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研制出:燃料空气炸药,并积极装备部队[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38:50
论据[二]

台湾"东森新闻网"有一篇台军高层将领证实[中国导弹换装「油气弹」弹头]的新闻

独家/颠覆传统武器 中国导弹换装「油气弹」弹头
2002/11/14 11:17

记者陈东龙?台北报导

国防部长汤曜明13日在立法院针对中国军力对台威胁进行专案报告的同时,一份来自军情单位的「技术情报」资料却也显示,中国解放军在距台400里范围内的4个战术飞弹发射单位,大部分导弹弹头在今年秘密换装「油气弹」弹头。由于油气弹比传统高爆药(TNT)破坏力强得多,一般可达3~5倍TNT当量。加上TNT是点爆炸,油气弹是面爆炸,使得油气弹特别适用于对爆震压力敏感的软性目标,十分适合使用在台湾这个人口高度密集而军事营区逐渐走向集中的战斗环境。因此国防部已准备在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中,增编反制「油气弹」的相关预算。


军方情报官员指出,中国自从在1995年向俄罗斯购买1万具「施米尔」(SHMEL)单兵火箭油气弹,供空降兵部队及特种部队使用,并获得授权在大陆生产(不包含发射装置)。此项军购合约已于1996年完成,而且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将其列入空军空降第15军制式装备,并在1995、1996年空降兵实兵演习中公开亮相,由于使用效果让解放军总参谋部高级干部相当满意,因此情报单位已得知这项装备已准备在近期内大量生产,普遍配赋各部队使用。对攻击机场、通讯中心等重要军事设施之目标,及运用在城市巷战中,尤具杀伤力,于未来对我威胁极大。

此外,情报官员也说,据中国所编「登陆战役」一书显示,中国二炮部队于未来对台作战时,主要用于参加夺取制空、制海权和预先火力准备,支援登陆作战。因此解放军总参谋部在1999年全力落实「科技建军」的同时,也指示进行战术导弹装配「油气弹/燃料空气炸药」弹头的研究。

这项研发成果,「我们的情资已显示在去(2001)年夏季完成。」情报官员表示。

事实上情资显示,中国北方公司(NORINCO)于1990年曾研制发展出一种具高燃烧与高爆震之新型「油气弹」,主要系藉其瞬间引爆弥漫在广大区域上空之油气云产生摧毁作用,对被攻击地区造成毁灭性破坏与短暂性真空状态,局部取代战术性核子武器,此种武器解放军称为「高阻炸弹」或「云爆武器」,属于第二代「油气弹」。1991年中国完成子母型「油气弹」产制,并于同年在法国巴黎公开展示250公斤与500公斤两型弹种,内装3枚子炸弹。可挂载于强五、歼五、歼六、歼七、歼八及苏恺廿七等机种上。

1996年3月中国进行第三波「联合96」军事演习,在大陆西北新式武器威力展示演练中,由苏27型战机以时速650~1,100公里航速、航高100~200公尺投掷4枚「油气弹」,该型「油气弹」人员杀伤范围为半径50~60公尺,地雷摧毁范围为40~50公尺,停放地面之飞机摧毁范围为60公尺。一次投弹威力范围可达1,600×400平方公尺以上。

此外,中国也发展出「卫士一B」(WS-1B)型多管火箭使用的油气弹(WS-1B),由卫士一B型多管火箭系统投射,此系统中国航天军工部于1998年研发出来,为超远程「卫士一A」型多管火箭改良而成,射程较远,可达180公里,以轮型车辆为载具,装有4管火箭发射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但解放军却仍认为射程不足,再以「卫士一型」为基础发展出「卫士二型(WS-2)」,据了解此型火箭弹径较大,精度高,火箭终端装置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施终端弹道修正,每具火箭(4枚火箭弹)射击最大散布误差不超过500公尺。

情资显示,解放军一个配赋6具一个火箭连一次齐射爆炸范围,概约在3,0000平方公尺,特别适合对面状目标做攻击,即使对点目标,也能在密集火力下命中。对攻击机场、港口及机甲部队等目标,比东风导弹更具威力,可大幅提高解放军犯台火力强度,有效降低作战成本。

