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应如何度过河内周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8:50:17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居伊•德•容凯尔(Guy de Jonquieres)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本周末,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年度峰会将在越南河内召开。峰会的参与者一定会在私下里感激金正日(Kim Jong-il),至少,他给了他们一个可供讨论的严肃话题。如果不是他威胁炸毁世界,该组织21个成员的领导人或许很难解释自己此行的必要性。

      当然,领袖们将会发表通常已经预先准备好的峰会宣言,肯定会呼吁深化环太平洋合作,加强政策协调,以及加紧完成濒危的多哈(Doha)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从以往15届APEC峰会的经验判断,那些高尚的抱负将维持到领导人的返程。

      在它存在的17年里,APEC取得的成就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连长期支持者也开始质疑它究竟服务于什么目的。促进地区一体化理应是它的存在理由,但它在这方面无所作为。12年前,在美国的倡导下,各国领导人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环太平洋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这项计划在起步阶段就受阻,之后被悄无声息地搁置起来。

      或许是患了健忘症,或许是盲目乐观,美国似乎正打算以该组织为载体,实现另一项宏伟的计划——建立一个亚太自由贸易区。名义上,这一计划是为了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然而,这也反映出,美国希望在亚洲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担心中国的崛起将有损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些担忧可以理解,但解决方式不应该是这样的。

       很难想象,还有哪个凝聚的经济集团比APEC更缺少合适的基础。APEC成员在地理和经济上都相当不同:作为该组织最富裕和最贫穷的成员,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出几乎是越南的70倍。导致多哈回合瘫痪的许多政策冲突和紧张关系,也同样困扰着这个组织。此外,不同成员在行为方式上的根本差异,也使该组织受到制约。美国、澳大利亚和其它“西方”成员喜欢针锋相对的讨价还价和硬性的成果。而亚洲成员本能地偏爱灵活的过程和非约束性协议。因为亚洲成员占多数,它们占了上风。

      美国官员觉得这种方式令人沮丧。但是,很难说这种方式不适合东亚,因为东亚各经济体通过贸易,已稳步提高一体化及富裕程度。原因并非地区内的谈判或协定,而是自发的单边政府决策——降低进口壁垒,然后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是这种改革最突出的例子。其模式不仅是客观环境的产物,也是主观抉择的结果。深层的互不信任和相互猜疑困扰着地区关系,加之主权问题上的高度戒备,妨碍了构建共同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外交失败的地方,经济利己主义逐渐填补了缺口。各国在商贸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增强,是目前亚洲地区保持稳定的最有力保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9月份就任后立即访问北京的强大动机,就是维护本国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然而,东亚地区注重实用的重商主义传统,正接近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该地区日益迷恋于签订具有政治动机的双边贸易协议,这些协议在打破一些市场扭曲的同时,也可能制造同样多的市场扭曲。另一方面,对更具凝聚力的地区认同感的向往,正推动各方进行有关谈判,以期创建全面、统领的亚洲经济合作结构。然而,各国政府是否承诺或愿意建立这些架构,目前仍很不明确。

      在这些交错涌动的潮流中,中国的“引力”将提供最强劲的动力,促成东亚地区进一步走向一体化。过去数年来,中国的经济崛起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贸易模式,而该国的进口需求,导致它对该地区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均出现了贸易逆差。中国政府刺激国内需求的努力如果成功,只会进一步加强这种趋势。

      华盛顿的一些人担忧,其结果将最终导致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堡垒”(Fortress Asia),而将美国排除在外。这种担忧无疑是美国提议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诱因之一。但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不仅是因为东亚国家目前不具备建立这种“亚洲堡垒”的政治能力,而且该地区许多国家担心被牢牢吸入中国“轨道”而无法自拔,因此它们有强烈动机来抵制这种结构

      这些国家不仅将美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而且还将其视为安全的保证,以及一个与中国抗衡的基本政治力量。但一种广泛的看法认为,美国政府过分关注中东和反恐战争,因而忽略了东亚,而它对“软实力”(soft power)的不屑,导致它在该地区丧失好感,并失去许多外交机会。

       不可否认,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已经降低。但其中原因除了中国的崛起以外,还有美国自己的疏忽。现在扼制这种下滑势头还不算太晚。如果美国准备付诸行动,那么它需要马上在该地区重建政治联系,并在安全和贸易以外的更多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

       如果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准备在APEC峰会时启动这一进程,那么他花在河内的这个周末就非常值得。

