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孕妇到香港多数产第二胎 去年2万多人闯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0:41:4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14:59 南方人物周刊
  越来越多内地妇女来港分娩,目的是为了让其新生婴儿享有香港居留权或逃避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实习记者 吴飒

  “我肚子前面挂了个背包,一挡,就过去了。”

  晓芸怀抱着两个月大的小女儿,在回忆起宝宝出生前的那个夜晚时,她的语气渐然降低。似有些余悸,更多的,或许是暗涌着的幸福与惊喜。

  “那时真的很松,宝宝生得真是很及时、很恰当!”晓芸的眼睛亮莹莹的。

  大女儿趿拉在晓芸身边的地板上,低着头顾自把玩着手里的泰迪熊。这是深圳的一间高层公寓,外观光鲜而现代,一如它所栖息的这座城市。对岸,就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只消半小时,便可直抵香港腹地。

  2006年中国内地赴香港产子的孕妇数目达26132人,占当年香港所有新生儿数量的一半。而这2万多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拥有和晓芸类似的“闯关”经历。

  惊险一夜

  2006年11月的某个夜晚,大腹便便的晓芸肚子开始有点痛,家人沸腾了,“可把今天给盼来了!”

  这是小两口的第二胎,按照二人早有的计划,他们决定在香港生孩子。香港《基本法》规定,在香港境内出生的婴儿即可获得香港出生证明,进而可申请香港居留权并成为永久居民,如此就规避了内地的计生政策。

  晓芸在丈夫和嫂子的陪同下通过皇岗口岸。“很方便,抓得又不严,我的肚子也不是很‘显’”,胸前挂着一个背包的晓芸轻松“闯关”。

  珠海的Jack夫妇则与晓芸不同,他们选择的是坐船——从珠海直接坐到香港的港澳码头过关。入境时,虽受到了香港方面检查人员的问询,但“机智”的夫妻俩“轻松自然”、对答如流,“我们是来探亲的”,二人最终有惊无险,安全着陆。

  而晓芸一行三人顺利过关后,便坐上了开往香港市区的大巴。最终来到目的地——位于荃湾的香港港安医院。

  他们早已选定了这家私立医院。

  “第一,我们有亲朋在香港,哪家医院离他们近,就选哪家,陪同的人晚上可以去亲戚家住,香港酒店的价位你也知道;第二,香港私家医院也很专业,甚至比公立医院更专业;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问题,因为去香港生孩子的,基本上都是第二胎。”

  事实上,早在大半个月以前,身怀六甲的晓芸就已和丈夫到港安医院探过一次“风”了。当时,晓芸在妇产科做了一次产前检查,状况良好;当然,费用不菲,“近两千元”。

  “听说有的妈妈肚子痛、快生时才过来,这样比较有风险”,在晓芸和家人看来,事先的“探风”和产检,无疑是为这次赴港生子之旅上了一道“双保险”。

  而更多的没有“上保险”或试图更保险的内地赴港产妇,则又成全了另一些私家医院的火爆生意。据说,距离罗湖、皇岗等关口较近的香港私家医院都比较“旺”,“天时、地利、人和”占了个尽。“因为风险会小很多,不然半路生出来怎么办?”

  “我们到医院后发现东莞过去的产妇比较多。孩子爸爸是公务员的话,他们在填单时连Daddy的名字都没敢写。现在东莞也开始抓得严了。”

  晓芸的丈夫在深圳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至于具体情况,晓芸不愿多说。

  次日上午,晓芸在港安医院顺利生产,是个女儿。

  11月29日,珠海Jack的太太在香港浸会医院也顺利剖腹产下一女。

  值吗

  晓芸介绍说,港安医院是以“套餐”形式收费的,“我们选择的是‘三天四夜’,也有‘四天五夜’等等”。出院时,晓芸的全部医疗费用约为两万三千港元。

  “我们在香港时遇到了一个深圳人,他家的宝宝是在公立医院生的,据说医疗花销也是两万出头。”在孕妇生产方面,香港公立医院与私家医院之间的费用差距并不太大。

  当然,在晓芸看来,公立医院与私家医院在医疗条件方面仍稍有差别。“私家医院基本上做到BB跟妈咪分开,有护士很精心的照料;妈咪可以好好休息。这一点他们做得很专业,据说公立的医院,BB还会跟妈妈在一起。”

