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去竞标瓜达尔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18:59
中国没去竞标瓜达尔港
2006年12月15日 10:35
巴基斯坦主流大报《黎明报》商业版12月10日登载了一篇不起眼的报道“瓜达尔港运营商业已选定”。报道称,新加坡港务局在瓜港运营权竞标中胜出,经营意向书已提交联邦政府等待最后审批。然而,这件事情12日却被外界媒体赫然演绎成“中国争夺巴国瓜达尔港失败,泛亚能源走廊构思遇阻力”,极力将港口竞标政治化。
瓜港地位很特殊
瓜达尔港处于中亚、西亚、南亚、印度洋、东亚交错的十字路口,是巴战略区位价值集中所在,一旦成功运作,将成为向中亚国家提供商品货物、资源能源流通的最近出海口,成为从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通往亚太地区的重要海上航站。它靠近波斯湾,离石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约400公里,处于全球能源产地和油气运输的敏感地带。巴倡议的“能源走廊”计划就以之为起点。此外,作为巴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瓜港还可作为重要海军基地,为巴海军提供有效战略纵深。优越而敏感的地理位置,使瓜港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注意。
外界炒作中国野心没依据
新加坡公司胜出后,立即有评论认为中国公司竞争失败,中国“泛亚能源战略”受阻。香港《亚洲时报》12日报道说,为确保石油安全到达中国,中国考虑建立从巴港口经陆路至中国的能源通道,即所谓的“泛亚能源走廊”,而这一战略构想如果实现,“亚洲的地缘政治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2005年美国防部的内部秘密报告《亚洲能源未来》也称,“中国在瓜达尔港有战略意图”,认为中国正在加强军事力量,采取“珍珠项链”式的战略,沿着以中东为起点的海上航道建立基地,搜集海外情报,以便向海外投放力量,保护自己的石油运输。日本媒体也曾指出,未来建成的瓜达尔港将成为中国在印度外围部署的前沿设施的“中央节点”,“中国正在平静蚕食印度的战略后院”。甚至一些印度媒体断言,中国是以援建为名,其实是“向印度洋扩张”。
所有这些“中国威胁论”其实都没有确凿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此次并未参与最后的竞标,因为中国公司早已意识到自己在港口管理运营方面有欠缺,而瓜港参照迪拜模式建设,巴政府希望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大型转运港口经营经验以及融资能力。
对“军港说”,傅小强称,瓜港虽然有作为军事港口的优良条件,但巴政府对其定位就是贸易枢纽,主要是开发其商业价值,巴政府正在建设的军港是离瓜港不远的帕斯米亚。
傅小强认为,美印不断炒作所谓的“能源通道说”、“珍珠链战略说”“私心不小”,因为美国对这个港口垂涎已久。上世纪90年代初,美就曾向巴政府提出租借瓜港作为其航母停留处,但遭拒绝。“9·11”后,美逐步将矛头指向中国,把中国在印度洋的所有动作联系起来,认为“中国有野心”。印度想独霸印度洋,不愿看到中国在这里的影响力扩大,也不断把矛头指向中国。
世行要巴军方“别插手”
采访中傅小强表示,从最近中巴两国的合作态势来看,中巴的战略合作不会因瓜港运营权竞标结果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巴国内有分析认为,中国此次不参与竞标,正是避开矛盾,避免成为巴国内矛盾和地缘政治的替罪羊,而巴媒体对中国政府和公司在瓜港未来发展中发挥作用依然有很高期待。
在巴媒体报道瓜港运营商竞标结果前一天,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巴基斯坦交通竞争力报告》,警告巴军方要少介入港口业务。报告认为,“在瓜达尔港管理中,几个重要职位都被巴基斯坦海军把持”,而这样将影响瓜港在世界海运业竞争中的表现,也不利于它在海运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无论巴政府选择哪家公司作运营商,瓜港都应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港口和一个向全世界开放的港口。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环球时报》 (2006-12-13 第02版)中国没去竞标瓜达尔港