译者/何黎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居伊•德•容凯尔(Guy de Jonquieres)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本周末,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年度峰会将在越南河内召开。峰会的参与者一定会在私下里感激金正日(Kim Jong-il),至少,他给了他们一个可供讨论的严肃话题。如果不是他威胁炸毁世界,该组织21个成员的领导人或许很难解释自己此行的必要性。

      当然,领袖们将会发表通常已经预先准备好的峰会宣言,肯定会呼吁深化环太平洋合作,加强政策协调,以及加紧完成濒危的多哈(Doha)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从以往15届APEC峰会的经验判断,那些高尚的抱负将维持到领导人的返程。

      在它存在的17年里,APEC取得的成就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连长期支持者也开始质疑它究竟服务于什么目的。促进地区一体化理应是它的存在理由,但它在这方面无所作为。12年前,在美国的倡导下,各国领导人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环太平洋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这项计划在起步阶段就受阻,之后被悄无声息地搁置起来。

      或许是患了健忘症,或许是盲目乐观,美国似乎正打算以该组织为载体,实现另一项宏伟的计划——建立一个亚太自由贸易区。名义上,这一计划是为了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然而,这也反映出,美国希望在亚洲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担心中国的崛起将有损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些担忧可以理解,但解决方式不应该是这样的。

       很难想象,还有哪个凝聚的经济集团比APEC更缺少合适的基础。APEC成员在地理和经济上都相当不同:作为该组织最富裕和最贫穷的成员,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出几乎是越南的70倍。导致多哈回合瘫痪的许多政策冲突和紧张关系,也同样困扰着这个组织。此外,不同成员在行为方式上的根本差异,也使该组织受到制约。美国、澳大利亚和其它“西方”成员喜欢针锋相对的讨价还价和硬性的成果。而亚洲成员本能地偏爱灵活的过程和非约束性协议。因为亚洲成员占多数,它们占了上风。

      美国官员觉得这种方式令人沮丧。但是,很难说这种方式不适合东亚,因为东亚各经济体通过贸易,已稳步提高一体化及富裕程度。原因并非地区内的谈判或协定,而是自发的单边政府决策——降低进口壁垒,然后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是这种改革最突出的例子。其模式不仅是客观环境的产物,也是主观抉择的结果。深层的互不信任和相互猜疑困扰着地区关系,加之主权问题上的高度戒备,妨碍了构建共同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外交失败的地方,经济利己主义逐渐填补了缺口。各国在商贸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增强,是目前亚洲地区保持稳定的最有力保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9月份就任后立即访问北京的强大动机,就是维护本国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然而,东亚地区注重实用的重商主义传统,正接近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该地区日益迷恋于签订具有政治动机的双边贸易协议,这些协议在打破一些市场扭曲的同时,也可能制造同样多的市场扭曲。另一方面,对更具凝聚力的地区认同感的向往,正推动各方进行有关谈判,以期创建全面、统领的亚洲经济合作结构。然而,各国政府是否承诺或愿意建立这些架构,目前仍很不明确。

      在这些交错涌动的潮流中,中国的“引力”将提供最强劲的动力,促成东亚地区进一步走向一体化。过去数年来,中国的经济崛起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贸易模式,而该国的进口需求,导致它对该地区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均出现了贸易逆差。中国政府刺激国内需求的努力如果成功,只会进一步加强这种趋势。

      华盛顿的一些人担忧,其结果将最终导致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堡垒”(Fortress Asia),而将美国排除在外。这种担忧无疑是美国提议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诱因之一。但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不仅是因为东亚国家目前不具备建立这种“亚洲堡垒”的政治能力,而且该地区许多国家担心被牢牢吸入中国“轨道”而无法自拔,因此它们有强烈动机来抵制这种结构

      这些国家不仅将美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而且还将其视为安全的保证,以及一个与中国抗衡的基本政治力量。但一种广泛的看法认为,美国政府过分关注中东和反恐战争,因而忽略了东亚,而它对“软实力”(soft power)的不屑,导致它在该地区丧失好感,并失去许多外交机会。

       不可否认,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已经降低。但其中原因除了中国的崛起以外,还有美国自己的疏忽。现在扼制这种下滑势头还不算太晚。如果美国准备付诸行动,那么它需要马上在该地区重建政治联系,并在安全和贸易以外的更多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

       如果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准备在APEC峰会时启动这一进程,那么他花在河内的这个周末就非常值得。

译者/何黎
很不错的文章,比起很多网友杜撰的中美在APEC上的影响力文章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