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用经济战打击台独[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6:34
再谈用经济战打击台独[原创]

  目前,台湾通过《公投法》,陈水扁推行的渐进式台独模式已十分明朗。在一片喊打声之后,阿扁似乎并不为所动,而且态度更加强硬。因为他知道,台湾这种进二步退一步的做法犹如“温水煮青蛙”,打暂时是打不起来的。反而可以以大陆“文攻武吓”为由,捞取不少选票。

  对于陈水扁玩弄的这种选战伎俩,我方也颇感无可奈何。虽然温总理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台独就是战争”,并积极备战。温总理出访美国,寻求美方支持。明眼人都知道美方会再次重申不支持台独,不希望任何一方改变现状这个结果。这也在阿扁的意料之中。他早已见怪不怪,没什么新意。因为想让美国支持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无异于与虎谋皮。

  那么在现阶段如何有效打击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呢?

  前段时间有网友提出用经济战打击台独,我对此深有同感。因此在此想对经济战的利弊谈一点浅见。只不过起过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望各位网友来进一步完善。

  首先看两岸近二年来的贸易资料:

   (台北)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自大陆进口金额79.5亿美元,较上年成长34.7%;进出口合计总金额达373.9亿美元,较上年成长34.3%,对大陆出超215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2003年9月15日电来自外经贸部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祖国大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市场和贸易逆差来源地。

 (台北讯)台湾2003年11月对中国大陆直接出口比重攀升至18.2%,首度超越美国,仅次于香港的18.4%。

  《经济日报》报道,台湾财政部统计长许国忠表示,11月台湾对香港及大陆出口金额为50亿7000万美元,占整体出口比重为36.7%,是历史新高,对香港及大陆市场依存度持续增加。
  他说:“对单一地区比重达三成,就已经很高了。”至于对美国出口比重则降至历年新低的16%,主要是因美国资讯通讯产品市场衰退。
  财政部预估全年出口增长率将可达9.6%到9.8%,进口则可增加11.6%,分别比行政院主计处预估的9.3%及10.2%好;全年出超金额则为178亿美元,略低于主计处预估的187亿美元。

   从以上资料大家一眼就看出来:2002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为215亿美元,2003年预计为17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比重为36.7%,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大家想想,台湾如果失去了大陆和香港,那么对它的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打击呢?让我们再看看台湾岛内的经济结构:

  台湾过去一直以民生轻工业像纺织、食品业起家,缺乏广大的经济腹地做支持,所以无法有效发展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内需市场不足,故多以外销出口为导向,对市场冲击的抵抗力小,企业主要的生存能力在于适应,而非规模,无法有资源地进行研发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使近年来表现亮丽的电子业及生化科技也主要为专业化工业,无法脱离外贸型的浅碟经济形态。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的经济衰退固然与他们没有执政经验有关,但是跟国际大环境也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大陆的国际整体大手笔的包围挤压中的艰难举步。自中国大陆逐步改革开放,成为世界最大的资金“黑洞”,每年吸引数千亿美元投资中国,连带使东南亚各小国除了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外还有外资的资金排挤效应,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同样经济欲振乏力。而台湾因为同文同族,台商快速转移到大陆更造成台湾的产业空洞及失业激增(目前台商约有100多万人在大陆,这些人多代表台湾主要的生产力,长期滞留大陆,对台湾经济发展是致命的)。
   
  那么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现状如何呢?现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民进党提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八字方针,表面上是抛弃了李登辉原先提出的“戒急用忍”的经济方针,但事实上对台商投资大陆的管制更多了。 台湾当局‘积极开放’不够,‘有效管理’倒是很认真,先后出台了一些限制台商资金进入大陆的政策,比如投资资金超过5000万需要审查,限制高科技产业移师大陆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的出台,并不能阻止两岸经贸融合的趋势,但是,这些限制性的措施,在短期内影响了一部分台湾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大陆的投资。

  其次,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规模并没有宣传中的那样来势汹汹。“目前台湾到大陆投资的企业,目前以劳动密集型的居多,高科技型的非常少。而且投资上海的台湾财团中,没有大规模资本注入的迹象。他们在上海的投资,占财团总资本的比重,都是非常轻的。这是由于台湾当局目前的一些政策规定,强制性地要求台商资金回流。比如台商如果在大陆投资一块钱,他在台湾就必须也投资五六角钱。这些政策都一定程度限制了台湾资本注入大陆市场。”