再由于其最大射程可达360公里,部署于福建沿海,均可涵盖台湾西部地区,对我极具威胁。

官员指出,与传统高爆药比较,「油气弹」确实能获得更大的战场效益。传统武器所使用之弹药大部分内装高爆药,爆炸时因炸药本身即含有氧分子以提供爆炸所需之氧气,因此可以在无氧状态下及水中爆炸。然而油气弹爆炸时所需之氧气是来自于空气,无需自带助燃分子。

换言之,同重量的油气弹与传统高爆药相比,油气弹因会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故比传统高爆药破坏力强得多,一般可达3~5倍TNT当量;在威力范围上,则较传统高爆药大3倍,其中高威力之油气弹甚至可达5~8倍以上。另外油气弹之超压持续时间亦比传统炸药长,如TNT在爆炸开始时之最高超压力(Peak Overpressure)虽较油气弹为高,但震波持续时间,仅为油气弹的四分之一,再加上TNT是点爆炸,油气弹是面爆炸。也由于这些特性,使得油气弹特别适用于对爆震压力敏感的软性目标,如动、植物、人员、轮型车辆、薄弱的工事、通信设备、飞机、地雷、水雷等。

由于「油气弹」十分适合使用在台湾这个人口高度密集而军事营区逐渐走向集中的战斗环境。因此国防部已准备在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中,增编反制「油气弹」的相关预算。官员表示「现在不做,真的就来不及了。问题是如何让长官与社会大众了解这种「颠覆传统」的恐怖武器。」

官员说,如今这项高效能武器系统已装备到M族导弹上,对台湾军事等「窒息点」的攻击将更具威力,尤其中国「M-9」飞弹最大射程之飞行时间仅为7分8秒,「M-11」飞弹判约5分钟,而「东风21号」飞弹则少于14分钟,我方可供预警之时间极为短暂;且弹道飞弹发射后即爬升至大气层外层,弹道最高点至少100公里,一般雷达难以掌握其航迹,即使雷达能于飞弹重返大气层时侦知,所容许之反应时间亦仅数十秒,以我现有防空武器,将难以有效达成拦截摧毁之目的。 [完]




新闻小辞典/中国导弹「油气弹」简介 2002/11/14 11:34


 记者陈东龙?台北报导

油气弹(Fuel Air Explosive,简称FAE)亦称之为云雾弹、云爆弹或燃料空气炸弹,系利用高挥发性燃料浮质与空气混合,在目标区引燃产生爆炸,同时大量消耗空气中之氧气,造成爆炸区短暂缺氧状态,而达到杀伤及破坏目的之武器。所以说这种武器的炸药就是燃料加空气,而非一般我们所熟悉的固态军用火(炸)药(如TNT)。


根据军方资料显示,油气弹运用方式甚广,如纵火、杀伤、排雷等,其一般运用方式可用于,攻击面目标、清扫阻绝、排雷、有效击毁机舰、摧毁「软目标」以及消除生化战剂。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曾经使用过在迫击炮弹内装乙炔,使其与空气混合后点火产生爆炸,以增强杀伤威力,但因效果不佳而作罢。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有系统之研究,把装有丙烷、乙炔的燃料筒,从空中投下,俟燃料筒破裂燃料散出后,再以曳光弹射击油气云,希望能将之引爆,结果亦不甚良好,且实验方法粗糙,进展非常缓慢。

直到1961年美国海军武器试验站(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在加州中国湖(China Lake)进行油气弹的可行性研究后,始于1962年开始进行雏型油气弹(FWS-1)之设计、实验及评估,并成功将其运用于越南战场上。发展至今,油气弹之技术不仅已趋成熟,且在战争中被广泛的运用。

油气弹爆炸原理,主要使用燃料大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高挥发性之易燃燃料,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由于第一代与第二代油气弹均须实施两次式引爆,也就是第一次先引燃高爆药,并将装填之燃料散布至空气中,使其形成油气云;第二次则待油气云形成后引爆,产生爆震波、超压及高温之杀伤效能。因此在第一、二次引爆时会造成时间差,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武器系统可靠度低,也不适宜在高速状态下使用,而限制其使用之范围。

