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范筑先:“决不南渡”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29:29
                  
                  范筑先将军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
              1904年,22岁的范筑先离乡投军。1936年11月任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范筑先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不久又向鲁西北进犯,范筑先不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其率部南撤的命令,决心守土抗战,并于1937年11月19日向全国发出了“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的通电,通电内容被全国各大报转载,范筑先的抗日义举得到了全国爱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范筑先先后改编民众起义武装,收编民团武装组成抗日部队,共35个支队,3路民军,号称10万铁军,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范筑先将军虽已年过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1937年11月,日军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他率部队到溧水镇埋伏,全歼入侵的日军。1938年3月,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的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范筑先率部先后收复并保卫了23县国土,使日伪军在鲁西北无立足之地。
              范筑先将军不仅自己身先士卒,抗日爱国,而且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抗日前线。1938年8月,在进攻济南的战斗中,他的次子、青年挺进大队队长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18岁。噩耗传来,范筑先强忍悲痛说道:“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在报端答谢各地发来的慰问时致词道:“为国捐躯,系属军人光荣……马革裹尸,男儿应具素质,既获疆场殉国,死而何憾!”随后,他又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青年挺进大队队长,继续战斗。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
              1938年11月,驻济南日军114师团一部侵犯聊城,于14日下午包围了聊城。范筑先将军指挥守城部队奋起抗击。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左臂负伤、腿骨被打断,仍率部与日军血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在毙敌100余人后,聊城城池失守。范筑先率余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斗异常激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噩耗传出,举国哀悼。国民政府在重庆为范筑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38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也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朱德、吴玉章、董必武等人亲笔题写了挽联。朱德在挽联中写道:“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之,惟其忠勇;吾辈尚存,誓必长期抗战,还我河山。”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清明节,聊城党政军民举行隆重的移灵仪式,将范筑先及其次子范树民的遗骨迁葬于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                  
                  范筑先将军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
              1904年,22岁的范筑先离乡投军。1936年11月任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范筑先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不久又向鲁西北进犯,范筑先不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其率部南撤的命令,决心守土抗战,并于1937年11月19日向全国发出了“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的通电,通电内容被全国各大报转载,范筑先的抗日义举得到了全国爱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范筑先先后改编民众起义武装,收编民团武装组成抗日部队,共35个支队,3路民军,号称10万铁军,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范筑先将军虽已年过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1937年11月,日军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他率部队到溧水镇埋伏,全歼入侵的日军。1938年3月,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的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范筑先率部先后收复并保卫了23县国土,使日伪军在鲁西北无立足之地。
              范筑先将军不仅自己身先士卒,抗日爱国,而且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抗日前线。1938年8月,在进攻济南的战斗中,他的次子、青年挺进大队队长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18岁。噩耗传来,范筑先强忍悲痛说道:“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在报端答谢各地发来的慰问时致词道:“为国捐躯,系属军人光荣……马革裹尸,男儿应具素质,既获疆场殉国,死而何憾!”随后,他又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青年挺进大队队长,继续战斗。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
              1938年11月,驻济南日军114师团一部侵犯聊城,于14日下午包围了聊城。范筑先将军指挥守城部队奋起抗击。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左臂负伤、腿骨被打断,仍率部与日军血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在毙敌100余人后,聊城城池失守。范筑先率余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斗异常激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噩耗传出,举国哀悼。国民政府在重庆为范筑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38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也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朱德、吴玉章、董必武等人亲笔题写了挽联。朱德在挽联中写道:“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之,惟其忠勇;吾辈尚存,誓必长期抗战,还我河山。”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清明节,聊城党政军民举行隆重的移灵仪式,将范筑先及其次子范树民的遗骨迁葬于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
人民日报:我军政干部于聊城解放日 公祭民族英雄范筑先
                              1947.01.10

                                    【本报冀鲁豫前线六日电】我军元旦日解放聊城后,全体军政干部于二日隆重公祭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公祭在城内范将军墓前举行,由八路军代表张霖之、冀鲁豫二专区专员谢鑫鹤主祭,与祭者多为当年追随范将军抗日的青年,他们对这位被蒋日伪串通杀害的民族英雄,表示无限的悲悼与景仰。主祭人张霖之的致词:“范将军如果死而有知,知道抗战胜利后,聊城和他的遗骸还被汉奸统治了一年多。日本打败了又来了个美国侵略者;汪精卫死了又来了个蒋介石,他一定要含恨于九泉!”张氏指出:“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全中国人民必须更加努力打击美国侵略者和蒋介石卖国贼!”按范筑先将军原任国民党山东省六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抗战后日寇侵陷济南,山东北部国民党官吏逃跑一空,范将军即组织十万人的武装,和八路军合作抗日,深为蒋介石嫉视,勒令范部王逆金祥投敌,致聊城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为日寇攻陷,范将军遂遭蒋日伪串通杀害,光荣殉国。*
毛泽东亲自与范筑先搞统战