    现在大家清楚了,对台湾如果采取经济制裁配合军事将是多么有效。况且军事加经济的制裁手段这种“葫萝卜加大棒”的手法为美国所惯用,且行之有效。对大陆的文攻武吓台独分子已产生了抗药性,收效不大。如果大陆再配合采取:一、对台商投资只进不出。即欢迎台商来投资,但限制台资回流。

二、限制原产地于台湾的商品进口。(即使是跨国公司在台湾的制造的产品也属此列。)或者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二项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继续对台湾实行高压政策。文攻武吓,积极备战。

   采取这几项措施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呢?
  1、台湾会损失1/3的出口市场,会造成失业率急剧上升,人民收入下降,股市下降。民怨上升,进而指责阿扁之流台独分子的执政水平。怀疑台独的前途。

  2、台湾失去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将无力支持庞大的军购计划,使两岸军备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

  3、外商对台湾投资进一步减少或拆资。因为只要是原产于台湾的产品都受到大陆的限制。外商可不是傻子。这样也许还能造成更多的外资进入大陆。

  4、军事上的高压态势会使更多的台资企业移师大陆。按照固有思维,每当台海关系日趋紧张,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应该会降温。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台海关系越紧张,便有越多的台资流向大陆。分析其中原因,这是因为大多数台商认为,将资金转移到大陆,比之放在台湾更为安全。“大陆幅员辽阔,许多台商认为,将产业转移过来,更不容易受到他们所惧怕的战争的影响。”
这样会使台湾的产业进一步空洞化。

  5、台湾经济的下滑,使台湾人民进一步认清台独是没有出路的。和则两利。从而促使两岸真正走向和平统一。

  会有什么不利因素呢?我想:1、会损失大陆近80亿美元的出口。这点对我们5000亿的进出口总额来说,影响不大。何况台湾还是以进口我们以煤炭为主的原料型产品。2、台湾出口大陆的最具竞争能力的产品是电子和生化产品。这些产品会有美、日、韩产品替代。倭国企业会跟着沾光,不过,为了统一大业,忍了!
  
   嘿嘿!一点愚见!见笑!还望各位朋友批评,并完善!再谈用经济战打击台独[原创]

  目前,台湾通过《公投法》,陈水扁推行的渐进式台独模式已十分明朗。在一片喊打声之后,阿扁似乎并不为所动,而且态度更加强硬。因为他知道,台湾这种进二步退一步的做法犹如“温水煮青蛙”,打暂时是打不起来的。反而可以以大陆“文攻武吓”为由,捞取不少选票。

  对于陈水扁玩弄的这种选战伎俩,我方也颇感无可奈何。虽然温总理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台独就是战争”,并积极备战。温总理出访美国,寻求美方支持。明眼人都知道美方会再次重申不支持台独,不希望任何一方改变现状这个结果。这也在阿扁的意料之中。他早已见怪不怪,没什么新意。因为想让美国支持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无异于与虎谋皮。

  那么在现阶段如何有效打击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呢?

  前段时间有网友提出用经济战打击台独,我对此深有同感。因此在此想对经济战的利弊谈一点浅见。只不过起过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望各位网友来进一步完善。

  首先看两岸近二年来的贸易资料:

   (台北)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自大陆进口金额79.5亿美元,较上年成长34.7%;进出口合计总金额达373.9亿美元,较上年成长34.3%,对大陆出超215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2003年9月15日电来自外经贸部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祖国大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市场和贸易逆差来源地。

 (台北讯)台湾2003年11月对中国大陆直接出口比重攀升至18.2%,首度超越美国,仅次于香港的18.4%。

  《经济日报》报道,台湾财政部统计长许国忠表示,11月台湾对香港及大陆出口金额为50亿7000万美元,占整体出口比重为36.7%,是历史新高,对香港及大陆市场依存度持续增加。
  他说:“对单一地区比重达三成,就已经很高了。”至于对美国出口比重则降至历年新低的16%,主要是因美国资讯通讯产品市场衰退。
  财政部预估全年出口增长率将可达9.6%到9.8%,进口则可增加11.6%,分别比行政院主计处预估的9.3%及10.2%好;全年出超金额则为178亿美元,略低于主计处预估的187亿美元。

