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婆办免费福利院 六年后吃饭靠接济/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55:47
百万富婆办免费福利院 六年后吃饭靠接济/图
2007年01月18日 09:55
看到福利院现在的状况院长含泪倾诉
平房外一片萧条
因为没有钱给楼房供暖,福利院人员只能住平房每天躺在火炕上度日
原来的楼房现在已经因为没钱供暖放弃使用了
新闻提示:2000年,坐拥百万资产的34岁农妇刘淑清,开始在长春市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东岗村投资创办免费福利院,当时免费收留近10名孤寡老小。6年后,经历风雨变迁的刘淑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拆迁,2006年,免费福利院已从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的长春城边搬迁到富锋镇农村,没有收入的一大家17名孤寡老小,现在烧柴靠捡、吃饭靠接济,免费福利院濒临关门。

“三九”隆冬,在远离城市楼群遮挡的农村,显得更冷。
走进富锋镇方正村一打听,村民都知道有个免费福利院搬这儿了。“那人好啊!可善良了!”村民这样评价着免费福利院的院长刘淑清。虽然免费福利院内,躺坐着加上刘淑清和丈夫20来人,但没有一点生气,大伙正愁着咋把这个年过去。一台破旧的微型面包车和这座房子是刘淑清和福利院的惟一值钱财产,比起6年前的“辉煌”,用刘淑清的话说:“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
自给篇VS穷困篇
6年前创办免费福利院时,她还坐拥百万资产,有小买卖维持生活,照顾孤寡老小;如今,福利院搬迁到农村,没有经济来源的福利院的生活开始滑坡,烧柴靠捡、吃饭靠接济,免费福利院濒临关门。
1月16日14时,事隔6年后,本报记者再次走进刘淑清和她的免费福利院,当年热闹的场面在这次接触中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家子的穷困潦倒。
“现在有病的有病,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依偎在炕沿边儿的刘淑清已经病了很久。身体浮肿,原来患疾的乳房现在也越加疼痛难忍,她自己怀疑已不是增生那么简单了。
开福利院主要缘于一次触动
事情还得从6年前说起。
2000年,已有百万家产的刘淑清选择做了一件很难被人理解的事,义务创办免费福利院,专门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寡老小。很多人不理解她的举动,但刘淑清本人不管这些,因为童年的遭遇和一次大的触动坚定了她做这件事的决心。
刘淑清的童年生活很不幸,过早尝试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当年母亲改嫁后生了她和弟弟。刘淑清17岁时,父亲想把她嫁出去,但刘淑清选择了离家出走。在此期间,她卖过鸡蛋,做过很多小买卖。后来遇到了爱人,结了婚。刘淑清说,1987年以来,两口子先后开过修理部、饭店,到1999年时,刘淑清已有了百万的家产。
“我啥苦难都遇到过,但我坚强,就是一看到别人一家人开开心心时,我就羡慕。”
2000年回娘家的一次探亲对刘淑清触动很深。“邻居大爷死后对我触动很大,他是一个没儿女的老头,死后挺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衣服里还有我给他的钱,老了却这么死的。”一个念头在那时开始萌生,以前就经常接济孤寡老小的刘淑清,想到开办一家免费福利院,把没人照顾的孤寡老小接进来,互相有个照应。
福利院开业后,她也有自己的小买卖,刷车、修车,虽赚不了大钱,但能维持一大家子老小的生活。
回忆这些时,刘淑清眼里湿润了。
现在一身病也不舍得花钱看
“我们现在吃饭都困难,前两天吃了好几顿苞米米查子,每天的烧柴也得到地里捡。”2006年,从城边搬到农村后,刘淑清把拆迁补偿的100多万拿到手后,刚刚够还上几年借款的账。没有余钱后,连养殖业都干不了,收入没了。虽然苦了点,但刘淑清说“我能给大伙吃口热乎的”。
如果单是这样的困境,刘淑清说还能咬牙再挺挺,问题是老人一年比一年年龄大,身体经常有病,这笔花销让她逐渐难以承受。“我自己现在一身病,下不了地干重活,前两天老人看病花的4000多元钱都是借的,我自己都没去看病,硬挺着。”刘淑清说。
亲情篇VS“亲情”篇
孩子叫她妈 老人叫她闺女
这次采访,刘淑清并没有像以前接待媒体记者那样轻松,她说自己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放弃。