                    朱瑞英 王东溟 
                   
                     
                  抗战初期,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大是大非面前,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毅然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誓死不渡黄河,坚持抗战到底,在中国的鲁西北勇敢地树立起了一面抗日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1937年11月19日,范筑先发表了震惊全国的通电,誓死不渡黄河,要与日军血战到底!
                     
                  1938年1月,范筑先亲笔给毛泽东、朱德写了信,表达了自己坚持敌后抗日的决心和信心,迫切希望能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并请求毛泽东、朱德能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来聊城帮助他一道工作。而后,又把自己的3个子女送到延安抗大学习。
                     
                  1938年3月25日,毛泽东在给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等人的电报中指出:“鲁西特委负责人邢金声(张霖之的化名)与范筑先合作,有武装数千。直南专员丁树本坚持抗日,有武装三千,亦急欲与我们合作,要求派干部。丁范两专员均派代表到汉,已受到中央奖励。”
                     
                  193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毛泽东特意仔细询问范筑先坚持鲁西北抗战的有关情况,并亲笔给范筑先写了一封信,称赞范筑先将军是个抗日坚决、思想进步的民族爱国将领,还高度评价他坚持敌后抗战的重大贡献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是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翻开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中国共产党与范筑先开展统战工作堪称典范。
                     
                  范筑先,原名金标,学名夺魁,字竹仙,笔名青竹道人。1881年1月30日出生在山东馆陶县卫河西岸南彦寺村(今属河北省)一个贫寒农家。1904年因家乡遭水灾,为生计入天津北洋陆军第四镇当“备补兵”,由于其刻苦耐劳,英勇善战,逐步递升为“副兵”、“正目”、排长。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军第四师炮兵营营长、补充团团长、师参谋长、第八旅旅长等职,后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高级参谋。1931年任韩复榘第十三军少将参议,后任沂水、临沂等县县长职务。1936年11月升任山东省第六专区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范筑先虽长期在旧军界任职,但他一直保持着为人正直廉洁、断狱公平、爱国爱民的品质。当武将不怕死,当文官不爱钱,深受部下和百姓尊敬与爱戴。他富有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因愤于日军侵占东北,在聊城所辖各县积蓄抗日力量。他不满国民党政府在日本侵略面前实行不抵抗政策,对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深表赞同。他认为只有和共产党合作抗日,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震惊全国的通电:“誓死不渡黄河南。”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沿津浦路长驱南下。10月5日,日军占领德州、临清等县。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10万大军不战而逃,大好将沦入敌手,铁蹄践踏,民不聊生。
                     
                  1937年11月19日晚7点,在山东省第六行政专署会议室,由专员范筑先主持召开的军政干部会议正进行着一场激烈辩论,辩论焦点是要不要向全国发出“誓死不渡黄河南”的通电。一些被日军嚣张气焰吓怕了的恐日派说: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何必破裤子先伸腿呢?要是先发了通电,万一以后在这里站不住脚了,再退走就被动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都抵挡不住,纷纷向南溃败,咱们专署这几个人能不能抵挡得住,还要看看再说。姚第鸿等共产党员,则力陈坚持鲁西北敌后抗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表示坚决拥护范筑先领导鲁西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主张把电报发出去。辩论已进行了两个小时,双方争论不下。范筑先神情凝重,他静静地倾听着两种截然不的意见,思绪却在上下翻滚。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环视大家,目光坚定地说:现在日军到处横冲直撞,残害百姓,我们是国家委派的官吏,是鲁西人,守土有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撇下家乡父老逃命。发通电就是给"恐日病"分子一个教育,告诉他们中国是征服不了的,我们鲁西北人民就敢起来抗击日寇。抗战是需要人民援助的,不通电全国抗日,人民如何支援我们呢?当然在敌后抗战肯定是有困难的,但是只要各党派、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动员全鲁西北广大群众起来参战,我想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所以我已下了誓死不渡黄河南的决心,留在自己的家乡和日寇血战到底。大家愿随我抗战的就留下,不愿者自便,决不勉强!
                      次日,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全文发表了范筑先“誓死不渡黄河南”的通电,全文如下:
                     
