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和国一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6:57
]]
1.自然资源

铁矿蕴藏量35亿吨,镍1460万吨,铬200万吨,钴80万吨,此外还有锰、铜等。1987年森林覆盖面积和植树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0%,盛产名贵的硬木。现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不多。

2.经济简史

1959年革命胜利后, 新政权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实行过一系列改革, 其中包括颁布石 油法和矿业法, 废除一切租让地, 把美资企业和私营银行收归国有等。1962年, 政府 通过法令规定用付给补偿费的办法把私营大、中商业收归国有。1968年开展"革命攻势 "运动, 对小私营商业和手工业实行国有化。在农村实行过两次土地改革。1959年5月第一次土改, 征收本国和美国大庄园主的土地为国有。1963年10月第二次土改, 把占 有5卡瓦耶里亚(1卡瓦耶里亚合13.43公顷)以上庄园主的土地予以征收。1964年卡斯特罗访问苏联, 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国际分工", "专业化"和"一体化"等原则,片面发展庶糖, 热带水果, 烟草, 镍等农矿产品生产。1972年加入经互会。1975年古共"一大" 决定实行新经济领导体制, 按照苏联体制进行生产管理和制定经济计划。根据同年古苏签订的两个五年计划议定书, 古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必须同苏联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相协调。

1980年, 卡斯特罗提出"加强国防"和"发展生产"等任务, 宣布了"将建立在同苏联广泛 合作的基础上"的20年发展计划。1986年2月, 古共"三大"通过第三个五年(1986-1990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关于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决议。由于国际市场糖和石油 跌价, 也由于连续四年干旱, 古巴蔗糖生产、出口和石油转口创汇受到一定损失, 经 济状况不断恶化。同年12月, 卡斯特罗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第11次会议上提出修改纲要, 宣布自1987年起执行一项严厉的紧缩经济计划和28项具体措施, 以对付面临 的经济困难。1985年社会生产总值272亿比索, 经济增长率为4.3%, 1986年为0.8%,  1987年为-3.5%。古巴农牧业有国营农牧场、集体农牧业合作社和小农牧主三种所有制形式。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99%。全国有可耕地面积765万公顷。国营农牧业占其面积的70%, 农牧业合作社及信贷服务占10%。主要农作物是甘蔗, 其次是水稻、烟 草、柑桔等。

3.经济概况

80年代末,苏联与东欧停止对古巴援助,改变与古贸易方式后,古经济形势开始恶化。1990-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对外贸易严重滑坡。 1993年古政府着手进行改革,允许个人拥有外汇和个体经营部分服务行业;1994年推出开放农贸自由市场、设立工业产品和小商品市场、向外资全国开放生产部门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1995年通过新《投资法》,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1996年古推出新的经济措施:起征个人外汇收入所得税,进一步完善税制;公布《自由区和工业园区法》,在减免税和金融劳务管理上给予外商优惠;增加个体户税收;扩大社会保险。1996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农业增长17.3%、工业增长7.8%、发电增长5%、财政赤字降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至1996年底,已有50个国家在古投资,合资企业达到260家。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1995年农业产值9.15亿比索,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1995年有66.3万人从事农牧业。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55%的耕地用于种植甘蔗、其次是水稻、烟草、柑桔。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1994年工业产值48.81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制糖业为主,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占世界糖产量的7%以上。1994、1995、1996年糖产量分别为400万吨、330 万吨和445万吨。

(3).服务业概况

1994年商业产值29.35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5.主要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131.9亿比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180比索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5年):2.5%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23.0000比索
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和古巴官方公布的最新统计,2003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2.6%, 比原计划的指标高出1个多百分点。2003年通货膨胀率为5%,比上一年(7%)有所下降;城市失业率为3%,比上一年(3.3%)有所减少。

古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进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又乘机加强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使古巴的外部经济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1990年9月,古巴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
  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 “四大”,把对外开放作为国策确定下来。“四大”后,古巴加快了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10多年来,古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展。特别是从1994年以来的10年中,经济形势逐步好转,GDP连续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然而,当前古巴经济形势依然相当困难,古巴的经济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
  1997年10月古共“五大”后,古巴继续推出一些新的改革举措:1998年年初,古巴政府加大实施征税的力度,明确优惠项目,增加税收种类;同年8月,政府颁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187号法令,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98年新成立了4家银行。2001年多数企业已进入自我评估阶段。2001年2月,为解决下岗问题,政府推出充分就业计划。2002年6月,古巴决定把200万公顷甘蔗田中的一部分转为牧场和林场或用来种植其他农作物,把一部分低效率的糖厂关停并转,将一部分从事制糖业的职工转到其他生产部门,并决定将糖年产量保持在400万吨左右。古巴全国原有的155家制糖厂已关闭71家,还有14家糖厂将只生产甘蔗的副产品。在全国40万制糖业职工中,有10万职工下岗转业。全国200万公顷甘蔗田中的124万公顷将转产。
  10多年来,古巴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㈠ 宏观经济恢复增长。1990~1993年古巴的GDP累计下降34%,自1994年起,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古巴经济开始连续恢复增长,这一年增长0.7%,1995年增长2.5%,1996年增长7.8%,1997年为2.5%,1998年为1.2%,1999年为 6.2%,2000年为 5.6%,2001年为3%,2002年为1.1%,2003年为2.6%。
  ㈡ 经济结构和外贸结构多元化。过去古巴经济一直是以糖业为主的单一经济,改革开放后,一些新兴行业(如旅游、生物医药、石油开采等)发展迅速。外贸出口商品和对象也实现了多元化。在古巴出口商品结构中,蔗糖所占比重逐步减少。
  ㈢ 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合资和外资所有制及个体所有制已初具规模。在农业经济中,集体经济(合作社)所占比重从1989年的10% 增加到 50%。在工资制度方面,开始打破平均主义。1994年的《税收制度法》规定,对个人收入实行5%~50%的累进税率,年收入在0~3 000比索之间的,征收5%;年收入在60 000比索以上的,征收50%。但实际上,目前古巴只对个体户的商业收入和在某些行业工作有外汇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领取比索工资的广大工薪阶层尚未开征个人所得税。
  ㈣ 古巴已从巨大的灾难中摆脱出来,它不仅经受住美国封锁和侵略的考验,而且也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的古巴依然屹立在西半球。古巴的经济逐步好转,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据古巴有关部门领导人说,近10年古巴经济增长的75%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然而,直至2003年,古巴经济尚未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但有些部门(如旅游业、能源、镍、药品生产等)已超过苏东剧变前的水平。改革以来,古巴职工平均月工资从185比索增加到245比索,加上其他收入,人均月收入达359比索。这说明,古巴经济的恢复增长是普遍的,是建立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是与人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同步的。
  古巴经济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渐进性。古巴的改革先从对外政策开始,再进行国内经济政策的改革。二是主动性。古巴的改革不仅是对所发生事件的反应,而且也有明确的战略。三是创造性。古巴的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模式可循。四是参与性。任何重大决定,在实施前,都经过民众讨论和补充。古巴的经济改革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又是机制方面的。
  近10年来,古巴经济出现了以下变化。第一,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过去古巴第一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农牧业)在GDP中占70%,第三产业只占30%;而现在第三产业占60%,古巴经济明显第三产业化。第二,随着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多元化,古巴在对外经济方面的独立性增强,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某一个国家。第三,近些年来,古巴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发展迅速,产量持续增长。1990年生产原油71.8万吨,1993年为111万吨,1998年为168万吨,2000年为270万吨,2002年达创记录的410万吨。古巴发电厂发电所需燃料(原油)的自给率2001年为52%,2002年达90%,到2003年年底,已基本达到全部自给。第四,在经济管理方面,权力逐步下放,计划分散化,企业根据外汇的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来经营。

值得关注的古美直接现金贸易的发展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一直对古巴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美国还通过“托里切利法”和“赫尔姆斯—伯顿法”,对其他国家与古巴的经济往来设置种种障碍。美国政府这一政策越来越遭到美国国内企业家和农场主的反对,遭到加拿大、欧盟国家和拉美国家企业家的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古巴在打破美国封锁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近两年来,古巴一方面指责美国对古巴加强封锁,两国关系仍相当紧张;另一方面,古巴利用“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允许古巴用现金购买美国食品的法令,自2001年12月起开始同美国进行现金直接贸易,两年来,这一贸易规模已相当可观,且呈增长趋势。据古巴粮食进出口公司经理阿尔瓦雷斯称,自2001年12月起至2003年9月15日不到两年时间里,古巴已从美国直接进口了4.995亿美元的粮食和食品,其中2003年1~9月成交额为2.179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中国对古巴的出口额)。另据新华社报道,古巴与美国于2001年年底实现贸易往来至今,古巴已从美国购买了价值近6.5亿美元的食品和农产品。据古巴报道,目前同古巴进行粮食和食品直接现金贸易的已有美国45个州的1 300家公司。古巴在美国出口中的地位已从倒数第一位上升到第39位。美国售给古巴的农产品价格相当低,大大低于欧盟国家售给古巴农产品的价格,这促使欧盟不得不降低其向古巴出口的农产品价格。古巴领导人认为,决定同美国用现金进行直接贸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决策。
  2003年12月16日古巴粮食进出口公司与3家美国公司签署了总额为4 550万美元的农产品贸易合同,货物定价全部以芝加哥期货市场的价格为基准。这是美国公司40年来首次以期货价格为基础向古巴出口商品,标志着古美贸易关系朝着正常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古巴粮食进出口公司当日与芝加哥的卡吉尔公司、FC斯通等3家公司签署了购买20万吨农产品的贸易合同。该公司经理阿尔瓦雷斯表示,以期货市场价格为基准价从美国公司购买商品,标志着古巴企业首次参与美国期货交易,这不但为两国贸易提供了便利,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一种观念的转变”。此前双方的贸易合同均以固定价格为贸易定价基准。

困难和问题

  古巴经济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改革能否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取决于多种内外因素,必须克服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改革深入,从主观因素来看,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从外因来看,古巴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之一是美国的封锁,改善外部环境。古巴所面临的另一个困难和问题是外部资金的短缺。由于美国的阻挠,古巴得不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任何贷款,也很少得到外国政府的官方贷款。古巴目前所取得的有限的外国贷款大多数是短期的,利息很高。近年来,由于古巴同欧盟国家的关系比较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的企业对古巴的投资和贸易。如2003 年11月初举行的哈瓦那商品交易会几乎没有欧盟的厂商参加。从古巴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近年来,在古巴的合资企业基本上没有增加。
  古巴还面临其他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能源供应不足,经济日益美元化,居民供应物资短缺,国企改革进展缓慢,产业结构调整结果有待观察,旅游业增长乏力,经常项目逆差较大,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进口(GDP每增长1%,进口需增加3%),所有制的多元化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从而影响社会的公正,等等。
  古巴的能源供应依然很缺乏,具体反映在市内交通和国内铁路和公路交通状况依然十分困难,公共车辆稀少,十分拥挤。本国居民购买国内长途汽车票和火车票十分困难,须走后门,或出高价在黑市购买。但古巴每年原油需求至少为800万吨,所短缺的原油需要按国际市场的价格向委内瑞拉等国用外汇购买,但古巴外汇十分短缺。
  尽管古巴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但古巴经济美元化程度却相当深。外国人到古巴后被告知,不必换钱,因为外国人在古巴不管买什么,化什么钱(如住宿、吃饭、买东西、打电话、乘出租车、付小费),都得用美元,而且价格要比古巴本国人消费价格高出许多倍。目前,尽管古巴比索与美元的官方比价仍为1比索等于1美元,但实际上古巴国有兑换所的比价为26比索等于1美元。美元在古巴市面上可以合法自由流通,不受限制。
  近10年来,古巴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不大。居民生活依然相当困难,供应的物资仍很短缺。居民凭本定量供应的食品和日用品只能满足其1/3的需要,其余2/3必须到农牧业产品市场或外汇商店购买,而那里的商品价格要高出好多倍。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不到300比索,按目前比索与美元的比价计算,只合12美元。一个大学教授的月工资为400~450比索,只合16~18美元。古巴约有1/3家庭在国外有亲戚,有侨汇收入。但占家庭总数2/3的家庭没有侨汇收入,这些家庭的生活是相当清苦的。
  古巴全国共有3 000家国有企业。目前约只有1 000多家已通过“自我评估”、查账和评估阶段,但真正完成国企改革全过程的只占少数。由于种种原因,国企改革进展缓慢。
  旅游业是古巴目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九一一”事件后,古巴旅游业也受到影响。近年来,古巴旅游业有所恢复。但美国政府对美国公民到古巴旅游加以种种限制,甚至对未经允许去古巴旅游的美国公民予以惩罚。2003年7月,古巴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公民组团赴古巴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古巴希望今后中国旅客能源源不断地去古巴旅游。
  尽管古巴经济改革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共产党和政府正领导古巴人民下决心克服种种困难险阻,通过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2005年 版权所有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今年7月底因胃肠出血而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此后他康复期间,有关他病情的传闻就经常传播到世界上。10月上旬,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发表讲话时说,卡斯特罗正在逐步康复并已开始部分工作。
  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古巴革命胜利47年来一直牵动国际社会的目光。