“我想要是能贷点款,或者借点钱,我能搞点养殖业,还能继续挺下去,因为我割舍不下这些人,都6年多了,太有感情了。”刘淑清说话间,一位有智力障碍的老人用手擦拭她的眼泪。
早在2000年刘淑清创办免费福利院前,1997年她就开始收养孤儿,资助他们。那段时期收养的孩子,有两个孤儿已经在她帮助下成家。目前,她的福利院还收留着17名孤寡残弱的老小,有两位都超过了80岁,而10年间她一共收养资助过47名孤寡残弱的老小,还有7名老人去世,一些成年的孤儿也已自力更生。
“我把这些人就当成亲人,孩子叫我妈,老人叫我闺女。说啥我也不忍心把他们抛弃。”刘淑清带记者到福利院看这些人时,一位哑汉“扑通”就给记者跪下来。大伙说就怕院长不要他们,怕这个家散了。
因为“亲情”失去了亲情
刘淑清说,起初创办福利院时没想到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家人原来也支持,现在自己和女儿、弟弟都闹僵了。
“儿子和丈夫还算行,可我闺女现在走了……”刘淑清哭了,半天才哽咽着说话,因为没有钱供女儿继续上武校等矛盾和事情聚集一起,去年,18岁的女儿离家至今没有音信。亲弟弟也因为刘淑清开办福利院产生矛盾,疏远了她。
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收养的两个成家的孤儿孙国占和赵宪刚却帮了她一些忙。“成子(孙国占)在大屯做买卖,这个月的电费都是他帮我交的,有时也过来帮忙干活。”
采访时,曾经被媒体关注的孤儿胡春宝正好休息,从长春回到福利院看刘淑清。18岁的胡春宝曾在福利院呆8个月,当时刘淑清就把她当女儿待,交学费上学,后来懂事的她放弃学业到市里打工,现在一有时间就回这里看“妈妈”。“我就把这里当家,有空就回来,爸妈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胡春宝说。
义举篇VS冷漠篇
她希望能有人帮她渡过难关
福利院所在的村子离富锋镇约有五公里,记者沿途采访时,很多村民都说她是一个好人、善良人,能自己出钱养活这些老弱病残的人,一般人做不到。但提到这些被救助的人,村民却态度不同。因为拆迁搬迁至此的刘淑清,原本以为可以得到家乡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可现在,老人和智力残缺的人白天不敢放出福利院,因为有村民欺负他们。刘淑清说,企盼更多的理解,她相信社会还是有爱心的人多,她希望能有人帮她渡过难关。
“我们吃的都借了不少,也不能这样一直下去啊,现在如果能贷款就好了,哪怕把我的房照押上,因为破‘面包’不能卖,万一老人有个天灾病业的,离城里还远,不方便。”说起窘境,刘淑清再次哽咽。
她眼前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
她翻出当年媒体报道的报纸说,那时经常有记者采访,市里的、省里的,电视台的都来了,媒体报道后,她也接受不少送来的孤儿和老人,她义无返顾地把他们留在了身边。
“每年这些人都得花费数万元,吃喝穿、看病,全部都是由我来拿,只有其中的少数几个人能每天领点救助款。”刘淑清说,几年下来,四五十万元的钱就这么进去了,加上拆迁时村里原因,使得正常投资的福利院房子难收成本,拆迁房产时赔了一把,生意又不好,很快就陷入到目前的状况。
“我看到报道,说我这样的条件能贷款,国家有政策,可找了一些部门也没有回声,银行干脆不给我这样的条件贷款,真没有办法。”刘淑清说,最对不起的就是两个孩子,学业都荒废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淑清的爱人在一旁一言不发,一个劲儿让记者往炕里坐。
15时30分许,临采访结束时,福利院中那些孤老病残都央求说,可千万不能让福利院黄了,他们不能没有刘淑清。而另一间屋子的灶台前,两个稍微有体力的老人正张罗着伙食,这顿中午饭也是晚饭。
记者博客:
6年,对于一个年富力强的人来说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可34岁的农妇刘淑清选择了办慈善事业,一个在别人眼里钱只出不进的投资。
从当年的各方关注到如今的贫困潦倒,这个尴尬的局面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向银行贷款,但银行质疑这个免费福利院的还贷能力;面对求助,有关部门因为没有先例无法答复。
现实的尴尬有些浇退了农妇刘淑清的热情。她还有没有能力继续个人慈善事业?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免费福利院的濒临倒闭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慈善救助,不应是一个人的“战斗”。东亚经贸新闻 记者 周景超 摄影 施忠威