   从以上资料大家一眼就看出来:2002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为215亿美元,2003年预计为17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比重为36.7%,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大家想想,台湾如果失去了大陆和香港,那么对它的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打击呢?让我们再看看台湾岛内的经济结构:

  台湾过去一直以民生轻工业像纺织、食品业起家,缺乏广大的经济腹地做支持,所以无法有效发展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内需市场不足,故多以外销出口为导向,对市场冲击的抵抗力小,企业主要的生存能力在于适应,而非规模,无法有资源地进行研发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使近年来表现亮丽的电子业及生化科技也主要为专业化工业,无法脱离外贸型的浅碟经济形态。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的经济衰退固然与他们没有执政经验有关,但是跟国际大环境也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大陆的国际整体大手笔的包围挤压中的艰难举步。自中国大陆逐步改革开放,成为世界最大的资金“黑洞”,每年吸引数千亿美元投资中国,连带使东南亚各小国除了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外还有外资的资金排挤效应,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同样经济欲振乏力。而台湾因为同文同族,台商快速转移到大陆更造成台湾的产业空洞及失业激增(目前台商约有100多万人在大陆,这些人多代表台湾主要的生产力,长期滞留大陆,对台湾经济发展是致命的)。
   
  那么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现状如何呢?现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民进党提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八字方针,表面上是抛弃了李登辉原先提出的“戒急用忍”的经济方针,但事实上对台商投资大陆的管制更多了。 台湾当局‘积极开放’不够,‘有效管理’倒是很认真,先后出台了一些限制台商资金进入大陆的政策,比如投资资金超过5000万需要审查,限制高科技产业移师大陆等。虽然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的出台,并不能阻止两岸经贸融合的趋势,但是,这些限制性的措施,在短期内影响了一部分台湾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大陆的投资。

  其次,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规模并没有宣传中的那样来势汹汹。“目前台湾到大陆投资的企业,目前以劳动密集型的居多,高科技型的非常少。而且投资上海的台湾财团中,没有大规模资本注入的迹象。他们在上海的投资,占财团总资本的比重,都是非常轻的。这是由于台湾当局目前的一些政策规定,强制性地要求台商资金回流。比如台商如果在大陆投资一块钱,他在台湾就必须也投资五六角钱。这些政策都一定程度限制了台湾资本注入大陆市场。”

    现在大家清楚了,对台湾如果采取经济制裁配合军事将是多么有效。况且军事加经济的制裁手段这种“葫萝卜加大棒”的手法为美国所惯用,且行之有效。对大陆的文攻武吓台独分子已产生了抗药性,收效不大。如果大陆再配合采取:一、对台商投资只进不出。即欢迎台商来投资,但限制台资回流。

二、限制原产地于台湾的商品进口。(即使是跨国公司在台湾的制造的产品也属此列。)或者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二项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继续对台湾实行高压政策。文攻武吓,积极备战。

   采取这几项措施之后会有什么好处呢?
  1、台湾会损失1/3的出口市场,会造成失业率急剧上升,人民收入下降,股市下降。民怨上升,进而指责阿扁之流台独分子的执政水平。怀疑台独的前途。

  2、台湾失去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将无力支持庞大的军购计划,使两岸军备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

  3、外商对台湾投资进一步减少或拆资。因为只要是原产于台湾的产品都受到大陆的限制。外商可不是傻子。这样也许还能造成更多的外资进入大陆。

  4、军事上的高压态势会使更多的台资企业移师大陆。按照固有思维,每当台海关系日趋紧张,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应该会降温。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台海关系越紧张,便有越多的台资流向大陆。分析其中原因,这是因为大多数台商认为,将资金转移到大陆,比之放在台湾更为安全。“大陆幅员辽阔,许多台商认为,将产业转移过来,更不容易受到他们所惧怕的战争的影响。”
这样会使台湾的产业进一步空洞化。

  5、台湾经济的下滑,使台湾人民进一步认清台独是没有出路的。和则两利。从而促使两岸真正走向和平统一。

  会有什么不利因素呢?我想:1、会损失大陆近80亿美元的出口。这点对我们5000亿的进出口总额来说,影响不大。何况台湾还是以进口我们以煤炭为主的原料型产品。2、台湾出口大陆的最具竞争能力的产品是电子和生化产品。这些产品会有美、日、韩产品替代。倭国企业会跟着沾光,不过,为了统一大业,忍了!
  
