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何时甘露偈——也谈“甘露之变”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16:51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登大宝的李涵十七岁。
   ——开成五年正月,李涵殡天时三十二。
   十七岁时的李涵该是位白皙,甚至有些病态苍白的年轻人,有着柔和的脸部线条。神情淡淡的,唇色淡淡的,眉目也是淡淡的。一缕天然的忧伤如烟如雾,经年不散地罥结在眉梢。他遣散了宫廷为他个人生活预备下的教坊乐工、翰林伎术冗员和三千宫人,还有五坊的鹰和犬。那些靡费人工的东西被从贡品清单上一一划去,织造精美锦缎的机杼也焚毁了……很多年以前,德宗皇帝刚即位时也有过云开日出的类似举动。可文官们对德宗的期许终于还是落空了。也许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朝野上下没有象上一回那样轻率地表现出喜悦。可李涵的最初姿态对他们来说毕竟不失为一种鼓舞,或者安慰,特别是有敬宗李湛作为比照。敬宗的年纪略长于李涵,但他无论从那方面看都还是个孩子;李涵眉头的忧伤、心头的事却是属于成年人的。他开始学习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居高临下。兄长从大臣那里没有得到的指点,他渴望能从书籍中得到。所以旰食宵衣之余,李涵在枯燥的经史典籍中消磨掉后宫生活的大部分时光。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即何以为君?
   十五年后的李涵神态痗然,无所事事地坐在空荡荡的思政殿深处。在黯淡的阳光里、昏暗的烛光里,在黑暗里,一杯杯酒被木然地送进口中。极尽物欲当然也是疗治抑郁的一味药。入口不觉,咽下去却从心底生出涩涩的苦。可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将空空如也的杯底留给自己,他又能作些什么呢?魂魄被摇散在水光潋滟的酒液里了。如果还剩那么一点,也在一具具白腻的肉体上化作了轻云薄雨。经历巨变后的李涵,对男子充满了畏惧的情绪。那些勉强可以算作男人的阉人们更是面目可憎——他厌恶一切与政治沾边的人。唐朝曾经是一个女人与政治结缘的朝代,但现在不是了。她们曾经饰演过的角色和她们对宫廷阴柔之气的象征功能都历史性地让于不男不女的阉人了。所以,李涵将自己的生存偏好最终定位在酒精和红颜上。女人美丽的胴体和酒觥一样,可以容纳如水的他。可耗散性的感官享受也没有让李涵体验到酒神狄俄尼斯所代表的纯粹快乐。他的颓废是极度清醒状态下的颓废,因此无可排遣。清醒对他而言实在是一种哀恸,巨大不幸后的不幸,使他彻底失去了快乐的可能。
   翰林学士周墀有时候会陪他几杯。有一次,李涵问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
   “陛下尧、舜之主也。”
   臣下的敷衍引起了他的进一步追问:“朕岂敢比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
   在那个时代听到这话的臣子都会诚惶诚恐的:“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
   李涵一定是一边不以为然地摇头,一边用无爱无恨的口吻说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仿佛评说一个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似的,真让人很难想像发议论者就是被议论者本身。生前处境固然没有转圜的余地,身后名声也是一无指望了。李涵就只能将这般绝望的心情寄托在过分客观的评论里。那种冷冷的口气夹杂着冰渣,夹杂着雪粒,相隔千年仍让人为之一寒。可再冷也掩饰不住内在的孤独、愤慨和哀叹。有没有一位帝王的感伤达到过如此的地步,以如此触目惊心的语言表达出来?相比之下,长安最后一代天子所吟唱的挽歌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余韵悠长,可还缺乏那么一点深刻——幻灭后的感悟因为李涵话语中对比和自虐的意味而获得了真正深刻的意蕴。这种幻灭我们并不陌生,在穆宗、敬宗的人生经历中领略过,在李涵之后的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那样的黯然欲绝仍然是那一段往事的背景情绪。距离改朝换代还有不短的一段时日,可李涵还是领会到了——领会亡国之恨根本不必等到亡国之时。十多年中李涵手不释卷竟然就获取了这种悟性。思政殿幽深的空间里屡屡与李涵照面的,是周赧王,是汉献帝……他们的身影层层地叠印在李涵对面的罗幕上、罗幕后面的素壁和素壁后面,象雕刻进去似的。
   说完这话后,李涵起身踅入罗幕后面,永远地。曾被末世的凄凉折磨过的天子们在后面等他。李涵可以和他们叙一叙……不知怎么地,我会把思政殿想象成月光边缘一个孤单的房间,那种冰凉的银质月光。房里有几个凄惶的灵魂在絮絮而谈,声音压得低低的,嘤唔如丝,唯恐一不小心被人听见心中的艾怨。
   一手拎住李涵帝王生涯的开头,另一手拈起结尾,一段晦暗的命运就这样被我们首尾提挈,从纷繁爻错的历史中抖落了出来。我总是倾向于以人的主观能动来诠释成功,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地增添人的底气,使我和阅读我的人都还能保有一份自信,认为凡事还皆有可为;至于失败,不妨都归结为天命。惟其如此才能用僵硬、粗砺的因果律一点一点地打磨掉活灵活现的苦痛。所以,我在这里要选择宿命的方式来安顿笔下所有的人物。我相信,李涵是作为一段拟人化的命运出现在中、晚唐的历史上的。正是一个被命运如此摆布和捉弄的人在隐喻的含义上构成了命运本身。我们获得了一个运用《周易》推演历史的机会。历史的来龙去脉因为事后的演算而一时间明白起来,就象王阳明的花。
   命运也许就隐藏在李涵的名字里。