                  全国各报社、各通讯社、各机关、各学校、各人民团体钧鉴:既自倭奴入寇,陷我东北。铁蹄所致,版图易色。现我大军南渡,黄河以北坐待沉沦。哀我民众,胥蹈水火。午夜彷徨,恤血椎心。筑先忝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和武装民众,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记,鞠躬尽瘁,亦所不辞。所望饷项械弹,时予接济。伴能抗战到底,全其愚忠。引颈南望,不胜翘企。
                                                    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
                                                    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叩皓(19日)
                                     范筑先亲笔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写信,
                                    委派中共地下党员成润前往延安送信。
                     
                  在日军横冲直撞不可一世,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狼狈溃退,各地国民党政府官员纷纷南逃的情况下,范筑先的通电,不仅极大地激发了鲁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而且让全国震惊、世界瞩目,使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振奋。
                      作为国民党的一位旧军人,范筑先有着如此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坚决的抗日决心,这与党和毛主席对他的统战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七七事变后,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党中央与毛泽东在具体部署山东工作时,考虑到范筑先的第六专区所辖聊城、茌平、博平、堂邑、冠县、朝城、观城、濮县、范县、寿张、阳谷、莘县等12个县,地跨黄河两岸,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因此确定鲁西北的工作方针是:团结范筑先,在鲁西北搞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
                     
                  1937年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派中共中央联络局书记彭雪枫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经北平来山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5月,彭雪枫到聊城,会晤了在第六专署供职的共产党员赵伊坪等人,指示他们对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进行争取工作。
                     
                  正是在共产党的影响和鼓励下,范筑先才发出誓死不渡黄河南、坚决抗战到底的“皓电”。但抗日战争到底怎样打?能否取得最后胜利?他心里还没有底。他仰慕为国为民、坚决抗战的共产党和八路军,迫切要求与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取得联系。1938年1月,范筑先亲笔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写了封信,表达了自己坚持敌后抗日的决心和信心,迫切希望能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并请求毛主席、朱总司令能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来聊城协助他一道工作。信写好后,他精心封好,委派政训处的成润(中共地下党员)作为他的代表,尽快把信送往延安,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手里。成润不负重托,小心翼翼地揣上范筑先的亲笔信和鲁西北特委的介绍信,匆匆赶往革命圣地延安。他到达西安时,受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同志的热情接待。他把自己这次去延安的任务向办事处负责人伍云甫作了汇报。伍云甫马上与中共中央进行联系,在听取了中央的指示后对成润说:近来敌人封锁很严,从西安到延安的交通非常不便,你不必亲自去延安了,问题可在西安解决,范将军的信由我们派交通人员转送给毛泽东和朱总司令,你只管在此等候。
                     
                  十几天后,伍云甫给成润送来了朱总司令亲自署名的复信,大意是说:对范筑先将军坚持敌后抗战表示钦佩,愿与范将军精诚团结、共同抗日,并同意派一部分干部到鲁西北工作,还同意鲁西北派干部到延安学习。成润手捧复信,喜出望外。几天后,他携带复信,率领着延安派来的20多名干部(大部分是陕北公学毕业的青年学生)返回聊城,郑重交给范筑先将军。
                      威县会晤徐向前,决心与共产党八路军亲密合作。
                     
                  1938年3月25日,毛泽东在给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等人的电报中指示:“鲁西北特委有少数游击队。鲁西特委负责人邢金声(张霖之的化名,时任中共山东省委驻鲁西地区代表)与范筑先合作,有武装数千。直南专员丁树本坚决抗日,有武装三千,亦急欲与我们合作,要求派干部。丁范两专员均派代表到汉,已受到中央奖励。我们武装除四支队,又扩大濮阳八大队,人枪四百。请转陈宋设法与上述武装联络。”
                     
                  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又发电报给徐向前等人:“在范专员、丁专员地区,仍有原来的政府,应即经过统一战线的推动,迅速改造与加强政府,使之成为人民的抗日政府,吸收坚决有能力的分子参加进来,洗刷腐化无能的分子,使政府、部队、人民密切联系起来。”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1938年6月,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范筑先赴河北威县会晤。此刻,范筑先正在楼县和日寇激战。待他一举击退土肥原部收复了濮县县城后,便骑自行车率随从由濮县王堤口出发,于6月14日上午到达威县。徐向前和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等人率威县军民列队欢迎。徐向前致欢迎词说:范司令曾坚决拒绝了韩复榘叫他退到黄河南的命令,团结鲁西北广大民众,组织了抗日武装,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范司令这样大的年纪,为民族的生存,不辞劳苦与敌人艰苦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后我们两个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要亲密地团结,加强联防,合力打击共同的敌人。范筑先对八路军的英勇善战及收复冀南大片国土备加赞扬。并说:“我们过去是孤军作战,现在来了八路军,有了依靠,今后不再孤军奋斗了。我们要密切配合,共同作战,保卫神圣国土。”
                     