  由于深受国际环境和自然灾害影响,古巴经济多年来起伏不定,有过辉煌,也有低谷。今年第一季度,古巴经济增长率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2.5%。而这一成绩是继2005年经济增长11.8%之后取得的。

  47年前,古巴革命胜利后消灭大庄园制,取消私有企业。从1961年开始,美国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针对古巴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制糖业和旅游业的情况,美国试图通过封锁能够尽快让古巴垮台。古巴虽然在初期扛住了美国的封锁,可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依靠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援助,古巴经济发展开始逐渐有了起色,经济年平均增长曾连续几年高达7.2%。

  可是好景不长,1986年,古巴遭受严重旱灾。两三年后苏东剧变,这种形势使古巴经济形势开始急剧恶化。在1990年至1993年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4%。为此,古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有限度地、有步骤地发展私营经济,培植小规模市场,对外资开放部分生产部门,为走出经济危机,恢复生机奠定了基础。此后几年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增速时高时低,经济总的来说还是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古巴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目前,古巴经济还处于恢复过程,未超过1989年发展水平,改革开放步伐还不够大,但毕竟意味着古巴已走出了90年代初的最困难的时期,经济逐步搞活了,市场也趋于多样化,工资不断提高,供应不断改善,商品种类不断提高。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古巴已经迈出坚实的一步。以往古巴制糖业长期以来“唱主角”,采矿业和烟酒业作为补充。但到现在,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旅游业已取代传统制糖业成为支柱产业,服务业、建筑业、制药业等也蓬勃发展。就像古巴官方说的,去年取得经济高增长,虽然没有很大地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但意味着古巴“经济大变革”的开始,为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始创造条件。

  古巴经济近年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旅游业的高度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古巴历来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作为地处热带的岛国,古巴白色的沙滩、旖旎的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都是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法宝。革命前,古巴本来就是美国人的休闲旅游胜地。革命后,旅游业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自1991年古巴将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后,旅游业是古巴最优先对外开放的,它符合古巴政府制定的“先对外、后对内”的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原则,即优先考虑尽快能给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的行业。近十几年来,古巴旅游业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来古巴的外国游客人数2005年已达到230万。目前,旅游业已基本成为古巴经济支柱和达到创汇大户的目标,也是古巴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推动力的行业。

  古巴政府至今仍坚持“社会公平”原则,主张全民“共同富裕”,抵制其他拉美国家采取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完全搞市场经济,反对财富分配两极化,仅局限于适当拉开工资收入档次。为此,古巴的改革开放,仍是有限度地改革开放;处于尽量扩大创汇范围,如发展旅游业、出口贸易、医生和教师劳务输出、生物医药业、石油开采业等。

  古巴重视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一直实行国家配给制度,住房、教育、医疗服务均由国家免费提供。在提高本国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古巴还利用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出教师和医生劳务,出口医疗领域的高科技成果,换取一定的经济援助或赚取一定数量的外汇,两者兼顾。

  从总体上看,古巴经济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是制糖业、医药器械业、采矿业等出口创汇行业,其它行业也将逐步改革开放,但目前还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较长的时间内,古巴仍将利用所创收的外汇用于发展民族产业,进口所需物品,解决国内在交通、住房、食品、供电、建材等领域出现的迫切问题,逐步改善国民物质生活水平
2003年7月2日资料

古巴的风景和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其科技成就却大多不为人知。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古巴驻中国经济参赞伊莱安娜.罗伦索女士告诉记者,在经济面临极大困难的时候,古巴政府下了巨大的决心要发展科技,平均每2、3个月就建成一个新的科研机构,这其中他们关注最多的是生物技术领域。

提到古巴,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雪茄、椰子糖,还有他们的传奇人物---卡斯特罗。而正是由于这位总统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一项计划,使得古巴的生物技术在今天的科技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由于美国的长期禁运,古巴一直处于困境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古巴经济可谓雪上加霜,几乎接近崩溃边缘。在医药方面,情况更加严峻,国家从外国采购药品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成本大幅提高。面对困境,古巴政府作出了一项重要的抉择,制订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拨款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

随着政府一声令下,古巴的科技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兢兢业业的承担着国家提出的艰巨任务。在古巴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基地---“西哈瓦那科技园”,集中了39家科研机构和4000多名科技人员。当时,连老百姓都无法理解政府这个石破天惊的举动。

今天,古巴在生物领域取得了400多项专利,生物产品已经出口包括英国和加拿大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古巴生产的乙肝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联合国采购名单,生物产品与旅游、糖业和雪茄一起,成为古巴最主要的外汇来源。古巴的生物技术研究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里处于领先地位,仅哈瓦那的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每年都要吸引几千名外国的科学家来访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古巴的公众医疗卫生水平在191个国家中排名39,许多指标已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古巴的生物技术能在短时间里取得长足的发展,要归功于早先打下的科技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平均每200人就有一名医生,为全国1200万人提供公费医疗;二是注重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每年有1万多名大学生毕业,政府还选派留学生去其他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三是有3万多科研人员在220个研究中心里工作,每1000名居民中有1.8名科学家,相当于欧盟的水平。

古巴生物技术发展的最初目的是满足国内的药物与农业需要,现在,通过和其他国家签订协议,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古巴的预防乙型肝炎疫苗出口到了拉丁美洲、印度、和前苏联地区。芬莱研究所研究出的疫苗被认为是预防乙型脑膜炎的最理想产品,吸引了国际药业巨头史克必成公司的合作,在史克必成公司的努力下,疫苗销售到了美国。

根据200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古巴的科技领域建设中,政府出资63%,而外国投资仅占5%。古巴政府希望通过产品出口以及与外资合作研发等形式引入风险资金,使各生物研究机构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目前,古巴与中国已有多个项目达成了协议。2002年,古巴分子免疫中心与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合作成立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建厂生产抗癌药物---克隆抗体,这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克隆抗体生产基地。此外,PPG降血脂药物、液态干扰素也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

罗伦索女士说,由于各国政策的限制,生物产品进入他国市场比较困难,所以古巴希望更多地采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销售产品。她表示,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对古巴的科研成果表示出极大兴趣,这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


文章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
美国人不做生意都要去玩的地方,怎么说好呢!自己去这个网站http://www.china-cuba.com/ 古巴驻华使馆经济处主办的 看吧
美国人很不是东西,一边是美国的总统和高官们一定要吸一二百美金一支的古巴的上好雪茄(不知道是怎么运到美国的),一边不准和古巴生意往来。里面的道道真多:L 。
:) 楼主料很全,学习了。
]]
 二、行在古巴

    到古巴去,自然要了解一下古巴人的衣、食、住、行。让我们从行说起。旅游公司只负责把我们安排海滨饭店里,管吃管住。至于你想到外边去玩,悉听君便。在饭店前台上摆着一大堆广告,提供各种各样的岛内旅游服务。有哈瓦那、海洋世界、山区探险和著名的热带歌舞(Tropicana Show)等等。当然,自选旅游项目要另外付费。古巴开放程度相当高,我们遇见一对老外夫妇,骑车围绕古巴全岛旅游。没有听说有什么外国人禁止入内的地区。有个旅游项目的终点是翠尼台(Trinidad),路程最远。我查了一下地图,瓦拉德罗在西北,翠尼台在东南,斜穿古巴,途径平原和山区,也许可以亲眼看看真实的古巴。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坐的是一辆德国奔驰客车。来机场接我们的是韩国大宇客车,后来去哈瓦那坐的是中国的宇通客车,质量都很好。初来乍到,还以为古巴的汽车和北美、中国没有什么两样,等到上路之后才发现,这些豪华客车是专门给外国游客使用的。古巴人的公共汽车满身锈迹,又老又破,有的客车就是在货车的基础上随便焊个框架,门窗都不全,居然还挤满了乘客。

  哈瓦那的公共汽车非常奇特,有20 多米长,两头高,中间低,由一辆载重货车拉动。当地人很形象地称之为“骆驼车”。一次可以挤进去150 人。在公共汽车站上许多人排队侯车,秩序井然。

  除了看电影,在美国早就看不见骑马的牛仔了。而在古巴,骑马依然是相当重要的交通方式。在山区,古巴农民骑在马上放牧。在公路上,三、五个农民骑马赶牛。听到后面有汽车来了,举起手来挥挥,特别潇洒。

  马车是古巴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有各式各样的马车。旅游点的马车非常豪华。乘坐旅游马车在瓦拉德罗半岛兜一圈,要价20 比索。

  在许多地方,马车象公共汽车一样,挤上10 来个人,在马路中间慢跑。汽车只好乖乖地跟在后面。

  在马路上看见过现代化的油罐车,也看见过普通的卡车上装满了汽油桶。和中国60 年代的状况差不多。除了汽车、马车、自行车之外,还有洒水车。看起来很像当年中国的洒水车。

  计划经济,大锅饭,使得古巴人的生活节奏很悠闲。干什么都不慌不忙。古巴的公共交通服务比较落后,车子少还不说,不准时。在路边常常看到许多人等车。

  在古巴的公路上,不少人在拖拉机和卡车的后斗里或蹲或站,看起来很不安全,可是古巴人镇定自若,习以为常。黄昏之后,由于没有几盏路灯,路上黑呼呼的。有的时候,司机突然减速,车灯中出现几个骑自行车的人,一点闪光标志都没有,怪危险的。在十字路口常有几个人手里挥舞着钞票,希望过路的汽车捎他们一脚。

  古巴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在路旁闪过一个巨大的自行车模型。导游介绍说,这个小镇能够生产自行车,他们为之非常骄傲。

  在瓦拉德罗海滩上,两个打渔的人把自行车架在海滩上,下海捕鱼。这自行车怎么这么眼熟?走过去一看,中国造的凤凰牌。

  古巴人骑自行车的本事很高。有的人骑车,前面带一个后面带一个。有个骑加重自行车的人前后都堆满了货物,亏得他还能够保持平衡。有个小孩子站在自行车后座上,双手抱着妈妈的脖子,穿流在车群中。对于外国人来说好不惊险,可是母子二人从容镇定,想必是久经车阵,锻炼出来了。

  我和太太租了二部自行车,到乡下去观光。自行车没有锁,问租车的人,他回答说,没有关系,丢不了。半信半疑。遇到一家小商店,我跑进去看,让太太在外面守着两部自行车。待我出来时,太太说,她亲眼看见好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把车一架就进了商店,都没有锁车。不仅自行车没锁,连摩托车都没锁。果真路不拾遗?那么,为什么路旁的住宅,不仅一楼甚至连二楼、三楼,都焊上了防盗窗?