  晓芸的嫂子见证了晓芸香港生产全程,提起香港医院的医疗条件,同样做了母亲的她禁不住啧啧称赞。“专业”一词,她数次提及。

  “就我的个人经历及观察来看,他们的医疗技术成熟又安全,而且也比内地专业。晓芸生完孩子后是被轮椅推出来的,看起来一点也不辛苦,精神状态很好。不单是她,我看到顺产的孕妇被推出时,状态都很好。”

  多数是生第二胎的

  谈到赴港产女的动机,珠海的Jack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谁问我,都用这句话回答:香港好,内地好;内地好,香港更好。”

  香港的“好”,由来已久。香港《基本法》规定,在香港境内出生的婴儿即可获得香港出生证明(又称“出世纸”,记者注),进而可申请香港居留权并成为永久居民;孩子日后亦可享受香港居民的待遇——免费医疗及九年义务教育,一百多个国家免签证等等。对于内地的“准父母”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强大。

  早在2006年10月25日召开的香港立法会会议上,议员李凤英就已指出,越来越多内地妇女来港分娩,目的是为了让其新生婴儿享有香港居留权或逃避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Jack夫妇应属于前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女儿是Jack夫妇的第一胎。据说,赴港生子的“大军”中,去生第一胎的也逐渐增多。

  如此这些父母们在内地的生育记录上还是空白,今后不影响他们在内地生二胎。

  晓芸刚在医院里生下女儿,她的嫂子就去排队拿号帮孩子申请“出世纸”和返港证。待回乡证也到手后,一家四口回深圳。

  后来,晓芸又带着小女儿去了几次香港,“有规定要定期带宝宝去打各种预防针”。 现在的晓芸,俨然已是“香港人的妈”了。

  不过,晓芸选择在香港产子,更多是出于规避计生政策。她的朋友圈中也不乏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人。“其实,冲着给孩子拿香港身份证去的人,我相信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因为国内政策只让生一个,只好过去生二胎。”

  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以牟利为目的的带领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中介组织,近年来在广东部分城市“应运而生”。从为孕妇办证到生产再到为婴儿办理香港身份证明,中介全程包办,每名孕妇所需费用大约为6万元。近几个月,随着媒体的高度关注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提高非本地产妇生产费用),中介的要价更是水涨船高。

  香港人的忧虑与内地人的渴望

  对于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资格的内地婴儿可能会分流走香港的福利和公共资源,大部分香港本地市民表示担忧。

  “我觉得他们的顾虑是无谓的,政府根本没有考虑到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譬如,移民过去肯定首先得要有房子,香港房价那么贵,你得有那个能力买才行。内地这边做生意的,家里有钱,他们并不一定愿意过去生孩子,多生一个罚就罚咯。他们情愿花点钱,十几二十万,省很多事。” 对香港人的担忧,晓芸有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读书问题确实是这些内地的“香港孩子”身上很不“省事”的一件事。

  香港的九年义务教育虽为免费,但生活成本高昂,足以成为相当一部分赴港产子的父母们的“瓶颈”;孩子若在内地读书,又会因其身份无法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读书费用亦不菲。

  对这一令父母们挠头的问题,晓芸则坚持会将小女儿送到香港读书,“我们经济上有条件,亲戚也可帮忙照顾。”不过,Jack却有些忧虑,他坦言当初和妻子决定去香港生子时并未考虑得那么长远。

  晓芸的嫂子则向记者透露了一条更为敏感且“精妙”的对策:“在香港时,我听说东莞那边的公务员若在香港生孩子,一般是不敢让单位知道的。孩子长大后会在内地读书,虽然孩子的香港出世纸上写着父母姓名,但他们会在东莞附近再买一个出生证,再重新办一个身份证和户口给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孩子上学时资料上显示的便不是他们亲生父母的姓名了,他只是花几千块而已。”