特别是第二次引爆装置,对于精确度和整体环境配合的要求甚高,如引爆油气云之浓度、点火高度、点火起爆延迟时间等之控制,风速、空气湿度等大气环境中气象条件的配合,以及油气云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等等,均将使爆炸能量相对降低。此外第一、二代油气弹投射时,均须使用减速伞来减低投掷速度,以利燃料与空气之混合,故第一、二代油气弹最大特征即为具有减速伞装置。此一装置不仅增加油气弹本身之重量与体积,更限制了弹头与载具之酬载率。

第三代油气弹与第一、二代油气弹最大不同,乃在于其仅需一次引爆即可完成,不仅简化武器构造,降低制造生产成本,亦加大运用效果,对武器性能、战场存活率及战术运用弹性,均获得重大进步与改善。早于1987年起,美、俄、加拿大等国即已展开第三代油气弹之研发;另根据资料显示,中国亦早已着手研发,最近可获致技术之突破。

美军于「911」事件后,对盖达恐怖组织发动「持久自由」的军事作战中,在记取前苏联于阿富汗战役失败的教训,为避免重蹈覆辙,充分运用油气弹特性对付以山地为掩护之神学士政权部队,并获得良好成效。

油气弹产生的油气云在一定空间,同时瞬间极速爆炸,其所反应出之效能有高温、窒息、超压及爆震波等,甚至会产生微量电磁脉冲。


将来台海一但不幸开战, 解放军二炮部队的地对地战术导弹,炮兵部队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空军航空兵的燃料空气炸弹,将在战争爆发后,攻击台湾的机场、码头,通讯中心,导弹阵地,雷达站等重要军事设施,这些目标将被炸成一片火海... 所以台独份子们最好别玩火,搞台独,否则的话,小心我军的卫国天火,火葬了你们.


[有关技术资料引自杂志和网上,谢谢]论据[二]

台湾"东森新闻网"有一篇台军高层将领证实[中国导弹换装「油气弹」弹头]的新闻

独家/颠覆传统武器 中国导弹换装「油气弹」弹头
2002/11/14 11:17

记者陈东龙?台北报导

国防部长汤曜明13日在立法院针对中国军力对台威胁进行专案报告的同时,一份来自军情单位的「技术情报」资料却也显示,中国解放军在距台400里范围内的4个战术飞弹发射单位,大部分导弹弹头在今年秘密换装「油气弹」弹头。由于油气弹比传统高爆药(TNT)破坏力强得多,一般可达3~5倍TNT当量。加上TNT是点爆炸,油气弹是面爆炸,使得油气弹特别适用于对爆震压力敏感的软性目标,十分适合使用在台湾这个人口高度密集而军事营区逐渐走向集中的战斗环境。因此国防部已准备在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中,增编反制「油气弹」的相关预算。


军方情报官员指出,中国自从在1995年向俄罗斯购买1万具「施米尔」(SHMEL)单兵火箭油气弹,供空降兵部队及特种部队使用,并获得授权在大陆生产(不包含发射装置)。此项军购合约已于1996年完成,而且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将其列入空军空降第15军制式装备,并在1995、1996年空降兵实兵演习中公开亮相,由于使用效果让解放军总参谋部高级干部相当满意,因此情报单位已得知这项装备已准备在近期内大量生产,普遍配赋各部队使用。对攻击机场、通讯中心等重要军事设施之目标,及运用在城市巷战中,尤具杀伤力,于未来对我威胁极大。

此外,情报官员也说,据中国所编「登陆战役」一书显示,中国二炮部队于未来对台作战时,主要用于参加夺取制空、制海权和预先火力准备,支援登陆作战。因此解放军总参谋部在1999年全力落实「科技建军」的同时,也指示进行战术导弹装配「油气弹/燃料空气炸药」弹头的研究。

