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两法”呼之欲出 推动法制建设进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2:33
两会前瞻:“两法”呼之欲出 推动法制建设进程  
2007年02月2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 题:“两法”呼之欲出 推动中国法制建设进程

  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

  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交下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有望在本次大会通过。前者在经历了十三年以及历史性的七读后,后者在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漫漫征程后,终于呼之欲出。两部法律的出台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

  作为重要的民事基本法律,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它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到普通人安居乐业的具体利益。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两度申明到二0一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制建设目标。一些法学家认为,没有物权法,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

  正是因为这部法律案的重要性,无论是立法者,还是有关部门、学者和普通公众,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才会有了创纪录的物权法草案七审。有立法者表示,这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时认为,物权法草案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越改越好,已基本成熟。由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表决决定:物权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反观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虽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上首次审议,其背后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的大背景。这部法律草案也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并有望通过。从其立法进程中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在中国的渐进过程,其间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时代,也伴随着中国迈入WTO时代。该法的诞生终将为内外资企业的“异税”时代画上句号。它的诞生见证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分别立法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不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容易造成内资转外资逃避税收等,亟需进行改革。据了解,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中新税率在全球范围内是较低的;同时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适用低税率;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该法草案还规定了一个过渡期,允许原实行低税率的企业在一定的期限之内逐步过渡到新法定的名义税率,而且所享受的一些减免政策在一定期限之内还可继续享受完。

  这两部法律案的立法进程,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来路上踏出了充满历史感的脚印,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进程的缩影。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相关的立法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回望九届全国人大时中国立法者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今立法者称已进入这一法律体系建设的攻坚阶段。可以相信,本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年当是让人期待的一年。两会前瞻:“两法”呼之欲出 推动法制建设进程  
2007年02月2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 题:“两法”呼之欲出 推动中国法制建设进程

  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

  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交下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有望在本次大会通过。前者在经历了十三年以及历史性的七读后,后者在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漫漫征程后,终于呼之欲出。两部法律的出台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

  作为重要的民事基本法律,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它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到普通人安居乐业的具体利益。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两度申明到二0一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制建设目标。一些法学家认为,没有物权法,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

  正是因为这部法律案的重要性,无论是立法者,还是有关部门、学者和普通公众,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才会有了创纪录的物权法草案七审。有立法者表示,这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时认为,物权法草案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越改越好,已基本成熟。由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表决决定:物权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反观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虽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五次会议上首次审议,其背后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的大背景。这部法律草案也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并有望通过。从其立法进程中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在中国的渐进过程,其间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时代,也伴随着中国迈入WTO时代。该法的诞生终将为内外资企业的“异税”时代画上句号。它的诞生见证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分别立法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不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容易造成内资转外资逃避税收等,亟需进行改革。据了解,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中新税率在全球范围内是较低的;同时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适用低税率;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该法草案还规定了一个过渡期,允许原实行低税率的企业在一定的期限之内逐步过渡到新法定的名义税率,而且所享受的一些减免政策在一定期限之内还可继续享受完。

  这两部法律案的立法进程,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来路上踏出了充满历史感的脚印,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进程的缩影。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相关的立法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回望九届全国人大时中国立法者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今立法者称已进入这一法律体系建设的攻坚阶段。可以相信,本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年当是让人期待的一年。
两会前瞻:经济问题不“作秀” 千金一诺牵民心  
2007年02月2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经济问题不“作秀” 千金一诺牵民心

  中新社记者 魏晞

  今年“两会”,涉及百姓的经济政策,就像春节晚会和年夜饭,仍是如期登场的焦点。人人心里有杆秤,唯关系切身,百姓方能感受到“两会”并非高在庙堂。  

  经济政策牵民心,收入多少、物价升降、房价涨跌、股市变化、汇价波动、税收调节……政府一诺,何止千金。在这些涉及民众钱袋、饭碗的利益问题上,文山会海、政治作秀是难以过关的,唯有务实的执政作风、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方能获得民心。