                  6月15日上午,徐向前与范筑先就冀鲁联防问题进行会谈。达成了互通情报,八路军代范筑先培训干部、给他提供共产党的报刊理论书籍,冀南归八路军驻防、鲁西北归范驻防、两个地区的民众起义武装互不收编等协议。当晚,徐向前又来到范筑先的住处,两人对坐在煤油灯下一直畅谈到深夜。在第二和第三天,徐向前、刘志坚等分别向范筑先介绍了八路军的治军作战方案,并陪同他参观了东进纵队政治部救亡室和参谋训练队上课情况。在沙盘教学上,徐向前以攻克威县为战例,向范将军详细介绍了歼灭日寇的经过。他特别介绍了红军时代的"席卷战术",这引起范的极大兴趣。范让随从一一记下,回去作为改进部队政治和军事工作的样板。
                     
                  同年9月23日,范筑先又应邀参加了八路军129师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南宫召开的冀鲁两省联席会议,并欣然接受了中共关于广泛动员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整顿部队、团结合作、长期抗战等主张。
                     
                  威县、南宫之行,使范筑先将军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尤其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战略思想给他很大启发,使他认识到按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与共产党八路军亲密合作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黎玉带回毛泽东给范筑先的亲笔信,范筑先决心与聊城共存亡。
                     
                  1938年春,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黎玉赴延安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山东的抗日斗争情况。毛泽东特别关注鲁西北的工作,仔细询问了范筑先的有关情况。因为当时鲁西北抗战局面在全国范围都是很有起色的,武汉和延安的党报和进步报刊,都赞誉范筑先将军是位著名的“抗战老人”。毛泽东让黎玉给范筑先带了一封亲笔信。信是用毛笔写的,毛泽东在信中称赞范筑先将军是个抗日坚决、思想进步的爱国将领,是个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并高度评价他在山东敌后坚持抗战的重大贡献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对其进行统战性的鼓励和慰勉。
                     
                  1938年9月,黎玉和张经武率领300余名青年干部和红军干部,从延安到达鲁西重镇聊城,受到了鲁西北特委、范筑先所部官兵及聊城市民的热烈欢迎。从延安来的同志感到聊城确实是一块大好的抗日根据地。
                     
                  当黎玉将毛泽东的信和《论持久战》一书交给范筑先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使劲握住黎玉的手,抖动着花白胡子连声说:“感谢毛主席的关怀!感谢毛主席的关怀!”当晚,范筑先在他的办公室请客人吃饭。吃饭场面简朴大方,长条桌上摆了五六个大菜盘,里面有很多肉。范筑先说:八路军最讲究艰苦朴素,不讲究排场。我今天是按你们八路军的方式招待你们,希望你们有到家的感觉。他赞扬八路军集中了这么多优秀的青年干部,人才济济,前途无量!
                     
                  次日,鲁西北特委在聊城原山东省立第三师范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范筑先在会上致欢迎词说:去年10月日寇进入山东,我们鲁西北军民独留黄河以北孤军抗战,今年春天八路军129师来到冀南,使我们才有了友军的支援。我6月间在河北省威县会见了徐向前副师长,并参观了他所领导的八路军129师部队,学习了很多宝贵的抗战经验。今天中共山东省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诸位同志来到聊城,还带来了毛主席写给我的亲笔信,使我感到无尚光荣,今后我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对我们的指导,在抗战中一定做出更多贡献,要与聊城共存亡。
                     
                  黎玉和张经武先后代表中共山东省委和八路军,向坚持抗战的范筑先将军表示敬意,并代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向鲁西北的全体军政干部致以亲切的慰问。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关系,中共鲁西北特委在聊城还处于未公开状态,共产党和毛主席这两个响亮的词汇,在聊城举行的大会上公开出现还是第一次。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范筑先把子女送到延安抗大学习。
                     
