,不然上飞也不至于在MD90和ARJ21项目上只满足于制造平尾那点份额了。(虚幻有人说,西部应正视现实,甘当配角,呸,侬拎拎清楚,谁是配角。)

引进27花了300亿人民币,不是1600亿人民币。
]]
也许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许多决定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必然的选择。一切弯路,挫折,都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原帖由 c.a.t.f 于 2007-2-25 20:49 发表
也许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许多决定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必然的选择。一切弯路,挫折,都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只是类似的挫折我们貌似是一犯再犯,一次犯错误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同类的错误一犯再犯就有点问题了.
引进27花了300亿人民币,不是1600亿人民币。
///////////////////////////////////////////////////////
是啊,这么少,超值了.可惜发动机技术人家不卖.可惜,可惜.
发动机的风凉话少说
就是算上 还是相当有意义
当时是有价无货。。。
还有什么可以支撑?
事后诸葛人人会 说的道理几分对就没准了。。。
原帖由 nonsingular 于 2007-2-25 14:50 发表
前两天转了个帖子,描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些政策失败。但是看了大家的回帖之后,我骤然发现原来我认为的所谓的失败全是领导的英明之处,我真是糊涂了。我在此想向大家请教一下当年这些是不是真的英明,还是失误 ...

1 应该是无奈,技术底子跟不上,又没有配套项目跟进,国家也不能普遍撒网,只能终止。
2 运-10跟上面一样,也是无奈,但决策者是蠢货,因为下了运-10上了个更失败的项目。
3 不清楚空战。
4 200亿引进的结果是我国从研制到生产各方面都达到3代机的先进水平(除了发动机)。
技术差距从落后美国30年到现在落后15年左右。相当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5 政治风云变化很难预料,因此说上当过了,但是失败是事实。
尤其是没学到东西这方面。
6 专用武直绝对有用,不要什么事情都往大战方面想象。中国周边的环境还是很险恶和复杂的。
和平珍珠计划,TG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听说目前不少项目分系统与这个计划存在亲属关系。。。
:D :D :D
就说航电也别只指着法国俄罗斯
很多和它有关系
算是入门吧。。。
WS6G下马才三年就上了WS10,还是邓老亲自过问的,邓老不愧是干过法兰西钳工的,WS6那样的水平看不上,做出来也是垃圾.
其实过了60年代我们的防空能力就很有限了,根本不具备大规模空中对抗的能力.只能靠地空导弹做有限的点防御.
]]
1553B等等都有份。。。
计划内容分布面覆盖了一些空白。。。
原帖由 rayghost 于 2007-2-25 21:46 发表
发动机的风凉话少说
就是算上 还是相当有意义
当时是有价无货。。。
还有什么可以支撑?
事后诸葛人人会 说的道理几分对就没准了。。。

我的意思是说,没有引进发动机的生产许可(假如毛子卖的话),可惜了.不然现在会造的飞快.也能缩短生产周期.
]]
原帖由 rayghost 于 2007-2-25 22:24 发表
1553B等等都有份。。。
计划内容分布面覆盖了一些空白。。。

这些俺还真不懂。不过我知道那是2亿美金(那时候2亿美金不是小数)
5年时间换来的。
你觉得值不?

项目上来说,失败。政治上来说,交学费,必走。
所以我说不是上当,是失败。
原帖由 hbsy 于 2007-2-25 22:27 发表

刘姥姥进大观园!如果刘姥姥还想当贵族的话,至少她应该事先见过贵族是如何生活的。


玩笑话。做刘姥姥之前也是要有资本的。小观圆没进就花进大观圆的资本,俺不愿意。
1。 涡扇发动机几次因为对应的飞机下马而下马,导致现在各个相关行业心脏病严重,是不是应该?
——不应该。但体制问题不改,讨论这些没有意义。
  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发动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我们的一些设计师还挺自负的:不是我设计不出来,而是他们造不出来。却没有认识到不能随现有制造能力变通,谈不上设计出来,更遑论成功的设计),但却一直用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空想”敷衍“现实”……


2。运十下马,是,还是英明的决策?当年的决策者是英雄,还是卖国者?
——兼而有之。
  一方面,是没有成熟的生产能力(没有大跨度水压机,机舱怎么造?手工榔头敲吗?),没有稳定可靠的发动机,没有相应的安全设计标准……甚至没有合理的市场估计(中国航空运输业真正大发展是进入90年代的事情,之前的市场规模根本养不起“运十”)。
  另一方面,是莫名其妙的自卑(比如:“运十是四人帮搞的面子工程
”)+崇洋(美国人拿麦道跟我们合作,自己再搞什么?)+脱离科学技术实际(想搞的时候再搞也来得及)+受美国的糊弄……
  不过,“当年的决策者”绝对罪不可赦——连维持方案的努力都放弃,是对人民的犯罪!!!

3。我们老是把握不住现代空战的方向是不是真的?别人开始超视距,高机动的时候,我们还在高空高速?
——不是。
  因为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是能保证国家安全的(即使文革期间),所以空军成了事实上的“防空军”。而上个世纪,国土防空一方对进攻方有着先天的优势,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局面(就像渤海的防御性反潜相当容易,使得我国的反潜技术一直没有长足进步一样)。

4。27是不是引进太多,200亿美元超过建国以来所有航空工业投资?反过来,在此期间,自己研制的飞机几次差点下马?
——不是。
  说句难听的,27是叫花子手里的打狗棍,非得人手一根不可,要不就危险了。
  这个时期,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投资也是大把撒钱,应该不止200亿吧?
  正是有了27,我们才敢让自己那些发育不良的设计“突然死亡”,否则,浪费的投资将更加惊人!

