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舰导弹发展之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08:10
]]
再之后,为提高“海鹰”-1导弹的战术性能,配合新一代的051G1驱逐舰(即后来的165“湛江”舰)的研制。1983年,在南昌飞机制造厂彭历生的主持下,为“海鹰”-1换装了旨在提高抗电子干扰、抗海浪干扰和提高突防能力的LM-1A型频率捷变雷达;换装了降低导弹平飞高度的263C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平飞高度降至20米以下;换装具有30°扇面发射射界的新式自动驾驶仪。1985年7月至9月新型导弹由109号“开封”舰首次试射,获得4发4中的成绩,1986年投入生产。1986年12月,改进后的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被命名为“海鹰”-1甲(“海鹰”-1A)舰舰导弹。其标准的导弹武器系统配置包括——海鹰-1甲导弹(每舰6枚),352甲攻击雷达,347S/347C雷达(兼用),991型作战指挥系统(即ZKJ-4A)及ZJ-7A指挥仪。后来,又用“海鹰”-1甲舰舰导弹技术改进为“海鹰”-1甲岸舰导弹,与864型岸炮校射雷达配合工作。使“海鹰”-1甲成为岸、舰通用型导弹。可实现15米高度的巡航,8米高度的末段飞行——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由“上游”-1甲验证的二次降高技术。
与此同时,为应对来自北方的空中威胁,配合我军对抗飞航式导弹的试验研究与训练,“海鹰”-1号又先后发展出“海鹰”-1B靶弹和“海鹰”-1YB有源靶弹,前者用于模拟空地导弹,配合“红旗”-2地空导弹,后者则主要用于模拟舰空导弹。而由此看来,关于时下颇为时髦的反导问题,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也未必十分新鲜。
在研制“海鹰”-1的同时,另一个岸舰导弹系统项目也紧随其后上马。这是1965年初,由三院总体部在已有的论证基础上提出的另一个方案。也是基于“上游”-1导弹进行改型,进一步增加射程,弹上成件要求与“海鹰”-1通用的。当年4月获得国防科委批准通过。8月列为国家发展型号,1966年被命名为“海鹰”-2导弹。两个如此相近的项目几乎同时上马,且彼此不存在竞争关系。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从企业隶属关系将,“上游”-1/2以及“海鹰”-1系列的生产是又航空开业部门,具体的说是南昌飞机制造厂承担,而其余型号的生产则属于航天部门。
“海鹰”-2的设计相对较为成熟。为加大燃料装载量,重新设计了导弹弹体中段,采用承力箱结构。这样能够在增加燃料容量的同时,加大弹体结构强度。在设计中使用了从苏联进口的“乌拉尔”计算机。1966年8月组装出静力试验弹。
  按照544和“上游”-1导弹的技术规定,需要用两发导弹弹体进行全程发动机热试车。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时工厂情况较为混乱,难以保证进度。因此有人提出用一发弹的弹体做两次试验,即使试验不成功,也只需更换电缆和舱内部件。在第一次试车时,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喉部被烧穿,更换后继续试车。第二次试车获得成功。这个试车的弹体又被改成了振动试验弹,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就这样创造出了世界导弹研究史上的一个奇迹。1967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才正式批准研制“海鹰”-2岸舰导弹,此时导弹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整体组装阶段。当年秋季,前往锦西23基地作飞行试验,秋季是锦西23基地最好的试验季节。在这里遇上“海鹰”-1导弹也在进行打靶试验,而且正为上文提及的接连出现近失弹,没有命中目标而忙呼,“海鹰”-2研制人员同时也参与到了为“海鹰”-1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的技术攻关中。
9月29日,“海鹰”-2首发直接命中目标。10月27日打靶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到场观看。这发导弹也很精彩地直接命中目标。1968年秋季又是两发两中,这样“海鹰二号”导弹以四发四中的成绩圆满结束了试验性飞行。研制中的技术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真正的麻烦出现在生产上。按照试验大纲必须进行7发弹的试验,达到5发命中才能算合格。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领导机构一片混乱,大批干部被下放劳动,想生产出7枚弹很困难,连人都找不齐。最后是留守的几个人员,用剩下的零部件,竭尽全力精心凑出了5发弹。尽管如此,这些弹运到锦西23基地后,发现质量问题很多,参试人员只好日夜连续奋战进行调试和排查故障。试验结果取得了5发4中。其中进行最大射程试验的那枚导弹曾经还临时修补过箱体泄漏并更换过雷达,不过还是在最大射程上直接命中了靶船。试验最小射程的那枚弹是近弹,在靶前250米处入水爆炸。在发射最后两发弹时,采用的是两发齐射,双双命中目标,战斗部能将靶船2/3炸碎。
