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战时期我军在陕北种"特货"的问题,欢迎大家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9:42
近来兄弟我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就抗战时期我军如何从万把红军成长为百万雄师进行了讨论,其中很重要就是这么多军队如何供养,武装.我从父辈口中听说当初我军曾广泛种植"特货"来换取银圆和物资.在网上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有说是的,有说是给中 共摸黑编造的,现在小弟也有点糊涂了,望大家指正!最好能列出佐证.
附资料一份,仅供参考.

漫谈“土特产”对革命的贡献


一、一点疑问

首先有一个疑问是长久使我感到困惑的,即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如果说内战时期可以用打土豪、斗地主、分浮财的办法来解决,那么抗战时期呢?那时搞了统一战线,不好打地主土豪了,此其一;根据地大多都很贫瘠,难以想象能够负担得起这么多军队和工作人员,此其二;抗战进入相持以来,我军基本上都是遇鬼子就躲,躲不过去才勉强打几仗,唤为“反扫荡”,更谈不上去收复日军侵占的失地,获得可观的物资补充,此其三。而日常消耗还是很大的,据说八路军每个指战员每天要有5分钱的菜金、1斤半粮食,此外每月还有战士1元、干部2元的津贴。到相持阶段,我军在各处扩编已达几十万人,再加上干部、工作员、民兵等等,少说也得百来万吧。即使是最低消费,每个月总得开支人头费不下数百万元,粮食数千万斤吧。这些如何解决?有人说不是搞大生产吗?比如南泥湾... 打住打住,南泥湾的产量我去查过了,1939年陕北留守兵团全年开荒25136亩,收获粮食38.85万公斤;1940年全年开荒20679亩,收获粮食36万公斤。每年收获的这点粮食大概仅够留守兵团自己自给一个半月。难道我党人士真乃特殊材料制成,不吃不喝居然也使得革命不断壮大乃至最后胜利胜利?近来看到一些文章,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发现“土特产”——大烟对于革命实在是功莫大焉。

我党我军对大烟的使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就经常将黄金、烟土这些体小易藏而价值大的东西作为地下活动的经费;红军在长征途中,一路上都是把大烟土当现金使 用,随时用烟土与所经之地的老百姓或国民党地方军队交换生活物资或枪炮弹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讲过:“有的红军战士回忆说,他 们曾用鸦片当作货币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等等。不过,在抗战时期在边区种植和贩卖鸦片则知道的人较少。台湾陈永发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红太阳下的罂粟花:鸦片贸易与延安模式》一文曾系统地阐述过这个问题,那篇文章俺没有看过,最近看了一些网络文章,又到超星上调出了《谢觉哉日记》和部分民国挡案文献等资料加以印证,略微查到一点蛛丝马迹而已。


二、老红军干部的回忆

有一位署名晓庄的曾在网络撰文提到采访一个陕北老红军的故事。该陕北老干部是当年刘志丹的部下,谈起改革开放后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落伍,他便耿耿于怀。谈到陕西地区毒祸猖獗的问题,这位老干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陕西地区的烟毒泛滥,正是当年抗战时期种下的祸根。

据这位老干部回忆, 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他被派到山西参与掌管一个抗日根据地的财政。一九四一年该根据地因为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不得不向延安方面告急。延安方面答应得非常痛快,没几天便派一支部队护送一批毛驴和骡子驮运物资到了山西。山西方面验货时才发现,除了几百件延安生产的土布军装外,还有几百斤大烟土。押运人员还带去了陈云的亲笔信,那信要求山西方面用这批烟土向当地国民党军队或日伪占领区换取必需的军事物资和生活物资。

这位老干部讲到此处,问晓庄是否会唱那首著名的《南泥湾》,然后又愤愤地说:“什么‘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说到处是大烟还差不多!” 原来,这位老干部当时因为对贩卖大烟想不通,便被抽调回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受训。根据边学习、边生产的原则,受训期间前往南泥湾,与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一同开荒种地。粮食确实种了一些,但好一点的地都被用来种了鸦片(想想上面的数据,每亩平均产量不过二三十斤,也委实低了点,这说明开荒的土地的确不是全种了粮食)。而且,王震的三五九旅还专门雇来工匠,把收获的鸦片加工成烟土,然后交由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集中保管,随时运往山西、河北等地,无论是国民党军守备区还是日伪占领区,谁给钱就卖给谁。事实上,因为日伪占领区很难进入,所以绝大部份边区烟土都被卖到国民党守备区,部份卖到民间,部份直接卖给国民党军队。

那位老干部说,他本人没有参加过长征。他在抗大受训时仍然表现出对我党作贩毒生意的无法理解,一些参加过长征的干部笑他“少见多怪”。那些长征干部还夸口说:“当年如果我们手里没有大烟土,早就饿死困死在长征路上了。”

贩卖大烟的行当实在不是什么体面光彩的事情,所以边区根据地统一将大烟称为“土特产”。这种“土特产”交给山西、河北的八路军经营时,则一律称之为“特品”或“特种物资”。在笔者看到《第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中曾写到:“留守兵团驻各地的部队.....积极开展贸易工作,主要输出一些食盐和一些土产,输入棉花、布匹、药品和一些自己不能制造的日用品。”时,还一直纳闷那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有何值钱的“土产”可以换来这大批的物资。看了上文,自然茅塞顿开。


三、革命的生意经

一般认为,从一九四○年冬开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政府就停止给八路军发军饷,用老毛的话说:“蒋委员长不给我们开饭了。”实际上,笔者怀疑,即使国府按原额准时地付给八路军军饷,也是杯水车薪。因为那时八路军已经扩展到几十万人了,国府当然不会按这个数字给钱吧。那时整个陕甘宁边区穷到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地步。老毛情急之下,将南汉宸委为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兼边区参议会秘书长。南氏掌印后,就“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即扭转了边区的财政窘境:

第一把火是纠正“片面施行仁政” 的作法,组织征粮工作团下乡,让老百姓把手里的粮食“自愿”地交上来。例如有些地方志或文史资料中曾写道:“群众宁肯以野菜度日,也不让八路军子弟兵挨饿。”这真是绝妙极了。

第二把火是趁日伪军控制山西及苏北的池盐产地之际,集中收购陕甘宁地区池盐产地的民间产盐,同时组织部队打盐,然后将盐价提高一倍。山西方面的国民党部队不同意这一价格,南氏便下令不准外运,直到国民党部队的库存告罄,边区政府自然发了一笔盐财。笔者在《谢觉哉日记》中曾看到一些有关盐品买卖的有趣记录。

第三把火便是由边区政府统一进行所谓的“土特产经营”。 边区政府里一直有人反对经营土特产这种生意,有几位老同志还给老毛写了两封信,历数经营土特产的弊端。 另外,西北局的一些领导,包括司令员高岗在内,都是这个意见:“宁可饿死,也不能做这个买卖。” 为此,老毛又召见南汉宸,嘱咐说:“我们要向人民说清楚,向全体干部说清楚,使大家都了解,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抗日和革命。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牺牲一切。”

有了老毛的支持,南汉宸便依靠经营“土特产”筹措到钱财,用这些“土特产”从国民党地区交换过来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军用和民用物资。一般认为,贩卖土特产的收入要占到边区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个别时候要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南汉宸因扭转边区财政状况,“功”不可没,而得到老毛的特别器重。一次江青见到南汉宸夫人王友兰,曾拍著她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的爱人真行,毛主席夸奖他,说他是这个!” 建国以后,南汉宸因有此救党大功,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之职。


四、外人日记中的有关记载

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的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日记》里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延安日记》里曾写道:“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 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 ,“政治局已经任命任弼时为鸦片问题专员...”

当彼得问及毛泽东:“特区的农民往往由于非法买卖鸦片受到惩办,而现在甚至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机关也在公开地生产 鸦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老毛没有吭声,一旁的邓发代毛回答说:“从前特区只是把盐和碱运往国统区。我们一挂挂大车满载著盐出去,带回来的钱袋却是瘪的,而且还只有一个钱袋。现在我们送出去一袋鸦片,就能够带回满满的一车钱。我们就用这些钱向国民党买武器,回头再用这些武器来收拾他们!...”

  下面的几段均摘自《延安日记》:

“中共政治局甚至批准,要加强发展公营的鸦片生产和贸易...要在一年内为中央政府所辖的各省的市场(叫作对外市场)至少提供一百二十万两的鸦片...”

“鸦片的事情,就是说罂粟的种植与加工,大部分将由部队来做管。贺龙的一二零师所在地是最主要的提供鸦片的地区(这个师已长期做这项生意)... ”

“毛泽东同志认为,种植、加工和出售鸦片不是件太好的事情。可是,毛泽东同志说,在目前形势下,鸦片是要起打先锋的、革命的作用,忽视这点就错了,政治局一致支持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

此外,彼得还写道:“解放区出现了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同样也出现了这种怪现象。他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 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著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日货都是由沦陷区日军仓库所直接供应的...”

从彼得的日记来看,鸦片的种植地区除了陕北外,晋西北也是个很重要的产区,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根据地比较偏僻,日本人也来打扰得少,便于进行秘密、成规模的生产。其它一些根据地由于情况比较复杂,相对少一些(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后面附件里的就是冀鲁豫边区的,国民党挡案中也曾提起浙西根据地也有此行径)。


五、国民政府挡案中的有关记载

鉴于鸦片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国统区,不能不引起国府各有关官员的注意。下面是从国民政府挡案中摘录的一部分有关记载目录概要:

1940年10月29日,朱家骅、徐恩曾报告:山西共党合作社公然售卖鸦片等情

1941年7月16日,第42军军长杨德亮报告:中共迫商人贩卖烟土。

1942年7月12日,财政部公债司抄送中共于陇东摊派公债、贩运毒品等情报函

1942年7月21日,傅作义(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报告:中共以种鸦片筹饷为由,拒绝国军派队巡查。

1942年7月28日,中央文化驿站榆林分站主任王廷龄报告:共党在晋西北广种鸦片情形。

1942年9月18日,朱绍良(第8战区司令长官)报告,中共在陕甘擅征盐税及禁止法币流通与倾销鸦片。

1942年10月2日,42军军长杨德亮报告:中共关中分区以鸦片抵发薪饷,每人二两。

1942年10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于陇东推销鸦片,以庆阳之驿马关及合水之西华池为中心,分设土膏店。

1942年12月4日,傅作义报告:中共与日军进行交易的情形。

1943年12月18日,朱绍良报告:中共当前运销鸦片及强迫人民种植情形。

1944年3月25日,傅作义报告:中共令积极推销烟土。

1944年4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于合水西华池设烟土公司,大量倾销鸦片。

1944年4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在绥德广种鸦片,并公开出售。

1944年10月18日,河南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刘茂恩报告:中共在豫鄂皖边区强迫人民种植鸦片。

1945年5月30日,顾祝同(第3战区司令长官)报告:中共于浙西擅设出口税局并大量种植鸦片。


六、《谢觉哉日记》中的有关内容

如果有人不相信国民党方面的报道或者外国人的记载,那么在负责边区政府事务的谢觉哉老先生的日记里到可以提供一个佐证。谢老在日记中把鸦片一律称为“特货”。下面摘录几条关于“特货”的情况:

1)“就是特货一项得的法币占政府收入……尽够支用。”(1944年1月18日,从这里可以看出,仅“特货”一项的收入就足够边区政府的支出开销了)

2)“特货多边币少,将来不得了”(边币收回,特货跌价,买特贷的不得了)”(1944年3月12日,“特货”之多,都到了跌价的地步)

3)“领导机关发动一件事,必须十分考虑周到,常常一小步差错,在群众中可闹出大乱子。‘特货内销’即其一例。”(1944年3月14日,“特货内销”该不是指就地卖给当地群众吧?难怪会出大乱子。)

4)“据调查边区内存的法币不下二万万元,无疑是由特货补足普通物品入超而有余来的。”(1944年4月9日,出售“特货”的收入减去购货开支,还有大量顺差,竟不下两亿元)

从谢老日记中的上述记载中不难看出,“特货”的经营几乎是边区唯一的大宗收入来源,且使得贫瘠的边区得以扭“亏”为“盈”,是我党我军在八年抗战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谢老的日记里还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退伍军人,用其积蓄买了几两“特货”,准备外出出售,结果在关卡被查扣没收,于是“变穷了”,一贫如洗,回来后向边区有关政府部门要求经济补助。从这一事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特货”交易的确是赚钱的买卖,当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并非个别;2)“特货”不允许私人交易,而是“公家”的专利,这点和彼得日记中的描述也是一致的。

当年边区种大烟的秘事也曾得到当地农民的证实,当人们询问一些上了年纪的陕北老农时,得到的回答是:“那是共产党让种的咧。”


七、“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

在国内,年龄稍长者都知道有个“老三篇”,一篇是赞扬神话人物的《愚公移山》,一篇是赞扬国际主义战士的《纪念白求恩》,还有一篇是赞扬一个士兵的《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提到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为炭窑崩塌而牺牲,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其死“重于泰山”。

但近来网上有人撰文,揭出张思德原来并不像《毛选》中注释的那样,在烧炭塌窑而死,而是在被派到当地一处大烟加工厂参与烧制大烟时,因为烟窑崩塌而被活埋而死的。为什么这种事要让中央警卫团的人去干?也不难理解,因为加工大烟的事情既要保密,又要保证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不会中饱私囊,所以必须安排十分可靠、“党性强”、“纪律性强”的人去干。事实上,除了张思德, 中央警卫团很多干部、士兵都轮流参加过加工烟土的工作。 只可叹的是,烧烟英雄居然也被立作楷模,还让全国人民学习了数十年,也真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八、简评

这些东东过去在公开出版的书中当然是绝对禁止出现的,有关的记录均被删改无遗,几乎难寻其踪,恢复事实原来的面目难上加难。而且,长期以来的宣传,往往对为数不少的人造成一种“洗脑”效应,即不愿承认过去以来的某些客观存在,浮现在脑海里的总是教科书本上灌输的那些东西,这里面的是非曲直我们就不说了。但事情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多少总要对过去有个客观的交待,不要再贻害子孙后代吧。就事论事,面对以上曾被尘封的历史事实,回想过去传统教科书里经常抨击某某地方军阀割据一方、种售大烟、残害人民、罪恶滔天云云,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也许就是政治的需要吧,非我等小民所能道哉。




附件:淮太西县烟土税征收与管理暂行办法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颁布


一、为了加强对敌经济斗争,减轻人民负担,管制烟土出口,争取必需品的收入,特根据冀鲁豫边区政府税收原则暨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于本县中心集市设立烟土总行,统一管理烟土行之经营与税收事宜。

1、进行烟土经营之行户(以下简称行户),须按期向烟土总行呈请登记交纳营业税,领取营业许可证,在烟土总行监督与管理下进行营业。

2、烟土总行将根据实际情形在其他集市设置分行或集市管理员,分别负责各集市烟土税收与营业管理事宜。

3、烟土总行得根据集市交易情形,规定一定行户额数,超过规定额数时,由县政府在呈请行户中指定之,其余可作为候补行户。

4、合法经营之烟土行户,可取得下列收入:

(一)介绍成交,可按买卖各给三分红利。

(二)可按代收烟土税总收入百分之十作为酬金。

5、总行得考核各行户营业收税及执行法令之情形,予以适当奖惩,必要时并可撤消其营业权限,由其他候补行户的补之。


三、买卖烟土之商民必须将税款向总行或合法营业之行户进行交纳,方准出口。

1、购买烟土人须首先向烟土总行或其代办机关举行登记,并取得许可证始得购买烟土。

2、购买烟土后,即由经手交货之行户收纳烟土税后始准出口。

3、不经买卖,而系直接出口之烟土,应先到纳税机关缴纳税款领取税单,始准出口。


四、税率

1、烟土税率暂定征收按售价百分之十五征收之。

2、购买烟土人如以银元黄金购烟土者,按百分之五征收,但只准在总行或其指定机关换兑。


五、罚则:

1、烟土行户买卖烟土后,低报烟土价格因而漏税者,查获后,除补税纳款外,处以应缴税款二倍之罚金。

2、购买烟土人,于购买后,实行走私漏税者,查获后除补税外,另处相当于纳税额二倍之罚金。不经买卖关系走私漏税者,其处罚适用于购货走私办法。

3、通过非法行户(即未领取营业许可证之行户)买卖烟土,查获后,卖主处相当于烟土售价十分之一的罚金,买主除照章纳税外,处相当于烟土购价十分之四的罚金,非法行户,依情节轻重,处五千元到两万元的罚金。