  “其实,我们并不像上一辈人那样盲目地去追求生男孩,我们只是想多要个孩子,好让他们做个伴。”晓芸说,“你看现在的独身子女们多孤单。”晓芸的大女儿今年六岁。

  如今,“顺利”地拥有一对孩子的晓芸言语中难掩幸福和满足。假若那晚出关时被拦截。“深圳,那就在深圳生!”晓芸表情有些严肃,似乎有一种“骨肉当前,全豁出去”的悲壮。

  而在天涯社区贴出自己赴港生女经历后却遭到九成网友非议的Jack,则有些忿忿地说,“花几万元能给孩子买个美好的将来,怎么不值?”

  (注:文中晓芸为化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14:59 南方人物周刊
  越来越多内地妇女来港分娩,目的是为了让其新生婴儿享有香港居留权或逃避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实习记者 吴飒

  “我肚子前面挂了个背包,一挡,就过去了。”

  晓芸怀抱着两个月大的小女儿,在回忆起宝宝出生前的那个夜晚时,她的语气渐然降低。似有些余悸,更多的,或许是暗涌着的幸福与惊喜。

  “那时真的很松,宝宝生得真是很及时、很恰当!”晓芸的眼睛亮莹莹的。

  大女儿趿拉在晓芸身边的地板上,低着头顾自把玩着手里的泰迪熊。这是深圳的一间高层公寓,外观光鲜而现代,一如它所栖息的这座城市。对岸,就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只消半小时,便可直抵香港腹地。

  2006年中国内地赴香港产子的孕妇数目达26132人,占当年香港所有新生儿数量的一半。而这2万多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拥有和晓芸类似的“闯关”经历。

  惊险一夜

  2006年11月的某个夜晚,大腹便便的晓芸肚子开始有点痛,家人沸腾了,“可把今天给盼来了!”

  这是小两口的第二胎,按照二人早有的计划,他们决定在香港生孩子。香港《基本法》规定,在香港境内出生的婴儿即可获得香港出生证明,进而可申请香港居留权并成为永久居民,如此就规避了内地的计生政策。

  晓芸在丈夫和嫂子的陪同下通过皇岗口岸。“很方便,抓得又不严,我的肚子也不是很‘显’”,胸前挂着一个背包的晓芸轻松“闯关”。

  珠海的Jack夫妇则与晓芸不同,他们选择的是坐船——从珠海直接坐到香港的港澳码头过关。入境时,虽受到了香港方面检查人员的问询,但“机智”的夫妻俩“轻松自然”、对答如流,“我们是来探亲的”,二人最终有惊无险,安全着陆。

  而晓芸一行三人顺利过关后,便坐上了开往香港市区的大巴。最终来到目的地——位于荃湾的香港港安医院。

  他们早已选定了这家私立医院。

  “第一,我们有亲朋在香港,哪家医院离他们近,就选哪家,陪同的人晚上可以去亲戚家住,香港酒店的价位你也知道;第二,香港私家医院也很专业,甚至比公立医院更专业;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问题,因为去香港生孩子的,基本上都是第二胎。”

  事实上,早在大半个月以前,身怀六甲的晓芸就已和丈夫到港安医院探过一次“风”了。当时,晓芸在妇产科做了一次产前检查,状况良好;当然,费用不菲,“近两千元”。

  “听说有的妈妈肚子痛、快生时才过来,这样比较有风险”,在晓芸和家人看来,事先的“探风”和产检,无疑是为这次赴港生子之旅上了一道“双保险”。

  而更多的没有“上保险”或试图更保险的内地赴港产妇,则又成全了另一些私家医院的火爆生意。据说,距离罗湖、皇岗等关口较近的香港私家医院都比较“旺”,“天时、地利、人和”占了个尽。“因为风险会小很多,不然半路生出来怎么办?”