相对于“海鹰”-1,“海鹰”-2导弹的外形基本没有变化,但体积进一步的增大——这一点最终限制了“海鹰”-2的使用,使其在后来无缘成为舰用弹,全长达到了7.84米,全重2988千克,有效射程达95千米(数据来源于对出口型号的介绍)。这一射程已经存在了超视距探测的问题,在水天线之外,有约40千米的射程为雷达盲区,而当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非常简单——将331型雷达部署在沿海高山之上来延伸探测范围。国外很多刊物都曾记载用于051驱逐舰的“海鹰”-1导弹射程为95千米,究其根源,恐怕就是将“海鹰”-1与“海鹰”-2混淆后的一个误判,同样的错误在对中国护卫舰的描述中也出现过,053系列所装备的“上游”-1/2导弹同样常被误认为是所谓的“射程95千米的海鹰-1”,而这种错误又被国内很多媒体照搬了回来而广为流传。根据境外媒体的报道,“海鹰”-2开始大规模列装中国海军岸防部队应该是在1980年前后,之后不久,便又推出了被命名为C-201的出口型。
同中国的大多数导弹一样,“海鹰”-2同样演化出了大量的渐改型号,根据已经公布的信息,尤其直接演变的大致有两个系列,即“海鹰”-2甲(A)、2乙(B)。
“海鹰”-2甲:为克服原雷达末制导抗干扰能力差,换装了红外导引头,故又称“海鹰”-2红外弹。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反舰导弹初期论证阶段,钱学森教授就曾提出导弹末段使用雷达制导易被干扰,应发展红外制导的意见。之后,由三院红外激光研究所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终确定采用锑化铟红外导引头,并先后研制成功锑化铟红外导引头和氟化镁玻璃罩等设备,随后通过6次海上试验完成红外导引头样机试验——也就是后来的DH系列红外导引头的开始。同时,航天三院开始进行“海鹰”-2红外弹的总体方案论证,其中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导弹头部与红外导引头的匹配问题,最后,确定为“海鹰”-2甲选择了更为圆钝的小球头外形,这也是“海鹰”-2甲最明显的外部特征之一,同时对头部弹身相应采取了加固措施;红外导引头由原定的液氮冷却改为气冷;设计了零位回调机构,对光轴相对弹轴的位置进行控制。
1980年9月,“海鹰”-2甲以6发5中完成定型飞行试验,1982年,正式定型。尔后,三院技术人员又对“海鹰”-2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即使用了新的更为灵敏的红外导引头,改进了调制方式,从而扩大的锁定范围;用无线电高度表取代膜盒式气压高度表,以降低飞行高度。新的改型在1984年以3发3中通过鉴定性飞行试验,1985年6月通过定型,定名为“海鹰”-2甲Ⅱ型。之后又再次改进,新的型号称为“海鹰”-2甲Ⅲ型。
“海鹰”-2乙:为提高“海鹰”-2突防能力,1975年由三院进行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新型号称为“海鹰”-2乙,主要对“海鹰”-2的控制、控制回路中的高度支路进行了大改,采用单脉冲体制的650型雷达导引头,并改装了高精度低空型无线电高度表,其巡航段高度降为30-50米,进一步提高了突防能力。1979年,“海鹰”-2乙飞行试验成功,1984年1月正式定型。此后,三院三线基地工厂又为“海鹰”-2乙换装了捷变频体制导引头,并于1989年试验成功,之后定名为“海鹰”-2乙Ⅱ型。
而据海外媒体的说法,“海鹰”-2乙Ⅱ型还有一个增程改型,称为C-201W,这是一型大型远程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导弹。以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弹体后部仍为并联固体火箭助推器,制导体制为惯性加雷达制导。射程达200千米。从名称上看,这应是一型出口型产品,但是否存在对应的型号装备国内,仅凭笔者手中的信息尚不得而知。
而“海鹰”-4岸舰导弹则可能是“海鹰”—2直接派生出的又一型号,根据海外刊物的介绍,它是在海鹰-2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其动力装置采用了一台重量为300千克的轻型固体助推器和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使用的是普通航空煤油,从而使导弹的发射重量减少到2000千克, 并将最大射程增加到150千米。从“上游”-1到“上游”-2A的发展过程来看,至少在逻辑上,这种说法的确不存在什么说不通的地方,当然,是否属实则是另一回事。
“海鹰”-4导弹长7.36米,弹径0.76米,翼展2.4米,导弹起飞重量岸舰型为2000千克,空舰型为1740千克;有效作战范围为35-135千米,巡航飞行高度为70-200米,单发命中概率为70%。
“海鹰”-4反舰导弹制导模式与“海鹰”-2/2乙可能完全相同,即巡航段惯性制导和末段雷达导引头制导。海鹰-4反舰导弹在初始阶段的飞行高度为200米,在巡航段的飞行度高为70米,而在末段的飞行高度为8-15米。如果这些数据属实,那么也许这个所谓的“海鹰”-4可能仅仅只是“海鹰”-2的简单的增程型——其精度和巡航高度都不及“海鹰”-2的改进型,另一种可能是上述数据属于某一出口型,而其性能在原型基础上被加以“缩水”。