   名字本没有为它所指代的生命下结论的功能。正因如此,当它偶然将个人命运的总体特征一一指明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一种浓厚而神秘的宿命感。唐朝天子很多都曾改过名字。比如穆宗,我更愿意用他在十六王宅时的名讳李宥来称呼他,因为在我看来,“宥”字在暗地里指向了他的罪和他的悔。同样是以水为偏旁的“瀍”对继李涵之后登基的武宗来说也不那么贴切。可惜,他直到垂死时才意会到,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炎。李炎之后的皇帝李忱早年名叫“李怡”。可惜他从未有过怡然自得的生命体验;“忱”字所传达出来的刻意与热衷倒是切中肯綮的。即位后李涵更名为李昂——我觉得它就远不如原名。李涵与“昂”的飞扬情绪似乎完全不沾边。反是静水流深的“涵”字多少道出了他性格中如水般阴柔的味道。
   一百四十年前,也有一位名讳以水为旁的帝王,并且和李涵同样的优柔寡断,同样的意志薄弱。高宗李治和他的时代却具有沧海般的规模和气魄。那是李涵所不能企及的。在他手上,王朝曾向西一直扩张到以后任何朝代所无法想象的遥远地方;泉盖苏文遗留下来的高丽四分五裂,也无力构筑起像样的堤防来阻止李治潮起潮落地淹没了东方;长安,同样没有什么政治人物可以抗衡高宗:不管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势力看起来多么不可动摇、牢不可破,只要他们成为高宗的对立面,就会被高宗的意志所淹没,无人幸免。多数人将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遭受灭顶之灾归咎于武瞾,但这多少是带有偏见的。那些谪贬、处决大臣的诏书,包括废黜和赐死太子的旨意,传达的都是高宗本人的意志。在永淳二年前,武瞾还一直都只是一个能掌握命运的人,不是命运本身。只有高宗本人,象水一样婘然无定性的高宗,构成了不可抗拒的命运,让褚遂良们在风涛里挣扎、沉没。
  坎为水,《易》有“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的说法。作为穆宗次子的李涵也的确是水一样的人物——沿着曲折的碕岸蜿蜒,在坎坷不平的河床里流淌,从草木丛里穿过,在幽深的思政殿停潴下来,积成微澜不生的一潭死水。终其一生,他从没有达到过病殃殃的高宗垂拱而治就能达到的浩淼无尘的境界。是不是因为水究竟是溪涧还是沧海,说到底并不由其本身所决定的?晚唐已经没有初唐廓落的格局:两畿以外强藩林立;外庭之上朋党对峙;就是内宫的大部分空间也被阉人分割;剩下的,就是泥泞与龌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仅是李涵,与他年纪仿佛却远为老到的李忱也再不能拥有沧海一样的人生了。
   穆宗的儿子们都要面对这阴冷潮湿一如沼泽的宫廷。他的长子敬宗象一个孩子似的痴迷流连于湿地上的萋萋青草和草里的花,不知不觉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泥泞,不久就沉溺在泥沼里了。李涵不然,他对芜没在草木下的污泥和毒虫保持着警惕。不到六年时间里,已有祖孙两代葬身于斯了。如果换作寻常人家,那会是何等揪心的回忆。可偏偏是天家,仿佛一切都可以淡看,都已习以为常。可苦痛还是锲入他的心。李涵要用他生命的流量去淹没眼前泥泞的一切和那些被阉割而阴气沉沉的怪物——这就是他的目标。还远不止于此:他终归要规复那唯一的海,虽然涛生云灭的风景已渐渐成为传说。
   十三年纷纷扰扰的人和纷纷扰扰的事在以水为征的命运中展开了。
   李涵是水,一种能容纳一切的物质。他也的确能够容纳很多很多不同的东西:彼此对立的人物和立场迥异的观点。因此,从表面上看具有水的属性的他,是一位有包容性并因此显得谦和的帝王。但他和水一样,从来没有自己的形状,总是在身边那些呈现固态的人的强制下随时变化、变化,在变化中完成生命的流动。史书将他的这一禀性准确地归纳为“虚怀听纳而不能坚决”。即使在诸如宗室诸王出阁、进士科停考诗赋等不急之务上,李涵的性格缺陷也还是表露无遗。
   韦处厚很早就憬然有所悟了——他是李涵政治生命中第一个重要人物:敬宗遇弑后,元凶刘克明随即被诛杀在井里;让他推到紫宸殿的绛王也死于飞龙兵之手……是翰林学士韦处厚为江王李涵即位设计了一条合法路径,从程序上解决宫廷短暂的混乱局面。这样一个人物在太和元年四月的延英会议上以去留相争也改变不了天子易变的禀性。韦处厚不晓得,那是李涵命中的属性。可是有人晓得。他们不枉费心思去改变什么。因为他们不象那些文职官僚,无论如何的世故,究竟还保留着自身不无刚性的人格结构。他们很好地适应天子的易变和阴柔。所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人物,韦处厚很早就从李涵的生命中微没了。他留下的空白最终由郑注、李训来填补。
   本来可以不是他们的,可是历史没有假设。
   本来应该是李宗闵、牛僧儒或者李德裕——不管自身有着怎样难以克服的缺陷,他们依然属于当时文职官僚集团中的精英,代表了山东衣冠和关陇人物,或者代表分别由门阀和科举出身的官僚,又或者……反正,他们也确实在韦处厚过世后陆陆续续地从天南海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安——牛李二党的参杂并进构成了那个时代政治的一大景观。
   太和三年秋,从浙西返京的李德裕被征召为兵部侍郎。在六部中,吏部和兵部分司文、武,两部侍郎向来是宰相最恰当的人选。加之首相裴度的表荐,李德裕宣麻拜相似乎指日可待。然而,吏部侍郎李宗闵运动了内廷的关系捷足先登。半个月后,李德裕被打发到义成担任节度使——这是李德裕第二次与相位失之交臂。他不得不带着对牛党的怨恨悻然上路。为了彻底杜绝李德裕上进之路,李宗闵又援引牛僧儒入相。他们共同有计划地排挤了李德裕在长安的同党——包括裴度。这位四朝老臣很长一段时间内弢迹绿野,在诗酒中消磨余生。
   无论是李宗闵还是牛僧儒都没有给李涵留下什么好印象。他们要么拉帮结派,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要么碌碌无为,让人觉得暮气沉沉。时隔三年,李涵对牛党的看法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悉怛谋事件后,敏感的牛僧儒开始感觉到圣眷渐衰。和前次一样,他选择了退却,而他的退却使李宗闵陷入了和当年李逢吉相同的窘境,不得不独自面对政敌日渐加强的压力。