  相对而言,古巴的公路交通系统相当好。古巴,东西长,南北短。有一条贯穿东西的公路,古巴人称之为高速公路。和一般理解中的高速公路起码有两点不一样:第一,没有封闭的护栏。牛、马、狗、羊都可以随意穿过公路。拖拉机在路中间大摇大摆,唯我独尊。第二,高速公路有三条车道那么宽,却没有划线。我到过不少国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宽的车道。路上的车不多,似乎划不划线都没有多大关系。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随意驰骋,有的时候在右面超车,有的时候在左面超车。既然没有多少车辆通过,为什么要修这么宽的“高速公路”呢?古巴的道路系统还真的有些超前意识。在北美或者中国,通常都在十字路口的路面上划线,区分直行或右转。在古巴,类似的标志是一排水泥半球,每个都有半个篮球那么大。不管谁撞上去,非倒霉不可。这大概也是古巴特色。

  古巴只有一条纵贯全岛的客运铁路,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还有很多专门用来运甘蔗的窄轨小铁路。令人奇怪的是,公路和铁路相交的路口,无论是主要铁路还是甘蔗铁路,不仅无人看守,连栏杆、信号灯都没有。好在古巴的司机都能较好遵守规则,即使在附近看不到任何火车,依然在路口停下来,左右看清楚了之后再启动。在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路口也没有红绿灯。我们的旅游车每逢十字路口必定要停一下。可是那些马车一路小跑,扬长而去。也许是马车的刹车系统不如汽车,特别是不如进口的外国车,理应给予优先权。

  如果前方没有障碍物,在高速公路上最快车速也能达到每小时100 公里左右。路面状况还是很不错的。突然,司机来个紧急刹车,只见前方一头牛慢吞吞地登上了公路,走到路中间干脆站定不动了。等到车停了下来,这头牛反而掉过头来,从容不迫地回去了。司机火冒三丈,咕哝着骂了一句西班牙语。尽管听不懂,从表情和语气上来判断,大概和中国人的国骂差不多。他发动车子,对着牛开了过去,把牛吓了一跳,逃下了高速公路。司机得意地哈哈大笑,调整车头,继续赶路。导游盖斯是个爽朗快乐的小伙子,会英语、意大利语和德语。来古巴旅游的外国游客很多,每天早晨要按照语言来分别安排旅游车。给讲英语的游客派个英语导游,讲俄语的就派个俄语导游。有的时候实在派不过来,只好混装。这就要求导游精通多国语言。在我们的旅游车上有意大利人和加拿大人,加拿大人当中有讲英语的还有讲法语的。于是,盖斯首先向讲法语的加拿大游客道歉,声明今日的导游只能提供英语和拉丁语服务。

  导游介绍说,在1962 年古巴通过了一项法案,因为牛和马为革命工作,所以禁止杀牛杀马。所有的牛和马都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等到牛马老迈年高,送给国家统一处理。如果牛马有病,或者出了什么事故,农民必须立即报告警察,由国家来人把牛马(或者它们的遗体)带走。私自屠杀牛马是犯法行为。难怪在饭店里吃到的牛肉那么老,咬不动。导游说:“猪、羊、鸡、鸭不能干活,不在保护范围之内。奶牛为人们提供牛奶,所以也在保护范围内。”

  我问:“奶牛生产牛奶,母鸡生产鸡蛋,为什么歧视母鸡?”

  导游耸耸肩膀,大家哈哈一笑。

  除了在主要的高速公路上有些新建的路标之外,大部分乡村道路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这和中国文革期间的状况一样。当时领导解释说:给出路标不就泄露了军事机密?没有路标难不倒熟悉地形的中国人,却可以让那些外国侵略军分不清楚东西,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知道古巴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战略考虑。

  无论是在首都哈瓦那还是在小城市都可以看到50 年代的老爷车。

  导游盖斯说,“古巴的工人心灵手巧,无论什么样的车都会修,而且还会自己制造配件。许多50 年代的车时至今日还能保持良好的状况。”他补充了一句,“不过,就像80 岁的老人,你总不能要求他们去跑百米吧。司机们都知道,这些老爷车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0 公里。不过。由于马车一个小时还跑不到30 公里。古巴人对于这个速度已经非常满意了。”在哈瓦那街头,盖斯指着一台老爷车说,“看,这台车是20 年代的福特。如果你运到国外去,可以换两台新车。可惜政府不让老爷车出国。不过,如果你们谁要愿意买辆老爷车,可以交给我来保管,下次来的时候再开。说不定还会增值呢。”

  在翠尼台饭店门口,停着几辆老爷车。没有商标,仔细寻找才发现了雪佛莱的十字标记。另一辆庞第亚克(Pondiac)造型夸张,两翼突出,好像飞机一样。不知道刷过了多少次油漆,虽然有11点坑凹不平但是颜色依然鲜艳。看起来,古巴人对这些老爷车情有独钟,在许多油画中各色老爷车成为主角。

  我问一个正在修车的人,“咳,伙计,你的车造型很棒!”

  他很高兴。

  “你喜欢哪个牌子的车?”

  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拉达。”

  “为什么?”

  “配件比较便宜。”

  古巴司机的水平不敢奉承。我门去翠尼台坐的是德国奔驰客车,质量应当不错。可是,在回程中开到半路就抛锚了。巴士的后面盖满了喷出来的机油。反正是公家的车子,司机不管三七二十一,“小车不倒只管推”。最后,停在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司机站在马路中间和导游讨论应急措施,好象马路是他们家的。别的汽车从他身旁开过去,居然毫不在乎。路上抛锚的车不少。有些车一边开一边冒黑烟,大概和我们的车子没抛锚前的状况差不多。等了40 多分钟,总算来了另外一辆旅游车,把我们捎到临近的城市。在那里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盼来了接我们回瓦拉德罗的汽车。

三、住在古巴

    瓦拉德罗的星级宾馆和美国、欧洲和中国的饭店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从机场到饭店,路旁的住宅显然经过了刻意装修。走出瓦拉德罗才能看见真实的古巴。

  1959 年革命以后,无论是在哈瓦那还是在偏僻小镇,几乎没有盖什么房子。大部分民居又矮又小。有些房子充其量不过10 个平方米,只能叫做窝棚。偶尔见到几栋四层楼的宿舍,就算当地最好的民居了。我想窝棚谁都见过,为了尊重古巴朋友的感情,就没有拍照片,挑他们最好的集体宿舍拍了几张。

  从窗户和阳台上伸出来晒衣服的竿子,飘扬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太太轻轻地摇头,悄悄告诉我,床单、衣服都很旧了。

  翠尼台有200 多年的历史,岁月似乎被凝固在殖民年代,镇上没有增添什么新的建筑。从瓦拉德罗到翠尼台,只有三分之一的山路,其余部分应当是古巴比较发达的地区。居民住房之简陋实在令人感叹。如此住房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见不到了。

  导游专门带我们进几家民宅参观。大概是因为夏天太热,这些房子大约有3 米高,室内通风良好。有个80 多岁的老太太热情地接待我们,展示给大家看她收集的各国明信片。她的房子刚刚粉14刷过,前面是客厅,后面三间卧室,最后是厨房兼吃饭间。老式冰箱已经具有文物资格,不知道是否还能工作。灶台上连个油星都没有,要不然老太太有洁癖,要不然就是专门摆样子给游客看的。为了迎接外国游客,一些工人在整修古建筑。所谓整修也就是在外面刷一层粉。那些尚未修整的房子严重欠缺维修,连门框都腐烂了。

  在街头有不少出售一些工艺品的摊贩。可能是集体生产的,这些工艺品大同小异,看过几家就够了。

  四、粗放管理的农业

    我们的旅游车离开高速公路之后,穿行在一片又一片甘蔗林中。有些地方的甘蔗长势不错,农民正在使用机器收割甘蔗。有些田里的甘蔗稀稀拉拉,还有一些田里什么都没有种。(图20 远处是甘蔗田,椰子树下是被撂荒的土地)

  导游解释说,因为糖卖不出去,所以用不着种那么多甘蔗。其实,明眼人不用多问就知道,这么好的土地被闲置撂荒,只能说明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16在古巴革命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农民高举砍刀支持革命的宣传画。这种大砍刀是专门用来收割甘蔗的。导游说,砍甘蔗是非常强的体力劳动,为了增加能量,农民常喝兑了蜂蜜的白酒,久而久之,成了古巴的一种名酒。在翠尼台的饭店里我们特地品尝了一杯,甜甜的,好像并不凶。(图21 在翠尼台小酒馆中边听音乐边品尝蜂蜜酒)

  我们经过一片桔林。路旁的卡车上已经装满了刚刚收获的桔子。导游介绍说,古巴的桔子没有公害,没有污染。由于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古巴的农产品确实没有污染,不过品种单一,质量一般。在饭店里我已经见识了古巴的桔子、木瓜、菠箩和西瓜。桔子的味道不错,但是个头不大。西瓜,红的不多,也不怎么甜。

  古巴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地势平坦,只有西北、中部和东南部有一些并不太高的山地和丘陵,自然条件相当好。主要农产品有甘蔗、烟草、咖啡、可可、玉米、大米和剑麻。只要在古巴乡村走走就可以看到农田管理水平不高。粗放式的田间管理和我们当年人民公社非常相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台湾人口比古巴几乎多一倍,而土地面积只有古巴的三分之一,人均可耕地的比例更少。可是,台湾几乎每一块土地都得到了精心耕作。台湾的农业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够出口。其水果的质量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土地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1959 年,古巴革命刚成功就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规定土地所有者最多只能拥有30 个卡瓦耶里亚土地,超额部分一律由国家征用。失去了土地的大庄园主跑到美国去了。这些庄园主在美国大肆活动,鼓动美国议员,企图复辟,夺回失去的庄园。他们在1961 年组织了吉隆滩登陆。在入侵被粉碎之后,土地改革速度加快了。古巴政府在1963 年颁布了第二个土地法,私人拥有的土地限额降低为5 卡瓦耶里亚。又把一批地主撵到美国去了。随后,古巴政府通过税收、信贷、资源分配等多种手段使得拥有土地不再有利可图,土地国有化的进程继续推进。在农村中并存着国营农场和“小农”组成的生产组织两种所有制。在目前,只有12%的土地在名义上依然归私人所有。

  我问盖斯:“拥有土地的农民能否出售土地?”

  回答道:“要卖的话只能卖给本村的农民。”

  “人们能否在属于私人所有的土地上盖房子?”

  “不可以。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

  古巴所有的住宅属于政府所有。老百姓有居住权,但是没有所有权,其子女有继承权。“拥有土地和没有拥有土地有什么区别吗?”

  盖斯回答说,“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古巴人并不认为拥有土地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古巴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却没有很好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没有有效地使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好在古巴的自然条件非常好,用不着担心吃不饱肚子。毛泽东说:“穷则思变”。正是由于不虑饥寒使得古巴农业改革的惰性非常大,以至于保留了绝无仅有的计划经济。五、贫与富的选择人只要活着,就面临选择。如果让你选择贫与富,当然选择富。如果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挑一个,大部分人选择平等。可是,如果选择了“富”之后却要搭配“不平等”,怎么办?对社会制度的选择往往落入效率和平等不能二者兼得的困境。

  在经济学中效率与平等是一个永恒的争论课题。市场经济强调效率,可是强调过头了必然导致贫富不均。计划经济强调平等,强调过头了扼杀了效率,最后导致普遍贫穷。来古巴旅游,好就好在可以让人们亲身体验一下这对矛盾。

  早就听说古巴穷。亲眼一见,确实很穷。让古巴导游感到最尴尬的就是他们的食品分配制度。我试探着问盖斯:“听说古巴人每人每月只供给3 个鸡蛋?”

  他回答说:“是的。一家四口,在一个月里可以购买12 个鸡蛋。但是不能一次购买,起码要分二次才能买回家。瓦拉德罗是旅游区,供应情况比较好,每人每月可以买到5 个鸡蛋。”“其他肉类食品?”

  “每个人每月供应一斤鸡。逢年过节,政府还分配一点牛肉。”

  “猪肉?”

  “从来没有供应过。可以到市场上去买,不过价钱高得很。”

  和中国不一样,古巴没有发什么肉票,鸡蛋票,而是凭证供应。我和太太骑车到离瓦拉德罗不远的小镇奥地斯蒂卡村。在商店外面看见古巴人排队,每人手里拿个食品供应证。售货员在供应证上划上几笔,再翻开自己的大帐本登记,然后才收款。那天没有鸡蛋或其他食品供应,人们排队的目标是买像胳膊那么粗的香肠。按照家庭人口多少,切给你一寸到二寸长的一段。18古巴的农民是没有工资的,他们必须到菜市场出售农产品才能得到现金。我们在菜市场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农民出售蔬菜、水果以“生产队”为单位。每个摊位上挂块小黑板,写清楚蔬菜价格。西红柿大的大,小的小,有青有红,每公斤3 比索,黄瓜4 比索。还有木瓜、芋头、南瓜、青菜等。蔬菜质量不怎么样,和当年中国生产队的大田作物极为相象。在如今中国的菜市场上恐怕很难卖得出去。卖菜的农民似乎对顾客没有多少兴趣,从不吆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我问导游,古巴的自然条件这么好,有这么多土地,为什么不多养些鸡,多种些蔬菜?导游解释说,古巴生产许多优质食品和水果,不过都出口换机器设备了。我偷偷一笑,类似的理由早就听说过了。几十年前,饥肠碌碌的中国学生没有一个不恨苏修的。勒着中国人脖子逼债,把我们的好苹果全拉走了,太缺德了。

  古巴人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如何?