这项研发成果,「我们的情资已显示在去(2001)年夏季完成。」情报官员表示。

事实上情资显示,中国北方公司(NORINCO)于1990年曾研制发展出一种具高燃烧与高爆震之新型「油气弹」,主要系藉其瞬间引爆弥漫在广大区域上空之油气云产生摧毁作用,对被攻击地区造成毁灭性破坏与短暂性真空状态,局部取代战术性核子武器,此种武器解放军称为「高阻炸弹」或「云爆武器」,属于第二代「油气弹」。1991年中国完成子母型「油气弹」产制,并于同年在法国巴黎公开展示250公斤与500公斤两型弹种,内装3枚子炸弹。可挂载于强五、歼五、歼六、歼七、歼八及苏恺廿七等机种上。

1996年3月中国进行第三波「联合96」军事演习,在大陆西北新式武器威力展示演练中,由苏27型战机以时速650~1,100公里航速、航高100~200公尺投掷4枚「油气弹」,该型「油气弹」人员杀伤范围为半径50~60公尺,地雷摧毁范围为40~50公尺,停放地面之飞机摧毁范围为60公尺。一次投弹威力范围可达1,600×400平方公尺以上。

此外,中国也发展出「卫士一B」(WS-1B)型多管火箭使用的油气弹(WS-1B),由卫士一B型多管火箭系统投射,此系统中国航天军工部于1998年研发出来,为超远程「卫士一A」型多管火箭改良而成,射程较远,可达180公里,以轮型车辆为载具,装有4管火箭发射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但解放军却仍认为射程不足,再以「卫士一型」为基础发展出「卫士二型(WS-2)」,据了解此型火箭弹径较大,精度高,火箭终端装置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施终端弹道修正,每具火箭(4枚火箭弹)射击最大散布误差不超过500公尺。

情资显示,解放军一个配赋6具一个火箭连一次齐射爆炸范围,概约在3,0000平方公尺,特别适合对面状目标做攻击,即使对点目标,也能在密集火力下命中。对攻击机场、港口及机甲部队等目标,比东风导弹更具威力,可大幅提高解放军犯台火力强度,有效降低作战成本。

再由于其最大射程可达360公里,部署于福建沿海,均可涵盖台湾西部地区,对我极具威胁。

官员指出,与传统高爆药比较,「油气弹」确实能获得更大的战场效益。传统武器所使用之弹药大部分内装高爆药,爆炸时因炸药本身即含有氧分子以提供爆炸所需之氧气,因此可以在无氧状态下及水中爆炸。然而油气弹爆炸时所需之氧气是来自于空气,无需自带助燃分子。

换言之,同重量的油气弹与传统高爆药相比,油气弹因会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故比传统高爆药破坏力强得多,一般可达3~5倍TNT当量;在威力范围上,则较传统高爆药大3倍,其中高威力之油气弹甚至可达5~8倍以上。另外油气弹之超压持续时间亦比传统炸药长,如TNT在爆炸开始时之最高超压力(Peak Overpressure)虽较油气弹为高,但震波持续时间,仅为油气弹的四分之一,再加上TNT是点爆炸,油气弹是面爆炸。也由于这些特性,使得油气弹特别适用于对爆震压力敏感的软性目标,如动、植物、人员、轮型车辆、薄弱的工事、通信设备、飞机、地雷、水雷等。

由于「油气弹」十分适合使用在台湾这个人口高度密集而军事营区逐渐走向集中的战斗环境。因此国防部已准备在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中,增编反制「油气弹」的相关预算。官员表示「现在不做,真的就来不及了。问题是如何让长官与社会大众了解这种「颠覆传统」的恐怖武器。」

官员说,如今这项高效能武器系统已装备到M族导弹上,对台湾军事等「窒息点」的攻击将更具威力,尤其中国「M-9」飞弹最大射程之飞行时间仅为7分8秒,「M-11」飞弹判约5分钟,而「东风21号」飞弹则少于14分钟,我方可供预警之时间极为短暂;且弹道飞弹发射后即爬升至大气层外层,弹道最高点至少100公里,一般雷达难以掌握其航迹,即使雷达能于飞弹重返大气层时侦知,所容许之反应时间亦仅数十秒,以我现有防空武器,将难以有效达成拦截摧毁之目的。 [完]