   元和初年平蜀的名将高崇文曾说,“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现在,李德裕终于在这里回翔,飞向长安。这段经历对李德裕来说也不愉快。李德裕没有从摇摆不定、至阴至柔的李涵那里得到支持。不过若多年后,我们还要庆幸李德裕的离去。在反映历史走势的线条即将触底前的一瞬间,掀起下一波高潮的人物及时地抽身离去。总之,属于李德裕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对比鸟散余落花的长庆元年,无论是李德裕还是李宗闵,他们的根坻都更加难以撼动了。资历和经验,再加上多年苦心经营,使他们双双成为人们必须仰望的巨大存在。随着党魁们相继成为宰相,更多的中高层文职官僚们身不由己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李党或牛党结合在一起,板结成坚固的一块。文职官僚集团派系日益稳固。即使按李德裕自己的估计,朝士中结为朋党的也达三分之一。更何况,李德裕口中的朋党当然仅仅是指牛党而已。从悉怛谋事件到杨虞卿、郑覃等人的人事变动,两党以硬碰硬,将自己最冷最嶙峋的一面呈现给对方。杜悰的斡旋没有下文以后,针锋相对的利害冲突泯灭了最后一点和解的可能性。在整个太和朝,李德裕、李宗闵们把自己站成夹江对峙的两岸岩崖,使李涵的政治空间被挤迫得无比逼仄狭窄。李涵不能忽视他们非常可观的存在。然而,对李涵心底波澜和生命流向,大臣们总体上是漠不关心的。
   读《春秋》的时候,李涵有意拿“阍者杀吴子馀祭”的故事探问侍讲的大臣许康佐。许康佐时任礼部尚书——这是俨然被看成读书人领袖的职位。他当然不会不知道那个宦官弑主的典故,可许康佐更清楚李涵需要的,是引申。所以,他以“春秋奥义,穷究未精,不敢遽解”推搪,懦弱地回避了李涵的召唤。
   许康佐的虚与委蛇证实了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阐述的一个观点:文职官僚的领袖人物是不会响应皇帝号召的。也就是说,李涵无法依靠他本来应该依靠的文职官僚集团和他们所占据的政治资源,也就无法通过常规途径使自己更为充沛地去洗涤内廷的尘埃与污淖。
  为外部世界所阻遏的政治欲望现在回流到主体内部,在那里冻结成阴冷的情结。焚毁机杼、遣散鹰犬时那个率真的李涵不见了,挽留韦处厚时那个诚恳的李涵也不见了。他变得日益相信阴谋的力量,相信那些更加不值得相信的人。从太和三年八月到太和八年九月,整整五年时间里,他分步骤地削弱了裴度;还学会了引进李德裕来挤兑李宗闵;事过境迁后又反过来利用李宗闵排挤李德裕;他甚至懂得了丢车保帅,决绝地将可怜的宋申锡送上绝路。
   可是,在老到的许康佐、李德裕和李宗闵面前,李涵还是显得太年轻太稚嫩了。他的手腕力度还不够,调动不了他们;他的阴谋还有痕迹可寻,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当然和他的阅历有关。从小生长于十六王宅深宅大院的孩子无从获取他们政治生涯所需的阅历和能力。那些阅历和能力在他们要完成一项非常的任务时是那样地至关重要。李涵不是一个有超人天赋的君王,但他有自己的方向,并且十分地努力。他所付出的全部努力构成了元和宫变后挽救时局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尝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权术和阴谋去控制他的文职官僚集团,实现诸如清除宦官这样的政治目标。可他最终没有做到。
   仰望壁立千仞的顽固,除了颓然哀叹 “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外,李涵还能如何?当太和八年九月李宗闵再度被征召入朝时,他不再是作为可以依赖的政治力量进入长安了。这一回,他纯粹是将李德裕逐出朝廷的工具而已。在扮演了这可悲又可怜的角色后,李宗闵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随后一次对谣言的追查中,他也被不留情面地流放到遥远的明州。既然生命意识的激流无法从左岸或者右岸那些多少还残留着正统人格结构的巍峨高山中得到任何灌注和涵养,那么就在他们的围困和挤压下变得恣肆、浑浊。十万斛的水终于流出了如山一样巍然屹立的朋党投射在他生命流程上的巨大阴影。随着李涵百折千徊地流向深不可测的渊薮,那些岿然不动的政治人物次第消隐在天边。只有那些没有根底的人,如飘萍、如浮沫,在李涵表面平静、暗流湍急的命运急流里随波逐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登大宝的李涵十七岁。
   ——开成五年正月,李涵殡天时三十二。
   十七岁时的李涵该是位白皙,甚至有些病态苍白的年轻人,有着柔和的脸部线条。神情淡淡的,唇色淡淡的,眉目也是淡淡的。一缕天然的忧伤如烟如雾,经年不散地罥结在眉梢。他遣散了宫廷为他个人生活预备下的教坊乐工、翰林伎术冗员和三千宫人,还有五坊的鹰和犬。那些靡费人工的东西被从贡品清单上一一划去,织造精美锦缎的机杼也焚毁了……很多年以前,德宗皇帝刚即位时也有过云开日出的类似举动。可文官们对德宗的期许终于还是落空了。也许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朝野上下没有象上一回那样轻率地表现出喜悦。可李涵的最初姿态对他们来说毕竟不失为一种鼓舞,或者安慰,特别是有敬宗李湛作为比照。敬宗的年纪略长于李涵,但他无论从那方面看都还是个孩子;李涵眉头的忧伤、心头的事却是属于成年人的。他开始学习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居高临下。兄长从大臣那里没有得到的指点,他渴望能从书籍中得到。所以旰食宵衣之余,李涵在枯燥的经史典籍中消磨掉后宫生活的大部分时光。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即何以为君?