  盖斯告诉我,古巴的平均工资大约为每月300 比索。按照官方汇率,一个比索比一个美元还略微大一点。如果折算成人民币,每月2000 多元。这个数字似乎还可以接受。仔细打听一下,才恍然大悟,古巴和当年中国一样,实行外汇双轨制。外国游客只能使用外汇卷,一个美元换一个古巴比索的外汇卷。在民间,一个比索的外汇卷可以换25 个古巴比索。在商店的柜台里陈列的白酒标价6 比索,外国人买的时候用外汇卷,古巴人用古巴比索,虽然是同一个价钱,实际上外国人多支付了25 倍。

  搞清楚汇率关系之后再来看看古巴人的生活水平。古巴人平均工资水平每月300 比索。如果折算成美元只有12 美元,低得难以想象。但是,其购买力却比12 美元高得多。在商店里一件衬衫卖20 比索,一双运动鞋30 比索。折合成美元只不过1 美元左右。古巴人能歌善舞,大概对音响设备具有特殊偏好。商店里最贵的商品是菲利普的音响,要价900 比索。相当于一般人三个月的收入。19中国制造的“三星”牌的电冰箱849 比索,要价似乎贵了一些。古巴人和改革前的中国人一样,一般不用电冰箱,现吃现买。

  西恩富戈斯是古巴第三大城市。偌大一座城市,街上居然没有几家商店,更没有什么商品广告,连商店的招牌都没有几个。市中心有条步行街,且莫谈什么“购物街”,因为除了手工艺纪念品之外基本上没有东西可买。

  20看见一群妇女排队买东西,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卖小镜框。这玩艺在北美的一元商店(OneDollar Store)中有的是,跑到古巴来反倒成宝了。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家食品商店,不出所料,在货架上没有几样商品。许多人在排队,等候买猪脚,每人允许买一只。卖香肠的柜台前没有人排队。也许是香肠的质量不好?本地人买香肠是要凭证的,外国游客随便购买。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对外国游客特别友好,再一想,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外国游客必须使用外汇卷,别看标价相同,不知不觉中老外被狠狠宰了一刀。(图26 似曾相识的国营理发店)

  21有一家店铺的门面很漂亮,里面很多人,跑进去一看,原来是家理发店。和当年中国国营理发店一样,四周摆上一圈理发椅子,许多人坐在长椅上排队等候。

  在街头,有个理发师正在为一个孩子理发,旁边站着四、五个大人看热闹。只要街上一有什么稀奇的事情,马上就围上来一群人。古巴一个星期上六天班,仍然生产不出足够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老百姓缺乏时间概念,游手好闲的人比较多,这一点和中国改革前的状况极为相似。

  话又要说回来,如果仅仅看古巴人每个月吃几个鸡蛋,恐怕很难解释为什么古巴人的平均寿命长达77 岁。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古巴的排球、棒球、跳高等体育运动都位居世界前沿。总的来说,我们见到的古巴人衣着整齐,文明礼貌,健康良好。

  古巴的失业率只有1.9%。几乎人人都有工作。我们在古巴周游一圈,很少见到营养不良的人。面包店里,一群人正耐心地等候新出炉的面包。3 个比索可以买5 个一公斤左右的大面包。便宜得几乎不要钱一样。买面包不凭证。虽说吃得不太精致,毫无疑问,古巴人吃得饱。古巴盛产甘蔗,甘蔗渣可以用来酿酒。古巴的烈酒“哈瓦那俱乐部”(Havana Club)非常著名。3-4 个比索可以买一瓶。大约合人民币1 元。

  古巴是个岛国,鱼又多又便宜。没有鸡蛋没有肉,就多吃点鱼吧。

  傍晚时分,古巴人聚集在昏暗的路灯下,弹着吉它唱起歌。有鱼,有面包,吃饱了肚子,两杯老酒灌下去,闲着没事,禁不住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

  古代,庄子和惠子辩论。庄子说,水中的鱼是多么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懂不懂鱼的快乐?

  古巴人快乐吗?回答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你是不是古巴人。

  如果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平等。那么,当革命成功之后,下一步该往何处去?假若革命的结果就是贫穷,那么为什么还要革命?古巴的教训告诉我们,贫穷绝对不是社会主义。无论什么主义,贫穷都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在革命之后要有正确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竞争环境。要鼓励人们多干活,多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终是要被民众和历史抛弃的。
六、啼笑皆非的全民健保

    最近,中国流行一个顺口溜:“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给你提前送终,房改把你荷包掏空。”许多人对于医疗卫生改革非常不满。看病贵、看病难,让老百姓怨声载道。导游盖斯很自豪地告诉我,古巴实行全民健保,所有的人看病都不花钱。古巴的医学教育非常发达,有不少出名的医学院。我们在哈瓦那、西恩富戈斯和马塔萨斯看见了好几个医学院。导游介绍说,古巴的医生被认为是很受尊敬的专业,工资水平也比其他行业高,每月平均工资可以达到700 比索。古巴经常派医疗团出国帮助亚非拉人民。路过一家药店,我看见柜台里陈列的药品寥寥无几,还赶不上我们当年工厂里的保健站。盖斯解释说:“生大病住医院不用花钱,医院里有各种药品。出院之后,公家只提供一些常用药。如果用点比较好的药,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我问:“药店柜台中陈列的是常用药还是‘好药’。”

  他回答说:“当然,只有‘好药’才陈列出来。”

  我问:“只有这么几种药,怎么够用?”

  他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很愚蠢,“要吃好药,就让海外的亲戚寄回来好了。”古巴人口1200 万,在美国的古巴侨民有300 万。几乎家家都有海外亲友。每年从美国寄回古巴的外汇有5 亿美元之多。美国总统小布什觉得吃亏了,2004 年4 月,下令对古巴侨民的汇款实行审核,希望将汇款总额控制在2 亿美元以下。卡斯特罗勃然大怒,下令停止美元在古巴流通,任何人若要将美元转换成古巴比索必须支付10%的特别费。在全世界,只有古巴敢于对美元采取歧视政策。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古巴侨民用各种途径将美元寄回家中。虽然美元在名义上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实际上在古巴货币市场上仍然三足鼎立:古巴比索,外汇券和美元。在古巴的饭店可以看见三个中央电视台的频道。那天,恰好看见一个电视采访。北京同仁医院拥挤不堪,要天不亮去排队挂号。可是隔两条街的医院却门可罗雀。卫生部的官员说,一般的病完全可以到普通医院就诊,并不是非去大医院不可。显然,这位官员没有来过古巴,否则,如果有人抱怨看病贵,看病难,他大可介绍一些患者来古巴就诊。

  由于社会平等程度比较高,古巴的社会秩序井然,犯罪率并不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官员的腐败贪污问题也并不怎么严重。

  上学或下课的中小学生是古巴街头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古巴实行全民义务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必须上学。哪怕是非常偏僻的乡村,如果看到比较好的建筑几乎都是学校。按照年级不同,中小学生穿不同颜色的校服。不仅校服是免费统一供给的,还给学生提供早餐和午餐。只有晚饭是24在家里吃。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每人每月三个鸡蛋就似乎不那么恐怖了。看起来,不仅是哈瓦那的孩子,就是乡村小学孩子们的营养状况都不差。

  因为我不会说西班牙语,没办法直接和古巴老百姓沟通。通过导游的介绍,由于所有的人都差不多,住房、医疗和教育条件虽然比较差,似乎古巴人还算满意。

  看看古巴,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当年。在上个世纪60 年代,中国人天天大喊“反对资产阶级法权”,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贫富差距很小。

  住房,大家都住在筒子楼里面,三代同室的情况比比皆是。

  教育,虽然上学不用交学费,不过没有几所大学,招生人数有限,全国只有70 万在校大学生。考不上的,就上山下乡。

  看病难的问题似乎也不存在,在农村有赤脚医生,在单位里有卫生所。别看没有什么好医好药,抹点红药水,吃片阿斯匹灵还挺方便。

  如今一切都变了。人均住宅面积从1979 年的8 平方米迅速增加,到2005 年达到24 平方米。医院多了,药品也多了。每年大学招生就好几百万。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贫富差距引起了人们强烈不满。还是孔夫子说得对:“不患贫,患不均”。中国人的住房、医疗、教育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古巴,可是中国人的怨气也远远超过了古巴。目前,关键不在于如何提高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档次,而是要花点力气来照顾弱势群体,不要让贫富差距过大。

  说到底,只有两条路可以挑选,一条是继续改革,在改革中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要推动税制改革,增强公共财政能力,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来帮助弱势群体。另一条路就是倒退回去,劫富济贫,重新实行计划经济分配原则。剥夺富人确实能够实现平等,却不能达到均富。如果不能采取措25施提高劳动生产率,久而久之,竞争机制就会被懒惰、平庸所代替。最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如果大家穷得叮叮当当,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起码应当请二类人到古巴来看看他们的住房、教育和医疗。一类是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官员,另一类是怨气冲天的人。讲道理挺费劲,只要到古巴来看一看,自然会得出有益的结论。

    七、美丽的哈瓦那

    哈瓦那分为二个部分:老哈瓦那和新哈瓦那。如果把新哈瓦那理解为最近修建的城市可就大错特错了。老哈瓦那是西班牙时代修的,新哈瓦那是美国殖民时代修的。哈瓦那绝大部分建筑落成于1959 年革命以前。也许只有革命纪念碑和它旁边的国防部大楼才是近年的建筑。

  古巴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位于老哈瓦那的总督府就是这个时代的象征。1898 年美国打败了西班牙,取而代之。1902 年成立了古巴共和国。政治中心从总督府转移到了总统府,也就是现在的革命博物馆。

  古巴的国会大厦很有气魄,导游说,这是美国人在1929 年修建的,难怪,无论是造型还是内部的布置都很像美国国会。

  老哈瓦那很有欧洲古典风味。古老的广场,狭窄的街道,陈旧的民居,相当完好地保存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特征。有些房子已经东倒西歪了。古巴人没钱盖新房子,只好在老房子里将就着过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老哈瓦那确定为文化遗产。谢天谢地,古巴没有“破四旧”,许多古老的房子和封资修的建筑和雕刻得以保留至今。

  在总督府后面有家老旅馆,叫做“两个世界”(Ambos Mundos)。这是当年大文豪海明威下塌的地方。在古色古香的门厅中,一个女郎正在弹钢琴。旅馆中所有的布置,甚至连所用的家具都尽量保留当年的特色。连电梯都依然是30 年代的,不知道是否还安全。楼上511 房间被永久保留给海明威。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有些情节似乎就是在这家饭店发生的。几乎每个文化素质不算太低的游客都要到这里“朝拜”一趟。

  旅馆门厅墙上挂着海明威各个时期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合影。非常遗憾,我不知道海明威的著作中有没有谈到古巴革命以及他和卡斯特罗的交往。在俄国访问的时候,我注意到另外一位世界级的文豪高尔基。革命前,他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著名的三部曲,像勇敢的海燕一样呼唤暴风雨。可是革命成功之后,高尔基再也没有写过什么传世之作。如果有条件的话,研究一下海明威对古巴革命的评价也许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拐过几个路口,有家很小的酒店,后边的小房间据说是海明威常来就餐的地方,允许人们在墙上留字。于是,从墙角一直到天花板全被人们的签名所覆盖。如果北京在什刹海或者香山“发现”一处曹雪芹常去的小酒店,也允许人们在墙上留言涂鸦,生意一定红火。当我们在哈瓦那老城参观的时候,不声不响地过来一个人,手里一个画夹,随着我们一边走一边画,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游客的轮廓,居然还有几分神似。签名之后很礼貌地送给本人。给多少小费就看你对画像的满意程度。就是不给钱,画家也绝不失态,很有礼貌地弯腰致谢,再为另外一个人画像。

  刚刚转过海明威旅店,对面过来三个人组成的小乐队。领头的人在旅游团的队伍内相中一位施主,围着他边走边唱,好像是在欢迎王公大臣出巡。非缠着这个人掏出钱包来不可。所幸他们的胃口并不大,只要拿出一张票子来,无论面值大小,他们立刻就把音调抬高,顶多再唱八拍就结束了这曲赞歌。

  古巴雪茄,世界闻名。据说一支好的雪茄烟要卖好几十美元。最好的雪茄品牌叫作“翠尼台”,正是我访问过的那个古城的名字。导游把我们领到雪茄烟专卖店中,他说,古巴的雪茄烟都30是国营企业生产的,价钱到处都一样,关键问题是千万不要买假货。我刚进门的时候,一个黑人小伙子凑上来,小声说,半价,半价。看起来,假货就在门口。我对香烟一点兴趣都没有,更不要说雪茄了。同伴问我,你怎么不买上几支送人,我摇摇头,回答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在同伴购买雪茄的时候,我挑把椅子坐下来歇口气。

  要看哈瓦那全景,最佳位置是海峡对面的Sam Carlos 城堡。我们穿过海底隧道,在城堡上的饭店坐下来用餐。要塞雄伟坚固,易守难攻。脚下是18 世纪用来拱卫海港的大炮。在蓝天白云之下,海峡对面的老哈瓦那和新哈瓦那历历在目,风景如画,真是一个“美丽的哈瓦那”。新哈瓦那有二栋地标建筑高楼。一座是当年的希尔顿酒店,现在的名字叫自由哈瓦那饭店(Hotel Havana Libre)。另一座是豪华的古巴酒店(Hotel National Cuba)。导游得意地介绍说,当年这里是加勒比地区最大的赌场。如今在古巴已经禁绝了黄、赌、毒,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些话中国人当年就说过。不知道怎么回事,口袋里有点钱之后,沉渣泛起,这些污秽又冒出来了。

  在人类历史上,让后人记住一个古老王朝的,不是君王的家谱、玉碟,而是这个时代留下来的代表建筑。出色的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浓缩。只要有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在,人们就记得住秦始皇。古巴革命47 年,留下来的建筑几乎是空白,让后人如何评说?