新闻小辞典/中国导弹「油气弹」简介 2002/11/14 11:34


 记者陈东龙?台北报导

油气弹(Fuel Air Explosive,简称FAE)亦称之为云雾弹、云爆弹或燃料空气炸弹,系利用高挥发性燃料浮质与空气混合,在目标区引燃产生爆炸,同时大量消耗空气中之氧气,造成爆炸区短暂缺氧状态,而达到杀伤及破坏目的之武器。所以说这种武器的炸药就是燃料加空气,而非一般我们所熟悉的固态军用火(炸)药(如TNT)。


根据军方资料显示,油气弹运用方式甚广,如纵火、杀伤、排雷等,其一般运用方式可用于,攻击面目标、清扫阻绝、排雷、有效击毁机舰、摧毁「软目标」以及消除生化战剂。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曾经使用过在迫击炮弹内装乙炔,使其与空气混合后点火产生爆炸,以增强杀伤威力,但因效果不佳而作罢。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有系统之研究,把装有丙烷、乙炔的燃料筒,从空中投下,俟燃料筒破裂燃料散出后,再以曳光弹射击油气云,希望能将之引爆,结果亦不甚良好,且实验方法粗糙,进展非常缓慢。

直到1961年美国海军武器试验站(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在加州中国湖(China Lake)进行油气弹的可行性研究后,始于1962年开始进行雏型油气弹(FWS-1)之设计、实验及评估,并成功将其运用于越南战场上。发展至今,油气弹之技术不仅已趋成熟,且在战争中被广泛的运用。

油气弹爆炸原理,主要使用燃料大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高挥发性之易燃燃料,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由于第一代与第二代油气弹均须实施两次式引爆,也就是第一次先引燃高爆药,并将装填之燃料散布至空气中,使其形成油气云;第二次则待油气云形成后引爆,产生爆震波、超压及高温之杀伤效能。因此在第一、二次引爆时会造成时间差,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武器系统可靠度低,也不适宜在高速状态下使用,而限制其使用之范围。

特别是第二次引爆装置,对于精确度和整体环境配合的要求甚高,如引爆油气云之浓度、点火高度、点火起爆延迟时间等之控制,风速、空气湿度等大气环境中气象条件的配合,以及油气云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等等,均将使爆炸能量相对降低。此外第一、二代油气弹投射时,均须使用减速伞来减低投掷速度,以利燃料与空气之混合,故第一、二代油气弹最大特征即为具有减速伞装置。此一装置不仅增加油气弹本身之重量与体积,更限制了弹头与载具之酬载率。

第三代油气弹与第一、二代油气弹最大不同,乃在于其仅需一次引爆即可完成,不仅简化武器构造,降低制造生产成本,亦加大运用效果,对武器性能、战场存活率及战术运用弹性,均获得重大进步与改善。早于1987年起,美、俄、加拿大等国即已展开第三代油气弹之研发;另根据资料显示,中国亦早已着手研发,最近可获致技术之突破。

美军于「911」事件后,对盖达恐怖组织发动「持久自由」的军事作战中,在记取前苏联于阿富汗战役失败的教训,为避免重蹈覆辙,充分运用油气弹特性对付以山地为掩护之神学士政权部队,并获得良好成效。

油气弹产生的油气云在一定空间,同时瞬间极速爆炸,其所反应出之效能有高温、窒息、超压及爆震波等,甚至会产生微量电磁脉冲。


将来台海一但不幸开战, 解放军二炮部队的地对地战术导弹,炮兵部队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空军航空兵的燃料空气炸弹,将在战争爆发后,攻击台湾的机场、码头,通讯中心,导弹阵地,雷达站等重要军事设施,这些目标将被炸成一片火海... 所以台独份子们最好别玩火,搞台独,否则的话,小心我军的卫国天火,火葬了你们.


[有关技术资料引自杂志和网上,谢谢]
顶一下。燃料空气弹中国早有了,89年兵器知识就有一幅此弹的照片
很早以前看过一篇文章,燃料空气炸药也分先进和不先进的。好像当时的技术是能够达到同等体积的黄色炸药的10倍威力。而研究中的是20倍威力。
简直可称的上是小型原子弹!
我们都用好久了,老型号的我们早在X战时期就用过了(但是不是自己的)。结果有枚没爆,为了不让敌人得到未爆的弹头,我们一个连冲锋没能拿下那个山头,后来一个营上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