2006年12月15日 10:35
巴基斯坦主流大报《黎明报》商业版12月10日登载了一篇不起眼的报道“瓜达尔港运营商业已选定”。报道称,新加坡港务局在瓜港运营权竞标中胜出,经营意向书已提交联邦政府等待最后审批。然而,这件事情12日却被外界媒体赫然演绎成“中国争夺巴国瓜达尔港失败,泛亚能源走廊构思遇阻力”,极力将港口竞标政治化。
瓜港地位很特殊
瓜达尔港处于中亚、西亚、南亚、印度洋、东亚交错的十字路口,是巴战略区位价值集中所在,一旦成功运作,将成为向中亚国家提供商品货物、资源能源流通的最近出海口,成为从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通往亚太地区的重要海上航站。它靠近波斯湾,离石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约400公里,处于全球能源产地和油气运输的敏感地带。巴倡议的“能源走廊”计划就以之为起点。此外,作为巴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瓜港还可作为重要海军基地,为巴海军提供有效战略纵深。优越而敏感的地理位置,使瓜港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注意。
外界炒作中国野心没依据
新加坡公司胜出后,立即有评论认为中国公司竞争失败,中国“泛亚能源战略”受阻。香港《亚洲时报》12日报道说,为确保石油安全到达中国,中国考虑建立从巴港口经陆路至中国的能源通道,即所谓的“泛亚能源走廊”,而这一战略构想如果实现,“亚洲的地缘政治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2005年美国防部的内部秘密报告《亚洲能源未来》也称,“中国在瓜达尔港有战略意图”,认为中国正在加强军事力量,采取“珍珠项链”式的战略,沿着以中东为起点的海上航道建立基地,搜集海外情报,以便向海外投放力量,保护自己的石油运输。日本媒体也曾指出,未来建成的瓜达尔港将成为中国在印度外围部署的前沿设施的“中央节点”,“中国正在平静蚕食印度的战略后院”。甚至一些印度媒体断言,中国是以援建为名,其实是“向印度洋扩张”。
所有这些“中国威胁论”其实都没有确凿根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此次并未参与最后的竞标,因为中国公司早已意识到自己在港口管理运营方面有欠缺,而瓜港参照迪拜模式建设,巴政府希望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大型转运港口经营经验以及融资能力。
对“军港说”,傅小强称,瓜港虽然有作为军事港口的优良条件,但巴政府对其定位就是贸易枢纽,主要是开发其商业价值,巴政府正在建设的军港是离瓜港不远的帕斯米亚。
傅小强认为,美印不断炒作所谓的“能源通道说”、“珍珠链战略说”“私心不小”,因为美国对这个港口垂涎已久。上世纪90年代初,美就曾向巴政府提出租借瓜港作为其航母停留处,但遭拒绝。“9·11”后,美逐步将矛头指向中国,把中国在印度洋的所有动作联系起来,认为“中国有野心”。印度想独霸印度洋,不愿看到中国在这里的影响力扩大,也不断把矛头指向中国。
世行要巴军方“别插手”
采访中傅小强表示,从最近中巴两国的合作态势来看,中巴的战略合作不会因瓜港运营权竞标结果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巴国内有分析认为,中国此次不参与竞标,正是避开矛盾,避免成为巴国内矛盾和地缘政治的替罪羊,而巴媒体对中国政府和公司在瓜港未来发展中发挥作用依然有很高期待。
在巴媒体报道瓜港运营商竞标结果前一天,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巴基斯坦交通竞争力报告》,警告巴军方要少介入港口业务。报告认为,“在瓜达尔港管理中,几个重要职位都被巴基斯坦海军把持”,而这样将影响瓜港在世界海运业竞争中的表现,也不利于它在海运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无论巴政府选择哪家公司作运营商,瓜港都应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港口和一个向全世界开放的港口。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环球时报》 (2006-12-13 第02版)
  奇怪,中国为何没有参与竞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