4、不经烟土行户,私人买卖烟土者,查获后卖主处相当于烟土售价十分之一的罚金,买主除照章补税外,处相当于烟土购价十分之五的罚金。

六、提成:

1、缉私人员及脱离生产之其他工作人员,查获漏税或私行买卖烟土者,应按所得罚金百分之十奖励查获人;但每人每次不超过一千元。

2、商民行户群众发现有漏税或私行买卖烟土事项者,有向烟土总行报告之权,因报告而查获者,以所得罚金百分之二十作为提奖。

3、处罚权限属于县政府或烟土总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不得自行处罚。

七、本办法经水东办事处批准后公布施行。

(按:“淮太西”县系河南之淮阳、太康、西华三县之一部划编而成,隶属于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该专区又称水东专区,因地处新黄河以东。本办法第七条所称水东办事处,即指此而言。这个录自印发之油印原件,是当年解放区种植鸦片的铁证之一)近来兄弟我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就抗战时期我军如何从万把红军成长为百万雄师进行了讨论,其中很重要就是这么多军队如何供养,武装.我从父辈口中听说当初我军曾广泛种植"特货"来换取银圆和物资.在网上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有说是的,有说是给中 共摸黑编造的,现在小弟也有点糊涂了,望大家指正!最好能列出佐证.
附资料一份,仅供参考.

漫谈“土特产”对革命的贡献


一、一点疑问

首先有一个疑问是长久使我感到困惑的,即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如果说内战时期可以用打土豪、斗地主、分浮财的办法来解决,那么抗战时期呢?那时搞了统一战线,不好打地主土豪了,此其一;根据地大多都很贫瘠,难以想象能够负担得起这么多军队和工作人员,此其二;抗战进入相持以来,我军基本上都是遇鬼子就躲,躲不过去才勉强打几仗,唤为“反扫荡”,更谈不上去收复日军侵占的失地,获得可观的物资补充,此其三。而日常消耗还是很大的,据说八路军每个指战员每天要有5分钱的菜金、1斤半粮食,此外每月还有战士1元、干部2元的津贴。到相持阶段,我军在各处扩编已达几十万人,再加上干部、工作员、民兵等等,少说也得百来万吧。即使是最低消费,每个月总得开支人头费不下数百万元,粮食数千万斤吧。这些如何解决?有人说不是搞大生产吗?比如南泥湾... 打住打住,南泥湾的产量我去查过了,1939年陕北留守兵团全年开荒25136亩,收获粮食38.85万公斤;1940年全年开荒20679亩,收获粮食36万公斤。每年收获的这点粮食大概仅够留守兵团自己自给一个半月。难道我党人士真乃特殊材料制成,不吃不喝居然也使得革命不断壮大乃至最后胜利胜利?近来看到一些文章,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发现“土特产”——大烟对于革命实在是功莫大焉。

我党我军对大烟的使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就经常将黄金、烟土这些体小易藏而价值大的东西作为地下活动的经费;红军在长征途中,一路上都是把大烟土当现金使 用,随时用烟土与所经之地的老百姓或国民党地方军队交换生活物资或枪炮弹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讲过:“有的红军战士回忆说,他 们曾用鸦片当作货币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等等。不过,在抗战时期在边区种植和贩卖鸦片则知道的人较少。台湾陈永发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红太阳下的罂粟花:鸦片贸易与延安模式》一文曾系统地阐述过这个问题,那篇文章俺没有看过,最近看了一些网络文章,又到超星上调出了《谢觉哉日记》和部分民国挡案文献等资料加以印证,略微查到一点蛛丝马迹而已。


二、老红军干部的回忆

有一位署名晓庄的曾在网络撰文提到采访一个陕北老红军的故事。该陕北老干部是当年刘志丹的部下,谈起改革开放后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落伍,他便耿耿于怀。谈到陕西地区毒祸猖獗的问题,这位老干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陕西地区的烟毒泛滥,正是当年抗战时期种下的祸根。

据这位老干部回忆, 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他被派到山西参与掌管一个抗日根据地的财政。一九四一年该根据地因为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不得不向延安方面告急。延安方面答应得非常痛快,没几天便派一支部队护送一批毛驴和骡子驮运物资到了山西。山西方面验货时才发现,除了几百件延安生产的土布军装外,还有几百斤大烟土。押运人员还带去了陈云的亲笔信,那信要求山西方面用这批烟土向当地国民党军队或日伪占领区换取必需的军事物资和生活物资。

这位老干部讲到此处,问晓庄是否会唱那首著名的《南泥湾》,然后又愤愤地说:“什么‘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说到处是大烟还差不多!” 原来,这位老干部当时因为对贩卖大烟想不通,便被抽调回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受训。根据边学习、边生产的原则,受训期间前往南泥湾,与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一同开荒种地。粮食确实种了一些,但好一点的地都被用来种了鸦片(想想上面的数据,每亩平均产量不过二三十斤,也委实低了点,这说明开荒的土地的确不是全种了粮食)。而且,王震的三五九旅还专门雇来工匠,把收获的鸦片加工成烟土,然后交由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集中保管,随时运往山西、河北等地,无论是国民党军守备区还是日伪占领区,谁给钱就卖给谁。事实上,因为日伪占领区很难进入,所以绝大部份边区烟土都被卖到国民党守备区,部份卖到民间,部份直接卖给国民党军队。

那位老干部说,他本人没有参加过长征。他在抗大受训时仍然表现出对我党作贩毒生意的无法理解,一些参加过长征的干部笑他“少见多怪”。那些长征干部还夸口说:“当年如果我们手里没有大烟土,早就饿死困死在长征路上了。”