  八、游艇和坦克的见证

    在哈瓦那市中心的革命博物馆前面陈列着一辆坦克,在博物馆后面的玻璃房子里陈列着一艘游艇。这是古巴的二件国宝,它们见证古巴历史性的转折。

  31古巴虽小,却注定要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古巴进行了一系列非常独特的实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无论是革命还是反革命都不能输入或者输出。只有当地的民众才有权选择他们的国家制度。只有民众选择的制度才能在这个国家扎下根来。

  1952 年,在美国支持之下,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取缔各政党和团体,建立了亲美的军事独裁政权。古巴政局动荡不安,2 万多人被杀害,10 万多人流亡海外。巴蒂斯塔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却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年轻学生成为反对独裁统治的先锋。在1953 年7 月26 日,27 岁的卡斯特罗带领150 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仓促举事,几同儿戏。起义失败后卡斯特罗被捕。他在法庭受审时发表了“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演说,卡斯特罗的口才第一流,极具鼓动性。也许巴蒂斯塔压根就没有把这个毛头小伙子放在眼睛里,关了不到二年就把他赶到墨西哥去了。卡斯特罗在墨西哥认识了比他还小2 岁的格瓦拉。1955 年5 月一群古巴爱国青年在墨西哥成立了“七二六运动”组织,从此奠定了古巴共产党的基础。卡斯特罗流亡墨西哥仅一年多,于1956 年11 月底他和格瓦拉等83 名青年乘坐“格拉玛”号游艇,从墨西哥出发潜回古巴。在古巴登陆的时候与政府军交火,死伤惨重,突围进入马埃斯特腊山区的只有12 个人,7 支步枪。样板戏中唱道,“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段唱词中的数字和古巴的故事非常相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义军在反围剿战斗中越战越强。

  1957 年3 月,哈瓦那大学学生会主席埃切维里亚为首的青年直接攻打巴蒂斯塔的总统府。他的胆子比卡斯特罗还大。可惜在起义中壮烈牺牲,否则,古巴革命领袖也许是这位老兄。起义军余部或在都市或在山区坚持反抗斗争。各组革命力量经过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的整合之后渐成气候。在三年之后,起义军逼近哈瓦那,哈瓦那的学生和工人发动总罢工和武装起义,里应外合一举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

  从这段历史可见,古巴革命生根于民众之中,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如今,在革命博物馆后面修了一栋玻璃大楼,把“格拉玛”号游轮当作圣物供奉了起来。

  古巴革命成功以后连续发表了二个哈瓦那宣言,在农村开始土地改革,没收大庄园主的土地。这些革命对象纷纷逃亡美国。

  在古巴革命胜利一周之后美国政府就正式承认了古巴新政权。卡斯特罗和他的助手以个人身份访问了美国。双方都在进行选择。最后,大批流亡的古巴人说服了美国政府, 1960 年5 月美国宣布停止一切对古巴的援助,两家终于撕破了脸。美国中央情报局积极支持流亡者潜入古巴。他们认为,既然当年卡斯特罗能够以几十个人的力量推翻巴蒂斯塔政权,为什么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

  山雨欲来风满楼。1961 年1 月,美国宣布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324 月17 日,1000 多名古巴流亡者在美国飞机、军舰的掩护下在吉隆滩登陆。可是仅仅72 个小时,登陆的古巴流亡者就全军覆没。输入反革命失败了。被俘获的坦克如今被陈列在哈瓦那的革命博物馆前面。

  古巴革命胜利之后连续二次输出革命。第一次是在1966 年,格瓦拉带人进入玻里维亚。一年后被俘牺牲。古巴革命白白折损了一位杰出的领袖人物。第二次是在1975 年,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古巴派遣了50000 多军队去非洲的安哥拉帮助“革命”。打到14 年,损兵折将,什么结果也没有打出来,只好偃旗息鼓,撤回古巴。

  历史证明,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外部势力越俎代苞只能适得其反。外部压力也许只会让这个制度更为巩固。

  九、有可能导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机场

    瓦拉德罗机场起落的班机并不多,可是机场的跑道很长,设备也不错。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当年是不是在这里停过苏联的重型轰炸机?倘若如此,在这里几乎触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1992 年7 月,苏联把一批中程导弹秘密运进古巴,同时,苏联最精锐的伊尔-28 重型轰炸机也悄悄飞进了古巴,建立了空军基地。哈瓦那是首都,目标太明显。东南的圣地亚哥离开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太近。毕竟轰炸机要起飞上天,容易被人看见,不像导弹那样可以藏在山洞里。也许把瓦拉德罗和西恩富戈斯的机场当作轰炸机基地的可能性最大。

  10 月,美国的U2 高空侦察机拍到了苏联导弹和伊尔-28 重型轰炸机的照片。全美立刻陷入恐慌。当时,虽然美国和苏联已经有了洲际导弹,但是准确度不够。只有中程导弹才能打得比较准。33苏联的重型轰炸机可以从古巴起飞直接攻击华盛顿。中程导弹将美国主要城市统统置于苏联的威慑之下。

  美国总统肯尼迪年轻气盛,在10 月22 日断然宣布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强力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视下迅速拆除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当时,苏联有几艘货船正在向古巴驶来。美国侦察机拍下的照片立即登上了报纸头条,甲板上明摆着导弹。既然有导弹就必然有苏联军人。10 月23 日肯尼迪下令拦截所有开向古巴的船只,勒令听候美国军舰的检查。美国的航空母舰和海军战舰迅速封锁了加勒比海,海陆空军在全球进入了战争状态。

  当美国拦截这些船只的时候,苏联是否肯让这些导弹和军人落入美国之手?如果不肯的话,苏联会不会也派出护航舰队?双方的舰队会不会开火?一旦开火,已经部署在古巴的导弹会不会直接落到华盛顿头上?那个时候还没有听说过导弹拦截系统。倘若苏联的导弹从古巴飞了过来,美国是向莫斯科还是向哈瓦那报复?或者干脆在导弹升空之前先把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和空军基地干掉?当时,刚刚闹过柏林危机。苏联在欧洲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兵力,80%以上的中远程导弹,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可是,加勒比海等于是美国的后院,苏联海军和空军使不上劲。当时,全世界的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也许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此开打。台湾海峡两岸的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睡不着了。

  在两个世界尖锐对峙中,赫鲁晓夫败了下来。10 月27 日赫鲁晓夫下令,苏联船只不要进入美军拦截区。驶向古巴的苏联货船掉头转向回去了。赫鲁晓夫写信给肯尼迪,同意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导弹。为了挣点面子,要求美国撤消封锁和保证不入侵古巴。

  肯尼迪当天作出答复,苏联必须先从古巴把导弹撤出去,美国才能考虑保证不进攻古巴。28 日,赫鲁晓夫复信肯尼迪,声明已经下令拆除古巴的导弹基地。赫鲁晓夫在仓促之中稀里糊涂地替卡斯特罗当了家,同意让联合国代表去古巴核实。

  卡斯特罗是条汉子,赫鲁晓夫要撤导弹,他管不着,可是让美国人登上古巴的土地,没门。当众给了赫鲁晓夫一个耳光。赫鲁晓夫只好灰溜溜地答应在苏联撤出导弹的时候由美国海军在公海上进行船靠船的检查。

  肯尼迪要求苏联撤出重型轰炸机,赫鲁晓夫立即答应在30 天内全部撤完。伊尔-28 重型轰炸机夹着尾巴溜回去了。赫鲁晓夫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

  在60 年代中苏大辩论中,毛泽东指责赫鲁晓夫从冒险主义极端走到了投降主义另一个极端。按照毛泽东的脾气,要不然就别去,既然去了就干到底。管他娘的,搅他一个地覆天翻。当初斯大林让中国出兵朝鲜,让中国人去前线拼命,他躲在后面卖军火。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孤注一掷,骑虎难下。这回该把赫鲁晓夫放在自己放在炉火上烤烤了,看他如何下台?千算万算,没料到赫鲁晓夫是个软骨头,宁肯丢脸也不敢玩真的。

  不幸中的万幸,古巴导弹危机没有导发世界大战,但愿古巴的机场再也不要起落轰炸机。
十、最大的头像

    古巴人怀念格瓦拉。书店和纪念品摊头有许多格瓦拉的照片。照片上年轻的格瓦拉身着简单的军装,甚至赤膊赤脚和普通老百姓在一起,谈笑风生。在哈瓦那革命广场的一栋大楼上用钢板做了一幅高达几十米高的格瓦拉画像。这是古巴最大的头像,不知道在世界上还有没有更大的?

  格瓦拉于1928 年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在医科大学毕业之后他在危地马拉政府中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可是,格瓦拉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投身古巴革命。

  1959 年革命政府成立,格瓦拉担任工业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据说,在格瓦拉担任政府要职期间,其家人仍然搭乘公共汽车。西方反古巴的报纸杂志不少,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听说卡斯特罗和格瓦拉有什么奢侈腐败的传闻。

  格瓦拉在1960 年写了《游击战》一书。人们公认格瓦拉是在毛泽东之后又一个创新游击战战略和战术的人。据说,毛泽东对格瓦拉评价很高,寄予厚望。

  按照一般逻辑,格瓦拉在古巴革命之后功成名就,完全可以享受生活了。最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再度放弃权力和优裕的生活,不顾严重的哮喘病,于1966 年进入拉丁美洲最穷的玻利维亚,发动反政府的游击战。可惜,格瓦拉出师未捷身先死,牺牲的时候才39 岁。他的游击战理论既没开花更没结果。毛泽东对格瓦拉的评价再也没有为公众所知晓。

  格瓦拉失败了,他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虽然短促,但充满了浪漫和传奇。在上个世纪出现了一些英雄人物,他们为了理想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进入新千年之后,斗转星移,浪打船摇,理想褪色了。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格瓦拉成了古巴革命的骄傲。

    十一、剪不断,理还乱

    古巴和美国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导游弗朗索很得意地告诉我,古巴和你们中国不一样。如果有人不想在古巴生活,我们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只要50 比索就可以办张护照,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

  我问:“古巴人主要去哪里?”

  “美国。”

  “美国给签证吗?”

  “当然不给。只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才能正式申请到美国发给的签证。”

  古巴和美国的佛罗里达隔海相望,每年有不少古巴人采用各种方式偷渡进美国。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仅仅在2005 年美国海岸警卫队就扣押了2712 个古巴偷渡客。也许是非法偷渡的人太多了,在瓦拉德罗的码头上居然看不到私人游艇。

  我问道:“如果美国抓到了偷渡的人,如何处理?”