   嘿嘿!一点愚见!见笑!还望各位朋友批评,并完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3 22:15:03编辑过]
第二条不妥吧?!
经济战是把双刃剑,在战时封锁中会有巨大的威力,但在目前条件下实施似乎并不很好。
大陆和台湾的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台资企业内部贸易。虽然目前台湾对大陆有很大贸易顺差,但大陆台资企业从台湾的进口很大部分是原料进口,一般消费品不多,加工完成的制成品大部分再出口,其中美国是主要市场。这个关系说白了就是大陆和台湾联合赚美国钱,不过台湾拿大头,因为老板是台湾人。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是有默契的,有钱大家一起赚。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个人认为不但不要搞经济战,相反应该更快拉动台湾企业到大陆来投资。台湾产业空洞化了,它就根本离不开大陆了。台湾的生意人现在大陆还在争取阶段,因此他们也有幻想,一方面生意依赖大陆,另一方面在统独问题上摸棱两可,甚至暗助台独。今后危机阶段,大陆给这些人吃完胡萝卜后再给大棒,恐怕这些人就会是拥统的积极分子。这一点,可以参考港澳豪门的先例。
作用不大吧
回复幻蛊、wsterran、ellixaken、同步卫星四位朋友:

  经济战是一把双刃剑,这谁都清楚。但经济制裁的大旗却屡屡被西方强国祭起。却不得不令人深思。(诚然我国距经济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时至今日,我国仍遭受美国、欧盟等国家武器禁运的制裁。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大把大把接受中国的武器定单,他们似乎不为所动。(最近法德少数国家才有所松动)。众所周知,武器是一个暴利产品,难道美国是傻子,把这么大一块蛋糕拱手送人?非也,是美国的政治和全球利益使然。

   看来,利,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时,为之;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背时,不为。海峡两岸的经济属局部利益,而统一则是全民族的整体利益。在台湾当局日益去中国化的的今天,如何有效遏制台独趋势,是摆在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央决策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打?谁都知道这个字的份量!后果!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本文在这里就是旨在探讨以尽可能小的代价(与武力攻台相比)获得台湾问题的圆满解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17 14:26:32编辑过]
有时可能越恐吓越会让陈水扁拉到更多的选票!
如果在经济上开战的话反而打击了我们要拉拢的中间派。经济战其实不用打,陈水扁明白这个道理,从他极力阻止三通可见一斑。也可以说经济战已经打响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正把台湾拉回祖国的怀抱。
以下是引用幻蛊在2003-12-17 14:24:00的发言:
最新消息:欧盟领导人已一致同意对中国武器开禁!

是否应该也给小布什的单边极权主义发个“一吨重的奖章”?


这个奖章应该由普京颁发!

自89年以后,美欧就给了俄国独自垄断中国军火市场的良机,这可救了俄国人!
以下是引用红茶_大红袍在2003-12-18 16:26:00的发言:
如果在经济上开战的话反而打击了我们要拉拢的中间派。经济战其实不用打,陈水扁明白这个道理,从他极力阻止三通可见一斑。也可以说经济战已经打响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正把台湾拉回祖国的怀抱。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面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他,对于实力充实的敌人,要加强防备他,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敌人,要设法疲劳他,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

两岸贸易可以说是在用利引诱台湾(利而诱之),可现在是由小利到了大利的阶段,是200亿美元的逆差。而台湾支持台独的势力却逐年上升(内部和睦),如何离间?还有美国的庇护(强而避之?),在这种状况下,怎样使其内部混乱而乘机攻取呢?如果继续利而诱之,让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更紧密,以至离不开,这样是否能顺利实现两岸统一?
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远远不及大陆对台湾的了解。在他们眼里大陆还是文革时的样子:专制封闭守旧。曾经有个台湾人只要是大陆的东西什么都不买单单买大陆制造的鞋子,为什么?他说:“只有鞋才能让他踩在脚下。”两岸分隔的太久,现在只有经济是联系两岸的纽带。几十万台商辛苦地奔波于两岸,当他们的摊子家业全部扑到大陆以后,他还会支持台独吗?现在是有那么多的逆差,但商人的本质驱动力就是赚钱,他获得利润以后,不会只把钱存在台湾的银行中吃利息,他还要用钱来生钱。既然大陆是个聚宝盆,是台湾人的投资福地,他赚的越多就会把越多的钱投到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