贩卖大烟的行当实在不是什么体面光彩的事情,所以边区根据地统一将大烟称为“土特产”。这种“土特产”交给山西、河北的八路军经营时,则一律称之为“特品”或“特种物资”。在笔者看到《第120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战争史》中曾写到:“留守兵团驻各地的部队.....积极开展贸易工作,主要输出一些食盐和一些土产,输入棉花、布匹、药品和一些自己不能制造的日用品。”时,还一直纳闷那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有何值钱的“土产”可以换来这大批的物资。看了上文,自然茅塞顿开。


三、革命的生意经

一般认为,从一九四○年冬开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政府就停止给八路军发军饷,用老毛的话说:“蒋委员长不给我们开饭了。”实际上,笔者怀疑,即使国府按原额准时地付给八路军军饷,也是杯水车薪。因为那时八路军已经扩展到几十万人了,国府当然不会按这个数字给钱吧。那时整个陕甘宁边区穷到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地步。老毛情急之下,将南汉宸委为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兼边区参议会秘书长。南氏掌印后,就“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即扭转了边区的财政窘境:

第一把火是纠正“片面施行仁政” 的作法,组织征粮工作团下乡,让老百姓把手里的粮食“自愿”地交上来。例如有些地方志或文史资料中曾写道:“群众宁肯以野菜度日,也不让八路军子弟兵挨饿。”这真是绝妙极了。

第二把火是趁日伪军控制山西及苏北的池盐产地之际,集中收购陕甘宁地区池盐产地的民间产盐,同时组织部队打盐,然后将盐价提高一倍。山西方面的国民党部队不同意这一价格,南氏便下令不准外运,直到国民党部队的库存告罄,边区政府自然发了一笔盐财。笔者在《谢觉哉日记》中曾看到一些有关盐品买卖的有趣记录。

第三把火便是由边区政府统一进行所谓的“土特产经营”。 边区政府里一直有人反对经营土特产这种生意,有几位老同志还给老毛写了两封信,历数经营土特产的弊端。 另外,西北局的一些领导,包括司令员高岗在内,都是这个意见:“宁可饿死,也不能做这个买卖。” 为此,老毛又召见南汉宸,嘱咐说:“我们要向人民说清楚,向全体干部说清楚,使大家都了解,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抗日和革命。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牺牲一切。”

有了老毛的支持,南汉宸便依靠经营“土特产”筹措到钱财,用这些“土特产”从国民党地区交换过来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军用和民用物资。一般认为,贩卖土特产的收入要占到边区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个别时候要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南汉宸因扭转边区财政状况,“功”不可没,而得到老毛的特别器重。一次江青见到南汉宸夫人王友兰,曾拍著她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的爱人真行,毛主席夸奖他,说他是这个!” 建国以后,南汉宸因有此救党大功,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之职。


四、外人日记中的有关记载

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的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日记》里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延安日记》里曾写道:“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 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 ,“政治局已经任命任弼时为鸦片问题专员...”

当彼得问及毛泽东:“特区的农民往往由于非法买卖鸦片受到惩办,而现在甚至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机关也在公开地生产 鸦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老毛没有吭声,一旁的邓发代毛回答说:“从前特区只是把盐和碱运往国统区。我们一挂挂大车满载著盐出去,带回来的钱袋却是瘪的,而且还只有一个钱袋。现在我们送出去一袋鸦片,就能够带回满满的一车钱。我们就用这些钱向国民党买武器,回头再用这些武器来收拾他们!...”

  下面的几段均摘自《延安日记》:

“中共政治局甚至批准,要加强发展公营的鸦片生产和贸易...要在一年内为中央政府所辖的各省的市场(叫作对外市场)至少提供一百二十万两的鸦片...”

“鸦片的事情,就是说罂粟的种植与加工,大部分将由部队来做管。贺龙的一二零师所在地是最主要的提供鸦片的地区(这个师已长期做这项生意)... ”

“毛泽东同志认为,种植、加工和出售鸦片不是件太好的事情。可是,毛泽东同志说,在目前形势下,鸦片是要起打先锋的、革命的作用,忽视这点就错了,政治局一致支持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

此外,彼得还写道:“解放区出现了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同样也出现了这种怪现象。他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 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著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日货都是由沦陷区日军仓库所直接供应的...”

从彼得的日记来看,鸦片的种植地区除了陕北外,晋西北也是个很重要的产区,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根据地比较偏僻,日本人也来打扰得少,便于进行秘密、成规模的生产。其它一些根据地由于情况比较复杂,相对少一些(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后面附件里的就是冀鲁豫边区的,国民党挡案中也曾提起浙西根据地也有此行径)。


五、国民政府挡案中的有关记载

鉴于鸦片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国统区,不能不引起国府各有关官员的注意。下面是从国民政府挡案中摘录的一部分有关记载目录概要:

1940年10月29日,朱家骅、徐恩曾报告:山西共党合作社公然售卖鸦片等情

1941年7月16日,第42军军长杨德亮报告:中共迫商人贩卖烟土。

1942年7月12日,财政部公债司抄送中共于陇东摊派公债、贩运毒品等情报函

1942年7月21日,傅作义(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报告:中共以种鸦片筹饷为由,拒绝国军派队巡查。

1942年7月28日,中央文化驿站榆林分站主任王廷龄报告:共党在晋西北广种鸦片情形。

1942年9月18日,朱绍良(第8战区司令长官)报告,中共在陕甘擅征盐税及禁止法币流通与倾销鸦片。

1942年10月2日,42军军长杨德亮报告:中共关中分区以鸦片抵发薪饷,每人二两。

1942年10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于陇东推销鸦片,以庆阳之驿马关及合水之西华池为中心,分设土膏店。