百万富婆办免费福利院 六年后吃饭靠接济/图
2007年01月18日 09:55
看到福利院现在的状况院长含泪倾诉平房外一片萧条因为没有钱给楼房供暖,福利院人员只能住平房每天躺在火炕上度日原来的楼房现在已经因为没钱供暖放弃使用了新闻提示:2000年,坐拥百万资产的34岁农妇刘淑清,开始在长春市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东岗村投资创办免费福利院,当时免费收留近10名孤寡老小。6年后,经历风雨变迁的刘淑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拆迁,2006年,免费福利院已从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的长春城边搬迁到富锋镇农村,没有收入的一大家17名孤寡老小,现在烧柴靠捡、吃饭靠接济,免费福利院濒临关门。
“三九”隆冬,在远离城市楼群遮挡的农村,显得更冷。
走进富锋镇方正村一打听,村民都知道有个免费福利院搬这儿了。“那人好啊!可善良了!”村民这样评价着免费福利院的院长刘淑清。虽然免费福利院内,躺坐着加上刘淑清和丈夫20来人,但没有一点生气,大伙正愁着咋把这个年过去。一台破旧的微型面包车和这座房子是刘淑清和福利院的惟一值钱财产,比起6年前的“辉煌”,用刘淑清的话说:“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
自给篇VS穷困篇
6年前创办免费福利院时,她还坐拥百万资产,有小买卖维持生活,照顾孤寡老小;如今,福利院搬迁到农村,没有经济来源的福利院的生活开始滑坡,烧柴靠捡、吃饭靠接济,免费福利院濒临关门。
1月16日14时,事隔6年后,本报记者再次走进刘淑清和她的免费福利院,当年热闹的场面在这次接触中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家子的穷困潦倒。
“现在有病的有病,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依偎在炕沿边儿的刘淑清已经病了很久。身体浮肿,原来患疾的乳房现在也越加疼痛难忍,她自己怀疑已不是增生那么简单了。
开福利院主要缘于一次触动
事情还得从6年前说起。
2000年,已有百万家产的刘淑清选择做了一件很难被人理解的事,义务创办免费福利院,专门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寡老小。很多人不理解她的举动,但刘淑清本人不管这些,因为童年的遭遇和一次大的触动坚定了她做这件事的决心。
刘淑清的童年生活很不幸,过早尝试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当年母亲改嫁后生了她和弟弟。刘淑清17岁时,父亲想把她嫁出去,但刘淑清选择了离家出走。在此期间,她卖过鸡蛋,做过很多小买卖。后来遇到了爱人,结了婚。刘淑清说,1987年以来,两口子先后开过修理部、饭店,到1999年时,刘淑清已有了百万的家产。
“我啥苦难都遇到过,但我坚强,就是一看到别人一家人开开心心时,我就羡慕。”
2000年回娘家的一次探亲对刘淑清触动很深。“邻居大爷死后对我触动很大,他是一个没儿女的老头,死后挺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衣服里还有我给他的钱,老了却这么死的。”一个念头在那时开始萌生,以前就经常接济孤寡老小的刘淑清,想到开办一家免费福利院,把没人照顾的孤寡老小接进来,互相有个照应。
福利院开业后,她也有自己的小买卖,刷车、修车,虽赚不了大钱,但能维持一大家子老小的生活。
回忆这些时,刘淑清眼里湿润了。
现在一身病也不舍得花钱看
“我们现在吃饭都困难,前两天吃了好几顿苞米米查子,每天的烧柴也得到地里捡。”2006年,从城边搬到农村后,刘淑清把拆迁补偿的100多万拿到手后,刚刚够还上几年借款的账。没有余钱后,连养殖业都干不了,收入没了。虽然苦了点,但刘淑清说“我能给大伙吃口热乎的”。
如果单是这样的困境,刘淑清说还能咬牙再挺挺,问题是老人一年比一年年龄大,身体经常有病,这笔花销让她逐渐难以承受。“我自己现在一身病,下不了地干重活,前两天老人看病花的4000多元钱都是借的,我自己都没去看病,硬挺着。”刘淑清说。
亲情篇VS“亲情”篇
孩子叫她妈 老人叫她闺女
这次采访,刘淑清并没有像以前接待媒体记者那样轻松,她说自己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放弃。
“我想要是能贷点款,或者借点钱,我能搞点养殖业,还能继续挺下去,因为我割舍不下这些人,都6年多了,太有感情了。”刘淑清说话间,一位有智力障碍的老人用手擦拭她的眼泪。