  “那有什么关系?大了不起送回来。古巴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政府不会把这些人抓起来,更不会把他们关在监狱里。不过,偷渡的人肯定会被开除公职。没了工作,你还可以再次偷渡吗。有志者事竟成。最后,这些人还不是都进入了美国。过几年就把钱寄回家里来了。”有些国家给古巴分配了一些移民的名额,在古巴曾经发行了一种彩票,花上几块钱买张彩票。如果你中彩了,其中的一项奖励就是给你一个移民的名额。

  难民潮不断地往卡斯特罗脸上抹黑。古巴政府虱多不痒,置之不理。开放流亡也有好处,基本上赶走了国内的反对派。用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将不同意见的群体分隔开来。投奔美国的人极少有人愿意再返回古巴来“闹革命”。流亡者在佛罗里达叫唤了几十年,叫乏了。也许他们终于明白了根本不可能在海外改变古巴的社会制度,近来已经不怎么听见他们的声音了。有一对加拿大老人特别喜欢到古巴来度假。他们已经来过四次了。老太太悄悄告诉我,古巴的基层党支部对民众还保持着严格的控制。他们鼓励人们向党交心,并且检举汇报邻居的动态。基层组织要定期召开思想工作会议,反对贪图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我付诸一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

  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去详细调查,好像古巴并没有将老百姓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没有对过去的农场主实行什么无产阶级专政。也许是那些反对革命的农场主都跑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去了,留在古巴的只有贫下中农,用不着再划分阶级了。古巴人说,他们的阶级斗争不象前苏联和中国那么残酷。我真不知道当年卡斯特罗反华的时候是如何描述中国的。

  美国政府把卡斯特罗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恨得牙齿痒痒的。古巴北面隔海相望是佛罗里达,古巴岛的南头是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形成两面夹攻的态势,可就是拿卡斯特罗没有办法。经济制裁几十年,古巴还是古巴。如果要给卡斯特罗评功摆好,也许有这样一条:“不向霸王让寸分”,在美国的眼皮底下,硬顶了47 年。美国确实很凶,不过,顶它一下,也没有什么大了不起。姑且不论是非曲直,就凭这份勇气也值得向古巴竖起大拇指。

  古巴街头完全没有商业广告。在路旁经常可以看见在围墙上刷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社会主义好”之类的标语。从机场出来的公路两旁有一些标语牌强调全民教育的重要性,告诉青年人“读书学习才有未来”。只看见一块比较象样的标语牌上画着几位革命先驱的头像,下面一行大字“纪念革命47 周年”。在海边的情人大堤旁有块标语牌很有意思,上面画着美国总统布什的头像,指控他是恐怖份子。

  美国要制裁古巴,所以美国公民不能来古巴游览度假。如果不听话,回去就给你穿小鞋。前些时候,美国依里诺斯州的州长自作主张带了一帮人访问古巴,试图打开双边关系。结果,回家之后就挨整,手下的人不是被解雇了,就是因为逃税进了监狱。据说,这位州长也逃不脱监狱之灾。谁叫你不听招呼的?

  在加拿大则恰恰相反。在大选的时候,说几句和美国不一致的话是件很时髦的事情。美国总统不喜欢的事情很多,在关键的事情上加拿大确实不敢冒犯,可是,到古巴去旅游似乎成了显示独立性的举动。如今,从美国领空上飞过去的波音737 上,加拿大人兴高采烈,成群结队地飞往古巴度假。在古巴的星级酒店外面,住着哪国的客人就悬挂哪国的国旗。五彩缤纷的万国旗在艳阳下随风飘扬,有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荷兰、俄国等,惟独没有星条旗。古巴在2005 年出口23 亿美元,可是外国人旅游就送来了50 多亿美元。

  古巴人取笑道,我们允许古巴人去美国,不管是旅游还是定居都可以,可是美国政府不让古巴人去。我们欢迎美国人来古巴,可是美国佬不敢来。

  经济制裁若要成功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替代性。必须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结成同盟,把被制裁的国家孤立起来,围个结实,水泄不通。第二,时效性。必须速战速决。如果拖上三、五年,制裁的对象皮了,制裁就没效了。第三,有效性。必须给被制裁的对象以沉重打击,因此最佳的制裁对象是自己的朋友。如果两家关系比较密切,经济上的依赖性比较高,一旦实行制裁必定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冲击,迫其就范。

  从1914 年到1990 年,世界上出现过118 次比较大的经济制裁。美国参加了其中的77 次。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完全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拖的时间最长,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美国切断了古巴贸易渠道,前苏联伸手进来,卖走了古巴糖。古巴有了替代市场,美国制裁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如今,连加拿大、欧洲各国都纷纷和古巴恢复贸易来往,美国所谓的经济制裁损人不利己,徒具虚名而已。

  38古巴再次向世人证明,经济制裁可以给一个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并不能改变他的社会制度。如果经济制裁损伤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尊严,其结果往往是背道而驰。

    十二、古巴艰难的探索

    古巴出口糖、石油和烟草。按照2004 年数据,荷兰是古巴出口商品的最大的买主,占22.7%。其次是加拿大,占20.6%。中国排第三,占7.7%。当年古巴最大的贸易伙伴俄国排第四,7.5%。古巴进口69 亿美元,外贸逆差比较高。进口商品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古巴当年的宗主国西班牙,占15%。委内瑞拉第二。美国政府跟古巴誓不两立,可是古巴从美国进口商品总额排在第三位,占11%。美国海关管得很严,凡是从古巴来的,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严格限制携带古巴烟、酒。可是,对于卖出去的美国商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世界上的事情只要一涉及到利益,胳膊肘就向里拐。
哈瓦那有条唐人街,却是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唐人街。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中国和古巴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有几家中餐馆,只有装饰还是中国风格,看看服务员都是老外,也就不要再问他们的中国菜是否地道了。

  在1990 年,前苏联突然崩溃。失去了外部援助,古巴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但是,卡斯特罗像倔驴一样,仍然坚持批判中国的经济改革。卡斯特罗吃了不少亏,杯弓蛇影,心有余悸,可以理解。这两年,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给卡斯特罗讲过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是硬道理”。他大概慢慢想通了,古巴开始务实,两国的关系渐渐好了起来。

  古巴开放的步伐还是很快的。既然开放了,那么就由不得你改革还是不改革了。古巴以开放为前导,试图以旅游和石油来积累资金。

  从瓦拉德罗到哈瓦那的路边耸立一座高大的钻井,上面飘扬着古巴和中国的国旗。中国石油公司在古巴投资开采石油。中国制造的“磕头机”沿着海岸线绵延100 多公里。我跑到油井附近去看看,连变压器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2006 年3 月,中国吉瑞向古巴出口600 辆汽车。肯定大受欢迎。吉瑞公司的总经理说,为了适应古巴的情况在防震和防腐上做了一些特殊处理。不知道这位经理有没有来过古巴,加强一些防震措施无可非议,如果说需要特别的防腐措施,不知道所云何故。古巴不下雪,路上从来不撒盐,对汽车防腐的要求和美国、加拿大差老远了。

  古巴目前还没有动手改革土地制度,更没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港商、台商积极回大陆投资,并且把大陆的产品推向全球,功不可没。可是,古巴的侨民和古巴政府的关系似乎还没有解冻。古巴在制造业上相对落后,没有给老百姓创造多少就业机会,除了糖和石油之外,没有什么商品可以出口。古巴是否能够通过发展旅游和石油来摆脱贫穷,还要看看再说。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有人好走极端,把民主说得神乎其神。民主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专制、封闭的国家必定落后,但是并不是实行民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拿拉丁美洲来说吧,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玻利维亚等国家实行民主制度,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古巴穷,可是这些拉美国家还不如古巴。和古巴仅仅一海之隔的海地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收入还不到古巴的一半。2005 年12 月,玻利维亚选出了第一位土著印地安人总统莫拉莱斯。他上台之后就访问古巴,表示要向古巴学习。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也和卡斯特罗打得火热。你有你的道理,人家有人家的道理。从与人为善的角度也许可以提些建议,但是,尊重别人的选择却是民主最基本的原则。

  确实,古巴是人类的一个探索和实验。虽然并不很成功,但也并不能全盘否定。在古巴,有理想,有倔强,有自尊,有奋争;也有荒诞,蹒跚,封闭和落后。摆在古巴面前的有问号,有感叹号,却没有句号。

  道可道,非常道。古巴革命走过了47 年,天在变,道也在变。恐怕,越是看起来不变的,一旦变起来会让人瞠目结舌。

  躺在瓦拉德罗沙滩上,回顾我在古巴看到的形形色色,感触万千。好像不是在度假而是在搞经济学研究。应当多约些朋友来这里好好探讨一番。
我在古巴工作1年多了,总的来说不喜欢古巴,至少现在是这样。古巴人并没有想像中的那种热情坦率,国内关于古巴的报道都是正面的,真正能反映古巴政治、经济、社会现实的报道很少,有误导倾向。

古巴社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尤其在通信、交通和住房方面。外国人在古巴常驻的,电话费全部美元结算,打北京5.2美元/分钟,而且北京往哈瓦那打非常非常困难,据说是古巴方面有意如此,可以增加本国电话费收入。在古巴上网使用宽带几乎不可能,2M带宽月租费14000美元(注意,是美元),256K月租3800美元,拨号上网一个月也至少要300到400美元。其他国家都允许外国使馆安装使用卫星电话专线,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只有古巴不允许外国使馆安装使用,名为保护国家安全,实际是为了每个使馆每个月近10000美元的高额电话费用;

在古巴,交通是大问题,哈瓦那的公共汽车不多,很多本地人等公共汽车往往要1到2个小时,出租车则极贵,当然也有类似国内小公共的车,不过都是4、50年代的老爷车,一次可坐6、7个人,古巴人叫它maquina,每人收费10比索(1美元=26比索);

古巴人做事效率极低,这也是公有制、大锅饭造成的,尤其是公共服务行业,如电信、电力、供水等方面,常常是电话莫名其妙的坏掉10天到半个月,申请维修也无济于事;

古巴国家条件有限,对外国人比较苛刻,2003年8月出台新措施,外国人常驻古巴回国时,要求办理离境手续,每人30美元,加急则60美元,这纯粹是为了捞外国人美元,没有任何道理可言,说到乱收费,哈瓦那机场离境机场税每人25美元,似乎其他国家都没有这麽高,古巴每年接待游客190万人,仅机场税一项收入就达5000万美元;

古巴对传媒控制极其严格,国家性报纸不超过5份,所载文章不能称之为“新闻”,纯粹是“宣传”,口径一直,读来令人徒生反感,因特网完全是报纸的翻版,不说也罢。古巴人不管多有钱,一律不准购买个人电脑,古巴现有人口1100万,现有因特网用户48万,几乎全部为国家机构、外国企业用户;

古巴海关规定很有特色,一切电器(外国人的个人用电脑除外),均不能带入,我就曾因为一个手掌大小的电热杯在哈瓦那机场被扣过两个小时,海关人员声称:“就是你们大使也不能把这个东西带进去!”

在古巴待1年多,也已经与发达的现代社会隔绝了1年多。但哈瓦那有一点好处:2003年底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哈瓦那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古巴产石油?那他以前不是靠苏联给石油么现在靠委内瑞拉
原帖由 风卷云 于 2006-11-10 08:48 发表
古巴产石油?那他以前不是靠苏联给石油么现在靠委内瑞拉

因为大多的资料是20世纪前的。

现在我们中国的石油公司不是在那里的海边大开特开的吗!有钱什么都飞快的,开采的设备都是就地买老美的,那效率比我们国内不是一般的快,机器的效率就更不说了。
看他们一个月吃不到3个鸡蛋不知道一些网友会说些什么。就好象说印度怎么怎么落后一样。不知道龙虾或者海鱼对比鸡蛋哪个营养多味道好呢?......

看他们药店没有什么药卖不知道一些版主会说些什么,就好象说印度怎么怎么落后一样。

如果只告诉你前半部分是没有骗你确实是事实,可告诉你了后半部分那就是相反的结论,现在知道什么叫传媒什么叫统战了吧。CD也是统战工具的一部分。虽然创建CD的人本意是相反的。在中国,渔民和悟民的差别极难分辨。所以西方国家的人说我们(中国人民不是中国政府.....)是猪神.......。
去年十一月底的一天,在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学生食堂里,碰到两个来自FAO的高官,两人都有五六十岁的样子,气度不凡,已经在FAO总部服务了近三十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聊起了他们经常访问的古巴。我告诉他们我在两个月前在古巴走了半个多月,他们两个人一听,神色立刻兴奋起来,其中一个满头白发的身体探前问我,“那你懂西语娄?”。我看他们俩的眼神就知道他们想说的是什么,笑笑对他们说,“懂不多的两句,”喝了一口红酒,“我还知道你们想问的第二句,你会不会跳SALSA?”话一说完,就看那两位老人互相看了一眼,终于忍不住的大笑起来,笑声里流连着的,是那种去过古巴的单身男人才可以领悟到的暧昧。

  不会搞错吧,卡斯特罗的古巴比泰国、菲律宾更开放?还好,我还可以比较。从那个方面讲,泰菲可以说是个公开的色情世界,古巴则是个充满浪漫的情色天堂。情色和色情,别看只是简单的词序颠倒,就已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了。

  是的,古巴,一个在专制统治下的情色天堂。

  哦?单身的男同胞们估计是要跃跃欲试了,恩,慢着,这个情色可不是拿钱来买的啊,否则真的不必这么大老远跑去古巴了。先看看自己的条件:

  1、(?)Habla usted Espanol?看不懂?不会念?那还是先读三个月的西语速成班,然后再做打算。

  2、Salsa?知道?那不算。得会跳,常去舞场如果只是跳慢三快三,那还得抽空在家租一盘带子或请个教练,好好的把Salsa练一练。

  身高不够?样貌太丑?这些都不重要了。夜幕降临的时候,追着奔放的古巴音乐,酒吧见......