  “我们到医院后发现东莞过去的产妇比较多。孩子爸爸是公务员的话,他们在填单时连Daddy的名字都没敢写。现在东莞也开始抓得严了。”

  晓芸的丈夫在深圳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至于具体情况,晓芸不愿多说。

  次日上午,晓芸在港安医院顺利生产,是个女儿。

  11月29日,珠海Jack的太太在香港浸会医院也顺利剖腹产下一女。

  值吗

  晓芸介绍说,港安医院是以“套餐”形式收费的,“我们选择的是‘三天四夜’,也有‘四天五夜’等等”。出院时,晓芸的全部医疗费用约为两万三千港元。

  “我们在香港时遇到了一个深圳人,他家的宝宝是在公立医院生的,据说医疗花销也是两万出头。”在孕妇生产方面,香港公立医院与私家医院之间的费用差距并不太大。

  当然,在晓芸看来,公立医院与私家医院在医疗条件方面仍稍有差别。“私家医院基本上做到BB跟妈咪分开,有护士很精心的照料;妈咪可以好好休息。这一点他们做得很专业,据说公立的医院,BB还会跟妈妈在一起。”

  晓芸的嫂子见证了晓芸香港生产全程,提起香港医院的医疗条件,同样做了母亲的她禁不住啧啧称赞。“专业”一词,她数次提及。

  “就我的个人经历及观察来看,他们的医疗技术成熟又安全,而且也比内地专业。晓芸生完孩子后是被轮椅推出来的,看起来一点也不辛苦,精神状态很好。不单是她,我看到顺产的孕妇被推出时,状态都很好。”

  多数是生第二胎的

  谈到赴港产女的动机,珠海的Jack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谁问我,都用这句话回答:香港好,内地好;内地好,香港更好。”

  香港的“好”,由来已久。香港《基本法》规定,在香港境内出生的婴儿即可获得香港出生证明(又称“出世纸”,记者注),进而可申请香港居留权并成为永久居民;孩子日后亦可享受香港居民的待遇——免费医疗及九年义务教育,一百多个国家免签证等等。对于内地的“准父母”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强大。

  早在2006年10月25日召开的香港立法会会议上,议员李凤英就已指出,越来越多内地妇女来港分娩,目的是为了让其新生婴儿享有香港居留权或逃避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Jack夫妇应属于前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女儿是Jack夫妇的第一胎。据说,赴港生子的“大军”中,去生第一胎的也逐渐增多。

  如此这些父母们在内地的生育记录上还是空白,今后不影响他们在内地生二胎。

  晓芸刚在医院里生下女儿,她的嫂子就去排队拿号帮孩子申请“出世纸”和返港证。待回乡证也到手后,一家四口回深圳。

  后来,晓芸又带着小女儿去了几次香港,“有规定要定期带宝宝去打各种预防针”。 现在的晓芸,俨然已是“香港人的妈”了。

  不过,晓芸选择在香港产子,更多是出于规避计生政策。她的朋友圈中也不乏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人。“其实,冲着给孩子拿香港身份证去的人,我相信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因为国内政策只让生一个,只好过去生二胎。”

  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以牟利为目的的带领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中介组织,近年来在广东部分城市“应运而生”。从为孕妇办证到生产再到为婴儿办理香港身份证明,中介全程包办,每名孕妇所需费用大约为6万元。近几个月,随着媒体的高度关注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提高非本地产妇生产费用),中介的要价更是水涨船高。

  香港人的忧虑与内地人的渴望

  对于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资格的内地婴儿可能会分流走香港的福利和公共资源,大部分香港本地市民表示担忧。

  “我觉得他们的顾虑是无谓的,政府根本没有考虑到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譬如,移民过去肯定首先得要有房子,香港房价那么贵,你得有那个能力买才行。内地这边做生意的,家里有钱,他们并不一定愿意过去生孩子,多生一个罚就罚咯。他们情愿花点钱,十几二十万,省很多事。” 对香港人的担忧,晓芸有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读书问题确实是这些内地的“香港孩子”身上很不“省事”的一件事。