   十五年后的李涵神态痗然,无所事事地坐在空荡荡的思政殿深处。在黯淡的阳光里、昏暗的烛光里,在黑暗里,一杯杯酒被木然地送进口中。极尽物欲当然也是疗治抑郁的一味药。入口不觉,咽下去却从心底生出涩涩的苦。可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将空空如也的杯底留给自己,他又能作些什么呢?魂魄被摇散在水光潋滟的酒液里了。如果还剩那么一点,也在一具具白腻的肉体上化作了轻云薄雨。经历巨变后的李涵,对男子充满了畏惧的情绪。那些勉强可以算作男人的阉人们更是面目可憎——他厌恶一切与政治沾边的人。唐朝曾经是一个女人与政治结缘的朝代,但现在不是了。她们曾经饰演过的角色和她们对宫廷阴柔之气的象征功能都历史性地让于不男不女的阉人了。所以,李涵将自己的生存偏好最终定位在酒精和红颜上。女人美丽的胴体和酒觥一样,可以容纳如水的他。可耗散性的感官享受也没有让李涵体验到酒神狄俄尼斯所代表的纯粹快乐。他的颓废是极度清醒状态下的颓废,因此无可排遣。清醒对他而言实在是一种哀恸,巨大不幸后的不幸,使他彻底失去了快乐的可能。
   翰林学士周墀有时候会陪他几杯。有一次,李涵问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
   “陛下尧、舜之主也。”
   臣下的敷衍引起了他的进一步追问:“朕岂敢比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
   在那个时代听到这话的臣子都会诚惶诚恐的:“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
   李涵一定是一边不以为然地摇头,一边用无爱无恨的口吻说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仿佛评说一个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似的,真让人很难想像发议论者就是被议论者本身。生前处境固然没有转圜的余地,身后名声也是一无指望了。李涵就只能将这般绝望的心情寄托在过分客观的评论里。那种冷冷的口气夹杂着冰渣,夹杂着雪粒,相隔千年仍让人为之一寒。可再冷也掩饰不住内在的孤独、愤慨和哀叹。有没有一位帝王的感伤达到过如此的地步,以如此触目惊心的语言表达出来?相比之下,长安最后一代天子所吟唱的挽歌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余韵悠长,可还缺乏那么一点深刻——幻灭后的感悟因为李涵话语中对比和自虐的意味而获得了真正深刻的意蕴。这种幻灭我们并不陌生,在穆宗、敬宗的人生经历中领略过,在李涵之后的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那样的黯然欲绝仍然是那一段往事的背景情绪。距离改朝换代还有不短的一段时日,可李涵还是领会到了——领会亡国之恨根本不必等到亡国之时。十多年中李涵手不释卷竟然就获取了这种悟性。思政殿幽深的空间里屡屡与李涵照面的,是周赧王,是汉献帝……他们的身影层层地叠印在李涵对面的罗幕上、罗幕后面的素壁和素壁后面,象雕刻进去似的。
   说完这话后,李涵起身踅入罗幕后面,永远地。曾被末世的凄凉折磨过的天子们在后面等他。李涵可以和他们叙一叙……不知怎么地,我会把思政殿想象成月光边缘一个孤单的房间,那种冰凉的银质月光。房里有几个凄惶的灵魂在絮絮而谈,声音压得低低的,嘤唔如丝,唯恐一不小心被人听见心中的艾怨。
   一手拎住李涵帝王生涯的开头,另一手拈起结尾,一段晦暗的命运就这样被我们首尾提挈,从纷繁爻错的历史中抖落了出来。我总是倾向于以人的主观能动来诠释成功,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地增添人的底气,使我和阅读我的人都还能保有一份自信,认为凡事还皆有可为;至于失败,不妨都归结为天命。惟其如此才能用僵硬、粗砺的因果律一点一点地打磨掉活灵活现的苦痛。所以,我在这里要选择宿命的方式来安顿笔下所有的人物。我相信,李涵是作为一段拟人化的命运出现在中、晚唐的历史上的。正是一个被命运如此摆布和捉弄的人在隐喻的含义上构成了命运本身。我们获得了一个运用《周易》推演历史的机会。历史的来龙去脉因为事后的演算而一时间明白起来,就象王阳明的花。
   命运也许就隐藏在李涵的名字里。
   名字本没有为它所指代的生命下结论的功能。正因如此,当它偶然将个人命运的总体特征一一指明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一种浓厚而神秘的宿命感。唐朝天子很多都曾改过名字。比如穆宗,我更愿意用他在十六王宅时的名讳李宥来称呼他,因为在我看来,“宥”字在暗地里指向了他的罪和他的悔。同样是以水为偏旁的“瀍”对继李涵之后登基的武宗来说也不那么贴切。可惜,他直到垂死时才意会到,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炎。李炎之后的皇帝李忱早年名叫“李怡”。可惜他从未有过怡然自得的生命体验;“忱”字所传达出来的刻意与热衷倒是切中肯綮的。即位后李涵更名为李昂——我觉得它就远不如原名。李涵与“昂”的飞扬情绪似乎完全不沾边。反是静水流深的“涵”字多少道出了他性格中如水般阴柔的味道。
   一百四十年前,也有一位名讳以水为旁的帝王,并且和李涵同样的优柔寡断,同样的意志薄弱。高宗李治和他的时代却具有沧海般的规模和气魄。那是李涵所不能企及的。在他手上,王朝曾向西一直扩张到以后任何朝代所无法想象的遥远地方;泉盖苏文遗留下来的高丽四分五裂,也无力构筑起像样的堤防来阻止李治潮起潮落地淹没了东方;长安,同样没有什么政治人物可以抗衡高宗:不管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势力看起来多么不可动摇、牢不可破,只要他们成为高宗的对立面,就会被高宗的意志所淹没,无人幸免。多数人将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遭受灭顶之灾归咎于武瞾,但这多少是带有偏见的。那些谪贬、处决大臣的诏书,包括废黜和赐死太子的旨意,传达的都是高宗本人的意志。在永淳二年前,武瞾还一直都只是一个能掌握命运的人,不是命运本身。只有高宗本人,象水一样婘然无定性的高宗,构成了不可抗拒的命运,让褚遂良们在风涛里挣扎、沉没。