  去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财税、投资、价格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一年过去,总理践约。

  银行迎接外资、股改上市,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股市改革收官,指数反弹,多年沉疴逐渐散去;汇价有序波动,渐趋灵活,人民币平稳升值。去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十点七,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态势。

  积微成著。人们从鼓起来的钱袋子里,真切感受到了“两会”。

  但诸多问题仍希望在今年“两会”上有个说法。

  高企的房价如何平抑,让居者有其屋?依目前房价,城里的拆迁户往往只能住得起郊区的“安置房”,年轻人辛苦了一个月却买不起一平方米毛坯房。期望政府能够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整顿秩序。

  物权法是否如期出台,平等保护公有私有财产?多年来,业主们已经厌倦了与开发商之间无休无止的官司;而那些动辄以国家的名义、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却以行政权力侵害甚至侵吞公民的合法财产的事件也希望划上句号。

  如何利用税收杠杆缩小贫富差距?羡富而不仇富,社会问题压力亦可减轻。

  怎样维护金融稳定及金融安全?在股票、基金全民赚钱的背后,人们也看到了押房炒股的隐忧。

  建设新农村如何力戒形式主义?当前有的地方不是把精力放在引导和推动发展农业生产上,而是热衷拆房建房、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

  交通建设如何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怎样更加协调?从今年的“平价春运”,旅客体会到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苦用心,但一票难求的局面还一时难以改变。

  怎样强化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水平?去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那情真意切的话语,落实起来还任重道远。

  ……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经济,更关系民生,影响全局。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些问题上,人民还在期待政府的千金一诺。
两会前瞻:发展教育与促进就业需要“双管齐下”  
2007年02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六日电 题:发展教育与促进就业需双管齐下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来自陕西农村的大学生王金龙在毕业半年之后将母校成都一所大学告上了法庭,要求学校公示学费项目,履行告知义务。在校时王金龙每年学费高于他全家一年收入的总和。

  由于毕业时仍拖欠学校费用三万多元,王金龙被学校“缓发”了毕业证。拿不到文凭这块就业“敲门砖”,王金龙半年多来一直在求职路上“流浪”。有媒体统计,仅西南某省,因贫困而无法拿到毕业证的大学毕业生就在“万人以上”。

  教育问题历来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各级学校的高收费乱收费、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应试教育的弊端、教育家精神的缺失等一向为代表委员们所诟病。而在“王金龙”们的身上,另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开始凸现出来:在教育收费总体攀高的今天,最直接的教育回报——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各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愈发加大,一种“跷跷板”效应隐约在教育支出与回报之间显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大学学费在过去十八年间增长了约二十五倍,涨幅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十倍。子女教育费用已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在中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了第一位。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却在持续走低,二00三年至二00五年,中国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从七十五万人升至了一百二十万人。

  二00七年,中国将有四百九十五万名大学生毕业,较去年又增加了八十二万人。二月中旬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二00七届大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其中近三成的受访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非常困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二00七年《社会蓝皮书》中,“就业失业”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眼中“第二严重”的社会问题,紧随“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教育支出与回报之间的“失衡”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去年以来,已经有多个省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体现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二月十七日农历除夕,温家宝总理在辽宁省清原县的农家炕头上对当地老乡说,中央政府今年打算为农民做三件事,第一就是对全国农村孩子全部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

  在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同时,促进就业、让更多的毕业生尽快找到工作也在纳入法制的轨道。在温家宝主持的二00七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业促进法草案》被讨论并原则通过。二月二十六日,该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被首次审议。

  可以预见,在“关怀民众”已成强音的“两会”上,教育支出与回报的失衡问题仍将引来代表委员们关切的目光。如何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减少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因孩子考上大学而出现的“返贫”现象,保障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改进教育结构推动就业,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相信“两会”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