1942年12月4日,傅作义报告:中共与日军进行交易的情形。

1943年12月18日,朱绍良报告:中共当前运销鸦片及强迫人民种植情形。

1944年3月25日,傅作义报告:中共令积极推销烟土。

1944年4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于合水西华池设烟土公司,大量倾销鸦片。

1944年4月4日,朱绍良报告:中共在绥德广种鸦片,并公开出售。

1944年10月18日,河南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刘茂恩报告:中共在豫鄂皖边区强迫人民种植鸦片。

1945年5月30日,顾祝同(第3战区司令长官)报告:中共于浙西擅设出口税局并大量种植鸦片。


六、《谢觉哉日记》中的有关内容

如果有人不相信国民党方面的报道或者外国人的记载,那么在负责边区政府事务的谢觉哉老先生的日记里到可以提供一个佐证。谢老在日记中把鸦片一律称为“特货”。下面摘录几条关于“特货”的情况:

1)“就是特货一项得的法币占政府收入……尽够支用。”(1944年1月18日,从这里可以看出,仅“特货”一项的收入就足够边区政府的支出开销了)

2)“特货多边币少,将来不得了”(边币收回,特货跌价,买特贷的不得了)”(1944年3月12日,“特货”之多,都到了跌价的地步)

3)“领导机关发动一件事,必须十分考虑周到,常常一小步差错,在群众中可闹出大乱子。‘特货内销’即其一例。”(1944年3月14日,“特货内销”该不是指就地卖给当地群众吧?难怪会出大乱子。)

4)“据调查边区内存的法币不下二万万元,无疑是由特货补足普通物品入超而有余来的。”(1944年4月9日,出售“特货”的收入减去购货开支,还有大量顺差,竟不下两亿元)

从谢老日记中的上述记载中不难看出,“特货”的经营几乎是边区唯一的大宗收入来源,且使得贫瘠的边区得以扭“亏”为“盈”,是我党我军在八年抗战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谢老的日记里还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退伍军人,用其积蓄买了几两“特货”,准备外出出售,结果在关卡被查扣没收,于是“变穷了”,一贫如洗,回来后向边区有关政府部门要求经济补助。从这一事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特货”交易的确是赚钱的买卖,当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并非个别;2)“特货”不允许私人交易,而是“公家”的专利,这点和彼得日记中的描述也是一致的。

当年边区种大烟的秘事也曾得到当地农民的证实,当人们询问一些上了年纪的陕北老农时,得到的回答是:“那是共产党让种的咧。”


七、“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

在国内,年龄稍长者都知道有个“老三篇”,一篇是赞扬神话人物的《愚公移山》,一篇是赞扬国际主义战士的《纪念白求恩》,还有一篇是赞扬一个士兵的《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提到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为炭窑崩塌而牺牲,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其死“重于泰山”。

但近来网上有人撰文,揭出张思德原来并不像《毛选》中注释的那样,在烧炭塌窑而死,而是在被派到当地一处大烟加工厂参与烧制大烟时,因为烟窑崩塌而被活埋而死的。为什么这种事要让中央警卫团的人去干?也不难理解,因为加工大烟的事情既要保密,又要保证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不会中饱私囊,所以必须安排十分可靠、“党性强”、“纪律性强”的人去干。事实上,除了张思德, 中央警卫团很多干部、士兵都轮流参加过加工烟土的工作。 只可叹的是,烧烟英雄居然也被立作楷模,还让全国人民学习了数十年,也真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八、简评

这些东东过去在公开出版的书中当然是绝对禁止出现的,有关的记录均被删改无遗,几乎难寻其踪,恢复事实原来的面目难上加难。而且,长期以来的宣传,往往对为数不少的人造成一种“洗脑”效应,即不愿承认过去以来的某些客观存在,浮现在脑海里的总是教科书本上灌输的那些东西,这里面的是非曲直我们就不说了。但事情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多少总要对过去有个客观的交待,不要再贻害子孙后代吧。就事论事,面对以上曾被尘封的历史事实,回想过去传统教科书里经常抨击某某地方军阀割据一方、种售大烟、残害人民、罪恶滔天云云,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也许就是政治的需要吧,非我等小民所能道哉。




附件:淮太西县烟土税征收与管理暂行办法

民国三十四年七月颁布


一、为了加强对敌经济斗争,减轻人民负担,管制烟土出口,争取必需品的收入,特根据冀鲁豫边区政府税收原则暨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于本县中心集市设立烟土总行,统一管理烟土行之经营与税收事宜。

1、进行烟土经营之行户(以下简称行户),须按期向烟土总行呈请登记交纳营业税,领取营业许可证,在烟土总行监督与管理下进行营业。

2、烟土总行将根据实际情形在其他集市设置分行或集市管理员,分别负责各集市烟土税收与营业管理事宜。

3、烟土总行得根据集市交易情形,规定一定行户额数,超过规定额数时,由县政府在呈请行户中指定之,其余可作为候补行户。

4、合法经营之烟土行户,可取得下列收入:

(一)介绍成交,可按买卖各给三分红利。

(二)可按代收烟土税总收入百分之十作为酬金。

5、总行得考核各行户营业收税及执行法令之情形,予以适当奖惩,必要时并可撤消其营业权限,由其他候补行户的补之。


三、买卖烟土之商民必须将税款向总行或合法营业之行户进行交纳,方准出口。

1、购买烟土人须首先向烟土总行或其代办机关举行登记,并取得许可证始得购买烟土。

2、购买烟土后,即由经手交货之行户收纳烟土税后始准出口。

3、不经买卖,而系直接出口之烟土,应先到纳税机关缴纳税款领取税单,始准出口。


四、税率

1、烟土税率暂定征收按售价百分之十五征收之。

2、购买烟土人如以银元黄金购烟土者,按百分之五征收,但只准在总行或其指定机关换兑。


五、罚则:

1、烟土行户买卖烟土后,低报烟土价格因而漏税者,查获后,除补税纳款外,处以应缴税款二倍之罚金。

2、购买烟土人,于购买后,实行走私漏税者,查获后除补税外,另处相当于纳税额二倍之罚金。不经买卖关系走私漏税者,其处罚适用于购货走私办法。

3、通过非法行户(即未领取营业许可证之行户)买卖烟土,查获后,卖主处相当于烟土售价十分之一的罚金,买主除照章纳税外,处相当于烟土购价十分之四的罚金,非法行户,依情节轻重,处五千元到两万元的罚金。

4、不经烟土行户,私人买卖烟土者,查获后卖主处相当于烟土售价十分之一的罚金,买主除照章补税外,处相当于烟土购价十分之五的罚金。

六、提成:

1、缉私人员及脱离生产之其他工作人员,查获漏税或私行买卖烟土者,应按所得罚金百分之十奖励查获人;但每人每次不超过一千元。

2、商民行户群众发现有漏税或私行买卖烟土事项者,有向烟土总行报告之权,因报告而查获者,以所得罚金百分之二十作为提奖。

3、处罚权限属于县政府或烟土总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不得自行处罚。

七、本办法经水东办事处批准后公布施行。

(按:“淮太西”县系河南之淮阳、太康、西华三县之一部划编而成,隶属于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该专区又称水东专区,因地处新黄河以东。本办法第七条所称水东办事处,即指此而言。这个录自印发之油印原件,是当年解放区种植鸦片的铁证之一)
2003年八路军不抵抗论在网上抬头之时我就和别人说,谎言不会就此终结。因为八路军纯粹不抵抗怎样在鬼子的反复扫荡中生存下来并壮大?下一步的谣言一定是八路军和鬼子暗中勾结。果不其然,2004年起就开始见此言论。
只是我不曾料到谎言竟无耻到如此地步。如此耸人听闻的事件,还是美苏蒋各方都知道的,竟然在五六十年代这几家和中共关系最恶劣的时候没有被捅出来。如此便捷的敛财方式,竟然在建国后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被抛弃,不能不说是人间奇迹。
其实翻一翻近十几年的国外报道,有几个和美国作对的国家没种过毒品的?
我只是想就此事和大家探讨一下,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兄弟别上火.
再有看兄弟文中最后意指我们也种过是吗?
转来转去的还就是这一篇,在天涯、在Sonicbbs等等大小论坛都帖了又帖,看样子,超大的名声不错,居然让这位原创者现身了。
原帖由 himmler 于 2006-12-5 11:28 发表
我只是想就此事和大家探讨一下,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兄弟别上火.
再有看兄弟文中最后意指我们也种过是吗?

云南省,种大烟种到1950年,有问题吗?!
这个,在当时中国境内各个实力派中,谁不种点硬通货。;P ;P ;P
显然作者是忽略了(至于有意还是无意,我觉得没有必要追究……)根据地是要交公粮的。

而且作者想必不知道,某些地方鸦片烟土就是通货。

用和平年代的标准来挑剔战争时期,当然可以挑刺了——可惜只能证明作者心理变态知识贫乏逻辑混乱而已,让我们这些知识心理逻辑都普通的人有了鄙视对象。
王震的部队搞特货是陕北人人都知道的事
呵呵,我党与毒品有染可是有铁证的.
早在红军西征到我们宁夏的时候,到达中宁一带的时候,当地的地主就孝敬红军银圆若干,粮食若干,烟土2万两.
这是宁夏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军西征>一书中明确记载了的东西.
原帖由 himmler 于 2006-12-5 11:28 发表
再有看兄弟文中最后意指我们也种过是吗?

晕,:L 我的意思是说这个最方便。因为在各种价值观取向中种植毒品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美国宣传机器最经典的三板斧:
1 种植毒品
2 压制人权
3 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地主老财可能给红军送烟土,因为那时候来个军阀都得拿这玩艺孝敬。
老百姓也可能自己种点大烟,社会现实嘛。
不过你说共产党官方组织大规模的种,哼,哼哼哼!

PS:解放后我们这边的兵团农场倒是政府组织种过罂粟,拉铁丝网警戒民兵看守。无他,很多药品包括现在大部分咳嗽药水都是要用生鸦片膏作原料的。现在好像用的是麻黄素?我不知道我不是学制药的。
很久没再听说有种的了。
看了楼主的帖我就奇怪, 共产党发现种鸦片这么好的生意,干嘛不在1950以后继续?  1949年以后,老外不吸毒了? 中国人不吸毒了?