                  范筑先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对敌,很快在广袤的鲁西北平原开辟了一大片抗日根据地。为便于统一指挥鲁西北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5月,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改称为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范筑先任司令。到1938年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30余县,有组织的群众达20万,隶属于游击总司令部统辖的抗日武装多达10万人。在共产党的协助下,范筑先在根据地内,积极整理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并任命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共产党员担任他的县长。他还与中共鲁西北特委一起,根据中共中央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共同制定了“鲁西北抗战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建立廉洁抗日的民主政权,取消了苛捐杂税,改善了人民生活,实现了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日报》,以及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救亡小册子等,在根据地内部广为流传。共产党和范筑先还共同创办了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团,用以抗日教育,培养大批军政干部。因此,在当时,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范筑先在接受了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思想之后,很快派出大批青年到南宫和延安受训。他把长子范树中、长女范晔清、三女范树琬都送到延安抗大学习,夫人武治国及其次女范树琨、次子范树民也都参加了革命工作。国民党反动派说,“老范红了,山东红了半个天”。范筑先说,我是良心抗战,谁真心抗战我就拥护谁,共产党坚决抗战,所以我要跟共产党合作。我是旧军人,可我是农民,推车出身,吃红薯长大的,就是八路军说的无产阶级出身。所以他们说我老范红了,山东红了半个天。
                     
                  范筑先积极与共产党合作,坚持同敌人浴血奋战,自然引唱起敌伪顽的仇恨和不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鲁西北抗日军民就和敌人进行了梁水镇、界牌、南镇、范县、濮县、聊城、齐河等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给敌人沉重的打击。其中齐河战役最为残酷,在这次战斗中,范筑先的次子、青年抗日挺进队队长范树民壮烈牺牲,他的二女儿范树琨接任挺进队队长一职。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范筑先的夫人悲痛欲绝。范筑先强忍着眼泪劝慰她说:“不要哭了,这是一件好事,不是树民为国牺牲,别人怎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呢?是咱范家的光荣。”
                     
                  范树民牺牲后,全国各地纷纷来函电慰唁。范筑先在复后方山东旅渝同乡代表杨光辰的慰唁称:“自中日战起,弟早打破家庭观念,齐河之役,民儿授命,不敢谓求仁得仁,差幸死得其所,伊何可憾,弟又何悲。惟长江形势,日趋紧张,此弟所万分惦念也,夫公岂无父子之情,盖爱国心重,早置身家于度外。”其精忠报国之心天日可鉴!
                      范筑先壮烈殉国,毛泽东扼腕叹息。
                     
                  1938年11月上旬,日军在伪军的密切配合下,兵分三路向鲁西北进攻,主攻目标是聊城。11月12日,范筑先匆忙从茌平前线回到聊城,布置反“扫荡”。范筑先按共产党人袁仲贤、姚第鸿提出的把主力部队转移到农村、坚壁清野与敌人打游击的方针进行部署,命令城内各机关、学校、主力部队连同军火于13日撤出聊城,并动员群众出城,只留少数部队守城,以便收内外夹击之效。14日上午9时,从东阿来犯之敌已到18里之外,范筑先、姚第鸿、张郁光等正要离开时,国民党特务头子李树椿突然乘车而来,范筑先被他缠住迟迟不得脱身。等下午3时李离去后,范筑先再备马出城,三个城门已经堵塞,只有西门一条小路,又被敌人机枪封住路口,不易通过。范筑先只好布置守城,以待外援。
                     
                  尽管主力部队和弹药已疏散到乡间,城内只留下一些武器粗劣的游击队伍,但在范筑先等人的指挥下,仍打退敌人对南门和东门的几次进攻。而救援部队或受敌阻止或路途远迟迟未到,范筑先等组织了几次突围均没有成功。15日凌晨,日军对东门发起猛攻,范筑先和姚第鸿亲率随身战士到东门督战,在敌人的猛烈炮火攻击下,范筑先的左臂负伤。上午9时,东城门被敌人炮火击毁,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敌人蜂拥入城。范筑先转移到市中心光岳楼,继续组织部队抵抗。下午5时,范筑先将军在万寿观东北巷战中壮烈殉国。优秀的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等同志以及600多名将士为国捐躯。
                     
                  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悼。我党在延安和重庆分别召开追悼会。朱德、彭德怀、董必武等都送了挽联。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第58期发表了《哀悼民族英雄—范筑先先生》的时评,文称:范筑先的牺牲,“是山东同胞一个极大的损失,是全国抗战一个极大的损失。我们中共党人对这位忠勇卫国、仁义至尽、真正堪称为'民之父母'的民族老英雄之死,敬致极其深切的哀悼!”
                      毛泽东获悉范筑先殉国的噩耗,黯然神伤,不禁为中共失去这位杰出的同盟者扼腕叹息。
偶是聊城的...:lol :lol :)