  先说说人种。据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统计,古巴人中有60%是黑人,剩下的是混血和白人。当然街头或酒吧里可以看到的女孩子也就是黑人和混血人种居多。偶遇一些来自欧洲独行的朋友,谈起来,他们多认为古巴的女孩儿不如临近的多米尼加的漂亮,但远胜过海地。另外,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存在的种族和地域歧视,古巴也不例外。白人看不起黑人,哈瓦那人看不起外乡人。

  我在一家Salsa酒吧里就碰到了一群肤色各异的女孩子,年龄都在十八到二十岁之间。作为一个警察国家里的公民,古巴人都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这个话题后面再聊)。她们几个围上来要我请她们喝啤酒,我开玩笑要检查她们的ID,她们都很乐意地拿出来指给我看她们的年龄。有一个女孩几次要和我一起跳舞,我已经见识过她娴熟的舞技,间或和waiter来一段dirty dance,我还哪儿有勇气和她跳舞。几次邀请未果,她问我是不是不喜欢黑人,我当然矢口否认,不过坦率地说,觉得那些白人或混血的女孩儿似乎更让我养眼一些。

  那些女孩子到底是不是“prostitute”,我看还是不要这么称呼的好,因为不管最后发展成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女孩儿并不是以大量的金钱的交换作为条件。她们自己称自己是“jineteras”。这个词的意思据说是“horse rider”,当然“horse"在这个引伸的意义里自然是指的游客。到底什么样的人愿意做“jineteras”,也是据说,是那些国外没有亲人的古巴人,如果不去这样做,她们基本的生活就得不到保障。那“prostitute”和“jineteras”的区别到底在那里呢?这么说可能比较准确,那些和游客交往的女孩子,不管这种交往的程度深浅,她不以明确的金钱作为条件,可能是一杯啤酒,或是一顿饭,可能是几天的生活所需,或是她回家的出租车钱,那么这就可以是“jineteras”。她以后的生活改善,而她仍然以这种生活为乐趣,那她还是“jineteras”。够复杂的,反正,我是觉得“jineteras”算是极具古巴特色的一种把“性”和“旅游”关联在一起的独特现象。

  语言是和这些女孩儿交往的最大的障碍。那些黑人或混血的古巴人几乎完全不会英文。不过我却总结出一个结论是,和你完全无法交往的,又渴望和你交往的,大概是“jineteras”,如果讲一口比较流利的英文,十有八九,你大概是碰上了职业的“prostitute”。

  你可以很容易得就可以找到一个古巴的女孩儿,或者,换句话,古巴的女孩儿很容易地就可以找到你。

  在哈瓦那的傍晚,走在沿海的Malecon大街上,只要是个单身的客人,很快就会有人跟你搭茬了。这条大街是很多情色旅游指南推荐的,不过我个人觉得,在这条大街上找上你的多半是职业妓女,即便不是,样貌也实在难以恭维。Malecon尽管是条风景秀丽的滨海大道,那些可以看到海景的住宅却是让人不忍多看,破败地象是刚经历过一场浩劫。夜色里走在那些破楼中间,突然跳出几个女人跟你打个招呼,不用细看,已经把人吓个半死。

  哈瓦那的老城,La Habana Vieja,有一条Parade大街名叫Prado,被一个街心公园分成两半。白天的时候,住在两侧的古巴人坐在石凳上晒太阳,但是到了晚上,情形就会骤变。三三两两的穿着火热的女人,站在树荫处,不停得向从路中间穿过的游人送着暧昧的目光。稍微地定睛一看,你多半也会没了胃口,从那些浓妆的眼睛里可以看到的只有饥饿和贪婪,很多人手上还饱着或牵着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据说这条大街在1995年以前还是美女如云的地方,但是经过那一年警方大规模的扫荡之后,这里反倒成了那些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人们的天堂。

话虽这么说,古巴实际是我见过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尽管很多跟我搭话的人都是那些贩卖私烟和介绍女孩儿的托,但拜这个警察国家所赐,外国人的安全实在很有保障。有当地人戏说,哈瓦那的人口一半是警察,我看也不为过,在哈瓦那城区的每个角落几乎都站着一个或两个警察,监视着街上的一举一动。

  漂亮的古巴女孩儿在哪儿可以找到呢。其中之一是大酒店。凡是酒店,古巴人都是不能进入的,除了有外国人陪同。但还是有不少女孩儿可以打通酒店门卫的关节,坐到大堂酒吧去,或者和男朋友在一起,在酒店门外寻找机会。在刚才提到的Parado大街的尽头,是哈瓦那最繁华的所在,有很多hotel象Carribbean, Lido, Inglaterra,Plaza and Sevilla。这些酒店都有不错的大堂和酒吧。但有没有好看的女孩儿,很难说。我在最新的Central Hotel门口发现一个很漂亮的混血女孩儿,眼睛里闪动着不安,她看到我注视着她,也就一直看着我,却没有说话,还是我主动过去跟她聊了起来。

  她只会说一点英文,我刚走过去问好,她就问我一句话,我可以挎着你的胳膊吗?见我点头,她就把手自然地搭在了我的胳膊上。我没有反对,是因为我了解她的处境,夜晚和一个外国男士说话,被警察抓到了是要被劳教三年的。她先给我看了她的身份证,让我务必知道她叫什么,以便当警察问起的时候,我不会说错她的名字。

  她告诉我,她先生就在马路对面。说实话,如果她不说,我实在是看不出她是一个已经结了婚人。我请她在街边的一个咖啡馆坐下,她显得非常得局促不安,一看就是一个不是很暗此道的新手。翻着我带着的西英词典,问我一个晚上给多少钱。我说我不是来专门找女人的,如果有兴趣的话倒可以跟你聊一聊。她翻着我的词典,又指了一句给我看。我一看也下了一跳,这LP出版的会话手册里,还专门有“Quiero hacerte el amor."(I want to make love to you)这么一个小章节,该用到的句子,基本上都给全了,哈哈。她边指着书边在我手上画了一个30,意思是说一晚上跟她在30美元行不行,我摇摇头笑说这好象并不是行情啊,她又跟我比划着,说一晚20美元再加回家的路费。

  我好奇,怎么她先生也会支持她出来做。我刚才看过她的身份证,好象只有21岁,看来这里的女孩子确实结婚结得早。她的意思是他们生活实在很艰难,没有工作,这也算是自力更生吧。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倒对我的不理解而感到有趣。对婚姻忠诚和性开放的态度上的差异,是个风俗和习惯使然,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有意思的是,当她觉得跟我沟通有问题时,很大方地去叫咖啡店的伙计一起来给我翻译。真是一个既不笑贫也不笑娼的社会啊,大家盛情地要我今晚一定要跟她,弄得我好象自己很不开面儿。我只好推说,我没有地方。他们问我住在哪里,我说就住在对面的那个宾馆,他们一听也说算了,因为他们也知道,古巴女孩儿是不能跟外国人在酒店房间过夜的。这时候跳出来一个在门口看车的老头,说他有地方,拉着我跟她就跑。我心说,体察一下民情也不错,我自个儿身体上的事儿,难道还能强迫我不成?跟着老头七拐八拐,到了一间楼房,老头说就在二楼,还强调说不收我钱。我一看那房子跟电视里的难民避难所没什么两样,还有一张稻草铺出来的炕。呵呵,我心里突然乐起来,这感觉怎么象是要野合?

  我笑着走出来,那个女孩儿以为是我还觉得不安全,就赶紧从钱包里拿出一包安全套,递给我,我低头一看,晕,“青岛乳胶厂”,中国货还是很有市场嘛。我笑说这可是中国名牌呢。后来听说这免费发放的中国产的套套是几乎所有古巴女孩儿手袋里必备的物件儿。咱换个角度说,古巴这开放的性还是得要有“中国的安全”来保障。

  给了她十块钱作为她跟我聊天的谈资,临走之前还追着跟我照了一张像。

  补充一点,在古巴如果因为这事儿,不幸被逮到了,大可以放宽心。警察不会找任何外国人的麻烦,只要出示一下你的护照,就可以走人了,不过被抓住的古巴女孩儿可就很惨,至少三年的劳教。所以拜托出了事儿的男士务必风度一点,别看见自己没事儿,就拍拍屁股逃之妖妖。所谓盗亦有道,大方地告诉警察,那是你的未婚妻,要准备结婚的,这样两个人就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总得说来,在酒店门口的女孩儿的目的性太强,对我来说,交易的事情,还是不碰的好。当然目的分两种。这种纯粹赚钱是一种,另外的呢,古巴人实在苦得太久了,有朝一日能嫁到国外飞上枝头变凤凰,实在是很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理想。

  可能是我在哈瓦那是行程太紧,没办法深入百花深处,很多独行侠推荐的酒吧和Disco都没有时间光顾。真正见到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们,还是在离哈瓦那几千里之外的古巴第二大城市Santeigo(圣地亚哥)。圣地亚哥和哈瓦那比起来更增添了不少的妩媚。

  到圣地亚哥的第一晚,我就寻着音乐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Salsa Club。在昏暗的街头,看我一个人闲逛,很快就有人来和我搭话。听我要找跳Salsa的地方,他转身就带我去,走过了几个街口,心里虽然有点发虚,但报着好酒都在深巷里的信念,还是跟着他七拐八拐地到了一个大木头院子前。门口有广告,两刀的门票,古巴人自己就大概25分。表演的场地其实是在这个两层老屋的天井当中。几张木桌椅,角落里是乐队。我来得时候,只剩下一张大木桌,周围的几桌大概是些法国和意大利人。呵呵,在古巴的十几天,我见到的都是从欧洲来的游客。其实我有一个主观的评价,没有美国人的地方,才真正是没被污染过的好地方。美国人去哪儿,哪儿就完了,呵呵,一个人胡说的,不算定论。

  我还有个发现,当我是唯一的亚洲人的时候,一般周围的座位坐得再满,也没人愿意往我的桌子前挪一挪,除非我先打个招呼,我有长得那么不堪吗?还是他们也有我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种族区分的意识在里面。反正当时,就是周围都坐满了客人,就我一个人的大桌前空空荡荡。我自己觉得别扭,就四处打量,看到门口站了四五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她们当然也在注视着我,打了个招呼,其中的三个姑娘嘻嘻哈哈打闹着来到我的桌前。

  大概是专门来跳舞的,身上的衣服非常的火热。我发现,跟古巴人做服装生意,要照着怎么性感怎么卖。可是,美国的Victoria"s Secret的内衣够火辣了吧,但我包准就算美国的禁运完全解除了,VS在古巴还是赚不了钱。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吧,就说这Bra。我稍微留意观察过,在古巴什么女人戴Bra呢?只有穿校服高中生,穿套装的Office Lady。为什么还要在他们前面加上服装来限制,就是,无论是高中生还是标准的上班族,只要下课下班之后,Bra也就丢了市场。我想这是和她们不愿被束缚的性格的有关。要不然,就是那些全国统一的高中女生的黄色校服,怎么配的百摺的校裙也就跟超短裙差不多一个长度?