  香港的九年义务教育虽为免费,但生活成本高昂,足以成为相当一部分赴港产子的父母们的“瓶颈”;孩子若在内地读书,又会因其身份无法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读书费用亦不菲。

  对这一令父母们挠头的问题,晓芸则坚持会将小女儿送到香港读书,“我们经济上有条件,亲戚也可帮忙照顾。”不过,Jack却有些忧虑,他坦言当初和妻子决定去香港生子时并未考虑得那么长远。

  晓芸的嫂子则向记者透露了一条更为敏感且“精妙”的对策:“在香港时,我听说东莞那边的公务员若在香港生孩子,一般是不敢让单位知道的。孩子长大后会在内地读书,虽然孩子的香港出世纸上写着父母姓名,但他们会在东莞附近再买一个出生证,再重新办一个身份证和户口给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孩子上学时资料上显示的便不是他们亲生父母的姓名了,他只是花几千块而已。”

  “其实,我们并不像上一辈人那样盲目地去追求生男孩,我们只是想多要个孩子,好让他们做个伴。”晓芸说,“你看现在的独身子女们多孤单。”晓芸的大女儿今年六岁。

  如今,“顺利”地拥有一对孩子的晓芸言语中难掩幸福和满足。假若那晚出关时被拦截。“深圳,那就在深圳生!”晓芸表情有些严肃,似乎有一种“骨肉当前,全豁出去”的悲壮。

  而在天涯社区贴出自己赴港生女经历后却遭到九成网友非议的Jack,则有些忿忿地说,“花几万元能给孩子买个美好的将来,怎么不值?”

  (注:文中晓芸为化名)
本刊记者 陈静 发自香港

  近两个月,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几乎成为香港全城热议的话题。父母均非港人的本地出生婴儿数目激增, 2006年头11个月共有14219名,比2001年的620名增加近22倍,导致香港公私营医院资源紧张,人手不足,床位不够,令本地孕妇怨声载道。为本地孕妇争取权益的孕妇代表,挺着俨俨大肚,向政府游行请愿,声称内地孕妇挤占资源,呼吁保障本地产妇的权益。传媒报道也一浪高过一浪,用“涌港”甚至“攻港”等字眼来形容内地孕妇。

  庄丰源案开先河

  追本溯源,这一问题的产生源自2001年的“庄丰源案”。庄丰源,1997年9月在香港出生,父母都是内地人,拿双程证入港探亲,孩子出生后交给拥有香港居留权的祖父照顾。2001年,香港政府入境处要求将其遣返回原地。但根据《基本法》第二十四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生的中国公民享有居港权。因此庄丰源的祖父竭力争取,最后,终审法院的五位法官一致裁定,不论其父母是否已在港定居,在港出生的中国籍子女均享有居港权。此宗案例,为内地孕妇在香港生子打开了大门。2003年,港澳自由行的推行使内地人士到香港更加便捷,也为很多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创造了机会,甚至催生了专门的中介公司,活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2006年情况尤甚。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令公私营医院产房供不应求。沙田威尔斯医院的新生婴儿特别护理病房,及深切治疗部,今年最高峰时期的入住率都超过100%,分别高达118%及105%,全年入住率亦超过九成。

  而在去年11月份,需要入住这两类病房的婴儿当中,约43%是内地孕妇所生。

  香港健康网站和亲子杂志《Baby》,11月访问了704名本地孕妇,超过9成担心公立医院爆满。更有本地孕妇投诉,3年前怀孕,每4个星期可进行一次产前检查,而现在10个星期也没有一次。有的孕妇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只能花费数万元到私家医院生产。更有人担心产房短缺而被迫“开刀分娩”,以保证生产后有床位。诸如此类的报道充斥香港媒体,引发议论高潮。

  港人意见不一

  如何看待内地孕妇赴港生子问题?是否会对香港产生长远的影响?意见纷纭。

  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医院管理局来说,内地孕妇带来麻烦也带来金钱。05/06年度医疗收入较04/05年度大幅增加至16.2亿元,该局发言人也坦承其中内地孕妇“分娩套餐”是“重要贡献”。