早在2000年刘淑清创办免费福利院前,1997年她就开始收养孤儿,资助他们。那段时期收养的孩子,有两个孤儿已经在她帮助下成家。目前,她的福利院还收留着17名孤寡残弱的老小,有两位都超过了80岁,而10年间她一共收养资助过47名孤寡残弱的老小,还有7名老人去世,一些成年的孤儿也已自力更生。
“我把这些人就当成亲人,孩子叫我妈,老人叫我闺女。说啥我也不忍心把他们抛弃。”刘淑清带记者到福利院看这些人时,一位哑汉“扑通”就给记者跪下来。大伙说就怕院长不要他们,怕这个家散了。
因为“亲情”失去了亲情
刘淑清说,起初创办福利院时没想到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家人原来也支持,现在自己和女儿、弟弟都闹僵了。
“儿子和丈夫还算行,可我闺女现在走了……”刘淑清哭了,半天才哽咽着说话,因为没有钱供女儿继续上武校等矛盾和事情聚集一起,去年,18岁的女儿离家至今没有音信。亲弟弟也因为刘淑清开办福利院产生矛盾,疏远了她。
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收养的两个成家的孤儿孙国占和赵宪刚却帮了她一些忙。“成子(孙国占)在大屯做买卖,这个月的电费都是他帮我交的,有时也过来帮忙干活。”
采访时,曾经被媒体关注的孤儿胡春宝正好休息,从长春回到福利院看刘淑清。18岁的胡春宝曾在福利院呆8个月,当时刘淑清就把她当女儿待,交学费上学,后来懂事的她放弃学业到市里打工,现在一有时间就回这里看“妈妈”。“我就把这里当家,有空就回来,爸妈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胡春宝说。
义举篇VS冷漠篇
她希望能有人帮她渡过难关
福利院所在的村子离富锋镇约有五公里,记者沿途采访时,很多村民都说她是一个好人、善良人,能自己出钱养活这些老弱病残的人,一般人做不到。但提到这些被救助的人,村民却态度不同。因为拆迁搬迁至此的刘淑清,原本以为可以得到家乡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可现在,老人和智力残缺的人白天不敢放出福利院,因为有村民欺负他们。刘淑清说,企盼更多的理解,她相信社会还是有爱心的人多,她希望能有人帮她渡过难关。
“我们吃的都借了不少,也不能这样一直下去啊,现在如果能贷款就好了,哪怕把我的房照押上,因为破‘面包’不能卖,万一老人有个天灾病业的,离城里还远,不方便。”说起窘境,刘淑清再次哽咽。
她眼前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
她翻出当年媒体报道的报纸说,那时经常有记者采访,市里的、省里的,电视台的都来了,媒体报道后,她也接受不少送来的孤儿和老人,她义无返顾地把他们留在了身边。
“每年这些人都得花费数万元,吃喝穿、看病,全部都是由我来拿,只有其中的少数几个人能每天领点救助款。”刘淑清说,几年下来,四五十万元的钱就这么进去了,加上拆迁时村里原因,使得正常投资的福利院房子难收成本,拆迁房产时赔了一把,生意又不好,很快就陷入到目前的状况。
“我看到报道,说我这样的条件能贷款,国家有政策,可找了一些部门也没有回声,银行干脆不给我这样的条件贷款,真没有办法。”刘淑清说,最对不起的就是两个孩子,学业都荒废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淑清的爱人在一旁一言不发,一个劲儿让记者往炕里坐。
15时30分许,临采访结束时,福利院中那些孤老病残都央求说,可千万不能让福利院黄了,他们不能没有刘淑清。而另一间屋子的灶台前,两个稍微有体力的老人正张罗着伙食,这顿中午饭也是晚饭。
记者博客:
6年,对于一个年富力强的人来说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可34岁的农妇刘淑清选择了办慈善事业,一个在别人眼里钱只出不进的投资。
从当年的各方关注到如今的贫困潦倒,这个尴尬的局面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向银行贷款,但银行质疑这个免费福利院的还贷能力;面对求助,有关部门因为没有先例无法答复。
现实的尴尬有些浇退了农妇刘淑清的热情。她还有没有能力继续个人慈善事业?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免费福利院的濒临倒闭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慈善救助,不应是一个人的“战斗”。东亚经贸新闻 记者 周景超 摄影 施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