  话题扯远了。她们坐到我桌前,我猜她们肯定得要酒水。不过我事先打听过了,一听啤酒,也就1块钱。所以我很绅士地问她们想喝点什么,居然没人捧场,让我大感奇怪。音乐响起来,这几个姑娘立刻就激动得象打了兴奋剂,比划着要把我拉起来跟他们一起跳。刚才看过她们的Dirty Dance,那个撩拨的劲头,我是怎么也跟她们配合不好。别别扭扭几个回合之后,头上直冒虚汗。其中一个皮肤很白的女孩倒是热心的紧,尽管语言不是很沟通,还是非常耐心地教我扭着腰和屁股。古巴明快的音乐倒是和她们跳动的影子很般配。我一罐罐地喝着啤酒,听着三个美女在我眼前欢乐的笑声,……陶醉的感觉就一波一波涌上来。

  另两个女孩儿皮肤稍黑一点,不过也是一等一的漂亮。其中一个稍微会一点英文,是在夜校里学的。告诉我她们三个今年刚刚高中毕业,是同班的同学。她看我一直跟那个皮肤白的女孩儿瞎蹦哒,就悄声对我说,我要对她有意思,一会儿就带她走吧。我借着酒劲儿说,这么漂亮的女孩儿,我可没这么多钱。我一说完,这个女孩儿就生气了,说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我这赶紧陪不是,说我真不是那个意思。这回,再看刚才一起跳舞的那个女孩儿,越看越觉得她的眼波里流动的,都是脉脉柔情了……

  音乐嘎然而止,一看表,已经午夜两点了,那个女孩儿自然地跨上我的胳膊,问我住在哪儿。我告诉她我的地址,是个私人的CASA PARTICULAR。顺便提一句,要是想自己自由一些,一定要住那些私人的用自己的住房开的旅店,其实就是主人住在一栋公寓里。一是价钱便宜,一般15-25刀一晚,(酒店一般的动不动就上百);二是行动自由,带什么人回来,只要跟主人打声招呼就好了,其实不打招呼也没人理你。还有一点,那些欧美的旅客坚持的,就是,钱不花给政府,只花给古巴人民。我倒无所谓,经济和自由是我的基本条件。那些私人的店,都有一个蓝色的三角在门上,这是在政府注册了的。每个出租的房间,主人每月都要给政府缴纳100-200刀的税。

  出门坐上一辆出租车,就朝黑暗中开去……◇◇◇◇◇◇◇◇◇◇◇◇◇(以下略去四百五十六个字,呵呵,不要胡乱填空)

第二天中午,这个女孩竟神奇地又出现在我正参观的“嘉年华博物馆”外。我就一个劲儿的苦笑。呵呵,印证了前人所说,一个喜欢上你的古巴女孩儿,你是甩都甩不掉的。我说好吧,带我去你认为当地人最喜欢吃饭的地儿。她三转两转,把我带到一个家庭餐馆,几条不怎么新鲜的虾,竟最后要了将近三十块,哼!当我是凯子啊。吃完饭,她说她想去买衣服,我一听,恩,我还是读过一些书地,这买衣服,除非你真想娶了她,可千万别跟了去。古巴女孩儿对衣服的热情,能把一个店的衣服都包了。我赶紧说下午我还有安排,去一个国家公园骑马玩儿。她才怏怏不乐地离去,还不忘说晚上在那个Club“no see no go”。我随口答应下来。

  到了晚上,我去了一个传统音乐的小剧场,都是一些老艺人,弹唱着他们哪个时代的曲子,观众也都是些当地的老人。我正闭着眼睛,晃着脑袋,打着拍子,突然有人拍了我的肩一下,我睁眼一看,朝他指的方向看去,那三个女孩儿,站在窗外,拼命得跟我挥着手。我的天啊,怎么跟影子似的,跟定了我了。

  跟她又去了那个CLUB,反正古巴的音乐和舞蹈,我是怎么也不会厌倦。到了那个黑巷子口,突然,我被四五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拦住了去路。我心里有些发虚,问,怎么回事?其中一个指着那个女孩儿,说,她刚才做了我的TAXI兜风,可没钱,说你会给她付款。我是哭笑不得。怎么,还真傍上我了。不过,看看这条巷子连灯也没有,还是不能得罪这几个不知道什么来历的人。平静了一下,问他们多少钱,35刀!这不讹人嘛!35刀我都可以开出省去了。我说,她欠你多少钱,你们管她要,她有什么问题,我们两个自己会解决。几个人不依不饶,我心里是越来越发毛。我说,如果你们觉得我必须要付这笔钱,我们去警察局去交涉。可四下一看,平常到处都是的警察,怎么关键时候全没了?几个人的态度越来越横,我正琢磨着还是息事宁人算了,就听另外一个问我:

  “Where are you from?”

  我其实最怵头这个问题,每回都得揣摩人家的意思是问我是从哪儿来,还是我是哪国人。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周末参加一个美国朋友的Party,人家这么问我,我就回答中国,让一屋子人目瞪口呆,“你当真是从中国专门来参加我们的Party?”。呵呵,怎么回答都得跟人家解释一通。

  这时候就听旁边几个人七嘴八舌,“不是日本就是中国!”气焰也越来越嚣张……

  我对他们说,“我从加州来”。说完,他们就安静下来,其中一个说,“美国人,算了吧,别招惹他。”还没等我解释,一瞬间,所有人都消失不见了。

  我看了那个女孩儿的一眼,她可怜巴巴地站在那里。我叹了一口气,也没了接着去跳SALSA的兴趣。给了她10刀作为她回家的车资。心里七荤八素开始有点后怕。第二天听说,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在古巴要是侵犯美国人被抓到,比骚扰一般的外国人处罚还重。唉,说什么好呢?在一个被美国政府仇视的国家里,“美国”这个名字对古巴人来说却仍然如此高山仰止不可冒犯。
]]
]]
感觉没完啊。特别喜欢看泡古巴MM
卡斯特罗说古巴农村性开放的太厉害,他小时侯10几岁就被一个年龄大点的女的结果了第一次。;P
美国人也得带身份证呀,这不也是警察国家?!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1-10 09:44 发表
看他们药店没有什么药卖不知道一些版主会说些什么,就好象说印度怎么怎么落后一样。


    印度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被哈印帮愚弄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悟出来啊??
上街带着身份证真别扭啊
原帖由 英国病人 于 2006-11-10 16:04 发表


    印度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被哈印帮愚弄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悟出来啊??

明天早上发个印度一览,希望看见你的跟贴:D 。
古巴的油田是仅次于墨西哥油田的大型油田。
拥有石油不代表有能力开采,有能力冶炼!
  老兄,既然在说“古巴共和国一览”,干吗拿“人口:  1119.1万人(1997年)”来糊弄我们啊?切!
原帖由 qiuchi 于 2006-11-10 17:56 发表
  老兄,既然在说“古巴共和国一览”,干吗拿“人口:  1119.1万人(1997年)”来糊弄我们啊?切!

英文不好,也没有找到中文更新的资料,抱歉。请高人补充。
原帖由 qiuchi 于 2006-11-10 17:56 发表
  老兄,既然在说“古巴共和国一览”,干吗拿“人口:  1119.1万人(1997年)”来糊弄我们啊?切!

古巴人口
古巴 最早只有 印第安 原住民 居住,在 西班牙 人 殖民 时期,大量进口 非洲 黑奴 从事劳役,进行 奴隶 买卖,使得古巴成为整个美洲的黑奴順散地,黑人因此几乎占上古巴总人口砄一半,其它大多是西班牙人后裔。 叠巴曾经有一些华裔,尤其在首都哈瓦邠,但是大部分在 菲德尔·卡斯特罗 上位之后移居美国。 古巴最普遍的 宗教 是 天主教 ,其中包括一种非洲部落的信仰和天䠻教混合的分支。但是在卡斯特罗之下砄古巴,官方长期宣布古巴遵守 无神论 。 1962年 卡斯特罗政府曾经强力关闭400多所天䠻教学校,声称这些学校散布威胁安全砄信仰。 1991年 ,古巴共产党撤除宗教禁令。次年, 宪法 更改,宣布政府为非宗教性机关,但栯不再反对宗教信仰。 虽然古巴不再禠止宗教,而且天主教发展为古巴最大皠私人团体,宗教自由并不完全。教堂丠准自行出版书本,不准开学校,也没朠不受限制的与媒体联络。 1996年 11月,古巴总统卡斯特罗邀请 教宗 访问古巴。 人口: 11,308,764 (2004年7月 估计)
年龄分布:
0-14 岁: 20% (男性1,163,741; 女性1,102,391)
15-64 岁: 69.8% (男性3,949,197; 女性3,948,196)
65 岁以上: 10.1% (男性528,162; 女性617,077) (2004 估计)

人口增长率: 0.34% (2004 est.)

出生率: 12.18 出生/1,000人 (2004 估计)

死亡率: 7.17 死亡/1,000人 (2004 估计)

移民率: -1.58 移民/1,000人 (2004 估计)

性分比:
出生: 1.06 男性/女性
女性: 79.44 years (2004 估计)

生产率: 1.66 孩子/女性 (2004 估计)

民族: 混血51%(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血绠), 白人37%, 黑人11%, 华裔1%

宗教: 85%天主教,亦有少许新教,Jehovah's Witnesses, 犹太教, 和 Santeria

语言: 西班牙语

识字率(定义为15岁以上可以读写的人口率):
15-64岁: 1.0 男性/女性
65岁以上: 0.86 男性/女性
总共人口: 1 男性/女性(2000 估计)

小儿死亡率: 6.45 死亡/1,000 活产 (2003 估计)

新生者可能寿命:
所有: 77.04年
男性: 74.77年
0-14岁: 1.06 男性/女性
总共: 97%
男性: 97.2%
女性: 96.9% (2003年 估计)

=============================================
时间:2005/11/18 来自:新华社
据古巴卫生部门介绍,古巴人口老化是当地公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因为古巴政府十分重视人口质量和健康问题,尤其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在古巴婴儿一出生就要接种各种疫苗,从而使新生儿的出生死亡率降到拉美地区最低水平。2004年,古巴新生儿出生死亡率为千分之五点八,仅次于加拿大(千分之五),但领先于美国(千分之七)。此外,古巴全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基本保持平衡,即男性占50.03%,女性占49.97%。但女性人口增长快于男性,预计未来若干年内女性的比例将超过男性。

==========================
古巴的人口
古巴的人口,2005年最新估算为 11,275,000.
资料来源:http://population-of.com/zh/Cuba/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都这样?是我们的制度体制有问题还是其他国家的敌对状态造成的?
今天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就是介绍“狗尾巴”(cohiba)雪茄的,为纪念“狗尾巴”品牌创立40周年而推出的纪念品,440美元一支,40支一盒,不零卖;funk 果然是世界第一雪茄品牌,名不虚传,和烧钞票差不多。
抽的起的人不在乎那点钱,便宜卖了,或者零卖有损于品牌形象。
这点是市场营销学里头的内容。
最著名的案例应该算是当年TIFANY销售的廉价银戒指!
使得其整体品牌档次在富人中的产品中差点跌出奢侈品一列!
  古巴的钱其实分两种,一种红比索相当于中国当年的外汇券,一个红比索现在合1.25美元.另一种是绿比索是当地人自己用的.1个红比索可换24个绿比索.不过你外国人用绿比索什么都买不到(因为当地人用绿比索可采购凭票供应的东东,你没付食本就别跟着瞎排队啦),所以红比索是你唯一能用的钱.
  古巴的一切都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样.人虽然穷些,但活得特开心,一点生活压力都没有,反正医疗教育和住房什么的都是政府管,木有三座大山.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很自由,外国人可以随便租辆车全国乱跑,百姓跟你聊天也没什么戒心,介个与朝鲜很不一样,拉美人嘛.
  突出的印象是:古巴是个特别上相的地方,摄像迷如此去的话,一定能拍到很多精彩的照片.
  俺用卡片机拍了些不错的风情照,下次找出来看看.
  可喜巴是俺的最爱,标准尺寸的一盒25支在古巴卖400美元左右吧,但别忘了开发票,否则带不出境D.
不知道卡斯特罗没了之后古巴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
原帖由 dream1977 于 2006-11-12 10:59 发表
不知道卡斯特罗没了之后古巴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


古巴有一点很特殊,那就是离美国太近了,只有90海里!

美国可以在南斯拉夫随便造,造出大天来也不会引火烧身.但古巴要一乱,估计会上上百万难民涌入迈阿密,对美是一场灾难,美国总统就会立马下台了!

所以美国人心里很矛盾,既想推翻古政府,又怕天下大乱.所以目前只能观望,继续围而不打.
原帖由 驭风 于 2006-11-12 11:16 发表


古巴有一点很特殊,那就是离美国太近了,只有90海里!

美国可以在南斯拉夫随便造,造出大天来也不会引火烧身.但古巴要一乱,估计会上上百万难民涌入迈阿密,对美是一场灾难,美国总统就会立马下台了! ...

好象我们对北--金太阳一样:D 。
原帖由 黑与白 于 2006-11-12 11:18 发表

好象我们对北--金太阳一样:D 。


唉,说的是啊.这事其实就我们和韩国最怕出事.

我们这边就一条小河,现在的难民都挡不住,一气儿冲过几百万来可了不得!

南边更惨,汉城就在人家大口径火炮射程内,哪里用得着原子弹,常规武器几小时就把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轰平了!
原帖由 驭风 于 2006-11-12 11:50 发表


唉,说的是啊.这事其实就我们和韩国最怕出事.

我们这边就一条小河,现在的难民都挡不住,一气儿冲过几百万来可了不得!

南边更惨,汉城就在人家大口径火炮射程内,哪里用得着原子弹,常规武器几小时 ...


拆平了正好从新建设,内需拉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