  坎为水,《易》有“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的说法。作为穆宗次子的李涵也的确是水一样的人物——沿着曲折的碕岸蜿蜒,在坎坷不平的河床里流淌,从草木丛里穿过,在幽深的思政殿停潴下来,积成微澜不生的一潭死水。终其一生,他从没有达到过病殃殃的高宗垂拱而治就能达到的浩淼无尘的境界。是不是因为水究竟是溪涧还是沧海,说到底并不由其本身所决定的?晚唐已经没有初唐廓落的格局:两畿以外强藩林立;外庭之上朋党对峙;就是内宫的大部分空间也被阉人分割;剩下的,就是泥泞与龌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仅是李涵,与他年纪仿佛却远为老到的李忱也再不能拥有沧海一样的人生了。
   穆宗的儿子们都要面对这阴冷潮湿一如沼泽的宫廷。他的长子敬宗象一个孩子似的痴迷流连于湿地上的萋萋青草和草里的花,不知不觉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泥泞,不久就沉溺在泥沼里了。李涵不然,他对芜没在草木下的污泥和毒虫保持着警惕。不到六年时间里,已有祖孙两代葬身于斯了。如果换作寻常人家,那会是何等揪心的回忆。可偏偏是天家,仿佛一切都可以淡看,都已习以为常。可苦痛还是锲入他的心。李涵要用他生命的流量去淹没眼前泥泞的一切和那些被阉割而阴气沉沉的怪物——这就是他的目标。还远不止于此:他终归要规复那唯一的海,虽然涛生云灭的风景已渐渐成为传说。
   十三年纷纷扰扰的人和纷纷扰扰的事在以水为征的命运中展开了。
   李涵是水,一种能容纳一切的物质。他也的确能够容纳很多很多不同的东西:彼此对立的人物和立场迥异的观点。因此,从表面上看具有水的属性的他,是一位有包容性并因此显得谦和的帝王。但他和水一样,从来没有自己的形状,总是在身边那些呈现固态的人的强制下随时变化、变化,在变化中完成生命的流动。史书将他的这一禀性准确地归纳为“虚怀听纳而不能坚决”。即使在诸如宗室诸王出阁、进士科停考诗赋等不急之务上,李涵的性格缺陷也还是表露无遗。
   韦处厚很早就憬然有所悟了——他是李涵政治生命中第一个重要人物:敬宗遇弑后,元凶刘克明随即被诛杀在井里;让他推到紫宸殿的绛王也死于飞龙兵之手……是翰林学士韦处厚为江王李涵即位设计了一条合法路径,从程序上解决宫廷短暂的混乱局面。这样一个人物在太和元年四月的延英会议上以去留相争也改变不了天子易变的禀性。韦处厚不晓得,那是李涵命中的属性。可是有人晓得。他们不枉费心思去改变什么。因为他们不象那些文职官僚,无论如何的世故,究竟还保留着自身不无刚性的人格结构。他们很好地适应天子的易变和阴柔。所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人物,韦处厚很早就从李涵的生命中微没了。他留下的空白最终由郑注、李训来填补。
   本来可以不是他们的,可是历史没有假设。
   本来应该是李宗闵、牛僧儒或者李德裕——不管自身有着怎样难以克服的缺陷,他们依然属于当时文职官僚集团中的精英,代表了山东衣冠和关陇人物,或者代表分别由门阀和科举出身的官僚,又或者……反正,他们也确实在韦处厚过世后陆陆续续地从天南海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安——牛李二党的参杂并进构成了那个时代政治的一大景观。
   太和三年秋,从浙西返京的李德裕被征召为兵部侍郎。在六部中,吏部和兵部分司文、武,两部侍郎向来是宰相最恰当的人选。加之首相裴度的表荐,李德裕宣麻拜相似乎指日可待。然而,吏部侍郎李宗闵运动了内廷的关系捷足先登。半个月后,李德裕被打发到义成担任节度使——这是李德裕第二次与相位失之交臂。他不得不带着对牛党的怨恨悻然上路。为了彻底杜绝李德裕上进之路,李宗闵又援引牛僧儒入相。他们共同有计划地排挤了李德裕在长安的同党——包括裴度。这位四朝老臣很长一段时间内弢迹绿野,在诗酒中消磨余生。
   无论是李宗闵还是牛僧儒都没有给李涵留下什么好印象。他们要么拉帮结派,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要么碌碌无为,让人觉得暮气沉沉。时隔三年,李涵对牛党的看法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悉怛谋事件后,敏感的牛僧儒开始感觉到圣眷渐衰。和前次一样,他选择了退却,而他的退却使李宗闵陷入了和当年李逢吉相同的窘境,不得不独自面对政敌日渐加强的压力。
   元和初年平蜀的名将高崇文曾说,“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现在,李德裕终于在这里回翔,飞向长安。这段经历对李德裕来说也不愉快。李德裕没有从摇摆不定、至阴至柔的李涵那里得到支持。不过若多年后,我们还要庆幸李德裕的离去。在反映历史走势的线条即将触底前的一瞬间,掀起下一波高潮的人物及时地抽身离去。总之,属于李德裕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对比鸟散余落花的长庆元年,无论是李德裕还是李宗闵,他们的根坻都更加难以撼动了。资历和经验,再加上多年苦心经营,使他们双双成为人们必须仰望的巨大存在。随着党魁们相继成为宰相,更多的中高层文职官僚们身不由己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李党或牛党结合在一起,板结成坚固的一块。文职官僚集团派系日益稳固。即使按李德裕自己的估计,朝士中结为朋党的也达三分之一。更何况,李德裕口中的朋党当然仅仅是指牛党而已。从悉怛谋事件到杨虞卿、郑覃等人的人事变动,两党以硬碰硬,将自己最冷最嶙峋的一面呈现给对方。杜悰的斡旋没有下文以后,针锋相对的利害冲突泯灭了最后一点和解的可能性。在整个太和朝,李德裕、李宗闵们把自己站成夹江对峙的两岸岩崖,使李涵的政治空间被挤迫得无比逼仄狭窄。李涵不能忽视他们非常可观的存在。然而,对李涵心底波澜和生命流向,大臣们总体上是漠不关心的。
   读《春秋》的时候,李涵有意拿“阍者杀吴子馀祭”的故事探问侍讲的大臣许康佐。许康佐时任礼部尚书——这是俨然被看成读书人领袖的职位。他当然不会不知道那个宦官弑主的典故,可许康佐更清楚李涵需要的,是引申。所以,他以“春秋奥义,穷究未精,不敢遽解”推搪,懦弱地回避了李涵的召唤。
   许康佐的虚与委蛇证实了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阐述的一个观点:文职官僚的领袖人物是不会响应皇帝号召的。也就是说,李涵无法依靠他本来应该依靠的文职官僚集团和他们所占据的政治资源,也就无法通过常规途径使自己更为充沛地去洗涤内廷的尘埃与污淖。
  为外部世界所阻遏的政治欲望现在回流到主体内部,在那里冻结成阴冷的情结。焚毁机杼、遣散鹰犬时那个率真的李涵不见了,挽留韦处厚时那个诚恳的李涵也不见了。他变得日益相信阴谋的力量,相信那些更加不值得相信的人。从太和三年八月到太和八年九月,整整五年时间里,他分步骤地削弱了裴度;还学会了引进李德裕来挤兑李宗闵;事过境迁后又反过来利用李宗闵排挤李德裕;他甚至懂得了丢车保帅,决绝地将可怜的宋申锡送上绝路。