海鹰-4是一种多用途导弹,除作岸舰导弹使用外,也能作空舰导弹使用。1989年4月的《现代军事》杂志以及1994年的《中国航天》增刊还曾援引海外媒体的报道,披露了一种海鹰-4的增程型号XW-41(巡航涡喷-41),射程增加到200-300千米,可在陆地或空中发射。从照片上看,XW-41保持了“上游”/“海鹰”系列一贯的气动布局,只是在腹部多出了一个进气道(而对比最近出现的“YJ-63”导弹,后者进一步的给为由四片翼面组成的X形尾翼),而在近期电视以及官方杂志公开报道和流传于网络的图片中,我军的轰-6轰炸机也曾挂载类此外形的导弹多次出现在画面中。
关于“海鹰”-2的演化,这里还有一段摘自1987年的一份《简氏防务周刊》的无法加以证实的文字:

70年代印巴战争期间,一个中国顾问小组曾经考察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遭袭击的情况。印度海军用导弹快艇袭击了港口储油设施,造成了巴基斯坦方面重大损失,所用的导弹是苏联П-15反舰导弹,也就是中国仿制的544导弹。不久后,中国开始探索对陆地目标攻击的飞航式导弹技术。7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巡航导弹”这一称呼来源于当时美苏裁军谈判,将美国对陆攻击远程飞航式导弹称为巡航导弹,将短程的战术飞航式导弹依旧称为飞航导弹。因此,中国在1977年提出的规划中,巡航导弹明确定义为对陆地目标实施远程打击的飞航式导弹。1976年初,正式展开战术型巡航导弹的技术研究,先后组织多次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相继对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地形匹配技术、气动外形、回收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展开了预研,同时也对小型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景象匹配技术进行初步探索。项目工程代号为“鲲鹏”-5型地地战术巡航导弹。
“鲲鹏”-5型导弹是以“海鹰”-2岸舰导弹为基础,改装涡喷发动机,增加进气道。当时制约中国巡航导弹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不可能满足高亚音速和长航时要求,必须采用喷气发动机,而当时中国唯一可以使用的小型发动机是涡喷11。这种发动机是60年代中期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的“火蜂”无人机J85-100发动机的仿制品。在被中国空军击落的“火蜂”高空无人机中,至少有一架基本完好,只有机翼和控制设备受损,从而使中国获得了完整的小型发动机样品。1971年试制成功,并于1978年定型。由于“鲲鹏”-5号项目进度缓慢,这种发动机最早安装在“海鹰”-4号岸舰导弹上,该型导弹是“海鹰”-2型导弹试飞器SFQ-1的战斗型,射程有了很大提高。
1978年底,飞航导弹研究院正式接受了射程300千米的“风雷”5号巡航导弹研制任务,该项目的最终结果不得而知。研制的成果可能就是SFQ-1试飞器和改进涡喷-11而来的FW-41发动机。1983年中国完成了“鹰击”-41号战术巡航导弹论证和“鹰击”-42号战略巡航导弹研究报告,“鹰击”-41号被选中作为三军通用型战术导弹。

显然,由于我国一贯严格的保密规定,以上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值得怀疑,这里所要说的是,仅仅就理论上来讲,“海鹰”系列导弹,甚至在完全不加改装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某些场合下投入对陆作战。前文中所提及的印度海军袭击卡拉奇港发生于1971年12月,事实证明即使是П-15所使用的圆锥扫描雷达,也可以锁定如储油罐之类的目标。同样的,如果是处于沿岸或浅纵深地区的大型雷达站、金属结构桥梁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以及具有点片状红外特征的目标(对“海鹰”-2甲而言)都有可能遭到“海鹰”的攻击,不过,这只可能作为一种临时的应急方案。而更进一步的,在中、俄“和平使命”联合军演露面的新型地空导弹表明,通过对动力、制导装置和战斗部作相应的变动,在第一代反舰导弹基础上发展针对陆上目标的巡航导弹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当然,最后还需决定于是否存在这样的需要。
由“海鹰”-2派生而来的另一个家族是“鹰击”-6空舰导弹,虽然从名称上它属于“鹰击”系列,但从技术传承的角度考虑,为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笔者仍将其放在这个章节来记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海、空军先后均提出为轰-5、轰-6轰炸机装备导弹武器以增强轰炸机突防能力的设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初所要求,并非是空舰导弹,而是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的空地导弹。