这么大的人了还为这些困惑, 你干嘛不整点 肃反 AB团那些, 杀人放火的东西洋大人才喜欢。
这帮人还有个九一八不抵抗有理论。还拿苏联一战时和德国签的《布列斯特条约》来为老蒋辩护!:@ :@
大家说说拿什么驳到他们啊!
我觉得当时种贩点鸦片也没什么。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因为

1、当时已经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鸦片需求市场
并不会因为共产党种或不种而消失或变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分一杯羹呢。

2、法律上有紧急避险这一条文。
同样,当时如果没有这笔鸦片收入,很可能就会导致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消失,生死存亡关头,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并无不可。须知,杀身取义,只适合于个人,并不适合于一个团体,民族,国家。

3、何况这只是特殊时期一个不得已措施而已,因为这毕竟不是正道。
共产党取得政权以后,迅速在 中国大陆肃清了黄赌毒等旧社会遗留的问题。更说明了共产党是迫不得已才进行鸦片生产与贸易的。

4、就鸦片种植 历史而言
其在陕北的种植并不始于共产党,不信看看 陈忠实的 小说 白鹿原 就知道了。所以并不能把始作俑者的罪名加到共产党的头上。
himmler:
  可真原创?考据的功夫让我佩服。
  种植鸦片,是一时的救急措施。但是副作用也很大。解放以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基本肃清了大陆各地烟毒,这是值得称道的。
  我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是:
  应该正确面对历史,既要看清楚当年的应急措施,也要看清楚它的副作用,另外要采取补救措施。批评也对,不然我们怎么能批评中情局的毒品生意?
  搞毒品生意,一直是很多情报机关的重要买卖。中情局在阿富汗、在东南亚、在巴拿马都有重大的毒品买卖,用来支持当地情报、策反活动。结果是危害很大。
“但近来网上有人撰文,揭出张思德原来并不像《毛选》中注释的那样”

这样也能算证据吗?楼主这里在甲网站放个屁,转贴到乙网站就是证据,再转贴到丙网站就成了真理。

我们唯一确切知道的就是从解放后到1978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完全禁绝了毒品,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楼主是不敢面对这一事实的。
楼上的诸位,别这么大火气!
事情的起源是我从父辈那里听说,我党曾经在根据地种过"特货",而这是我以前在公开刊物上没有见到的.我只是想求证我党当时是否大规模种过"特货",注意,只是求证!我的开篇文里并没有指摘什么,毕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种也好,贩运也好,都可以理解.
至于资料,让大家失望了,我不是原创,也是从网上搜的,我忘了注明ZT.但是我也说了,仅供参考.没有说我认为它就是实际情况的描写.大家干吗着急砸砖呀:)

至于'大秦猛士""碧落黄泉""月亮之上",我并没有以现在的眼光来批评过去,我只是想证明"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你们几位反驳的话好象有点跑题了.
楼上 语文有很多表达方法的................
你自己所说的 实事求是 仅供参考  你心里是那么想的吗?????????
:Q :Q :Q :Q
现在春秋战国网上就有许多人在写什么“真相”“揭密”

其中就有这篇文章,希望超大不要象春秋一样成了某些右右的大本营
想不到真的种!!我的老毛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了,这个人,手腕高!
算了,不探讨了,说什么话题稍微敏感点就被说成"别有用心""右右",我只是希望我们的党能领导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真正安居乐业.我只希望我们的党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好.
存在是正常的。
但认清出却不容易。日本在中国搞鸦片,怎么没有见人好好揭露下?谁搞鸦片最多?怎么不分析下?
止咳药,前线急救麻醉药,镇静剂,止泻剂...
现在的火锅底料;P ;P :lol
himmler:
  别误解,我不是批评你。:)
]]
看过拯救大兵瑞恩吧????????

受伤了怎么办?????打吗啡针啊。。。。。。。。。

吗啡从哪里来?????????
]]
二锅头:
  据说没有了,多年前有电影厂要拍摄禁毒电影,本来想找国营农场,后来说全部没有了。只有花钱到缅甸拍摄。
原帖由 二锅头爱好者 于 2006-12-8 12:49 发表
现在国家控制下的鸦片种植提炼也存在,据说种植地在甘肃某地,有武警守卫.这种种植的目的是为一些特殊药品提供原料

在甘肃金昌附近。。。。。。。。。赫赫。。。不大的地。。。。。。。。有严密的警卫。。。。。。。。
:D 写这种翻案文章的目的很明显:共党从事罪恶的烟土贸易。当时各地军阀有条件哪个不种鸦片??
我看云南边纵的史料,讲到建立地方财政,上级拨给下级费用都是说,半开(云南通用的一种银币)若干,云土若干。可惜后来云土品牌都给金三角抢了
原帖由 lm_1 于 2006-12-8 14:57 发表
:D 写这种翻案文章的目的很明显:共党从事罪恶的烟土贸易。当时各地军阀有条件哪个不种鸦片??


;funk 侬竟然敢把我党比作军阀?!;funk :L
]]
第一:种植罂粟必须要潮湿和温热的环境,楼主显然不了解陕北的天气情况,种植罂粟那里产量上不去。顶多做个来料加工但是种植的话很麻烦。
第二、南泥湾只是说是在当时”大生产“运动中的典型,而不是当时唯一的生产地区,各个游击区和根据地是要上缴粮食的(看看平原游击队,里面小鬼子和土八路抢粮食),部队上再加以自给生产,”大生产“以后基本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
第三、当时鸦片其实也是战略资源,我记得世界军事上有一期写二战日本与德国利用潜艇偷运铀(做原子弹材料)当时日本去接受货物的清单上就有1吨鸦片,鸦片做医药用途当时是很多的。另外在解放军内部投降的部分国军里面是有很多抽大烟的,比如哪个在淮海战役中发明”没良心弹“人(名字忘了)没办法一时间戒不掉
所以中间贩卖鸦片或者大烟应该是有,但是绝对不会象你说的那么有规模的去种植。
侯景 发表于 2006-12-8 13:25
在甘肃金昌附近。。。。。。。。。赫赫。。。不大的地。。。。。。。。有严密的警卫。。。。。。。。
甘肃地贫瘠,但名字很好听啊,什么天水,金昌。很偏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