   可是,在老到的许康佐、李德裕和李宗闵面前,李涵还是显得太年轻太稚嫩了。他的手腕力度还不够,调动不了他们;他的阴谋还有痕迹可寻,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当然和他的阅历有关。从小生长于十六王宅深宅大院的孩子无从获取他们政治生涯所需的阅历和能力。那些阅历和能力在他们要完成一项非常的任务时是那样地至关重要。李涵不是一个有超人天赋的君王,但他有自己的方向,并且十分地努力。他所付出的全部努力构成了元和宫变后挽救时局的第一次尝试。这次尝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权术和阴谋去控制他的文职官僚集团,实现诸如清除宦官这样的政治目标。可他最终没有做到。
   仰望壁立千仞的顽固,除了颓然哀叹 “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外,李涵还能如何?当太和八年九月李宗闵再度被征召入朝时,他不再是作为可以依赖的政治力量进入长安了。这一回,他纯粹是将李德裕逐出朝廷的工具而已。在扮演了这可悲又可怜的角色后,李宗闵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随后一次对谣言的追查中,他也被不留情面地流放到遥远的明州。既然生命意识的激流无法从左岸或者右岸那些多少还残留着正统人格结构的巍峨高山中得到任何灌注和涵养,那么就在他们的围困和挤压下变得恣肆、浑浊。十万斛的水终于流出了如山一样巍然屹立的朋党投射在他生命流程上的巨大阴影。随着李涵百折千徊地流向深不可测的渊薮,那些岿然不动的政治人物次第消隐在天边。只有那些没有根底的人,如飘萍、如浮沫,在李涵表面平静、暗流湍急的命运急流里随波逐浪。
一个是翼城人郑注,一个是流人李训。
   这是一对颇为奇特的组合。以公认的政治标尺衡量,他们在被李涵欣赏之前都属于长安政治圈的边缘人物,或者,更干脆点说,属于小人物:郑注是江湖游医;李训虽然出身望族,却在宝历元年的武昭之案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污点。这样的污点本来是足以断送其政治生命的。以同样被公认的道德标尺衡量,他们属于小人。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他们蔑视道德:郑注穷途末路时,是一位不知名的牙将赏识他并将他推荐给节度使李愬,结果知道得太多的牙将死在了郑注手里;将郑注带回长安的是王守澄,他没有想到,他带回了他的死神;宦官韦元素也是,他曾保护过千夫所指的郑注,这是他死不瞑目的原因……郑注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小人,有本事反复翻演“农夫和蛇”故事。李训与他不相伯仲。李训是郑注引荐给王守澄,从而平步青云的。在两人联手除掉王守澄后,李训几乎成功地请君入瓮,在郑注面前扮演一回后者演惯了的蛇的角色。来时只有投靠,没有感激;去时只有背弃,没有眷恋——他们眼中只有一级又一级可以践踏在脚下的阶梯,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帮助过他们的人。
   人,在他们眼中是一个最空洞的概念。
   郑注与李训还蔑视程序和规范。服丧未满,李训就穿着着山人的服饰出入宫闱,用宽袍大袖来规避丁忧制度。李德裕和给事中郑肃、韩佽都试图依照程序赋予他们的权力阻扰李训复起。但在没有原则的王涯帮助下,门下省官员无法有效地行使封驳之权。很短的时间内,李训不合常规地连连超擢,一年多时间由流人而宣麻拜相。讲求资格的唐代官僚制度在擅于飞檐走壁地避开障碍的小人面前形同虚设。已经跻身朱紫的郑注与李训自然会更加热衷于超越程序和规则,寻求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终南捷径。李枚在《喷玉泉幽魂》里曾将李训誉为“四丈夫”之一,但他多半是错了。他忘了这是一个曾阿附于奸相李逢吉的人,一个因企图胁迫他人诬陷宰相李程而被流放象州的人——这的确是一个小人。不过,他到底比郑注好些。我赞同《玉溪生诗集笺注》的看法:“训犹可怜,而注惟可恶”。可是,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恶之处。
   正是这对小人给了李涵大人物所没有给予的体贴。郑注的医术解除了中风带给李涵的肉体苦痛;而许康佐不敢解说的,李训敢。李训给了天子一个明白简练的解答。通过进讲,李训使李涵确信,他不仅能阐释《春秋》,还能讲授更为艰深晦涩的《周易》——关于预测和掌握命运的专门学问。李训与郑注都很关注李涵难以启齿的隐忧和由此产生的内心渴念,并从中看到了他们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都敢于正面回应李涵,热衷于帮他解决在旁人看起来是很复杂的问题。亟于夺路而走的李涵与他们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结合决非偶然。
   没有道德上的禁忌,急于事功又不讲究程序,使得郑注与李训少了很多束缚,效率之高的确让人挢舌不下。连续放逐三位宰相使他们声震天下;随后又借神策军中尉王守澄之手将内庭四贵人中的其余三个撵出长安,并最终置三人于死地;武宁军监军使王守涓也死在他们手上;似先义逸等六名被他们排挤出去的权阉差点就葬身边陲;李训还做了一件十几年来文官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处决元和宫变的首恶陈弘志;做完这些后,他们毕恭毕敬地将王守澄架空了。这是颇为阴毒的一手,为一个月后对他的清算埋下了伏笔——利用阉人内讧,李训与郑注在短时间内相当彻底地清洗内廷的高层宦官。在牛、李两党看来,这是不可思议。只有这样骇人听闻的效率才能吸引那些对现实越来越不耐烦的人翕然相从。甚至那些世为显宦的官僚们也纷纷猬附郑、李,成了他们的殉葬品。
   李训与郑注,两个小人与正统人格构成了怪异的对峙。他们的出现使我们的历史评论变得艰难起来,惶惶然,难以自圆其说。清除揽权自重的阉人这样一个从传统政治眼光衡量绝对合理的政治目标却要由李训与郑注来着手实施——按同样眼光,他们也应该属于被清除的对象。在这里传统政治所蕴涵的一个巨大悖论再一次被凸现出来了:道德上存在严重缺陷的人最有效率地继续着以道德为逻辑起点的政治进程。但是他们固有缺陷的消极面也随着事态的演化显现出来了。
  用合乎程序和规则的方式来实现郑、李在甘露之变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王夫之设想过,陈寅恪先生也设想过。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两个乐衷于暗箱操作的人才是故事的主角。他们才真正符合故事的内在逻辑。