  妇产科学院发言人罗致廉表示,私家医院有四至八成的产妇来自内地,反映出她们是有钱人,他认为她们大多数是为逃避内地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而选择香港,所以不应该太过悲观地认为,父母非香港居民的新生婴儿,将来会对本港的教育及医疗造成负担。

  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人口政策支援小组召集人黄绍伦则认为,香港人口政策应当考虑内地孕妇来港产子问题,因为政府未能掌握出生婴儿是否留港,因此可能对人口政策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他并不认同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可以解决香港出生率下降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1月10日,香港立法会专门就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问题进行辩论。“我们香港的资源正在被蚕食啊,政府不能再坐视不理了。”议员李国麟说。他认为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香港政府将这个问题看成是单纯的医疗事件,但事实上,从长远上来看这是一个人口问题,每年新增的上万新生儿,将会对香港教育、房屋以及社会福利问题造成冲击。很多议员都赞成李国麟的观点,有人甚至将这些随时会返回香港的新生儿,比喻成会随时威胁香港的“人口炸弹”。

  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表示,内地妇女在香港所生婴儿的数目由2003年的10128名增加至2006年的26132名,按照现行政策,内地妇女在香港所生婴儿有权享用香港的各项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房屋及社会服务等。政府在筹划有关服务的长远供应时,必须考虑这些在港出生的中国籍子女的需求,但有关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儿童在出生后是否会在港定居。政府认为现阶段并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就有关情况对香港的长远影响下定论。

  总体而言,内地孕妇赴港产子似乎被定性为港人的包袱,香港传媒更是穷追猛打,关于内地孕妇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75%的内地产妇分娩前不做产前检查,八成直接经急诊入院,增加了医院的风险;有孕妇生产后不交清费用便逃之夭夭,让香港政府买单;今年有4名来自内地的残障初生婴儿被遗弃,使负责收养弃婴的保良局负担加重。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明报》专栏作者叶秋将矛头指向医院管理局高层,称医院妇产科床位不足,是由于前几年出生率下降,陆续关闭产房所致。而传媒将内地产妇“妖魔化”,加深了香港人对内地移民的歧视。

  内地孕妇赴港变难

  坊间声讨不绝,香港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对策。2006年12月中旬,由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牵头,联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 、保安局长李少光、律政司司长黄仁龙等,组成跨部门小组,研究有效及可行的措施。

  医院管理局从限制人数入手,进一步提高内地孕妇在公立医院生产的费用。自今年2月起,针对内地孕妇的收费将由现在的2万元,增加到3.9万元,如果没有事先预约,将加至4.8万元。

  而私家医院联会亦决定设立中央预约系统,以避免孕妇同时预约多间医院产房。另外,部分私家医院会向无产前检查的内地孕妇征收附加费。以仁安医院为例,会向没有在生产前两星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征收2万元附加费。

  入境处助理处长赵伟佳近日在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说,政府跨部门小组正在研究从入境口岸堵截内地孕妇。初步构想是要求内地孕妇入境时须出示香港医院入院或有关产前检查的证明,否则可拒绝其入境。

  但就长远而言,这些措施是否能标本兼治?有香港本地孕妇认为,加价未必奏效。因为在港生子的内地孕妇大多是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有钱人,区区数万元不在话下,而现在内地超生罚款数额巨大,在深圳多生一个要罚款13万元,两相比较,来香港生子还是利大于弊。

  问题的最终出路在哪里?有文章分析,治本之法有两条。一为提请人大释法,二为修改《基本法》24条中有关香港永久居民的定义。但这两条道路都非小事,会惹出更大争议。1月8日,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谈及是否应为居港权案翻案,以解决内地孕妇来港产子潮,便明确表态,为解决问题而改变裁决,是违反法治精神。他强调法官会以不偏不倚、无畏无惧的精神履行职责。“假如法官现在解释(法律条文)为A,但因有过多不便等问题而改为B,这并不是法治社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