前些时候,曾有人撰文批评当时的中国空军战术思想落后,缺乏主动进攻的理念,看来事实未必如此,真正限制空地弹出现的,是当时薄弱的技术基础,60年代中国的电子工业还无法开发出可用于空地导弹制导的导引设备。1965年,空军正式向中央军委申报,要求安排导弹的研制工作。文件中要求研制射程不小于150千米,全重低于3吨的空射导弹,导弹以对地攻击为主,兼顾打击海上目标。作为技术上的折中,1966年七机部三院制定了空舰导弹的总体方案,并命名为“风雷”-1导弹,计划以此为技术储备,待技术成熟之后,以此为基础开发空地导弹,工程代号371。1966年10月,确定371工程总体和战术指标,1967年5月,国防公办和国防科委对总体方案进行了审定。方案以“海鹰”-2为原型,这一方案利用了原有的弹体设计,主要的设计重点在于导弹制导、控制以及和飞机的技术整合。由于特殊的原因,之后不久,研制工作在1969年。被迫中断,1975年9月,由中央军委批准,恢复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同年在路史光和杨经卿的先后主持下,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明确研制要尽可能的利用“海鹰”-2已有的技术成果,之后走渐改路线。
1977年4月,三机部、四机不、五机部、八机总局和海军联合审定了空舰导弹系统方案,并确定将轰-6甲改为空舰导弹载机,挂载方案为在两翼下挂载导弹两枚。同时确定,导弹系统由三院负责研制,载机由西安飞机制造长负责改装,并分别命名导弹和载机为“鹰击”-6空舰导弹、轰-6丁飞机。1977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轰6丁型飞机挂鹰击6号导弹武器系统研制总方案》,各项工作随即迅速展开。之后,1983年7月,方案略加进行了改动,为“鹰击”-6加装了惯导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控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鹰击”-6型导弹的试验可作远比普通的舰舰弹和岸舰弹要复杂,其试验区跨越两省三市,设计两个大军区,测控站点数量多,分布广,连靶标也是专用的,工作极为繁杂,而技术人员又无法随机观察。1978年,“鹰击”-6首次飞行试验在陕西阎良进行,在轰-6丁起飞后不久,机体开始剧烈振动。经过分析,由于弹仓要挂载导弹,开后被改大,导致飞机速度增大是机身刚度下降,后重新设计了弹仓口,之后飞行试验正常,空中模拟燃料放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1981年,火控系统装机精度试验成功。同年,导弹海上飞行试验中,安排了模拟带飞试验,即出按下投弹按钮后不投弹,其他动作完全按真实投弹程序进行。这一方式解决了飞机振动等技术问题,并缩短了试验周期,是中国导弹研制中的一项创新之举。1982年,“鹰击”-6进入全武器系统研制性海上飞行试验,1982年6月19日首枚导弹由轰-6丁低空发射,直接明知靶标。1984年,以4发4中完成定型试验,并投入生产。1986年,“鹰击”-6正式设计定型,出口编号C-601,次年进入中国海军序列。
“鹰击”-6沿用了“海鹰”-2的气动外形,属“发射后不管”武器,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制导为一部X波段单脉冲雷达。导弹全长7.36米,直径0.76米,翼展2.4米,全重2440千克,使用510千克的半穿甲战斗部(“海鹰”-2则为聚能爆破战斗部)——这是我国目前威力最大的空舰导弹。动力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无助推器,有效射程105-110千米。最大射程处以发射后不管方式命中率任高达90%。
在“鹰击”-6的基础之上,后来有对其动力装置、电气系统和末段制导雷达进行了改进,并换用新型高能燃料,射程增至200千米,新型号被命名为“鹰击”-61,出口编号C-611。轰-6丁经改进后,可通用“鹰击”-6和“鹰击”-61,可通过翼下挂载一次携带2枚。轰-6丁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在1800-2000千米之间,理论上一个海军轰炸机基地,可以对500-6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实施封锁。
而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一种名为“鹰击”-63的空地导弹首次刚开亮相。从画面上判断,它可能使用电视+指令制导,沿用了“鹰击”-6型的基本外形,但使用了X形尾翼,从弹腹的漏斗形进气道判断,估计应是以涡喷或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由此推测导弹重量应该大幅度减轻——新型载机的翼下的携弹数量增至4枚,而弹仓可能至少还可携带一枚。从之前的“上游”、“海鹰”系列推测,其射程可能不止演习中的“数十千米”。而从载机编号判断,“鹰击”-63至少已经装备空军部队,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空舰弹发展空地弹的设想看来已经成为了现实。
好贴!
科普啊
不错的贴,后面的呢?
中国很早就对冲压发动机导弹作出了努力, 后来的HY3和C101的出现证明了超音速的努力, 有没有这方面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