   噩梦已经注定。
   多年前滑台节度使贾耽举行的一次宴会上,相者指着当时还是布衣的贾餗说:“向来贾公子神气俊逸,当位极人臣。然当执政之际,朝廷微变。若当此际,诸公宜早避焉。”相者看到一个噩梦还未成形的胚胎了。噩梦是一个逐渐发育的精灵,频繁地出没于王涯的相府。它鬼出电入,变换着自己,象变古彩戏法的江湖人物一样生生造出名目繁多而又骇人听闻的种种幻象。幻象使命运具有一种可感知性,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浮现出来。最后,连王仲翔也觉察到了:数十个家僮鲜血淋漓地站在他面前,没有头。可惜,王涯不相信儿子的幻觉,更不会考虑儿子去位避祸的恳请。一个擅长于注《太玄经》,经常以此卜算运命且准确率高于《易》筮的人,不可思议地对那些层出不穷的警告视而不见。被忽视的精灵只好栖身在一面铜镜里,应该是久负盛名的“金礛若止水”吧。刚刚被迁为京兆少尹的罗立言引镜自视时也看到了无头的幻像。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角度,青光柔和的镜面里,自己衣领之上的方寸之地依然空空如也。镜里的虚幻,镜前的真实?还是镜里的真实,镜前的虚幻——也许是自己连日来参预密谋,心事太重,以致于两目眵昏吧。罗立言振衣起身,若无其事地衣冠入朝。他就这样在镜里镜外的真实与虚幻之间迷茫,与从噩梦中解脱出来的机会错身而过。镜中的精灵只好藏进郑注的药箧。只要这个踌躇满志的小人一打开药箧,它立即分身为数万青蝇,教人猝不及防地从箧里涌了出来。数万只青蝇呀!那该是何等喧嚣和诡异的阴霾,铺天盖地,久久也没有散去。
   郑注痴痴地仰望着满天翛翛飞舞的青蝇,心里充斥着颓废的感觉。敏感的游医敏锐地感受到了噩梦的征兆。他躺了好多天。当青蝇带来的恶心感觉终于消退后,他决心向我们和盘托出噩梦的秘密。
   贾餗拜相了,相者的谶语就要应验了。滑州宴会的座上客们在山谷间仓皇地找寻着隐匿的地方,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
   十月初九深夜,密使李好古为王守澄带来了一杯酒——那一定是杯美丽的金屑酒:无数亮晶晶的金屑落叶般纷纷扬扬,在琥珀色的液体里飘摇,将把酒之人带进难以言传的秋的境界。我对这种酒神迷已久了。从魏晋开始,多少风流人物就在金屑酒营造出来的秋意里散了他们的灵魂,消散了他们的太息和太息一般的魂魄。现在却轮到与风流无缘的王守澄不无遗憾地将这满杯肃杀的秋色一饮而尽。他应该预见到会有这么一天。就在那年秋,曾和他一道执掌北司权柄的宦官杨承和、韦元素、王践言已经在遥远的地方被赐死了,已死的崔潭峻剖棺鞭尸,而陈弘志也死了,被封杖击杀在一个叫青泥驿的地方……单一的每一条死讯也许说明不了什么。可当它们串起来,一切就昭然若揭了。
   王守澄出殡的日期选在了十一月二十七。那天,送葬的宦官们一齐来到浐水吊唁这位元和宫变的主犯,该到的一个不少。就在浐水上,也许是掼碎一只杯盏,也许是一声挤出来的干咳,也许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从寒风中飘过,郑注从凤翔带来护丧的数百名壮士就会手持白棓一拥而上,将临风悲泣的阉人们杀掉……
   以上只是郑注的表述。如果故事照着他的思路讲下去,鸩杀王守澄和清除阉党是前后牵连的,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步骤;而李训却将它们看作分开的两件事情——顺便提一句,有的学者相信这个分歧就是甘露之变成败的要害。
   李训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为王守澄送丧前一个清冷的早晨,左金吾听事后的石榴树上出现了甘露。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桢群臣舞拜、欢声四起的动人场面。朝会地点立即被改到可以接受贺礼的含元殿。文武百官都在静谧的大殿上等候消息。过了良久,奉旨前往左仗观察的文官们回来了,他们认为大约不是甘露,不可贸然布告天下。说实话,我也不晓得所谓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大概不会是露水那么寻常。据说其凝如脂,其甘如饴,能使“不寿者八百年”。尽管我们知道关于甘露的许多传说,知道汉武帝的承露盘和汉宣帝的年号,可不管是《礼记》还是《汉书》都语焉不详——在古代,甘露为何物似乎是毋庸多言的,反正是祥瑞。李涵的时代几乎从一开始就充斥着灾异:大小流星纵横天汉上下;彗尾两岐,遍指四方……可真正预示灾难的,不是那些频繁出没于天际的流星、彗尾。是祥瑞,反而是太和一朝很罕见的祥瑞指向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前尘旧事。
   李涵很有技巧地示意自己无法认同文官们让人扫兴的观点,不露痕迹地让取代王守澄不长时间的神策军两中尉仇士良、鱼志弘带着宦官们去复核。不疑有他的阉人们欣然前往左序。他们不知道,伏兵藏在帷幕后面……与此同时,事先安排好的河东、邠宁兵卒将从丹凤门蜂拥而入。循着这个思路,郑注也在劫难逃。李训的故事不会为郑注预留下什么美妙结局。
   至少故事开头部分,宦官仇士良的陈述和李训是相同的。他欣然领旨,向石榴树方向去了。不过,脚一踏进左序他就直觉地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这个寂静的院落还是如他所熟知的那般寂静,可正是在百分之一百的熟悉中溶解了百分之二百的不熟悉。他听见随同而来的右金吾卫大将军韩约身上簌簌做响——那是甲胄上的铁叶在颤动。仇士良有些惊诧,他不知道将军为什么会紧张到失态的地步。这时一阵阴惨惨的风穿堂而过,两厢的帷幕飘了起来。帷幕的后面是青光闪动的甲衣……瞬间,他心头一震,什么都明白了。
   仇士良们恶狠狠地挟持着李涵撕开了含元殿后的罗网,迤逦退入深不可测的内宫。身不由己的李涵知道,在他背后,宣政门正在阖上。皇帝与他的文职官僚们不会再有什么联系了。
   李涵如水。可是只需要一滴水,石榴树上的一滴甘露,就足以将他完全淹没了。有时候,所谓深渊,不过是一滴水而已。
   李涵居藩时,内官曾密献过的一部书,也是李训借以邀宠的一部《周易》,简单明了地揭橥一段血肉模糊的历史命运,可他们君臣都不曾读懂——水至柔;雷至动。如果上面是水,有至柔至弱的性格;下面是雷,也就是要有非常的举动,这样上坎下震的卦象称作“屯”。
  “屯”就是:
   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从观感上讲,甘露之变与中唐其他几次政变最大的不同就是血腥。被意外事件激怒了的阉人们疯了似地制造恐怖气氛:到处都是情状可怖的血污,到处都是教人作呕的残肢碎片,到处都闪烁着半弧形的白光,到处衣冠扫地。两省各衙司的一切:印鉴、文牍、生命都被无情地践踏。仅仅初始的几个时辰内,就有六百多名未及逃逸的两省官员惨死在皇城里。他们没有参与密谋,到死都还懵懵懂懂。稠厚的血液汩汩地从门缝里淌了出来。很快,阉人控制下的左、右神策军蝗虫般铺天盖地地扑向那些显赫的文官们居住的里坊。长安,和它所代表的官僚政治体系象舒展开来的叶片,被撕咬、咀嚼并吞噬下去。在元和宫变中漠然地充当看客的文职官僚们现在惊恐万分地发现:在宪宗被弑十五年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终于落到了他们自己头上。宫墙上,独柳下,兴安门外,还有右掖官署里的血污和到处弥散的腐尸气味都在刺激长安的感官。那许多穿着绯红皂鞋的市井少年,象一尾尾鱼在血乎乎的空气里摇摇摆摆,很兴奋地到处游动。他们喜欢溷浊的、流动的生活。生活给了他们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来表现他们的虐待欲。他们往那些即将被夷族的人身上投掷了很多瓦片。很多,所以须发苍苍的宰相是站在瓦砾堆上被腰斩的。尸体没有人收殓,就一直被扔在那里,直到第二年春……后来新的宰相李石说那年刑杀太过,冬天格外寒冷。
   除了这个故事以外,所有的故事都只是故事而已,就象流星就只是流星、彗尾就只是彗尾,而不是别的什么,不管钦天监弄什么玄虚,天文志写了些什么。故事与事实的同步效应让我们如此强烈地体验到历史本身残酷的真实。
   就转折意味而言,我以为甘露之变还不如元和宫变来得重要。它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官们的心理上。那个寒冬的血腥记忆在文官孱弱的内心留下了一道不结痂的伤口,使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侥幸存命于大清洗后而庆幸,却对艰险时局噤若寒蝉。白居易不就曾语气沉郁地用“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来诉说他心中的沉痛。但《资治通鉴》所谓 “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之说,我是不敢苟同的。甘露之变并未标志宦官公开专政的开始。郑覃、李石和他们所代表的文职官僚集团仍在灾难性的寒冬里艰难地稳定着局势和人心。宦官们在随后的会昌和大中两朝还将先后受制于李德裕和李忱。那时,对宦官压制的力度不仅是甘露之变前的长庆、宝历朝没有的,甚至元和年间也不曾见过。诚然,甘露之变后宦官们对政治生活的介入的确日趋制度化了,比如护军中尉们开始列席延英会议,而内诸司使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官僚行政体系,系统地分割原本属于南衙的权力。但总的来说,变化是渗透式的,渐进的,而绝不是激变的,看不出与甘露之变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所以,甘露之变仅仅是一曲有背景,但没有铺垫也没有余韵的嘹唳悲歌,来得匆促,去得瞥然;远不象元和宫变,以三幕悲剧的形式,艺术地布置了一段帝国走向衰微的曲折剧情。更不必说,元和宫变还开了一个弑君而不受追溯的先例。如果说在此之前的事件,无论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还是河北三镇层出不穷的叛变行为,本质都只是对长安权威的质疑;那么这个先例的涵义却在于否定帝王的生命——王朝的历史也就转入另一阶段。从外在权威到内在生命,不正揭示了一个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
   从标志历史分界的角度看,数年以后李忱的驾崩也较甘露之变更足以作为中唐与晚唐的时间界碑。
   李唐皇室确实曾经是在莽莽天穹下的长草间充满活力地游走的一群。然而,长安的庭院已经将天潢贵胄密不透风地禁锢两百多个春秋了。他们已经蜕变成猥琐地蜷缩在金莲花盆里的蜥蜴,有龙的形象,没有飞龙在天的能量。十六王宅和太极宫的半幽禁生活给了他们孱弱的形象和文质彬彬的气质。鲜活的草莽气息在他们身上淡得几乎嗅不出来了。他们的政治知识基本上来自于策府卷帙浩繁的藏书,却失去了从粗糙的未经提炼的生活本身去汲取和历练的机会。书本给予他们的,只是二手的生活经验。那么,他们的政治实践,包括他们的阴谋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浓郁的书卷气。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李涵。但是,他们所面对的政治命题是无限复杂的。他们在解决这些政治命题过程中所接触的人物更具有他们所不能比拟的复杂性。于是,天子个人与宫廷政治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李涵的努力以悲剧收尾就是这种不对称性的结果,必然结果——或者说,命运。也许只有李涵的十三叔李忱例外。在长长的漂泊路上,他经历过雨雪风霜、接触过三教九流,懂得了人情事故,也品味过冷暖滋味……于是他身上就散发出一种新鲜的江湖气息。这是李涵他们所没有的,也只有这种气息才给宫廷的沉沉死气一点活泛的意思。从这个层面上说,李忱是宫廷最后的生机。所以,他在大中十三年最终退出历史,意味着为改变命运总体走向而煎熬着、挣扎着、抗争着的中唐历史永远地定格了,凝固成巨蛇缠身的拉奥孔父子那样的雕像。至此以后,是死而不僵的晚唐——即使有努力有作为,也显而易见地带着明知不可以为而为之的意思。
  黯然的夕照下,稀薄的血光笼罩着长安。接踵而至的黑夜低低地压着濒临圮坏的城垣和谯楼。象征灾异的彗星也早已从黑夜里划过,现在看不见了。
   当那一滴水,一滴褪色的血,终于在无垠的黑暗中蒸发掉时,坎水的时代也就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长痛不息的日子。按《易经·卦序》的解说:“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从卦象来看,上也是火、下也是火的“离”喻示了火,喻示了下一位天子的名讳,喻示上下同象所代表的会昌一朝君相一心,也喻示了短暂的光芒和功业如灰烬的感慨,还喻示了……
   生生之谓《易》——寒日里的长安等待又一季草木枯荣、雁去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