5。歼8的与美国合作是不是上当?没有那场意外,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完全是上当。
  至少摸到了先进飞机的脉,再说当时的歼8本身并不完全成熟,所谓“让潜在对手了解了我们的命门”不无夸大之嫌。

6。我不否认直升机很有用,但是专用武直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尤其是考虑我们将来的对手?差劲的不用这个也没问题,其他的好像有了也没用?
——武直本身是防御性兵器,主要依靠自身的机动性优势和射程优势抵挡(至少是削弱)敌方的大规模装甲集群。能节省大量的地面兵力。
  简单说就是:节省一个装甲师的费用,大概只能武装一个武直团,但这个团与其他部队配合,也许能抵挡敌方一个集团军。
  至少,将来登陆台湾后,武直团可以作为登陆部队手中的“救火队”使用,适时填补防御空缺,此时它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
  而眼下那些AH64失败的战例中,它都被作为远程奔袭的主力使用,面对一路上多如牛毛的防空火力,直升机先天的脆弱性表露无遗。
当时毛子会卖吗?
我们真的不想买吗?没有买是做不到还是真的不愿意?
消化时间多少?我们生产的能达到几成功力
能真正节约多少时间?进了我们也不能做到飞快
还有更头痛的组件 少一个速度也上不去
最后对国产货影响会有多大?糟糕例子不少。。。

只能说当年的谈判使我们没能把AL31弄到手
费了许多事
原帖由 blueworld 于 2007-2-25 22:32 发表


玩笑话。做刘姥姥之前也是要有资本的。小观圆没进就花进大观圆的资本,俺不愿意。

你所指的小观园那时根本就不存在,中苏交恶,难道先要去非洲取经不成?
原帖由 longking 于 2007-2-25 22:33 发表
1。 涡扇发动机几次因为对应的飞机下马而下马,导致现在各个相关行业心脏病严重,是不是应该?
——不应该。但体制问题不改,讨论这些没有意义。
  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发动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 ...

你这不是浅见
完全是浅薄
赵括而已
]]
原帖由 rayghost 于 2007-2-25 22:39 发表

那你是不明白该项目对目前项目的基础作用
1553只是一项
项目连着从火控雷达甚至到电传
各方面我们不知道的太多
一整套往下来 是绝大多数情况花钱也弄不到的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原帖由 blueworld 于 2007-2-25 22:45 发表

这恐怕就越说越扯了吧,大观圆就一定是美国,小观圆一定是苏联?
就不能F-22是大观圆,J-8II改装样品是小观圆?
关键是值还是不值,不是讨论哪是观圆。

那时的J8-2别说是小观园了,可以说在美、苏面前连土围子都算不上。
致于值不值,俺先转一篇文章:
“一美元与9999元的故事(汽车电子业):

    1923年福特公司一个大电机出了毛病,全公司的工程师会诊了两三个月也没解决问题,一位叫斯坦门次的科学家两天便排除了故障。他用粉笔在电机上作个记号:“把此处的线圈减少16圈”。事后他要一万美元报酬。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目,福特很客气地请他开张耗费名细表,他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袁大宏教授告诉笔者一件令他“想起来就汗颜”的事:八十年代我到通用汽车的技术中心参观,看到的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很小,零部件少得能数过来,就说:“这东西我们也能搞。”谁知接待我的“老外”听了一言不发。我问翻译:他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回答我?翻译悄悄说:人家没法回答你,你的想法说明了你的无知。

    原来,“通用”研发气囊的代价是每天撞坏两辆车。那个控制模块看上去挺简单,里面的数据却是千锤百炼的产物。“虽然现在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撞车,但事关人身安全,光模拟还不行,你得真撞,撞上N次才能积累经验。没撞过车就说这种话,的确说明咱无知啊。”袁的坦率令记者敬佩。“发动机、点火和刹车控制系统看上去的确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模块,技术与资金含量却非同一般,摩托罗拉的无分电器点火系统,需安装1000辆车试运行一年半,数据误差低于万分之零点四才能投产。”

    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知识。奖励只是其次的,希望大家能够有所领悟。

1、我国的一些型号研发时间长,因为基础不好。所以一但时间过长技术过时又没有解决大部分问题只能下马。
2、不说了
3、高空高速很重要,由其在防守一方。
4、没苏-27台海、南海、东海方向怎么收拾?苏-27也是让我们第一次辽解什么是三代机,而且现在我们的训练也没上体系,高教还没列装。
5、经验和教训都有,参考一下屠老的文章。
6、专用武直很重要,护航、巡逻、反游击、保护运输线,警戒等副业很多。重要的是他不用跨兵种,出动速度快,对信息传递的也快。
]]
]]
原帖由 rayghost 于 2007-2-25 23:10 发表
投资是超长线
成功失败不是投机商的投资周期里能看出来的 
即使成功 也不是几年看出成果
不是看看而是货真价实的学到了至少部分东西
黑夜里看见光了。。。。


我再说一点,我从来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不是我们上当,即使上当也是自找,从政治上讲是交学费。

但是事后总结,我要说的是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没当项目,才会造成投入和产出的不值。

你的超长线投资得到的效益是中国空军20年努力的结果,不是和平珍珠计划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